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八章 三棱针、皮肤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提针、火针、芒针皮内针、提针、火针、芒针第一节 三棱针刺法 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概述概述】】 三棱针由古代三棱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发展九针之一的锋针发展而来锋针,在古代而来锋针,在古代主要是用于泻血排脓主要是用于泻血排脓以治疗难治性病症的以治疗难治性病症的工具工具•一、针具一、针具• 三棱针用不三棱针用不锈钢制成,全锈钢制成,全长长6.5cm,针,针柄呈圆柱体,柄呈圆柱体,针身呈三棱锥针身呈三棱锥体,三棱为刃,体,三棱为刃,针尖锋利,常针尖锋利,常用规格有大号用规格有大号和小号两种和小号两种•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一)持针姿势(一)持针姿势•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体三棱针的侧面,露出针尖针体三棱针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 三棱针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三棱针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三种。
散刺法和挑刺法三种•1、点刺法、点刺法• 此法是用三棱针点刺腧穴或血络以治此法是用三棱针点刺腧穴或血络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疗疾病的方法•((1)点刺穴位)点刺穴位•((2)点刺血络)点刺血络 •2、散刺法、散刺法• 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3、挑刺法、挑刺法• 此法是以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此法是以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范围(一)适应范围• 三棱针刺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三棱针刺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等所表现的以疼痛、发血瘀证、实热证等所表现的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常用于急症的治疗• 采用三棱针刺法放出一定量的血液对采用三棱针刺法放出一定量的血液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二)临床应用(二)临床应用•(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1、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
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2、由于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由于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以、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以中营为度中营为度•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加用、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加用拔罐•7、点刺、散刺法可、点刺、散刺法可1次次/日或隔日,挑刺、泻血法宜日或隔日,挑刺、泻血法宜1次次/5~~7日•8、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球按压局部止血•9、大病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大病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慎用•10、重度下肢静脉曲张者禁用重度下肢静脉曲张者禁用第二节第二节 皮肤针刺法皮肤针刺法• 皮肤针刺法是用皮肤针叩刺皮部以治皮肤针刺法是用皮肤针叩刺皮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操作方法是运用灵活疗疾病的方法。
其操作方法是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的腕力垂直叩刺•一、针具一、针具• 皮肤针外形似小锤针柄有软柄和硬皮肤针外形似小锤针柄有软柄和硬柄两种类型,软柄一般用牛角制成,富柄两种类型,软柄一般用牛角制成,富有弹性;硬柄一般用有机玻璃或硬塑制有弹性;硬柄一般用有机玻璃或硬塑制作• 头部附有莲蓬状针盘,针盘上均匀地头部附有莲蓬状针盘,针盘上均匀地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嵌短针的数目,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嵌短针的数目,又分别称之为梅花针(又分别称之为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支短针)、七星针(针(7支短针)、罗汉针(支短针)、罗汉针(18支短针)支短针)•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一)持针姿势(一)持针姿势•软柄和硬柄皮肤针的持针姿势不同,分软柄和硬柄皮肤针的持针姿势不同,分述如下:述如下:• 1、软柄皮肤针、软柄皮肤针 将针柄末端置于掌心,将针柄末端置于掌心,拇指居上,食指在下,余指呈握拳状固拇指居上,食指在下,余指呈握拳状固定针柄末端定针柄末端• 2、硬柄皮肤针、硬柄皮肤针 用拇指和中指挟持针用拇指和中指挟持针柄两侧,食指置于针柄中段的上面,无柄两侧,食指置于针柄中段的上面,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大小鱼际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大小鱼际之间。
之间第二节第二节 皮肤针法皮肤针法第二节第二节 皮肤针法皮肤针法第二节第二节 皮肤针法皮肤针法•(二)叩刺方法(二)叩刺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即将针尖垂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即将针尖垂直扣击在皮肤上,并立刻弹起如此反直扣击在皮肤上,并立刻弹起如此反复进行• 叩刺时要运用灵活的腕力直刺、弹刺、叩刺时要运用灵活的腕力直刺、弹刺、速刺不可斜刺、压刺、慢刺、拖刺,速刺不可斜刺、压刺、慢刺、拖刺,避免使用臂力避免使用臂力•(三)刺激强度(三)刺激强度•1.弱刺激弱刺激•2.中等刺激中等刺激•3.强刺激强刺激 •(四)叩刺部位(四)叩刺部位•1、循经叩刺、循经叩刺 •2、穴位叩刺、穴位叩刺 •3、局部叩刺、局部叩刺 •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范围(一)适应范围•(二)临床应用(二)临床应用•(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第三节第三节 皮内针刺法皮内针刺法• 皮内针刺法是以皮内针刺入并固定于皮内针刺法是以皮内针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针具一、针具• 皮内针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小针,皮内针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小针,有图钉型和麦粒型两种有图钉型和麦粒型两种•(一)图针型(一)图针型•(二)麦粒型(二)麦粒型 •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一)图钉型皮内针法(一)图钉型皮内针法•(二)麦粒型皮内针法(二)麦粒型皮内针法•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范围(一)适应范围•(二)临床应用(二)临床应用•(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第四节第四节 鍉针刺法鍉针刺法• 鍉针刺法是以鍉针按压经脉鍉针刺法是以鍉针按压经脉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针具一、针具• 鍉针针体长三寸半,按古代周鍉针针体长三寸半,按古代周尺计算,约合尺计算,约合8cm,针身呈圆,针身呈圆柱体,针头圆钝光滑呈半球体,柱体,针头圆钝光滑呈半球体,针头直径以针头直径以2~~3mm为宜•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指腹置于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指腹置于针体的中段,针体与所按压的经脉针体的中段,针体与所按压的经脉或穴位皮肤垂直,每次按压持续或穴位皮肤垂直,每次按压持续1~~10min,可结合捻转或震颤法。
可结合捻转或震颤法•(一)弱刺激(一)弱刺激•(二)强刺激(二)强刺激•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范围(一)适应范围•高血压病、胃脘痛、肩周炎、网球高血压病、胃脘痛、肩周炎、网球肘、肋间神经痛、腹痛、头痛、牙肘、肋间神经痛、腹痛、头痛、牙痛、呕吐、消化不良、急惊风、痛痛、呕吐、消化不良、急惊风、痛经、失眠等也可用于经络辨证时经、失眠等也可用于经络辨证时探察病变的经络、穴位,灵龟八法探察病变的经络、穴位,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针法的开穴常选用本法和子午流注针法的开穴常选用本法•(二)临床应用(二)临床应用•(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1、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鍉针,其针、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鍉针,其针头不宜过尖,否则宜产生疼痛头不宜过尖,否则宜产生疼痛•2、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3、垂直按压,不宜斜刺垂直按压,不宜斜刺•4、勿损伤皮肤勿损伤皮肤第五节第五节 火针刺法火针刺法• 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并快速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并快速退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退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针具一、针具• 可用作火针刺法的针具多选用可用作火针刺法的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一)选穴与消毒(一)选穴与消毒 1、选穴、选穴 与毫针刺法基本相同,但与毫针刺法基本相同,但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主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主•2、消毒、消毒 针刺前穴位局部皮肤应严针刺前穴位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可先用碘酒消毒,再以乙格消毒,可先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脱碘•(二)烧针与针刺(二)烧针与针刺•1、烧针、烧针• 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针身,后烧针尖针身,后烧针尖 •2、针刺、针刺 • 可用左手拿点燃的乙醇灯,右手持针,可用左手拿点燃的乙醇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垂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垂直点刺,快进速退,用无菌棉球按压针直点刺,快进速退,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以减少疼痛并防止出血孔,以减少疼痛并防止出血•(三)针刺的深度(三)针刺的深度• 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神经分布而定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神经分布而定。
•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范围(一)适应范围•(二)临床应用(二)临床应用•(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1、除治疗痣、疣外,面部禁用火针除治疗痣、疣外,面部禁用火针•2、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火针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火针•3、血友病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火针血友病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火针•4、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应避免、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应避免洗浴;局部发痒,不宜搔抓,以防感染洗浴;局部发痒,不宜搔抓,以防感染•5、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作好、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以防晕针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以防晕针第六节第六节 芒针刺法芒针刺法• 芒针刺法是用芒针针刺穴位芒针刺法是用芒针针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针具一、针具• 芒针针体采用不锈钢制成,芒针针体采用不锈钢制成,光滑坚韧,富于弹性,不易生锈光滑坚韧,富于弹性,不易生锈芒针的结构与毫针一样,分为五芒针的结构与毫针一样,分为五个部分,即针尖、针体、针根、个部分,即针尖、针体、针根、针柄和针尾针柄和针尾•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 芒针的操作方法应强调双手协同,灵芒针的操作方法应强调双手协同,灵巧配合。
巧配合•1、进针、进针•2、手法、手法•3、出针、出针进针、出针是芒针刺法的主要过程之进针、出针是芒针刺法的主要过程之一:一:• 进针采用夹持进针法,要求压捻进针采用夹持进针法,要求压捻结合,做到灵巧、无痛或微痛结合,做到灵巧、无痛或微痛• 出针应当提捻交替,以轻柔、缓出针应当提捻交替,以轻柔、缓慢为宜•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范围(一)适应范围•(二)临床应用(二)临床应用•(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