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七七章章交交换换机机的的基基本本配配置置路路由由和和交交换换基基本本原原理理主主讲讲: :肖肖川川交换机交换机Console口的配置口的配置交换机交换机Telnet的配置的配置 交换机的交换机的交换机的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基本配置基本配置基本配置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本本课课目目录录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和连接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和连接交换机的存储器交换机的存储器11维护前的准备维护前的准备维护前的准备维护前的准备nROMROM、FlashFlash与与NVRAMNVRAMnROMnFlashnNVRAMnRAM交交换换机机的的存存储储器器1.1.只读内存(只读内存(只读内存(只读内存
2、(ROMROM)只读内存(只读内存(ROM)在交换机、交换机中的功能与计)在交换机、交换机中的功能与计算机中的算机中的ROM相似,主要用于系统初始化等功能。相似,主要用于系统初始化等功能。ROM中主要包含:中主要包含:(1)系统加电自检代码()系统加电自检代码(POST),用于检测交换机),用于检测交换机中各硬件部分是否完好;中各硬件部分是否完好;(2)系统引导区代码()系统引导区代码(BootStrap),用于启动交换),用于启动交换机并载入机并载入IOS操作系统;操作系统;(3)备份的)备份的IOS操作系统,以便在原有操作系统,以便在原有IOS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被删除或破坏时使用。通常,这个
3、被删除或破坏时使用。通常,这个IOS比现运行比现运行IOS的版本低一些,但却足以使交换机启动和工作。的版本低一些,但却足以使交换机启动和工作。顾名思义,顾名思义,ROM是只读存储器,不能修改其中存放的是只读存储器,不能修改其中存放的代码。如要进行升级,则要替换代码。如要进行升级,则要替换ROM芯片。芯片。交交换换机机的的存存储储器器2.2.闪存(闪存(闪存(闪存(FlashFlash) 闪存(闪存(Flash)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在)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在系统重新启动或关机之后仍能保存数系统重新启动或关机之后仍能保存数据。据。Flash中存放着当前使用中的中存放着当前使用中的IOS。事实上,如
4、果事实上,如果Flash容量足够大,甚至容量足够大,甚至可以存放多个操作系统,这在进行可以存放多个操作系统,这在进行IOS升级时十分有用。当不知道新版升级时十分有用。当不知道新版IOS是是否稳定时,可在升级后仍保留旧版否稳定时,可在升级后仍保留旧版IOS,当出现问题时可迅速退回到旧版操,当出现问题时可迅速退回到旧版操作系统,从而避免长时间的网路故障。作系统,从而避免长时间的网路故障。交交换换机机的的存存储储器器3.3.非易失性非易失性非易失性非易失性RAM(NVRAM)RAM(NVRAM)n非易失性非易失性RAM(NonvolatileRAM)是可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在系统重新启动或读可写的存
5、储器,在系统重新启动或关机之后仍能保存数据。由于关机之后仍能保存数据。由于NVRAM仅用于保存启动配置文件(仅用于保存启动配置文件(StaSWup-Config),故其容量较小,通常在交),故其容量较小,通常在交换机上只配置换机上只配置32KB128KB大小的大小的NVRAM。同时,。同时,NVRAM的速度较快,的速度较快,成本也比较高。成本也比较高。交交换换机机的的存存储储器器4.4.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RAM)nRAM也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但它存储也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但它存储的内容在系统重启或关机后将被清除。和的内容在系统重启或关机后将被清除。和计算机中的
6、计算机中的RAM一样,一样,Cisco交换机中的交换机中的RAM也是运行期间暂时存放操作系统和也是运行期间暂时存放操作系统和数据的存储器,让交换机能迅速访问这些数据的存储器,让交换机能迅速访问这些信息。信息。RAM的存取速度优于前面所提到的存取速度优于前面所提到的的3种内存的存取速度。种内存的存取速度。运行期间,运行期间,RAM中包含路由表项目、中包含路由表项目、ARP缓冲项目、日志项目和队列中排队缓冲项目、日志项目和队列中排队等待发送的分组。除此之外,还包括运行等待发送的分组。除此之外,还包括运行配置文件(配置文件(Running-config)、正在执)、正在执行的代码、行的代码、IOS操
7、作系统程序和一些临时操作系统程序和一些临时数据信息数据信息交交换换机机的的存存储储器器1 1 1 1 配置端口与配置模式配置端口与配置模式配置端口与配置模式配置端口与配置模式交换机和交换机都拥有专门的配置端口,用交换机和交换机都拥有专门的配置端口,用于实现与计算机的直接连接。当交换机和交于实现与计算机的直接连接。当交换机和交换机初始化配置完成后,就可以通过网络中换机初始化配置完成后,就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任何计算机进行远程管理了。的任何计算机进行远程管理了。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1. 1. 外部配置源外部配置源n控制台控制台n虚拟终端(虚拟终端(Telnet)n网管工作站网管
8、工作站nTFTP服务器服务器2. 2. 通过通过ConsoleConsole端口直接连接端口直接连接nConsole端口端口nConsole线线n设备连接设备连接n计算机与交换机通信计算机与交换机通信3. 3. 通过集线设备间接连接通过集线设备间接连接n设备连接设备连接nTelnetnWeb界面界面n超级终端超级终端11配置端口与配置模式配置端口与配置模式配置端口与配置模式配置端口与配置模式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外部配置源外部配置源外部配置源外部配置源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ConsolConsol端口端口端口端口n位于后面板的位于后面板的Consol
9、e端口端口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ConsolConsol线线线线n串行串行Console线线nRJ-45-to-DB-9适适配器配器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设备连接设备连接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计算机与交换机通信计算机与交换机通信计算机与交换机通信计算机与交换机通信n“连接描述连接描述”对对话框话框n“连接到连接到”对话对话框框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n串口串口“属属性性”对话对话框框计算机与交换机通信计算机与交换机通信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n“超级终端超级终端”窗口窗口计算机与交换机通计
10、算机与交换机通计算机与交换机通计算机与交换机通信信信信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11配置端口与连接配置端口与连接配置端口与连接配置端口与连接3. 3. 通过集线设备间接连接通过集线设备间接连接n设备连接设备连接nTelnetnWeb界面界面n超级终端超级终端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设备连接设备连接设备连接设备连接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TelnetTelnetn“运行运行”对话框对话框n交换机管理界面交换机管理界面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WebWeb界面界面界面界面n“输入网络密码输入网络密码”对话框对话框nWeb管
11、理界面管理界面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超级终端超级终端超级终端超级终端n“连接到连接到”对话对话框框n“超级终端超级终端”窗窗口口交交换换机机的的配配置置方方式式和和连连接接交换机配置的三种模式1、普通用户模式:开机直接进入普通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只能查询交换机的一些基础信息,如版本号(show version)普通用户模式的提示符:交换机名交换机名2、特权用户模式:在普通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和调试信息,保存或删除配置文件等等特权用户模式的提示符:交换机名交换机名#3、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用户模式下输
12、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全局参数的配置,如设置交换机名、修改特权用户密码、配置静态路由、进入一些专项配置状态(如:端口配置、动态路由配置)等,具体配置命令在实验中有详细介绍。全局配置模式的提示符:交换机名(交换机名(config)#不管在任何模式,按不管在任何模式,按esc键可返回上一级模式,键可返回上一级模式, 按按Ctrl+z可返回特权用户模式可返回特权用户模式(三)、交换机配置的常用命令1、显示命令 以上命令均在特权用户模式下执行以上命令均在特权用户模式下执行2、改变交换机设置状态的命令 修改交换机名(修改交换机名(hostnam
13、e) A(config)#hostname SWASWA(config)# 更改更改Enable密码(密码(enable) SWA(config)#enable Current Password: /原密码 New Password: /新密码 Confirm new Password: /确认新密码 Change Enable Password successfully保存当前配置文件SWA#write删除配置文件SWA#erase staSWup-config交换机交换机Console口的配置口的配置交换机交换机Telnet的配置的配置 交换机的交换机的交换机的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基本配置基本配置基本配置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本本课课总总结结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和连接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和连接交换机的存储器交换机的存储器谢谢谢谢大大家家!路路由由和和交交换换基基本本原原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