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不对称与利率准市场化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信息不对称与利率准市场化视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要点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二、常规性原因及解决途径分析二、常规性原因及解决途径分析三、解决中小企业信贷困境的核心点剖析三、解决中小企业信贷困境的核心点剖析 四、结语结语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企业作用与信贷融资现状的不对称性中小企业作用与信贷融资现状的不对称性中小企业作用与信贷融资现状的不对称性中小企业作用与信贷融资现状的不对称性(一)中小企业的作用中小企业的作用 1、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2、中小企业对商业银行本身的促进作用(二)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现状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现状 1、信贷融资缺口较大;2、信贷融资具有
2、歧视性 3、信贷融资地区、行业、贷款形式较为集中 ;4、银行客户关联性强,新建企业融资较难;二、融资难的二、融资难的常规性原因及解决途径分析常规性原因及解决途径分析常规性原因及解决途径分析常规性原因及解决途径分析 引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核心问题引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核心问题引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核心问题引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核心问题 (一)常规原因解析常规原因解析 1、信贷风险 ;2、中小型企业自身原因;3、商业银行信贷体制问题;4、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二)常规解决路径(二)常规解决路径 1、完善银行信贷制度 ;2、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3、加强政府政策保障 ;4、建立健全中介机构功能三、中
3、小企业信贷困境的核心点剖析中小企业信贷困境的核心点剖析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般性原因和解决途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风险都能利用对应的方法弥补,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呢?这显然表明上述的常规性思考并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性因素,而关键点主要是要回答这么几个问题“如何区分真正有能力且有意愿融资的企业”;“如何防止骗贷问题”;“如何确认符合市场的贷款利率”。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贷款利率的确定。(一)(一)信息不对称及解决路径思考信息不对称及解决路径思考信息不对称及解决路径思考信息不对称及解决路径思考 主要指商业银行无法全面把握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且企业在获得信贷资金之后从
4、事偏离银行利益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活动,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1、企业家特质决策模型企业家特质决策模型 (1)模型的考虑:国内无论是大企业或是中小企业大多是一把手拍脑袋行事;特别在小企业,老总对于企业至关重要,而且中小企业往往是假的财务信息或者无正规财务信息,因此在银行信贷时我们是否可以从企业家特质出发来考虑是否放款。(2)具体过程阶段一:因素输入阶段一:因素输入1、企业家特征(主要因素):、企业家特征(主要因素):年年龄龄、性性别别、学学历历、籍籍贯贯、性性格格(乐乐观观程程度度、风风险险偏偏好好、时间偏好、控制欲)等时间偏好、控制欲)等2、经营目标(附加1):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等3、
5、企业属性(附加2):规模、企业经营年限、所在行业、股东情况等阶段二:评估阶段二:评估 银行 中介机构 贷款贷款决策决策 企业股东 其他因素阶段三:行动阶段三:行动是否融资、融资量、融资利率、融资结构、还款方式等阶段四:反馈阶段四:反馈成功或失败经验2 2、贷款人相互制约机制设计分析贷款人相互制约机制设计分析贷款人相互制约机制设计分析贷款人相互制约机制设计分析团体贷款团体贷款团体贷款团体贷款 团体贷款是指银行信贷给一个团体中的个人,如果其中有人投资失败而无法还款的,其他人就需要对他的贷款负责。一般来说一个团体中不会所有的投资都失败,因而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就会减低,银行也就愿意以 一个相对较低的
6、利率发放贷款,实现帕累托最优。 团体贷款的帕累托改进主要两方面(一)解决逆向选择:对于组成团体的一群企业来说,他们之间是相互了解的。由于团体中其他借款人的风险状况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每个人都会谨慎地选择自己的同伴,而选择的结果是风险相似的企业组成一个团体。这样一来银行只要检查团体中的一个企业的风险情况,就能知道整个团体的风险情况,很好地防止了逆向选择。(二)全过程监督,防止道德风险:在发放贷款后,对于团体中的个人,由于意识到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风险之间的关系。他们会时刻监视其他人的投资活动,尽量避免其违背借款时的承诺,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将监视的任务从银行转移到团体的成员,
7、由于团体的成员有相当的信息优势,因而他们的监视成本低,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因而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帕累托改善。 (二)准确核定贷款利率(二)准确核定贷款利率利率准市场化利率准市场化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焦点之一是银企对于利率存在很大分歧。2 0 0 7年初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农村金融与小企业融资调研活动的调研报告显示,80.4%的金融机构将利率调至基准利率上涨10%以上, 其中24.8%的金融机构将利率调至基准利率上涨50%以上,甚至有5.9%的金融机构将利率调整到了基准利率的3倍以上。但是相对应的企业接受程度基本为基准利率,或者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1.11.3倍左右。 货币量利率X2X1R1
8、RR:均衡利率R1:实际利率X1:在利率R1下的货币供给量X2:在利率R2下的货币供给量S:货币供给量I:货币需求量IS从以上的简单模型可以看出,我国实际的贷款利率由于国家控制而造成了利率过低甚至畸形,这使得价格的信号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信贷市场的供需不能平衡。利率市场化成必然。但是利率市场化也不是跳跃式的行为,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现在这个阶段可以首先去除统一的利率管制,使各家银行采用相对发挥自身优势的定价模型,比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个模型企业家特质导向定价模型。模型背景考虑 :类似于企业家特质决策模型企业家特质决策模型 中的考虑因素,所以本模型基本以企业家的特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基本思路:基本
9、思路:Y=Y1X=1 X1 +2X2 +3X3 +4X4 +5X5 +6X6 +Y:最终实际贷款利率:最终实际贷款利率;Y1:民间信贷市场利率:民间信贷市场利率;:信任度:信任度;1 、2、3、4、5、6:各个因素的权重:各个因素的权重;X:贷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X1 、X2 、X3 、X4 、X5 、X6:各个具体因素,可以是企业家:各个具体因素,可以是企业家的信用情况、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风险偏好等,可以各的信用情况、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风险偏好等,可以各个银行视情况而定;个银行视情况而定;结语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中小企业实际所处的环境和所得到的社
10、会地位极不相符。真正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和融资贷款利率的重大分歧上。所以在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中本文化用了“企业家特质决策模型”,并借用了一些团体贷款来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在确定市场化利率时将“Z评分模型”的思想化用为“企业家特质导向定价模型”,这不仅考虑了市场导向,也不至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过于激进。解决浙江发展的关键是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中小企业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是消除信息不对称和确定适应市场化的利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孙立坚:金融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永、王家传:“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模型的构建” 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5期;王浩:“浅谈商业银行如何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9期;刘传岩、王涛:“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第2期;张涛:“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中国金融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