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社 会会 学学 教教 程程10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第三节 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 西方近现代发展的历史,即是其实现社西方近现代发展的历史,即是其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会现代化的历史。 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是现代化的主要模式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是现代化的主要模式之一,它对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之一,它对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经济、政治、社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巨大变革,这会和文化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巨大变革,这种影响和变化我们可以称之为西方资本主种影响和变
2、化我们可以称之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义现代化模式。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西方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民主革命第一阶段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民主革命为标志;为标志;第二阶段以联邦德国的工业化为主导;第二阶段以联邦德国的工业化为主导;第三阶段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高速发第三阶段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高速发展。展。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主要体现在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主要体现在: 1、现代经济体系的确立;、现代经济体系的确立; 2、现代政治体制的确立;、现代政治体制的确立; 3、现代价值体系的确立。、现代价值体系的确立。社会学-社会
3、变迁和现代化西方社会的巨变西方社会的巨变,一、现代经济体系的确立一、现代经济体系的确立: 进入进入19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确立了工业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确立了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化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 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1)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2)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3)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4)城市化有了突出发展)城市化有了突出发展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1)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以英国为例,从以英国为例,从17701770
4、年到年到18401840年间,每个年间,每个工人的月生产率平均提高了工人的月生产率平均提高了2020倍左右,棉倍左右,棉织品的产量从织品的产量从40004000万码增至万码增至2020亿码,煤的亿码,煤的产量从产量从260260万吨增至万吨增至49004900万吨,铁的产量万万吨,铁的产量万吨增至吨增至200200万吨。万吨。 资产阶级在它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还要多,还要大 .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2)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
5、工业成了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工业工业成了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工业比重增长。比重增长。 从战后西方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其从战后西方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其经济体系的一些特征:经济体系的一些特征: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主体的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主体的“朝阳朝阳工业工业”迅速崛起,而钢铁、汽车、建筑、迅速崛起,而钢铁、汽车、建筑、纺织等传统的纺织等传统的“夕阳工业夕阳工业”、“日暮工日暮工业业”逐渐消退。逐渐消退。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国民经济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国民经济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和比例正在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和比例正在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如美国如美
6、国19691969年第三产业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第三产业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60.4%60.4%,19761976年上升为年上升为7070。英国则从。英国则从5151上升到上升到6767。(3)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相对下降,而第三产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相对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迅速扩大。业的就业人数迅速扩大。如欧洲第一产业人数低于如欧洲第一产业人数低于1010, 欧洲第三产业人数高于欧洲第三产业人数高于7070,美国第一产业人数低于美国第一产业人数低于3 3;美国第三产业人数近美国第三产业人数近9090。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大批劳动力从农
7、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大批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2008(2008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 ,三大引擎熄火三大引擎熄火(4)城市化有了突出发展。)城市化有了突出发展。 城市人口显著增加,城市化的进城市人口显著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创造了集体活动的新条件。程创造了集体活动的新条件。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二、现代政治体制的确立二、现代政治体制的确立 现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表现为现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表现为立宪多元模立宪多元模式,式,其结构主要由议会(或国会)、君主其结构主要由议会(或国会)、君主(或总统)、内阁(或国务院)、法院、(
8、或总统)、内阁(或国务院)、法院、政党、官僚阶层、利益集团所组成。政党、官僚阶层、利益集团所组成。 政党为公共利益服务,政党为公共利益服务,官僚阶层持中立、官僚阶层持中立、负责的态度。国内有各种利益集团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国内有各种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自由的和敢作敢为的新闻业及其他团体,自由的和敢作敢为的新闻业及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议会制。、议会制。 英国是议会制最早产生的英国是议会制最早产生的一个国家,它是最为反对专制王权出现的一个国家,它是最为反对专制王权出现的 议会制是由国民选出
9、的议员组成议会,议会制是由国民选出的议员组成议会,代表国民意志行使管理国家的职权,从而代表国民意志行使管理国家的职权,从而排除神化了的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它是排除神化了的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它是新兴资产阶级胜利的产物。新兴资产阶级胜利的产物。 享有立法权和决定预算及其他重大问题享有立法权和决定预算及其他重大问题的权力,议员在议会中言论自由、辩论自的权力,议员在议会中言论自由、辩论自由等等。由等等。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2、文官制度、文官制度 文官,又称为常任文官,是指资本主义文官,又称为常任文官,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国家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不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政府工作人员。一经择优
10、录用,无过失即长期任职。对各一经择优录用,无过失即长期任职。对各级官员的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级官员的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以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以及分类管理等作系统规定的规章和体制,及分类管理等作系统规定的规章和体制,称为文官制度。称为文官制度。 主要特点就是主要特点就是公开考试、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择优录用;严格考核,论功行赏;提倡知识化、专业严格考核,论功行赏;提倡知识化、专业化;有比较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化;有比较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3、压力集团。、压力集团。 社会压力集团是为某种利益或目的而形社会
11、压力集团是为某种利益或目的而形成的民间团体。成的民间团体。 它往往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议会立法施它往往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议会立法施加影响,改变或促进政府在某一方面的决加影响,改变或促进政府在某一方面的决策。策。 如对社会各方面提出各种要求,向政如对社会各方面提出各种要求,向政府表达他们对某种利益的看法。府表达他们对某种利益的看法。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三、现代价值体系的确立三、现代价值体系的确立 在传统社会中,支配人们精神体系的是在传统社会中,支配人们精神体系的是宗教及其他传统观念。宗教及其他传统观念。 在工业革命中,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了,在工业革命中,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了,现世的价值取代了天国的价值
12、,人们追求现世的价值取代了天国的价值,人们追求世俗的利益而不是宗教的慰藉。世俗的利益而不是宗教的慰藉。 从经济领域开始,决策和判断都不再从从经济领域开始,决策和判断都不再从信仰出发,而是从信仰出发,而是从实际的需要出发。实际的需要出发。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社会开始逐步地走向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社会开始逐步地走向世俗化,俗化,政权与宗教慢慢分离,政权与宗教慢慢分离,人们有信仰宗教的人们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国家确认了宽容的原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国家确认了宽容的原则,避开以信仰问题来处理政治问题,人与人之则,避开以信仰问题来处理政治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
13、往也不必受信仰的约束。间的交往也不必受信仰的约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通过: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通过: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宗教宽容宗教宽容国家和社会的世俗国家和社会的世俗化化等步骤,建立了新的精神价值体系,这既是西等步骤,建立了新的精神价值体系,这既是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也成为其振兴的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也成为其振兴的起点。起点。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第四节第四节 西方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西方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过程,但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过程,但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各不相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各不相同。 目前世界上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发目前世界上形成了以美
14、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以第三世界为主的发展中国达国家和以第三世界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这样两个发展部分。家这样两个发展部分。 1.1.发达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发达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理论 2.2.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理论。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一、关于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理论一、关于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理论 近代产业革命、现代科学技术,使西方发达国近代产业革命、现代科学技术,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家进入了后现代化后现代化时期。时期。 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社会。 这三种社会在产业、职业、技术、计划、方法这三种社会在产业、职
15、业、技术、计划、方法论、时间观念及中轴原理等方面均不一样。论、时间观念及中轴原理等方面均不一样。 从地区分布来看,从地区分布来看, 前工业社会主要分布在亚、非和拉美;前工业社会主要分布在亚、非和拉美; 工业社会在西欧、苏联和日本;工业社会在西欧、苏联和日本; 后工业社会则在美国。后工业社会则在美国。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的不同领域,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的不同领域,其运转其运转有自身的中心原则,即有自身的中心原则,即“中轴原理中轴原理”。 以中轴原理来分析,以中轴原理来分析,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为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为轴心,以经济为轴心,强调国家或私人对投资轴心,以经济为
16、轴心,强调国家或私人对投资决策的控制;决策的控制; 后工业社会则后工业社会则以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和理以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和理论知识的整理为轴心论知识的整理为轴心 (一)(一) 后工业社会是不同于前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是不同于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型社会。工业社会的新型社会。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后工业社会论后工业社会论 1、后工业社会论,后工业社会理论的观点主后工业社会论,后工业社会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A.大学、学术研究所、研究公司成了它大学、学术研究所、研究公司成了它的主要社会机构;的主要社会机构; B.B.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是它的经济基础;以科
17、学为基础的工业是它的经济基础; C.C.人作为一种资本以及成为这种社会的人作为一种资本以及成为这种社会的主要资源主要资源; 技术是社会分层的基础,教育则是社技术是社会分层的基础,教育则是社会分层的途径会分层的途径。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2、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的新发展,、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的新发展,是工业社会和未来社会之间的过渡性新社是工业社会和未来社会之间的过渡性新社会。标志后工业社会分为十一个方面。会。标志后工业社会分为十一个方面。 (1)理论知识占据了中心地位,用理论)理论知识占据了中心地位,用理论知识来进行社会管理,指导革新与变革。知识来进行社会管理,指导革新与变革。 (2)产生
18、了新的智力技术,利用模型、)产生了新的智力技术,利用模型、模拟、系统分析的其他工具或决策论,解模拟、系统分析的其他工具或决策论,解决经济和工程问题决经济和工程问题.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3 3)知识阶级不断扩大。)知识阶级不断扩大。(4 4)从产品经济变为服务经济。)从产品经济变为服务经济。(5 5)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人们必须学会如人们必须学会如何相处何相处(6 6)妇女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妇女发挥了更大的作用。(7 7)科学的形象已经改变:与技术,)科学的形象已经改变:与技术,与军事、社会技术和社会需要结下了不与军
19、事、社会技术和社会需要结下了不解之缘。解之缘。 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8 8)政治单位的布局出现了纵向和横向)政治单位的布局出现了纵向和横向变化,阶层结构复杂化和多元化。变化,阶层结构复杂化和多元化。(9 9)由能人来进行统治。由能人来进行统治。人们的地位是人们的地位是通过通过教育和技术教育和技术而获得的而获得的。(1010)出现了新的短缺,不但有资源的短)出现了新的短缺,不但有资源的短缺,还出现信息、协作和时间的新的短缺。缺,还出现信息、协作和时间的新的短缺。(1111)信息经济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信息经济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的不是竞争战略,而是的不是竞争战略,而是合作战略。合作战
20、略。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2、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发、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生变化的结果 这种变化体现为三个方面。这种变化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在社会地位方面,知识作为社会第一、在社会地位方面,知识作为社会分层的中轴,分层的中轴,社会成员可分为四类:社会成员可分为四类:(1)专业阶级)专业阶级,它包括科学阶层、技术,它包括科学阶层、技术阶层、行政阶层、文化阶层;阶层、行政阶层、文化阶层;(2 2)技术人员和半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半专业人员;(3 3)职员和销售人员;)职员和销售人员;(4 4)技术工人和半熟练工人。)技术工人和半熟练工人。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
21、化 第二、第二、 在社会职能方面,其结构可分在社会职能方面,其结构可分为五个层次:为五个层次:即即1 1)经济企业和商业公司;)经济企业和商业公司;2 2)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3 3)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4 4)社会部门(医院、社会服务中心等);)社会部门(医院、社会服务中心等); 5 5)军事部门。)军事部门。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第三、在政治秩序的控制系统方面,第三、在政治秩序的控制系统方面,从指导系统来说,它从指导系统来说,它有总统、立法领导有总统、立法领导人、官僚政治首脑和军事首脑人、官僚政治首脑和军事首脑四个子系四个
22、子系统。统。 从政策系统来说,它又可分成三个子从政策系统来说,它又可分成三个子系统,系统,党派团体;科学界、学术界、商党派团体;科学界、学术界、商界和军界的名流;其他大众团体界和军界的名流;其他大众团体(如劳(如劳工集团、种族集团、青年集团、妇女集工集团、种族集团、青年集团、妇女集团等)团等)(二)罗马俱乐部学派(略)(二)罗马俱乐部学派(略)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二、关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理论二、关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理论 相对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何走相对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何走上社会现代化之路,探讨这一问题的理论,上社会现代化之路,探讨这一问题的理论,一般可分为两大流派一
23、般可分为两大流派, 一是所谓的现代化理论,一是所谓的现代化理论, 二是所谓的依附理论。二是所谓的依附理论。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一)现代化理论(一)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源远流长,韦伯指出,现代化理论源远流长,韦伯指出,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就是合理化,它包括经济活动、政府行合理化,它包括经济活动、政府行政、法律和日常生活的合理化,这正是政、法律和日常生活的合理化,这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现代资本主义精神。 东方社会由于缺乏合理化文化,人们东方社会由于缺乏合理化文化,人们懒散、不奋发进取、讲究及时消费,懒散、不奋发进取、讲究及时消费,因因此
24、,它没有实现向现代此,它没有实现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的转变。转变。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其作用的规范和价值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其作用的规范和价值观是不同的。观是不同的。传统社会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传统社会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1 1)传统主义的价值观占据统治地位,)传统主义的价值观占据统治地位,即人们向往过去,缺乏文化能力去适应新即人们向往过去,缺乏文化能力去适应新的环境;的环境;(2 2)世系门第制度是经济、政治、法律)世系门第制度是经济、政治、法律控制的主要工具;控制的主要工具;(3 3)传统社会的成员在世界观上是宿命)传统社会的成员在世界观上是宿命论者。论者。
25、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现代社会恰恰与此相反:现代社会恰恰与此相反:(1 1)人们可以保留传统,但却不做传统)人们可以保留传统,但却不做传统的奴隶;的奴隶;(2 2)门第观念淡化,业绩受到高度重视;)门第观念淡化,业绩受到高度重视;(3 3)现代社会的人们富有革新精神,勇)现代社会的人们富有革新精神,勇往直前,表现出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和对往直前,表现出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和对世界的理性与科学态度。世界的理性与科学态度。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现代理论有如下几点主要内容现代理论有如下几点主要内容:(1 1)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强调价值体系、个人的强调价值体系、个人的进取心、资本积累进取心、资本积累等
26、的作用,认为价值观、等的作用,认为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仰是决定社会类型的关键,行为规范和信仰是决定社会类型的关键,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前提。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前提。(2)现代化首先是一种文化过程)现代化首先是一种文化过程,这一,这一过程包括接受那种与企业家的雄心,创新过程包括接受那种与企业家的雄心,创新精神、合理性和追求业绩取向相适应的价精神、合理性和追求业绩取向相适应的价值观和态度。值观和态度。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3 3)第三世界的不发达是其社会经济系)第三世界的不发达是其社会经济系统本身的缺陷所致。这些国家比较统本身的缺陷所致。这些国家比较缺少现缺少现代价值观念。代
27、价值观念。(4 4)西方工业化的道路是全世界发展的)西方工业化的道路是全世界发展的普遍道路,现代化是一个朝着欧美型的社普遍道路,现代化是一个朝着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5 5)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可以)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可以从西方从西方引进现代化,引进现代化,也即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在发也即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在发达国家的援助下,迈入现代社会,发达国达国家的援助下,迈入现代社会,发达国家的思想、观点和技术可以输入穷国并得家的思想、观点和技术可以输入穷国并得到传播。到传播。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现代化理论注重发展政策:现代化理论注重发展政策:(1 1)
28、把鼓励第三世界的对外贸易和引进)把鼓励第三世界的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放在首位,逐渐减少援助项目;外资放在首位,逐渐减少援助项目;(2 2)鼓励发展现代价值观和进取心,为)鼓励发展现代价值观和进取心,为现代经济组织的繁荣创造一种相宜的文现代经济组织的繁荣创造一种相宜的文化环境。化环境。(3 3)促进南方国家的发展,因为那里是)促进南方国家的发展,因为那里是推销北方国家制造业产品不可缺少的长推销北方国家制造业产品不可缺少的长期的市场。期的市场。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现代化理论两点基础评价:现代化理论两点基础评价:第一、现代化理论有简单化倾向,它第一、现代化理论有简单化倾向,它缺乏充分的历史解释和足
29、够的结构分缺乏充分的历史解释和足够的结构分析。析。第二、价值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二、价值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变的,这种关系阐述得很是复杂而多变的,这种关系阐述得很不够。不够。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2)依附理论)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最初于依附理论最初于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出现。年代出现。研究的对象是处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研究的对象是处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家,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 依附理论不同意现代化理论有关先进依附理论不同意现代化理论有关先进国家会给第三世界带来好处的观点。相国家会给第三世界带来好处的观点。相反却认为,西方国家成为大都会,而第反却
30、认为,西方国家成为大都会,而第三世界则成为卫星国。经济剩余被西方三世界则成为卫星国。经济剩余被西方剥削去了。剥削去了。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依附有三种类型:依附有三种类型: (1 1)殖民式依附。商业和金融资本联合)殖民式依附。商业和金融资本联合了殖民主义的政府力量。了殖民主义的政府力量。(2 2)金融与工业的依附。其主要特征是)金融与工业的依附。其主要特征是霸权核心以巨额资本取得优势,巨额资本霸权核心以巨额资本取得优势,巨额资本投资于生产只供霸权核心国内所须消费的投资于生产只供霸权核心国内所须消费的原料和农产品。原料和农产品。(3 3)二战以后,跨国公司逐渐形成,其)二战以后,跨国公司逐渐
31、形成,其投资配合不发达国家内部的市场要求,形投资配合不发达国家内部的市场要求,形成科技于工业的依附。成科技于工业的依附。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依附理论为不发达国家依附理论为不发达国家提供的发展政策是:提供的发展政策是:(1 1)第三世界应当割断同资本主义)第三世界应当割断同资本主义“中中心心”的联系。的联系。(2 2)要同国际资本主义作斗争,即工人)要同国际资本主义作斗争,即工人阶级起来推翻本国的买办阶级。阶级起来推翻本国的买办阶级。(3 3)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应加强国际团结、)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应加强国际团结、互相帮助,并且在南方国家建立强有力的互相帮助,并且在南方国家建立强有力的工业基础。工
32、业基础。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第五节第五节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中国的社会现代化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华夏文明在鸦片战争以前,一直没有华夏文明在鸦片战争以前,一直没有受到外来文明的有力挑战,几千年的历受到外来文明的有力挑战,几千年的历史都是沿着自己的轨道缓慢走过来的。史都是沿着自己的轨道缓慢走过来的。 18401840年的炮火,严峻的外部挑战,非年的炮火,严峻的外部挑战,非变不足以自强。变不足以自强。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19 19世纪世纪60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一是为了求年代的洋务运动,一是为了求强而举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强而举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陆海
33、军。 另一方面是为求富而举办民间工业,采另一方面是为求富而举办民间工业,采矿、纺织、航运、铁路、邮电等,在官督矿、纺织、航运、铁路、邮电等,在官督商办的形式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师夷技商办的形式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师夷技长以制夷。长以制夷。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 韦伯在韦伯在中国的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宗教:儒教和道教一书中,认为一书中,认为中国的中国的伦理精神是围绕家庭而建立的,其道德要伦理精神是围绕家庭而建立的,其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因人而异,缺乏一视同仁的求和行为规范因人而异,缺乏一视同仁的普遍性关系,普遍性关系,这不利于现代经济组织的建这不利于现代经
34、济组织的建立和现代经济活动的进行立和现代经济活动的进行。 强调修心养性,强调修心养性,把调整人自身当作目的,把调整人自身当作目的,对于外在的物质世界的改造就显得那样的对于外在的物质世界的改造就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现世的经济生活得不到强调。微不足道,现世的经济生活得不到强调。中国有的是思想家、道德家,而缺少企业中国有的是思想家、道德家,而缺少企业家家 。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美国政治学家莫尔认为政府力量过于弱小,美国政治学家莫尔认为政府力量过于弱小,不能有效地组织工业计划;不能有效地组织工业计划; 中国没有形成西方的中产阶级,现代化中国没有形成西方的中产阶级,现代化缺乏强有力的实施阶层。缺乏
35、强有力的实施阶层。 认为中国社会存在一种权威危机,没有认为中国社会存在一种权威危机,没有一种可以推动社会全面变迁的力量,中国一种可以推动社会全面变迁的力量,中国的变迁几乎都是适应性的,即是在传统制的变迁几乎都是适应性的,即是在传统制度范围内进行调整。度范围内进行调整。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现实背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现实背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强有力的政府,这是社会现代化的希望和有有力的政府,这是社会现代化的希望和有力保证。力保证。从资源和人口情况来看,现代化的建设总从资源和人口情况来看,现代化的建设总是同资源的消耗联系在一起的。
36、就我国目是同资源的消耗联系在一起的。就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来看,其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前的资源状况来看,其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加上庞大的人口这个变量,形式就显得但加上庞大的人口这个变量,形式就显得更为严峻。更为严峻。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从国际环境来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也从国际环境来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也会对我国形成发展效应和示范效应。这些效会对我国形成发展效应和示范效应。这些效应表现为:应表现为:(1 1)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交换是在不)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交换是在不平等条件下进行的,迟发展国家的经济机会平等条件下进行的,迟发展国家的经济机会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利润都流向发达国家,
37、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利润都流向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所得报酬一般来说不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所得报酬一般来说不及出口物价值的及出口物价值的2525。其经济结构可能是依。其经济结构可能是依附性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附性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2 2)在科研和文化教育方面则表现为传)在科研和文化教育方面则表现为传输、模仿式科研和高速发展而又效益偏低输、模仿式科研和高速发展而又效益偏低的教育。的教育。(3 3)随着国际市场的形成,发达国家对)随着国际市场的形成,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渗透,社会文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渗透,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所难免。经济差距的现实,人
38、们对西方在所难免。经济差距的现实,人们对西方文化有一种盲目的冲动,不加分析地加以文化有一种盲目的冲动,不加分析地加以接受,彻底否定民族传统与文化。接受,彻底否定民族传统与文化。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两种比较突出而对立的发展策略。两种比较突出而对立的发展策略。“传统发展策略传统发展策略” ” “基本需求战略基本需求战略”, 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传统发展策略传统发展策略” 基本点是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基本点是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首先加速经济增长,然后改的唯一目标。首先加速
39、经济增长,然后改善收入分配。问题也是很多的,经济增长善收入分配。问题也是很多的,经济增长使得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经济增长使得社使得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经济增长使得社会不平等问题进一步突出,贫富两极分化会不平等问题进一步突出,贫富两极分化扩大,几乎扩大,几乎9090以上的人不能从这种增长以上的人不能从这种增长中得到好处。中得到好处。 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基本需求战略基本需求战略”:这种战略所满足的基本需求这种战略所满足的基本需求“是指满足每是指满足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吃、住、穿等方面的消费个家庭每个人的吃、住、穿等方面的消费的最低需求的最低需求”。“基本需求战略基本需求战略”兼顾经济增长,环境保兼
40、顾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充分利用,合理分配,人的身心护,资源充分利用,合理分配,人的身心发展诸方面,是发展的综合体。发展诸方面,是发展的综合体。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要求我们更多地考虑基本需求战略,要求我们更多地考虑基本需求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领导、有步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领导、有步骤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术协调(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术协调战略目标既已确定,在战术上必须首先协战略目标既已确定,在战术上必须首先协调以
41、下几方面的关系:调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 1、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只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只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不重视经济效益。经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不重视经济效益。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是完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是完全同步。如何把创造财富与分配财富相协全同步。如何把创造财富与分配财富相协调,是目前我国重大的战术问题。调,是目前我国重大的战术问题。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2 2、政治发展与社会进程两者相互影响、政治发展与社会进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制约。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社会进程相一致,政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社会进程相一致,政治体制的滞后或超前都有可能
42、引起社会的治体制的滞后或超前都有可能引起社会的混乱,从而不利于现代化建设。混乱,从而不利于现代化建设。3 3、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教育即是目的,也是手段。如果把教育放教育即是目的,也是手段。如果把教育放在经济、政治体系中加以考察,则有诸多在经济、政治体系中加以考察,则有诸多的不协调现象,主要是教育级别、类别结的不协调现象,主要是教育级别、类别结构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中等教育和职构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够。业教育发展不够。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4 4、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文化与制度的关系。在现代化问题上,文化与制度的变革成了鸡和在现代化问题上
43、,文化与制度的变革成了鸡和蛋的关系。应当由社会制度的变化来带动文化蛋的关系。应当由社会制度的变化来带动文化的变迁。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不能把传统文化的变迁。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不能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彻底否定与现代价值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建立现代文化是一种错误观念,传统文化才能建立现代文化是一种错误观念,这样很容易造成文化的脱节。挖掘传统文化中这样很容易造成文化的脱节。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因素,与外来文化中的合理因素进行融的现代因素,与外来文化中的合理因素进行融合,这或许是造成现代新文化的有效和可行的合,这或许是造成现代新文化的有效和可行的途径。途径。社
44、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总总 结结一、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一、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1、现代经济体系的确立;、现代经济体系的确立;2、现代政治体制的确立;、现代政治体制的确立;3、现代价值体系的确立。、现代价值体系的确立。二、西方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二、西方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1、关于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理论;、关于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理论;2、关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关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理论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三、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三、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1 1、“传统发展策略传统发展策略”: 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唯
45、一目标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 2 2、“基本需求战略基本需求战略”: 兼顾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充分利兼顾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充分利 用,合理分配,人的身心发展诸方面,用,合理分配,人的身心发展诸方面, 是发展的综合体。是发展的综合体。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l(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术协调(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术协调首先协调以下几方面的关系:首先协调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 1、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的关系。的关系。 2 2、政
46、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社会进程相一致、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社会进程相一致,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3 3、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教育级别、类别结构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教育级别、类别结构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够。调,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够。4 4、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文化与制度的关系。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因素,与外来文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因素,与外来文化中的合理因素进行融合,是造成现代新化中的合理因素进行融合,是造成现代新文化的有效和可行的途径。文化的有效和可行的途径。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思思 考考 题题1、什么是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什么是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2、关于西方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关于西方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3、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1)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2)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术协调。)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术协调。社会学-社会变迁和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