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规划设计培训材料——土地开发项目规划方案编制课件.ppt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9630603 上传时间:2024-08-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开发规划设计培训材料——土地开发项目规划方案编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土地开发规划设计培训材料——土地开发项目规划方案编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土地开发规划设计培训材料——土地开发项目规划方案编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土地开发规划设计培训材料——土地开发项目规划方案编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土地开发规划设计培训材料——土地开发项目规划方案编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开发规划设计培训材料——土地开发项目规划方案编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开发规划设计培训材料——土地开发项目规划方案编制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 目目 录录o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划定和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划定和要求o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o作物灌溉制度和水资源分析作物灌溉制度和水资源分析o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規劃方案编制的思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規劃方案编制的思路o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择优的做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择优的做法o项目规划方案判别和注意的问题项目规划方案判别和注意的问题(一一)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 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开发整理区1、土地单项整理区、土地单项整理区2、土地综合整理区、土地综合整理区3、土

2、地复垦区、土地复垦区4、土地开发区、土地开发区1(二)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二)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 1、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大小与潜力类型、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大小与潜力类型2、土地开发整理区界限、土地开发整理区界限3、应尽量采取综合整理办法应尽量采取综合整理办法4、规模较大的农地整理区、规模较大的农地整理区22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 5、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要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要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 6、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要注重景观和生态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要注重景观和生态保护3(三)农用地整理内容和要求(三)农用地整理内容和要求1、农用地整理内容、农用地

3、整理内容o农用地整理主要指耕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牧草地整理农用地整理主要指耕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牧草地整理和养殖用地整理等,也包括大片农用地整理区内零星的农户、零和养殖用地整理等,也包括大片农用地整理区内零星的农户、零星城镇和工矿用地、小型水利设施、田间路以及零星的废弃地。星城镇和工矿用地、小型水利设施、田间路以及零星的废弃地。o农用地整理主要包括农用地面积、位置的变动、性质的置换、低农用地整理主要包括农用地面积、位置的变动、性质的置换、低效农用地的改造(效农用地的改造( 应和农业部门结合进行)以及地块规整重划,应和农业部门结合进行)以及地块规整重划,水、林、路等小型基础设施配

4、套和零星农宅的拆迁或合并。水、林、路等小型基础设施配套和零星农宅的拆迁或合并。4要适宜作物的生长发育,适宜与田间机械作业,适宜灌排工程布设,适要适宜作物的生长发育,适宜与田间机械作业,适宜灌排工程布设,适宜与防风固沙。宜与防风固沙。要适应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尽量避免湿地开发,毁林毁草和围湖造田,要适应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尽量避免湿地开发,毁林毁草和围湖造田,对过度开垦、围垦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还林、还草、还湖。对过度开垦、围垦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还林、还草、还湖。要逐步将以要逐步将以250上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上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250以下坡耕地因地制宜,以下坡耕地因地制宜,实现梯田化或退耕

5、。实现梯田化或退耕。552、农用地整理要求、农用地整理要求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 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充分利用生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充分利用生 物、工程与农艺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工程的设计、物、工程与农艺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施工和管理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要与农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完善联系起来,逐步实现要与农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完善联系起来,逐步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6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一)项目规划方案编制(一)项目规划方案编制 1

6、 1、原则、原则o合理利用原则合理利用原则o三个效益相统一原则三个效益相统一原则o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o工程技术可行原则工程技术可行原则o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o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7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2、依据、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相关部门技术标准相关部门技术标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其它有关技术规范其它有关技术规范8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o(二二)项目总体平面布局项目总体平面布局o1、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

7、等综合因素确定各地类的布局及分布范围。、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等综合因素确定各地类的布局及分布范围。o2、在征求当地农业部门的基础上,选定作物种植结构的最佳方案。、在征求当地农业部门的基础上,选定作物种植结构的最佳方案。o3、根据项目区及外围的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等情况,确定水利建设的数量、根据项目区及外围的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等情况,确定水利建设的数量、等级和位置。等级和位置。o4、根据项目区外围已有的交通设施状况和区内地形、灌排渠系状况,确定、根据项目区外围已有的交通设施状况和区内地形、灌排渠系状况,确定区内交通道路的类型和位置。区内交通道路的类型和位置。o5、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主导风因素来确定

8、农田防护林的布局、规模、结构、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主导风因素来确定农田防护林的布局、规模、结构及树种的位置。及树种的位置。o6、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规模、位置、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规模、位置和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向。9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三)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三)项目主要工程内容o1、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工程 2、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o3、田间道路工程、田间道路工程 4、其它工程、其它工程10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oo(四)项目规划方案的择优(四)项目规划方案的择

9、优(四)项目规划方案的择优(四)项目规划方案的择优oo1 1、根据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土、根据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土、根据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土、根据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中土地开发整理指标等要求,进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中土地开发整理指标等要求,进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中土地开发整理指标等要求,进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中土地开发整理指标等要求,进行调整落实,提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行调整落实,提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行调整落实,提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行调整落实,提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方案拟定方案拟定方案拟定方案

10、拟定过程中,可以编制几个土地整理规划方案,以便进行过程中,可以编制几个土地整理规划方案,以便进行过程中,可以编制几个土地整理规划方案,以便进行过程中,可以编制几个土地整理规划方案,以便进行比较和择优,最后确定推荐规划方案。比较和择优,最后确定推荐规划方案。比较和择优,最后确定推荐规划方案。比较和择优,最后确定推荐规划方案。11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o2、规划方案评价、规划方案评价oA、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o项目规划技术可行性分析项目规划技术可行性分析o实施项目规划拟采用的可行性分析实施项目规划拟采用的可行性分析oB、效益评价、效益评价o土地开发整理区的类

11、型、规模、分区布局、投人产出量土地开发整理区的类型、规模、分区布局、投人产出量和综合效益评估等。和综合效益评估等。o投人产出量和综合效益评估是对整个规划安排的预期效投人产出量和综合效益评估是对整个规划安排的预期效益评价,用以反映规划的效果。益评价,用以反映规划的效果。12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3 3、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1 1)效益评价的方法)效益评价的方法)效益评价的方法)效益评价的方法AA、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是指应运统一的量纲、一定的计算公式及判别标准是指应运统一的量

12、纲、一定的计算公式及判别标准是指应运统一的量纲、一定的计算公式及判别标准是指应运统一的量纲、一定的计算公式及判别标准(参数),通过数量演算反应分析结果的方法。(参数),通过数量演算反应分析结果的方法。(参数),通过数量演算反应分析结果的方法。(参数),通过数量演算反应分析结果的方法。BB、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基本是采用文字描述,说明事物的性质。但定量分基本是采用文字描述,说明事物的性质。但定量分基本是采用文字描述,说明事物的性质。但定量分基本是采用文字描述,说明事物的性质。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定性分析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析与定性分析的区分

13、也不是绝对的,定性分析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析与定性分析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定性分析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析与定性分析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定性分析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数据,以便更准确说明问题的性质或结论,应尽量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数据,以便更准确说明问题的性质或结论,应尽量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数据,以便更准确说明问题的性质或结论,应尽量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数据,以便更准确说明问题的性质或结论,只是一般难以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而已。只是一般难以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而已。只是一般难以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而已。只是一般难以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而已。 C、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D、参与式评

14、价方法、参与式评价方法13 3 3、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oo) ) )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oo经济效益分析是衡量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收益的重要指经济效益分析是衡量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收益的重要指经济效益分析是衡量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收益的重要指经济效益分析是衡量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收益的重要指标。标。标。标。其分析内容包括:其分析内容包括:其分析内容包括:其分析内容包括:土地开发整理的投人与产出量土地开发整理的投人与产出量土地开发整理的投人与产出量土地开发整理的投人与产出量分析,主要包括通过土地整理增加有

15、效耕地面积、提分析,主要包括通过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分析,主要包括通过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分析,主要包括通过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地产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便于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地产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便于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地产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便于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地产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利灌溉和规模经营、节水节电、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利灌溉和规模经营、节水节电、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利灌溉和规模经营、节水节电、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利灌溉和规模经营、节水节电、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目前各地在进行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目

16、前各地在进行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目前各地在进行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目前各地在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多采用经济效益评价时多采用经济效益评价时多采用经济效益评价时多采用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oo 14) ) )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o( (3) )项目运营效果指标项目运营效果指标oA、基础设施运营成本。基础设施运营成本。指项目为农业生产服务而新建或提供的农田基础设施的年正常运营成本,它包括基础设施自身的运行成本以及正常维护管理成本,如负责项目区土地灌排的泵站、机井等新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电费、维修费、管理费等费用

17、成本。oB B、基础设施运营成本率、基础设施运营成本率(项目区基础设施运营成本/项目区年总产值)100%163)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o1)定量分析指标定量分析指标o土地垦殖率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项目区总面积项目区总面积100%o林草覆盖率增加值林草覆盖率增加值=(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地面积-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地面积)/项目区总面积 100%o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值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值=(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面积+农作物面积)-(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面积+农作物面积) /项目区总面积100%o2)定性分析指标)定性分析指标174)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18、o定量分析指标定量分析指标:o(1)土地利用率增量土地利用率增量=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已利用面(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已利用面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已利用面积)积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已利用面积)积/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规模 100o(2)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 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项目原有耕地面积项目原有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率新增耕地率=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规模 100 o(3)新增耕地可供养人数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可供养人数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区所(项目区所在乡镇人口在乡镇人口/项目所在乡镇耕地总面积)项目所在乡

19、镇耕地总面积) 18 4)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社会效益评价指标o(4)生产力效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量表示)生产力效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量表示o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量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量=(有项目计算期内年均总产值(有项目计算期内年均总产值/有项目计算期内年均总有效劳动力数)有项目计算期内年均总有效劳动力数)-(无项目年均(无项目年均总产值总产值/无项目年均有效劳动力数)无项目年均有效劳动力数) 100o(5) )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粮食生(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产能力-项目实施前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实施前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完成前项目完成前项目区粮食生

20、产能力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 100o(6) )粮食产量水平(单产增量)粮食产量水平(单产增量)=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粮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粮食总产量食总产量/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实施前项目区粮食总产量项目实施前项目区粮食总产量/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规模19 4)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社会效益评价指标o(7)扶贫效果(脱贫率增量)扶贫效果(脱贫率增量)=(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已脱贫人口数(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已脱贫人口数/项项目区总人口)目区总人口)-(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已脱贫人口数(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已脱贫人口数/项目区总人口数)项目区总人口数) 100%o(8)农民的收入水平(人均年纯收入增量)农民的收入水

21、平(人均年纯收入增量)=(项目区农户年纯收入增(项目区农户年纯收入增量之和量之和/项目区人口数量)项目区人口数量)100o(9)就业效果)就业效果单位投资增加就业人数单位投资增加就业人数=项目新增总就业人数项目新增总就业人数/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o(10)防护林保护面积:指项目新植的农田防护林能够保护的农田面积)防护林保护面积:指项目新植的农田防护林能够保护的农田面积o(11)防风固沙林保护面积:指项目新种植的防风固沙林能够保护的农)防风固沙林保护面积:指项目新种植的防风固沙林能够保护的农田面积田面积o(1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指通过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所治理的水土流)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指通过项

22、目的水土保持工程所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失面积20(一)一)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水资源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 及灌溉定额的总称。及灌溉定额的总称。灌水次数灌水次数:指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灌水的总次数。:指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灌水的总次数。灌水时间灌水时间:指各次灌水的具体日期。:指各次灌水的具体日期。灌水定额灌水定额:指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指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灌溉定额灌溉定额: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总灌水量,即各次灌

23、水定额之和。: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总灌水量,即各次灌水定额之和。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指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或接近该作物品:指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或接近该作物品 种的最高产量水平时所需要的水量。种的最高产量水平时所需要的水量。灌水率灌水率:指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又称灌溉模数,以:指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又称灌溉模数,以q q净净表示,单位为表示,单位为 m m3 3/s/s/ /万亩。万亩。灌溉保证率灌溉保证率: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

24、一般以正常供水 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供水年数的百分数表示。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供水年数的百分数表示。抗旱天数抗旱天数:指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它反映了灌溉:指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它反映了灌溉 设施的抗旱能力。设施的抗旱能力。21(二(二)灌溉标准的确定)灌溉标准的确定1 1、灌溉保证率、灌溉保证率常用下式进行计算:常用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式中:p-p-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 %);); m- m-灌溉设施能保证正常供水的年数;灌溉设施能保证正常供水的年数; n- n-灌溉设施供水的总年数。灌溉设施供水的总年数。

25、 灌溉设计保证率因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不同,多介灌溉设计保证率因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不同,多介于于505095%95%之间。一般缺水或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其灌溉设之间。一般缺水或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其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低一些;而丰水或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其灌溉设计计保证率可低一些;而丰水或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其灌溉设计保证率可高一些。保证率可高一些。222 2、作物灌溉制度的、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制定时历年法:采用时历年法(不少于时历年法:采用时历年法(不少于3030年)确定历年各种主要作物的灌溉年)确定历年各种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根据灌溉定额的频率分析选出制度,根据灌溉定额的频率分析选出2

26、23 3年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以年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以其中作物灌水最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以该年的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其中作物灌水最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以该年的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度。度。设计代表年法:根据降水频率分析选出设计代表年法:根据降水频率分析选出2 23 3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拟定其灌溉制度,以其中灌水分配过程最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以该年的拟定其灌溉制度,以其中灌水分配过程最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以该年的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度。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度。3 3、抗旱天数、抗旱天数抗旱天数的标准:旱作物和单季稻灌区抗旱天数可为抗旱天数的标准:旱作

27、物和单季稻灌区抗旱天数可为30305050天,双季稻灌天,双季稻灌区抗旱天数可为区抗旱天数可为50507070天,经济条件发达的地区,可按上述标准提高天,经济条件发达的地区,可按上述标准提高10102020天。天。(二(二)灌溉标准的确定)灌溉标准的确定23 (三(三)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1 1、基本含义:、基本含义: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常表示为常表示为ETET),是作物整个生长期叶面蒸腾和),是作物整个生长期叶面蒸腾和株株间土面蒸发的总和。间土面蒸发的总和。作物需水量除与作物种类及品种有关外,还与气象、土壤条件、农业生产技术和作物需水量除与作物种类及品种有关外,还与气象、土壤条件、农业

28、生产技术和产量水平有关。需水量与耗水量的单位一样,常以产量水平有关。需水量与耗水量的单位一样,常以m m3 3/ /亩或亩或mmmm水层表示。水层表示。2 2、作物需水量的确定、作物需水量的确定 作物需水量的田间测定;作物需水量的田间测定; 经验公式法估算作物实际需水量经验公式法估算作物实际需水量 (1 1)水面蒸发量法(蒸发皿法);)水面蒸发量法(蒸发皿法); (2 2)产量法。)产量法。24灌水率是根据全灌区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及灌水率是根据全灌区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及作物作物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计算制定的,利用它可以计算出灌区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积的比例计算制定的

29、,利用它可以计算出灌区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如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总种植面积的比例为如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总种植面积的比例为a a,其某次灌水定额,其某次灌水定额为为m m(m m3 3亩亩-1-1),则该作物本次灌水所要求的灌水率为:),则该作物本次灌水所要求的灌水率为: (m m3 3/ /s s/ /万亩)万亩)式中:式中:TT本次灌水延续的时间(本次灌水延续的时间(d d);); tt每天灌水时数,一般自流灌区按每天灌水时数,一般自流灌区按24h/d24h/d计,扬水灌计,扬水灌 区按区按202022h/d22h/d计。计。 主要作物的灌水延续时间如下:主要作物的灌水延续时间如下:

30、水稻:泡田期灌水水稻:泡田期灌水7 715d15d;生育期灌水;生育期灌水3 35d5d。小麦:播前灌水小麦:播前灌水101020d20d;拔节后灌水;拔节后灌水101015d15d。棉花:苗期、花铃期灌水棉花:苗期、花铃期灌水8 812d12d;吐絮期灌水;吐絮期灌水8 815d15d。玉米:拔节抽穗期灌水玉米:拔节抽穗期灌水101015d15d;开花期灌水;开花期灌水8 813d13d。 (四(四)设计灌水率)设计灌水率25主要步骤:主要步骤:1 1、需水量、需水量计算计算首先确定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选定作物种植结构首先确定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选定作物种植结构的最佳方案

31、,依次确定作物用水量。的最佳方案,依次确定作物用水量。土地开发土地开发整理区需水量主整理区需水量主要指作物用水。以提取地下水为主的要指作物用水。以提取地下水为主的开发开发整理区,其需水量还整理区,其需水量还包括: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环境用水等的总和。包括: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环境用水等的总和。2 2、可供水量、可供水量计算计算包括地表水(包括河渠内的过境水)和地下水两种形式,其中包括地表水(包括河渠内的过境水)和地下水两种形式,其中地表水是主要的灌溉水源。地表水是主要的灌溉水源。3 3、水资源平衡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需水量需水量 可供水量可供水量, ,水资源满足要求。水资源满足

32、要求。26(五(五)水资源平衡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涉及到的土地类型多,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土地开发整理涉及到的土地类型多,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但在开发整理过程中,我们都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但在开发整理过程中,我们都必须遵照国家的政策,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必须遵照国家的政策,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效益三效益”最最优化。优化。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时,必须进行规划方案择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时,必须进行规划方案择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内容通常包括土地平整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内容通常包括土地平整工 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农

33、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 程等内容。在进行农地整理项目规划时,首先应程等内容。在进行农地整理项目规划时,首先应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的基本思路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的基本思路27(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抓住项目区农地整理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抓住项目区农地整理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确保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加的耕地不低于国家批、确保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加的耕地不低于国家批准的比率)。准的比

34、率)。、尽量利用项目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如灌排系统、道路、尽量利用项目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如灌排系统、道路、电力等。电力等。、注重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工程规划中要估算项目的投、注重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工程规划中要估算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确保各项工程投资最经济。资回报率,确保各项工程投资最经济。、开发整理以后的田块要能够适宜多种经营,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服务。28o、要考虑适宜机械化耕作,为农地的规模经营服务。o、防止片面追求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提高出地率,或者单一追求“规模”成片,忽视生态环境,避免工程规划方案中通常出现“毁林造林”现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土地

35、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2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o、“拆村并点”时,要考虑拆迁的劳动力安置补助费、拆迁补偿费等费用,同时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o、要与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相衔接,同时考虑道路、电力工程、防洪抗灾等规划内容要求。30、 “ “一踏一踏一踏一踏” ”:即规划人员与当地的农业、水利、土地:即规划人员与当地的农业、水利、土地:即规划人员与当地的农业、水利、土地:即规划人员与当地的农业、水利、土地管理部门、当地的领导一起,

36、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结管理部门、当地的领导一起,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结管理部门、当地的领导一起,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结管理部门、当地的领导一起,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已有的基础设施(道路、水利)等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已有的基础设施(道路、水利)等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已有的基础设施(道路、水利)等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已有的基础设施(道路、水利)等初步形成规划草案。初步形成规划草案。初步形成规划草案。初步形成规划草案。(二)确保工程规划方案优化,规划人员要做到(二)确保工程规划方案优化,规划人员要做到(二)确保工程规划方案优化,规划人员要做到(二)确保工程规划方案优化,

37、规划人员要做到“ “一踏、二核、三校、四请一踏、二核、三校、四请一踏、二核、三校、四请一踏、二核、三校、四请”31o、“二核二核”:即根据踏勘的结果,核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项目可行性研即根据踏勘的结果,核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区基本情况、现有基础设施是否符合项目区的实际。究报告中的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区基本情况、现有基础设施是否符合项目区的实际。同时核查国家、省、市等主管单位的审批意见,尤其是项目建设的目标、投资项目类同时核查国家、省、市等主管单位的审批意见,尤其是项目建设的目标、投资项目类型(重点项目、示范项目、补助项目)、出资人(中央承担

38、项目、地方承担项目、合型(重点项目、示范项目、补助项目)、出资人(中央承担项目、地方承担项目、合作项目)等内容。作项目)等内容。o、“三校三校”:即校核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报告与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与:即校核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报告与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与规划图(尤其是土地的适宜性评价资料)、土地整理规划报告与图件的吻合情况。规划图(尤其是土地的适宜性评价资料)、土地整理规划报告与图件的吻合情况。o、“四请四请”:即请教当地农业、水利、土地管理部门的专家以及当地有经验的农民,:即请教当地农业、水利、土地管理部门的专家以及当地有经验的农民,了解项目区的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种植制度、灌溉

39、制度、水源、水质及水利设施、当了解项目区的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种植制度、灌溉制度、水源、水质及水利设施、当地农民的耕作习惯、现有的机械化使用情况等,收集项目工程规划所必需的基础资料。地农民的耕作习惯、现有的机械化使用情况等,收集项目工程规划所必需的基础资料。32确保工程规划方案优化,规划人员要做到确保工程规划方案优化,规划人员要做到确保工程规划方案优化,规划人员要做到确保工程规划方案优化,规划人员要做到“ “一踏、二核、三校、四请一踏、二核、三校、四请一踏、二核、三校、四请一踏、二核、三校、四请” ”(三)因地制宜,确保规划的实施(三)因地制宜,确保规划的实施(三)因地制宜,确保规划的实施(三)

40、因地制宜,确保规划的实施在进行项目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项目规划的各方在进行项目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项目规划的各方在进行项目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项目规划的各方在进行项目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项目规划的各方面限制因素,尽量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保面限制因素,尽量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保面限制因素,尽量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保面限制因素,尽量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保证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项目工程的合理性与完备证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项目工程的合理性与完备证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项目工程的合理性与完备证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项目工程的合理性与完备性和可操作性。性和可操作性。性和可操作性。性和可操作性。 33 结合几年

41、来工作实践,针对规划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结合几年来工作实践,针对规划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分项工程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分项工程分别进行阐述,若分别进行阐述,若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中已明确的内中已明确的内容,在此不再重复。容,在此不再重复。 (一)土地平整工程的选择(一)土地平整工程的选择 土地平整工程是规划其它工程的基础,通常在进行土地平土地平整工程是规划其它工程的基础,通常在进行土地平整工程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土地平整方案。在确定整工程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土地平整方案。在确定土地平整方案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土地

42、平整方案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34五、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选优的做法五、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选优的做法o若项目区是平原地区可采用全部平整;若项目区为若项目区是平原地区可采用全部平整;若项目区为丘陵区,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即完全平整和局部丘陵区,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即完全平整和局部平整。完全平整是将整个项目区作为一个平整元,平整。完全平整是将整个项目区作为一个平整元,按某一设计高程进行土地平整。这种方案的按某一设计高程进行土地平整。这种方案的优点是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便于布置各项工程项目,方便农业

43、生产;其便于布置各项工程项目,方便农业生产;其缺点是缺点是:挖填方工程量大,投资量大,对表土造成极大的破挖填方工程量大,投资量大,对表土造成极大的破坏。坏。35、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貌o局部平整是以耕作田块为平整单元,在每个平整单元内部,保持土局部平整是以耕作田块为平整单元,在每个平整单元内部,保持土地的挖填方平衡,不需要从区外大量取土或将区内的土大量运往区地的挖填方平衡,不需要从区外大量取土或将区内的土大量运往区外,最终的地面高程是在挖填方平衡高程的基础上,根据所布置的外,最终的地面高程是在挖填方平衡高程的基础上,根据所布置的沟渠水流方向来确定,各单元之间允许有一定的高差

44、。沟渠水流方向来确定,各单元之间允许有一定的高差。o局部平整的优点是:挖填方工程量和工程投资大大降低,有利于保局部平整的优点是:挖填方工程量和工程投资大大降低,有利于保护表土层;护表土层;其缺点是其缺点是:土方量计算较复杂,耕地新增量有所降低,:土方量计算较复杂,耕地新增量有所降低,沟渠布置的难度增大。所以,在具体的项目中,应因地制宜,在充沟渠布置的难度增大。所以,在具体的项目中,应因地制宜,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选取平整方案,尽量减少土地平整工程中开挖和运分比较的基础上选取平整方案,尽量减少土地平整工程中开挖和运输土石方的工程量。输土石方的工程量。 36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貌o

45、土地平整最好保证灌水处位于高地,实现项目区自流灌溉;容土地平整最好保证灌水处位于高地,实现项目区自流灌溉;容泄区处于最低位置,保证水能自流排出,从而节省灌排的人力、泄区处于最低位置,保证水能自流排出,从而节省灌排的人力、物力和运行费用。物力和运行费用。 o、考虑整理后的田块适宜种植作物的特性、考虑整理后的田块适宜种植作物的特性 若作物是喜水作物,如水稻、耕作田块或格田要求基本平整,若作物是喜水作物,如水稻、耕作田块或格田要求基本平整,水田格田田面高差应在水田格田田面高差应在3cm 以内,保证处处灌得到,每一以内,保证处处灌得到,每一处淹不了;而若作物为旱作物,如玉米、小麦、谷子和棉花等,处淹不

46、了;而若作物为旱作物,如玉米、小麦、谷子和棉花等,则其地块坡度在则其地块坡度在1:500以内皆可。以内皆可。 37、考虑方便项目区的农田灌排等水利工程设施、考虑方便项目区的农田灌排等水利工程设施o在项目区内最好能实现项目区土方挖填内部找平。若项目区需要客土在项目区内最好能实现项目区土方挖填内部找平。若项目区需要客土回填时,回填时,应考虑到应考虑到:o1)客土的土源要)客土的土源要“舍远求近舍远求近”,尽量接近项目区,减少运输距离,节,尽量接近项目区,减少运输距离,节约运输费用。约运输费用。o2)土壤质地较好,尤其是耕作田块的表土应没有污染、避免大的砂砾,)土壤质地较好,尤其是耕作田块的表土应没

47、有污染、避免大的砂砾,能够保墒保水保肥。能够保墒保水保肥。o3)取土区的安全问题,即防止土源地接近铁路、公路路基,大江大河)取土区的安全问题,即防止土源地接近铁路、公路路基,大江大河及水库堰塘的堤岸,避免事故发生。及水库堰塘的堤岸,避免事故发生。o4)应与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有机结合。即取土与当地的塘堰清淤、河)应与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有机结合。即取土与当地的塘堰清淤、河流清障等水利兴修、道路修建、鱼池开挖等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得;流清障等水利兴修、道路修建、鱼池开挖等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得;若项目区需要挖方,外运土石方时,也应考虑到当地的生产和生活,若项目区需要挖方,外运土石方时,也应考虑到当地

48、的生产和生活,就近运输,降低外运成本。就近运输,降低外运成本。38、项目区土地平整、项目区土地平整(二)农田水利工程的选择(二)农田水利工程的选择 农田水利工程是土地项目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在对农田水利工程是土地项目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在对洪、涝、旱、渍、盐、碱等进行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洪、涝、旱、渍、盐、碱等进行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下,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及其建(构)筑物等进行的原则下,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及其建(构)筑物等进行的统筹安排。的统筹安排。 o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时,不仅要考虑灌溉水源、灌溉渠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时,不仅要考虑灌溉水源、灌溉渠系布置、

49、排水沟系布置及容泻区等灌排本身因素,还要避免系布置、排水沟系布置及容泻区等灌排本身因素,还要避免沟渠之间的交叉,沟渠与道路的交叉以及水工建(构)筑物沟渠之间的交叉,沟渠与道路的交叉以及水工建(构)筑物与道路等工程的交叉问题,做到既经济,又合理。与道路等工程的交叉问题,做到既经济,又合理。39o一要考虑水源地的位置,尽量位于项目区的最近最高的地一要考虑水源地的位置,尽量位于项目区的最近最高的地方,最好能够实现自流灌溉,减少抽水灌溉;方,最好能够实现自流灌溉,减少抽水灌溉;o二要考虑水源没有污染源,如没有化工厂、造纸厂或其它二要考虑水源没有污染源,如没有化工厂、造纸厂或其它排污口,远离重金属等污染

50、源,保证水质能够灌溉;排污口,远离重金属等污染源,保证水质能够灌溉;o三要尽量利用地表径流,慎用地下水;三要尽量利用地表径流,慎用地下水;o四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源,如已有的水库、堰塘、河流等,四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源,如已有的水库、堰塘、河流等,减少打井,节约费用;减少打井,节约费用;o五要收集需要开采地下水井灌区的水文、地质资料以及试五要收集需要开采地下水井灌区的水文、地质资料以及试验数据,减少风险,降低成本。验数据,减少风险,降低成本。 40、灌溉水源选择、灌溉水源选择、灌排渠系布置、灌排渠系布置 o灌排渠系布置的要求:灌排渠系布置的要求:o1)尽量实现自流灌排;)尽量实现自流灌排;o2)尽

51、量缩短灌溉渠系的长度和减少渗漏与水头损失)尽量缩短灌溉渠系的长度和减少渗漏与水头损失;o3)尽量减少灌排渠系及其建(构)筑物的数量,并尽可)尽量减少灌排渠系及其建(构)筑物的数量,并尽可能避免与道路等其它农田设施的交叉,保证流态稳定,水能避免与道路等其它农田设施的交叉,保证流态稳定,水流通畅;流通畅;o4)若是提水灌溉,则应注意有可靠的水源和提水距离;)若是提水灌溉,则应注意有可靠的水源和提水距离;o5)灌排渠系布置不影响机耕和交通要求。)灌排渠系布置不影响机耕和交通要求。41、灌溉渠道的选择、灌溉渠道的选择 o灌溉渠道可以为灌溉渠道可以为U 形槽,也可为矩形渠,两者各有优形槽,也可为矩形渠,

52、两者各有优势。势。U 形槽渠道输水能力强,但施工技术要求高;矩形槽渠道输水能力强,但施工技术要求高;矩形渠节约土地,但对其材质要求较高,单位造价高;梯形渠节约土地,但对其材质要求较高,单位造价高;梯形渠道占地面积大,土壤较好的质地可直接修土质道,形渠道占地面积大,土壤较好的质地可直接修土质道,造价低。规划时,可在综合考虑地方灌溉制度、资金与造价低。规划时,可在综合考虑地方灌溉制度、资金与出地率约束的基础上选择。出地率约束的基础上选择。 42(1)干、支渠规划布置方式的选择干、支渠规划布置方式的选择o平原地区干、支渠布平原地区干、支渠布置,干渠多沿等高线置,干渠多沿等高线布置,支渠垂直等高布置,

53、支渠垂直等高线布置线布置。43 (1)干、支布置方式的选择干、支布置方式的选择o山丘、丘陵区的干渠一般沿灌渠山丘、丘陵区的干渠一般沿灌渠上部边缘布置,基本和等高线平行,上部边缘布置,基本和等高线平行,支渠沿两溪间的分水岭布置。在丘支渠沿两溪间的分水岭布置。在丘岭地带,如灌区内主要有岗岭横贯岭地带,如灌区内主要有岗岭横贯中部,干渠可布置在岗脊上,大体中部,干渠可布置在岗脊上,大体和等高线垂直,干渠比降根据地面和等高线垂直,干渠比降根据地面坡度而定,支渠自干渠两侧分出,坡度而定,支渠自干渠两侧分出,控制岗岭两侧的坡地。控制岗岭两侧的坡地。44(2 2)灌溉渠道和排水沟规划布置选择)灌溉渠道和排水沟

54、规划布置选择o灌排相间布置灌排相间布置 在地形平坦或有微地在地形平坦或有微地形起伏的地区,宜把形起伏的地区,宜把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交错布置,沟渠都是交错布置,沟渠都是两侧布置。两侧布置。45(2)农渠和支渠规划布置农渠和支渠规划布置o灌排相邻布置灌排相邻布置 在地面向一侧灌水,在地面向一侧灌水,排水沟也只能接纳一排水沟也只能接纳一边的径流,灌溉和排边的径流,灌溉和排水沟道只能并行,上水沟道只能并行,上灌下排,相互配合。灌下排,相互配合。46o项目区道路分干道、支道、田间道和生产路。项目区道路分干道、支道、田间道和生产路。 其中田间其中田间道路是连接居民点与项目区的道路,一般路

55、面宽道路是连接居民点与项目区的道路,一般路面宽2-4米。米。在设计中注意:在设计中注意:o、尽量利用已有的等级公路或乡镇公路。、尽量利用已有的等级公路或乡镇公路。o、设计的路面宽度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和出、设计的路面宽度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和出行的要求。行的要求。o、保证项目区的机械设备的运输和当地的防洪排涝工、保证项目区的机械设备的运输和当地的防洪排涝工作顺利开展。作顺利开展。47(三)道路工程规划的选择(三)道路工程规划的选择道路工程规划的选择道路工程规划的选择o、要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要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道路工程规划时,尽量道路工程规划时,尽量“路行田块间,

56、田路行田块间,田在路两边在路两边”,节约道路用地。节约道路用地。 道路路基与路面,可道路路基与路面,可“就地取材就地取材”,利用,利用当地的石材、土材,或者砂砾石作道路垫当地的石材、土材,或者砂砾石作道路垫层或路面。层或路面。 48 o、田块的大小、田块的大小 符合生产习惯;满足机械化耕作需要;满足当符合生产习惯;满足机械化耕作需要;满足当地农民承包耕种的需要。地农民承包耕种的需要。 o、田块的方向、田块的方向 充分利用光照;减少风害与冻害;根据当地的充分利用光照;减少风害与冻害;根据当地的地形情况,长边一般与等高线方向一致。地形情况,长边一般与等高线方向一致。 49(四)田块规划的选择(四)

57、田块规划的选择o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农田防护林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其他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其他条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 o防护林规划,主要是指防护林的布局、规模、结构、树种、防护林规划,主要是指防护林的布局、规模、结构、树种、数量等。数量等。在规划时要考虑:在规划时要考虑:o、防护林防风的大小与方向。、防护林防风的大小与方向。o、林种选择可与当地的生产与生活相结合;如朝阳市的、林种选择可与当地的生产与生活相结合;如朝阳市的建平县和朝阳县,在旱坡地或梯田的

58、田间道路两旁或生产建平县和朝阳县,在旱坡地或梯田的田间道路两旁或生产路一旁可以适当栽上沙棘树,既可防风固土,又可获得一路一旁可以适当栽上沙棘树,既可防风固土,又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定的经济效益。50(五)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的选择(五)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的选择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的选择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的选择o、防护林不能妨碍交通;一般田间道、防护林不能妨碍交通;一般田间道2-4 米,米,其两旁可以种植灌木,生产路较窄,一般不栽其两旁可以种植灌木,生产路较窄,一般不栽或只在路一旁栽种灌木。或只在路一旁栽种灌木。o、防护林不妨碍作物生长,即防护林不能与、防护林不妨碍作物生长,即防护林不能与田间作物

59、争光、争水、争肥,更不能争地田间作物争光、争水、争肥,更不能争地。51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的选择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的选择o、防护林要与大江、大河与大湖的堤防工、防护林要与大江、大河与大湖的堤防工程相结合。程相结合。o、防护林要与水土保持工程相统一。、防护林要与水土保持工程相统一。 o至于水土保持林、护岸固滩林、固砂林、海至于水土保持林、护岸固滩林、固砂林、海防林、防岸林、护路林等其它防护林规划及防林、防岸林、护路林等其它防护林规划及保护草规划,应遵照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颁布保护草规划,应遵照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相应标准、规范进行的相应标准、规范进行52六、规划方案判别和注意的问题六、规划方案判别和

60、注意的问题o1、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确定土地平整的方式;、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确定土地平整的方式;o2、根据农作物确定客土覆盖厚度,如在整理设计中水稻规划设计为、根据农作物确定客土覆盖厚度,如在整理设计中水稻规划设计为50厘米厚度;厘米厚度;o3、做好本规划与相关部门的规划衔接;、做好本规划与相关部门的规划衔接;o4、项目工程规划设计内容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项目工程规划设计内容严格执行国家标准;o5、项目工程规划方案要符合地形条件与要求;、项目工程规划方案要符合地形条件与要求;o6、项目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基础设施要和项目区现状相结合;、项目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基础设施要和项目区现状相结合;o7、灌溉设计

61、保证中与工程措施相对应,水资源要有保证;、灌溉设计保证中与工程措施相对应,水资源要有保证;o8、项目区水资源工程中重要的水资源分析,引水方案要和实际相符;、项目区水资源工程中重要的水资源分析,引水方案要和实际相符;o9、对项目区积水严重的渍区,要考虑排渍问题;、对项目区积水严重的渍区,要考虑排渍问题;53 六、规划方案判别和注意的问题六、规划方案判别和注意的问题o10、工程标准的制定应符合工程规划需要,没有水工程、工程标准的制定应符合工程规划需要,没有水工程措施的水量不能计入水资源分析的可供水量中;措施的水量不能计入水资源分析的可供水量中;o11、灌溉保证标准要符合项目区的实际;、灌溉保证标准要符合项目区的实际;o12、在进行水资源分析时,采用灌溉定额一定要掌握;、在进行水资源分析时,采用灌溉定额一定要掌握;o13、可利用水量,该水量已计入作物需水量中,不要重、可利用水量,该水量已计入作物需水量中,不要重复计算;复计算;o14、工程取水以地表水利用为主,限制地下水开采;、工程取水以地表水利用为主,限制地下水开采; 在地下水超采地区,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在地下水超采地区,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