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分不确定与不完全信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9265870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部分不确定与不完全信息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十三部分不确定与不完全信息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十三部分不确定与不完全信息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十三部分不确定与不完全信息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十三部分不确定与不完全信息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部分不确定与不完全信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部分不确定与不完全信息(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不确定性与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性与不完全信息 一、不确定性与风险一、不确定性与风险一、不确定性与风险一、不确定性与风险 1 1、不确定性与期望效用、不确定性与期望效用、不确定性与期望效用、不确定性与期望效用 根据概率论的基本知识,随机现象的某一事件的实现根据概率论的基本知识,随机现象的某一事件的实现根据概率论的基本知识,随机现象的某一事件的实现根据概率论的基本知识,随机现象的某一事件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用概率表示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用概率表示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用概率表示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用概率表示不同结果

2、出现的可能性。在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不确定情况下的收入或消费有一种在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不确定情况下的收入或消费有一种在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不确定情况下的收入或消费有一种在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不确定情况下的收入或消费有一种偏好排序,如何排列呢?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按照偏好排序,如何排列呢?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按照偏好排序,如何排列呢?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按照偏好排序,如何排列呢?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按照“ “预期效预期效预期效预期效用用用用” ”(Expected UtilityExpected Utility,EUEU)的大小来进行。)的大小来进行。)的大小来进行。)的大小来进行。 所谓预期效用是根据各种情况出现的

3、概率和相应概率所谓预期效用是根据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概率所谓预期效用是根据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概率所谓预期效用是根据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概率下的收入或消费估计的效用。例如,未来可能出现两种状下的收入或消费估计的效用。例如,未来可能出现两种状下的收入或消费估计的效用。例如,未来可能出现两种状下的收入或消费估计的效用。例如,未来可能出现两种状态,状态态,状态态,状态态,状态1 1和状态和状态和状态和状态2 2,两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别为,两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别为,两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别为,两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1和和和和22,如果只有这两种可能性,那么,如果只有这两种可能性,那么,如

4、果只有这两种可能性,那么,如果只有这两种可能性,那么2=1-12=1-1,C1C1和和和和C2C2分别分别分别分别代表状态代表状态代表状态代表状态1 1和状态和状态和状态和状态2 2下的收入或者消费,那么预期效用效用下的收入或者消费,那么预期效用效用下的收入或者消费,那么预期效用效用下的收入或者消费,那么预期效用效用函数可以定义为:函数可以定义为:函数可以定义为:函数可以定义为: EU=1VEU=1V(C1C1)+2V+2V(C2C2),),),), 其中其中其中其中V V(C1C1)和)和)和)和V V(C2C2)为一般的效用函数。)为一般的效用函数。)为一般的效用函数。)为一般的效用函数。

5、 预期效用函数也被称为预期效用函数也被称为预期效用函数也被称为预期效用函数也被称为“ “冯冯冯冯. .纽曼纽曼纽曼纽曼- -摩根斯坦效用函数摩根斯坦效用函数摩根斯坦效用函数摩根斯坦效用函数” ”(Von Neumann-Morgenstern Utility FunctionVon Neumann-Morgenstern Utility Function,它,它,它,它是以是以是以是以2020世纪美国著名数学家冯世纪美国著名数学家冯世纪美国著名数学家冯世纪美国著名数学家冯. .纽曼(纽曼(纽曼(纽曼(Von NeumannVon Neumann)和)和)和)和经济学家摩根斯坦(经济学家摩根斯坦

6、(经济学家摩根斯坦(经济学家摩根斯坦(MorgensternMorgenstern)的名字命名的)。)的名字命名的)。)的名字命名的)。)的名字命名的)。 例如,假设效用函数为例如,假设效用函数为例如,假设效用函数为例如,假设效用函数为V=V=LnCLnC, 那么预期效用函数为:那么预期效用函数为:那么预期效用函数为:那么预期效用函数为: EU=1 LnC1+2 LnC2EU=1 LnC1+2 LnC2 期望效用函数之所以是合理的,是因为根据所谓独期望效用函数之所以是合理的,是因为根据所谓独期望效用函数之所以是合理的,是因为根据所谓独期望效用函数之所以是合理的,是因为根据所谓独 立性假定,如果

7、人们计划在一种自然状态下作出的选择,立性假定,如果人们计划在一种自然状态下作出的选择,立性假定,如果人们计划在一种自然状态下作出的选择,立性假定,如果人们计划在一种自然状态下作出的选择, 独立于在另一种自然状态下的选择。这意味着或有消费独立于在另一种自然状态下的选择。这意味着或有消费独立于在另一种自然状态下的选择。这意味着或有消费独立于在另一种自然状态下的选择。这意味着或有消费 的效用函数的特征是:不同消费或者或有消费束是可加的效用函数的特征是:不同消费或者或有消费束是可加的效用函数的特征是:不同消费或者或有消费束是可加的效用函数的特征是:不同消费或者或有消费束是可加 的,也就是采取期望效用函

8、数的形式。的,也就是采取期望效用函数的形式。的,也就是采取期望效用函数的形式。的,也就是采取期望效用函数的形式。 如果预期效用可以表示人们对随机现象的偏好,那如果预期效用可以表示人们对随机现象的偏好,那如果预期效用可以表示人们对随机现象的偏好,那如果预期效用可以表示人们对随机现象的偏好,那 么它是如何来反映人们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呢?我们可以用么它是如何来反映人们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呢?我们可以用么它是如何来反映人们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呢?我们可以用么它是如何来反映人们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呢?我们可以用 预期效用函数定义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区分风险偏好者、预期效用函数定义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区分风险偏好者、预

9、期效用函数定义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区分风险偏好者、预期效用函数定义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区分风险偏好者、 风险中性者和风险回避者三种情形。风险中性者和风险回避者三种情形。风险中性者和风险回避者三种情形。风险中性者和风险回避者三种情形。 如图如图如图如图13-113-1,假定某人拥有,假定某人拥有,假定某人拥有,假定某人拥有100100元的确定财富,是否参元的确定财富,是否参元的确定财富,是否参元的确定财富,是否参加这样一个赌博:加这样一个赌博:加这样一个赌博:加这样一个赌博:50%50%的可能性赢得的可能性赢得的可能性赢得的可能性赢得5050元,元,元,元,50%50%的可能性的可能性的可能性的

10、可能性输掉输掉输掉输掉5050元,因此,这场赌博的预期收益是:元,因此,这场赌博的预期收益是:元,因此,这场赌博的预期收益是:元,因此,这场赌博的预期收益是:150*50%+50*50%=100150*50%+50*50%=100,假定个人的效用曲线是图,假定个人的效用曲线是图,假定个人的效用曲线是图,假定个人的效用曲线是图13-113-1的的的的V V,这场赌博带来的预期效用是,这场赌博带来的预期效用是,这场赌博带来的预期效用是,这场赌博带来的预期效用是CDCD连线的中点连线的中点连线的中点连线的中点EUEU或者或者或者或者B B点的效用水平。相比之下,确定性地拥有点的效用水平。相比之下,确

11、定性地拥有点的效用水平。相比之下,确定性地拥有点的效用水平。相比之下,确定性地拥有100100元财富的效元财富的效元财富的效元财富的效用为用为用为用为V V(100100)或者)或者)或者)或者A A点的效用水平,显然,点的效用水平,显然,点的效用水平,显然,点的效用水平,显然,A A点的效用水点的效用水点的效用水点的效用水平大于平大于平大于平大于B B点的效用水平,也就是说赌博预期收益的效用要点的效用水平,也就是说赌博预期收益的效用要点的效用水平,也就是说赌博预期收益的效用要点的效用水平,也就是说赌博预期收益的效用要大于赌博的预期效用,这是一个规避风险的人,因为他更大于赌博的预期效用,这是一

12、个规避风险的人,因为他更大于赌博的预期效用,这是一个规避风险的人,因为他更大于赌博的预期效用,这是一个规避风险的人,因为他更愿意确定性地拥有赌博的预期收益而不是参与赌博,其效愿意确定性地拥有赌博的预期收益而不是参与赌博,其效愿意确定性地拥有赌博的预期收益而不是参与赌博,其效愿意确定性地拥有赌博的预期收益而不是参与赌博,其效用函数曲线必然是凹曲线。风险回避者的效用随着财富增用函数曲线必然是凹曲线。风险回避者的效用随着财富增用函数曲线必然是凹曲线。风险回避者的效用随着财富增用函数曲线必然是凹曲线。风险回避者的效用随着财富增长但增加的速度递减。如图长但增加的速度递减。如图长但增加的速度递减。如图长但

13、增加的速度递减。如图13-213-2,风险偏好者的效用随着,风险偏好者的效用随着,风险偏好者的效用随着,风险偏好者的效用随着财富增长而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因为,风险偏好者喜财富增长而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因为,风险偏好者喜财富增长而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因为,风险偏好者喜财富增长而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因为,风险偏好者喜欢高收入的刺激,收入越高,带来的满足感越强。其效用欢高收入的刺激,收入越高,带来的满足感越强。其效用欢高收入的刺激,收入越高,带来的满足感越强。其效用欢高收入的刺激,收入越高,带来的满足感越强。其效用曲线是凸的,此时参加赌博的预期效用高于确定地得到赌曲线是凸的,此时参加赌博的

14、预期效用高于确定地得到赌曲线是凸的,此时参加赌博的预期效用高于确定地得到赌曲线是凸的,此时参加赌博的预期效用高于确定地得到赌博预期收益的效用,或者说博预期收益的效用,或者说博预期收益的效用,或者说博预期收益的效用,或者说A A点的效用水平小于点的效用水平小于点的效用水平小于点的效用水平小于B B点的效点的效点的效点的效用水平。至于风险中性者的效用函数是线性的。如图用水平。至于风险中性者的效用函数是线性的。如图用水平。至于风险中性者的效用函数是线性的。如图用水平。至于风险中性者的效用函数是线性的。如图13-313-3所示,风险中性者只计较随机报酬的大小,而对随机报酬所示,风险中性者只计较随机报酬

15、的大小,而对随机报酬所示,风险中性者只计较随机报酬的大小,而对随机报酬所示,风险中性者只计较随机报酬的大小,而对随机报酬的风险程度不关注。赌博的预期收益的效用等于赌博的预的风险程度不关注。赌博的预期收益的效用等于赌博的预的风险程度不关注。赌博的预期收益的效用等于赌博的预的风险程度不关注。赌博的预期收益的效用等于赌博的预期效用。期效用。期效用。期效用。 专栏专栏 中国经济转型的风险中国经济转型的风险 风险是指受各种难以控制和预测的因素影响,风险是指受各种难以控制和预测的因素影响, 导致导致行为主体的期望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差异的可能性。经济行为主体的期望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差异的可能性。经济风险是指

16、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各经济实体在从事正常风险是指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各经济实体在从事正常的经济活动时,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只要存在不确定的经济活动时,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只要存在不确定性就存在风险。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由信息不完全、不性就存在风险。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由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而产生的不确定性。由于经济转型会带来体制的变革,对称而产生的不确定性。由于经济转型会带来体制的变革, 改变已有的相对确定的环境,因此转型过程更为不确定,改变已有的相对确定的环境,因此转型过程更为不确定, 可能产生的风险也就更大。因此,可能产生的风险也就更大。因此, 经济转型过程必须尽可经济转型过程必须尽

17、可能地将风险考虑在内,也就是说,能地将风险考虑在内,也就是说, 体制的转型包含规避风体制的转型包含规避风险的体制建设。只有这样,险的体制建设。只有这样, 才能减少转型摩擦,降低转型才能减少转型摩擦,降低转型成本。成本。 总而言之,总而言之,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因素对经济转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因素对经济转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还有非经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还有非经济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对转型起着非常重要济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对转型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

18、因素, 这这种不确定因素往往给经济转型带来风险。同时,经济转型种不确定因素往往给经济转型带来风险。同时,经济转型的复杂性也给转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带来新的困难,的复杂性也给转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带来新的困难, 从而造成宏观经济风险的可能性。从而造成宏观经济风险的可能性。 耶鲁大学希勒教授为他的枟金融新秩序枠一书在中国耶鲁大学希勒教授为他的枟金融新秩序枠一书在中国出版所写的中文版序言中,出版所写的中文版序言中, 在肯定中国经济转型所取得的在肯定中国经济转型所取得的成绩并相信有一个全新的未来的基础上指出:成绩并相信有一个全新的未来的基础上指出: “中国所面中国所面对的经济不确定性并不比其他国家

19、小。对的经济不确定性并不比其他国家小。” 他所指出的风险他所指出的风险,概括起来有如下表现,概括起来有如下表现 : 一是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一是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并不明朗,中国长期的发展轨道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二是并不明朗,中国长期的发展轨道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二是中国未来收入不平等增加的风险也不比其他国家低。未来中国未来收入不平等增加的风险也不比其他国家低。未来中国需要采取措施调节那些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性的不公中国需要采取措施调节那些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性的不公正和反复无常的经济波动。三是中国也有一些严重的社会正和反复无常的经济波动。三是中国也有一些严重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解决。中国需要认真考虑为老年人

20、和弱势群保障问题需要解决。中国需要认真考虑为老年人和弱势群体提供财政保障。四是世界历史上有许多房地产泡沫产生体提供财政保障。四是世界历史上有许多房地产泡沫产生和破灭的例子。中国一定不能让其他国家的城市灾难在这和破灭的例子。中国一定不能让其他国家的城市灾难在这里重演。应该鼓励人们在投资房地产时增强风险意识,里重演。应该鼓励人们在投资房地产时增强风险意识, 不不能让过度动荡的住宅市场使人们失去信心。五是中国在股能让过度动荡的住宅市场使人们失去信心。五是中国在股票市场发展起来以后,票市场发展起来以后, 也会遇到股市风险。不仅股票市场也会遇到股市风险。不仅股票市场被夸大了,被夸大了, 公众赋予股票市场

21、的重要程度也被夸大了。股公众赋予股票市场的重要程度也被夸大了。股票市场不会使所有人致富,票市场不会使所有人致富, 也不会解决经济中存在的所有也不会解决经济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问题。 2 2、风险与保险、风险与保险、风险与保险、风险与保险 风险是生活中不可逃避的现实,而人们又是厌恶风风险是生活中不可逃避的现实,而人们又是厌恶风风险是生活中不可逃避的现实,而人们又是厌恶风风险是生活中不可逃避的现实,而人们又是厌恶风 险的。所以,一个风险回避者必定会参加保险。但是,保险的。所以,一个风险回避者必定会参加保险。但是,保险的。所以,一个风险回避者必定会参加保险。但是,保险的。所以,一个风险回避者必定会参加

22、保险。但是,保 险只是转移风险而已,风险本身并没有消除。一位风险中险只是转移风险而已,风险本身并没有消除。一位风险中险只是转移风险而已,风险本身并没有消除。一位风险中险只是转移风险而已,风险本身并没有消除。一位风险中 性者如果提供保险,能够使保险双方都受益。显然,如果性者如果提供保险,能够使保险双方都受益。显然,如果性者如果提供保险,能够使保险双方都受益。显然,如果性者如果提供保险,能够使保险双方都受益。显然,如果 某人是偏好风险的,那他更愿意提供保险。某人是偏好风险的,那他更愿意提供保险。某人是偏好风险的,那他更愿意提供保险。某人是偏好风险的,那他更愿意提供保险。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市场不一

23、定要建立在人们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保险市场不一定要建立在人们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保险市场不一定要建立在人们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保险市场不一定要建立在人们不同 的风险态度之上,即使风险态度相同,在假设风险事件相的风险态度之上,即使风险态度相同,在假设风险事件相的风险态度之上,即使风险态度相同,在假设风险事件相的风险态度之上,即使风险态度相同,在假设风险事件相 互独立的条件下,人们也可以相互保险,合伙分担风险,互独立的条件下,人们也可以相互保险,合伙分担风险,互独立的条件下,人们也可以相互保险,合伙分担风险,互独立的条件下,人们也可以相互保险,合伙分担风险, 或者进行自我保险。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保险公司

24、看作是或者进行自我保险。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保险公司看作是或者进行自我保险。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保险公司看作是或者进行自我保险。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保险公司看作是 所谓自我保险的组织者,它经营着大量的独立保险事务,所谓自我保险的组织者,它经营着大量的独立保险事务,所谓自我保险的组织者,它经营着大量的独立保险事务,所谓自我保险的组织者,它经营着大量的独立保险事务,保险公司的报酬的方差可以很小。保险公司的报酬的方差可以很小。保险公司的报酬的方差可以很小。保险公司的报酬的方差可以很小。 对于绝大多数人当面临的金额较大时,选择支付小对于绝大多数人当面临的金额较大时,选择支付小对于绝大多数人当面临的金额较大时

25、,选择支付小对于绝大多数人当面临的金额较大时,选择支付小 额保险费来保证在遭受可能的大损失时得到补偿。因此,额保险费来保证在遭受可能的大损失时得到补偿。因此,额保险费来保证在遭受可能的大损失时得到补偿。因此,额保险费来保证在遭受可能的大损失时得到补偿。因此, 当面临公平的费率时,风险回避的投保人将对可能遭受的当面临公平的费率时,风险回避的投保人将对可能遭受的当面临公平的费率时,风险回避的投保人将对可能遭受的当面临公平的费率时,风险回避的投保人将对可能遭受的 损失进行全额保险。损失进行全额保险。损失进行全额保险。损失进行全额保险。 假如一个人拥有财产为假如一个人拥有财产为假如一个人拥有财产为假如

26、一个人拥有财产为WW,面临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面临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面临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面临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比如说,她的财产中的一部分是房产,价值为比如说,她的财产中的一部分是房产,价值为比如说,她的财产中的一部分是房产,价值为比如说,她的财产中的一部分是房产,价值为L L,这样财,这样财,这样财,这样财富是个随机变量,以概率富是个随机变量,以概率富是个随机变量,以概率富是个随机变量,以概率P P取值取值取值取值W-LW-L,即发生火灾;以概,即发生火灾;以概,即发生火灾;以概,即发生火灾;以概率率率率1-P1-P取值取值取值取值WW,即不发生火灾。如果没有保险,期望效用,即不

27、发生火灾。如果没有保险,期望效用,即不发生火灾。如果没有保险,期望效用,即不发生火灾。如果没有保险,期望效用为为为为 (1-P1-P)U U(WW)+PU+PU(W-LW-L) 假设保险公司愿意以假设保险公司愿意以假设保险公司愿意以假设保险公司愿意以的价格赔偿,被保险人购买的价格赔偿,被保险人购买的价格赔偿,被保险人购买的价格赔偿,被保险人购买X X保险,支付保险费为保险,支付保险费为保险,支付保险费为保险,支付保险费为XX,如果发生损失,将获得,如果发生损失,将获得,如果发生损失,将获得,如果发生损失,将获得X X赔偿。赔偿。赔偿。赔偿。一个人需要购买适当的保险以最大化其期望效用。一个人需要

28、购买适当的保险以最大化其期望效用。一个人需要购买适当的保险以最大化其期望效用。一个人需要购买适当的保险以最大化其期望效用。 MAXMAX(1-P1-P)U U(W-W-XX)+ PU+ PU(W-W-XX L+X L+X) 假设保险费是统计公平的,或者说保险市场接近完全假设保险费是统计公平的,或者说保险市场接近完全假设保险费是统计公平的,或者说保险市场接近完全假设保险费是统计公平的,或者说保险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保险市场上有许多保险公司,且任何厂商可以竞争市场,保险市场上有许多保险公司,且任何厂商可以竞争市场,保险市场上有许多保险公司,且任何厂商可以竞争市场,保险市场上有许多保险公司,且任何

29、厂商可以自由进出该行业,这样,只要收支能够平衡,就愿意经营自由进出该行业,这样,只要收支能够平衡,就愿意经营自由进出该行业,这样,只要收支能够平衡,就愿意经营自由进出该行业,这样,只要收支能够平衡,就愿意经营该项保险业务,即保险费的收入恰好等于赔偿的期望值,该项保险业务,即保险费的收入恰好等于赔偿的期望值,该项保险业务,即保险费的收入恰好等于赔偿的期望值,该项保险业务,即保险费的收入恰好等于赔偿的期望值,即即即即=P=P,可以得到,可以得到,可以得到,可以得到,X=LX=L,也就是说,如果保险是统计公,也就是说,如果保险是统计公,也就是说,如果保险是统计公,也就是说,如果保险是统计公平的,那么

30、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将会完全投保。平的,那么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将会完全投保。平的,那么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将会完全投保。平的,那么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将会完全投保。 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分散风险,或者说是一种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分散风险,或者说是一种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分散风险,或者说是一种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分散风险,或者说是一种保险市场。假设有保险市场。假设有保险市场。假设有保险市场。假设有100100元投资,可供选择的有两个行业:生元投资,可供选择的有两个行业:生元投资,可供选择的有两个行业:生元投资,可供选择的有两个行业:生产太阳镜或雨伞,投资的利润取决于今后的天气状况,是产太阳镜或

31、雨伞,投资的利润取决于今后的天气状况,是产太阳镜或雨伞,投资的利润取决于今后的天气状况,是产太阳镜或雨伞,投资的利润取决于今后的天气状况,是晴天还是雨天。晴天还是雨天。晴天还是雨天。晴天还是雨天。 表表表表13-1 13-1 不同情况的盈利或亏损不同情况的盈利或亏损不同情况的盈利或亏损不同情况的盈利或亏损 如表如表如表如表13-113-1所示,假定雨天和晴天的概率各为所示,假定雨天和晴天的概率各为所示,假定雨天和晴天的概率各为所示,假定雨天和晴天的概率各为50%50%,如,如,如,如果只投资于一种行业,不管是生产太阳镜还是雨伞,都有果只投资于一种行业,不管是生产太阳镜还是雨伞,都有果只投资于一

32、种行业,不管是生产太阳镜还是雨伞,都有果只投资于一种行业,不管是生产太阳镜还是雨伞,都有一半的可能性获得一半的可能性获得一半的可能性获得一半的可能性获得100100,也有一半的可能性亏损,也有一半的可能性亏损,也有一半的可能性亏损,也有一半的可能性亏损5050,期望,期望,期望,期望效用为效用为效用为效用为1/21/2(100100)+1/2+1/2(-50-50)。如果在两个行业各投资)。如果在两个行业各投资)。如果在两个行业各投资)。如果在两个行业各投资5050元的话,风险就完全消除了。因为无论天气如何,都可以元的话,风险就完全消除了。因为无论天气如何,都可以元的话,风险就完全消除了。因为

33、无论天气如何,都可以元的话,风险就完全消除了。因为无论天气如何,都可以用一个行业地用一个行业地用一个行业地用一个行业地5050元利润去抵消另一个行业的元利润去抵消另一个行业的元利润去抵消另一个行业的元利润去抵消另一个行业的2525亏损,可以亏损,可以亏损,可以亏损,可以太阳太阳镜雨雨伞雨天雨天-50-50100100晴天晴天100100-50-50 净赚净赚净赚净赚2525。因此,对于风险规避者愿意进行分散投资,股票。因此,对于风险规避者愿意进行分散投资,股票。因此,对于风险规避者愿意进行分散投资,股票。因此,对于风险规避者愿意进行分散投资,股票市场可以成为分散风险的有效手段。但是,与保险市场

34、不市场可以成为分散风险的有效手段。但是,与保险市场不市场可以成为分散风险的有效手段。但是,与保险市场不市场可以成为分散风险的有效手段。但是,与保险市场不同,股票市场存在着总体上的风险,虽然风险可以分散,同,股票市场存在着总体上的风险,虽然风险可以分散,同,股票市场存在着总体上的风险,虽然风险可以分散,同,股票市场存在着总体上的风险,虽然风险可以分散,但保险市场但保险市场但保险市场但保险市场“ “总和总和总和总和” ”为零,股票市场为零,股票市场为零,股票市场为零,股票市场“ “总和总和总和总和” ”却可正可负,却可正可负,却可正可负,却可正可负,其中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其中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35、其中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其中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二、不完全信息二、不完全信息二、不完全信息二、不完全信息 1 1、信息与信息成本、信息与信息成本、信息与信息成本、信息与信息成本 完全信息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信息的不完全性与完全信息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信息的不完全性与完全信息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信息的不完全性与完全信息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信息的不完全性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有关。因为不确定性使经济行为人只能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有关。因为不确定性使经济行为人只能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有关。因为不确定性使经济行为人只能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有关。因为不确定性使经济行为人只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有哪几种可能的结果以

36、及这些结果的可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有哪几种可能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可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有哪几种可能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可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有哪几种可能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可能性,或者说不确定性带来了不完全信息,从而导致人们能性,或者说不确定性带来了不完全信息,从而导致人们能性,或者说不确定性带来了不完全信息,从而导致人们能性,或者说不确定性带来了不完全信息,从而导致人们在决策时面临各种风险。在决策时面临各种风险。在决策时面临各种风险。在决策时面临各种风险。 缺少信息则意味着人们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信息缺少信息则意味着人们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信息缺少信息则意味着人们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信息缺少信息

37、则意味着人们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价值在于减少不确定性,或者说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存在的价值在于减少不确定性,或者说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存在的价值在于减少不确定性,或者说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存在的价值在于减少不确定性,或者说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存在通过获取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因此,在经济学意通过获取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因此,在经济学意通过获取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因此,在经济学意通过获取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因此,在经济学意义上,信息成本可以定义为人们为减少不确定性所愿意付义上,信息成本可以定义为人们为减少不确定性所愿意付义上,信息成本可以定义为人们为减少不确定性所愿意付义上,信息成

38、本可以定义为人们为减少不确定性所愿意付出的代价。出的代价。出的代价。出的代价。 假设有两个快餐店出售汉堡包,一家的价格是假设有两个快餐店出售汉堡包,一家的价格是假设有两个快餐店出售汉堡包,一家的价格是假设有两个快餐店出售汉堡包,一家的价格是7.57.5,另一家是另一家是另一家是另一家是12.512.5,平均价格是,平均价格是,平均价格是,平均价格是1010元,这两家快餐店的汉堡元,这两家快餐店的汉堡元,这两家快餐店的汉堡元,这两家快餐店的汉堡包是同质的,消费者总是喜欢更便宜的商品包是同质的,消费者总是喜欢更便宜的商品包是同质的,消费者总是喜欢更便宜的商品包是同质的,消费者总是喜欢更便宜的商品,

39、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 ,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那家的价格更低那家的价格更低那家的价格更低那家的价格更低. .首先建立一个间接效用函数首先建立一个间接效用函数首先建立一个间接效用函数首先建立一个间接效用函数, ,具体形式为具体形式为具体形式为具体形式为V=0.5I -0.5 V=0.5I -0.5 -0.5-0.5, ,其中其中其中其中I I为收入为收入为收入为收入( (假设收入为假设收入为假设收入为假设收入为20), PX20), PX代表饮料的价格代表饮料的价格代表饮料的价格代表饮料的价格( (假设为假设为假设为假设为2.5), PY2.5), PY代表汉堡包的价格代表汉堡包的价格代表汉

40、堡包的价格代表汉堡包的价格. .如果如果如果如果消费者随机选择一家快餐店的话消费者随机选择一家快餐店的话消费者随机选择一家快餐店的话消费者随机选择一家快餐店的话, ,预期效用为预期效用为预期效用为预期效用为 EU=0.5V(PY=7.5)+ 0.5V(PY=12.5)=2.049EU=0.5V(PY=7.5)+ 0.5V(PY=12.5)=2.049 如果消费者知道那一家快餐店更便宜的话如果消费者知道那一家快餐店更便宜的话如果消费者知道那一家快餐店更便宜的话如果消费者知道那一家快餐店更便宜的话, ,可以去购可以去购可以去购可以去购买买买买, ,其确定的间接效用函数为其确定的间接效用函数为其确定

41、的间接效用函数为其确定的间接效用函数为V(PY=7.5)=2.309,V(PY=7.5)=2.309,可以发现可以发现可以发现可以发现, ,一个收入为一个收入为一个收入为一个收入为17.7(20*2.049/2.309),17.7(20*2.049/2.309),并且知道那家更便宜的并且知道那家更便宜的并且知道那家更便宜的并且知道那家更便宜的消费者与一个收入为消费者与一个收入为消费者与一个收入为消费者与一个收入为2020且随机选择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且随机选择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且随机选择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且随机选择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是相同的是相同的是相同的. .可以说一个消费者愿意支付可

42、以说一个消费者愿意支付可以说一个消费者愿意支付可以说一个消费者愿意支付2.32.3元元元元(20-17.7)(20-17.7)来来来来获得信息获得信息获得信息获得信息. .这就是信息成本。这就是信息成本。这就是信息成本。这就是信息成本。 2 2、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完全性 一般而言,信息的不完全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不确定一般而言,信息的不完全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不确定一般而言,信息的不完全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不确定一般而言,信息的不完全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不确定性有关。不确定性使决策人只能预见自己的行为有几种可性有关。不确定性使决策人只能预见自己的行为有几种可性有关

43、。不确定性使决策人只能预见自己的行为有几种可性有关。不确定性使决策人只能预见自己的行为有几种可能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人们的决策面能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人们的决策面能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人们的决策面能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人们的决策面临风险。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存在着通过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临风险。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存在着通过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临风险。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存在着通过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临风险。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存在着通过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比如人们可以通过收听天气预报更有把握的预的可能性。比如人们可以通过收听天气预报更有把握的预的可能

44、性。比如人们可以通过收听天气预报更有把握的预的可能性。比如人们可以通过收听天气预报更有把握的预知明天的天气,往往能够作出更好的决策。知明天的天气,往往能够作出更好的决策。知明天的天气,往往能够作出更好的决策。知明天的天气,往往能够作出更好的决策。 信息的不完全的第二个方面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在实信息的不完全的第二个方面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在实信息的不完全的第二个方面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在实信息的不完全的第二个方面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在实际生活中,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察另一方的行为时,或者际生活中,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察另一方的行为时,或者际生活中,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察另一方的行为时,或者际生活中,当市场的

45、一方无法观察另一方的行为时,或者无法确知另一方的行动的信息时,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无法确知另一方的行动的信息时,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无法确知另一方的行动的信息时,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无法确知另一方的行动的信息时,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比如,雇员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往往比雇主更了解。因此,比如,雇员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往往比雇主更了解。因此,比如,雇员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往往比雇主更了解。因此,比如,雇员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往往比雇主更了解。因此,信息在市场参与者之间是不对称或者不均匀的。经济学中信息在市场参与者之间是不对称或者不均匀的。经济学中信息在市场参与者之间是不对称或者不均匀的。经济学中信息在市场

46、参与者之间是不对称或者不均匀的。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完全并不是指某个人获得信息量的多少,而是指的信息不完全并不是指某个人获得信息量的多少,而是指的信息不完全并不是指某个人获得信息量的多少,而是指的信息不完全并不是指某个人获得信息量的多少,而是指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因此,不完全信息通常称为不对称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因此,不完全信息通常称为不对称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因此,不完全信息通常称为不对称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因此,不完全信息通常称为不对称信息。信息。信息。信息。 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因为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任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因为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任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因为获取信息需要成本

47、,任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因为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任何信息的获取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天气预报需要耗费何信息的获取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天气预报需要耗费何信息的获取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天气预报需要耗费何信息的获取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天气预报需要耗费大量的设备和仪器以及科学家的劳动,只是许多情况下相大量的设备和仪器以及科学家的劳动,只是许多情况下相大量的设备和仪器以及科学家的劳动,只是许多情况下相大量的设备和仪器以及科学家的劳动,只是许多情况下相关费用由国家支付而已。由于有些人获取信息的成本过于关费用由国家支付而已。由于有些人获取信息的成本过于关费用由国家支付而已。由于有些人获取信息的成本过于

48、关费用由国家支付而已。由于有些人获取信息的成本过于高昂,或者不愿意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另一些人愿意为高昂,或者不愿意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另一些人愿意为高昂,或者不愿意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另一些人愿意为高昂,或者不愿意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另一些人愿意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或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较低,这就形成获取信息支付成本,或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较低,这就形成获取信息支付成本,或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较低,这就形成获取信息支付成本,或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较低,这就形成了一方对另一方的信息优势,导致信息不对称出现。了一方对另一方的信息优势,导致信息不对称出现。了一方对另一方的信息优势,导致信息不对称出现。了一方对另一

49、方的信息优势,导致信息不对称出现。 3 3、信息的不完全性与市场失灵、信息的不完全性与市场失灵、信息的不完全性与市场失灵、信息的不完全性与市场失灵 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主要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主要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主要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风险、一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是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风险、一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是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风险、一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是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风险、一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是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

50、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的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的行为,道德风险有时信息,有目的的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的行为,道德风险有时信息,有目的的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的行为,道德风险有时信息,有目的的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的行为,道德风险有时称为称为称为称为“ “隐蔽行为隐蔽行为隐蔽行为隐蔽行为” ”(Hidden ActionHidden Action)问题。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Adverse selection)是市场的某一方能够

51、利用多于另)是市场的某一方能够利用多于另)是市场的某一方能够利用多于另)是市场的某一方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另一方受损,倾向于与对方签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另一方受损,倾向于与对方签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另一方受损,倾向于与对方签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另一方受损,倾向于与对方签订协议进行交易。一般而言,不对称信息可以按照时间划订协议进行交易。一般而言,不对称信息可以按照时间划订协议进行交易。一般而言,不对称信息可以按照时间划订协议进行交易。一般而言,不对称信息可以按照时间划分,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前,叫做事前不对称信息,分,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前,叫做事前不对称信息,

52、分,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前,叫做事前不对称信息,分,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前,叫做事前不对称信息,比如逆向选择模型;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后,叫做比如逆向选择模型;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后,叫做比如逆向选择模型;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后,叫做比如逆向选择模型;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后,叫做 事后不对称信息,道德风险模型。如果按照不对称信息的事后不对称信息,道德风险模型。如果按照不对称信息的事后不对称信息,道德风险模型。如果按照不对称信息的事后不对称信息,道德风险模型。如果按照不对称信息的内容划分,信息不对称可能是参与人的知识或者行为,因内容划分,信息不对称可能是参与人的知识或者行为,因内容划

53、分,信息不对称可能是参与人的知识或者行为,因内容划分,信息不对称可能是参与人的知识或者行为,因而有隐蔽知识模型和隐蔽行动模型之分。其中,最简单的而有隐蔽知识模型和隐蔽行动模型之分。其中,最简单的而有隐蔽知识模型和隐蔽行动模型之分。其中,最简单的而有隐蔽知识模型和隐蔽行动模型之分。其中,最简单的情形是:隐蔽行动的道德风险和隐蔽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情形是:隐蔽行动的道德风险和隐蔽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情形是:隐蔽行动的道德风险和隐蔽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情形是:隐蔽行动的道德风险和隐蔽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隐蔽行动的道德风险是说,事前信息对称,事后代理人选隐蔽行动的道德风险是说,事前信息对称,事后代理人

54、选隐蔽行动的道德风险是说,事前信息对称,事后代理人选隐蔽行动的道德风险是说,事前信息对称,事后代理人选择行动,风险状况由自然决定,委托人只能观察到结果而择行动,风险状况由自然决定,委托人只能观察到结果而择行动,风险状况由自然决定,委托人只能观察到结果而择行动,风险状况由自然决定,委托人只能观察到结果而不能直接观察到代理人行动本身和风险状况(比如雇主和不能直接观察到代理人行动本身和风险状况(比如雇主和不能直接观察到代理人行动本身和风险状况(比如雇主和不能直接观察到代理人行动本身和风险状况(比如雇主和雇员关系)。隐蔽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是指风险状况由自雇员关系)。隐蔽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是指风险状况由

55、自雇员关系)。隐蔽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是指风险状况由自雇员关系)。隐蔽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是指风险状况由自然决定,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然决定,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然决定,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然决定,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与代理人签定合同(比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健康保险)。与代理人签定合同(比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健康保险)。与代理人签定合同(比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健康保险)。与代理人签定合同(比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健康保险)。但也有更复杂的情形,如隐蔽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信号但也有更复杂的情形,如隐蔽信息的道德风险

56、模型、信号但也有更复杂的情形,如隐蔽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信号但也有更复杂的情形,如隐蔽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比如在信号传递模型中,自然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比如在信号传递模型中,自然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比如在信号传递模型中,自然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比如在信号传递模型中,自然选择代理人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选择代理人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选择代理人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选择代理人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观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

57、种信号,委托人在观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观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观察到信号之后与代理人签定合同(如教育信号模型)。信察到信号之后与代理人签定合同(如教育信号模型)。信察到信号之后与代理人签定合同(如教育信号模型)。信察到信号之后与代理人签定合同(如教育信号模型)。信息甄别模型与信号传递模型类似,都涉及事前的信息不对息甄别模型与信号传递模型类似,都涉及事前的信息不对息甄别模型与信号传递模型类似,都涉及事前的信息不对息甄别模型与信号传递模型类似,都涉及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自然选择代理人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称问题。自然选择代理人类型,代理

58、人知道自己的类型,称问题。自然选择代理人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称问题。自然选择代理人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 适合自己的合同,并且根据合同采取行动(如保险公司根适合自己的合同,并且根据合同采取行动(如保险公

59、司根适合自己的合同,并且根据合同采取行动(如保险公司根适合自己的合同,并且根据合同采取行动(如保险公司根据不同类型的潜在投保人制定不同的保险合同)。至于隐据不同类型的潜在投保人制定不同的保险合同)。至于隐据不同类型的潜在投保人制定不同的保险合同)。至于隐据不同类型的潜在投保人制定不同的保险合同)。至于隐蔽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蔽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蔽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蔽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自然选择,然后代理人观察到自然选择,采取行动,委托自然选择,然后代理人观察到自然选择,采取行动,

60、委托自然选择,然后代理人观察到自然选择,采取行动,委托自然选择,然后代理人观察到自然选择,采取行动,委托人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但不能观察到自然选择(比如企人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但不能观察到自然选择(比如企人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但不能观察到自然选择(比如企人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但不能观察到自然选择(比如企业经理与销售人员的关系)。业经理与销售人员的关系)。业经理与销售人员的关系)。业经理与销售人员的关系)。 当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可能出现有市场需求当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可能出现有市场需求当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可能出现有市场需求当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可能出现有市场需求而没有

61、供给,导致市场而没有供给,导致市场而没有供给,导致市场而没有供给,导致市场“ “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 ”出现失灵。诺贝尔出现失灵。诺贝尔出现失灵。诺贝尔出现失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卡罗夫在经济学奖得主阿卡罗夫在经济学奖得主阿卡罗夫在经济学奖得主阿卡罗夫在19701970年的一篇经典论文中,以旧年的一篇经典论文中,以旧年的一篇经典论文中,以旧年的一篇经典论文中,以旧车市场为例,指出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价格失去了调节供车市场为例,指出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价格失去了调节供车市场为例,指出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价格失去了调节供车市场为例,指出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价格失去了调节供求、有效配

62、置资源的作用。求、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求、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求、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假设旧车有三种不同的质量,好、中、差,只有卖方假设旧车有三种不同的质量,好、中、差,只有卖方假设旧车有三种不同的质量,好、中、差,只有卖方假设旧车有三种不同的质量,好、中、差,只有卖方知道自己车辆的质量,买方光依靠检查或者试车无法识别知道自己车辆的质量,买方光依靠检查或者试车无法识别知道自己车辆的质量,买方光依靠检查或者试车无法识别知道自己车辆的质量,买方光依靠检查或者试车无法识别质量高低。假设对卖方来说,好、中、差,三种旧车的价质量高低。假设对卖方来说,好、中、差,三种旧车的价质量高低。假设对卖方来说,好

63、、中、差,三种旧车的价质量高低。假设对卖方来说,好、中、差,三种旧车的价值分别是值分别是值分别是值分别是1100011000,80008000,50005000;对于买方,三种车的价值;对于买方,三种车的价值;对于买方,三种车的价值;对于买方,三种车的价值分别是分别是分别是分别是1200012000,90009000,60006000;每一种车辆给买方带;每一种车辆给买方带;每一种车辆给买方带;每一种车辆给买方带 来的价值高于对卖方的价值,交易对于双方应该来的价值高于对卖方的价值,交易对于双方应该来的价值高于对卖方的价值,交易对于双方应该来的价值高于对卖方的价值,交易对于双方应该是互利的。假设

64、三种车的比例一样,也就是说,是互利的。假设三种车的比例一样,也就是说,是互利的。假设三种车的比例一样,也就是说,是互利的。假设三种车的比例一样,也就是说,任意挑选一辆旧车其优质的概率是任意挑选一辆旧车其优质的概率是任意挑选一辆旧车其优质的概率是任意挑选一辆旧车其优质的概率是1/31/3,中质的概,中质的概,中质的概,中质的概率是率是率是率是1/31/3,劣质的概率也是,劣质的概率也是,劣质的概率也是,劣质的概率也是1/31/3。但是,不对称信。但是,不对称信。但是,不对称信。但是,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导致交易不能进行。对买方而言,期望息的存在导致交易不能进行。对买方而言,期望息的存在导致交易不能进

65、行。对买方而言,期望息的存在导致交易不能进行。对买方而言,期望价值是价值是价值是价值是1/3*12000+1/3*9000+1/3*6000=90001/3*12000+1/3*9000+1/3*6000=9000;也;也;也;也就是说旧车的价格不能超过就是说旧车的价格不能超过就是说旧车的价格不能超过就是说旧车的价格不能超过90009000。高于这个价格。高于这个价格。高于这个价格。高于这个价格是无人问津的。但是,如果这样,拥有高质量旧是无人问津的。但是,如果这样,拥有高质量旧是无人问津的。但是,如果这样,拥有高质量旧是无人问津的。但是,如果这样,拥有高质量旧车的人就不会出售旧车,因为旧车对他

66、的价值为车的人就不会出售旧车,因为旧车对他的价值为车的人就不会出售旧车,因为旧车对他的价值为车的人就不会出售旧车,因为旧车对他的价值为1100011000,所以只有中等和茶车的主人才出售。买,所以只有中等和茶车的主人才出售。买,所以只有中等和茶车的主人才出售。买,所以只有中等和茶车的主人才出售。买主也知道这一点,她知道只有质量中等,或者劣主也知道这一点,她知道只有质量中等,或者劣主也知道这一点,她知道只有质量中等,或者劣主也知道这一点,她知道只有质量中等,或者劣等车才来兜售。所以对期望价值也要进行调整。等车才来兜售。所以对期望价值也要进行调整。等车才来兜售。所以对期望价值也要进行调整。等车才来

67、兜售。所以对期望价值也要进行调整。为为为为1/2*9000+1/2*6000=75001/2*9000+1/2*6000=7500。这样,拥有中等质。这样,拥有中等质。这样,拥有中等质。这样,拥有中等质量的旧车的人不会出售,只有最差质量的车才出量的旧车的人不会出售,只有最差质量的车才出量的旧车的人不会出售,只有最差质量的车才出量的旧车的人不会出售,只有最差质量的车才出售。因此,在不对称信息下市场失去了效率,有售。因此,在不对称信息下市场失去了效率,有售。因此,在不对称信息下市场失去了效率,有售。因此,在不对称信息下市场失去了效率,有些市场消失了,比如高质和中质车辆。些市场消失了,比如高质和中质

68、车辆。些市场消失了,比如高质和中质车辆。些市场消失了,比如高质和中质车辆。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13-1 艰难化蝶艰难化蝶 中国二手车市场的中国二手车市场的死穴和软肋死穴和软肋 2008 年年8月中旬,月中旬, 日本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二手日本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二手 车交易商车交易商Gulliver (概誉)(概誉) 集团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公集团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公 司,司, 至此,至此, 包括美翰、艾普在内的全球二手车商业巨子包括美翰、艾普在内的全球二手车商业巨子 均已开始布局中国二手车市场,均已开始布局中国二手车市场, 外资巨头的纷纷加盟让外资巨头的纷纷加盟让 人们依稀看到了中国二手车市场希

69、望的曙光。自人们依稀看到了中国二手车市场希望的曙光。自2000 年年 汽车产销数量首次双双突破汽车产销数量首次双双突破200万辆关口之后,万辆关口之后, 仅仅用了仅仅用了 年,年, 中国汽车产销数量就达到了中国汽车产销数量就达到了880万辆的水平,万辆的水平, 新新 车市场的汹涌澎湃自然让人对二手车市场的巨大车市场的汹涌澎湃自然让人对二手车市场的巨大“钱景钱景” 浮想联翩,浮想联翩, 然而时至今日,然而时至今日, 中国二手车市场依然在低水中国二手车市场依然在低水 平徘徊。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二手车市场如此落后?平徘徊。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二手车市场如此落后? 外资外资 巨头的到来能迅速带动中国二手车市

70、场的发展吗?信息不巨头的到来能迅速带动中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吗?信息不 对称是二手车市场的死穴,对称是二手车市场的死穴, 旧车市场作为典型的信息不旧车市场作为典型的信息不 对称案例曾被经济学家所关注,对称案例曾被经济学家所关注, 在二手车交易的过程在二手车交易的过程 中,中, 卖方对于车况有着完全的信息,卖方对于车况有着完全的信息, 而买方由于缺乏而买方由于缺乏 专业知识及检测工具而对车辆质量信息了解较少。通常的专业知识及检测工具而对车辆质量信息了解较少。通常的 情况是,情况是, 卖方为了卖个好价钱或者便于交易达成,卖方为了卖个好价钱或者便于交易达成, 多少多少 都会隐瞒车辆的真实情况,都会隐瞒

71、车辆的真实情况, 在缺少监督或追溯成本过高在缺少监督或追溯成本过高 的情况下,的情况下, 消费者买二手车更像是买彩票,消费者买二手车更像是买彩票, 全靠运气,全靠运气, 市场交易成本因此非常之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交易成本因此非常之大。在这样的环境下, 二手车二手车 市场怎能发展起来?市场怎能发展起来?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要依靠那些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要依靠那些 声誉卓著的有长期利益诉求的第三方专业经纪公司,声誉卓著的有长期利益诉求的第三方专业经纪公司, 而而 中国作为新兴的汽车市场,中国作为新兴的汽车市场, 目前二手车交易仍然集中于目前二手车交易仍然集中于 所谓所谓“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旧机

72、动车交易市场”内,内, 由众多小而分散的由众多小而分散的“黄牛黄牛” 经纪公司完成。这些经纪公司大都实力不强,经纪公司完成。这些经纪公司大都实力不强, 对二手车对二手车 车况的了解及判断能力远远低于市场需要。更有甚者,车况的了解及判断能力远远低于市场需要。更有甚者, 本身就靠坑蒙拐骗混迹于二手车市场的部分经纪公司,本身就靠坑蒙拐骗混迹于二手车市场的部分经纪公司, 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个死穴因而依然没有解开,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个死穴因而依然没有解开, 二手车市二手车市 场自然难以发展。场自然难以发展。 受中国汽车产业咨询网的委托,受中国汽车产业咨询网的委托, 北京鸿锐新思管理咨询北京鸿锐新思管理咨询

73、有限公司曾对消费者在二手车购买环节的关键影响因素作有限公司曾对消费者在二手车购买环节的关键影响因素作 过一份问卷调查,过一份问卷调查,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问卷统计结果显示: “对二手车车况对二手车车况的的 准确评估准确评估” 是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时最关注的因素(有是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时最关注的因素(有93 的受访者将该因素列为影响其购买行为的三大关键要素之的受访者将该因素列为影响其购买行为的三大关键要素之 一)一) , 其次是其次是“透明合理的销售价格透明合理的销售价格” (有(有83 的受访的受访 者将该因素列为影响其购买行为的三大关键要素之者将该因素列为影响其购买行为的三大关键要素之 一)一)

74、 , 最后是最后是“二手车车型二手车车型” (有(有51 的受访者将该因的受访者将该因 素列为影响其购买行为的三大关键要素之一)素列为影响其购买行为的三大关键要素之一) 。问卷调。问卷调 查结果从另一个侧面也显示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二手车市查结果从另一个侧面也显示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二手车市 场发展的限制有多么严重。场发展的限制有多么严重。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 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北京鸿锐新思管理咨询有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北京鸿锐新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公司, 钱攀峰,钱攀峰, 王洪亮)王洪亮) ,2008 年年9 月月18 日日 4 4、信息不完全的处理、信息不完全的处理、信息不完全的处理、信

75、息不完全的处理 在完全信息下,自由选择与效率是一致的。但是,在在完全信息下,自由选择与效率是一致的。但是,在在完全信息下,自由选择与效率是一致的。但是,在在完全信息下,自由选择与效率是一致的。但是,在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自由选择可能导致市场无效,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自由选择可能导致市场无效,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自由选择可能导致市场无效,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自由选择可能导致市场无效,其根源是隐藏的信息,或信息不完全性。当自由选择与效其根源是隐藏的信息,或信息不完全性。当自由选择与效其根源是隐藏的信息,或信息不完全性。当自由选择与效其根源是隐藏的信息,或信息不完全性。当自由

76、选择与效率不相容时,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市场机制的有效率不相容时,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市场机制的有效率不相容时,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市场机制的有效率不相容时,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比如,政府规定汽车保险是强制性的,每个开车的人性。比如,政府规定汽车保险是强制性的,每个开车的人性。比如,政府规定汽车保险是强制性的,每个开车的人性。比如,政府规定汽车保险是强制性的,每个开车的人必须参加最低限额的责任保险,这可以避免保费太高使一必须参加最低限额的责任保险,这可以避免保费太高使一必须参加最低限额的责任保险,这可以避免保费太高使一必须参加最低限额的责任保险,这可以避免保费

77、太高使一部分人不愿购买,而出车祸概率较高的人倾向购买的逆向部分人不愿购买,而出车祸概率较高的人倾向购买的逆向部分人不愿购买,而出车祸概率较高的人倾向购买的逆向部分人不愿购买,而出车祸概率较高的人倾向购买的逆向选择问题。选择问题。选择问题。选择问题。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比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比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比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比如说在对待道德风险时,政府往往和私人一样无能为力。如说在对待道德风险时,政府往往和私人一样无能为力。如说在对待道德风险时,政府往往和私人一样无能为力。如说在对待道德风

78、险时,政府往往和私人一样无能为力。搜集信息对于私人来说如果需要很高代价,那么对政府也搜集信息对于私人来说如果需要很高代价,那么对政府也搜集信息对于私人来说如果需要很高代价,那么对政府也搜集信息对于私人来说如果需要很高代价,那么对政府也是如此。在许多情况下,由企业或市场进行也可能有效。是如此。在许多情况下,由企业或市场进行也可能有效。是如此。在许多情况下,由企业或市场进行也可能有效。是如此。在许多情况下,由企业或市场进行也可能有效。比如,虽然政府要求强制购买保险的计划会提高效率,但比如,虽然政府要求强制购买保险的计划会提高效率,但比如,虽然政府要求强制购买保险的计划会提高效率,但比如,虽然政府要

79、求强制购买保险的计划会提高效率,但如果雇主能够把保健计划作为一揽子附加福利提供给他们如果雇主能够把保健计划作为一揽子附加福利提供给他们如果雇主能够把保健计划作为一揽子附加福利提供给他们如果雇主能够把保健计划作为一揽子附加福利提供给他们 的雇员。这样,保险公司就能够将费率建立在这些雇员的的雇员。这样,保险公司就能够将费率建立在这些雇员的的雇员。这样,保险公司就能够将费率建立在这些雇员的的雇员。这样,保险公司就能够将费率建立在这些雇员的 市场可以发展出风险分享(市场可以发展出风险分享(市场可以发展出风险分享(市场可以发展出风险分享(Risk SharingRisk Sharing)的办法。)的办法

80、。)的办法。)的办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用信贷配给模型对银行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用信贷配给模型对银行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用信贷配给模型对银行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用信贷配给模型对银行贷款总是有配额进行解释,而不是在给定的利率下要借多少款总是有配额进行解释,而不是在给定的利率下要借多少款总是有配额进行解释,而不是在给定的利率下要借多少款总是有配额进行解释,而不是在给定的利率下要借多少就借多少,就说明这一点。就借多少,就说明这一点。就借多少,就说明这一点。就借多少,就说明这一点。 一般而言,不同的投资项目有不同的风险,因此,企一般而言,不同的投资项目有不同的风

81、险,因此,企一般而言,不同的投资项目有不同的风险,因此,企一般而言,不同的投资项目有不同的风险,因此,企业家比银行或投资者对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要更清楚。假设业家比银行或投资者对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要更清楚。假设业家比银行或投资者对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要更清楚。假设业家比银行或投资者对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要更清楚。假设甲、乙两位企业家各有一投资项目,初始投资额都是甲、乙两位企业家各有一投资项目,初始投资额都是甲、乙两位企业家各有一投资项目,初始投资额都是甲、乙两位企业家各有一投资项目,初始投资额都是1000010000,假设甲的项目无风险,一年后的收益为,假设甲的项目无风险,一年后的收益为,假设甲的项目无风险

82、,一年后的收益为,假设甲的项目无风险,一年后的收益为1100011000,乙的项目是风险投资,一年后的收益可能为乙的项目是风险投资,一年后的收益可能为乙的项目是风险投资,一年后的收益可能为乙的项目是风险投资,一年后的收益可能为90009000,也可能,也可能,也可能,也可能为为为为1300013000。两种结果的概率相同,这样,两个项目的期望。两种结果的概率相同,这样,两个项目的期望。两种结果的概率相同,这样,两个项目的期望。两种结果的概率相同,这样,两个项目的期望收益率均为收益率均为收益率均为收益率均为10%10%,假设银行只知道投资项目的平均期望收,假设银行只知道投资项目的平均期望收,假设

83、银行只知道投资项目的平均期望收,假设银行只知道投资项目的平均期望收益率为益率为益率为益率为10%10%,但不知道项目的风险程度。假设银行的资金,但不知道项目的风险程度。假设银行的资金,但不知道项目的风险程度。假设银行的资金,但不知道项目的风险程度。假设银行的资金成本为成本为成本为成本为5%5%,贷款利率为,贷款利率为,贷款利率为,贷款利率为8%8%,这时,两个项目都会借款,这时,两个项目都会借款,这时,两个项目都会借款,这时,两个项目都会借款,因为期望收益率都是因为期望收益率都是因为期望收益率都是因为期望收益率都是10%10%,银行将从甲项目中收取利息,银行将从甲项目中收取利息,银行将从甲项目

84、中收取利息,银行将从甲项目中收取利息800800,乙项目中收取利息,乙项目中收取利息,乙项目中收取利息,乙项目中收取利息350350,即,即,即,即50%50%的可能性损失的可能性损失的可能性损失的可能性损失100100,50%50%的可能性收到的可能性收到的可能性收到的可能性收到800800,这时,银行的期望收益为,这时,银行的期望收益为,这时,银行的期望收益为,这时,银行的期望收益为11501150,而资金成本为而资金成本为而资金成本为而资金成本为10001000(20000200005%5%),银行也愿意贷款。),银行也愿意贷款。),银行也愿意贷款。),银行也愿意贷款。 假设银根紧缩,银

85、行必须支付假设银根紧缩,银行必须支付假设银根紧缩,银行必须支付假设银根紧缩,银行必须支付8%8%的利息才能吸收到的利息才能吸收到的利息才能吸收到的利息才能吸收到存款,如果现在贷款利率为存款,如果现在贷款利率为存款,如果现在贷款利率为存款,如果现在贷款利率为11%11%,甲项目不再申请贷款,甲项目不再申请贷款,甲项目不再申请贷款,甲项目不再申请贷款,因为收益率只有因为收益率只有因为收益率只有因为收益率只有10%10%,乙项目却仍然申请贷款,因为对企,乙项目却仍然申请贷款,因为对企,乙项目却仍然申请贷款,因为对企,乙项目却仍然申请贷款,因为对企业家乙,如果投资成功,偿还贷款本息后还剩业家乙,如果投

86、资成功,偿还贷款本息后还剩业家乙,如果投资成功,偿还贷款本息后还剩业家乙,如果投资成功,偿还贷款本息后还剩19001900(13000-1110013000-11100);如果投资失败,则宣告破产,以);如果投资失败,则宣告破产,以);如果投资失败,则宣告破产,以);如果投资失败,则宣告破产,以90009000元偿债,净收益为元偿债,净收益为元偿债,净收益为元偿债,净收益为0 0(假设贷款没有抵押)。乙企业(假设贷款没有抵押)。乙企业(假设贷款没有抵押)。乙企业(假设贷款没有抵押)。乙企业家的期望报酬为家的期望报酬为家的期望报酬为家的期望报酬为950950(0.5*1900+0.5*00.5*

87、1900+0.5*0)。所以乙企业家)。所以乙企业家)。所以乙企业家)。所以乙企业家还是会向银行借钱。对银行而言,乙项目投资成功收回本还是会向银行借钱。对银行而言,乙项目投资成功收回本还是会向银行借钱。对银行而言,乙项目投资成功收回本还是会向银行借钱。对银行而言,乙项目投资成功收回本息息息息1110011100,投资失败只能收回,投资失败只能收回,投资失败只能收回,投资失败只能收回90009000,期望收益为,期望收益为,期望收益为,期望收益为1005010050,期望毛利率仅为期望毛利率仅为期望毛利率仅为期望毛利率仅为0.5%0.5%,但资金成本却为,但资金成本却为,但资金成本却为,但资金成

88、本却为8%8%,虽然银行不,虽然银行不,虽然银行不,虽然银行不知道一个项目究竟是好是坏,但它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只知道一个项目究竟是好是坏,但它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只知道一个项目究竟是好是坏,但它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只知道一个项目究竟是好是坏,但它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坏的项目才来借钱,因此,银行通常不能只靠利率来调有坏的项目才来借钱,因此,银行通常不能只靠利率来调有坏的项目才来借钱,因此,银行通常不能只靠利率来调有坏的项目才来借钱,因此,银行通常不能只靠利率来调节资金的供求,而是通过配额等方式来限制需求。一个值节资金的供求,而是通过配额等方式来限制需求。一个值节资金的供求,而是通过配额等方式来限制

89、需求。一个值节资金的供求,而是通过配额等方式来限制需求。一个值得注意之处是,在这个不对称信息的交易中,虽然缺乏信得注意之处是,在这个不对称信息的交易中,虽然缺乏信得注意之处是,在这个不对称信息的交易中,虽然缺乏信得注意之处是,在这个不对称信息的交易中,虽然缺乏信息的一方会吃亏,但是掌握信息的一方也会吃亏。当资金息的一方会吃亏,但是掌握信息的一方也会吃亏。当资金息的一方会吃亏,但是掌握信息的一方也会吃亏。当资金息的一方会吃亏,但是掌握信息的一方也会吃亏。当资金成本上升到成本上升到成本上升到成本上升到8%8%时,银行就不会贷款了。银行与甲企业家时,银行就不会贷款了。银行与甲企业家时,银行就不会贷款

90、了。银行与甲企业家时,银行就不会贷款了。银行与甲企业家都吃了亏。因为如果没有乙企业家的风险项目存在,银行都吃了亏。因为如果没有乙企业家的风险项目存在,银行都吃了亏。因为如果没有乙企业家的风险项目存在,银行都吃了亏。因为如果没有乙企业家的风险项目存在,银行会以会以会以会以10%10%的利率给甲企业家贷款。这样,甲项目可以上马,的利率给甲企业家贷款。这样,甲项目可以上马,的利率给甲企业家贷款。这样,甲项目可以上马,的利率给甲企业家贷款。这样,甲项目可以上马,其报酬正好抵付利息,而银行在这笔业务中也得到利润。其报酬正好抵付利息,而银行在这笔业务中也得到利润。其报酬正好抵付利息,而银行在这笔业务中也得

91、到利润。其报酬正好抵付利息,而银行在这笔业务中也得到利润。因此,双方都有愿望弄清隐蔽信息。因此,双方都有愿望弄清隐蔽信息。因此,双方都有愿望弄清隐蔽信息。因此,双方都有愿望弄清隐蔽信息。 三、非对称信息与激励机制三、非对称信息与激励机制三、非对称信息与激励机制三、非对称信息与激励机制 1 1、非对称信息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非对称信息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非对称信息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非对称信息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如前所述,道德风险是市场的一方不知道另一方行动如前所述,道德风险是市场的一方不知道另一方行动如前所述,道德风险是市场的一方不知道另一方行动如前所述,道德风险是市场的一方不知道另一

92、方行动的情形。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风险的性质并非与保险双的情形。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风险的性质并非与保险双的情形。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风险的性质并非与保险双的情形。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风险的性质并非与保险双方无关,保险双方对风险的了解也并不一样。以汽车保险方无关,保险双方对风险的了解也并不一样。以汽车保险方无关,保险双方对风险的了解也并不一样。以汽车保险方无关,保险双方对风险的了解也并不一样。以汽车保险为例,汽车出事故的概率显然与开车人或者被保人有关,为例,汽车出事故的概率显然与开车人或者被保人有关,为例,汽车出事故的概率显然与开车人或者被保人有关,为例,汽车出事故的概率显然与开车人或者被保人

93、有关,在完全保险条件下,任何事故损失都会完全得到赔偿,被在完全保险条件下,任何事故损失都会完全得到赔偿,被在完全保险条件下,任何事故损失都会完全得到赔偿,被在完全保险条件下,任何事故损失都会完全得到赔偿,被保险人反到会采取一些更冒险的行为。这样保险公司要么保险人反到会采取一些更冒险的行为。这样保险公司要么保险人反到会采取一些更冒险的行为。这样保险公司要么保险人反到会采取一些更冒险的行为。这样保险公司要么放弃保险,或者把全保的价格大大提高,以致于没有人愿放弃保险,或者把全保的价格大大提高,以致于没有人愿放弃保险,或者把全保的价格大大提高,以致于没有人愿放弃保险,或者把全保的价格大大提高,以致于没

94、有人愿意保险。被保险人因为有了保险而改变其行为的现象叫做意保险。被保险人因为有了保险而改变其行为的现象叫做意保险。被保险人因为有了保险而改变其行为的现象叫做意保险。被保险人因为有了保险而改变其行为的现象叫做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市场的一方不知道另一方行动的情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市场的一方不知道另一方行动的情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市场的一方不知道另一方行动的情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市场的一方不知道另一方行动的情形所导致,因为监督的成本太高,或者难以奏效,隐蔽行形所导致,因为监督的成本太高,或者难以奏效,隐蔽行形所导致,因为监督的成本太高,或者难以奏效,隐蔽行形所导致,因为监督的成本太高,或者难以奏效,

95、隐蔽行为的存在给交易带来效率的损失,这样保险人一般提供非为的存在给交易带来效率的损失,这样保险人一般提供非为的存在给交易带来效率的损失,这样保险人一般提供非为的存在给交易带来效率的损失,这样保险人一般提供非全额保险。全额保险。全额保险。全额保险。 下面以汽车偷盗保险为例来分析保险的风险分享模型。下面以汽车偷盗保险为例来分析保险的风险分享模型。下面以汽车偷盗保险为例来分析保险的风险分享模型。下面以汽车偷盗保险为例来分析保险的风险分享模型。假设一个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在投保时拥有的财富为假设一个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在投保时拥有的财富为假设一个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在投保时拥有的财富为假设一个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在投

96、保时拥有的财富为WW,如,如,如,如果汽车被盗,他将遭受损失果汽车被盗,他将遭受损失果汽车被盗,他将遭受损失果汽车被盗,他将遭受损失L L。我们假定汽车被盗为第一。我们假定汽车被盗为第一。我们假定汽车被盗为第一。我们假定汽车被盗为第一 第一种状态,汽车被盗的概率第一种状态,汽车被盗的概率第一种状态,汽车被盗的概率第一种状态,汽车被盗的概率11是消费者防范行动是消费者防范行动是消费者防范行动是消费者防范行动a a的函数,令:的函数,令:的函数,令:的函数,令: =11: =11: 车主没有安装防盗锁车被盗的概率车主没有安装防盗锁车被盗的概率车主没有安装防盗锁车被盗的概率车主没有安装防盗锁车被盗的

97、概率 1=1=11(a a) =12=12:车主安装防盗锁后车被盗的概率:车主安装防盗锁后车被盗的概率:车主安装防盗锁后车被盗的概率:车主安装防盗锁后车被盗的概率 防盗加固锁的成本为防盗加固锁的成本为防盗加固锁的成本为防盗加固锁的成本为C C。 第二种状态,即汽车没有被盗的概率为第二种状态,即汽车没有被盗的概率为第二种状态,即汽车没有被盗的概率为第二种状态,即汽车没有被盗的概率为22,显然,显然,显然,显然,2 =112 =11,且:,且:,且:,且: =21=21:车主没有安装防盗锁车车未被盗的概率:车主没有安装防盗锁车车未被盗的概率:车主没有安装防盗锁车车未被盗的概率:车主没有安装防盗锁车

98、车未被盗的概率 2=2=22(a a) =22=22:车主安装防盗锁后车未被盗的概率:车主安装防盗锁后车未被盗的概率:车主安装防盗锁后车未被盗的概率:车主安装防盗锁后车未被盗的概率 根据定义,我们有:根据定义,我们有:根据定义,我们有:根据定义,我们有:12 + 22 = 1 12 + 22 = 1 以及以及以及以及 11 + 11 + 21 = 1 21 = 1。令。令。令。令SiSi为第为第为第为第i i种状态(种状态(种状态(种状态(i=1i=1,2 2)发生时投保人对保)发生时投保人对保)发生时投保人对保)发生时投保人对保 险公司的净支付(保险费减去赔偿费)。险公司的净支付(保险费减去

99、赔偿费)。险公司的净支付(保险费减去赔偿费)。险公司的净支付(保险费减去赔偿费)。 保险公司为鼓励车主安装防盗锁,必须使保险公司为鼓励车主安装防盗锁,必须使保险公司为鼓励车主安装防盗锁,必须使保险公司为鼓励车主安装防盗锁,必须使SiSi满足:车满足:车满足:车满足:车主安装防盗锁得到的预期效用主安装防盗锁得到的预期效用主安装防盗锁得到的预期效用主安装防盗锁得到的预期效用EU1EU1大于或等于不安装防盗大于或等于不安装防盗大于或等于不安装防盗大于或等于不安装防盗锁的预期效用锁的预期效用锁的预期效用锁的预期效用EU2EU2。 不安装防盗锁的预期效用为:不安装防盗锁的预期效用为:不安装防盗锁的预期效

100、用为:不安装防盗锁的预期效用为:EU1= 11 U(W-S1-L)+ EU1= 11 U(W-S1-L)+ 21 U(W-S2) 21 U(W-S2) (13.113.1) 安装防盗锁的预期效用为:安装防盗锁的预期效用为:安装防盗锁的预期效用为:安装防盗锁的预期效用为:EU2= 12 U(W-S1-L)+ EU2= 12 U(W-S1-L)+ 22 U(W-S2)-C 22 U(W-S2)-C (13.213.2) 因此,(因此,(因此,(因此,(13.113.1)式和()式和()式和()式和(13.213.2)式必须满足:)式必须满足:)式必须满足:)式必须满足:EU2EU1EU2EU1,

101、或者:或者:或者:或者:12 U(W-S1-L)+ 22 U(W-S2)-C12 U(W-S1-L)+ 22 U(W-S2)-C 11 U(W-S1-L)+ 21 U(W-S2) 11 U(W-S1-L)+ 21 U(W-S2) (13.313.3) 如果保险公司提供的是全额保险,那么,如果保险公司提供的是全额保险,那么,如果保险公司提供的是全额保险,那么,如果保险公司提供的是全额保险,那么,S2= S1+ LS2= S1+ L成立,即汽车没有被盗时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净支付(保成立,即汽车没有被盗时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净支付(保成立,即汽车没有被盗时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净支付(保成立,即汽车没有被

102、盗时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净支付(保险费)等于汽车被盗后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净支付(保险险费)等于汽车被盗后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净支付(保险险费)等于汽车被盗后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净支付(保险险费)等于汽车被盗后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净支付(保险费减去赔偿费)加上投保人的损失,也就是说损失发生后费减去赔偿费)加上投保人的损失,也就是说损失发生后费减去赔偿费)加上投保人的损失,也就是说损失发生后费减去赔偿费)加上投保人的损失,也就是说损失发生后的投保人从保险公司得到的赔偿费(的投保人从保险公司得到的赔偿费(的投保人从保险公司得到的赔偿费(的投保人从保险公司得到的赔偿费(S2-S1S2-S1)等于他遭受)等于他

103、遭受)等于他遭受)等于他遭受的损失的损失的损失的损失L L。因此可得:。因此可得:。因此可得:。因此可得: EU1= 11 U(W-S1-L)+ 21 U(W-S2)= EU1= 11 U(W-S1-L)+ 21 U(W-S2)= (11+2111+21) U(W-S1-L) = U(W-S1-L)U(W-S1-L) = U(W-S1-L) 进一步可得:进一步可得:进一步可得:进一步可得: EU2= 12 U(W-S1-L)+ 22 U(W-S2)-C= EU2= 12 U(W-S1-L)+ 22 U(W-S2)-C= (11+2111+21) U(W-S1-L) -C= U(W-S1-L)

104、-CU(W-S1-L) -C= U(W-S1-L) -C 显然,显然,显然,显然,EU1EU1EU2EU2,这是互相矛盾的。所以,保险公,这是互相矛盾的。所以,保险公,这是互相矛盾的。所以,保险公,这是互相矛盾的。所以,保险公司若提供全额保险,投保人将不愿意安装防盗锁。司若提供全额保险,投保人将不愿意安装防盗锁。司若提供全额保险,投保人将不愿意安装防盗锁。司若提供全额保险,投保人将不愿意安装防盗锁。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 ,如果重新整理(如果重新整理(如果重新整理(如果重新整理(13.313.3)式可得:)式可得:)式可得:)式可得: (12-1112-11)U(W-S1-L)+ U(W-S1-

105、L)+ (22-21 22-21 ) U(W-S2)CU(W-S2)C (13.413.4) 在式(在式(在式(在式(13.413.4)中,)中,)中,)中,12121111,因为安装防盗锁后,因为安装防盗锁后,因为安装防盗锁后,因为安装防盗锁后 车主被盗概率应该下降,同理,车主被盗概率应该下降,同理,车主被盗概率应该下降,同理,车主被盗概率应该下降,同理,22222121,且,且,且,且22-22- 21 = 21 =(1-121-12)- -(1-111-11)=11-12=11-12,因此,可以,因此,可以,因此,可以,因此,可以 得到:得到:得到:得到:U(W-S1-L)- U(W-S

106、2) C/U(W-S1-L)- U(W-S2) C/(12-1112-11) 显然显然显然显然, , 因为因为因为因为C/C/(12-1112-11)0 0,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一个必要条件就是:U(W-S1-L)- U(W-S2)U(W-S1-L)- U(W-S2)0 0, ,又由于效用随着财富的上升而单又由于效用随着财富的上升而单又由于效用随着财富的上升而单又由于效用随着财富的上升而单调上升,因此,调上升,因此,调上升,因此,调上升,因此,W-S1-L W-S1-L W-S2 W-S2 或:或:或:或:S2-S1 S2-S1 L L。 这表明,要使投

107、保人自愿安装防盗锁,那么损失发生这表明,要使投保人自愿安装防盗锁,那么损失发生这表明,要使投保人自愿安装防盗锁,那么损失发生这表明,要使投保人自愿安装防盗锁,那么损失发生后,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赔偿费应该小于由于汽车被盗造后,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赔偿费应该小于由于汽车被盗造后,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赔偿费应该小于由于汽车被盗造后,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赔偿费应该小于由于汽车被盗造成的损失,即保险公司提供的是非全额保险。成的损失,即保险公司提供的是非全额保险。成的损失,即保险公司提供的是非全额保险。成的损失,即保险公司提供的是非全额保险。 当交易一方掌握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而价格不能当交易一方掌握另一方所

108、不知道的信息,而价格不能当交易一方掌握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而价格不能当交易一方掌握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而价格不能反映决策所必须的信息,缺乏信息的一方便无法作出买卖反映决策所必须的信息,缺乏信息的一方便无法作出买卖反映决策所必须的信息,缺乏信息的一方便无法作出买卖反映决策所必须的信息,缺乏信息的一方便无法作出买卖决定。这时提高价格的作用留下了差顾客,赶走了好顾客。决定。这时提高价格的作用留下了差顾客,赶走了好顾客。决定。这时提高价格的作用留下了差顾客,赶走了好顾客。决定。这时提高价格的作用留下了差顾客,赶走了好顾客。因而被称为逆向选择。比如保险公司不知道每个人出事故因而被称为逆向选择。比如保

109、险公司不知道每个人出事故因而被称为逆向选择。比如保险公司不知道每个人出事故因而被称为逆向选择。比如保险公司不知道每个人出事故的概率,只知道事故的平均概率。如果无法区分高风险与的概率,只知道事故的平均概率。如果无法区分高风险与的概率,只知道事故的平均概率。如果无法区分高风险与的概率,只知道事故的平均概率。如果无法区分高风险与低风险的投保人,就无法对不同的投保人收取不同的保险低风险的投保人,就无法对不同的投保人收取不同的保险低风险的投保人,就无法对不同的投保人收取不同的保险低风险的投保人,就无法对不同的投保人收取不同的保险费,因为高风险的人会冒充低风险的人。如果按照平均概费,因为高风险的人会冒充低

110、风险的人。如果按照平均概费,因为高风险的人会冒充低风险的人。如果按照平均概费,因为高风险的人会冒充低风险的人。如果按照平均概率收费,对低风险的人太高,而对高风险的人太低,结果率收费,对低风险的人太高,而对高风险的人太低,结果率收费,对低风险的人太高,而对高风险的人太低,结果率收费,对低风险的人太高,而对高风险的人太低,结果低风险的人退出市场,要求保险的都是高风险的人。低风险的人退出市场,要求保险的都是高风险的人。低风险的人退出市场,要求保险的都是高风险的人。低风险的人退出市场,要求保险的都是高风险的人。 在逆向选择情况下,发信号自我选择原理可以运用于在逆向选择情况下,发信号自我选择原理可以运用

111、于在逆向选择情况下,发信号自我选择原理可以运用于在逆向选择情况下,发信号自我选择原理可以运用于筛选过程中。比如委托人(雇主、经理)可以根据自我选筛选过程中。比如委托人(雇主、经理)可以根据自我选筛选过程中。比如委托人(雇主、经理)可以根据自我选筛选过程中。比如委托人(雇主、经理)可以根据自我选择原则设计报酬计划,诱导代理人(雇员、下属)透漏各择原则设计报酬计划,诱导代理人(雇员、下属)透漏各择原则设计报酬计划,诱导代理人(雇员、下属)透漏各择原则设计报酬计划,诱导代理人(雇员、下属)透漏各自信息,使之自信息,使之自信息,使之自信息,使之“ “对号入座对号入座对号入座对号入座” ”。以推销员的报

112、酬制度为例。以推销员的报酬制度为例。以推销员的报酬制度为例。以推销员的报酬制度为例。推销员的报酬往往与其是实现的销售量成正比。如果销售推销员的报酬往往与其是实现的销售量成正比。如果销售推销员的报酬往往与其是实现的销售量成正比。如果销售推销员的报酬往往与其是实现的销售量成正比。如果销售量为量为量为量为S S,则报酬为,则报酬为,则报酬为,则报酬为A+BSA+BS,其中,其中,其中,其中,A0A0是一个月的固定工资是一个月的固定工资是一个月的固定工资是一个月的固定工资 ,0B1,0B1是推销员的佣金率是推销员的佣金率是推销员的佣金率是推销员的佣金率, ,显然显然显然显然B B越大越大越大越大, ,

113、 推销积极性越高推销积极性越高推销积极性越高推销积极性越高, ,但但但但B B越大越大越大越大, ,雇主得到的份额就越小雇主得到的份额就越小雇主得到的份额就越小雇主得到的份额就越小, ,因此雇主会降低固定工因此雇主会降低固定工因此雇主会降低固定工因此雇主会降低固定工资资资资A,A,在在在在A A比较小而比较小而比较小而比较小而B B比较大时比较大时比较大时比较大时, , 推销员的报酬主要来自于佣推销员的报酬主要来自于佣推销员的报酬主要来自于佣推销员的报酬主要来自于佣金金金金, ,他们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他们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他们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他们所承担的风险较大, ,因为销售数量除了取决于推销因为

114、销售数量除了取决于推销因为销售数量除了取决于推销因为销售数量除了取决于推销员的努力程度外,还取决于一些不能控制的因素,如市场员的努力程度外,还取决于一些不能控制的因素,如市场员的努力程度外,还取决于一些不能控制的因素,如市场员的努力程度外,还取决于一些不能控制的因素,如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等。对于家庭负担较重,无法经受收入波需求和产品质量等。对于家庭负担较重,无法经受收入波需求和产品质量等。对于家庭负担较重,无法经受收入波需求和产品质量等。对于家庭负担较重,无法经受收入波动者,不愿意选择这种报酬制度。如果企业不愿意雇佣那动者,不愿意选择这种报酬制度。如果企业不愿意雇佣那动者,不愿意选择这种报酬制

115、度。如果企业不愿意雇佣那动者,不愿意选择这种报酬制度。如果企业不愿意雇佣那些只求稳定平安者,那么提高佣金率,降低固定工资正可些只求稳定平安者,那么提高佣金率,降低固定工资正可些只求稳定平安者,那么提高佣金率,降低固定工资正可些只求稳定平安者,那么提高佣金率,降低固定工资正可以排除这些人,而吸引那些为了高工资而拼命工作者。于以排除这些人,而吸引那些为了高工资而拼命工作者。于以排除这些人,而吸引那些为了高工资而拼命工作者。于以排除这些人,而吸引那些为了高工资而拼命工作者。于是报酬制度设计达到了筛选的目的。是报酬制度设计达到了筛选的目的。是报酬制度设计达到了筛选的目的。是报酬制度设计达到了筛选的目的

116、。 如果企业愿意同时雇佣两种类型者,那么就可以设计如果企业愿意同时雇佣两种类型者,那么就可以设计如果企业愿意同时雇佣两种类型者,那么就可以设计如果企业愿意同时雇佣两种类型者,那么就可以设计两套报酬制度两套报酬制度两套报酬制度两套报酬制度 A1 A1,B1B1和和和和 A2 A2,B2B2,报酬制度,报酬制度,报酬制度,报酬制度1 1的固定的固定的固定的固定工资较高,而佣金率较低,报酬制度工资较高,而佣金率较低,报酬制度工资较高,而佣金率较低,报酬制度工资较高,而佣金率较低,报酬制度2 2的固定工资较低,的固定工资较低,的固定工资较低,的固定工资较低,而佣金率较高,面临这样的报酬制度,那些雄心勃

117、勃、精而佣金率较高,面临这样的报酬制度,那些雄心勃勃、精而佣金率较高,面临这样的报酬制度,那些雄心勃勃、精而佣金率较高,面临这样的报酬制度,那些雄心勃勃、精力充沛、有把握使销售量超过力充沛、有把握使销售量超过力充沛、有把握使销售量超过力充沛、有把握使销售量超过QQ的人就会选择第二套方案,的人就会选择第二套方案,的人就会选择第二套方案,的人就会选择第二套方案,那些精力不足、保守且只求平安的人就会选择第一套方案。那些精力不足、保守且只求平安的人就会选择第一套方案。那些精力不足、保守且只求平安的人就会选择第一套方案。那些精力不足、保守且只求平安的人就会选择第一套方案。这样激励制度就达到了筛选的目的,

118、这种筛选是通过这样激励制度就达到了筛选的目的,这种筛选是通过这样激励制度就达到了筛选的目的,这种筛选是通过这样激励制度就达到了筛选的目的,这种筛选是通过“ “对对对对号入座号入座号入座号入座” ”的自我选择来实现的,雇主无须了解每个雇员的的自我选择来实现的,雇主无须了解每个雇员的的自我选择来实现的,雇主无须了解每个雇员的的自我选择来实现的,雇主无须了解每个雇员的特性。特性。特性。特性。 2 2、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 当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而工作,工作的成果既取决于投当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而工作,工作的成果既取决于投当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而工作,工作的成果既取决于投当一个人

119、为另一个人而工作,工作的成果既取决于投入的努力又取决于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且入的努力又取决于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且入的努力又取决于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且入的努力又取决于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且这两种情况对于委托人无法完全区分时,就会产生代理人这两种情况对于委托人无法完全区分时,就会产生代理人这两种情况对于委托人无法完全区分时,就会产生代理人这两种情况对于委托人无法完全区分时,就会产生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这就是所谓不完全信息下的的道德风险,这就是所谓不完全信息下的的道德风险,这就是所谓不完全信息下的的道德风险,这就是所谓不完全信息下的“ “委托委托委托

120、委托- -代理问代理问代理问代理问题题题题” ”(Principal-Agent ProblemPrincipal-Agent Problem)。这时,首先一个最)。这时,首先一个最)。这时,首先一个最)。这时,首先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分担风险。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分担风险。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分担风险。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分担风险。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132 人才招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分析人才招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分析 一般而言,一般而言, 在信息对称情况下,在信息对称情况下, 级别不同的企业会级别不同的企业会 招聘到能力不同的

121、人才。优秀的企业容易招聘到能力高的招聘到能力不同的人才。优秀的企业容易招聘到能力高的 人才;人才; 同样,同样, 能力不同的人才会落户到不同级别的企能力不同的人才会落户到不同级别的企 业,业, 高能力人才容易受聘到优秀企业。但信息的不对高能力人才容易受聘到优秀企业。但信息的不对 称,称, 最终会导致逆向选择。最终会导致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不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不 对称。在旧车市场,对称。在旧车市场, 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 而买者不而买者不 知道。车的质量有好有坏,知道。车的质量有好有坏, 尽管买者不能确切地判断车尽

122、管买者不能确切地判断车 的质量,的质量, 但他知道车的平均质量,但他知道车的平均质量, 愿出中等价格。这样愿出中等价格。这样 一来,一来, 高质量的车就会退出市场。由于上等车退出市高质量的车就会退出市场。由于上等车退出市 场,场, 买者会继续降低估价,买者会继续降低估价, 次上等车又退出市场,次上等车又退出市场, 最后最后 结果是市场上成了破烂车的展览馆。这个过程称为逆向选结果是市场上成了破烂车的展览馆。这个过程称为逆向选 择。择。 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在人才招聘过程中, 企业只能通过人才递交的简历表企业只能通过人才递交的简历表和对人才进行笔试、面试来获取对方的相关信息。但对其和对人才进行笔试、

123、面试来获取对方的相关信息。但对其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和长期打算却不甚了解,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和长期打算却不甚了解, 而且已而且已获取信息又面临着虚假成分的威胁。相对而言,获取信息又面临着虚假成分的威胁。相对而言, 人才对自人才对自己的学历、业务水平、偏好、信用等信息却十分清楚,己的学历、业务水平、偏好、信用等信息却十分清楚, 而而且对所应聘企业及其职位亦认识深刻。而企业并不知道应且对所应聘企业及其职位亦认识深刻。而企业并不知道应聘人才的真实能力,聘人才的真实能力, 只知道应聘人才的平均能力及其分布。只知道应聘人才的平均能力及其分布。 假设一批能力不同的人才到企业应聘。如果信息是对假设一批

124、能力不同的人才到企业应聘。如果信息是对称的,称的, 各个人才的能力是共同信息,各个人才的能力是共同信息, 企业和人才都会根企业和人才都会根据人才的能力高低提出自己的要求,据人才的能力高低提出自己的要求, 从而使各种受聘都可从而使各种受聘都可以实现,以实现, 进而达到均衡而在现实社会中,进而达到均衡而在现实社会中, 信息是不对称信息是不对称的,的, 招聘企业并不知道应聘人才的真实能力。在这种情况招聘企业并不知道应聘人才的真实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下, 招聘企业只能根据应聘人才的平均能力来确定聘用的招聘企业只能根据应聘人才的平均能力来确定聘用的人才和给予其待遇。假设人才有两种类型:人才和给予其待遇。

125、假设人才有两种类型: Q 4000(高能力)(高能力) 和和Q 1000(低能力)(低能力) , 企业遇企业遇 到两类人才的概率为到两类人才的概率为 。如果信息是对称的,。如果信息是对称的, 企业企业 代表会在不同的工资水平上雇用到相应的人才。但由于信代表会在不同的工资水平上雇用到相应的人才。但由于信 息不对称,息不对称, 企业就只能按照平均能力企业就只能按照平均能力EQ 出出 资,资, 并希望能雇到高能力人才。但在此工资下,并希望能雇到高能力人才。但在此工资下, 高能力高能力 人才将退出应聘过程,人才将退出应聘过程, 招聘市场上只留下能力程度较低招聘市场上只留下能力程度较低 的人才。这样人才

126、的平均能力就会下降,的人才。这样人才的平均能力就会下降, 理性的招聘企理性的招聘企 业知道这一情况以后,业知道这一情况以后, 便会降低给予应聘人才的待遇。便会降低给予应聘人才的待遇。 结果造成更多的较高能力的应聘人才退出招聘市场,结果造成更多的较高能力的应聘人才退出招聘市场, 如如 此循环下去,此循环下去, 便会形成便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现象, 即低能即低能力力 人才对高能力人才的驱逐。这便是人才应聘过程中的逆向人才对高能力人才的驱逐。这便是人才应聘过程中的逆向 选择。逆向选择的结果,选择。逆向选择的结果, 一方面是低能力人才获得了较一方面是低能力人才获得了较 高待遇,高

127、待遇, 另一方面是招聘企业承担了较高招聘成本而无另一方面是招聘企业承担了较高招聘成本而无 法获得高能力人才,法获得高能力人才, 最终导致风险和收益在分担与分配最终导致风险和收益在分担与分配 上的不对称。上的不对称。 这一问题取决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对待风险的相对态度。这一问题取决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对待风险的相对态度。这一问题取决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对待风险的相对态度。这一问题取决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对待风险的相对态度。这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这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这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这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或偏好者),代理人是第一,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或偏好者),代理人是第一,委托人是风险

128、中性者(或偏好者),代理人是第一,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或偏好者),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最优方案是代理人取得固定收入,委托人承风险规避者。最优方案是代理人取得固定收入,委托人承风险规避者。最优方案是代理人取得固定收入,委托人承风险规避者。最优方案是代理人取得固定收入,委托人承担风险。担风险。担风险。担风险。 第二,委托人是风险规避者,代理人是风险中性者。第二,委托人是风险规避者,代理人是风险中性者。第二,委托人是风险规避者,代理人是风险中性者。第二,委托人是风险规避者,代理人是风险中性者。最优方案是代理人承担风险,委托人取得固定收入。最优方案是代理人承担风险,委托人取得固定收入。最优方案是代理人

129、承担风险,委托人取得固定收入。最优方案是代理人承担风险,委托人取得固定收入。 第三,双方都是风险规避者,均承担一定的风险,而第三,双方都是风险规避者,均承担一定的风险,而第三,双方都是风险规避者,均承担一定的风险,而第三,双方都是风险规避者,均承担一定的风险,而且风险厌恶程度较小的一方承担较大风险。且风险厌恶程度较小的一方承担较大风险。且风险厌恶程度较小的一方承担较大风险。且风险厌恶程度较小的一方承担较大风险。 一般而言,第一种情况是较为合理的。但是,这要求一般而言,第一种情况是较为合理的。但是,这要求一般而言,第一种情况是较为合理的。但是,这要求一般而言,第一种情况是较为合理的。但是,这要求

130、代理人不存在道德风险。代理人不存在道德风险。代理人不存在道德风险。代理人不存在道德风险。 3 3、激励机制设计、激励机制设计、激励机制设计、激励机制设计 激励机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代理人努力工作,激励机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代理人努力工作,激励机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代理人努力工作,激励机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代理人努力工作,应该设计怎样一种报酬方案,或者说如何使报酬在一定程应该设计怎样一种报酬方案,或者说如何使报酬在一定程应该设计怎样一种报酬方案,或者说如何使报酬在一定程应该设计怎样一种报酬方案,或者说如何使报酬在一定程度上与产量相关呢?度上与产量相关呢?度上与产量相关呢?度上与产

131、量相关呢? 首先,考虑完全信息时的激励方案。首先,考虑完全信息时的激励方案。首先,考虑完全信息时的激励方案。首先,考虑完全信息时的激励方案。 对委托人来说,激励机制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对委托人来说,激励机制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对委托人来说,激励机制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对委托人来说,激励机制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代理人努力工作,就像为他自己工作一样?应该怎样设让代理人努力工作,就像为他自己工作一样?应该怎样设让代理人努力工作,就像为他自己工作一样?应该怎样设让代理人努力工作,就像为他自己工作一样?应该怎样设计一种给予报酬的方法?如果不管产量多少,都付给人们计一种给予报酬的方法?如

132、果不管产量多少,都付给人们计一种给予报酬的方法?如果不管产量多少,都付给人们计一种给予报酬的方法?如果不管产量多少,都付给人们一笔相同的报酬,他会没有动力好好干活,适当的激励机一笔相同的报酬,他会没有动力好好干活,适当的激励机一笔相同的报酬,他会没有动力好好干活,适当的激励机一笔相同的报酬,他会没有动力好好干活,适当的激励机制必须让报酬在一定程度上与产量相关,问题就在于这种制必须让报酬在一定程度上与产量相关,问题就在于这种制必须让报酬在一定程度上与产量相关,问题就在于这种制必须让报酬在一定程度上与产量相关,问题就在于这种相关性如何确定。报酬必须反映出风险分担和激励两种考相关性如何确定。报酬必须

133、反映出风险分担和激励两种考相关性如何确定。报酬必须反映出风险分担和激励两种考相关性如何确定。报酬必须反映出风险分担和激励两种考虑。虑。虑。虑。 在激励模型中,令在激励模型中,令在激励模型中,令在激励模型中,令X X为代理人付出的为代理人付出的为代理人付出的为代理人付出的“ “努力努力努力努力” ”,Y Y为为为为产量,产量,产量,产量,Y Y并不唯一由并不唯一由并不唯一由并不唯一由X X决定,但两者之间高度正相关,其决定,但两者之间高度正相关,其决定,但两者之间高度正相关,其决定,但两者之间高度正相关,其函数关系为:函数关系为:函数关系为:函数关系为: Y = Y = f(Xf(X) ) 委托

134、人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为委托人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为委托人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为委托人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为S S,为鼓励代理人的劳动,为鼓励代理人的劳动,为鼓励代理人的劳动,为鼓励代理人的劳动积极性,积极性,积极性,积极性,S S应与应与应与应与Y Y有关,两者的函数关系为:有关,两者的函数关系为:有关,两者的函数关系为:有关,两者的函数关系为: S = S(Y) = S = S(Y) = Sf(XSf(X) ) 上述公式也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如表上述公式也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如表13-213-2所示。所示。 表表13-2 13-2 产量、报酬与成本产量、报酬与成本 第第1 1列数字代表代理人付出多

135、少劳动或努力程度(比列数字代表代理人付出多少劳动或努力程度(比如用劳动时间的多少代表劳动努力程度的大小)。第如用劳动时间的多少代表劳动努力程度的大小)。第2 2列列数字代表产量。产量数字代表产量。产量Y Y和劳动和劳动X X存在着一一对应(函数)的存在着一一对应(函数)的正相关关系,且边际产量递减。第正相关关系,且边际产量递减。第3 3列数字代表报酬,假列数字代表报酬,假设委托人按劳动时间的多少支付一定数量的报酬,且劳动设委托人按劳动时间的多少支付一定数量的报酬,且劳动报酬随着产量的提高而增加。报酬随着产量的提高而增加。 劳动X产量Y报酬S成本C失业救济U0195110217103103241

136、5610430201010535251510639302110 委托人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使委托人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使委托人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使委托人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使Y - SY - S(Y Y)极大化,)极大化,)极大化,)极大化,那么,设计激励机制又面临哪些约束呢那么,设计激励机制又面临哪些约束呢那么,设计激励机制又面临哪些约束呢那么,设计激励机制又面临哪些约束呢? ?这需要从代理人这需要从代理人这需要从代理人这需要从代理人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首先,代理人付出劳动或努力是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首先,代理人付出劳动或努力是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首先,代理人付出劳动或努力是

137、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首先,代理人付出劳动或努力是需要成本的(如花费时间、体力和脑力等),成本与付出需要成本的(如花费时间、体力和脑力等),成本与付出需要成本的(如花费时间、体力和脑力等),成本与付出需要成本的(如花费时间、体力和脑力等),成本与付出的努力正相关,并且随着付出努力的上升,边际成本是递的努力正相关,并且随着付出努力的上升,边际成本是递的努力正相关,并且随着付出努力的上升,边际成本是递的努力正相关,并且随着付出努力的上升,边际成本是递增的,成本增的,成本增的,成本增的,成本C C与努力的函数关系为:与努力的函数关系为:与努力的函数关系为:与努力的函数关系为:C = C(X)C =

138、C(X) 假定代理人付出的成本可以量化为一定数量的实物,假定代理人付出的成本可以量化为一定数量的实物,假定代理人付出的成本可以量化为一定数量的实物,假定代理人付出的成本可以量化为一定数量的实物,因此可以产量来衡量劳动成本的大小。在表因此可以产量来衡量劳动成本的大小。在表因此可以产量来衡量劳动成本的大小。在表因此可以产量来衡量劳动成本的大小。在表13-213-2中,第中,第中,第中,第4 4列数字代表成本。可以看出,随着劳动时间的增加列数字代表成本。可以看出,随着劳动时间的增加列数字代表成本。可以看出,随着劳动时间的增加列数字代表成本。可以看出,随着劳动时间的增加( (努力努力努力努力程度上升程

139、度上升程度上升程度上升) ),成本也随之上升,并且后者上升的速度更快。,成本也随之上升,并且后者上升的速度更快。,成本也随之上升,并且后者上升的速度更快。,成本也随之上升,并且后者上升的速度更快。 对于代理人来说,从工作中得到的净收益必须大于不对于代理人来说,从工作中得到的净收益必须大于不对于代理人来说,从工作中得到的净收益必须大于不对于代理人来说,从工作中得到的净收益必须大于不工作能得到的收益工作能得到的收益工作能得到的收益工作能得到的收益U0,U0,他才愿意提供劳动,即:他才愿意提供劳动,即:他才愿意提供劳动,即:他才愿意提供劳动,即: Sf(XSf(X) - C(X) U0) - C(X

140、) U0 如果不工作能领取失业救济金,那么失业救济金就构如果不工作能领取失业救济金,那么失业救济金就构如果不工作能领取失业救济金,那么失业救济金就构如果不工作能领取失业救济金,那么失业救济金就构成了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成了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成了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成了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U0U0。第。第。第。第5 5列数字代表失业救济。列数字代表失业救济。列数字代表失业救济。列数字代表失业救济。我们假定在任何情况下,代理人只要不参加劳动就可以得我们假定在任何情况下,代理人只要不参加劳动就可以得我们假定在任何情况下,代理人只要不参加劳动就可以得我们假定在任何情况下,代理人只要不参加劳动就可以得

141、到到到到1010的失业救济,因此表中的失业救济,因此表中的失业救济,因此表中的失业救济,因此表中1010的失业救济是一个固的失业救济是一个固的失业救济是一个固的失业救济是一个固 定不变的数目,被称作定不变的数目,被称作定不变的数目,被称作定不变的数目,被称作“ “参与约束参与约束参与约束参与约束” ”,若报酬低于这一约,若报酬低于这一约,若报酬低于这一约,若报酬低于这一约束水平,代理人根本不会参与到委托人设计的激励机制中束水平,代理人根本不会参与到委托人设计的激励机制中束水平,代理人根本不会参与到委托人设计的激励机制中束水平,代理人根本不会参与到委托人设计的激励机制中来。也就是说,代理人的得到

142、的报酬减去成本之后必须大来。也就是说,代理人的得到的报酬减去成本之后必须大来。也就是说,代理人的得到的报酬减去成本之后必须大来。也就是说,代理人的得到的报酬减去成本之后必须大于或等于失业救济,否则代理人宁愿去领失业救济也不愿于或等于失业救济,否则代理人宁愿去领失业救济也不愿于或等于失业救济,否则代理人宁愿去领失业救济也不愿于或等于失业救济,否则代理人宁愿去领失业救济也不愿意参加劳动。意参加劳动。意参加劳动。意参加劳动。 理性的委托人会设计一种激励机制,使代理人刚好愿理性的委托人会设计一种激励机制,使代理人刚好愿理性的委托人会设计一种激励机制,使代理人刚好愿理性的委托人会设计一种激励机制,使代理

143、人刚好愿意参加工作,即参与约束中等号成立:意参加工作,即参与约束中等号成立:意参加工作,即参与约束中等号成立:意参加工作,即参与约束中等号成立:Sf(XSf(X) - C(X) = ) - C(X) = U0U0,或者:,或者:,或者:,或者:Sf(XSf(X) = C(X) + U0) = C(X) + U0,当参与约束满足后,委,当参与约束满足后,委,当参与约束满足后,委,当参与约束满足后,委托人的利润极大化就是使:托人的利润极大化就是使:托人的利润极大化就是使:托人的利润极大化就是使:f(Xf(X)-C(X)- U0 )-C(X)- U0 极大化。极大化。极大化。极大化。 我们不难发现,

144、最优解我们不难发现,最优解我们不难发现,最优解我们不难发现,最优解X*X*应该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应该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应该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应该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边际条件,即在代理人已经付出成本的边际条件,即在代理人已经付出成本的边际条件,即在代理人已经付出成本的边际条件,即在代理人已经付出X*X*水平劳动的情况水平劳动的情况水平劳动的情况水平劳动的情况下,再增加一点下,再增加一点下,再增加一点下,再增加一点“ “努力努力努力努力” ”所带来的增加产量与增加的劳动所带来的增加产量与增加的劳动所带来的增加产量与增加的劳动所带来的增加产量与增加的劳动成本相等。在表成本相等。在表成本相

145、等。在表成本相等。在表13-113-1中,读者可以发现,最优劳动时间中,读者可以发现,最优劳动时间中,读者可以发现,最优劳动时间中,读者可以发现,最优劳动时间X*X*是是是是4 4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这一结论可以通过几何方式描述,我们在图这一结论可以通过几何方式描述,我们在图这一结论可以通过几何方式描述,我们在图这一结论可以通过几何方式描述,我们在图13-413-4中分中分中分中分别画出别画出别画出别画出f(Xf(X) )曲线和曲线和曲线和曲线和C(X)C(X)曲线,委托人利润极大化就出现在曲线,委托人利润极大化就出现在曲线,委托人利润极大化就出现在曲线,委托人利润极大化就出现在f(Xf

146、(X) )曲线和曲线和曲线和曲线和C(X)C(X)曲线之间垂直距离最大的时候,此时,两曲线之间垂直距离最大的时候,此时,两曲线之间垂直距离最大的时候,此时,两曲线之间垂直距离最大的时候,此时,两条曲线的斜率相同。这一性质的经济含义就是:条曲线的斜率相同。这一性质的经济含义就是:条曲线的斜率相同。这一性质的经济含义就是:条曲线的斜率相同。这一性质的经济含义就是: 代理代理 人努力的边际产量等于努力的边际成本。在图中,人努力的边际产量等于努力的边际成本。在图中,人努力的边际产量等于努力的边际成本。在图中,人努力的边际产量等于努力的边际成本。在图中,X*X*就是使委托人利润极大化时代理人所需付出的就

147、是使委托人利润极大化时代理人所需付出的就是使委托人利润极大化时代理人所需付出的就是使委托人利润极大化时代理人所需付出的努力水平,即努力水平,即努力水平,即努力水平,即MPMP(X*X*)=MC( X*)=MC( X*),它就是委托,它就是委托,它就是委托,它就是委托人最希望的代理人付出的努力水平。同时,按照人最希望的代理人付出的努力水平。同时,按照人最希望的代理人付出的努力水平。同时,按照人最希望的代理人付出的努力水平。同时,按照代理人的参与约束,委托人愿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代理人的参与约束,委托人愿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代理人的参与约束,委托人愿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代理人的参与约束,委托人愿付给代理人的报

148、酬的上限为:的上限为:的上限为:的上限为: Sf(XSf(X*) = C(X*) + U0*) = C(X*) + U0 这说明,代理人参与劳动得到的报酬正好等这说明,代理人参与劳动得到的报酬正好等这说明,代理人参与劳动得到的报酬正好等这说明,代理人参与劳动得到的报酬正好等于劳动的成本加上不劳动得到的救济,他将愿意于劳动的成本加上不劳动得到的救济,他将愿意于劳动的成本加上不劳动得到的救济,他将愿意于劳动的成本加上不劳动得到的救济,他将愿意为委托人工作。也就是说,在代理人付出为委托人工作。也就是说,在代理人付出为委托人工作。也就是说,在代理人付出为委托人工作。也就是说,在代理人付出4 4小时劳小

149、时劳小时劳小时劳动的情况下,委托人支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为动的情况下,委托人支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为动的情况下,委托人支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为动的情况下,委托人支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为2020千千千千克,正好等于克,正好等于克,正好等于克,正好等于1010千克成本加上千克成本加上千克成本加上千克成本加上1010千克失业救济。千克失业救济。千克失业救济。千克失业救济。 至此,我们解决了吸引代理人参与到工作中的问题。至此,我们解决了吸引代理人参与到工作中的问题。至此,我们解决了吸引代理人参与到工作中的问题。至此,我们解决了吸引代理人参与到工作中的问题。但是,参与工作的代理人还不一定愿意付出但是,参与工作的代理人还

150、不一定愿意付出但是,参与工作的代理人还不一定愿意付出但是,参与工作的代理人还不一定愿意付出X*X*的努力水平,的努力水平,的努力水平,的努力水平,他可能参加了工作却又偷懒,而委托人又无法直接观察到他可能参加了工作却又偷懒,而委托人又无法直接观察到他可能参加了工作却又偷懒,而委托人又无法直接观察到他可能参加了工作却又偷懒,而委托人又无法直接观察到他付出的真实劳动,因为产量还取决于其他的因素。于是,他付出的真实劳动,因为产量还取决于其他的因素。于是,他付出的真实劳动,因为产量还取决于其他的因素。于是,他付出的真实劳动,因为产量还取决于其他的因素。于是,委托人必须使激励机制的设计能诱使代理人不偷懒,

151、即让委托人必须使激励机制的设计能诱使代理人不偷懒,即让委托人必须使激励机制的设计能诱使代理人不偷懒,即让委托人必须使激励机制的设计能诱使代理人不偷懒,即让代理人努力工作得到的净收益大于偷懒得到的净收益。这代理人努力工作得到的净收益大于偷懒得到的净收益。这代理人努力工作得到的净收益大于偷懒得到的净收益。这代理人努力工作得到的净收益大于偷懒得到的净收益。这样的激励机制必须满足:样的激励机制必须满足:样的激励机制必须满足:样的激励机制必须满足: Sf(XSf(X*) - C(X*) *) - C(X*) Sf(XSf(X) - C(X) - C(X) 该式对一切该式对一切该式对一切该式对一切X X的

152、取值都成立。在表的取值都成立。在表的取值都成立。在表的取值都成立。在表13-213-2中可以发现,中可以发现,中可以发现,中可以发现,如果代理人的劳动时间小于最优劳动时间如果代理人的劳动时间小于最优劳动时间如果代理人的劳动时间小于最优劳动时间如果代理人的劳动时间小于最优劳动时间4 4小时,那么他小时,那么他小时,那么他小时,那么他得到的净收益将减少。例如,如果代理人劳动得到的净收益将减少。例如,如果代理人劳动得到的净收益将减少。例如,如果代理人劳动得到的净收益将减少。例如,如果代理人劳动3 3小时,报小时,报小时,报小时,报酬为酬为酬为酬为1515千克,减去成本千克,减去成本千克,减去成本千克

153、,减去成本6 6千克,净收益为千克,净收益为千克,净收益为千克,净收益为9 9千克,要小于劳千克,要小于劳千克,要小于劳千克,要小于劳动的净收益动的净收益动的净收益动的净收益1010千克。这一约束式被称为千克。这一约束式被称为千克。这一约束式被称为千克。这一约束式被称为“ “激励相容约束激励相容约束激励相容约束激励相容约束” ”,它使得代理人付出,它使得代理人付出,它使得代理人付出,它使得代理人付出X*X*努力水平时得到的净收益最大。这努力水平时得到的净收益最大。这努力水平时得到的净收益最大。这努力水平时得到的净收益最大。这样,从他本身收益出发,他也不会选择偷懒。样,从他本身收益出发,他也不会

154、选择偷懒。样,从他本身收益出发,他也不会选择偷懒。样,从他本身收益出发,他也不会选择偷懒。 总之,任何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都必须遵循两个原总之,任何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都必须遵循两个原总之,任何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都必须遵循两个原总之,任何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都必须遵循两个原则:首先,代理人参与工作所得的净收益不低于不工作也则:首先,代理人参与工作所得的净收益不低于不工作也则:首先,代理人参与工作所得的净收益不低于不工作也则:首先,代理人参与工作所得的净收益不低于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这是参与约束;其次,代理人让委托人最能得到的收益,这是参与约束;其次,代理人让委托人最能得到的收益,这是参与约

155、束;其次,代理人让委托人最能得到的收益,这是参与约束;其次,代理人让委托人最满意的努力水平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水平。满意的努力水平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水平。满意的努力水平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水平。满意的努力水平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水平。显然,固定的报酬或显然,固定的报酬或显然,固定的报酬或显然,固定的报酬或“ “大锅饭大锅饭大锅饭大锅饭” ”式的制度是无法同时满足式的制度是无法同时满足式的制度是无法同时满足式的制度是无法同时满足这两个约束条件的。这两个约束条件的。这两个约束条件的。这两个约束条件的。 其次,考虑不完全信息时的激励方案。其次,考虑不

156、完全信息时的激励方案。其次,考虑不完全信息时的激励方案。其次,考虑不完全信息时的激励方案。 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激励机制会面临这样一个两难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激励机制会面临这样一个两难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激励机制会面临这样一个两难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激励机制会面临这样一个两难的困境:要使代理人尽自己的努力工作,就必须让报酬与的困境:要使代理人尽自己的努力工作,就必须让报酬与的困境:要使代理人尽自己的努力工作,就必须让报酬与的困境:要使代理人尽自己的努力工作,就必须让报酬与产出相联系,这样就让厌恶风险的代理人承担了过多的产出相联系,这样就让厌恶风险的代理人承担了过多的产出相联系,这样就让厌恶风险

157、的代理人承担了过多的产出相联系,这样就让厌恶风险的代理人承担了过多的 风险,风险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分配是低效的;而如风险,风险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分配是低效的;而如风险,风险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分配是低效的;而如风险,风险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分配是低效的;而如果相对偏好风险的委托人承担一切产量波动的风险,那么果相对偏好风险的委托人承担一切产量波动的风险,那么果相对偏好风险的委托人承担一切产量波动的风险,那么果相对偏好风险的委托人承担一切产量波动的风险,那么代理人又没有动力努力工作,并且委托人无法及时、完全代理人又没有动力努力工作,并且委托人无法及时、完全代理人又没有动力努力工作,并且

158、委托人无法及时、完全代理人又没有动力努力工作,并且委托人无法及时、完全地发现代理人的偷懒行为或监督成本很高,生产将是低效地发现代理人的偷懒行为或监督成本很高,生产将是低效地发现代理人的偷懒行为或监督成本很高,生产将是低效地发现代理人的偷懒行为或监督成本很高,生产将是低效率的。就像存在道德风险的保险市场最后找到了一个次优率的。就像存在道德风险的保险市场最后找到了一个次优率的。就像存在道德风险的保险市场最后找到了一个次优率的。就像存在道德风险的保险市场最后找到了一个次优的解决方案一样,市场也找到了折中的激励机制的解决方案一样,市场也找到了折中的激励机制的解决方案一样,市场也找到了折中的激励机制的解

159、决方案一样,市场也找到了折中的激励机制分成分成分成分成制(制(制(制(SharecroppingSharecropping). . 分成制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机制,这种报酬方式可以分分成制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机制,这种报酬方式可以分分成制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机制,这种报酬方式可以分分成制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机制,这种报酬方式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收入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收入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收入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收入F F,另一部分是产值的一,另一部分是产值的一,另一部分是产值的一,另一部分是产值的一个比例个比例个比例个比例 ,即:,即:,即:,即: S =F +S =F +f(Xf(

160、X), ),其中其中其中其中0 0 1 1 在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分成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分配在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分成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分配在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分成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分配在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分成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分配方式。从代理人的角度来说,希望自己的净收益极大化,方式。从代理人的角度来说,希望自己的净收益极大化,方式。从代理人的角度来说,希望自己的净收益极大化,方式。从代理人的角度来说,希望自己的净收益极大化,即:即:即:即: Max.FMax.F + +f(Xf(X)- C(X) )- C(X) 由于由于由于由于F F是固定的,式简化为:是固定的,式简化为:是固定的,式简化为:

161、是固定的,式简化为: Max.f(XMax.f(X)- C(X) )- C(X) 而委托人利润极大化的动机则要求:而委托人利润极大化的动机则要求:而委托人利润极大化的动机则要求:而委托人利润极大化的动机则要求: Max.f(XMax.f(X)- S )- S 参与约束要求参与约束要求参与约束要求参与约束要求S-C(X)US-C(X)U。, ,代入式可得:代入式可得:代入式可得:代入式可得: Max.f(XMax.f(X)- C(X)- U)- C(X)- U。 由于由于由于由于U U。是固定的,这等价于:。是固定的,这等价于:。是固定的,这等价于:。是固定的,这等价于:Max.f(XMax.f

162、(X)-C(X) )-C(X)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由于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由于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由于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由于11,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目,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目,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目,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目标是不相容的。虽然委托人达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标是不相容的。虽然委托人达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标是不相容的。虽然委托人达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标是不相容的。虽然委托人达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即产值等于边际成本,即产值等于边际成本,即产值等于边际成本,即MPMP(X*X*)=MC( X*),=MC( X*),但是这一但是这一但是这一但是这一X*X*值值值值所代表的努力

163、水平却不能给代理人带来净收益极大化,因所代表的努力水平却不能给代理人带来净收益极大化,因所代表的努力水平却不能给代理人带来净收益极大化,因所代表的努力水平却不能给代理人带来净收益极大化,因为代理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带来的边际产值为代理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带来的边际产值为代理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带来的边际产值为代理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带来的边际产值MP(X)MP(X)中,他只中,他只中,他只中,他只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MP(XMP(X), ),所以,代理人达到净收益极所以,代理人达到净收益极所以,代理人达到净收益极所以,代理人达到净收益极大化的边际条件是:大化

164、的边际条件是:大化的边际条件是:大化的边际条件是: MP(XMP(X)=MC(X) )=MC(X) 其中其中其中其中XX代表代理人达到净收益极大化式所付出的努力代表代理人达到净收益极大化式所付出的努力代表代理人达到净收益极大化式所付出的努力代表代理人达到净收益极大化式所付出的努力水平。显然,水平。显然,水平。显然,水平。显然,XX*,XX*,事实上,当事实上,当事实上,当事实上,当 1 1时,时,时,时,XXX*X*,这从图,这从图,这从图,这从图13-513-5中很容易可以看出,中很容易可以看出,中很容易可以看出,中很容易可以看出,MP(XMP(X) )曲线总是位于曲线总是位于曲线总是位于曲

165、线总是位于MP(X)MP(X)曲曲曲曲线下方,因此代理人的最佳努力水平要小于线下方,因此代理人的最佳努力水平要小于线下方,因此代理人的最佳努力水平要小于线下方,因此代理人的最佳努力水平要小于 委托人希望的最佳努力水平。所以,双方的极大化动机是委托人希望的最佳努力水平。所以,双方的极大化动机是委托人希望的最佳努力水平。所以,双方的极大化动机是委托人希望的最佳努力水平。所以,双方的极大化动机是不相容的。由于不相容的。由于不相容的。由于不相容的。由于 这个参数的存在,代理人作出的选择这个参数的存在,代理人作出的选择这个参数的存在,代理人作出的选择这个参数的存在,代理人作出的选择X X对对对对委托人来

166、说还未达到最佳水平,即实际产量低于利润极大委托人来说还未达到最佳水平,即实际产量低于利润极大委托人来说还未达到最佳水平,即实际产量低于利润极大委托人来说还未达到最佳水平,即实际产量低于利润极大化时的最优产量。因此,当产量完全确定的决定于劳动的化时的最优产量。因此,当产量完全确定的决定于劳动的化时的最优产量。因此,当产量完全确定的决定于劳动的化时的最优产量。因此,当产量完全确定的决定于劳动的真实投入量时,分成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真实投入量时,分成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真实投入量时,分成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真实投入量时,分成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然而,在不对称信息的情

167、况下,分成制却是一种良然而,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分成制却是一种良然而,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分成制却是一种良然而,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分成制却是一种良 好的折中方案。代理人的报酬与产出直接相关,但产量波好的折中方案。代理人的报酬与产出直接相关,但产量波好的折中方案。代理人的报酬与产出直接相关,但产量波好的折中方案。代理人的报酬与产出直接相关,但产量波 动的风险分摊在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面。分成制分为两部动的风险分摊在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面。分成制分为两部动的风险分摊在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面。分成制分为两部动的风险分摊在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面。分成制分为两部 分,一部分让代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至少有一

168、笔固定收入分,一部分让代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至少有一笔固定收入分,一部分让代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至少有一笔固定收入分,一部分让代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至少有一笔固定收入 F F,这是委托人向代理人提供的某种形式的,这是委托人向代理人提供的某种形式的,这是委托人向代理人提供的某种形式的,这是委托人向代理人提供的某种形式的“ “收入保险收入保险收入保险收入保险” ”。 由于这部分固定收入只占全部报酬的一部分,这是委托人由于这部分固定收入只占全部报酬的一部分,这是委托人由于这部分固定收入只占全部报酬的一部分,这是委托人由于这部分固定收入只占全部报酬的一部分,这是委托人 向代理人提供的非全额保险。由于假定委托

169、人一般是风险向代理人提供的非全额保险。由于假定委托人一般是风险向代理人提供的非全额保险。由于假定委托人一般是风险向代理人提供的非全额保险。由于假定委托人一般是风险 中立或爱好者,而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风险规避者从风中立或爱好者,而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风险规避者从风中立或爱好者,而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风险规避者从风中立或爱好者,而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风险规避者从风 险中立者险中立者险中立者险中立者( (或爱好者或爱好者或爱好者或爱好者) )那儿购买一定量的保险而转移风险,那儿购买一定量的保险而转移风险,那儿购买一定量的保险而转移风险,那儿购买一定量的保险而转移风险, 双方的处境都会改善,于是,在

170、激励机制中,就应该由风双方的处境都会改善,于是,在激励机制中,就应该由风双方的处境都会改善,于是,在激励机制中,就应该由风双方的处境都会改善,于是,在激励机制中,就应该由风 险中立(或爱好)的委托人向风险规避的代理人提供保险中立(或爱好)的委托人向风险规避的代理人提供保险中立(或爱好)的委托人向风险规避的代理人提供保险中立(或爱好)的委托人向风险规避的代理人提供保 险险险险部分固定收入。如果代理人也是风险中立者甚至风部分固定收入。如果代理人也是风险中立者甚至风部分固定收入。如果代理人也是风险中立者甚至风部分固定收入。如果代理人也是风险中立者甚至风 险爱好者,那么激励机制中就不需要固定报酬部分了

171、。险爱好者,那么激励机制中就不需要固定报酬部分了。险爱好者,那么激励机制中就不需要固定报酬部分了。险爱好者,那么激励机制中就不需要固定报酬部分了。 就像保险市场上全额保险会引致道德风险一就像保险市场上全额保险会引致道德风险一就像保险市场上全额保险会引致道德风险一就像保险市场上全额保险会引致道德风险一样,激励机制中的全额保险会鼓励偷懒。因此,样,激励机制中的全额保险会鼓励偷懒。因此,样,激励机制中的全额保险会鼓励偷懒。因此,样,激励机制中的全额保险会鼓励偷懒。因此,激励机制中必须有一部分报酬随着劳动的激励机制中必须有一部分报酬随着劳动的激励机制中必须有一部分报酬随着劳动的激励机制中必须有一部分报

172、酬随着劳动的“ “信号信号信号信号” ”产量的波动而波动。对代理人来说,要取产量的波动而波动。对代理人来说,要取产量的波动而波动。对代理人来说,要取产量的波动而波动。对代理人来说,要取得高收入就必须创造高产量。虽然产量高低不完得高收入就必须创造高产量。虽然产量高低不完得高收入就必须创造高产量。虽然产量高低不完得高收入就必须创造高产量。虽然产量高低不完全受人力控制,但至少努力工作取得高产量的可全受人力控制,但至少努力工作取得高产量的可全受人力控制,但至少努力工作取得高产量的可全受人力控制,但至少努力工作取得高产量的可能性要比偷懒取得高产量的可能性大得多。因此,能性要比偷懒取得高产量的可能性大得多

173、。因此,能性要比偷懒取得高产量的可能性大得多。因此,能性要比偷懒取得高产量的可能性大得多。因此,在分成制下,代理人仍会自愿努力工作,虽然他在分成制下,代理人仍会自愿努力工作,虽然他在分成制下,代理人仍会自愿努力工作,虽然他在分成制下,代理人仍会自愿努力工作,虽然他创造的每一元产值都要在自己和委托人之间进行创造的每一元产值都要在自己和委托人之间进行创造的每一元产值都要在自己和委托人之间进行创造的每一元产值都要在自己和委托人之间进行分配。总之,在存在不对称信息后,因为代理人分配。总之,在存在不对称信息后,因为代理人分配。总之,在存在不对称信息后,因为代理人分配。总之,在存在不对称信息后,因为代理人可以获取一笔固定收入,相当于委托人向代理人可以获取一笔固定收入,相当于委托人向代理人可以获取一笔固定收入,相当于委托人向代理人可以获取一笔固定收入,相当于委托人向代理人提供一种非全额保险,在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提供一种非全额保险,在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提供一种非全额保险,在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提供一种非全额保险,在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或偏好者),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时,双方的(或偏好者),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时,双方的(或偏好者),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时,双方的(或偏好者),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时,双方的处境都会改善。处境都会改善。处境都会改善。处境都会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