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八广东乡土地理

M****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16MB
约75页
文档ID:579437591
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八广东乡土地理_第1页
1/75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专题突破专题十八专题十八 广东乡土地理广东乡土地理考点突破考点突破广东中考广东中考中考导航中考导航首页首页末页末页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考考纲说明明●能够运用地图,描述广东省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知道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名称●能够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广东省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理解广东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的特点,能够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广东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中考中考导航航 ●能够运用广东省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广东省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知道外来人口对广东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理解广东人口政策的调整●能够了解广东省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广东省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能够了解广东省的发展规划,关注广东省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幸福广东的志向能够举例说明广东省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中考中考导航航 中考中考导航航近年广东中考考查情况年份题型考查点分值2014选择题台风“天兔”对广东的影响,南沙新区,自然灾害82015选择题广东省的人口,珠三角的土地资源与农业,广东的民俗和自然灾害142016选择题飑线天气对广东的影响,珠江口地区82017选择题珠海斗门水库,粤港澳大湾区102018选择题珠海横琴,广州的天气,深茂铁路8 中考中考导航航命题规律命题规律广东乡土地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考纲要求乡土地理的内容比例约占10%,所以一定要重视。

一般情况下,乡土地理的命题总是与考纲中的中国地理相关问题相融合,难度中等,平时要注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时事热点内容与广东乡土地理的联系 考点考点1.广东的位置与区划广东的位置与区划1.广东省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地处低低纬,北回归北回归线线横贯广东2)海陆位置: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最南端,陆域东临福建福建,西临广西,广西,北依南岭南岭并与江西江西、湖南湖南接壤,毗邻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东北部隔台湾台湾海峡与台湾台湾相望,西南隔琼州琼州海峡与海南海南相望,南临南海南海,其中南海诸岛的东东沙沙群岛隶属于广东汕尾市广东的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港湾众多,有“黄金海岸黄金海岸”之称,是我国海岸线海岸线最长的省份,也是我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2.广东的行政区划:  (1)广东简称粤粤,行政中心是广州广州2)广东省的三大经济特区:深圳深圳、珠海珠海、汕头汕头3)全省现辖21个地级市它们分别是: 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广州——花城、羊城、穗城,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圳——鹏诚,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   珠海——百岛之城   汕头——粤东门户佛山——粤剧之乡  韶关——丹霞胜地 河源——东江明珠  梅州——客都  惠州——鹅城汕尾——黄金海岸  东莞——硝烟战场  中山——园林城市  江门——五邑地区  阳江——五金盛地  湛江——半岛之城  茂名——南方油城  肇庆——吉庆之始 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清远——山城      潮州——岭南名邦  揭阳——粤东古邑  云浮——建材之乡(4)广东省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北部山区、东翼、西翼、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21个地级市中有14个沿海地级市,其中东西两翼7个临海市位于非珠江流域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四大地理区域范围北部山区韶关、河源、清远、梅州、云浮5个地级市和肇庆、惠州2个地级市的山区县东翼 汕尾、揭阳、潮州、汕头4个沿海地级市(以汕头为中心)西翼 湛江、茂名、阳江3个沿海地级市(以湛江为中心) 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江门、中山7个地级市和惠州、肇庆2个地级市的部分县区(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 考点考点2.广东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广东的自然环境与资源1.地形特征:广东北依南岭南岭,地貌复杂,山地、丘陵广布,是个多山的省份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是广东省最大的平原东西走向的南岭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岭北之水流向长江,岭南之水流向珠江珠江,同时南岭也起到抵御寒潮南侵的作用广东的地势大体是北高南低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2.气候特征:广东地处低低纬,南临南南海,气候受海洋的影响明显,属于热带热带和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高温,冬短暖和,光照充足,气候温暖,积温高,降水充沛且雨季长,雨热同期。

3.主要的自然灾害::位于沿海的广东夏秋多台台风风、暴雨,冬春受寒潮侵袭广东是全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每年6至10月,台风频繁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4.河流特征:广东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河流具有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终年不冻和水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珠江珠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的第四长河,也是仅次于长江长江的中国第二大河,有“南方大动脉”之称珠江的奇特之处是没有统一的发源地,也没有共同的出海水道,形成“三江汇流、八口入海”的特殊水系特征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5.丰富的自然资源:广东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被称为“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水资源和水能资源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考点考点3.广东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广东的人口与经济发展1.人口与民族:(1)人口:目前,广东省是中国人口第一第一大省全省人口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外来人口多,全省人口密度由中部向周围递减2)民族:广东56个民族齐全,汉汉族人口最多,约占98%,少数民族主要有壮族、瑶族、畲族、回族、满族等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2.经济发展:广东的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但是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经济区域,即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深圳和保持领先发展地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居中间状态的粤东粤西两翼地区,相对较为落后的广大山区。

  (1)农业:气候湿热的广东,耕作制度是一年两至三两至三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水稻,也是甘蔗的主要产地;亚热带水果是优势农作物,荔枝、香蕉、柑橘、菠萝被誉为“岭南四大佳果”农业总产值一直居全国前列;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是著名的海洋水产大省曾经,独特的立体农业(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是珠三角的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是珠三角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农业果基鱼塘等)是珠三角的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是珠三角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农业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2)工业: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三产业迅速增长,高速发展的工业成为广东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柱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它是以轻工业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交通:广东拥有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广州广州为中心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目前,广东对外铁路运输主要依靠京广京广、京九京九两条大动脉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考点考点4.广东的人文地理广东的人文地理1.语言文化:广东久远的历史形成了浓郁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广东汉语方言主要有三种:粤方言粤方言(又称广州方言)、客方言和闽方言。

地方曲艺主要有:广东音乐、粤剧、潮剧、汉剧、雷剧、山歌剧等      2.建筑文化:骑楼、围龙屋等特色鲜明;开平碉楼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3.旅游资源:广东绵延的海岸线,独特的岭南岭南文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广东的四大名山:肇庆鼎湖山;韶关丹霞山;惠州罗浮山;南海西樵山2)秀水:河源万绿湖(华南最大人工湖);湛江湖光岩3)多元的历史文化:揭阳进贤门城楼、广州中山纪念堂、深圳华侨城等4)广东境内的温泉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广州从化温泉被誉为“岭南第一温泉”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5)粤菜美食(食在广东):岭南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粤菜是中国四大名菜之一,广东点心是中国三大特色面点之一,潮汕工夫茶回味无穷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考点考点5.广东的发展规划广东的发展规划(1)广东 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主核心区, 香港 是国际性的金融、物流、信息和旅游中心广东要将 资金 、 技术 、 市场优势 与泛珠三角内陆省区的 资源 、 劳动力 、 能源 优势相结合,通过区域合作促进泛珠三角经济的共同发展 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范围: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模式。

在泛珠三角区域中,香港香港是国际性的金融、物流、信息和旅游中心,服务业有明显优势;澳门澳门(素有“东方蒙特卡洛”之誉)与欧盟、葡语系国家关系密切,是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资金、建立经贸合作关系的重要桥梁;而九省区资源丰富,人才众多,科研力量雄厚,市场广阔加强合作,能营造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3.港珠澳大桥: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江两岸发展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珠江西岸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东岸,构建港珠澳交通大通道,有利于增强香港及珠江东岸地区经济辐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射带动作用,改善珠江西岸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2016年6月29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预计2018年实现通车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4.粤港澳⼤湾区: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9个城市、香港和澳门组成,人口超过6600万人,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媲美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成熟的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世界级湾区,并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湾区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与连接点,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着国际金融中心、世界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作用,同时也是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制造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孵化中心考点突破考点突破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2015广东)读“广东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如图),完成1—2题1.1990年2010年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A.劳动力人口比例不断增大    B.儿童比例不断增大C.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下降        D.人口年龄结构20年保持不变广广东中考中考A 2.针对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规模B.提高人口素质C.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积极引进青壮年人口,弥补劳动力不足广广东中考中考C (2016.广东)珠江口地区有已经建成的虎门大桥,正在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不久的将来会有三座大桥在珠江口横贯东西(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广广东中考中考 3.有关三座大桥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B.三座大桥中长度最长的是深中通道C.三座大桥中建造难度最大的是虎门大桥D.深中通道东部连接深圳机场,西部在马鞍岛与中山市相连广广东中考中考D 4.正在建设中的深中通道已经给中山市带来的影响是(  )A.与深圳的交通得到了明显改善B.旅游人数快速增长C.房价明显上涨D.工业向沿海转移广广东中考中考C (2017.广东)2017年我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读图14,完成5~7题5.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范围包括广东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门B. 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C. 南临东海D. 北接湖南和江西广广东中考中考A 6.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的优势有(    )①全免费全覆盖的Wifi②海陆空交通便捷③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强大④有香港、澳门发展经验可借鉴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广广东中考中考D 7.能体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特色的是(    )语调丰富的粤语B. 酸辣可口的粤菜C. 典雅的中山装D. 高耸林立的摩天大楼 广广东中考中考A (2018.广东)深茂铁路是连接珠三角核心城市与粤西地区的第一条快速铁路。

近日,一座长2公里、投资1.8亿元的拱形全封闭屏障在深茂铁路新会“小鸟天堂”段顺利完工读图,完成8—9题广广东中考中考 8.深茂铁路新会“小鸟天堂”段,全封闭屏障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沙尘暴      B.防晒防雨      C.防噪声    D.防台风9.深茂铁路建成后,将会(     )A.推动广东省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B.促进珠三角人口向粤西地区迁移C.加速珠江三角洲的矿产资源开发     D.带动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广广东中考中考CD 读下图,回答1—3题课后作后作业 1.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B.邻近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C.侨乡众多、便于引进资金、设备等             D.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课后作后作业D 2.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大量人口流向珠江三角洲,最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A.经济发展快B.自然条件优越                      C.对外联系便利D.大规模资源开发课后作后作业A 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沿图示箭头方向转移,主要原因是移入地区(    )A.交通运输更加方便   B.劳力、地价便宜C.污染小、环境优美           D.文化、教育发达课后作后作业B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以抗击8级地震2016年6月29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预计2018年实现通车读图,回答4—8题课后作后作业 4.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有利于哪个工业基地的发展(    )A.辽中南     B.京津唐      C. 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课后作后作业D 5.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台风    B.暴雪   C.凌汛    D.沙尘暴课后作后作业A 6.海底隧道工程被认为是大桥建设最困难之处,主要原因是(     )A.三地共同管理协调难度大B.科技力量薄弱C.劳动力紧缺、用工成本高D.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课后作后作业D 7.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    )A.方便游人观景   B.方便旅客休息   C.抵御台风和地震    D.有利于桥隧转换课后作后作业D 8.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      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课后作后作业B 2017年“两会”期间,高铁等交通建设项目再度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之一。

其中,“广湛高铁”的开建,令湛江广大市民倍感振奋读图,完成9—10题课后作后作业 9.材料所提及的“广湛高铁”(   )A.是指从广西到湛江的高铁B.加大了珠三角地区的高新产业向粤西地区转移C.广湛高铁建成后与厦深高铁连接,将进一步促进广东经济发展D.以上说法都不对课后作后作业C 10.读图,不隶属于珠三角工业区的主要城市是(  )A.广州B.深圳C.厦门D.珠海课后作后作业C 2014年6月底深茂铁路全线开工建设,整个工程计划建设工期为4年,2018年实现通车,随着武广高铁、厦深高铁、粤西沿海高铁、茂湛高铁先后建成通车,粤北和粤东、粤西地区都有了连接珠三角核心城市的高速或快速铁路读图,回答11—13题课后作后作业 11.关于图示沿海高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改善粤东和粤西地区的投资环境  B.可以大大减轻武广高铁的运输压力 C.使广东境内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完善的快速铁路网络D.使茂名、阳江、湛江等地享受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和发展课后作后作业B 12.图中沿海高铁连接了我国几个经济特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3.不属于沿海高铁沿线特色文化的是(     )A.粤菜     B.越剧     C.客家话     D.南狮课后作后作业BC 14.广东是我国的文化大省,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下列属于广府文化的是(  )A.粤曲                      B.喝酥油茶的饮食文化C.圆形土楼的建筑文化        D.一年一度泼水送祝福的文化课后作后作业A 由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结合下图,回答15—17题课后作后作业 15.有关世界四大湾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大湾区交通便利            B.四大湾区地处中低纬沿海地区C.四大湾区矿产资源丰富        D.四大湾区中,有三个在太平洋沿岸课后作后作业C 16.下列有关湾区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发达               ②以首都为中心       ③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④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     ⑤以重工业为主       ⑥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A.①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课后作后作业A 17.下列不符合粤港澳大湾区事实的是()A.有利于广东、香港和澳门之间的合作,形成多赢局面B.香港是著名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等C.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D.港澳的制造业非常发达,被称为“世界工厂”课后作后作业D “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这是广东之耻读“广东省经济区划图”,回答18—20题课后作后作业 18.按照广东经济分区,“穷广东”分布在(   )①粤东  ②粤西  ③粤北  ④珠三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9.能帮助“穷广东”富起来的措施有(   )①政府加大对“穷广东”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②加大“穷广东”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③承接来自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④鼓励“穷广东”地区的年轻人落户珠三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课后作后作业AA 20.人口大量进入珠三角将会带来的问题有(    )①环境污染加剧  ②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  ③绿地面积扩大  ④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课后作后作业A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珠江三角洲各地进行的龙舟竞渡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

结合下图,回答21—23题  21.五月初举行龙舟节是因为(    )A.庆祝立春的到来                   B.春耕完成正值农闲 C.河流进入汛期                                D.天气晴朗适宜比赛  课后作后作业C广州气温(℃)降水量(mm)40030020010003020100-101   4   7  10(月) 22.龙舟节在珠江三角洲延续了2000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光热充足 C.基塘、湖泊众多          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 23.“龙舟水”期间广东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有(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③寒潮   ④雷暴冰雹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课后作后作业AD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4~26题材料一:2018年6月7日第4号台风“艾云尼”将在广东阳江附近一带沿海再次登陆,6月9日后逐渐转向偏东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材料二:2018年6月7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第4号台风“艾云尼”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课后作后作业 24.下列关于“艾云尼”移动路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于太平洋                  B.自北向南移动     C.对台湾没有太严重的影响        D.台风经过的地方容易引起大暴雨课后作后作业B 25.台风是频繁影响广东省的气象灾害,其发生季节一般集中在(   )A.秋冬季节                B.夏秋季节C.春秋季节                D.春夏季节26.第4号台风“艾云尼”登录广东之后,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损失,台风来临前下列应对方法错误的是(  )A.关好门窗                B.留在室内C.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D.不靠近广告牌课后作后作业BC 大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世界著名的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与连接点,发挥着国际金融中心、世界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作用,同时也是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制造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孵化中心读材料,完成27—30题 课后作后作业 课后作后作业 27.下列关于世界四大湾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四大湾区都位于太平洋沿岸,有优良港湾,地理位置优越 B.世界四大湾区中经济总量最大、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东京湾区 C.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和人均 GDP 均排第二位 D.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体现在经济活力强,增速快,创新能力突出 课后作后作业D 28.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城市化的典范,下列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加强整体规划 B.加强户籍管理,限制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C.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交通建设,形成“一小时生活圈” D.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研发创新,发展智能制造业 课后作后作业B 29.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     )①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②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展 ③加强粤港澳地区之间经贸合作 ④改变香港和澳门的行政区级别 ⑤增强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产业新中心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课后作后作业C 30.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下列关于该地区基础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区内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           B.拥有香港等国际贸易中转大港C.煤、铁和石油丰富,为发展提供动力       D.交通一体化,实现交通网络便捷互通课后作后作业C 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