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岩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9523881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洪岩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赵洪岩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赵洪岩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赵洪岩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赵洪岩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洪岩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洪岩语文课程标准解读(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流河小学流河小学 赵洪岩赵洪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201120112011年版)年版)年版)年版) 解读解读解读解读2013.72013.72013.72013.7、21212121 上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上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上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上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背景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他山之石他山之石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国际视野下的母语课程标准发展变革国际视野下的母语课程标准发展变革国际视野下的母语课程标准发展变革国际视野下的母语课程标准发展变革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2、第二章 历史回顾历史回顾历史回顾历史回顾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现实诉求现实诉求现实诉求现实诉求转型期社会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期待转型期社会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期待转型期社会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期待转型期社会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期待下篇下篇下篇下篇 :对:对:对: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201120112011年版)年版)年版)年版)的解的解的解的解读读读读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核心理念与总体思路核心理念与总体思路核心理念与总体思路核心理念与总

3、体思路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新旧课标的变化新旧课标的变化新旧课标的变化新旧课标的变化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201120112011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上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上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背景第一章第一章 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国际视野下的母语国际视野下的母语课程标准发展变革课程标准发展变革v 第一节:美国英语语言课程标准改革第一节:美国英语语言课程标准改革v 第二节:我国香港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二节:我国香港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v 第三节:我国台湾地区

4、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三节:我国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节:美国英语语言课程标准改革第一节:美国英语语言课程标准改革1 1、类别、类别 2 2、称谓不同、称谓不同 3 3、美国课程标准发展历程、美国课程标准发展历程4 4、美国课程标准的特点、美国课程标准的特点 5 5、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英语)的结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英语)的结构6 6、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英语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英语的内容特的内容特点点第二节:我国香港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1、香港、香港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简介简介2、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中国语文课程指引 简介简介 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第三节我国台湾地区的

5、语文课程标准第三节我国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v1 1、我国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背景、我国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背景v2 2、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国语文课程纲要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国语文课程纲要v(1 1)架构)架构 v(2 2)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与内容v(3 3)教学建议)教学建议v(4 4)评价建议)评价建议 v 第二章第二章 历史回顾历史回顾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v v 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语文教育传统的沿革我国语文教育传统的沿革v1 1、语文课程设置的确定、语文课程设置的确定v2 2、教育改革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的发展和变化、教育改革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6、上的发展和变化v(1 1)教育目标上的发展和变化)教育目标上的发展和变化v(2 2)教学内容上的发展和变化)教学内容上的发展和变化v(3 3)教学方法上的发展和变化)教学方法上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节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十年回望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十年回望1 1、十年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十年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2 2、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v 第三章第三章 现实诉求现实诉求 转型期社会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期待转型期社会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期待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第二节: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落对人文教育的呼第二节:社会转型期

7、价值失落对人文教育的呼第三节: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第三节: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 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1 1、社会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社会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2 2、经济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经济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3 3、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回应、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回应 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落对人文教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落对人文教育的呼唤育的呼唤1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对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对学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生广泛而深刻影响2 2、功利主义在语文教育上的表现、功利主义在语文教育上的表现 第三节第三节

8、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 1 1、语文教育和少数民族文化、语文教育和少数民族文化 2 2、语文教育和外来文化、语文教育和外来文化 下篇:对下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2011年年版)版) 的解读的解读第一章第一章 核心理念与总体思路核心理念与总体思路第二章第二章 新旧课标的变化新旧课标的变化第三章第三章 2011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章第一章 核心理念与总体思路核心理念与总体思路 第一节第一节 课程观课程观 1 1、课程的定义、课程的定义 2 2、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语文课程的本质特

9、征3 3、定义的核心、定义的核心 4 4、语文综合性三个方面、语文综合性三个方面5 5、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6 6、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第二节第二节 师生观师生观 1 1、师生观、师生观 2 2、师生关系、师生关系 第四节第四节 评价观评价观 1 1、评价的目的、评价的目的 2 2、基本主张、基本主张 3 3、多重功能、多重功能 第二章第二章 新旧课标的变化新旧课标的变化 第一节第一节 前言前言 第二节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三节第三节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 第四节第四节 附录附录 第一节第一节 前言前言 v 1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v 2 2、内容的修订(、

10、内容的修订(4 4条)条) 第二节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与内容 v 1 1、标题的变化、标题的变化v 2 2、内容的修订(、内容的修订(3 3条)条) 第三节第三节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 v 1 1、重要的变化、重要的变化v 2 2、增加的内容、增加的内容 第四节第四节 附录附录 v 1 1、最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v 2 2、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第三章第三章 2011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v 第一节 识字与写字v 第二节 阅读v 第三节 写作v 第四节 口语交际v 第五节 综合性学习v 第一节 识字与写字 1、目标要求 2、问题 3、实施

11、建议 4、评价方式v 第一学段(12年级)v (一一)识字与写字识字与写字 (目标要求)(目标要求)v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v2认识常用汉字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个左右会写。右会写。v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v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

12、字习惯。写字习惯。v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汉语拼音字母表。v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部首)第二学段(34年级)v (一一)识字与写字识字与写字 (目标要求)(目标要求)v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v2累计认识常

13、用汉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个(比原减少少200个)左右会写。个)左右会写。v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独立识字能力)v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v(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条,现现4条)条

14、)第三学段(56年级)v (一一)识字与写字识字与写字 (目标要求)(目标要求)v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个左右,其中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个左右会写。v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v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v作业:作业: 新课标在哪些方面做了重新课标在哪些方面做了重要修改?要修改? 阅阅 读读v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间对话的过程。v提倡多

15、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第一学段:阅读第一学段:阅读v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v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v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

16、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v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v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感受语言的优美。v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

17、语气。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v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篇(段段)。课外。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原万字。(原10条,现条,现7条,更紧凑)条,更紧凑)第二学段:阅读第二学段:阅读v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v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粗知文章大意。v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

18、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v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解的地方提出疑问。v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v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1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v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般用法。v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篇(段段)。v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万字。v(原(原10条,现条,现9条)条)第三学段:阅读第三学

20、段:阅读v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v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条)v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v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

21、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v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

22、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基本说明方法。v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v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诵优秀诗文60篇篇(段段)。v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删原第万字。(删原第6条:阅读说明性文条:阅读说明性文章

23、,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原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原11条,现条,现8条)条)阅阅 读读v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v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和浏览。 习习 作作v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积极向上,表

24、达真情实感。 v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学生自主选题。习习 作作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第一学段:写话第一学段:写话v(三三)写话写话v1对写

25、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v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v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二学段:习作第二学段:习作v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条)v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

26、意把自己觉得新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v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v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词句。v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

27、点符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v6课内习作每学年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次左右。(原8条,现条,现6条)条)第三学段:习作第三学段:习作v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v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v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

28、读书笔记)(删:学写读书笔记)v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v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调次左右。(调整:不提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字的习作)(原7条,现条,现5条)条)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29、,不宜采用大量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第一学段:口语交际v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学

30、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v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v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改节。(改“精彩情节精彩情节”)v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闻。v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v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原: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见。(原: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

31、的意见)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第二学段:口语交际v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教、与人商讨的习惯。v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v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原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原4条,现条,现3条)条)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第三学段:口语交际v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v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

32、的意见。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v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v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v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v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习与生活实践的紧

33、密结合。合。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环节中的指导作用。第一学段:综合性学习第一学段:综合性学习v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v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

34、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达自己的观察所得。v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第二学段:综合性学习第二学段:综合性学习v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同讨论。v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v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35、学会合作。学习语文,学会合作。v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解决简单问题。v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4条条,现现5条)条)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v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v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v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恶。v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电话:电话:电话:电话:18931719305189317193051893171930518931719305邮箱邮箱邮箱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