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物营养学课件: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7.84MB
约77页
文档ID:579339225
动物营养学课件:蛋白质与动物营养_第1页
1/77

第三章第三章 蛋白质与动物营养蛋白质与动物营养第一节第一节 蛋白质的组成与营养作用蛋白质的组成与营养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第三节第三节 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第四节第四节 影响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影响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 第一节第一节 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的组成 和营养作用和营养作用 一、蛋白质的组成结构一、蛋白质的组成结构n蛋白质的英文是protein,n源于希腊文的proteios,“头等重要”,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头等重要物质n蛋白质是细胞组分中含量最丰富、功能最多的高分子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各种生理功能,几乎没有一种生命活动能离开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一)蛋白质、粗蛋白质(一)蛋白质、粗蛋白质 (二)氨基酸(二)氨基酸 羧酸分子羧酸分子αα- -碳原子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碳原子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三)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三)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NPNNPN)) 胺类、酰胺类、尿酸、硝酸盐、生物碱、氨基酸胺类、酰胺类、尿酸、硝酸盐、生物碱、氨基酸(四)理想蛋白质(四)理想蛋白质 蛋白质的AA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AA的 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EAA之间以及EAA和NEAA之间的 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这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几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几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 酪蛋白 卵蛋白 牛肉 鳕鱼粉 大豆蛋白 蚕豆蛋白 小麦蛋白Ala 3.0 6.7 5.0 7.5 Arg 1.1 5.7 7.2 6.7 6.5 6.0 5.0Asp 7.1 9.3 6.1 8.6 Cysteine 1.3 1.5 Cys 0.3 0.5 1.1 1.0 Glu 22.4 16.5 15.6 13.4 Gly 2.7 3.0 5.1 12.5 His 3.1 2.4 2.9 1.8 2.3 2.9 1.9Ile 6.1 7.0 6.3 4.1 12.4 13.5 9.5Leu 9.2 9.2 7.7 6.7 Lys 8.2 6.3 8.2 6.9 6.3 6.0 2.1Met 2.8 5.2 2.2 2.8 1.5 0.8 1.3Phe 5.0 7.7 5.0 3.4 9.4 7.0 7.5Pro 11.3 3.6 6.0 6.8 Ser 6.3 8.1 5.5 5.6 4.2 2.6 2.9Thr 4.9 4.0 5.0 4.2 1.3 0.9 1.2Trp 1.2 1.2 1.1 1.0 Tyr 6.3 3.7 4.4 2.8 Val 7.2 7.0 5.0 4.8 4.7 5.1 4.0 二、蛋白质的性质和分类二、蛋白质的性质和分类(一)蛋白质的性质(一)蛋白质的性质 两性特征:两性特征:在等电点易生成沉淀在等电点易生成沉淀 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有助于消化有助于消化(二)蛋白质的分类(二)蛋白质的分类 1.纤维蛋白 : 胶原、弹性、角蛋白 2.球状蛋白 : 清、球、谷、醇、组、鱼精蛋白 3.结合蛋白 : 核、磷、金属、脂、色、糖蛋白 三、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三、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一)(一)动物体各组织器官组成成分动物体各组织器官组成成分;; (二)(二)动物生命活动的活性物质组成成分动物生命活动的活性物质组成成分;;(三)(三)动物体组织生长、更新、修补物质动物体组织生长、更新、修补物质:: 6~7个月,蛋白质的一半被更换(四(四))机体需要的能量或转化为糖、脂肪机体需要的能量或转化为糖、脂肪 及其他物质及其他物质。

蛋白质的转化利用蛋白质的转化利用⑴⑴部分脱氨基后,不含氮部分氧化供能或转为脂肪贮存正常情况,20~30%分解供能;⑵⑵能量不足,特别是蛋白/能量比较大,蛋白供能比例提高;⑶⑶因蛋白质氧化不全,转换率低,且蛋白质饲料较能量饲料贵且过多还会增加肝、肾负担,甚至中毒 四、蛋白质不足和过多的后果四、蛋白质不足和过多的后果( (一一) )蛋白质供给不足的后果蛋白质供给不足的后果 1.1.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影响动物生产性能: 首先影响生产性能:产量、品质, 如:猪瘦肉比例;乳蛋白含量;饲料转化效率 2.2.严重不足则影响动物健康:严重不足则影响动物健康: (1)(1)动物消瘦,体重下降动物消瘦,体重下降; ; (2)(2)长期缺乏,出现水肿,贫血,抗病力下降等长期缺乏,出现水肿,贫血,抗病力下降等 ((因血浆pr下降,则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动物出现水 肿;由于Hb合成不足,导致贫血;血液中免疫蛋白减少, 动物的抗病力下降,发病率增加;同时,因机体内某些激 素和酶合成受阻而使整个机体代谢紊乱) ( (二二) )蛋白质过多的后果蛋白质过多的后果 1.1.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 : 消化率降低;吸收过多的蛋白质虽可分解供能或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体脂肪,但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不完全,能量转换率低;用蛋白质供能不经济。

2.2.影响动物健康影响动物健康: : 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甚至造成肝、肾组织损伤,发生病理变化,严重时造成动物体中毒; 3.3.排出的粪氮和尿氮增加还会污染环境排出的粪氮和尿氮增加还会污染环境 第二节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和代谢和代谢 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 的消化利用的消化利用 ( (一一) )主要消化过程主要消化过程:: 见图 猪消化道示意图猪消化道示意图胃十十二二指指肠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饲料饲料 蛋白质         非蛋白氮含氮物蛋白质         非蛋白氮                肽                          AA胃和小肠蛋白质         非蛋白氮             肽                       AA     菌体蛋白         氨大肠未消化蛋白  代谢粪氮粪尿素     氨AA组织代谢        尿素内源尿氮猪猪体内蛋白质消化、吸收及代谢简图体内蛋白质消化、吸收及代谢简图肝脏体组织尿氨剩余物 蛋白质在蛋白质在小肠小肠内各期的消化、吸收示意图内各期的消化、吸收示意图1.1.胰液阶段胰液阶段2.粘膜阶段3.转运阶段小肠腔内纹状缘表面胞浆内门静脉内蛋白质内切酶内切酶外切酶外切酶多肽多肽小肽小肽肠激酶纹状缘膜氨基酸氨基酸寡肽酶寡肽酶小肽小肽小肽小肽氨基酸氨基酸内切酶:胃蛋白酶、内切酶:胃蛋白酶、12指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指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外切酶:羧基肽酶、氨基肽酶外切酶:羧基肽酶、氨基肽酶细胞内寡肽酶细胞内寡肽酶 ( (二二) )消化利用特点消化利用特点1. 胃酸、胃蛋白酶和小肠中蛋白酶、肽酶共同作用,降解为AA和少量短肽,被小肠吸收。

2. 兔因食软便,能部分利用发达的盲肠内的菌体蛋白质一般软便含蛋白质28-30%(DM基础)3. 被吸收的AA,合成体蛋白质或畜产品(肉、蛋、乳、毛等)部分AA脱氨基,氧化供能或转化未利用的氨基在肝脏中形成尿素,排出体外4. 幼龄哺乳动物对天然蛋白质消化率低,主要对乳蛋白有较高的消化能力新生哺乳动物在出生后24-36h内,能直接吸收免疫球蛋白以获取抗体 (三)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三)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1.1.动物因素动物因素::种类、年龄2.2.饲粮因素饲粮因素::CFCF、蛋白酶抑制因子、蛋白酶抑制因子3.3.热热 损损 害害::εε- -氨基氨基+ +醛基醛基----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 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 SUPERSUPER    COWCOW::::年間生産2万年間生産2万年間生産2万年間生産2万kgkg乳乳乳乳第一胃大小约180升 牛消化道示意图牛消化道示意图饲饲料料口腔口腔瘤瘤胃胃皱皱胃胃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小肠小肠大肠大肠盲肠 (一)反刍动物(一)反刍动物CPCP消化、吸收及代谢简图消化、吸收及代谢简图饲料饲料CP蛋白质           非蛋白质含氮物尿   素唾液唾液蛋白质            非蛋白质含氮物               肽                       氨基酸      细菌蛋白                    氨               纤毛虫   蛋白质        氨基酸          氨未消化饲料氮       粪中代谢氮瘤瘤胃胃真真胃胃与与小小肠肠粪粪尿  素氨氨基酸尿素内源氮组织代谢肝脏肝脏尿尿体组织体组织大肠大肠蛋白质            氨基酸         氨        内源分泌物 ( (二二)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产量和品质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产量和品质 1.1.产量产量:: 氮源、能量充足,微生物能合成足以维持动物正常生长和生产一定产量产品的AA和蛋白质;2.2.品质品质:: 不同日粮微生物蛋白质的AA组成变化不大。

品质次于优质动物蛋白与豆饼、苜蓿叶蛋白质相当,优于大多数谷物蛋白质 瘤胃 微生物的生物学价值平均 为: 70~80% 原生动物蛋白质的真实消化率约为: 88~91% 细 菌蛋白质的真实消化率约为: 66~74% ( (三三) )瘤胃瘤胃- -肝脏肝脏的氮素循环的氮素循环n饲料CP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肽、AA和氨微生物利用其合成菌体蛋白未利用的氨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运到肝脏合成尿素尿素中的一部分进入肾脏随尿排出体外,另一部分随唾液返回瘤胃再被微生物降解、利用这种氨和尿素的不断循环称瘤胃中的氮素循环 ( (四四) )瘤胃降解蛋白质瘤胃降解蛋白质((Rumen decomposition proteinRumen decomposition protein)) 和过瘤胃蛋白质和过瘤胃蛋白质((Rumen by-pass proteinRumen by-pass protein)) 1.1.概念:概念:n瘤胃降解蛋白质:在瘤胃中被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n过瘤胃蛋白质:经过瘤胃未被微生物降解而进入真胃、小肠利用的这部分蛋白质瘤胃旁路蛋白质、未降解蛋白质) 2.2.瘤胃降解蛋白质和过瘤胃蛋白质在反刍瘤胃降解蛋白质和过瘤胃蛋白质在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中的意义动物蛋白质营养中的意义::n饲料蛋白质经瘤胃微生物饲料蛋白质经瘤胃微生物““降解-合成降解-合成””过程,可提高劣质蛋白质品质,降低优质过程,可提高劣质蛋白质品质,降低优质蛋白质品质。

蛋白质品质n降低优质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降解率,使优质饲料蛋白质更多地直接被反刍动物利用,保证高产反刍动物对蛋白质、AA需要有重要意义 3.3.保护性蛋白质保护性蛋白质::经过一定的处理以提高饲料蛋白质中过瘤胃蛋白质的比例,经处理的蛋白质称为保护性蛋白质方法方法(1)(1)物理法物理法: :①①青草的干制青草的干制: 降低蛋白质溶解度,减少微生物的降解; ②②热处理热处理: 蛋白质变性,降低溶解度,减少降解;③③碾磨、制粒、破碎、微化处理和压饼等碾磨、制粒、破碎、微化处理和压饼等;(2)(2)化学法:化学法:甲醛处理 ( (五五) )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特点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特点 1.幼龄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相同幼龄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相同2.成年反刍动物的成年反刍动物的真胃和肠中蛋白质的消化吸真胃和肠中蛋白质的消化吸真胃和肠中蛋白质的消化吸真胃和肠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体内收、体内收、体内收、体内AAAA的利用也与单胃动物基本相同的利用也与单胃动物基本相同的利用也与单胃动物基本相同的利用也与单胃动物基本相同3.瘤胃微生物利用瘤胃微生物利用NPN合成菌体蛋白质,在真合成菌体蛋白质,在真胃、小肠中消化、吸收和利用。

胃、小肠中消化、吸收和利用4.经过瘤胃微生物的经过瘤胃微生物的“降解降解-合成合成”作用,提高作用,提高劣质蛋白质品质,降低优质蛋白质品质,改劣质蛋白质品质,降低优质蛋白质品质,改变饲料变饲料CP的品质 (六)影响含氮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因素(六)影响含氮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因素 1.饲粮组成及降解率:饲粮组成及降解率: N组成、组成、C架同步供应架同步供应2.蛋白质的热损害:蛋白质的热损害: AA残基残基+半纤维素形成半纤维素形成 “酸性洗涤不溶氮酸性洗涤不溶氮” 第三节第三节 蛋白质、蛋白质、AAAA的质量与利用的质量与利用 蛋白质的质量蛋白质的质量---饲料CP被消化吸收后,满足动物                      新陈代谢和生产对氮和AA需要程度越能满足需要,其质量越高越能满足需要,其质量越高越能满足需要,其质量越高越能满足需要,其质量越高实质是AA的组成比例和数量,特别是EAA比例和数量,越与动物所需一致,其质量越高。

一、一、EAAEAA、、NEAANEAA及限制性及限制性AAAA (一)(一)EAAEAA、、NEAANEAA及条件性及条件性EAAEAA     1. EAA1. EAA:: 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AAAA    各种动物所需EAA的种类大致相同,但因各自遗传特性的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EAA的种类: 猪猪 LysLys、、MetMet、、TrpTrp、、PhePhe、、IleIle、、LeuLeu、、ValVal、、 ThrThr、、HisHis、、ArgArg禽禽 除上述十种,还有除上述十种,还有GlyGly、、CysCys、、TyrTyr(酪)(酪)随着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HisHis、、ArgArg需量减少需量减少 几种动物的几种动物的EAA种类及其需要量种类及其需要量氨基酸氨基酸 猪猪 鸡鸡 火鸡火鸡 鸭鸭 鹌鹑鹌鹑 鲤鱼鲤鱼Arg 0.37 1.25 1.6 1.10 1.25 1.31Gly+Ser 1.25 1.0 1.15 His 0.30 0.35 0.58 0.36 0.64Ile 0.51 0.80 1.10 0.63 0.98 0.76Leu 0.90 1.20 1.90 1.26 1.69 1.00Lys 0.95 1.10 1.60 0.90 1.30 1.74Met 0.25 0.50 0.55 0.40 0.50 Met+Cys 0.54 0.90 1.05 0.70 0.75 0.94Phe 0.55 0.72 1.00 0.96 Phe+Thr 0.87 1.34 1.80 1.80 1.98Pro 0.60 Tyr 0.61 0.80 1.00 1.02 1.19Trp 0.17 0.20 0.26 0.23 0.22 0.24Val 0.64 0.90 1.20 0.78 0.95 1.10 2.2.半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 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EAAEAA的的的的AAAA。

CysCys或或或或(Cys)(Cys)2 2、、、、TyrTyr及及及及SerSer,可分别由,可分别由,可分别由,可分别由MetMet、、、、PhePhe和和和和GlyGly转化而来,其需要可完全由转化而来,其需要可完全由转化而来,其需要可完全由转化而来,其需要可完全由MetMet、、、、PhePhe及及及及GlyGly满足,但动物对满足,但动物对满足,但动物对满足,但动物对MetMet和和和和PhePhe的特定需要却不能由的特定需要却不能由的特定需要却不能由的特定需要却不能由CysCys或或或或(Cys)(Cys)2 2及及及及TyrTyr满足,这几种满足,这几种满足,这几种满足,这几种AAAA称半称半称半称半EAAEAA 3.3.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由饲粮提供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由饲粮提供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由饲粮提供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由饲粮提供的AAAAArgArg:猪能合成部分,生长早期不能满足需要:猪能合成部分,生长早期不能满足需要:猪能合成部分,生长早期不能满足需要:猪能合成部分,生长早期不能满足需要HisHis:妊娠生长母猪必须提供一定数量:妊娠生长母猪必须提供一定数量:妊娠生长母猪必须提供一定数量:妊娠生长母猪必须提供一定数量; ;ProPro:猪在幼仔猪(:猪在幼仔猪(:猪在幼仔猪(:猪在幼仔猪(1-5kg1-5kg)需额外补充。

需额外补充需额外补充需额外补充 (二)非必需氨基酸(二)非必需氨基酸 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需要的需要的需要的AAAA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的过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的过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的过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的过程中不需要这些程中不需要这些程中不需要这些程中不需要这些AAAA实际情况下,动物饲粮(纯合实际情况下,动物饲粮(纯合实际情况下,动物饲粮(纯合实际情况下,动物饲粮(纯合AAAA饲粮除外)在提饲粮除外)在提饲粮除外)在提饲粮除外)在提供供供供EAAEAA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NEAANEAA,不足的部,不足的部,不足的部,不足的部分才由体内合成,但一般都能满足需要分才由体内合成,但一般都能满足需要分才由体内合成,但一般都能满足需要分才由体内合成,但一般都能满足需要 (三)限制性氨基酸 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EAAEAA的量与动物所需的量与动物所需的量与动物所需的量与动物所需EAAEAA的量相比,的量相比,的量相比,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比值偏低的比值偏低的比值偏低的AAAA。

由于这些由于这些由于这些由于这些AAAA不足,限制动物对其他不足,限制动物对其他不足,限制动物对其他不足,限制动物对其他EAAEAA和和和和NEAANEAA的利用其中比值最低的称其中比值最低的称其中比值最低的称其中比值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性第一限制性第一限制性第一限制性AAAAAAAA,以后依次为,以后依次为,以后依次为,以后依次为第二限制、第二限制、第二限制、第二限制、第三限制、第四限制第三限制、第四限制第三限制、第四限制第三限制、第四限制……AA……AA……AA……AA非反刍动物的饲料或饲粮限制性非反刍动物的饲料或饲粮限制性非反刍动物的饲料或饲粮限制性非反刍动物的饲料或饲粮限制性AAAA的顺序容易确定的顺序容易确定的顺序容易确定的顺序容易确定反刍动物只有讨论过瘤胃饲料蛋白和微生物蛋白混合物的反刍动物只有讨论过瘤胃饲料蛋白和微生物蛋白混合物的反刍动物只有讨论过瘤胃饲料蛋白和微生物蛋白混合物的反刍动物只有讨论过瘤胃饲料蛋白和微生物蛋白混合物的限制性限制性限制性限制性AAAA才有意义微生物提供的才有意义微生物提供的才有意义微生物提供的才有意义微生物提供的MetMet较少,可能是反刍较少,可能是反刍较少,可能是反刍较少,可能是反刍动物的主要限制性动物的主要限制性动物的主要限制性动物的主要限制性AAAA。

不同饲料,对不同动物,限制性不同饲料,对不同动物,限制性不同饲料,对不同动物,限制性不同饲料,对不同动物,限制性AAAA顺序不完全相同顺序不完全相同顺序不完全相同顺序不完全相同 猪部分常用饲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 饲饲饲饲 料料料料 第一限制第一限制第一限制第一限制 第二限制第二限制第二限制第二限制 第三限制第三限制第三限制第三限制 第四限制第四限制第四限制第四限制 第五限制第五限制第五限制第五限制 性性性性AA AA 性性性性AA AA 性性性性AA AA 性性性性AA AA 性性性性AAAA 豆豆豆豆 饼饼饼饼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 缬氨酸缬氨酸缬氨酸缬氨酸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肉骨粉肉骨粉肉骨粉肉骨粉 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 组氨酸组氨酸组氨酸组氨酸 玉玉玉玉 米米米米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 缬氨酸缬氨酸缬氨酸缬氨酸 高高高高 粱粱粱粱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 小小小小 麦麦麦麦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缬氨酸缬氨酸缬氨酸缬氨酸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大大大大 麦麦麦麦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缬氨酸缬氨酸缬氨酸缬氨酸玉米玉米玉米玉米- -豆饼豆饼豆饼豆饼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 部分肉用仔鸡饲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部分肉用仔鸡饲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饲饲饲饲 料料料料 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 第一限制性第一限制性第一限制性第一限制性 第二限制性第二限制性第二限制性第二限制性 第三限制性第三限制性第三限制性第三限制性 ((((%%)))) AA AA AAAA AA AA玉玉玉玉 米米米米 9.0 9.0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 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 高高高高 粱粱粱粱 9.5 9.5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小小小小 麦麦麦麦 12.6 12.6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 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 大豆饼大豆饼大豆饼大豆饼 46.2 46.2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 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 菜籽饼菜籽饼菜籽饼菜籽饼 35.3 35.3 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 棉籽饼棉籽饼棉籽饼棉籽饼 36.1 36.1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椰子饼椰子饼椰子饼椰子饼 21.2 21.2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棕榈核粕棕榈核粕棕榈核粕棕榈核粕 12.9 12.9 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组氨酸组氨酸组氨酸组氨酸 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 鱼鱼鱼鱼 粉粉粉粉 60.8 60.8 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 - -- - 肉肉肉肉 粉粉粉粉 70.7 70.7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 -- - 肉骨粉肉骨粉肉骨粉肉骨粉 48.6 48.6 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 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二、蛋二、蛋白白质质量的评定方法质质量的评定方法 常用评定指标:常用评定指标: 饲料饲料CP的含量,的含量, 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 生物学价值,生物学价值, 蛋白质的净利用率,蛋白质的净利用率, 蛋白质的效率比,蛋白质的效率比, EAA指数,指数, 瘤胃中瘤胃中CP的降解率。

的降解率 (一)(一)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 粗蛋白质(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 CPcrude protein: CP))可消化粗蛋白质(可消化粗蛋白质(digestible crude protein: digestible crude protein: DCP DCP)) 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消化率( (即即CPCP的消化率的消化率) )    分表观消化率与真实消化率分表观消化率与真实消化率,公式公式:                                            食入氮食入氮-粪氮粪氮   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100% 食入氮食入氮                                         食入氮食入氮-(粪氮粪氮-代谢粪氮代谢粪氮) 蛋白质的真实消化率蛋白质的真实消化率=───────────×100% 食入氮食入氮代谢粪氮:代谢粪氮:动物在采食无氮日粮时,由粪中排出的氮。

动物在采食无氮日粮时,由粪中排出的氮 主要包括消化道脱落物、消化液残余物以及主要包括消化道脱落物、消化液残余物以及 消化道中微生物所含的氮消化道中微生物所含的氮 (二)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二)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 (Biological value-- BV) BV) 1.1.概念概念::    动物体内存留的氮量占吸收氮量的比值通常以%表示BV表示动物体吸收的蛋白质转化为体组织(或畜产品)蛋白质的效率                                          存留氮存留氮     生物学价值生物学价值(BV) =   ────×100%                                           吸收氮吸收氮 2.2.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运用氮平衡试验测定运用氮平衡试验测定分表观生物学价值分表观生物学价值(ABV)(ABV)和真实生物学价值和真实生物学价值(TBV)(TBV)通常指的是通常指的是ABVABV                             食入氮食入氮-(粪氮粪氮+尿氮尿氮)            ABV = ──────────×100%                                    食入氮食入氮-粪氮粪氮                      食入氮食入氮-(粪氮粪氮-代谢粪氮代谢粪氮)-(尿氮尿氮-内源尿氮内源尿氮)    TBV=  ─────────────────×100%                              食入氮食入氮-(粪氮粪氮-代谢粪氮代谢粪氮)内源尿氮:内源尿氮:动物在采食无氮日粮时动物在采食无氮日粮时,由尿中排出的氮。

是由动物体内蛋由尿中排出的氮是由动物体内蛋白白 质代谢产生的氮质代谢产生的氮 动物体内的氮平衡动物体内的氮平衡 正平衡 饲料氮>粪氮+尿氮 体蛋白质沉积等平衡 饲料氮=粪氮+尿氮 体蛋白质不增不减负平衡 饲料氮<粪氮+尿氮 体蛋白质分解 BVBV反映被动物消化吸收的饲料蛋白质在动物体的利反映被动物消化吸收的饲料蛋白质在动物体的利 用程度BVBV越高,蛋白质品质越好,营养价值越高越高,蛋白质品质越好,营养价值越高 常用猪饲料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常用猪饲料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饲料种类饲料种类 BV 饲料种类饲料种类 BV 大大 麦麦 46 大豆粕大豆粕 86 小小 麦麦 43 菜籽粕菜籽粕 63 燕燕 麦麦 59 棉籽粕棉籽粕 60 玉玉 米米 50 葵花籽粕葵花籽粕 60 高高 粱粱 34 椰籽粕椰籽粕 43 优质小麦麸优质小麦麸 59 马铃薯马铃薯(熟熟) 67 大米糠大米糠 31 苜蓿草粉和苜蓿草粉和 蚕蚕 豆豆 53 三叶草粉三叶草粉 79-81 羽扇豆羽扇豆 55 肉骨粉肉骨粉 60 (三)蛋白质净利用率(三)蛋白质净利用率 (net protein(net protein utilization: utilization: NPU)NPU)n沉积于动物体的蛋白质占食入蛋白质的比值。

通常以沉积氮占食入氮的%表示: 沉积氮 NPU = ────×100% 食入氮 或 食入氮-(粪氮+尿氮) 表观NPU=──────────×100% 食入氮 也可用蛋白质的消化率乘也可用蛋白质的消化率乘BVBV求得求得禽一般用NPU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NPU越高,饲料蛋白质品质越好,营养价值越高 作 业: l l某试验测得试验期动物食入总氮量某试验测得试验期动物食入总氮量某试验测得试验期动物食入总氮量某试验测得试验期动物食入总氮量340340克,由粪中排出氮克,由粪中排出氮克,由粪中排出氮克,由粪中排出氮7171克,由尿中排出克,由尿中排出克,由尿中排出克,由尿中排出氮氮氮氮6969克该被测饲料蛋白质的克该被测饲料蛋白质的克该被测饲料蛋白质的克该被测饲料蛋白质的ABVABV是是是是多少?多少?多少?多少?NPUNPU是多少?是多少?是多少?是多少? (四)蛋白质效率比(四)蛋白质效率比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食入每单位重量蛋白质的动物增重。

动物体增重动物体增重(克) PER =───────── 食入蛋白质量食入蛋白质量(克) PER表示饲料蛋白质用于动物生长的效率,越高,该饲料蛋白质品质越好,营养价值越高 (五)氨基酸的化学评分 (Chemical score) 待测饲料蛋白中EAA含量与某种标准的蛋白中相应EAA含量之比,其比值最低的那种EAA的比值,称为该待测蛋白质相对于标准蛋白质的化学评分,亦称化学比分以%表示 饲料蛋白质中饲料蛋白质中EAAEAA含量含量 化学评分=─────────────────×100% 动物组织动物组织( (或产品或产品) )蛋白质中相应蛋白质中相应EAAEAA含量含量 在实际应用,常以饲料中AA含量与动物对AA的需要之比计算,即: 饲料中饲料中EAAEAA含量含量 氨基酸的化学评分= ───────────×100% 动物相应动物相应AAAA的需要量的需要量 仔猪用玉米-豆饼饲料(CP.12%)的AA化学评分 ━━━━━━━┯━━━━━┯━━━━━━━┯━━━━━━━━━━━━┯━━━━━┯━━━━━━━┯━━━━━ 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 │ │ 需要量需要量(%)│ (%)│ 饲料中含量饲料中含量(%)│ (%)│ 化学评分化学评分───────┼─────┼───────┼────────────┼─────┼───────┼───── 精氨酸精氨酸 │ │ 0.20 │ 0.77 │ 3850.20 │ 0.77 │ 385 组氨酸组氨酸 │ │ 0.18 │ 0.30 │ 1670.18 │ 0.30 │ 167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 │ 0.50 │ 0.58 │ 1160.50 │ 0.58 │ 116 亮氨酸亮氨酸 │ │ 0.60 │ 1.31 │ 2180.60 │ 1.31 │ 218 赖氨酸赖氨酸 │ │ 0.70 │ 0.50 │ 71.40.70 │ 0.50 │ 71.4蛋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胱氨酸 │ │ 0.45 │ 0.48 │ 1070.45 │ 0.48 │ 107苯氨酸苯氨酸+ +酪氨酸酪氨酸 │ │ 0.70 │ 1.24 │ 1770.70 │ 1.24 │ 177 苏氨酸苏氨酸 │ │ 0.45 │ 0.51 │ 1130.45 │ 0.51 │ 113 色氨酸色氨酸 │ │ 0.12 │ 0.10 │ 83.30.12 │ 0.10 │ 83.3 缬氨酸缬氨酸 │ │ 0.50 │ 0.59 │ 118 0.50 │ 0.59 │ 118 ━━━━━━━┷━━━━━┷━━━━━━━┷━━━━━ (六)必需氨基酸指数 (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饲料蛋白质中的EAA含量与标准蛋白质(常用鸡蛋蛋白)中相应EAA含量之比的几何平均数: n b1 b2 b3 bn EAAI= × × × ······× a1 a2 a3 an其中b1,b2,b3,···bn为被考察蛋白质中的各种EAA含量;a1,a2,a3,···an为标准蛋白质中相应EAA的含量(g/kg);n为参与计算的EAA的个数。

EAAIEAAI只能说明只能说明EAAEAA总量与标准蛋白的接近程度,没有考虑限制性总量与标准蛋白的接近程度,没有考虑限制性AAAA (七)可消化、可利用和有效氨基酸(七)可消化、可利用和有效氨基酸1.可消化氨基酸: 食入的饲料蛋白质经消化后被吸收的AA2.可利用氨基酸:食入蛋白质中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可用蛋 白质合成的AA在饲料蛋白质、AA质量的评 定中主要是指家禽的可消化AA3.有效氨基酸:有时是对可消化、可利用AA的总称, 有时却特指用化学方法测定的有效 Lys (八)反刍动物蛋白质质量评定体系(八)反刍动物蛋白质质量评定体系NRC: 可吸收蛋白质体系可吸收蛋白质体系 ((absorbed protein system)) 降解食入蛋白降解食入蛋白((degraded intake protein, DIP)) 未降解食入蛋白未降解食入蛋白((undegraded intake protein, UIP););ARC:瘤胃的降解与非降解蛋白质体系瘤胃的降解与非降解蛋白质体系 瘤胃降解蛋白瘤胃降解蛋白((rumen degradable protein, RDP)) 瘤胃非降解蛋白瘤胃非降解蛋白((rumen undegradable protein, UDP)) 饲料蛋白质的降解率公式:饲料蛋白质的降解率公式: 十二指肠非氨氮十二指肠非氨氮- -瘤胃微生物氮瘤胃微生物氮降解率降解率=1 1- ──────────────── 食入饲粮氮食入饲粮氮降解率更精确的公式: 十二指肠非氨氮十二指肠非氨氮-(-(瘤胃微生物氮+内源氮瘤胃微生物氮+内源氮) )降解率降解率=1 1- ─────────────── ─ 食入饲粮氮食入饲粮氮体内法(体内法(in vivoin vivo)、体外法()、体外法(in vitroin vitro)) 尼龙袋法尼龙袋法 初始含氮量初始含氮量- -瘤胃内培养后含氮量瘤胃内培养后含氮量降解率降解率= 初始含氮量初始含氮量 体外人工瘤胃模拟装置体外人工瘤胃模拟装置 山羊的瘤胃、山羊的瘤胃、十二指肠瘘管十二指肠瘘管 奶牛瘤胃瘘管奶牛瘤胃瘘管 奶牛的十二指肠、回肠瘘管奶牛的十二指肠、回肠瘘管 三、饲粮氨基酸的平衡三、饲粮氨基酸的平衡(一)饲粮(一)饲粮AA含量的表示方法含量的表示方法 1.AA1.AA占饲粮的占饲粮的% %::整个饲粮中各种AA占饲粮风 干物质或DM的% 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多采用此法,便于配合饲粮。

2.AA2.AA占占CP%CP%::饲粮中各种AA含量占饲粮CP的% 常用于比较蛋白质的品质,了解饲粮各种AA与理想蛋白质的差距 (二)氨基酸的缺乏(二)氨基酸的缺乏在低蛋白饲粮情况下,可能有一种或几种EAA含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AA缺乏不等于蛋白质缺乏如:南方机榨菜籽饼作为猪的主要蛋白质饲料,可能饲粮蛋白质水平超标,而个别AA(如Lys)含量仍不能满足需要;或者蛋白质不足,但个别AA并不缺乏 (三)氨基酸的不平衡(三)氨基酸的不平衡1.1.氨基酸平衡:氨基酸平衡:日粮AA的种类、数量和相互间的比例与动物的需要量相符合 当AA平衡时利用率最高任何一种EAA不平衡都会导致动物体内蛋白质消耗增多,严重时还会导致生产性能明显降低2.AA2.AA不平衡:不平衡:饲粮AA的比例与动物所需比例不一致 一般不会出现饲粮中AA比例都超过需要的情况,往往是大部分AA符合需要,个别AA偏低不平衡主要是比例问题,缺乏主要是量不足在实际生产中,饲粮AA不平衡一般都同时存在AA的缺乏 (四)氨基酸的互补(四)氨基酸的互补n在饲粮配合中,利用各种饲料AA含量和比例的不同,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饲料蛋白质的配合,相互取长补短,弥补AA的缺陷,使饲粮AA比例达到较理想状态。

n在生产实践中提高饲粮蛋白质品质和利用率的经济有效方法 (五)氨基酸的拮抗(五)氨基酸的拮抗n某些AA过量,在肠道和肾小管吸收时与另一种或几种AA产生竞争,增加机体对这种(些)AA需要的现象 如Lys干扰Arg在肾小管重吸收而增加Arg需要; Val与Leu、Ile间拮抗; Phe与Val、Thr,Leu与Gly,Tyr与Trp间拮抗n拮抗的AA间,比例相差越大,拮抗作用越明显;n拮抗往往伴随AA的不平衡 (六)氨基酸中毒(六)氨基酸中毒n在自然条件下,几乎不存在AA中毒,只有在使用合成AA大大过量时才有可能发生n在日粮中某些单体AA过量会引起动物中毒nMet毒性最强,过量抑制生长,且不能通过补充其他AA加以消除nTyr、Phe、Trp、His等过量也有毒性n在含酪蛋白的正常饲粮中加入5%的Lys或Met、Trp、Leu、Glu,都可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和严重的生产障碍 ( (七七) )日粮氨基酸的平衡方法日粮氨基酸的平衡方法1.1.利用利用AAAA的互补的互补: : 两种或两种以上含限制性两种或两种以上含限制性AAAA不同的饲料配合不同的饲料配合, ,弥补弥补 相互间相互间AAAA的缺陷的缺陷, ,使日粮中使日粮中AAAA尽可能接近动物需要尽可能接近动物需要, , 提高提高 BVBV; ;2.2.添加限制性添加限制性AA:AA: 首先考虑第一限制性首先考虑第一限制性AAAA, ,在添加了第一限制性在添加了第一限制性AAAA的基的基 础上础上, ,再考虑第二、第三、第四再考虑第二、第三、第四…………限制性限制性AAAA。

反反之之, , 有时还会加大日粮有时还会加大日粮AAAA的不平衡的不平衡, ,产生不良影响产生不良影响 添加限制性氨基酸的应用添加限制性氨基酸的应用:: A.当EAA不足时,添加限制性单体AA,而无需补充蛋白质,且效果比添加蛋白质好 玉米-芝麻饼型玉米-芝麻饼型日粮添加赖氨酸的效果日粮添加赖氨酸的效果━━━━━━━┯━━━━━━━┯━━━━━━━━━━ │ 成分含量(%) │ 成 绩 饲 料 ├───┬───┼────┬───── │赖氨酸│粗蛋白│增重(g) │增重/饲料───────┼───┼───┼────┼─────1.玉米+豆饼 │ 1.10 │ 20.3 │243 │ 0.662.玉米+芝麻饼 │ 0.56 │ 20.3 │ 68 │ 0.363.饲料2+赖氨酸│ 1.10 │ 20.3 │222 │ 0.614.玉米+芝麻饼 │ 1.10 │ 38.0 │144 │ 0.445.饲料4+赖氨酸│ 1.46 │ 38.0 │181 │ 0.46━━━━━━━┷━━━┷━━━┷━━━━┷━━━━━B.B.添加限制性添加限制性AAAA,可降低日粮,可降低日粮CPCP含量,使生产性能不变.还可含量,使生产性能不变.还可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节第四节 非蛋白氮的利用非蛋白氮的利用一、动植物体中的一、动植物体中的NPNNPN游离氨基酸、酰胺类、含氮的糖苷和游离氨基酸、酰胺类、含氮的糖苷和脂肪、生物碱、铵盐、硝酸盐、甜菜脂肪、生物碱、铵盐、硝酸盐、甜菜碱、胆碱、嘧啶和嘌呤等碱、胆碱、嘧啶和嘌呤等 二、反刍动物对二、反刍动物对NPNNPN的利用的利用(一)瘤胃微生物对(一)瘤胃微生物对NPNNPN利用有利用有2-42-4周逐渐适应期周逐渐适应期;;(二)营养物质(二)营养物质 用尿素做氮源,应补充用尿素做氮源,应补充S S、、P P、、FeFe、、MnMn、、CoCo等的不足,等的不足,N:S10-14:1N:S10-14:1;当已满足瘤胃微生物正常生长对氮的需要时,;当已满足瘤胃微生物正常生长对氮的需要时,添加尿素效果不佳;添加尿素效果不佳;(三)注意氨中毒(三)注意氨中毒 添加尿素,瘤胃氨添加尿素,瘤胃氨800mg/L800mg/L,血氨浓度超过,血氨浓度超过50mg/L50mg/L可能可能出现中毒;出现中毒; 灌服冰醋酸中和氨或用冷水使瘤胃降温可防止死亡;灌服冰醋酸中和氨或用冷水使瘤胃降温可防止死亡; 奶牛尿素用量不超过饲粮奶牛尿素用量不超过饲粮DMDM的的1%1%;; 饲粮本身含饲粮本身含NPNNPN较高,如青贮饲料,尿素量应酌减较高,如青贮饲料,尿素量应酌减。

三、非反刍动物对三、非反刍动物对NPNNPN的利用能力的利用能力 NPNNPN对猪鸡等非反刍动物基本没有利用价值对猪鸡等非反刍动物基本没有利用价值; ;n马兔等介于反刍与猪鸡之间,通常在小肠被马兔等介于反刍与猪鸡之间,通常在小肠被降解成氨而吸收入血,在肝脏重新转化为尿降解成氨而吸收入血,在肝脏重新转化为尿素,大部分随尿排出体外,非反刍草食动物素,大部分随尿排出体外,非反刍草食动物对对NPNNPN的利用还与其能否接触微生物合成物的利用还与其能否接触微生物合成物有关 第五节第五节 影响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影响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一、动物因素一、动物因素 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生理阶段等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生理阶段等对同一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利用能力不对同一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利用能力不同,所以其营养价值也就不同同,所以其营养价值也就不同 二、饲料因素二、饲料因素(一)(一)日粮的蛋白质水平;日粮的蛋白质水平; (二)(二)日粮蛋白质、日粮蛋白质、AAAA的品质;的品质;(三)(三)日粮中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日粮中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 (四)(四)饲料的加工调制;饲料的加工调制;(五)(五)某些饲料添加剂能提高某些饲料添加剂能提高粗粗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六)(六)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性。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性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1.瘤胃降解蛋白质瘤胃降解蛋白质 2.2.过瘤胃蛋白质过瘤胃蛋白质 3.EAA 4.NEAA 3.EAA 4.NEAA 5.5.限制性限制性AA 6.AA 6.代谢粪氮代谢粪氮 7.7.内源尿氮内源尿氮 8.AA8.AA化学评分化学评分 9.EAA9.EAA指数指数( (EAAI) 10.EAAI) 10.理想蛋白质理想蛋白质 11.AA11.AA的生物学价值的生物学价值(BV) 12.(BV) 12.瘤胃肝脏的氮素循环瘤胃肝脏的氮素循环二、问答题:二、问答题: 1.1.饲料蛋白质中的饲料蛋白质中的AAAA与蛋白质品质有何关系?与蛋白质品质有何关系? 2.2.如何平衡日粮中的如何平衡日粮中的AAAA?? 3.3.评定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方法与指标有哪些评定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方法与指标有哪些? ? 4. 4.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5.成年单胃动物、成年反刍动物、幼龄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成年单胃动物、成年反刍动物、幼龄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 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各有何特点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各有何特点?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