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ppt课件新版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ppt课件新版湘教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八年级下册目标展示1.识记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2.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现代交通立体布局。3.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及台湾海峡的位置,归纳其地理特征。4.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5.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6.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与范围,地形和气候特点。7.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8.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
2、出贵州的地形、气候特征。9.分析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10.知道贵州环境保护的措施及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1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水土流失的情况及原因。12.知道黄土高原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状况及生态重建的措施。目标展示知识梳理2.地形:3.气候:考点一:北京市1.地理位置:北京地处内陆地区,华北平原北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北京的经纬度位置为40N,116E;北京东南与天津相邻,其它方位与河北省相邻。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4.河流: 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自西北向东南流。考
3、点一:北京市北京国际会展中心故宫天安门广场国家图书馆四合院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历史和对外交流中心。知识梳理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面积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很大改善;城市建设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北京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考点一:北京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天安门广场知识梳理问题:考点一:北京市自然环境问题如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水资源匮乏等;人文环境问题如交通越来越拥挤,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住房也长期紧张等。措施: 扩大北京的绿化建设,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政策,调整上下班时间,限制私家车数量等。知识梳理典例精析1.关于北京市地理特征的叙述
4、,正确的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方案的终点城市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ABCD2.2013年1月份以来,北京多次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能见度低,质量下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是()A增加城市绿地B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C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D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这体现北京是全国的()A.国际交往中心B.经济中心C.政治中心D.文化中心BDC考点二:台湾省知识梳理1.地理位置:台湾省地处我国东南
5、部海域,北临_海,东临_洋,南临_海,西隔_海峡与_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部。东太平台湾福建南中南2.组成: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多个岛屿。考点二:台湾省1.地形:以为主的,岛内平原约为,山地为。山脉集中分布在和部,平原多在部沿海地区。山地1/32/3中部东西2.气候:台湾岛属气候和气候,东部沿海降水,西部降水。每年6-10月常受侵袭。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多少台风3.河流:台湾岛地势高低,河流特点。东西河流短急,水能丰富4.灾害:地处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是多发地区。欧亚太平洋地震知识梳理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樟、红桧、扁柏等。矿产资源多样,主要
6、有煤、石油、金、铜、硫黄等。周围海域的水产资源也很丰富。台湾省旅游资源丰富,如日月潭、阿里山等。红珊瑚考点二:台湾省知识梳理考点二:台湾省1.农业: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甘蔗、茶叶以及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茶叶多分布在中北部山地和丘陵。经济类型:“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2.工业:3.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及航空。4.城市:最大港口:高雄;最早城市:台南;最大城市:台北知识梳理美称含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樟脑之乡水产王国台湾盛产水稻,水稻产量大台湾西部盛产甘蔗,蔗糖产量大台湾热带、亚热带水果品种很多,产量大台湾岛地形多山,森林面积
7、广阔,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台湾四面临海,西部适合晒盐,海盐产量大台湾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台湾四面临海,周围海域的水产资源丰富考点二:台湾省台湾省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请你说说下列美称的含义。知识梳理1.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B.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C.有“东南盐仓”和“温带水果之乡”的美称D.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加工进口出口型经济钓鱼岛位于12333E、2545N附近,距我国台湾基隆约102海里,与台湾岛都是中国的领土。关于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处是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B地形以平原、丘陵为
8、主C农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D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B典例精析B知识梳理考点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位置2.影响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加强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边界贸易。新疆深居西北内陆边陲,邻国众多。新疆是中国邻国最多的省区,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考点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地形:地形分布特征:三山夹两盆2.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3.影响: 有利:光热较充足不利:缺水严重大部分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内流湖(咸水湖),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稀少,水量不大,多时令河。4.河流、湖泊特征:5.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
9、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风能资源丰富。知识梳理考点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农业:绿洲农业,灌溉水源高山冰雪融水2.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3.交通: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4.经济:新疆以加快旅游开发、促进商贸流通、发展社区服务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5.环境: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措施:注意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知识梳理典例精析1.有利于改善新疆生态环境的措施是()A大量砍伐树木,提供燃料B引塔里木河河水,开垦塔里木盆地C减少葡萄种植,增加水稻D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2.关于塔里木盆地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10、-塔里木河B.盆地内部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C.自然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D.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3.新疆的城镇和交通线主要分布在()A.山麓地带B.山脊或山坡处C.沙漠内部D.远离河流的地带DDA知识梳理考点四:贵州省1.位置:2.地形: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有“地无三里平”的说法。地形区以云贵高原为主。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阴雨天多,有“天无三日晴”之说。3.气候:4.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考点四:贵州省1、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2、环境问题:石漠化现象滑坡
11、、泥石流;干旱、冰冻、冰雹3.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知识梳理考点四:贵州省资源利用:贵州省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个大批水利基础设施;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等。知识梳理典例精析1.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C.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D.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电基地。2.下列说法属于贵州省气候特点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冬暖夏凉,湿润多雨D.终年炎热
12、少雨3.下列红色旅游资源不属于贵州的是()A.强渡乌江B.遵义会议C.四渡赤水D.井冈山景区CDD知识梳理考点五:黄土高原4.水土流失原因:3.地形:2.气候:1.位置、范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至乌鞘岭,东到太行山,主要有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大陆性较强,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塬、梁、峁等地貌类型。自然原因:黄土结构:土质疏松,多裂隙;降水: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势:较高,起伏较大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快,滥垦乱伐,过度放牧;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考点五: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传统
13、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及对黄土高原的环境整治与生态重建传统窑洞造价低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适宜居住,既不破坏生态,又不占用良田。知识梳理典例精析1.小明:“我们家住的是窑洞,吃的是小米”。小芳:我们那里有很多溶洞,洞内有很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小明和小芳分别是来自()A.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云贵高原2.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做法,正确的是()A.陡坡地修筑梯田,种植山杏B.缓坡地开垦荒地,发展种植业C.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D.陡坡地种植牧草,大力发展畜牧业3.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中,在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上,下列做法可行的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向
14、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让他们退耕还林在从事农业生产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A. B.C.D.CDD总结延伸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2.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现代交通立体布局。3.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及台湾海峡的位置,归纳其地理特征。4.台湾岛的地形、气候特征及分布,河流的特征;丰富的自然资源。5.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台湾省主要城市及职能。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与范围,地形和气候特点。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8.贵州的地形、气候特
15、征及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9.贵州环境保护的措施及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10.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水土流失的情况及原因。11.黄土高原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状况及生态重建的措施。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编后语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
16、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2024/8/26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28thank you!2024/8/26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