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观.ppt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79260908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四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四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四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四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观.ppt(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观人本主义的人格观精神分析人类是由动物本能和文化两者间引起的冲突的牺牲品行为主义人类只是一种由环境塑造其行为的生物有机体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实现;注重的应当是人的尊严和提高人的价值。第一节第一节 马斯洛的人格论马斯洛的人格论一、马斯洛的生平及其理论基础一、马斯洛的生平及其理论基础孤独而忧郁的童年时代早先关于动物生理的研究工作(猴子、小猪、鸡)较快发展的物质文明空虚的精神生活战争的阴影存在主义的影响核心概念需要 v需要人类是被一系列可以带给生命意义和满足的内在需求所促动。v這些需求持续地將个人置于一种有所不足的缺乏状态。v似本能:与本能相类似

2、。似本能的需要是天生的但却是微弱的,极易被环境条件所改造二、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的层次v生理上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 。v 安全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财产丧失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v感情上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友 爱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 )。爱包括D爱(缺失爱)和B-爱(存在爱)。 v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v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

3、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2.需要层次图3.基本观点u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u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u一个人可能同时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u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级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u 在进化过程中,需要层次越高,

4、就出现得越迟,在个体发展中也是这样。u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需要种类需要种类19351935年百分比年百分比 19951995年百分比年百分比生理需要生理需要35355 5安全需要安全需要45451515感情需要感情需要10102424尊重需要尊重需要7 73030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 32626三、自我实现论1.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个体在成长中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历程和结果 ,个体的存在就是为了自我实现。2.高峰体验高峰体验个体历经基本需求的追寻而获得满足时,在追求自我实现时所经验的一种臻于顶峰的

5、心灵满足感和完美感,这种经验是与自我实现相伴随的。(如奥运冠军)3.自我实现者的特征l林肯、杰斐逊、爱因斯坦、罗斯福、赫胥黎、斯宾诺莎等。4.自我实现者和非自我实现者的不同l非自我实现者系被不足所促动l自我实现者系被生命价值,亦即成长动机所统治5.阻碍个体自我实现的因素n自我实现处于层级中的最顶点,是一切需要中最微弱的。n大多数人害怕那种自我实现者所必备的关于他们自己的知识。n文化环境能强加于个人的某些规范窒息了个人自我实现的倾向。n童年的条件影响着个人完成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四、人格适应神经症个体受到外界的阻碍或者自己设置障碍,使得自身的基本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治疗必须对缺失的基本需要加以满足。

6、但更应该鼓励患者表达与积极成长相关联的价值对世界敞开胸怀,更深入了解它的复杂本质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l l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l l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l l生活理想切合实际l l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l l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l l善于从经验中学习l l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l l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l l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l l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五、评价1.研究的不科学性2.完善了心理学对健康个体的研究第二节 罗杰斯的人格论一、哲学基础一、哲学基础u存在主义u现象学所有人都生活在自己知觉的主观世界中,这个

7、主观世界就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phenomenal field)。了解个体即了解他此时此刻的经验。二、基本观点二、基本观点1.自我实现倾向人类的唯一动机是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成长和促进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机体评价过程有机体以实现趋向为参照系,对个人经验进行评估是个人能自我治疗的有效力量婴儿的食物选择实验2.自我完善的人坦诚地对待自己的经历生活在现实的空间里相信自己的感觉,看重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需要能深刻体会自己的情感2.焦虑和防御机制焦虑的根源根源当我们接触到与我们的自我知觉不一致的信息的时候。焦虑的应对应对完善的人会愿意接受不一致的信息,纳入自我概念中;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一信息会导致焦虑,

8、如果此信息对自我概念的核心部分构成了威胁,焦虑就很难克服。最普遍的防御机制就是扭曲和否定。3.积极关注n积极关注的需要积极关注的需要每个人都试图从对他们有重要影响的人们那里获得爱、尊敬、同情、关怀。n价值条件价值条件(condition of worth)儿童为获得认可、关怀、赞许而接受他人的期望、要求和准则。4.理想自我v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对,是一个人所希望的自我形象。v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越大,个体就越是会适应不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越接近,个体的心理就越健康;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相似性可作为评价个体心理健康程度的指标。二、当事人中心疗法(点头疗法)二、当事人中心疗法(点

9、头疗法)v理论基础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v特点1.打破了以前疾病诊断的界限。不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对象不分神经症病人和正常人甚至精神病人,因而不叫他们为病人而称之为当事人。 2.只注重治疗环境和气氛不注重治疗技巧3.轻视专家的作用。主张施治者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以平等态度对待当事人,不给予具体指导和分析,只引导他们抒发自己的情感。 v治疗环境和气氛的创设1.真诚相待真诚相待:施治者持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态度,和当事

10、人公开讨论自己的感情与态度,使当事人消除关系上的障碍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当事人的正性或负性感情都无条件地接受,尊重他的自身价值不加评判,不急于叫他们按照施治者的意愿去行事。3.同理同理:设身处地,感同身受。v治疗技巧(会谈技巧)1.认识病人以某些方式表达的感情和态度;2.对病人从一般举止、特殊行为和以往谈话中表达出来的感情和态度进行解释; 3.提出交谈的话题,但是让病人发表意见和展开来谈;4.确认方才病人谈话的中心意思。 v治疗技巧(会谈技巧)u确认的目的在于使当事人更好地了解自身情感的更深层含义。如:当事人:那次考试之后我的感觉非常坏,我没想到我考得那么糟糕。治疗师甲

11、:你对这次考试很失望。治疗师乙:你对你这次考试的情况感到惊讶和失望。特别是因为你曾希望自己做的更好一些。u隐喻鼓励技术“我昨天晚上和母亲吵架了。”v个案一(抑郁症年轻女性)当事人:我做不到自己所希望的样子。我想可能我没胆量或没力量自我毁灭如果有人愿意帮助我解脱或是发生个意外什么的我,我就是不想活了。治疗师:现在这个时候,对你来说是一片黑暗,你看不出生活有什么意思。当事人:是的我但愿不要有这个治疗。当我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世界时,我很快乐。在那里我可以做个自己想做的人可是现在有这么深、这么宽的鸿沟在我的理想和我的真实之间治疗师:这的确是艰苦的挣扎就像你目前这样有时你梦想世界的庇护所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12、也更舒服些。当事人:我的梦想世界或自杀所以我不明白我干嘛要浪费你的时间一星期来两次我不值得这样做的。你说呢?v个案一(抑郁症年轻女性)治疗师:这得看你这不是浪费我的时间无论什么时候你来我都乐意看到你更重要的是,你怎么想是否你不想一星期来两次或者你想一周来一次?这全由你决定。当事人:你该不是暗示我来得太频繁了吧?还是我应该天天来直到没问题?治疗师:我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决定。只要你想来,我都会见你。当事人:(声音中有敬畏之意)我想你没被吓到,我可能为自己感到害怕但你并不为我害怕。治疗师:你说你可能怕自己而且你奇怪为什么我好像不为你感到害怕?当事人:你对我比我对自己来得有信心。我下星期会再来见你也许。

13、v个案二nY: I can understand your stress, frustration, and anger in taking care of your husband. If I were you, I think I would refuse to take care of him. Indeed, it is too demanding. nC: I am too stressed, sometimes, I do wish to die. (Mrs. C cried bitterly.) nY: Just suppose you were dead, then what

14、would happen to your family. (I tried to bring out her inner frustration.) nC: I think. (Mrs. C suddenly smiled.) the whole house would be in a mess. No one would clean the house. No one would cook the dinner. No one would do the household chores. I think my husband and my children would starve to d

15、eath. v个案二nY: It is sure that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takes care of the family. You said you want to be mentally ill. Just suppose you were mentally ill one day, what sort of crazy acts you would do then? nC: Ha, if I were mentally ill, I would . I have not imagined that. . nY: This is all right, s

16、ometimes we have to be crazy for a while. By the way, life is not meant to be easy but also not meant to be too hard. nC: I would yell, I would shout at my husband, I would run away from home and go shopping and spend all my savings to buy beautiful clothes. (Mrs. C burst into laughter.) v个案二nY: Oh,

17、 it was not too crazy, indeed. Or if you yelled at your husband, what sort of words would you want to use? nC: I would yell at him that you are nothing but a silly, lazy and nasty pig. You sleep all day long like a pig. You do not behave like a man. Just like a silly and crazy pig. (Mrs. C began to

18、release her deep-seated anger caused by taking care of her husband.) nY: You can yell again and in a louder voice. 0.K. yell again, it is safe to yell here. (I encouraged Mrs. C to express her anger. Mrs. yelled loudly.) Y How do you feel now? nC: I feel I am really crazy, but feel released now, tha

19、nk you for your help. (Mrs. C sighed and smiled.) v个案二nY: Have you ever yelled at your husband like that? nC: I did not dare to do so. He is crazy, but I can not be crazy. (Mrs. C calmed down after releasing her deep-seated anger.) nY. You are afraid of being a female pig if your husband was a male

20、pig? nC: You must be joking. (Mrs. C laughed happily; she had released her burning anger and frustration.) v当事人中心疗法在我国的适用性1.能够而且已经被中国人接纳与采用2.启发式心理辅导启发式心理辅导中西合璧的探索n辅导员能否发表个人意见n辅导员是否具有权威性n辅导员讲话主动与否3.作为一种具体方法和技术,在我国现阶段难成气候三、治疗效果的评价三、治疗效果的评价Q分类技术分类技术1.工具Block编制的加利福尼亚Q分类卡片,此项材料共包括100张卡片(有时是80张),每张卡片上印着一句

21、自我描述的话。2.一般做法v交给被试若干张卡片并加以阅读v要求被试根据卡片的内容与自己符合的程度把它们分为9类,在两极端的类代表那些最符合和最不符合被试的特征。 每一类中的卡片数量是有限制的,若是 80张,9组分类为4,6,9,13,16,13,9,6,4;若是100张,9组分类为1,4,11,21,26,21,11,4,1。v根据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被试的现实自我v把卡片打乱,要求被试按照理想自我来对卡片分类v根据卡片所处位置,赋予19之间的值四、对理论的评价四、对理论的评价u学说盛行的原因1.对人的看法积极乐观2.反对机械论,强调行为的选择自由3.理论建立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4.无论

22、治疗者还是父母或教师均可自己有意识的实践达到基本要求,无需加以长期而乏味的训练四、对理论的评价四、对理论的评价u理论的缺失1.很少提及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不对心理疾病作诊断的分类,也不太承认病人在症状上的差异及不同的成因。2.理论中几乎找不到性、攻击和压抑、罪恶感,而我们的生活中显然和这些有关连。3.强调自由选择,将走向神秘主义,过分的自由选择也是个人主义的温床。4.太依赖受试者的自我报告,往往忽略客观存在的事实5.对人性本质的理解过于简单,无法解释为何有人缺乏无条件的积极关怀的经验,却能成为心理健康的人。五、婚姻中的关系五、婚姻中的关系u传统的婚姻是失败的u如果婚姻处于下列状态,那么就表明婚姻

23、存在问题:1.“我关心你甚于自己。”2.“我们发誓永远在一起直至死亡。”五、婚姻中的关系五、婚姻中的关系u婚姻是一个自由、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以下情况:1.公开面对当前关系中的困难2.交流开放而真诚3.夫妻两人越来越认识到独处的重要性4.角色和角色期待趋于改变5.两人可能会形成同步关系同理n咨询者设身处地从来访者的参照标准去体会其内心感受,领悟其思想、观念和情感,从而达到对来访者境况的准确理解的一种态度和能力。 n同理与同情的区别:当一个人因失恋或家遭不幸来寻求心理咨询时n无效的同理反应: “是啊,我理解,我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继续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感受自然之美体验静谧时刻的那种恍惚感觉欣赏音乐、参加体育运动、诵读诗歌或小说、做祷告等时刻的感受继续u约拿情结:发现我们的才智固然让我们高兴,但它也带来对新责任和义务的恐惧,对未知的害怕。u女性:成功一直被标榜为非女性化的,成功会招致社会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