《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新人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第20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纲解读考纲解读】最新考纲最新考纲细解考点细解考点核心素养核心素养1.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因()()2.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重组及其意义()()1.1.基因突变的实质、特征基因突变的实质、特征及类型及类型2.2.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关系3.3.基因重组类型的判定基因重组类型的判定1.1.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比较与分类、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 :可遗传变异的类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判定型及其判定2.2.生命观念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结构与功
2、能观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改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改变生物体的性状生物体的性状考点一基因突变考点一基因突变研析教材研析教材 内化基本概念内化基本概念1.1.基因突变的实例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 过程中过程中( (填字母及名称填字母及名称),),上述突变类上述突变类型属于型属于 。(2)(2)图中图中c c为为 ,d,d为为 。a aDNADNA复制复制碱基对的替换碱基对的替换翻译翻译GUAGUA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
3、状2.2.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的概念DNADNA分子中发生分子中发生 。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3.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1)(1)内因内因: :体内异常的代谢物质等导致基因中碱基对的体内异常的代谢物质等导致基因中碱基对的 。替换、增添和缺失替换、增添和缺失(2)(2)外因外因( (连线连线) )提示提示: :c ca ab b4.4.结果结果: :产生一个以上产生一个以上 。(1)(1)若发生在配子中若发生在配子中: :可遗传给后代。可遗传给后代。(2)(2)若发生在体细胞中若发生在体细胞中: :
4、一般不能通过一般不能通过 遗传。遗传。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有性生殖有性生殖5.5.特点特点(1)(1)下图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一个特点下图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一个特点: : 。不定向性不定向性 (2)(2)紫外线能改变核酸的碱基紫外线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即可使不同基因突变即可使不同基因突变, ,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有 的特点。的特点。(3)(3)基因突变的其他特点还有基因突变的其他特点还有: : 、 和和 。随机性随机性普遍性普遍性低频性低频性 多害少利性多害少利性 6.6.意义意义新基因新基因根本来源根本来源 原始材料原始材料 【深挖教材深挖教材】基因突变一定产生等位基因吗基因突变一
5、定产生等位基因吗? ?为什么为什么? ?提示提示: :不一定。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一般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不一定。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一般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 ,而病毒和原核细而病毒和原核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 ,其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其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思考探究思考探究 培养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思维1.1.请补充完善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请补充完善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1)(1)突变可能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突变可能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DNADNA片段上。片段上。(2)(2) 。(3)(3) 。提示提示: :(2)(2)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
6、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3)(3)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 ,如如AAAa,AAAa,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2.2.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规律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规律提示提示: :一前后前后一一前后前后一类型类型影响影响范围范围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替换替换小小可改变可改变 个氨基酸或不改变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也可能使翻译提前终止也可能使翻译提前终止增添增添大大插入位置插入位置不影响不影响, ,影响插入位置影响插入位置的序列的序列缺失缺失大大缺失位置缺失位置不影响不影响, ,影响缺
7、失位置影响缺失位置的序列的序列增添或缺失增添或缺失3 3个碱基个碱基小小增添或缺失位置增加或缺失增添或缺失位置增加或缺失 个氨基酸对应的序列个氨基酸对应的序列【深度思考深度思考】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 ,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并表述理由。并表述理由。置换单个碱基对置换单个碱基对增加增加4 4个碱基对个碱基对缺失缺失3 3个碱基对个碱基对缺失缺失4 4个碱基对个碱基对提示提示: :在在、情况下情况下
8、, ,会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与原来完全不同。而会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与原来完全不同。而在起始端插入一个碱基对在起始端插入一个碱基对, ,再在插入位点的附近缺失再在插入位点的附近缺失4 4个碱基对个碱基对, ,其编码的蛋白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仅比原来编码的蛋白质起始端少一个氨基酸质结构仅比原来编码的蛋白质起始端少一个氨基酸, ,而其他氨基酸序列相同而其他氨基酸序列相同, ,因而影响最小。因而影响最小。剖析题型剖析题型 提升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题型一基因突变的机理及类型的辨析题型一基因突变的机理及类型的辨析1 1.(2016.(2016海南卷海南卷) )依据中心法则依据中心法则, ,若原核生物中
9、的若原核生物中的DNA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 ,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 ,则该则该DNADNA序列的变化是序列的变化是( ( ) )A.DNAA.DNA分子发生断裂分子发生断裂B.DNA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C.DNA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DNA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C C解析解析: :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当当DNA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转录后密码子改变转录后密码子改变, ,但经翻译后合成的相应蛋白质中但经翻译后合
10、成的相应蛋白质中, ,其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其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2 2.(2018.(2018山东潍坊高三一模山东潍坊高三一模) )人类人类型地中海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珠型地中海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蛋白链发生了缺损链发生了缺损, ,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珠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甲珠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甲患者的患者的链链171718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 ;乙患者乙患者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碱基对的替换, ,导致导致链缩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链缩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通过染色
11、体检查可明确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通过染色体检查可明确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B.B.控制甲、乙患者贫血症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甲、乙患者贫血症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C.甲患者甲患者链氨基酸的缺失是基因中碱基对不连续的缺失所致链氨基酸的缺失是基因中碱基对不连续的缺失所致D.D.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B B解析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患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由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患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因此通过染色体检查无因此通过染色体检查无法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法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 ;甲患者甲患者链链17
12、1718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 ,可推可推断其氨基酸的缺失是由基因中碱基对连续缺失所致断其氨基酸的缺失是由基因中碱基对连续缺失所致; ;乙患者属于基因突变中乙患者属于基因突变中的替换的替换, ,因此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甲、乙患者因此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甲、乙患者均为均为珠蛋白基因突变的类型珠蛋白基因突变的类型, ,突变基因应属于等位基因突变基因应属于等位基因, ,故应在同源染色体故应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相同位置上。题型二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对生物性状影响的实验设计题型二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对生物性状影响的实验设计3
13、 3.(2018.(2018全国全国卷卷) )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其突变体其突变体M M和和N N均不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但但M 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N可在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 M和和N 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 ,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 ,发现长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出了大肠杆菌
14、(X)(X)的菌落。据此判断的菌落。据此判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A.突变体突变体M 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B.突变体突变体M M和和N 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C.突变体突变体M M的的RNARNA与突变体与突变体N N混合培养能得到混合培养能得到X XD.D.突变体突变体M M和和N 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DNA转移转移C C解析解析: :突变体突变体M M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但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但可在
15、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基上生长, ,说明该突变体不能合成氨基酸甲说明该突变体不能合成氨基酸甲, ,可能是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可能是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的活性丧失;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自然条件下其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自然条件下其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 ,故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故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突变突变体体M M的的RNARNA与突变体与突变体N N混合培养不能得到混合培养不能得到X;X;突变体突变体M M和和N 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在混合培养期间发
16、生了DNADNA转移转移, ,使基因重组使基因重组, ,产生了新的大肠杆菌产生了新的大肠杆菌X X。题型三显隐性突变的分析与判断题型三显隐性突变的分析与判断4 4.(2016.(2016全国全国卷卷)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源。回答下列问题: :(1)(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 ,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后者。解析解析: :(1)(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
17、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构的改变, ,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较少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较少, ,而染色体变异会涉及染色体上基因而染色体变异会涉及染色体上基因数量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数量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较基因突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量多。较基因突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量多。答案答案: :(1)(1)少少 解析解析: :(2)(2)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两类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两类, ,一类是由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一类是由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而引起的, ,另一类是由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另一类是由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
18、少而引起的。(2)(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 ,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 ,也可发生以也可发生以为单位的变异。为单位的变异。答案答案: :(2)(2)染色体染色体(3)(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隐性突变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因( (显性突变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AA和和aa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且在子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
19、为AaAa的个体的个体, ,则最早在子则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 ;最早在子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 ;最早在子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显性突变纯合体; ;最早在子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答案答案: :(3)(3)一二三二一二三二5.5.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 ,产下多只鼠产下多只鼠, ,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 ,鼠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基因突变
20、的直接结果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 (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性未知, ,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 ,并具有生殖能力并具有生殖能力, ,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常的原因, ,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
21、的多只雌鼠交配, ,得到多窝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性基因的直接结果, ,因为因为 。解析解析: :(1)(1)若是基因突变且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若是基因突变且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因, ,表现毛色异常表现毛色异常, ,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 ,即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即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22、,设控设控制毛色的基因为制毛色的基因为A A、a,a,则突变体基因型为则突变体基因型为Aa,Aa,正常雌鼠基因型为正常雌鼠基因型为aa,aa,所以后代毛所以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11。答案答案: :(1)11(1)11隐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隐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突变为显性基因时, ,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11的结果的结果解析解析: :(2)(2)由题干信息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由题干信息只涉及亲本常
23、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亲代交配后亲代交配后, ,同窝同窝中的雌性鼠基因型是中的雌性鼠基因型是AAAA或者或者Aa,Aa,且雌性鼠都是毛色正常且雌性鼠都是毛色正常, ,雄性鼠基因型为雄性鼠基因型为aa,aa,则则与与AaAa交配交配, ,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11,11,与与AAAA交配交配, ,后代都为后代都为Aa,Aa,即毛色正常鼠。即毛色正常鼠。(2)(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鼠的比例为,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
24、现为鼠鼠, ,则可推测毛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答案答案: :(2)11(2)11毛色正常毛色正常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题后提示题后提示(1)(1)类型类型(2)(2)判定方法判定方法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 ,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让突变体自交让突变体自交, ,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考点二基因重组及其与基因突变的比较考点二基因重组及其与基因突变的比较研析教材研析教材 内化基本概念内化基本概念1.1.基因重组的概念
25、基因重组的概念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真核真核控制不同性状控制不同性状2.2.发生时间及类型发生时间及类型如图如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两者都发生了基因重组。两者都发生了基因重组。(1)(1)发生时间发生时间写出相应细胞所处的时期写出相应细胞所处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 时。时。 。(2)(2)类型类型: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 之间交叉互换。之间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之间自由组合。之间自由组合。四分体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3.
26、3.基因重组的结果基因重组的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型产生新的基因型, ,导致导致 性状出现。性状出现。4.4.应用应用: : 育种。育种。5.5.基因重组的意义基因重组的意义(1)(1) 的来源之一。的来源之一。(2)(2)为为 提供材料。提供材料。(3)(3)形成形成 的重要原因之一。的重要原因之一。重组重组杂交杂交生物变异生物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深挖教材深挖教材】二倍体生物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一定发生交叉互换吗二倍体生物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一定发生交叉互换吗? ?为什么为什么? ?提示提示: :不一定。二倍体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不一定
27、。二倍体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在四分体时在四分体时期期, ,可能会有一定数量的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可能会有一定数量的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叉互换。思考探究思考探究 培养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思维列表比较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列表比较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变异本质变异本质基因分子基因分子 发生改变发生改变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发生时间时间通常在有丝分裂通常在有丝分裂 和减数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第一次分裂前的 .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时期和减数第一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次分裂 期期适用适用范围范围所有生物所有生物( (包括病毒包括
28、病毒)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和基因工程中的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和基因工程中的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结果结果产生新产生新 , ,控制新性状控制新性状产生新产生新 , ,不产生新基因不产生新基因应用应用人工诱变育种人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联系联系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 ,为基因重组提供了重新组合的新基因为基因重组提供了重新组合的新基因, ,都是可遗传都是可遗传的变异的变异结构结构间期间期间期间期四分体四分体后后基因基因基因型基因型【深度思考深度思考】如图所示为基因型如图所示为基因型AaBb(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的某种二倍体
29、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的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裂状态的细胞。(1)(1)图中甲、乙两细胞是否发生了相同类型的变异图中甲、乙两细胞是否发生了相同类型的变异? ?请说明理由。请说明理由。(2)(2)两个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所示的基因两个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所示的基因A A和和a a的原因一定相同吗的原因一定相同吗? ?请说明理由。请说明理由。提示提示: :(1)(1)是。甲、乙细胞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甲、乙细胞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或易位或易位) )。(2)(2)不一定相同。由于图甲细胞为有丝分裂不一定相同。由于图甲细胞为有丝分裂, ,故甲细胞染色体上出现所示的基故甲细胞染
30、色体上出现所示的基因因A A和和a a的原因为基因突变的原因为基因突变; ;图乙细胞为减图乙细胞为减后期后期, ,故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故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变或交叉互换。剖析题型剖析题型 提升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题型一基因重组类型及意义的分析题型一基因重组类型及意义的分析1.1.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 ,错误的是错误的是( ( ) )A.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
31、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C C解析解析: :纯合体自交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纯合体自交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也不会导致子代性状分离。也不会导致子代性状分离。2 2.(2018.(2018北京门头沟区一模北京门头沟区一模) )下图表示三种基因重组下图表示三种基因重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C C解析解析: :图图1 1所示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所示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 ,其产生的次级精其产生的次级精( (卵卵) )母细胞内含有等位母细胞内含有等位基因基因B B、b,b,图图2 2发生了非同源染色
32、体间的自由组合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实验,F,F2 2出现新表现型的原因和图出现新表现型的原因和图2 2相似。相似。A.A.图图1 1所示细胞产生的次级性母细胞内不含有等位基因所示细胞产生的次级性母细胞内不含有等位基因B.B.图图1 1和图和图2 2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C.RC.R型细菌转化为型细菌转化为S S型细菌的基因重组与图型细菌的基因重组与图3 3中的基因重组相似中的基因重组相似D.D.孟徳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徳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F2 2出
33、现新的表现型的原因和图出现新的表现型的原因和图1 1相似相似题型二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辨析题型二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辨析3 3.(2019.(2019福建龙岩月考福建龙岩月考) )下图为基因型为下图为基因型为AaBbAaBb的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图像的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图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A.甲图发生了交叉互换甲图发生了交叉互换B.B.乙图发生了基因重组乙图发生了基因重组C.C.丙图发生了染色体易位丙图发生了染色体易位D.D.丁图发生了基因突变丁图发生了基因突变解析解析: :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发生了基因重
34、组发生了基因重组; ;乙处于有丝分裂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后期, ,不发生基因重组不发生基因重组; ;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据染色体的颜色可知据染色体的颜色可知, ,发发生了交叉互换。生了交叉互换。D D4 4.(2018.(2018广东六校联考广东六校联考)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 ,正确正确的是的是( ( ) )A.A.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B.B.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过程中,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控制
35、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C.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DNA序列不属于基因突变序列不属于基因突变D.D.小麦植株在有性生殖时小麦植株在有性生殖时, ,一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一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解析解析: :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DNA分子中基因结构的改变是基因突变。若一对相分子中基因结构的改变是基因突变。若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了一段外来DNADNA序列序列, ,属于基因结
36、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结构的改变, ,为基因突变。有性生殖中为基因突变。有性生殖中, ,一对等一对等位基因只能发生分离位基因只能发生分离, ,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 D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记忆核心要点记忆核心要点】1.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原因是三者遗传原因是三者遗传物质都发生了变化。物质都发生了变化。2.2.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突变是由于DN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而引起的基因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结构的改变。3
37、.3.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材料。4.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组合。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5.5.基因重组来源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基因重组来源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及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交换。组合及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