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文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9671988 上传时间:2024-08-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最新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最新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最新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最新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文档(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病毒的传播方式一、病毒的传播方式1)水平传播)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病毒侵入机体的三大重要门户病毒侵入机体的三大重要门户皮肤皮肤呼吸道呼吸道消化道消化道第一节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病毒的致病作用2)垂直传播)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由母亲传给胎儿的方式胎盘胎盘产道产道畸形胎儿死胎受感染胎儿正常胎儿(死亡+)(流产、死产)(疾病)胎儿病毒感染后果呼吸道空气、飞沫、痰、唾液或皮屑正粘病毒(流感病毒)、副粘病毒,鼻病毒、水痘病毒和腺病毒消化道污染的水或食物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肠道病毒、轮状病毒、HAV及HEV眼及泌尿生殖道接触(直接或间接)、游泳池、性接

2、触HIV、HSV-1、HSV-2、CMV、HPV、腺病毒及肠道病毒70型等破损皮肤吸血昆虫、狂犬脑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等血液输血、注射、器官移植HIV、HBV、HCV、CMV感染途径传播方式与媒介病毒种类经胎盘或产道宫内、分娩产道、哺乳风疹病毒、HIV、HBV、CMV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二、病毒的致病机理二、病毒的致病机理(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细胞水平上致病机理细胞水平上致病机理1、杀细胞性感染:多见于裸露病毒、杀细胞性感染:多见于裸露病毒 2、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包膜病毒、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包膜病毒 3、包涵体、包涵体4、细胞凋亡、细胞凋亡5、细胞的增生

3、和转化、细胞的增生和转化1 1、杀细胞性感染、杀细胞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易感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与死亡,这种感染称杀细胞性感染。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变性、死亡裂解的作用称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机制:病毒的早期蛋白影响宿主细胞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引起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细胞膜受体破坏引起细胞免疫病理损伤对细胞器造成损伤细胞病变效应(CPE)正常细胞 病毒感染细胞 2 2、稳定状态感染、稳定状态感染 一些不具有杀细胞效应的病毒(多为有包膜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称稳定状态感染(steadystate infection)。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对细胞代谢、溶酶体膜影响不很大。成熟的病毒多以

4、出芽方式释放出来,其过程缓慢、病变轻微,细胞暂时还不会出现裂解和死亡,但可发生宿主细胞膜受体被破坏、细胞膜成分发生变化,出现细胞融合及细胞表面产生新的抗原等。细胞融合:多核巨细胞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麻疹病毒合胞体麻疹病毒合胞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合胞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合胞体(1)细胞融合:感染与未感染的细胞融合,可以使病毒从感染的细胞直接进入相邻的正常细胞,有利于病毒在细胞间的扩散。(2)细胞膜出现新抗原: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将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插入细胞膜表面,导致细胞膜表面抗原的改变。有利于进行病毒感染的诊断。3 3、细胞凋亡、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是由细

5、胞基因自身指令发生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实验研究证实有些病毒(腺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增殖可直接诱导细胞凋亡,也可通过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间接作用下诱发细胞凋亡。4 4、包涵体的形成、包涵体的形成 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包涵涵体体(inclusion body or ibclusion)。因病毒种类不同,包涵体有位于胞浆内的(痘病毒),也有在细胞核内的(疱疹病毒);或者两者都有(麻疹病毒);有嗜酸性的或嗜碱性的。包涵体的本质:有些病毒的包涵体就是病毒颗粒的聚集体;有些是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故可

6、作为诊断依据和鉴定病毒的参考。如从可疑为狂犬病的脑组织切片或涂片中发现细胞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 body),可诊断为狂犬病。包涵体(inclusionbody)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光镜下可见的斑块状结构HSVHSV包涵体包涵体Negri body5 5、细胞转化和病毒基因组的整合、细胞转化和病毒基因组的整合某些DNA病毒的全部或部分核酸,或RNA病毒基因组经逆转录后产生的DNA,结合至细胞染色体中,称为整合。整合作用可使细胞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即转化(transformation)。转化的细胞生长、分裂失控,细胞可发生恶性变。(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

7、理作用 机体水平上致病机理机体水平上致病机理1、体液免疫的病理作用、体液免疫的病理作用2、细胞免疫的病理作用、细胞免疫的病理作用3、免疫系统的功能被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被抑制4、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1体液免疫病理作用 许多病毒如狂犬病病毒、HSV、流感病毒等有包膜病毒侵入细胞后,能诱发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这种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参与下引起细胞的破坏。2细胞免疫病理作用 细胞免疫在某些病毒感染的恢复上起着重要作用。但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可以同时损伤受病毒感染而出现膜新抗原的靶细胞。病毒蛋白亦可因与宿主细胞的某些蛋白间存在共同抗原性而导致自身免疫应

8、答。 3 3、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 许多病毒感染可引起暂时性免疫抑制。如麻疹病毒、风疹病毒、CMV等感染,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也出现转阴的情况。2)病毒感染对免疫活性细胞的杀伤 已发现引起AIDS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辅助性T细胞(CD4)具有强亲和性和杀伤性。因而在感染者出现CD4细胞减少,CD8+细胞数相对增多,两种细胞比值倒置的现象。3)病毒感染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隐蔽在细胞内的一些抗原暴露或释放出来;病毒抗原也可能与机体细胞结合,改变细胞表面结构成为“非已物质”,这些细胞可成为靶细胞而受到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作用,从而发生

9、自身免疫性疾病。(三)病毒的免疫逃逸(三)病毒的免疫逃逸免疫逃逸机制病毒举例及作用方式细胞内寄生所有病毒皆为严格细胞内寄生,通过逃避抗体、补体及药物作用而发挥逃避免疫机制的作用 抗原变异HIV、甲型流感病毒高频率的抗原变异使得免疫应答滞后 抗原结构复杂鼻病毒、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等型别多,抗原多态性致使免疫应答不利 损伤免疫细胞HIV、EB病毒、麻疹病毒等可在T或B细胞内寄生并导致宿主细胞死亡 降低抗原表达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可抑制MHC-转录、表达病毒的免疫增强作用 登革病毒以及其他黄病毒再次感染,因机体内预先存在或经胎盘获得中和抗体能促进游离的病毒进入单核细胞内,并大量增殖,导致病毒血症

10、及病毒-抗体复合物形成,继之大量细胞因子及血管活性因子释放,导致登革热休克综合征向外播散病毒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显性感染三、病毒感染的类型三、病毒感染的类型(一)隐性病毒感染与显性病毒感染隐性病毒感染与显性病毒感染1.隐性病毒感染 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对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不明显。 相关因素:病毒毒力弱、机体防御能力强、病毒种类、病毒的性质。 隐性感染者虽不出现临床症状,但仍可获得免疫力而终止感染。 病毒携病毒携带带者者:有部分隐性感染者一直不产生对此种病毒的免疫力叫病毒携带者,无症状,但病毒可在体内增殖并向外界排泄播散,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11、病毒进入机体,感染靶细胞后,大量增殖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致使机体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类型。 按症状出现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状态等显性感染又分为急性病毒感染和持续性病毒感染两种。 2.显性病毒感染(二)急性(二)急性( (病原消灭型病原消灭型)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 病毒侵入机体后,在细胞内增殖,经数日以至数周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 在潜伏期内:1、病毒增殖到一定水平,由靶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而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2、宿主动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因素清除病毒。 宿主一般能在症状出现一段时间内,把病毒清除掉而进入恢复期。 特点:为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至

12、数周。病后常获得特异性免疫。因此,特异性抗体可作为受过感染的证据。(三)持续性病毒感染(三)持续性病毒感染 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存在数月数年数十年。可出现症状,可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持续性病毒感染有病毒和机体两方面的因素: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无力完全清除病毒; 病毒存在于受保护的部位或病毒发生突变,可以 逃避宿主免疫作用; 某些病毒的抗原性弱,难以产生免疫应答; 有些病毒在感染过程中产生DIP,干扰病毒的增殖,因而改变病毒的感染过程,形成持续性感染; 病毒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长期与宿主细胞共存。慢性感染:病程长,可检出病毒如HBV潜伏感染:经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

13、于组织细胞中,可反复激活,急性发作病毒只有在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如HSV、VZV慢发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发病后为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prion狂犬病毒持续性感染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1.潜伏性病毒感染潜伏性病毒感染 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组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而急性发作,病毒仅在临床出现间歇性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在非发作期,用一般常规法不能分离出病毒。 例如,单纯疱疹病毒型(HSV-1)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 2.慢性感染慢性感染 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病程长达数月

14、至数十年。患者可表现轻微或无临床症状。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巨细胞病毒(CMV)及EB病毒(EBV)等常形成慢性感染。 3.3.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很长可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此时机体无症状,也分离不出病毒。一旦发病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最终常为致死性感染。 如:AIDS、羊瘙痒病(scrapie)、人克雅病(CJD) 、库鲁病(Kuru)等。库鲁病是朊病毒感染机体后,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潜伏期后,引起的一种进行性小脑退行性疾病。4.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急性感染后1年或数年,发生致死性的病毒病,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该病是

15、在儿童期感染麻疹病毒后,有些到青春期才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电镜在脑组织中可查到类似麻疹病毒样颗粒。有人认为这是麻疹病毒的缺陷病毒。四、病毒与肿瘤四、病毒与肿瘤肯定:肯定: 人类嗜T细胞病毒所致的人T细胞白血病密切相关密切相关: (1)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原发性肝癌有关; (2)EB病毒(EBV)与鼻咽癌、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有关; (3)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癌有关。第二节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抗病毒免疫1、干扰素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2、 NK细胞的作用一、非特异性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定定 义义: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所产

16、生的 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免疫调节等作用。种种 类:类:种类种类 产生细胞产生细胞 抗病毒抗病毒 抗肿瘤抗肿瘤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人白细胞人白细胞 强强 弱弱 弱弱 人成纤维细胞人成纤维细胞 强强 弱弱 弱弱 T细胞细胞 弱弱 强强 强强(一)干扰素(一)干扰素 (interferoninterferon,IFNIFN)AVPAVP蛋白激酶蛋白激酶蛋白激酶蛋白激酶R R(PKRPKR) 2-5A 2-5A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 PKRPKR活化活化活化活化eIF-2eIF-2磷酸化磷酸化磷酸化磷酸化抑制蛋白质翻译抑制蛋白质翻译抑制蛋

17、白质翻译抑制蛋白质翻译活化活化活化活化RNaseLRNaseL 降解病毒降解病毒降解病毒降解病毒mRNAmRNA 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抑制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复制增殖ATP 2-5AATP 2-5AIFNIFN抗病毒作用特点抗病毒作用特点发挥作用迅速(快速性)发挥作用迅速(快速性)IFNIFN的抗病毒作用是的抗病毒作用是抑制抑制,不是杀死,不是杀死IFNIFN的抗病毒作用具有的抗病毒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种属特异性IFNIFN的抗病毒作用为的抗病毒作用为间接作用间接作用IFNIFN的抗病毒作用是的抗病毒作用是非特异性非特异性的(广

18、谱性)的(广谱性)不同病毒对不同病毒对IFNIFN的敏感性不同的敏感性不同不同细胞对不同细胞对IFNIFN的敏感性不同的敏感性不同差异性差异性(二)NK细胞NK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存在于人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的一类淋巴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和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不受MHC限制,也不依赖于特异性抗体NKNK细胞攻击靶细胞细胞攻击靶细胞Phase contrast micrograph of NK cell attacking a target cell projection.二、特异性免疫二、特异性免疫按种类:按种类:IgG IgM IgA TD、TC 、NK、M中和抗体中和

19、抗体: 定义、机理和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定义、机理和免疫球蛋白的类型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体液体液免疫免疫:按功能:按功能:中和抗体、中和抗体、 补体结合抗体补体结合抗体、 血凝抑制抗体血凝抑制抗体主要清除感染细胞内的病毒主要清除感染细胞内的病毒抗体的抗病毒作用作用对象作用方式作用机制游离病毒抗体单独阻止吸附和侵入细胞;形成免疫复合物;被吞噬;阻止脱壳抗体+补体裂解包膜病毒溶解感染细胞抗体+补体病毒感染细胞溶解;发挥调理作用抗体与感染细胞结合发生ADCC中和抗体的作用机理中和抗体是针对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它与病毒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结合,使病毒失去吸附和穿入的能力,但不能直接灭活病毒。更不能对已进入细胞内

20、的病毒发挥作用。IgG 、IgM 、IgA都有中和抗体的活性。三、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形成和持续时间三、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形成和持续时间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的长短在各种病毒之间差异很大 能引起持久免疫的病毒有:水痘、天花、乙型脑炎、腮腺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仅引起短暂免疫的病毒有:流感病毒、 鼻病毒等。流感病毒感染不产生牢固免疫的另一原因是易发生变异,而鼻病毒则因血清型别多(已有100多个血清型),通过感染所建立起的免疫,对其他型病毒无免疫作用。n掌握内容掌握内容u病毒感染的途径与方式、病毒的感染类型病毒感染的途径与方式、病毒的感染类型 u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的致病机制 n熟悉内容熟悉内容u干扰素的产生、作用机制及其实际意义干扰素的产生、作用机制及其实际意义n了解内容了解内容u机体的特异性抗病毒免疫机体的特异性抗病毒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