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刺死辱母者思考:思考:有人认为刺死辱母者情有可原,有人认为刺死辱母者情有可原,也有人认为必须要承担法律责任。也有人认为必须要承担法律责任。法法以以治治国国人教版必修一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驻市一高刘建全BCBC前前5 5世纪早期的习惯法、世纪早期的习惯法、BCBC前前5 5世纪中期成文法、世纪中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3 3世纪的万民法、世纪的万民法、6 6世纪的世纪的民法大全民法大全。1 1、罗马法的概念:、罗马法的概念:公元前公元前6 6世纪末到世纪末到7 7世纪世纪古罗马古罗马 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如: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如:一、罗马法的概念和发展历
2、程一、罗马法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阅读教材阅读教材26-2826-28页)页)于欢是罗马统治下的一位公民,曾向一位贵于欢是罗马统治下的一位公民,曾向一位贵族借高利贷。由于未能及时归还,遭到了贵族借高利贷。由于未能及时归还,遭到了贵族数位手下的暴力催债。贵族手下族数位手下的暴力催债。贵族手下长时间非长时间非法拘禁、殴打法拘禁、殴打于欢和他的母亲,并当着于欢于欢和他的母亲,并当着于欢的面的面极度侮辱极度侮辱于欢的母亲,作为儿子的于欢于欢的母亲,作为儿子的于欢忍无可忍,忍无可忍,刺死刺死了贵族的一位手下,刺伤一了贵族的一位手下,刺伤一人双手。人双手。 本人据南方周末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等媒体刺死辱母者新
3、闻改编。分组讨论:你若掌法,如何判决?分组讨论:你若掌法,如何判决?情景一:假设此案发生在情景一:假设此案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共和国早期,作为,作为法官的你如何判决?回答并说明理由。法官的你如何判决?回答并说明理由。情景二:假设此案发生在情景二:假设此案发生在罗马共和国中期罗马共和国中期,法官,法官但据有关法律,死罪可饶,活罪难免,将被刺伤但据有关法律,死罪可饶,活罪难免,将被刺伤双手。你觉得可如此判决吗?回答并说明理由。双手。你觉得可如此判决吗?回答并说明理由。情景三:情景三:假设此案发生在假设此案发生在罗马帝国新征服地区罗马帝国新征服地区,判决,判决引起当地人骚乱,自由民表示引起当地人
4、骚乱,自由民表示“辱母不护,罗马何辱母不护,罗马何御御”“”“辱人者人必辱之辱人者人必辱之” 惊动帝国皇帝,皇帝指示惊动帝国皇帝,皇帝指示重审。作为法官的你觉得皇帝有权干涉司法吗?回重审。作为法官的你觉得皇帝有权干涉司法吗?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指出皇帝这样做的目的。答问题并说明理由,指出皇帝这样做的目的。学生回答情景一:罗马共和国学生回答情景一:罗马共和国早期早期只有只有习惯法习惯法,贵族解释法律,贵族解释法律,偏袒贵族偏袒贵族,损害平民利益。,损害平民利益。学生学生B B回答情景二:罗马共和国回答情景二:罗马共和国中期中期在贵族平民斗争在贵族平民斗争中产生了中产生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
5、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贵族利益受限贵族利益受限,平民受一定,平民受一定保护。也保护。也保留一些野蛮习惯法保留一些野蛮习惯法,如同态复仇法。,如同态复仇法。学生学生C C回答情景三:罗马回答情景三:罗马帝国帝国皇帝颁布的法令也是罗皇帝颁布的法令也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疆域的扩大疆域的扩大,在帝国,在帝国征服过程中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罗马公民法的保护征服过程中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罗马公民法的保护而矛盾尖锐。皇帝是为了而矛盾尖锐。皇帝是为了维护统治维护统治。产生产生习惯法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公元公元前前6 6世
6、纪末世纪末至公元至公元前前5 5世纪中世纪中发展发展公民法公民法万民法万民法完成完成民法大全民法大全公元公元前前3 3世纪中世纪中至公元至公元3 3世纪初世纪初至公元至公元6世纪世纪阶阶段段性性连连续续性性趋趋向向统统一一2、罗马法发展历程、罗马法发展历程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不不断断发发展展走走向向成成熟熟疆疆域域扩扩大大 国国家家发发展展律师制度陪审制度诉讼制度有形的罗马法有形的罗马法二:感悟罗马法二:感悟罗马法(阅读第(阅读第28-2928-29页)页)罗马法高度成熟的标志自然法无形的罗马法无形的罗马法自然法自然法道道法法自然自然 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体现公正和正义的精神。
7、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实用性(适用于一切自由民),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西塞罗无形的罗马法无形的罗马法- -契约自由契约自由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上的罗马法,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罗马法中体现的契约自由思想并未消失。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封建统治之后,随着中世纪后期兴起的“复兴罗马法运动”,它又再次引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关注,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相继体现在大陆法各国的民法典中。事实上,无论是1804年以法学阶梯为蓝本制定的法国民法典,还是1900年以学说汇纂为蓝本制定的德国民法典,其关于契约自由原则的规定都肇源于罗马法的契约自由思想,是对这一思想
8、系统化、规范化的表达。 马俊驹,陈本寒武汉大学学报无形的罗马法无形的罗马法私法精神私法精神我指出罗马法精神的实质就是私法精神,而私法精神实际上我指出罗马法精神的实质就是私法精神,而私法精神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人道精神、人权精神所以在中国提倡私法就是人文精神、人道精神、人权精神所以在中国提倡私法精神,也就应当提倡具有像欧洲文艺复兴时代那样,是一种精神,也就应当提倡具有像欧洲文艺复兴时代那样,是一种从封建专制制度中走出来的启蒙精神,让人获取自由的精神。从封建专制制度中走出来的启蒙精神,让人获取自由的精神。欧洲大陆国家欧洲大陆国家14 - 1614 - 16世纪时出现了世纪时出现了“三三R R”现象
9、:一是文艺现象:一是文艺复兴;二是宗教改革;三是罗马法复兴。三个方面集中一点复兴;二是宗教改革;三是罗马法复兴。三个方面集中一点是人文主义的胜利。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自由得到了是人文主义的胜利。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自由得到了承认和解放。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皮展,中国承认和解放。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皮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市场人文
10、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也必然要求罗马浩精神的复兴。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也必然要求罗马浩精神的复兴。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罗马法的核心、实质和作用罗马法的核心、实质和作用一个核心一个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实质一个实质维护奴隶制的统治工具。两个作用:当时(维系统治)、后世(影响后世)两个作用:当时(维系统治)、后世(影响后世) 当时:当时:(1)稳定了社会秩序 (2)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3)稳固了罗马共和国、帝国的统治 后世:后世:(1)影响近代欧美的立法、司法 (2)成为近
11、代资产阶级反封的有力武器 (3)影响到近代日本、中国的民法发展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20152015江苏高考)江苏高考)“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确的是( )A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
12、有权的规定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B B(20152015重庆高考文综)重庆高考文综)426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果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则以多数为准;如果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
13、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B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C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D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D D思考:回到开始的案件,在法治社会的当下,当一个人回到开始的案件,在法治社会的当下,当一个人或其近亲正遭受难以忍受的凌辱时,奋起反抗造成一定后或其近亲正遭受难以忍受的凌辱时,奋起反抗造成一定后果,司法
14、应该如何认定这一行为?法律如何回应伦理困局果,司法应该如何认定这一行为?法律如何回应伦理困局?中国将如何做好依法治国?中国将如何做好依法治国?远观邓玉娇案,近看于欢案,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很多值得远观邓玉娇案,近看于欢案,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东汉董黯、南宋王公衮,民国时期的施剑翘。我们反思:东汉董黯、南宋王公衮,民国时期的施剑翘。大致中国经历了大致中国经历了“两汉泛滥、屈法伸情两汉泛滥、屈法伸情”、“唐宋谨严,唐宋谨严,悯情从法悯情从法”。在当代法律视角下,董黯、王公衮、施剑翘。在当代法律视角下,董黯、王公衮、施剑翘等血亲复仇的行为是否无罪,值得商榷,但宋代司法实践等血亲复仇的行为是
15、否无罪,值得商榷,但宋代司法实践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始终坚持在法律框架内,去实践儒家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始终坚持在法律框架内,去实践儒家价值观,又不失同情变通,正如价值观,又不失同情变通,正如盐铁论盐铁论刑德刑德中所言:中所言:法者,缘人情而制,非设罪以陷人也。法者,缘人情而制,非设罪以陷人也。课后思考对于判决是否合理的检视,也正显示出在法律调节下的行对于判决是否合理的检视,也正显示出在法律调节下的行为和在伦理要求之下的行为或许会存在的冲突,显示出法为和在伦理要求之下的行为或许会存在的冲突,显示出法的道理与人心常情之间可能会出现的罅隙。也正是在这个的道理与人心常情之间可能会出现的罅隙。也正是在这个
16、角度上看,回应好人心的诉求,审视案件中的伦理情境、角度上看,回应好人心的诉求,审视案件中的伦理情境、正视法治中的伦理命题,才能正视法治中的伦理命题,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也正因为如此,转型期间的中国法治建设,无论是立法还也正因为如此,转型期间的中国法治建设,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需要更多地正视这些人心经验,正视转型时代保是司法,需要更多地正视这些人心经验,正视转型时代保护伦理价值的重要性,从而把握好逻辑与经验的关系、条护伦理价值的重要性,从而把握好逻辑与经验的关系、条文与人情的关系、法律与伦理的关系。文与人情的关系、
17、法律与伦理的关系。法法以以治治国国坚持科学立法:既要注重坚持科学立法:既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更,更要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坚持严格执;坚持严格执法:既要依法执政,也要依法行政,法:既要依法执政,也要依法行政,“在法治轨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坚持公正司法:;坚持公正司法:“让人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全民守法:坚持全民守法:“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领导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 习近平同志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同志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谢谢观赏,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