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前六年级上册结构修订后六年级上册结构一、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分数乘法二、分数乘法二、位置与方向(二)三、分数除法三、分数除法四、圆四、比确定起跑线五、圆五、百分数确定起跑线六、统计六、百分数(一)合理存款七、扇形统计图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节约用水八、总复习八、数学广角——数与形 九、总复习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1.“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移动品味之一2. 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而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3. “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5. 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新编4. “节约用水”从六下移动至六上增加品味之二八单元新增数学广角—“数形结合”具体编排例1:连续奇数的等差数列之和等于某平方数例2:等比数列之和等于1•发现模式, 应用模式•可从形出发,想形里隐藏着什么样的数的秘密,也可从数出发,看看可用什么样的形来表示•发现规律•渗透极限思想•利用分数的意义和直观模型•可以反向思考=……•直接利用例1的结论•小狗的速度是小亮的2倍第五单元 圆一、教学内容1.圆的认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4.扇形的认识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
2.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3.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4.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5.“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实验教材研究完了圆的特征以后再正式教学圆的画法1.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新增了圆的位置与大小由什么决定2.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包含很多数学原理:•对称性(减少篇幅)•半圆•圆的大小、位置•内接正方形3.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与圆”,与主题图中的天坛、圆丘形成呼应•组合图形的面积•外切正方形边长通过观察很容易得到4.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内接正方形边长不能直接通过观察得到,给学生造成障碍•“讨论”过程把结论一般化,可以看到正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的比不变5.“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增加利用圆的对称性和正方形的对称性找圆心•圆的综合应用•唯一性问题•适合性问题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各种现实素材分数1.分数乘法2.分数除法3.百分数(一)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1.分数乘法的意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3.分数混合运算4.问题解决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分数乘法的意义 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
3×5 5×33个5相加是多少5个3相加是多少5的3倍是多少3的5倍是多少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充,本质上完全一致3个 相加是多少3的 是多少 的3倍是多少 个3是多少3的 倍是多少3××3•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旧有知识的应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加法计算)•引导学生自主推导,理解算理•理解此例意图•通过类推列式,列式依据是“每桶水的体积×桶数”•借助直观图及分数的意义理解算式的意义(半桶水就是一桶水的一半,即一桶水的二分之一)•只列式不计算把“量”转化为“率”2. 分数乘法的计算 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 (例如: 、按比分配的计算)2.1×可让学生尝试证明一下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3. 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4.“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解决两个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列式问题,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问题•借助直观图及分数的意义理解算理•可利用动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动态转换公顷1公顷的公顷的?公顷1公顷的1公顷的公顷•迁移类推,自主探索•总结算法简便约分把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混合编排•用长方形周长的两种计算形式自然地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为接下来学习运算定律作准备分数混合运算、整数运算定律扩展到分数,既是整数相关运算顺序及定律的扩充,又是未来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基础。
a+a×a×(1+ )多样化思路三角形、梯形公式的再认识÷2 ו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弄清题意,知道问题和已有信息•理清有几个量,这些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利用操作、直观图等方式表征信息与问题•不同解题策略 480÷2•教学时要强调“分率”与单位“1”的对应关系•分步与综合•题意理解对了吗?•方法选择对了吗?•结果合理吗?正确吗?•方法多样化: 60占480的几分之几? 480的一半是240,60占240的几分之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例题只讲不同量的情况,同一量的情况放在“做一做”•突破数量关系中的难点: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或少)谁的几分之几•借助画线段图的策略,直观展示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策略多样化•抓住基本关系: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回顾的是整个解题过程及策略的选择•也可以看看135次是75次的几分之几•同一量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一、教学内容1.倒数的认识2.分数除法的计算3.问题解决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2.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
3.分数除法的意义不设例题,只在练习中出现4.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抽象的“1”解决的问题•和倍问题•两个未知量,并且给出未知量间的两种关系•设其中一个量为未知数,用其中一种关系表示出另一个量,用另一种关系列出方程•设未知数和列方程的方法多样化,要引导学生讲清思路两个未知量: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两种关系: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42, 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上半场得分是下 半场的2倍未知数未知数上半场上半场x下半场下半场x另一个量下半场42-x下半场上半场42-x上半场2x方程•用工程问题引出可用抽象的“1”来解决的问题,但并非是对工程问题进行系统教学,而是要建立一种数量关系的模型•假设的方法,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的问题•发现假设不同总长,得到相同的结果,探究其中的道理:虽然总长不同,但存在相同的东西•在假设具体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用“1”表示总长•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重要的不是记住结论而是掌握方法•不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等数量关系,只要会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并非说明用“1”表示总长的方法是最优的方法,在此例之后仍然允许学生用假设具体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怎么修?(单独修,合修)合修多少天可以完成?(12÷2+18÷2=15)一队单独修只要12天就可以了,15天合理吗?那怎么办?(条件不够,总路长不知道)假如知道总路长呢?(会解答)那就假设总路长是……不同的总路长,答案相同,说明了什么?(说明合修时间和总路长没关系)假设不同的总路长,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可不可以假设总路长是1?怎样检验你的答案是合理的?购物问题:单价×数量=总价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粮食问题:单产量×面积=总产量油耗问题:百公里油耗×路程=总油耗… …单位量×数量=总量【数学课本五大奇人】第五名:匀速行驶、从不晚点的劳模火车司机;第四名:分工明确、合作默契的良心甲乙包工头;第三名:一边注水、一边放水的疯狂泳池管理员;第二名:把母鸡和兔子装进一个笼子的变态老农;第一名:早早出门、却故意放慢脚步,只等哥哥赶上的傲娇小明。
“出水管、进水管”模型•追及问题: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现在客车在小汽车前25千米的地方,同时沿笔直的公路行驶,多长时间小汽车能追上客车?•储蓄问题:爸爸每月工资2500元,妈妈每月工资2000元,每月平均支出3000元,余下的钱存在银行,几个月后能买一台价格6000元的电视机?•水库大坝的上下游容量(洪灾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出水管堵塞造成)•停车场、停机坪、码头的调度•草场里草的生长与消耗(牧场的容量)•社会人口的增减(大城市的容量)•社会年龄构成(出生与死亡)•模型思想•可以通过画示意图帮助理解•算法融会贯通•沟通乘、除法的联系同一素材的对比综合练习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一、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意义2.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3. 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2.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3.增加用抽象的“1”解决的实际问题•分数、小数化百分数•在计算命中率的过程中自然引出•同样的素材,不同的形式,减小例题容量•化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出其他百分率的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分数的数量关系自行解决(合并)•用抽象“1”解决的问题•实际是连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假设法•要分清谁是谁的百分之几,找好对应关系•“回顾与反思”进行一般性的讨论•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整体意识品味之三新教材环保教育健康教育国情教育生物知识多余条件•其他学科知识与数学的融合•练习中编入现实情境中涉及分数乘法两种情形的素材•练习中大量现实素材,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新教材解读方法品味之四1心怀课标 放眼教材2关注过程 感悟本质3有效活动 经验积累4接轨生活 思想融合实验教材实验教材修订教材修订教材六上一、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分数乘法二、分数乘法二、位置与方向(二)三、分数除法三、分数除法四、圆四、比♦ 确定起跑线五、圆五、百分数♦ 确定起跑线六、统计(扇形图)六、百分数(一)♦ 合理存款七、扇形统计图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节约用水八、数学广角——数与形六下一、负数一、负数二、圆柱与圆锥二、百分数(二)三、比例♦ 生活与百分数♦ 自行车里的数学三、圆柱与圆锥四、统计(误导信息的辨别)四、比例五、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自行车里的数学♦ 节约用水五、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六、整理和复习六、整理和复习补充:六年级使用修订教材的衔接问题不必新授的内容不必新授的内容需补充的内容需补充的内容•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原在四下,现在六上。
•用数对确定位置,原在六上,现在五上•鸡兔同笼问题,原在六上,现在四下六年级上册感谢大家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