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二语言教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第二语言教学与其他相关学科(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第二语言教学与其他相关的学科第二语言教学与其他相关的学科 一、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理论基础一、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理论基础n n组成: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 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美国的学者们在美国的学者们在美国的学者们在美国的学者们在19521952年成年成年成年成立了立了立了立了语言学语言学语言学语言学与心理学委员会,与心理学委员会,与心理学委员会,与心理学委员会,19541954年又出版了年又出版了年又出版了年又出版了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 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理论和研究
2、问题概述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 这这这这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正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式诞生。 n n美国第一代心理语言学家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美国第一代心理语言学家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信息论影响下进行研究的和信息论影响下进行研究的词语和事实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词语和事实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 n n505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 ,随着随着N.N.乔姆斯基的转换语法的兴起乔姆斯基的转换语法的兴起, ,产生了第二代心产生了第二代心理语言学家理语言学家聋哑幼儿由于有天赋的语言能力不经教导也能用聋哑幼儿由于有天赋的语言能力不经教导也能用手势组成词和词组、心理学模式与语言学模式并
3、不互相对应手势组成词和词组、心理学模式与语言学模式并不互相对应n n现在学者们认识到,心理语言学研究不能局限于验证某一语法模现在学者们认识到,心理语言学研究不能局限于验证某一语法模式是否正确式是否正确, ,而应建立自己的独立体系而应建立自己的独立体系, ,于是出现了第三代心理语于是出现了第三代心理语言学家。他们不赞成对言语过程作抽象的分析,而强调在语言环言学家。他们不赞成对言语过程作抽象的分析,而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实验,借以探测思维和交际的过程。境中进行实验,借以探测思维和交际的过程。 1.语言学语言学(1)普通语言学基础理论(参见语言学讲义)n n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n
4、n语言学的基本任务: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 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2)汉语语言学基础理论(参见古代汉语、现 代汉语讲义)(3)与语言学相关的跨学科分支学科理论n n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结构。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结构。n n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n n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的(心理)过程,过关注的是:语言的(心理)过程,过程是如何使结构去实现功能的,语言是如何被感程是如何使结构去实现功能的,语言是如何被感知、理解和产生的。知、理解和产生的。 A. A.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社会语言学
5、: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放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与放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中探究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从语言发展中探究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从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中考察社会生活的某些倾向和规律。的变化和发展中考察社会生活的某些倾向和规律。B. B. 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和使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2. 2.心理学心理学心理学心理学 (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同心理学理论有着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同心理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密切的联系。)n n为什么说为
6、什么说心理学心理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n n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几乎与一切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几乎与一切学科都有关系。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必然包括对学习学科都有关系。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必然包括对学习者心理活动的研究。者心理活动的研究。n n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都离不开心理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都离不开心理学理论。历史上的每一种教学法流派都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历史上的每一种教学法流派都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n n心理学是对外汉教的重要理论支柱。一些热点问题必心理学是对外汉教的重要理论支柱。一些热点问题必须将语言
7、研究和心理研究结合起来。包括汉教在内的须将语言研究和心理研究结合起来。包括汉教在内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要取得新的突破,必须从心理学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要取得新的突破,必须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吸取营养。理论和研究方法吸取营养。(1 1)跟语言学习相关的心理学基本概念)跟语言学习相关的心理学基本概念A A. . 注意注意注意注意 a. a.定义:注意是人们对外界作用于感官的信息刺激定义:注意是人们对外界作用于感官的信息刺激 做出的选择性反应。做出的选择性反应。 b. b.注意有一定注意有一定范围范围:指人在一瞬间内清楚地觉察:指人在一瞬间内清楚地觉察 或认识客体的数量。或认识客体的数量。 c. c
8、.注意具有注意具有稳定性稳定性: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 间或知觉指向相应内容上的时间。间或知觉指向相应内容上的时间。 d. d.注意的注意的分配分配:人在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人在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 同时注意不同对象的能力。同时注意不同对象的能力。B. B. 知觉知觉知觉知觉 a. a.定义:是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定义:是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 的整体的过程。的整体的过程。 b. b.知觉的知觉的组织性组织性: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 体。体。 c. c.知觉的知觉的整体性整体性:由知觉的完整模式
9、补充或解释部:由知觉的完整模式补充或解释部 分(不完整)的感觉。分(不完整)的感觉。 d. d.知觉的知觉的恒常性恒常性:指对于熟悉的物体,不管它的透:指对于熟悉的物体,不管它的透 明度、颜色、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明度、颜色、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 化,在知觉中的映像始终保持不变。化,在知觉中的映像始终保持不变。C. C. 记忆记忆记忆记忆 a. a.定义:指知觉到的信息被编码、转化、联系、储定义:指知觉到的信息被编码、转化、联系、储 存、复述、回忆以及遗忘的加工过程。存、复述、回忆以及遗忘的加工过程。 b. b.记忆编码过程:人脑将感官接收的信息转化为神记忆编码过程:人脑将感官接收的信息转化为神
10、经系统可传递和贮存的代码,信息代码化为一个经系统可传递和贮存的代码,信息代码化为一个 个相互联系的个相互联系的“ “结节结节” ”储存于记忆库,人脑可根据储存于记忆库,人脑可根据需需 要从记忆库中提取编了码的信息来复述或记忆,但要从记忆库中提取编了码的信息来复述或记忆,但 也可能因长久不提取而遗忘。也可能因长久不提取而遗忘。 c. c.短时记忆:以听觉、视觉编码;长时记忆:以语短时记忆:以听觉、视觉编码;长时记忆:以语 义编码。义编码。D. 遗忘遗忘:与记忆相对,是一种普遍和自然的 联系。n n易迅速遗忘:机械学习的材料未及时复习。n n不易遗忘:有意义学习的材料,一般概念和 原理。n n防止
11、遗忘:改进学习方法,适当安排复习。(2 2)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 个体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个体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A. A. 认知风格: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学习风认知风格: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学习风 格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格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 a. a. 场依存性:看待事物往往倾向于从宏观上着场依存性:看待事物往往倾向于从宏观上着 眼,从整体上审视。眼,从整体上审视。n n场独立性: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场独立性: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 点,善于对每
12、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 辨认,而较少受整体背景影响。辨认,而较少受整体背景影响。b. 沉思型:深思熟虑,谨慎而全面地检查各种 假设,错误较少。 冲动型:遇到问题急于作答,常常出错,元认 知和记忆水平不高。c. 容忍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广的类别,能兼 收并蓄。n n排他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小的类别,有时 会拒绝与他想法不一致的内容。B. B. 情感因素(见后: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情感因素(见后: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 a. a.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 其中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其中包括个人的意图
13、、愿望、心理的 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 外国人学习汉语动机:掌握工具、升学、深外国人学习汉语动机:掌握工具、升学、深造、研究、不明确。(第二语言学习动机造、研究、不明确。(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0101年年解释术语解释术语) b. b. 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是情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是情 感上的好恶以及因之而采取行动的倾向感上的好恶以及因之而采取行动的倾向 性。(积极、一般、消极)性。(积极、一般、消极)3.教育学教育学(1)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n n底层结构:跟第二语言教学有关的客观条件。n n基础结构:有关理论和一定的教学经
14、验。n n主体结构: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选 择)、课堂教学、测试。(教学活 动四大环节 96年填空;99年填空)A. 总体设计:分析各种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 种可能的教学措施并选择最佳教学方案。B.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C. 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实 施检验总体设计的内容。(01 年选择;02年选择)D. 成绩测试:不但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也 是推动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 提高的重要因素。n n上层结构:教学原则。 一方面是总体设计的一项内容,反映教学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教学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导全部教学实践活动。(2)“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的教育观点 20世纪50s末、60s初,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 4)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