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中国的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PPT精品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中国的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PPT精品文档(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中国的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1. 本专题跨度较大,涵盖从古至今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本专题跨度较大,涵盖从古至今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是中考的必考专题,复习时要予以重视。就内容组成往,是中考的必考专题,复习时要予以重视。就内容组成而言,本专题大致分为四部分而言,本专题大致分为四部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边疆问题和外交成就;就命题趋势而言,这四部分都是高边疆问题和外交成就;就命题趋势而言,这四部分都是高频命题区域,联系国家层面时政热点的频度较高,如南海频命题区域,联系国家层面时政热点的频度较高,如南海问题、中国提出构建问题、中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台湾问题等,都可以、
2、台湾问题等,都可以围绕国家统一和外交成就进行命题;另外,这四部分往往围绕国家统一和外交成就进行命题;另外,这四部分往往2.会相互结合进行考查,如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边疆会相互结合进行考查,如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边疆问题结合起来考查,将边疆问题和外交成就结合起来考问题结合起来考查,将边疆问题和外交成就结合起来考查等。总之,本专题内容既是重点,又是热点,考生在查等。总之,本专题内容既是重点,又是热点,考生在掌握基本史实基础上,要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基本史实基础上,要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20162016年就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进行了考查。年就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进行了考查。3.一、中
3、国的民族关系一、中国的民族关系1 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4.5.【关联提醒】【关联提醒】 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 民族关系源远流长,有战争也有和平,友好相处、和平民族关系源远流长,有战争也有和平,友好相处、和平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6.2 2中国现代的民族关系中国现代的民族关系7.【关联提醒】【关联提醒】 中国从古至今的边疆问题中国从古至今的边疆问题8.9.明晰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分合合明晰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分合合 关于台湾问题,是中考考查的高频区域,考生一定要将关于台湾问题,是中考考查的高频区域,考生一定要将台湾自古以来与祖国大陆
4、的几次分合梳理清楚,明晰分合理台湾自古以来与祖国大陆的几次分合梳理清楚,明晰分合理由。由。 10.二、中国的对外交往二、中国的对外交往1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1.12.13.14.【关联提醒】【关联提醒】 1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条件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条件 (1) (1)国家强盛,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发展对外国家强盛,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社会基础。关系的重要社会基础。 (2) (2)发达的海陆交通和先进的工具发达的海陆交通和先进的工具( (如造船、航海技如造船、航海技术、指南针术、指南针) )是其客观条件。是其客观条件。 (3) (3)统治
5、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是其主观条件。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是其主观条件。15. 2 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总体特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总体特点 (1) (1)和平友好交往与对外开放是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和平友好交往与对外开放是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主流。 (2) (2)从内容来看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往来,互通有从内容来看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往来,互通有无;文化交流,取长补短;睦邻友好,友谊长存。无;文化交流,取长补短;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3) (3)明清时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转折点,之前,古代明清时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转折点,之前,古代中国开放交流,之后,古代中国闭关锁国,逐渐落伍于世中国开放交流
6、,之后,古代中国闭关锁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界潮流。16.2 2中国近代的对外交往中国近代的对外交往17.【关联提醒】【关联提醒】 近代中国外交的最大特点是屈辱性和丧权辱国。这近代中国外交的最大特点是屈辱性和丧权辱国。这充分说明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和外交话充分说明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和外交话语权。语权。18.3.3.中国现代的对外交往中国现代的对外交往19.20.【关联提醒】【关联提醒】 开放宽容促进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因此,开放宽容促进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因此,我国对外交往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加强国际合我国对外交往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文明成果,作与交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文明成果,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1.命题点命题点 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国的民族关系(2016(2016济宁中考济宁中考)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确的是( )( )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 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日本鉴真东渡日本 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A A B B C C D D A A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