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足少阴肾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学足少阴肾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八项目八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足少阴经络与腧穴Kidney Meridian of Foot- Kidney Meridian of Foot- Shaoyin,KIShaoyin,KI. .一、足少阴肾经络n (一)足少阴经脉n 1.经脉循行n (1)经脉循行n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n其直者,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n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灵枢经脉) n (2)足少阴经经脉循行特点n 体表路线 小趾下足心下肢内侧后腹、胸第一侧线。n 体内联系 贯脊,属肾,络膀胱;贯
2、肝膈,入肺,循喉咙,挟舌本,络心,注胸中,与五个内脏及喉舌等联系。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喉咙、舌,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足少阴肾经经脉病候 n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n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二)足少阴肾络脉 n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n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灵枢经
3、脉 (三)足少阴经别 n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四)足少阴经筋n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并太阴1之经,邪(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足太阳之筋合 ,而上结于内辅骨之下;并太阴之经筋而上,循阴谷,结于阴器。循膂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三)足少阴肾经腧穴(三)足少阴肾经腧穴Points of Kidney Meridian of Foot-Points of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KIShaoyin,KI. .1涌泉* Yngqun (KI 1) 井穴 【
4、定位 Location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涌泉【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足底腱膜(跖腱膜)第二趾足底总神经第二蚓状肌。浅层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深层有第二趾足底总神经和第二趾足底总动、静脉。【主治 Indications】 .头顶痛,眩晕,昏厥,中暑,癫狂,小儿惊风。 .咽喉肿痛,舌干,失音。【刺法 Method】直刺0.51.0寸。然谷【定位 Location 】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皮肤皮下组织拇展肌趾长
5、屈肌腱。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足底内侧神经皮支和足背静脉网的属支。深层有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内侧动、静脉。 2然谷* Rng (KI 2) 荥穴【主治 Indications】.月经不调,阴挺,阴痒,遗精,带下,小便不利。 .消渴,泄泻,小儿脐风。 .咽喉肿痛,咳血,口噤。 【刺法 Method】直刺0.51.0寸太溪【定位 Location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与跟腱、跖肌腱之间拇长屈肌。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3太溪*
6、Tix(KI 3) 原穴,输穴【主治 Indications】 .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消渴,泄泻。 .头痛,目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失眠。.内踝肿痛,足跟痛,腰痛。 【刺法 Method】直刺0.51.0寸。 大钟【定位Location 】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皮肤皮下组织跖肌腱和跟腱的前方跟骨。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胫后动脉的内踝支和跟支构成的动脉网。4大钟* Dzhng (KI 4) 络穴【主治 Indications】 .癃闭,遗尿,便秘。.咳血,气喘。.痴
7、呆,嗜卧。.足跟痛,腰痛【刺法 Method】直刺0.30.5寸。 5灵墟 Lngx (KI 24) 【定位 Location 】在胸部,当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浅层布有第三肋间神经的前皮支,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的分支。 灵墟【主治 Indications】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呕吐,乳痈 。 【刺法 Method】直刺0.51.0寸 。6神藏 Shncng (KI 25)【定位 Location】在胸部,当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
8、my】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浅层布有第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的分支。 神藏【主治 Indications】 胸痛,咳嗽,气喘,呕吐 。【刺法 Method】斜刺或平刺0.50.8寸。 7彧中 Yzhng (KI 26 )【定位 Location 】在胸部,当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局部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浅层布有第一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锁骨上内侧神经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的分支。 彧中 【主治 Indications】 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刺法 Method】斜刺或平刺0.5寸0
9、.8寸。 8俞府* Shf (KI 27 ) 【定位 Location 】 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局部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浅层布有锁骨上内侧神经,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的分支。 俞府【主治 Indications】 胸痛,咳嗽,气喘,呕吐 【刺法 Method】 斜刺或平刺0.50.8寸。 课堂小结 1.掌握足少阴肾经经脉的循行。 2.掌握足少阴肾经带重点常用七个穴位的定位、主治和操作,用肾经经穴分寸歌诀帮助记忆和掌握。 3.熟悉足少阴肾经经脉的病候、络穴病候。 4.熟悉足少阴肾经非重点穴定位、主治、操作。 5.了解足少阴肾经重点腧穴的局部层次解剖、配伍,本经穴位的国际标准化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