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结构图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9272951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结构图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结构图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结构图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结构图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结构图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结构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结构图(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三三单单元元物物质质构构成成的的奥奥秘秘三三门门峡峡市市实实验验中中学学 李李莎莎1课标要求2教材分析3教学策略结构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构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一、课标要求课标要求课课标标要要求求方法与能力要求方法与能力要求情感要求情感要求知识要求知识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引导学生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树立物质由微观粒子构微粒,树立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帮助学生从微观角成的概念,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及其变化;同时,度理解物质及其变化;同时,帮助学生把宏观和微观的分析帮助学生把宏观和微观的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的概念联系起来,建立元素的概念. 通过观

2、察、想象、类比、模型化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提高学生想象、推理能力和等,提高学生想象、推理能力和创新创新能力。引入充满神奇色彩的能力。引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让学生对学习化学微观世界,让学生对学习化学充满兴趣。充满兴趣。1)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物质构成的物质构成的奥秘奥秘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物质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社会发展发展身边

3、的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物质构成的奥秘奥秘一一级级主主题题一级主题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二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1.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物质微粒构成物质3.认识化学元素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组成的表示物质组成的表示一、课标要求:新旧课标对比一、课标要求:新旧课标对比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2.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物。3.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旧课标:旧课标:新课标:新课标: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

4、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2.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3.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认识物质的多样性。4.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一级主题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二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1.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物质微粒构成物质3.认识化学元素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组成的表示物质组成的表示一、课标要求:新旧课标对比一、课标要求:新旧课标对比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记住一些常见

5、元素的名称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符号。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4.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5.形成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不变”的观念。的观念。旧课标:旧课标:新课标:新课标: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记住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知道元素正确的简单分类知道元素正确的简单分类4.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表中找到

6、指定的元素。5.形成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不变”的观念。的观念。二、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位于人教版教材第三位于人教版教材第三单元。是初中化学单元。是初中化学“双基双基”的重要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既是部分,属于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既是今后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必不可今后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对于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少的工具。它对于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向往,培

7、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身边物质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身边物质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单元也为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定了基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2.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元素元素定义定义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应用应用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子排布离子离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元素符号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3.主要考点主要考点 分分子子和和原原子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相相对对原原子子质质量量 元元素素周周期期表表 元元素素 离离子子 原原子子的的构构成成物物质质组组成成

8、构构成成的的描描述述近近5年中招考试中本单元的分值年中招考试中本单元的分值09年占全卷分值的约年占全卷分值的约14(7分);分);10年占全卷分值的约年占全卷分值的约15(8分);分);11年占全卷分值的约年占全卷分值的约17(9分);分);12年占全卷分值的约年占全卷分值的约15(8分);分);13年占全卷分值的约年占全卷分值的约17(9分)。分)。中考链接中考链接中中招招考考试试题题型型归归纳纳构成物质的粒子构成物质的粒子2013年填空题第年填空题第15(1)题题15.(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的构成粒子是(填化学符号)(填化学符号)用分子的观

9、点解释一些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2012年填空题第年填空题第12题题12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时满城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飘香,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离子离子2013年选择题第年选择题第5题题5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ABCD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2013年综合应用题第年综合应用题第21题题四、四、21(1)右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右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在化合物中铝通

10、常显+3价价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三、三、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根据原子序数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相关信息查找相关信息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的概念、意义,会正确书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写元素符号知知识识树树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元素元素记住一些常见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性质知道元素的性质与最外电子排布与最外电子排布的关系的关系了解离子的概念了解离子的概念和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了解核外电子了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分层排布知道原子的构

11、成及知道原子的构成及原子呈中性的原因原子呈中性的原因记住核电荷数记住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电子数的关系会查相对原子质量会查相对原子质量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解释一些现象了解分子原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子的概念化学用语化学用语表述能力表述能力能能 力力 树树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能力微观想象能力比较、归纳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概括等能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树立树立“物质无限可物质无限可分分”,“量变引起量变引起质变质变”的辩证唯物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主义观点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价价值值树树养成实事求是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

12、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方严谨的科学方法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重难点重难点难难点点 重重点点重重点点 重重点点 难难点点核外电子核外电子排布排布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分子、离子、原分子、离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子之间的关系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元素符号、分子原子的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分子原子分子原子的概念的概念1.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2 2. .通过小组实验探究,获取真知通过小组实验探究,获取真知3.3.充分利用多媒体,攻克难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攻克难点 5.5.设计游戏设计游戏, ,突破记忆难点突破记忆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策略4.4.通过类比、归纳,

13、通过类比、归纳, 总结规律总结规律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送送人人玫玫瑰瑰手手有有余余香香?火车铁轨接缝处留有空隙火车铁轨接缝处留有空隙?衣物中放置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衣物中放置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学生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品红固体为什么品红固体为什么会消失?而整杯会消失?而整杯水变红色?水变红色?2、通过小组实验探究,获取真知、通过小组实验探究,获取真知教学策略教学策略1 + 1 1 + 1 是否一定等是否一定等于于 2 2?学生实验学生实验酒精水2、通过小组实验探究,获取真知、通过小组实验探究,获取真知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学生实验

14、学生实验2、通过小组实验探究,获取真知、通过小组实验探究,获取真知教学策略教学策略1、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水和分别吸入等体积的水和空气空气.2、让每个小组的两个同、让每个小组的两个同学同时压缩,哪个更容学同时压缩,哪个更容易压缩。易压缩。比较:比较: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的大小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的大小现象:现象:1.两支注射器都能被压缩两支注射器都能被压缩2.盛放气体的注射器比盛盛放气体的注射器比盛放液体的注射器更容易压放液体的注射器更容易压缩缩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15、固态固态液态液态气态气态通常状况下:通常状况下:气体气体分子分子间的间隔间的间隔固体固体分子分子间的间隔间的间隔液体液体分子分子间的间隔间的间隔3、充分利用多媒体,攻克难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攻克难点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教学策略4、通过类比、归纳,、通过类比、归纳,总结规律总结规律氦氦 氖氖 钠钠 镁镁 锰锰 钡钡 氟氟He Ne Na Mg MnHe Ne Na Mg Mn Ba FBa F谐音记忆元素符号元素符号5、设计游戏、设计游戏,突破记忆难点突破记忆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硅硅(Si)硫硫(S) 铁铁(Fe)氟氟(F)铝铝(Al)氯氯(Cl) 铂铂(Pt)磷磷(P)钙钙

16、(Ca)铜铜(Cu) 银银(Ag)汞汞(Hg) 对比比记忆5、设计游戏、设计游戏,突破记忆难点突破记忆难点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分分子子概念概念构成物质的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一种粒子基本性质基本性质保持物质化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小粒子分子的质分子的质量、体积量、体积都很小都很小分子在不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断地运动分子间分子间有间隔有间隔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方式一方式一师生共同总结师生共同总结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方式二方式二学生自己总结学生自己总结1、分子是由、分子是由_构成的,如:构成的,如:1个水分子是由个水分子是由_和和_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_构成的;

17、构成的;1个氧分个氧分子是子是_构成的构成的。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身_;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成更小的粒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成更小的粒子_,_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又重新组合成新的_。3、分子是、分子是_最小粒子最小粒子4、原子、原子_。5、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_。6、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表达式、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表达式_。7、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A、大小和质量不同、大小和质量不同B、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分子

18、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课堂检测课堂检测8、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氧气(B)水)水(C)汞)汞(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是、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是()()(A)二氧)二氧化锰化锰(B)空气)空气(C)高锰酸钾)高锰酸钾(D)蒸馏水)蒸馏水10、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同种分子的化

19、学性质相同D分子受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分子受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高锰酸钾加热后的产物高锰酸钾加热后的产物B食盐水食盐水C蒸馏水制成的冰水混合物蒸馏水制成的冰水混合物D液态空气液态空气课堂检测课堂检测理想中的理想中的 化学课堂化学课堂理想的化学课堂理想的化学课堂1.1.教材:应向综合、融合、重组方向发展。教材:应向综合、融合、重组方向发展。2.2.教师:应具有教师:应具有“四会四会”(会学、会教、会(会学、会教、会 研究、研究、 会指导)的能力。会指导)的能力。3.3.学生:应会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创新性学学生:应会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创新性学 习。习。三者的结合应是高效的、具有创造性的三者的结合应是高效的、具有创造性的,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收获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收获成功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