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础护理学PPT文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9442060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基础护理学PPT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最新基础护理学PPT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最新基础护理学PPT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最新基础护理学PPT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最新基础护理学PPT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基础护理学PPT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基础护理学PPT文档(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绪 论论第一节n护理学的发展史n1、学习目标n1简述护理学的发展n(2)讨论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n(3)简述我国护理学的发展一、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n(一)、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n(二)、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n(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二、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n佛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1910)书本图1n英国人,1820年5月12日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斯,名门之秀,良好教育,就读法国巴黎大学,她博学多才,n18541856年,英、法、俄,克里米亚战争n当时战地条件差,缺乏护理,士兵的病死率高达50%。南丁格尔获悉后,主动、自愿、请求。率38名护理团赴前线,顶住前线医院工

2、作人员的抵制和非难,克服重重困难,n夜以继日的为伤病员护理,从改善环境着夜以继日的为伤病员护理,从改善环境着手,积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她亲自为伤手,积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她亲自为伤病员清洗伤口,每天深夜提着油灯慈母般病员清洗伤口,每天深夜提着油灯慈母般地在病房中为伤病员一一盖被。千方百计地在病房中为伤病员一一盖被。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照顾伤病员,想方设法改善膳食,创造条件照顾伤病员,想方设法改善膳食,增加伤病员营养,为伤病员写家信,满足增加伤病员营养,为伤病员写家信,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使伤病员获得精神上的他们的合理要求,使伤病员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从而加速了疾病康复和伤口愈合,慰藉,从而加速了疾病

3、康复和伤口愈合,半年后病死率下降到半年后病死率下降到2.2%。她的功绩顿时。她的功绩顿时名扬四海。名扬四海。n士兵们出于对她的感激,称颂她为“提灯女神”和“克里米亚天使”,并把她的业绩写成诗歌,传送到民间各地。n1856年战争结束后n1860她在圣地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n首届毕业于南丁格尔护士学校的15名学生,后来成为护理骨干,不仅在英国,而且在世界各地创立了一所又一所南丁格尔式的护士学校,传播、弘扬南丁格尔精神。n为纪念南丁格尔的功绩,为纪念南丁格尔的功绩,1912年国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她的生日(际护士会决定将她的生日(5月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日)定为国际护士节n南丁

4、格尔是近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是近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和护理学的奠基人,并列为世界伟和护理学的奠基人,并列为世界伟人之一,她对护理事业的贡献精神人之一,她对护理事业的贡献精神已成为世界各国护士的楷模。已成为世界各国护士的楷模。三、我国护理学的发展n(一)中国的传统医学与护理n(二)中国的护理事业发展概况第二节第二节n护理的基本概念护理的基本概念n学习目标学习目标n1.讨论护理学性质和范畴讨论护理学性质和范畴n2.解释有关概念:护理,人,健康,环境解释有关概念:护理,人,健康,环境n3.说出护理工作的方法说出护理工作的方法n4.概述基础护理学的临床应用概述基础护理学的临床应用一、护理学的性质和

5、范畴n(一)护理学的性质n是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科学n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n社会及人文科学: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知识。n护理学更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强。n总之,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与医学、药学、营养学等共同组成了整个医学领域。(二)护理工作的范畴n1.临床护理n2.护理管理n3.护理教育n4.护理科研n5.社区保健护理二、护理理论的四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n(一)四个基本概念n1.人n2.环境n3.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里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n 一般健康 健康状态不良 疾病n极佳健康 死

6、亡n4.护理n护士的基本职责n1、促进健康n2、预防疾病n3、恢复健康n4、减轻痛苦n n 自我实现n 自尊与被尊重n 爱 与 归 属n 安 全n 生 理n(二)四个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三、护理的工作方法n五种n(一)个案护理n(二)功能制护理n(三)小组护理n(四)责任制护理n(五)系统化整体护理四、基础护理学的临床应用n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奠基课程,是内、外、妇、儿等科护理的支柱n(一)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和治疗需要n(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第二章 护士的素质及其行为规范n护士的来历nursing一词来自拉丁语,其原意为抚育、保护、照顾。把nurse译为护士,是我国护理界前辈钟茂芳女士。她认

7、为从事护理专业的人是有学识的人,“学而优则仕”,所以应该称护理工作者为“护士”。n第一节第一节 护士的素质护士的素质n(一)思想品德素质n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n2、追求崇高的理想、救死扶伤、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实行人道主义。n3、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n(二)专业素质(知识、技能、态度)n1、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n2、具有必要的护理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n3、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决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n4、具有开展护理教育与护理科研的基本知识,勇于钻研业务技术,不

8、断创新。n5、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和较强的自控能力。n6具有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进取精神,要有健壮的体魄和规范的言行举止。n7具有严谨细微、主动勤快、果断敏捷、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n8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要尊重病人人格,做到慎言守密。n9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仁间要相互尊重、友爱、团结、协作。第二节 护士的行为规范n一、护士的语言行为n(一)护士用语的要求n1、语言的规范性n2、语言的情感性n3、语言的保密性n(二)符合礼仪要求的日常护理用语n1、招呼用语;如“请”、“请稍候”、“别着急”、“谢谢”、“再见”、“对不起”、“

9、谢谢你的协作”等,对病人的称谓要有区别、有分寸,可视年龄、职业而选择不同的称呼,如“老师”、“先生”、“小姐”、“同志”、“小朋友”等,不可用床号称呼病人。n2、介绍用语 如“您好,我是负责您的护士,我叫 ,有事请找我。”n3、电话用语 打电话应有称呼,如“请你找张医生接电话。”接电话应自报受话部门,如“您好!内科病房,请讲。”n4、安慰用语 声音温和,表示真诚关怀。使用安慰用语,要使病人听后获得依靠感和希望感,而且感到合情合理。n5、迎送用语 新病人入院,护士要充分意识到这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开始,护士要起立迎接,表示尊重和欢迎,并护送病人到床边,热情向病人作各项介绍。病人出院时,护士应送

10、至病房门口,用送别的语言与病人告别,如“请按时服药”、“请多保重”、“请定期复查”等。n(三)护士操作中解释用语n1、操作前解释n(1)本次操作的目的n(2)病人的准备工作n(3)讲解简要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病人会产生的感觉n(4)告诉病人,执行该项操作的态度和愿望,护士要给予保证,将用熟练的护理技术,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n2、操作中指导n(1)具体交待病人配合的方法。n(2)使用安慰性语言。n3、操作后嘱咐n(1)询问病人的感觉,是否达到预期效果。n(2)必要的注意事项。n(3)感谢病人的配合。二、护士的非语言性行为n(一)倾听n(二)面部表情n(三)专业性皮肤接触n(四)沉默三、护士的仪表与

11、举止n(一)容貌与服饰n(二)姿态n1、站姿n2、坐姿n3、走姿n4、持治疗盘n5、持病历夹第三章 压力和适应n 学习目标1 1、解释压力与适应的概念、解释压力与适应的概念2 2、叙述住院病人常见的压力源、叙述住院病人常见的压力源3 3、讨论应付各种压力的防卫机制、讨论应付各种压力的防卫机制4 4、列出适应的阶段、列出适应的阶段5 5、根据提供的病例,拟定一份帮助病人适应环、根据提供的病例,拟定一份帮助病人适应环境的计划境的计划6 6、主动寻求新知识,积极认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寻求新知识,积极认真参与教学活动n压力是机体对环境的各种不同刺激所引起的反应;适应是生物体调整自己去适合环境的能力。压

12、力和适应是机体内外环境不断调整的一个过程,如果内在环境不平衡,就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溃疡病、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已被科学家证实由压力而引起。因此,护士必须应用有关压力和适应的理论,密切观察和预测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反应,并运用各种措施去避免或减轻压力源对病人的影响,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从而协助病人维持身心平衡。第一节 压 力n 压力压力又称应激(stress)或紧张,是一种跨越人格、文化、时间的全人类经验,是生活中的常见事件,一个人一生可能会经历无数的应激。n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含义。20世纪“压力之父”汉斯.席尔认为,压力是个体对任何需求作出非特异性反应的一个过程,这种过程贯

13、穿于人的一生。一、压力源n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发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生活中常见的应激源有以下几种:n(1)生物性应激源: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n(2)物理性应激源:如温度、光、声、放射线、暴力等。n(3)化学性应激源:如酸、碱、化学药品、毒物等。应激源n(4)生理性病理性应激源:如月经来潮、遗精、妊娠期、更年期、饥饿、疲劳、疼痛、疾病等。n(5)心理性应激源:如焦虑、烦恼、恐惧、挫折、抑郁、失落、孤独等。n(6)社会文化性应激源:如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冲突、失去亲人、失业、就业、就学、学习工作成绩不佳、晋升、职业竞争、现代生活节奏过快、结婚离婚、居住场所的搬迁、风俗习惯、宗教信

14、仰等。住院病人常见的压力源n(一)环境陌生n(二)疾病威胁n(三)缺少信息n(四)丧失自尊n(五)不被重视二、压力反应n是指机体在应激源的刺激下,身心持续相互作用下的整体反应。机体对应激源的反应可分为两个方面:n(一) 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增高、需氧量增加、呼吸急促、肌张力增加、免疫力下降、括约肌失去控制等。 (二)心理反应:焦虑、抑郁、否认、压抑、恐惧、挫折、愤怒等生理反应三、压力防卫n 应激源以不同的强度、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个体总是有意无意地采用各种防卫措施,以期维护自身的身心平衡。人们通常采用下列防卫机制抵抗应激源的损害。n人们常常通过三道防线抵抗压力,以保护自己。n1第一道防卫

15、生理防卫和心理防卫 生理防卫包括遗传素质、身体状况、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等。心理防卫是指心理上对应激作出适当反应的过程,如焦虑、否认、忽视、压抑、转移等。心理防卫运用适当,则有益于心理成长与发展,如果过度运用或运用不当,将会导致不良后果。心理防卫能力取决于个体的过去经验、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社会支持、性格特征、焦虑阈等。n2第二道防卫自我帮助 当应激源较强,应激反应严重,而个体第一道防卫相对较弱时,就必须采用自我帮助来对抗和控制应激反应,以减少疾病的产生。n(1)正确对待问题:个体一般采用自我评估法,识别应激源的来源,然后采取相应的办法处理。应对的方法主要是设法改变应激源、改

16、变自己的对问题的感受和反应。n(2)正确对待情感:个体在遭受应激后,可出现焦虑、愤怒、沮丧、生气等情绪,个体也是通过自我评估的方法,找出情感反应的原因和伴随的生理反应,并应用过去经历过的应对方法或运用心理防卫机制等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n(3)利用可能得到的支持:当个体面对应激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帮助其渡过困境,减少对身心的不良影响。如与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进行交谈沟通、参加一些有帮助的社会团体等。n(4)减轻应激的生理诱因:良好的身体状况是抵抗应激源的基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营养状况,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保健意识等,均有助于加强第一道防卫。n3第三道防卫专业帮助 第二道防卫失败,人就可

17、能患上心身疾病,就必须及时寻找帮助,由医护人员提供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健康教育等,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有利于心身疾病的痊愈。第二节 适 应n1适应的概念 适应(adaptation)是生物体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能力,或促使生物体更适于生存的一个过程。n2适应的层次n(1)生理层次:生理层次适应是指通过体内生理功能的调整,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其目的是帮助机体维持在正常的生理功能范围内,以维护机体的生存与健康。这是个体处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机体自动产生的适应。它通常表现为:代偿性适应:当外界对人体的需求增加或改变时,人体就会作出代偿性适应,如一个初学跑步者,开始会感到呼吸急促、

18、心跳加快、肌肉酸痛等,但坚持一段时间后,这些感觉就会逐渐减轻、消失,这是因为体内的心、肺、肌肉的功能增强,适应了跑步对身体所增加的需要;感觉适应:由于某种固定情况的连续刺激,可引起感觉灵敏度的降低,如对某些气味的适应。n(2)心理层次:心理层次适应指当个体经受心理应激时,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情绪去认识和处理问题,以恢复心理上的平衡。心理适应行为包括:适应机制:这是一种在理智下采用减少或去除应激源的适应行为,如找人倾诉、听音乐、看电影、抽烟、睡觉、散步、运动等;防卫机制:是指在潜意识的状态下运用一种或多种心理防卫机制以解除情绪冲突、避免焦虑和解决问题,如压抑、转移、否认、合理化、依赖、退化、外射

19、、升华等。n(3)社会文化层次:社会文化层次适应是指调整个人的行为模式与其周围的社会群体及文化规定的社会规范、价值观、传统、习俗等相符合、相协调。如“入乡随俗”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适应。 (4)技术层次:技术层次适应是指人们在运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工艺和技术,以改变周围环境,控制自然环境中的应激源。但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应激源,如噪音、水和空气污染等,需要进一步去克服和适应。适应和护理适应和护理n如前所述,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不同的应激,如果对应激适应不良就可能引起心身疾病。护理人员有责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护理对象减轻应激反应,提高应对能力,维持心身平衡。n1住院患

20、者常见的应激源 以下各项均可成为住院患者的应激源。n(1)陌生的环境: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对医护人员不了解,对医院作息制度不适应,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n(2)疾病的威胁:如严重疾病、手术、疼痛、致残的可能等都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威胁。n(3)与外界的隔离:如失去重要的社会角色,与家庭及亲人的分离,缺乏必要的沟通,感觉得不到医护人员的重视等。n(4)信息的缺乏:对诊断、检查、治疗及护理措施不清楚,对一些医学术语不理解,提出的疑问得不到满意的答复等。n(5)自尊的丧失:因患病而丧失自理能力,需由他人照顾,并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形式等。n(6)医护人员的不良情绪或不良行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忽视、冷漠,言

21、行不一致,业务技术水平欠佳等。n2如何帮助患者适应应激n(1)评估患者应激反应的程度、持续时间、过去的应对方式及可以得到的社会支持,协助患者找出应激源,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n(2)帮助患者适应住院环境。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病室环境;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介绍有关规章制度和负责的医生、护士,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孤独感。n(3)提供疾病的相关信息。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感受,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进行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护理措施的知识教育,并指导患者运用适当的心理和生理防卫机制,如运用松弛疗法来减轻焦虑的程度。n(4)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及同室病友融洽相处,动员家属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关心和帮助,组织慢性病和肿瘤患者参加有关康复团体。n(5)保持患者良好的自我形象。应尊重患者,协助患者保持整洁的外表,适当照顾患者原有的生活习惯,改善患者的自我形象,让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计划,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n(6)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修养。善于了解患者的需要,做值得患者信赖的知心朋友,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准确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