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技术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12KB
约39页
文档ID:579304265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技术_第1页
1/39

实验实验五五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技术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技术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技术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技术n实验目的实验目的n样点的布设原则样点的布设原则n水样的采集水样的采集n水样的保存及运输水样的保存及运输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n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河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河流、湖泊的水样采集布流、湖泊的水样采集布点的原则、方法及水样点的原则、方法及水样的保存技术等的保存技术等 *生态学基础实验* 二、样点的布设二、样点的布设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2、河流断面设置、河流断面设置3、河流断面垂线和采样点的设置、河流断面垂线和采样点的设置4、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5、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生态学基础实验*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n①① 在断面布设前,应首先查清监测河段内生在断面布设前,应首先查清监测河段内生产和生活取水口的位置、取水量;废水排放口产和生活取水口的位置、取水量;废水排放口的位置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河段水文及河床情的位置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河段水文及河床情况;支流汇入、水工建筑情况;其它影响水质况;支流汇入、水工建筑情况;其它影响水质及其均匀程度的因素。

及其均匀程度的因素n②② 应有代表性应有代表性 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体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体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n③③断面数量断面数量 应根据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应根据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的实际需要,考虑对污染物时空分布况的实际需要,考虑对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控制,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和变化规律的控制,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n④④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尽量选择顺直河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缓、无急流湍滩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缓、无急流湍滩处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n((1)流经大、中城)流经大、中城市或工业区等污染较市或工业区等污染较重的河段,一般应设重的河段,一般应设置下列三种断面:置下列三种断面:对对照断面照断面 、、控制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消减断面 n对照断面对照断面 n 反映初始情况上反映初始情况上游,基本不受本地游,基本不受本地区污染的影响处区污染的影响处2、河流断面的设置、河流断面的设置*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n控制断面控制断面 n 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质的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质的影响,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影响,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染物与河水能较充分混合处。

可设污染物与河水能较充分混合处可设置数个控制断面,距离应根据主要污置数个控制断面,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及河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及河道水力特征确定道水力特征确定n监测河流的较大交流汇入前的河口处,监测河流的较大交流汇入前的河口处,湖泊、水库的出、入河口及重要河流湖泊、水库的出、入河口及重要河流入海口处应设置监测断面入海口处应设置监测断面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n消减断面消减断面 n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设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设置在控制断面的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置在控制断面的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有显著下降处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2)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的交界处应设置监测断面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的交界处应设置监测断面3)对水质变化很小或沿污染源排放的废水对水质影响很小)对水质变化很小或沿污染源排放的废水对水质影响很小的长距离河段的长距离河段(如两城市间的长距离河段如两城市间的长距离河段),根据需要适当设置根据需要适当设置控制断面控制断面4)有特殊要求地区,如城市饮用水源地水产资源丰富的地)有特殊要求地区,如城市饮用水源地水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区、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均应设置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均应设置监测断面监测断面*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n(5)为取得水系或河流水质的背景值,应设置背景断面。

n背景断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背景断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n基本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稠密区、基本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稠密区、工业区农药及化肥施放区、主要交通线等一般设工业区农药及化肥施放区、主要交通线等一般设置在河流上游不受污染的河段或接近源头处置在河流上游不受污染的河段或接近源头处 在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的河段应上、下游分别设在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的河段应上、下游分别设置断面置断面.n(6)断面位置确定后,应在岸边设立明显的固定标志物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水面宽水面宽 垂线数垂线数 说明说明 ≤50米米50-100米米>100米米 一条(中泓)一条(中泓)二条(左、右近二条(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岸有明显水流处)三条(左、中、三条(左、中、右)右) a)面上垂线的布设,应避开岸边的污染面上垂线的布设,应避开岸边的污染带,对于有必要进行监测的污染带,可带,对于有必要进行监测的污染带,可在污染带内酌情增加垂线在污染带内酌情增加垂线b)对无排污河段或有充分数据证明断面对无排污河段或有充分数据证明断面上水质均匀时,可只设一条中泓垂线上水质均匀时,可只设一条中泓垂线。

c)凡布设于河口,要计算污染物排放通凡布设于河口,要计算污染物排放通量的断面,必须按本规定设置垂线量的断面,必须按本规定设置垂线 3、河流断面垂线和采样点的设置、河流断面垂线和采样点的设置*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n①①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水体功能分别设置监测垂线按水体功能分别设置监测垂线n②②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分区,可用网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分区,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n③③监测垂线采样点的设置一般与河流的规监测垂线采样点的设置一般与河流的规定相同但对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者,定相同但对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者,应充作水温、溶解氧的探索性试验再定应充作水温、溶解氧的探索性试验再定4、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4、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水深水深 垂线数垂线数 说明说明 ≤5米米5-10米米>10米米一点(水面下一点(水面下0.5米米处)处)二条(水面下二条(水面下0.5米米处处,河底以上河底以上0.5米)米)三条(水面下三条(水面下0.5米米处处,1/2水深水深,河底以上河底以上0.5米)米) 1.不足不足1米时,在米时,在1/2水深处;水深处;2.封冻时,在冰下封冻时,在冰下0.5米处。

米处3.若有充分数据证明若有充分数据证明垂线上水质均匀,可垂线上水质均匀,可酌情减少采样点数酌情减少采样点数 *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5、、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n①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与其它河流相同设有防潮桥闸的潮汐河流,根据需要在桥闸的上、下游分别设置断面n②根据潮汐河流的水文特征,潮汐河流的对照断面一般应设在潮区界以上若感潮河段潮波上溯的距离很长,以致远超出城市管辖河段的上游,其对照断面应设在潮流界以上、若潮流界在该城市管辖的区域之外,则在城市河段的上游设置一个对照断面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5、、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n③在管辖河段内,按需要设置控制断面n④潮汐河流的消减断面,一股应设在进入海口处若入海口处于城市管辖区域外,则设在城市河段的下游n⑤潮汐河流的断面位置,尽可能与水文断面一致或靠近,以便取得有关的水文数据n⑥潮汐河流监测垂线及采样点的设置与其他河流相同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三、水样的采集与保存三、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采样额数的、采样额数的确定原则确定原则2、水样的分类、水样的分类3、水样采集、水样采集*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1、采样额数的确定原则、采样额数的确定原则n①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数,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

n②充分考虑水体功能、影响范围以及有关水文要素n③既要满足反映水质状况的需要;又实际可行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2、水样的分类、水样的分类n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分为:综合水样,瞬时水样,混综合水样,瞬时水样,混合水样,平均污水样合水样,平均污水样n①①综合水样综合水样n 把从不同采样点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样品称综合水样是获得平均浓度的重要方式n②②瞬时水样瞬时水样n 对于组成较为稳定的水样,或水体的组成在相当长时间和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变化不大,采瞬时水样即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2、水样的分类、水样的分类n③③混合水样混合水样n 指在同一采样点上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样的混合样品,有时也叫时间混合样n④④平均污水样平均污水样n 对于排放污水的企业,生产的周期性影响着排污的规律性,为了得到代表性的污水样,应根据排污情况进行周期性采样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3、水样采集、水样采集n((1)采样前的准备)采样前的准备n((2)采样)采样n((3)采样注意事项)采样注意事项n((4)水样现场测定与描述)水样现场测定与描述*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1)采样前的准备)采样前的准备n采样计划的制定采样计划的制定n 采样前应提出采样计划,采样前应提出采样计划,确定采样断面、垂线和采样点,确定采样断面、垂线和采样点,采样时间和路线,人员分工,采样时间和路线,人员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等。

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等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采样器的准备采样器的准备n采样器与水样接触部份材质应采用聚乙烯、有机采样器与水样接触部份材质应采用聚乙烯、有机玻璃塑料或硬质玻璃应先用洗涤剂除去油污,玻璃塑料或硬质玻璃应先用洗涤剂除去油污,自来水冲净,再用自来水冲净,再用10%硝酸或盐酸洗刷,自来水%硝酸或盐酸洗刷,自来水冲净后备用冲净后备用n容器的准备:采用聚乙烯塑料或硬质玻璃容器容器的准备:采用聚乙烯塑料或硬质玻璃容器装测金属类水样的容器,先用洗涤剂清洗,自来装测金属类水样的容器,先用洗涤剂清洗,自来水冲净,再用水冲净,再用10%硝酸或盐酸浸泡%硝酸或盐酸浸泡8小时小时 ,用自,用自来水冲净,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装测有机物来水冲净,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装测有机物水样的容器,先用洗优涤剂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水样的容器,先用洗优涤剂清洗,再用自来水冲净,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贴好标签备用净,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贴好标签备用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多通道自动采水器多通道自动采水器自动采水器自动采水器采样器采样器*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2)采样)采样 采集河流、湖泊等表层水可用适当采集河流、湖泊等表层水可用适当的容器从上方直接采集,注意不能混入的容器从上方直接采集,注意不能混入浮于水面上的物质。

浮于水面上的物质一定深度的水可用直立式或有机玻璃采水一定深度的水可用直立式或有机玻璃采水器;器;泉水、井水可在涌口处采集,有停滞水的泉水、井水可在涌口处采集,有停滞水的必须等新水更替后采集;必须等新水更替后采集;自来水或抽水设备的水应放水数分钟后不自来水或抽水设备的水应放水数分钟后不规则采集规则采集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3)采样注意事项)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时不搅动底部沉积物采样时不搅动底部沉积物 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位置准确必要时可用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位置准确必要时可用GPS定位 洁净的容器在装入水样前,应先用该采样点洁净的容器在装入水样前,应先用该采样点的水冲洗的水冲洗3次次,然后装入水样并按要求加入,然后装入水样并按要求加入相应的固定剂,填写标签相应的固定剂,填写标签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3)采样注意事项)采样注意事项n待测溶解氧的水样应严格不接触空气,其它待测溶解氧的水样应严格不接触空气,其它水样也应尽量少接触空气水样也应尽量少接触空气n认真填写认真填写《《水样采样记录表水样采样记录表》》,用硬质铅笔,用硬质铅笔在现场在现场 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

整n应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完全应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完全n  采样结束前,应仔细检查采样记录和水 采样结束前,应仔细检查采样记录和水样,若有漏采或不符合规定者,应立即补采样,若有漏采或不符合规定者,应立即补采或重来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4)水样现场测定与描述)水样现场测定与描述n水温、水温、 pH值、溶解氧、透值、溶解氧、透明度、电导率、水样感观明度、电导率、水样感观指标的描述、水的颜色、指标的描述、水的颜色、水的气味、水文参数、气水的气味、水文参数、气象参数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透明度盘透明度盘 4.水样的保存及运输水样的保存及运输n⑴⑴水样保存水样保存n为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水样采集后应为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水样采集后应尽快进行分析,为尽量避免水样发生变尽快进行分析,为尽量避免水样发生变化,在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的同时,必化,在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的同时,必须采用相应的保存方法,以控制物理、须采用相应的保存方法,以控制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采取化学、生物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采取冷藏或冷冻保存、加入化学保存剂保存冷藏或冷冻保存、加入化学保存剂保存等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水样保存水样保存n水样允许保存的时间,与水样的性质、分水样允许保存的时间,与水样的性质、分析的项目、溶液的酸度、贮存容器、存放析的项目、溶液的酸度、贮存容器、存放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n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na.减缓生物作用减缓生物作用nb.减缓化合物或者络合物的水解及氧化还减缓化合物或者络合物的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原作用nc.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损失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损失*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水样保存水样保存n保存措施:保存措施:na.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nb.控制溶液的控制溶液的pHnc.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nd.冷藏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冷藏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n对添加剂的要求:对添加剂的要求:待测金属元素的水样,采用待测金属元素的水样,采用优级或分析纯试剂优级或分析纯试剂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⑵⑵水样的运输水样的运输n 水样运输前应将样品容器内、外水样运输前应将样品容器内、外盖盖紧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或波盖盖紧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或波纹纸板间隔,以防运输途中破损纹纸板间隔,以防运输途中破损运输时应有押运人员水样交化验运输时应有押运人员水样交化验室时,双方应在送样单上签名室时,双方应在送样单上签名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存放水样容器的要求和水样保存方法存放水样容器的要求和水样保存方法项 目采 样 容 器保 存 方 法 色、臭、味玻璃瓶4℃保存,24h内测定浑浊度玻璃瓶或聚乙烯瓶4℃保存pH值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最好现场测定,必要时4 ℃保存,6h测定总硬度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必要时加硝酸至pH<2金属(铁、锰、铜、锌、镉、铅)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加硝酸至pH<2挥发酚类玻璃瓶加氢氧化钠至pH≥12,4℃保存,24h内测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玻璃瓶聚乙烯瓶4℃保存,24h测定氟化物聚乙烯瓶4℃保存氰化物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加氢氧化钠至pH≥12,4℃保存,24h内测定砷、硒玻璃瓶或聚乙烯瓶 汞聚乙烯瓶加1+9硝酸(内含0.01%Cr2O72-)  pH<2,10天内测定 铬(六价)内壁无磨损的玻璃瓶加氢氧化钠至pH7~9,尽快测定细菌总数消毒玻璃瓶在4h内检验总大肠菌群消毒玻璃瓶在4h内检验余 氯玻璃瓶现场测定 余 氯玻璃瓶现场测定氨 氮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每升水样加0.8ml硫酸,4℃保存,24h内测定亚硝酸盐氮玻璃瓶或聚乙烯瓶4℃保存,尽快分析硝酸盐氮璃瓶或聚乙烯瓶每升水样加0.8ml硫酸,4℃保存,24h内测定耗氧量玻璃瓶每升水样加0.8ml硫酸,4℃保存,24h内测定氯化物玻璃瓶或聚乙烯瓶 硫酸盐玻璃瓶或聚乙烯瓶 碘化物玻璃瓶或聚乙烯瓶 六六六玻璃瓶 氯 仿玻璃瓶现场处理后送回实验室,于冰箱内保存不得超过4h四氯化碳玻璃瓶现场处理后送回实验室,于冰箱内保存不得超过4h苯并(A)芘玻璃瓶(棕色)阴凉的暗处放置不超过4h 注: ① 未注明保存方法的项目表示水样不需要特殊处理。

② 测硒用的聚乙烯瓶必须用1+1盐酸或1+1硝酸溶液浸泡4h以上,然后再用纯水清洗干净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思考题思考题n1.水样采集应注意哪些问题?水样采集应注意哪些问题?n2.不同环境水样采集的布点原不同环境水样采集的布点原则是什么?则是什么?*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预习下次实验预习下次实验实验六实验六水体溶解氧的测定水体溶解氧的测定*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