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9238761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田汉族田汉族2010.3-2010.72010.3-2010.7第二章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一、早期的教育一、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思想p教育经济思想萌芽教育经济思想萌芽p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p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二、西方教育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学的形成和发展展p教育经济学兴起和开拓的历史条件教育经济学兴起和开拓的历史条件p教育经济学的形成教育经济学的形成p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三、我

2、国教育三、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学的形成和发展展p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阶段p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p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展望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展望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第一节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p萌芽阶段的教育经济思想萌芽阶段的教育经济思想p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p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一、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一、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管仲(?管仲(?前前645645年)年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 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 树百获者,人也。” 权修 孔子(约公元前孔子(约公元前551-551-前前749749)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墨子(约公元前墨子(约公元前468-468-前前376376)“教人耕者其功多” 墨子鲁问 孟子(约公元前孟子(约公元前372-372-前前289289)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 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

4、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古代教育经济思想代表人物古代教育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国别国别所处年代所处年代主要思想主要思想管仲管仲中国中国前前725-725-前前645645教育是富国强兵之道教育是富国强兵之道孔子孔子中国中国前前551-551-前前479479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三要素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三要素墨子墨子中国中国前前468-468-前前376376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施教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施教孟子孟子中国中国前前372-372-前前289289详

5、细阐明教育与经济关系详细阐明教育与经济关系柏拉图柏拉图古希腊古希腊前前427-427-前前347347知识在生产工艺中的作用知识在生产工艺中的作用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二、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二、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思想1.配第(配第(政治算政治算术1676) 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价值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价值2.魁奈(魁奈(经济表表1758) 构成国家强大要素是人,人本身就是持稳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构成国家强大要素是人,人本身就是持稳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造因素;人的性格、习惯等对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十分重要造因素;人的性格、习惯等对生

6、产力和经济社会十分重要 3.斯密(斯密(国富国富论1776) 人的经验知识技能是国民财富的生产要素人的经验知识技能是国民财富的生产要素 4.萨伊(伊(政治政治经济学概学概论1803) 强调人才特别是有才能的企业家的作用强调人才特别是有才能的企业家的作用 5.李斯特(李斯特(政治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学的国民体系1841) 精神资本和物质资本,教师是生产者精神资本和物质资本,教师是生产者6.马歇歇尔(经济学原理学原理1890) 教育的生产性,人才浪费可惜,国家投资教育的生产性,人才浪费可惜,国家投资6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配第的思想。配第的思想。英国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威廉学家

7、威廉 配第在配第在1976年出版的年出版的政治政治算算术著作中,首次著作中,首次试图运用数字运用数字资料去料去计算广算广义教育之教育之成果的成果的货币价价值, 并从其并从其结果中得出制定果中得出制定经济政策的政策的结论。 配第把配第把“技技艺”看做一种特看做一种特别的,除了土地、物的的,除了土地、物的资本和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生以外的第四个生产要素。配第要素。配第认为,教育和,教育和训练使人的使人的劳动生生产能力出能力出现差差别。他。他对比了海比了海员和和农民,民,认为由于海由于海员所受到的所受到的训练,使得在,使得在货币价价值比比值上,令上,令“一个海一个海员实际上等于三个上等于三个农民民”

8、。配第。配第还从人的从人的劳动使使人力的人力的货币价价值生息生息这一假一假设出出发,算出英国,算出英国“有生命的有生命的资本本”的的货币价价值。这是第一个力是第一个力图确定一个国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人力资本本”量的量的尝试。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斯密的思想斯密的思想第一次直接第一次直接对教育具有生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性和经济意意义进行行论述的人,首推述的人,首推17世世纪英国古典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体系的建立者亚当当斯密。他首次把斯密。他首次把人的人的经验、知、知识、能力看做是国民、能力看做是国民财富的重要内容和富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生展生产的

9、重要的重要因素。因素。认为“人人类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类的的资本,同本,同样是重要的生是重要的生产手段手段”。其主要思想体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在国富国富论(1776)当中。)当中。在在亚当当斯密看来,教育和斯密看来,教育和训练具有具有经济意意义。他指出。他指出:“学学习一种才一种才能,能,须受教育,受教育,须进学校,学校,须做学徒,所做学徒,所费不少。不少。这些才能,些才能,对于他于他个人自然是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的一部分。工人增工人增进熟熟练程度,可和便利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约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的机器和工具同

10、样看做看做是社会上的固定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学本。学习的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用,但这种种费用,用,可以得到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取利润。”他他还指出:指出:“一种一种费去去许多工夫和多工夫和时间才学会的需要特殊技巧和熟才学会的需要特殊技巧和熟练的的职业,可以,可以说等于一台高价机器。学等于一台高价机器。学会会这种种职业的人,在从事工作的的人,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必然期望,除候,必然期望,除获得普通得普通劳动工工资外,外,还收回全部学收回全部学费,并至少取得普通利,并至少取得普通利润。而且,考。而且,考虑到人的寿到人的寿命命长短极不确定,所以短极不确定,所以还必必须在适当期在

11、适当期间内做到内做到这一点,正如考一点,正如考虑到到机器的比机器的比较确定的寿命,必确定的寿命,必须于适当期于适当期间内收回成本和取得利内收回成本和取得利润那那样。熟熟练劳动工工资和一般和一般劳动工工资之之间的差异,就基于的差异,就基于这个原个原则。”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萨伊的主张萨伊的主张随着随着资本主本主义经济的的发展和展和对教育与教育与经济关系关系认识的加深,十的加深,十八九世八九世纪法国法国资产阶级庸俗庸俗经济学家学家萨伊(伊(J.B.Say),在),在政政治治经济学概学概论一一书中明确提出中明确提出:“教育是教育是资本,它本,它应当当产生生和和劳动的一般的一般报

12、酬没有关系的利息。酬没有关系的利息。”他批他批评亚当当斯密把斯密把财富富一一词严格限制格限制为固着于物固着于物质中并体中并体现在物在物质中的价中的价值的的观点,点,认为人天生的或自我取得的才能,也人天生的或自我取得的才能,也应包括在包括在财富之内。富之内。认为“不不论是是谁,只要他凭每年所做的,只要他凭每年所做的牺牲而牲而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才得了一种特殊的才能,他就享受着一种能,他就享受着一种积累的累的资本,一种本,一种财富。富。虽然它是非物然它是非物质的,却以的,却以专门职业的服的服务形式,每天同金形式,每天同金银相交相交换, 这绝不是不是虚构的事。虚构的事。”据此,他据此,他认为:“政府所政

13、府所创办的高等学校、的高等学校、图书馆、中小学和博物中小学和博物馆等,也等,也对财富的富的创造有帮助。造有帮助。”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李斯特的思想李斯特的思想物物质资质资本由物本由物质积质积累形成,精神累形成,精神资资本就是智力成果和本就是智力成果和积积累累精神生精神生产产的任的任务务在于促在于促进进道德宗教、文化和知道德宗教、文化和知识识等等精神生精神生产产和物和物质质生生产产相互依存相互依存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屠能的主张屠能的主张德国庸俗德国庸俗经济学家屠能(学家屠能(Thnen)在其主要著作)在其主要著作孤立国孤立国中,中,也表述了教育具有重要

14、也表述了教育具有重要经济意意义的思想,他的思想,他认为,人人们受到教受到教育和育和训练发展了智慧,展了智慧, 将会在工将会在工农业中出中出现众多的众多的发明者,有明者,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产。他明确主他明确主张把人看做把人看做资本。他本。他认为,不把人作,不把人作为经济财富与富与实物物资本本类比,乃是比,乃是“对国民国民经济学最重要学最重要观点之一的概念作出模糊和混乱解点之一的概念作出模糊和混乱解说”的原因。他的原因。他相信,考相信,考虑人力人力资本既有利于国家又有利于个人。本既有利于国家又有利于个人。坚信人只有信人只有服从服从资本本规律才能成功地保持其自由和价律

15、才能成功地保持其自由和价值。如果不如果不认识、不、不利用利用这种种资本,国家将因本,国家将因损失失这种种资本的数本的数额而而贫穷。这样,我我们再一次再一次发现,由于人,由于人们不把人的不把人的教育教育费用看做生用看做生产资本本而而造成的不公平。造成的不公平。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马歇尔的思想马歇尔的思想强调教育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展的作用p人的才能使提高生产力的主要要素人的才能使提高生产力的主要要素p资本的大部分由知识构成,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产动力资本的大部分由知识构成,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产动力p人的坚强、决心、经历和自制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人的坚强、决心、经历和自制力是

16、一切进步的源泉重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p教育是国家投资教育是国家投资p人的教育投资时最有效的投资人的教育投资时最有效的投资p对人的投资形成对人的投资形成“资本资本”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国家国家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年代年代主要思想主要思想英国英国威廉威廉配第配第1623-16871623-1687复杂劳动比间断劳动多创造价复杂劳动比间断劳动多创造价值;技艺也是生产要素值;技艺也是生产要素法国法国魁奈魁奈1694-17441694-1744人是国家的财富,人本是是自人是国家的财富,人本是是自己财富的

17、创造者己财富的创造者英国英国亚当亚当斯密斯密1723-17901723-1790人的知识才能是资本,教育和人的知识才能是资本,教育和学习很重要学习很重要法国法国萨伊萨伊1767-18321767-1832人才、企业家的价值人才、企业家的价值德国德国李斯特李斯特1789-18461789-1846人的才智和体力是人的才智和体力是“精神资本精神资本”英国英国马歇尔马歇尔1842-19241842-1924教育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教育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1.历史唯物史唯物论揭示了教育与揭示了教育与经济的

18、的辩证关系关系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着教育及其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传播知识、传递思想、培养人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教育在社会生教育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中的作用 教育生产劳动能力 教育增进劳动者劳动变换能力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3.劳动价价值论是是计量教育量教育经济效益的理效益的理论基基础14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第二节第二节 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一一.西方教育西方教育经济学学产生的背景生的背景(一)(一)

19、时代背景代背景p 第三次技术革命(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第三次技术革命(计算机、原子能、航天)p 1957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年苏联卫星上天p 19501950年代以后美国收入分配状况改变年代以后美国收入分配状况改变15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二)(二) 理论背景理论背景a. 经济增增长理理论残差残差现象(象(Residuals)pKuznetsKuznets (1952) (1952):劳动时间和资本投入的增长在英、美、德:劳动时间和资本投入的增长在英、美、德人均产值增长中只起次要作用人均产值增长中只起次要作用pSolow(1957)Solow(1957):索洛残差:索

20、洛残差pFabricant (1959)Fabricant (1959):美国:美国1889-19571889-1957年平均年平均3.5%3.5%的增长率中的增长率中只有只有1.7%1.7%由资本和劳动的增长引起由资本和劳动的增长引起pDension(1962)Dension(1962):美国:美国1929-19571929-1957年平均年平均2.93%2.93%的增长率中有的增长率中有0.93%0.93%无法用传统的三要素解释无法用传统的三要素解释b. 发展展经济学学马歇歇尔计划划(1947)c. 收入分配理收入分配理论明瑟的研究(明瑟的研究(1957)16Tian Hanzu 教育经济

21、学教育经济学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1.斯特斯特鲁米林(米林(1924)国民教育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意义 首创劳动简化法,在世界上最早用数量统计方法和数量化、首创劳动简化法,在世界上最早用数量统计方法和数量化、定量化专门语言阐述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定量化专门语言阐述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2.早期的研究早期的研究p沃尔什沃尔什人力资本观人力资本观(19351935):把教育投资视为理性行为,):把教育投资视为理性行为,比较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收入现值比较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收入现值p贝克尔(贝克尔(19601960):估计教育的私人回报率和社会回报率):估计教育的私人回报

22、率和社会回报率3. 标志性事件志性事件p韦锥韦锥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19621962)p教育经济学国际会议(教育经济学国际会议(19631963)p布劳格布劳格教育经济学书目选注教育经济学书目选注(19661966)17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3.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a. 舒舒尔茨(茨(1961 、1963、1975)p向传统观念挑战向传统观念挑战p确立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确立了人力资本的概念p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b. 贝克克尔(1964、1976)p用成本用成本- -收益方法分析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收益方法分析人力资本

23、投资行为p对在职培训的研究对在职培训的研究p把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领域拓展到家庭经济学及其它经济研究领域把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领域拓展到家庭经济学及其它经济研究领域c. 明瑟(明瑟(1957、1974)p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收入分配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收入分配p明瑟收入方程明瑟收入方程18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19教育的教育的经济价价值是是这样体体现的:人的:人们通通过对自身的自身的投投资来提高其作来提高其作为生生产者和消者和消费者的能力,而学校者的能力,而学校教育教育则是是对人力人力资本的最大投本的最大投资。这一命一命题的含的含义是:人是:人们拥有的有的经济能力的能力的绝大部分并不是

24、与生俱大部分并不是与生俱来,也并不是来,也并不是进入校入校门之之时就已就已经具具备;换言之,言之,后天后天获得的得的这方面能力非同小可。其能量之大,可方面能力非同小可。其能量之大,可在根本上改在根本上改变通常的通常的储蓄与蓄与资本形成的本形成的现行行标准。准。他他们亦改亦改变了工了工资结构及构及劳动与与财产收入的相收入的相对数数额。人。人们长期以来在期以来在经济增增长、工、工资结构构变化和个化和个人收入人收入变化等方面所存在的困惑,化等方面所存在的困惑,经过引引进人力人力资本概念后,便可迎刃而解本概念后,便可迎刃而解(Schultz, 1963)。)。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

25、三、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发展:两条脉络三、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发展:两条脉络(1) 对人力人力资本理本理论的批判的批判19701970年代:筛选假说年代:筛选假说19701970年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年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1970-19801970-1980年代:政治经济学理论年代:政治经济学理论(2) 对人力人力资本理本理论的完善和深化:内生增的完善和深化:内生增长理理论(1980-1990年代)年代)罗默:知识和报酬递增模型罗默:知识和报酬递增模型(1986,1990)(1986,1990)卢卡斯:两时期模型与两商品模型(卢卡斯:两时期模型与两商品模型(19881988)贝克尔、墨菲:劳动

26、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贝克尔、墨菲: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19921992)20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我国教育我国教育经济经济学的学的发发展展阶阶段段我国教育我国教育经济经济学研究的学研究的现现状和状和问题问题我国教育我国教育经济经济学学发发展的展望展的展望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阶段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阶段1. 中国教育中国教育经济学萌芽学萌芽阶段:段:20世世纪20-30年代年代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教育与经济相互制约 古楳:中国教育之经济观(1934)

27、邰爽秋:教育经费问题(1935) 陈友松: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1936)22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推动中国教育经济学产生的主要人物推动中国教育经济学产生的主要人物新教育:新教育:废科科举、兴学堂,中学学堂,中学为体,西学体,西学为用用23张之洞 梁启超康有为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初发发展教育促展教育促进进国家富国家富强强,办办“实实利教育利教育”、“实业实业教育教育”、“职业职业教育教育”24孙中山 蔡元培 黄炎培 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3.中国教育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中国教育经济学思想的形成p19651965年,年,人

28、民日报人民日报上发表第一篇介绍教育经济学的文章上发表第一篇介绍教育经济学的文章p1979197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中国的教育经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中国的教育经济学济学p19811981年,刚成立的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筹备组在京举办讲年,刚成立的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筹备组在京举办讲习班习班p19841984年,年,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在黄山市正式成立在黄山市正式成立p19851985年,由学会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年,由学会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经济杂志正式出版杂志正式出版25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形

29、成的标志学科的确立:学科的确立: 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19841984) 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经济杂志(杂志(19851985)人才培养人才培养 硕士点(硕士点(19831983):现有):现有108108个个 博士点(博士点(19961996):现有):现有1717个个教育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地位:不断提升学的学科地位:不断提升26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 中国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1、教育投、教育投资的的经济价价值理理论2、教育的社会、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理功能理论3、教育的生、教育的生产理理论4、教、教师劳动报酬酬问题5、教育

30、同、教育同经济和社会和社会发展相展相协调的的问题6、教育与人力、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本形成27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目前,我国教育经济学急需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教育经济学急需研究的问题1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研究2 2、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3 3、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研究、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研究4 4、教育公平与经济效益问题研究、教育公平与经济效益问题研究5 5、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运行机制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运行机制研究6 6、教育的成本负担问题、教育的成本负担问题7 7、教育财政体制问题、教育财政体制问题8 8、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问题、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问题28Tian Hanzu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思考思考1.1.我国教育我国教育经济学学发展的条件和展的条件和过程程2.2.西方教育西方教育经济学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展的主要成就3.3.为什么我国教育什么我国教育经济学学发展滞后?展滞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