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ppt课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9455262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ppt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第五章: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 第二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形象定位第三节:区域旅游功能分区第三节: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1 旅游规划主题的内涵旅游规划主题的内涵 旅游主题是在旅游区建设和旅游者旅游活动过程中被不断地展示旅游主题是在旅游区建设和旅游者旅游活动过程中被不断地展示和体现出来的一种理念和价值观念。一般而言,旅游规划主题的和体现出来的一种理念和价值观念。一般而言,旅游规划主题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发展目标发

2、展目标、发展功能发展功能和和形象定位形象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即旅游区未来发展的总方向。发展目标从根本上影响着旅游区的功即旅游区未来发展的总方向。发展目标从根本上影响着旅游区的功能定位和形象树立,在旅游规划中,发展目标是三个方面中最根能定位和形象树立,在旅游规划中,发展目标是三个方面中最根本的要素,决定了旅游区发展的总方向。本的要素,决定了旅游区发展的总方向。发展功能:发展功能:形象定位:形象定位: 为了成功地在目标市场开展营销活动,旅游区必须与竞争者相区别为了成功地在目标市场开展营销活动,旅游区必须与竞争者相区别或在顾客心目中明确定位,即创造和管理一个独特鲜明和具或在顾客心目中明确定位

3、,即创造和管理一个独特鲜明和具有号召力的景区形象。有号召力的景区形象。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l形象定位策略形象定位策略(1)领先定位)领先定位(2)比附定位)比附定位(3)逆向定位)逆向定位(4)空隙定位)空隙定位(5)重新定位)重新定位 旅游规划的主题由旅游规划的主题由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发展功能发展功能和和形象定位形象定位这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组成的有机体系。其中,发展目标是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是实质组成的有机体系。其中,发展目标是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是实质性主体;功能定位则是由发展目标决定的内在功能;形象定位是性主体;功能定位则是由发展目标决定的内在功能;形象定位是

4、发展目标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可以将旅游规划主题的内涵归发展目标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可以将旅游规划主题的内涵归纳为纳为“一体两翼一体两翼”。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2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层次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层次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2.1区域发展目标定位区域发展目标定位旅游区发展目标框架旅游区发展目标框架 :(1)满足个人需求满足个人需求(2)提供新奇经历提供新奇经历(3)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旅游形象”2.2 区域功能定位区域功能定位(1)经济功能经济功能(2)社会功能社会功能(3)环境功能环境功能功能目功能目

5、标定位标定位政治政治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旅游资源基础旅游资源基础技术资金实力技术资金实力目标市场期望目标市场期望图图5-2 旅游规划功能定位旅游规划功能定位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2.3 区域形象定位区域形象定位l物质景观形象物质景观形象 即旅游区所具有的体现旅游形象功能的那些景观。即旅游区所具有的体现旅游形象功能的那些景观。l社会文化景观形象社会文化景观形象 即当地居民的居住、生产、生活等活动构成目的地的社会文即当地居民的居住、生产、生活等活动构成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景观化景观l旅游企业形象旅游企业形象l核心地区(地段)形象核心地区(地段)形象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

6、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1 区域主题旅游形象及其特征区域主题旅游形象及其特征l某一区域内外公众对旅游区总体某一区域内外公众对旅游区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它是旅游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它是旅游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一种理性再现。的一种理性再现。l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它由三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它由三个维度构成,即:个维度构成,即:(1)功能功能心理维;心理维;(2)实质实质幻象维;幻象维;(3)泛征泛征特征维。特征维。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l主题鲜明的旅游形象举例主题鲜明的旅游形象举例:瑞士瑞士“世界公园世界公园”,“永久的

7、中立国永久的中立国”;西班牙西班牙“3S天堂天堂”,“黄金海岸黄金海岸”;中国香港中国香港“购物天堂购物天堂”,“动感之都动感之都”;北京北京“东方古都,长城故乡东方古都,长城故乡”;江西江西“游江西、识游江西、识CHINA”,“江之南、海之西、风光无限是江西江之南、海之西、风光无限是江西”;伊春伊春“森林里的故事森林里的故事 ”;黑龙江黑龙江“中国的中国的COOL省省”海南海南“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寻梦海南岛,作客诗画中寻梦海南岛,作客诗画中”,“畅畅 游海南,回归自然游海南,回归自然”;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l主题鲜明的旅游形象举

8、例主题鲜明的旅游形象举例杭州杭州“天堂门户,余杭之旅天堂门户,余杭之旅”; 广东广东“活力广东活力广东”;四川四川“雄奇幽秀看四川雄奇幽秀看四川”;新疆新疆“世界旅游的选择世界旅游的选择”;重庆重庆“魅力重庆,风流三峡魅力重庆,风流三峡”;青海青海“青海并不遥远青海并不遥远”河南河南“中华之源,锦绣河南中华之源,锦绣河南”;福建福建“福天福地福建游福天福地福建游”浙江浙江“诗画江南,山水浙江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1.1主题旅游形象的特征主题旅游形象的特征1.1.1 综合性综合性(1)内容的多层次性。)内容的多层次性。l物质表征:物质表征:包括旅

9、游区外观设计、环境氛围营造、休闲娱乐活动包括旅游区外观设计、环境氛围营造、休闲娱乐活动安排、服务质量高低、园林绿化、地理位置等。安排、服务质量高低、园林绿化、地理位置等。 l社会表征:包括旅游区的人才储备、技术力量、经济效益、工作效社会表征:包括旅游区的人才储备、技术力量、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福利待遇、公众关系、管理水平、方针政策等。率、福利待遇、公众关系、管理水平、方针政策等。(2)心理感受的多面性。)心理感受的多面性。1.1.2 稳定性稳定性1.1.3 可塑性可塑性2 区域旅游形象构成体系区域旅游形象构成体系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3 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过程区域

10、旅游形象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原生形象阶段第一阶段:原生形象阶段 第二阶段:次生形象阶段第二阶段:次生形象阶段 第三阶段:复合形象阶段第三阶段:复合形象阶段 3.1主题形象传播的方式和渠道主题形象传播的方式和渠道(1)经营活动)经营活动(2)符号标识)符号标识(3)传媒沟通)传媒沟通(4)服务态度)服务态度(5)实物展示)实物展示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4 形象定位三要素形象定位三要素l定位定位就是树立组织形象,设计有价值的产品和行为,以便使细就是树立组织形象,设计有价值的产品和行为,以便使细分市场的顾客了解和理解本企业组织与竞争者的差异分市场的顾客了解和理解本企业组

11、织与竞争者的差异.4.1 主体个性,即旅游区的品质个性和价值个性。主体个性,即旅游区的品质个性和价值个性。4.2 传达方式,即把主体个性有效准确传递到目标受众的渠道和措传达方式,即把主体个性有效准确传递到目标受众的渠道和措施。施。4.3 受众认知,是指旅游区主题旅游形象被目标受众(游客)所认受众认知,是指旅游区主题旅游形象被目标受众(游客)所认识知晓与感受的程度。识知晓与感受的程度。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5 区域旅游形象塑造区域旅游形象塑造5.1 塑造工具塑造工具l产品产品服务(服务(PS) 切入点为切入点为: (1)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属性;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属性;

12、(2)游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心理感知。游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心理感知。l公关宣传(公关宣传(PR) 特点特点: (1)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机动、灵活。机动、灵活。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l旅游者形象感知和心理决策的三个阶段:旅游者形象感知和心理决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梦想阶段第一阶段:梦想阶段 第二阶段:收集信息与对理想旅游的评估阶段第二阶段:收集信息与对理想旅游的评估阶段 第三阶段:决策阶段第三阶段:决策阶段 l一般而言,在游客梦想阶段,以一般而言,在游客梦想阶段,以“形象形象”广告,给游客很广告,给游客很好的印象;在信息收集和评估阶段,采用信息

13、好的印象;在信息收集和评估阶段,采用信息“咨询咨询”广广告和服务,为游客提供出游的切实信息;在决策阶段,采告和服务,为游客提供出游的切实信息;在决策阶段,采取取“直接直接”广告的形式,促进旅游者去本目的地旅游决策。广告的形式,促进旅游者去本目的地旅游决策。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l三个阶段的宣传方式三个阶段的宣传方式 形象感知阶段形象感知阶段宣传方式宣传方式针对游客针对游客原生形象阶段原生形象阶段信息传递性信息传递性潜在游客潜在游客次生形象阶段次生形象阶段劝说性劝说性将旅游地列入备选目的地的潜在游客将旅游地列入备选目的地的潜在游客复合形象阶段复合形象阶段回忆性回忆性

14、已经到本旅游地旅游过,有可能再次来本旅游已经到本旅游地旅游过,有可能再次来本旅游地的回头游客地的回头游客表表6-1 形象感知的不同阶段的宣传方式与目标受众形象感知的不同阶段的宣传方式与目标受众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5.2节庆活动节庆活动 年份年份 旅游主题(口号)旅游主题(口号)1992友好观光年;友好观光年;“游中国,交朋友游中国,交朋友”1993山水风光游;山水风光游;“锦绣河山遍中华,名山胜水任君游锦绣河山遍中华,名山胜水任君游”1994文物古迹游;文物古迹游;“保护文物古迹,促进旅游发展保护文物古迹,促进旅游发展”1995 民俗风情游;民俗风情游;“中国中

15、国56个民族的家个民族的家”;“众多的民族众多的民族 各异的风情各异的风情”;“探访探访中中 华民族风情华民族风情 难忘神奇经历难忘神奇经历”1996休闲度假游;休闲度假游;“96中国中国崭新的度假天地崭新的度假天地”1997中国旅游年;中国旅游年;“十二亿人喜迎十二亿人喜迎97中国旅游年中国旅游年”;“游中国游中国全新的感受全新的感受”1998华夏城乡游;华夏城乡游;“中国中国 改革开放二十年改革开放二十年 现代城乡现代城乡 多彩生活多彩生活”199999生态环境游生态环境游2000神州世纪游神州世纪游2001体育健身游体育健身游2002民间艺术游民间艺术游2003烹饪王国游烹饪王国游 20

16、04百姓生活游百姓生活游 2005中国旅游年中国旅游年2006中国乡村游;中国乡村游;“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l目标:目标: (1)将目的地宣传成一个充满各种迷人故事的地方,树立友好、文)将目的地宣传成一个充满各种迷人故事的地方,树立友好、文 化多样或激动人心的主题;化多样或激动人心的主题; (2)通过大型焦点事件,吸引公众传媒,产生某种光环效应,打造)通过大型焦点事件,吸引公众传媒,产生某种光环效应,打造令人向往的目的地;令人向往的目的地; (3)配合小事件,吸引各种志趣的游客。)配合小事件,吸引各种

17、志趣的游客。l节庆活动策划应注意:节庆活动策划应注意: 第一,主题塑造应和目的地吸引物相协调,通过节庆事件使目的地第一,主题塑造应和目的地吸引物相协调,通过节庆事件使目的地主题更加活泼、生动;主题更加活泼、生动; 第二,举办特别活动,使之成为目的地永久性、制度化的旅游识别第二,举办特别活动,使之成为目的地永久性、制度化的旅游识别标志,成为目的象征;标志,成为目的象征; 第三,举办多次同一活动,以塑造第三,举办多次同一活动,以塑造“*方面最激动人心的旅游区方面最激动人心的旅游区”主题。主题。 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第二节旅游规划主题形象定位6 形象传播策略形象传播策略6.1 正面强化策略正面

18、强化策略(1)多样化形象。)多样化形象。(2)稳定型形象。)稳定型形象。6.2 负面消除策略负面消除策略(1)幽默型形象。)幽默型形象。(2)否定型形象。)否定型形象。 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1 功能分区的原则功能分区的原则 1.1 突出主题原则突出主题原则1.2 集中功能单元集中功能单元1.3 协调功能分区协调功能分区1.4 合理规划动线和视线合理规划动线和视线1.5 保护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环境2 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类别类别规划要点规划要点旅旅 游游 设设 施施上上层层设设施施住宿设施:确定风格、密度、级别,预测规模,考虑未来扩建可能住宿设施:确定风格

19、、密度、级别,预测规模,考虑未来扩建可能餐饮设施:确定风格、类别,预测餐位规模,确定消费服务方式餐饮设施:确定风格、类别,预测餐位规模,确定消费服务方式康体设施:设施类型的配置与选择,辅助设施的配置康体设施:设施类型的配置与选择,辅助设施的配置旅游辅助设施:功能定位、分区配置方案、设施标准与服务标准旅游辅助设施:功能定位、分区配置方案、设施标准与服务标准基基础础设设施施 供水系统:客房日耗水量、体育设施耗水量、水库及储水系统、输水管道供水系统:客房日耗水量、体育设施耗水量、水库及储水系统、输水管道供电系统:客房日耗电量、高峰负荷预测,预备发电系统,电力系统设施供电系统:客房日耗电量、高峰负荷预

20、测,预备发电系统,电力系统设施通讯设施:电话网、移动电话基地、电报、电传通讯设施:电话网、移动电话基地、电报、电传保健设施:中心医院、医疗室、旅游紧急救护站保健设施:中心医院、医疗室、旅游紧急救护站排水系统:污水日产量预测、污水处理中心、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日产量预测、污水处理中心、排水系统交通网络:主交通干线、景区交通线、步行小径交通网络:主交通干线、景区交通线、步行小径娱乐娱乐活动活动室内室内舞厅、卡拉舞厅、卡拉OK、博采、健身中心、室内泳池、博采、健身中心、室内泳池户外户外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户外游泳池、赛马场、山地滑雪道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户外游泳池、赛马场、山地滑雪道服服 务务导游

21、服务导游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导购、娱乐导向、景区导游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导购、娱乐导向、景区导游教练服务教练服务体育及娱乐项目教练培训体育及娱乐项目教练培训后勤服务后勤服务委托代办业务、托儿服务、残疾人辅助服务委托代办业务、托儿服务、残疾人辅助服务表表5-3 旅游分区规划中的设施旅游分区规划中的设施活动活动服务综合体服务综合体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2.1 同心圆空间布局模式同心圆空间布局模式开放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2.2 社区社区吸引物空间布局模式吸引物空间布局模式吸引物综合体吸引物综合体吸引物吸引物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第三节第三

22、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2.3 游憩区游憩区保护区空间布局模式保护区空间布局模式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2.4 三区布局模式三区布局模式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2.5 双核空间布局模式双核空间布局模式连接线度假城镇辅助型社区自自然然保保护护区区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2.6 核式环布局模式核式环布局模式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2.7 环旅馆布局环旅馆布局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2.8 草原旅游布局模式草原旅游布局模式住宿包住宿包厕所厕所接待包接待包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

23、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2.9 山岳旅游区布局模式山岳旅游区布局模式游游 道道景景 点点主体景观主体景观图图5-11分叉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分叉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图图5-12 环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环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图图5-13 综合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综合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2.10 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3 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3.1什么是旅游线路(内涵)什么是旅游线路(内涵) 简

24、单地说简单地说,旅游线路是指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旅游线路是指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所进行游览活动的轨迹。地所进行游览活动的轨迹。具体而言具体而言,旅游线路是旅游部门凭借,旅游线路是旅游部门凭借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针对目标市场,为方便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针对目标市场,为方便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而设计,用交通线合理连接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进行旅游活动而设计,用交通线合理连接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旅游区和旅游点的线性连续空间。旅游区和旅游点的线性连续空间。3.2 旅游线路的基本类型旅游线路的基本类型l两种主要类型:两种主要类型: (1)景区内联

25、系各个景点的小尺度游览线路;)景区内联系各个景点的小尺度游览线路; (2)联系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的景区外大尺度旅游路径。)联系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的景区外大尺度旅游路径。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l学者学者Matley(1976)的三分法,即的三分法,即进入路径、返回路径和游憩路进入路径、返回路径和游憩路径径 游憩路径客源地客源地旅游旅游目的地目的地进入路径进入路径返回路径返回路径图图5-15 旅游线路的旅游线路的 Matlev模型模型游憩路径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l楚义芳分类法楚义芳分类法周游型逗留型成本最小化12满足最大化34表表5-4 旅游线

26、路类型结构的楚义芳模式旅游线路类型结构的楚义芳模式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lCampbel(1967)根据不同旅游目的,将旅游线路分成根据不同旅游目的,将旅游线路分成度假路径度假路径、游憩路径游憩路径和和度假性游憩路径度假性游憩路径三种类型(图三种类型(图5-16) 游憩路径度假性游憩路径度假路径客源地聚落游憩中心 游憩点 图图5-16 旅游线路类型结构的旅游线路类型结构的Campbel模型模型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l按照旅游活动内容按照旅游活动内容 (1)区域旅游线,简称区线,如)区域旅游线,简称区线,如“中国旅游国线中国旅游国线”,新、马、,新

27、、马、泰八日旅游线;泰八日旅游线; (2)专项旅游线路,简称专线,如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长城)专项旅游线路,简称专线,如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长城旅游专线等。旅游专线等。lStewart and Vogt(1997)构造了五种类型的旅游线路:构造了五种类型的旅游线路:区域旅游线路、旅行链线路、单目的地线路、中途旅游线路和区域旅游线路、旅行链线路、单目的地线路、中途旅游线路和营区基地游线路营区基地游线路(图(图5-17)。)。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午餐单目的地线路单目的地线路亲友家工艺品店市场 中途庄稼活线路中途庄稼活线路营地市场营区基地旅游线路营区基地旅游线路休息点汽车旅

28、馆图图5-17 Steward and Vogt 旅游线路模型旅游线路模型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线路区域旅游线路旅行链线路旅行链线路居住地旅游目的地景点旅游地图图5-17 Steward and Vogt旅游线路模型旅游线路模型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l按照旅游地域系统的等级,可将旅游线路分成三类或三个层次:按照旅游地域系统的等级,可将旅游线路分成三类或三个层次:旅游地连接线路,即旅游地连接线路,即进入性旅游线路进入性旅游线路;旅游区连接线路旅游区连接线路,或称主,或称主 体性游览线路;体性游览线路;连接旅游点的游览线路连接旅游点的游览线路

29、,或称局部性游览线路。,或称局部性游览线路。 旅游地连接线路旅游地连接线路 (进入性旅游线路)(进入性旅游线路)图图5-18 旅游线路地域系统类型结构模型旅游线路地域系统类型结构模型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区连接线路旅游区连接线路 (主体性游览线路)(主体性游览线路)旅游点连接线路(局部性游览线路)旅游点连接线路(局部性游览线路)客源地客源地 旅游城镇旅游城镇 旅游区旅游区景点景点旅游地旅游地 图图5-18 旅游线路地域系统类型结构模型旅游线路地域系统类型结构模型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l综合以上各种分类体系,可以构建如图综合以上各种分类体系,可

30、以构建如图5-19所示的旅游线路结构所示的旅游线路结构模型。模型。行为行为逗逗留留周周游游目的目的度度假假路路径径度度假假性性游游憩憩路路径径游游憩憩路路径径内容内容尺度尺度区区线线专专线线旅旅路路游游线线地域地域旅旅游游地地线线旅旅游游区区线线旅旅游游点点线线旅游地旅游地旅旅行行链链营营区区基基地地线线路路中中途途旅旅游游线线路路单单目目的的地地旅旅游游线线路路旅游线路旅游线路图图5-19 旅游线路结构模型(引自全华,有改动)旅游线路结构模型(引自全华,有改动) 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3.3旅游线路设计原则旅游线路设计原则3.3.1 突出特色原则突出特色原则3.3.2

31、 讲究韵律原则讲究韵律原则3.3.3 兼顾兼顾“冷热冷热”原则原则3.3.4 发展创新原则发展创新原则3.3.5 市场导向原则市场导向原则3.3.6 游程多样原则游程多样原则3.3.7 合理搭配原则合理搭配原则3.3.8 机动灵活原则机动灵活原则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3.4 旅游线路设计方法旅游线路设计方法l 四个基本因子:四个基本因子: 旅游吸引物、旅游可达性、旅游设施和旅游成本(旅游费用、时旅游吸引物、旅游可达性、旅游设施和旅游成本(旅游费用、时间或距离)。间或距离)。l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在旅游吸引物方面,要求共轭互补;在旅游可达性和设施方面,在旅游吸引物方面,

32、要求共轭互补;在旅游可达性和设施方面,要求尽可能地符合便捷、舒适、安全的要求;在旅游成本方面,要求尽可能地符合便捷、舒适、安全的要求;在旅游成本方面,大部分游客要求成本最小化。大部分游客要求成本最小化。3.4.1 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程序(四个阶段)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程序(四个阶段)(1)明确旅游线路的消费对象)明确旅游线路的消费对象(2)构建旅游线路的基本内容)构建旅游线路的基本内容(3)规划设计多条线路规划设计多条线路(4)旅游线路检验)旅游线路检验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l旅游供求关系产生条件:旅游供求关系产生条件:(1)互补性:客源地和目的地产生供求关系的前提是,目的地

33、有某种)互补性:客源地和目的地产生供求关系的前提是,目的地有某种旅游吸引物,而客源地对此吸引物较稀缺,有需求。旅游吸引物,而客源地对此吸引物较稀缺,有需求。(2)替代性:目的地和客源地环境互补性较大,但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替代性:目的地和客源地环境互补性较大,但也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与旅游地性质类似的另一旅游地,从而可能产生替代作用,引多个与旅游地性质类似的另一旅游地,从而可能产生替代作用,引起客源原定起止点的替换。起客源原定起止点的替换。(3)可达性)可达性:规划设计旅游线路时,即使两地旅游资源存在互补性,规划设计旅游线路时,即使两地旅游资源存在互补性,但若距离太远,耗时费钱太多,也难以连在同一

34、旅游线路上。但若距离太远,耗时费钱太多,也难以连在同一旅游线路上。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l旅游线路检验模型(保继刚,楚义芳,旅游线路检验模型(保继刚,楚义芳,1993) KX(成本成本)Y(体体验验水水平平)by=k+a(x-b)X轴轴代表旅游线路的成本,可用旅游费用、时代表旅游线路的成本,可用旅游费用、时间、距离或它们的综合指标来表征;间、距离或它们的综合指标来表征;Y轴轴代表旅游线路的体验水平,可用旅游吸引代表旅游线路的体验水平,可用旅游吸引力或综合反映旅游线路上旅游吸引物、交力或综合反映旅游线路上旅游吸引物、交通、旅游设施等质量水平的指标来表示。通、旅游设施等质量

35、水平的指标来表示。、曲线,分别代表不同的五曲线,分别代表不同的五条旅游线路方案;条旅游线路方案;b 代表使旅游者得以成行的最低成本;代表使旅游者得以成行的最低成本;k 为此时的旅游体验水平;为此时的旅游体验水平;a 代表在旅游者对旅游线路有满意评价前提下,代表在旅游者对旅游线路有满意评价前提下,相对于旅游成本增加的体验水平最低增长相对于旅游成本增加的体验水平最低增长速度。速度。图图5-20 旅游线路操作性检验模型旅游线路操作性检验模型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4 旅游线路组织旅游线路组织l旅游线路组织基本思路:与交通建设相配套,旅游线路组织基本思路:与交通建设相配套,“线随

36、路走,路线随路走,路为景开为景开”。 (1)首先要考虑已有的交通条件和近期交通建设规划,优先安)首先要考虑已有的交通条件和近期交通建设规划,优先安排交通干线附近的旅游地、旅游区。排交通干线附近的旅游地、旅游区。 (2)有些资源稀有性、独特性明显,品位高,需求大,开发前)有些资源稀有性、独特性明显,品位高,需求大,开发前景广阔的地区,虽然目前可进入性较差,也可以规划建设交通景广阔的地区,虽然目前可进入性较差,也可以规划建设交通线路,然后将该地列入旅游线路,这就是线路,然后将该地列入旅游线路,这就是“路为景开路为景开”。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4.1 游览线路设计要求游览线路

37、设计要求(1)有机穿插游赏空间和过渡空间)有机穿插游赏空间和过渡空间(2)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3)主题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主题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4)富有节奏和韵律,动静相宜)富有节奏和韵律,动静相宜4.2 旅游线路组织手法旅游线路组织手法(1)曲径通幽)曲径通幽(2)移步景异)移步景异(3)豁然开朗)豁然开朗(4)渐入佳境)渐入佳境(5)跌宕起伏)跌宕起伏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区域旅游功能分区l旅游网的功能旅游网的功能 (1)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发挥整体优)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发挥整体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势,突出重点和特色 (2)有利于旅游客流在区域内和季节上均衡分布)有利于旅游客流在区域内和季节上均衡分布 (3)有利于开拓客源市场)有利于开拓客源市场 (4)有利于加强人、财、技术、信息的流动)有利于加强人、财、技术、信息的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