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课件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主讲人:王清新政策下的个人所得税CONTENTS内容大纲2.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纳税筹划3.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4.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解读稿酬所得1.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表而取得的所得。国家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局公告2018年第年第56号公告号公告(二)扣(二)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使用费所所得,按次或者按月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扣预缴方法如下:方法如下: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酬所得
2、、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用后的余额为收入收入额。其中,。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算。减除减除费用: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四千元的,减除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算。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扣预缴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
3、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累进预扣率(扣率(见附件附件2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使用费所得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扣率。劳务报酬所得酬所得应预扣扣预缴税税额=预扣扣预缴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预扣率扣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稿酬所得、特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使用费所得所得应预扣扣预缴税税额=预扣扣预缴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20%(1)居民个人稿酬所得)居民个人稿酬所得预扣扣预缴税款的方法,税款的方法,预扣扣预缴税款税款时,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四千元的,减除千元的
4、,减除费用按八百元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算。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元的:元的:稿酬稿酬应预扣扣预缴税税额=(每次稿酬收入(每次稿酬收入-800)70%20%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的:的:稿酬稿酬应预扣扣预缴税税额=每次稿酬收入每次稿酬收入(1-20%)70%20%汇算清算清缴时,并入,并入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累进税率。税率。请在此处输入所需标题Pleaseentertherequiredtitlehere案例1:李某在某社出版建筑业
5、增值税纳税实务一书,一次性的稿酬收入为50000元。案例2:王某作为山西财税杂志社的特约撰稿人,应约在山西财税连载投融财税处理讲解十次,每次获得稿费2500元。案例二案例1例3:居民小贾从北京某互联网乙公司每月取得税前工资20000元,年收入240000元,每月个人负担社保2100元,公积金2400元,假设每月允许扣除的专项扣除额为3600元,小贾2019年12月从北京丙出版社取得稿酬50000元,则2020年1月征期,丙公司应预扣预缴小贾的稿酬个税多少钱?全年预扣税工资薪金个税?汇算时应退税还是补税?举个栗子案例150000(1-20%)70%20%=5600元案例2。解: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
6、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为一次,按税法法规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按新修订的个税规定,王某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为:250010(1-20%)70%20%=2800元案例三丙公司应预扣预缴小贾的稿酬个税:应纳税额=50000*(1-20%)*70%*20%=5600元。2019年工资应纳税所得额=240000-(25200+28800)-60000-43200=828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82800*10%-2520=5760元;小贾在2020年个人得税汇算清缴时:2019年度应纳税所得额=【240000
7、+50000*(1-20%)*70%*20%】-(25200+28800)-60000-43200=88400元;2019年度应纳个人所得税=88400*10%-2520=6320元;2019年度已预扣预缴个税=工资所得个税预扣+劳务报酬个税预扣=5760+5600=11360元;2020年汇算清缴期应退税额=11360-6320=5040元。2022年1月1日之前,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两种计税方式:1、单独计税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综合所得计税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全年工资所得基本扣除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哪种计税方式更为划算呢?举栗说
8、明:假如李阳每月工资都是6000,可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为房屋贷款利息1000/月,赡养老人1000/月,三险一金扣除680.00/月,年终奖是60000,应选择哪种计税方式?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纳税筹划输入所需标题1、全年一次性、全年一次性奖金金单独独计税:税:60000/12=5000,适用税率,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为210。全年一次性全年一次性奖金金应纳税税额=60000*10%-210=57902、纳入入综合所得合所得计税:税:全年收入:全年收入:6000*12+60000=132000费用减除数:用减除数:60000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1000+1000+6
9、80)*12=32160我我们先来看看年先来看看年终奖没有没有纳入入综合所得的情况下,全年需要合所得的情况下,全年需要缴纳多少个税:多少个税:6000*126000032160=-20160,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为负数,不需数,不需要要缴纳再把年再把年终奖纳入入计税税:年累年累计应纳所得所得额=132000-60000-32160=39840,适用税率,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2520。全年全年应纳个税个税=39840*10%-2520=1464。很很显然李阳的全年一次性然李阳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比金比较适合适合综合合计税。税。如果按全年一次性如果按全年一次性奖金金单独独计税:税:6
10、0000/12=5000,适用税率,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为210。全年一次性全年一次性奖金金应纳税税额=60000*10%-210=57902、如果、如果纳入入综合所得合所得计税:税:全年收入全年收入22000*12+60000=324000费用减除数:用减除数:60000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1000+1000+1000)*12=36000我我们先来看看年先来看看年终奖没有没有纳入入综合所得的情况下,全年需要合所得的情况下,全年需要缴纳多少个税:多少个税:22000*126000036000=168000,适用税率,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为2520
11、。168000*10%2520=14280再把年再把年终奖纳入入计税税:年累年累计应纳所得所得额=324000-60000-36000=228000,适用税率,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为16920。全年。全年应纳税税额228000*20%-16920=28680年年终奖应纳税税额=2868014280=14400显然然赵海全年一次性海全年一次性奖金比金比较适合适合单独独计税。税。再来再来举个栗子:假如个栗子:假如赵海每月工海每月工资都是都是22000,可享受的,可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项目房屋目房屋贷款利息款利息1000/月,月,赡养老人养老人1000/月,子女教育月,子女
12、教育1000/月,年月,年终奖是是60000。(不考。(不考虑扣除三扣除三险一金的影响一金的影响)结论从以上栗子可以看出,全年一次性从以上栗子可以看出,全年一次性奖金金计算存在筹划空算存在筹划空间。对于年于年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较低的人来低的人来说,选择将年将年终奖并入并入综合所得合所得中中计税,可以抵无法在工税,可以抵无法在工资中全部扣除的中全部扣除的专项扣除、扣除、专项附加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降低年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降低年终奖的税收的税收负担。而年担。而年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较高的人,高的人,还是是选择单独独计税更加划算!税更加划算!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
13、号自第九号自2019年年1月月1日起施行。(二)日起施行。(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超额累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税率(税率表附后);(三)经营所得,以每一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减除成本、成本、费用以及用以及损失后的余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对于个体工商于个体工商户来来说,需要用到,需要用到计算生算生产经营所得的,那是所得的,那是查账征收,不是核定征征收,不是核定征收。收。1.计算生算生产经营所得:所得:应纳税所得税所得=收入收入总额-成本成本费用用损失等,允失等,允许扣除的个人扣除的个人费用用为50
14、00元元/月。月。比如,一个建材店全年收入比如,一个建材店全年收入总额50万,成本万,成本费用用损失失为34万(其中不包括个人的扣万(其中不包括个人的扣除除5000元元/月),那么全年累月),那么全年累计的的应纳税所得就是:税所得就是:个体工个体工商商户经营所得所得应纳税所得:税所得:50-34-0.5*12=10万万2.计算算应纳税税额:应纳税税额=累累计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应纳税税额=10*20%-1.05=0.95万万.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支付所
15、得项目及数额、扣除事项及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除经营所得外,其他各类所得均需要做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包括:1.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财产租赁所得;6.财产转让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偶然所得。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概念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概念 1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范围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范围 2概念范概念范围要点要点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支付所得项目及数额、扣除事项及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
16、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除经营所得外,其他各类所得均需要做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包括:1.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财产租赁所得;6.财产转让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偶然所得。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概念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概念 1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范围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范围 2概念范概念范围要点要点所得所得类型型2019年年1月月1日前日前2019年年1月月1日后日后居民纳税人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代扣代缴申报预扣预缴申报非居民纳税人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代扣代缴申报(无变化)计税方法(有变化)其他分类所
17、得代扣代缴申报(无变化)个人综合所得汇算一)必一)必须进行个人所得税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算清缴的三种居民的三种居民纳税人税人根据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施条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院令第707号)第二十五条号)第二十五条和国家税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税申报有关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局公告2018年第年第62号)的号)的规定,必定,必须进行个人所得行个人所得税税汇算清算清缴的的纳税人税人限于以下三种居民限于以下三种居民纳税人。税人。1、第一种居民、第一种居民纳税人:取得税人:取得综
18、合所得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四种居民合所得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四种居民纳税人。税人。根据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施条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院令第707号)第二十五条和国家税号)第二十五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税申报有关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局公告2018年第年第62号)的号)的规定,定,取得取得综合所得合所得应当当办理理汇算清算清缴,包括下列四种情形:,包括下列四种情形:(1)从两)从两处以上取得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减除专项扣除(注意:
19、扣除(注意:专项扣除是指居民个人承担的扣除是指居民个人承担的“三三险一一金金”)的余)的余额超超过6万元;万元;(2)取得)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使用费所得中一所得中一项或者多或者多项所得,且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减除专项扣除扣除的余的余额超超过6万元;万元;(3)纳税年度内税年度内预缴税税额低于低于应纳税税额;(4)纳税人申税人申请退税。退税。纳税人申税人申请退税,退税,应当提供其在中国境内开当提供其在中国境内开设的的银行行账户,并在,并在汇算清算清缴地就地地就地办理税款退理税款退库。汇算清算清缴的具体的具体办法由国法由国务院税院税务主管
20、部主管部门制定。制定。第一,从第一,从“两两处以上取得以上取得综合所得合所得”是指以下几种情形:是指以下几种情形:一是,一位居民一是,一位居民纳税人在一个用人税人在一个用人单位取得工位取得工资薪金薪金综合所得(合所得(该居民与用人居民与用人单位位签订全日制全日制劳动合同),在另外合同),在另外一个一个单位兼位兼职(该居民与另外一个居民与另外一个单位位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例如,一位居民在甲公司全日制上班取得工例如,一位居民在甲公司全日制上班取得工资薪薪金金综合所得,同合所得,同时在乙公司兼在乙公司兼职上班,主要利用周六、周日上班,主要利用周六、周日时间上班,或者利用甲公司
21、下班后的上班,或者利用甲公司下班后的时间为乙公司提供乙公司提供工作。工作。二是,一位居民在一个用人单位取得工资薪金综合所得(该居民与用人单位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利用周六二是,一位居民在一个用人单位取得工资薪金综合所得(该居民与用人单位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利用周六周末的时间到另外一个单位提供讲学、咨询、监理、设计以及其他劳务从而取得劳务报酬综合所得。周末的时间到另外一个单位提供讲学、咨询、监理、设计以及其他劳务从而取得劳务报酬综合所得。三是,一位三是,一位居民在同一老板注册的居民在同一老板注册的“几块牌子一套人马几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公司上班时,分包与不同的单位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中华的公司
22、上班时,分包与不同的单位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4 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2424小时),在每一个单位获小时),在每一个单位获得的工资薪金综合所得。得的工资薪金综合所得。例如,同一位老板投资注册的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和税务事务所得,三个单位例如,同一位老板投资注册的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和税务事务所得,三个单位的办公室在同一层办公楼,小张分别与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各签订一份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则小张的工资薪的办公室在同一层办公楼,小张分别与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
23、所各签订一份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则小张的工资薪金综合所得分别在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的账上体现。金综合所得分别在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的账上体现。四是,一位居民在一个用人单位取得工资薪金综合所得(该居民与用人单位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然后通过四是,一位居民在一个用人单位取得工资薪金综合所得(该居民与用人单位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然后通过业余时间创作写书,从出版社取得稿酬所得。业余时间创作写书,从出版社取得稿酬所得。例如小张在某所大学当老师,与学校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然后利例如小张在某所大学当老师,与学校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然后利用业余时间写书,从出版社取得稿酬所得。用业余时间写书,从出版社取得稿
24、酬所得。出现以上四种二处以上的综合所得的居民纳税人,并不一定要进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出现以上四种二处以上的综合所得的居民纳税人,并不一定要进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要进行年度的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个条件才要进行年度的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第一个条件:居民纳税人必须从二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综合所得只限于以下四种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第一个条件:居民纳税人必须从二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综合所得只限于以下四种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第二个条件:第二个条件: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居民
25、个人承担的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居民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三险一金”的余额超过的余额超过6 6万元。万元。第二,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第二,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 6万元万元”的含义如下:的含义如下:一位居民收入不稳定,没有与任何单位签订全日制用工劳一位居民收入不稳定,没有与任何单位签订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从而没有工资薪金综合所得,只有在一年当中(每年的动合同从而没有工资薪金综合所得,只有在一年当中(每年的1 1月月1 1日至日至12
26、12月月3131日之间)取得日之间)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三项综合所得中的一项所得,或多项所得,并且年收入额减除居民个人承担的等三项综合所得中的一项所得,或多项所得,并且年收入额减除居民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三险一金”的余额超过的余额超过6 6万元,才能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年度汇算清缴。万元,才能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年度汇算清缴。第三,第三,“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的情况如下:的情况如下:一是,居民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扣缴义务人每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居民纳税人可以选择要求扣缴
27、义务人每月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也可以选择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因此,当居民纳税人的专项附加扣除选择由扣缴义务人每月预扣缴缴个人所得税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的情况下,而且该居民纳税义务人年末又获得年终奖时,就会出现该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的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的现象,就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的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的现象,就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二是,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28、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纳税人只能选择从其中一处扣除。基于此规定,一位居民纳税人在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同时两处都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从而重复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导致导致“纳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三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第四条的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基于此规定,当居民纳税人在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时,有一处所得的扣缴义务人没有对居民纳税义务人实施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或者虽然实施了每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但是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都扣除每
29、月5000元的基本费用,导致了一个纳税年度内的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的现象,就要进纳税年度内的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的现象,就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行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请在此处输入所需标题Pleaseentertherequiredtitlehere单击键入标题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设计,模板所有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替换移动。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设计,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设计,模板所有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替换移动。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设计,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
30、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设计,模板所有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替换移动。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设计,单击键入标题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设计。单击键入标题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设计。单击键入标题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设计。第四,第四,“纳税人申税人申请退税退税”的情况如下。的情况如下。一是,一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附加扣除操作办法(法(试行)(国家税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局公告2018年第年第60号)第四条号)第四条第三款的第三款的规定,享受大病医定,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附加
31、扣除的纳税人,由其在次年税人,由其在次年3月月1日至日至6月月30日内,自行向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地主管税管税务机关机关办理理汇算清算清缴申申报时扣除。基于此扣除。基于此规定,定,当居民当居民纳税人出税人出现大病医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费用用时,由于只能在次年由于只能在次年3月月1日至日至6月月30日内,自行向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地主管税务机关机关办理理汇算清算清缴申申报时扣除,从而出扣除,从而出现居居民民纳税人平常每月没有享受大病医税人平常每月没有享受大病医疗扣除,扣除,导致多致多预缴个人所得税,就要在个人所得税,就要在汇算清算清缴时申申请退税。退税。二是,根据个人所得税二是,根据
32、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附加扣除操作办法(法(试行)(国家税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局公告2018年第年第60号)第七条号)第七条一个一个纳税年度内,税年度内,纳税人在扣税人在扣缴义务人人预扣扣预缴税款税款环节未享受或未足未享受或未足额享受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附加扣除的,可以在可以在当年内向支付工当年内向支付工资、薪金的扣、薪金的扣缴义务人申人申请在剩余月份在剩余月份发放工放工资、薪金、薪金时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月1日至日至6月月30日内,向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地主管税务机关机关办理理汇算清算清缴时申申报扣除。基于此扣除。基于此规定,居民定,居民纳税人税人选择在次年在
33、次年3月月1日至日至6月月30日内,向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地主管税务机关机关办理理汇算清算清缴时申申报扣除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导致每月由扣致每月由扣缴义务人人预扣扣预缴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时,没有扣除,没有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项目目导致扣致扣缴义务人多人多预扣扣预缴个人所得税,从而个人所得税,从而出出现“纳税人申税人申请退税退税”的情况。的情况。三是,根据个人所得税三是,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附加扣除操作办法(法(试行)(国家税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局公告2018年第年第60号)第六条号)第六条纳税人未取得工税人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薪金所得,仅取得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
34、所得、特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使用费所得需要享受所得需要享受专项附加附加扣除的,扣除的,应当在次年当在次年3月月1日至日至6月月30日内,自行向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地主管税务机关机关报送扣除信息表,并在送扣除信息表,并在办理理汇算清算清缴申申报时扣除。基于此扣除。基于此规定,未取得工定,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薪金所得,仅取得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使用用费所得的居民所得的居民纳税人,只能在次年税人,只能在次年3月月1日至日至6月月30日内,自行向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地主管税务机关机关办理理汇算清算清缴时享享受受专项附加扣除,从而出附加扣除,从而出
35、现“纳税人申税人申请退税退税”的情况。的情况。.(四)专项附加扣除费用必须在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才能扣除的三种情形(四)专项附加扣除费用必须在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才能扣除的三种情形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2018年第年第6060号)第四条第三款、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号)第四条第三款、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2018年第年第6060号)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号)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36、席令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 9号)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号)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707号)第十五条的规定,专项附加扣号)第十五条的规定,专项附加扣除费用必须在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才能扣除的情形有以下三种情形:除费用必须在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才能扣除的情形有以下三种情形:1 1、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由其在次年、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由其在次年3 3月月1 1日至日至6 6月月30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
37、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2018年第年第6060号)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号)第四条第三款规定。)2 2、纳税人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仅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仅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在次年应当在次年3 3月月1 1日至日至6 6月月30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除信息表,并在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法律依据:个
38、人所得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除信息表,并在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2018年第年第6060号)第六条)号)第六条)3 3、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 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39、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707号)第十五条)号)第十五条)(五)专项附加扣除费用可以选择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也可以选择在在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的两种情形(五)专项附加扣除费用可以选择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也可以选择在在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的两种情形1 1、仅取得工资薪金综合所得的居民纳税人,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仅取得工资薪金综合所得的居民纳税人,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
40、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可以选择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税款时办理扣除;也可以选择在次年纳税人,可以选择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税款时办理扣除;也可以选择在次年3 3月月1 1日至日至6 6月月30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算清缴申报时扣除。(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2018年第年第6060号)第四条第号)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一款规定)2 2、年度内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居民纳税人,可以在当年内向支付工资、薪金的扣缴义务
41、人申请在剩余月份发放工资、薪金、年度内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居民纳税人,可以在当年内向支付工资、薪金的扣缴义务人申请在剩余月份发放工资、薪金时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时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 3月月1 1日至日至6 6月月30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时申报扣除。(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时申报扣除。(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2018年第年第6060号)第七条)号)第七条).案例解析两处所得如何预扣预缴案例解析两处所得如何预扣预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
42、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2018年第年第5656号,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号,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x x预扣率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减免税额- -累计已预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收入累计收入- -累计免税
43、收入累计免税收入- -累计减除费用累计减除费用- -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扣除- -累计专项附加扣累计专项附加扣除除- -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案例:案例:20192019年,小王从年,小王从A A单位每月取得单位每月取得60006000元的工资,从元的工资,从B B单位每月取得单位每月取得70007000元的工资,元的工资,“三险一金三险一金”合计每月扣除合计每月扣除10501050元,每月享受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元,每月享受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350035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其中减免税额等情况,其中
44、“三险一金三险一金 及专项附加扣除由及专项附加扣除由B B公司扣。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公司扣。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预扣预缴税额:计算预扣预缴税额:1 1月份:月份:A A单位:(单位:(6000-50006000-5000)3%=303%=30(元)(元)B B单位:单位:7000-5000-1050-3500=-25507000-5000-1050-3500=-2550(元)(元)0(0(元元)1)1月月份,份,A A单位预缴单位预缴3030元,元,B B单位预缴单位预缴0 0元元2 2月份:月份:A A单位:(单位:(60002-5000260002-50002
45、)3%-30=303%-30=30(元)(元)B B单位:单位:70002-50002-10502-70002-50002-10502-35002=-510035002=-5100(元)(元)0(6000060000(元),由此,可以看出小王次年需要汇算清缴。(元),由此,可以看出小王次年需要汇算清缴。此外,从小王每月预扣预缴的税款也可以看出,其取得所得的两个公司均扣除了此外,从小王每月预扣预缴的税款也可以看出,其取得所得的两个公司均扣除了50005000元的减除费用,元的减除费用,也就是说减除费用多减了一次,而同时由于两处工资没有合在一起,专项附加扣除并没有享受足,所也就是说减除费用多减了一
46、次,而同时由于两处工资没有合在一起,专项附加扣除并没有享受足,所以小王次年需要进行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以小王次年需要进行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可以不交个税的几类费用 某公司发放员工餐费、旅游费等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某公司发放员工餐费、旅游费等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7 7万余元。税务人员在纳税检查时认为,属于与员工受雇相关的所得,应并万余元。税务人员在纳税检查时认为,属于与员工受雇相关的所得,应并入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该公司作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对其处以应扣未扣税款一倍(税法规定可入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该公司作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对其处以应
47、扣未扣税款一倍(税法规定可处处50%50%以上以上3 3倍以下)的罚款。该公司财务人员认为,发放的员工餐费、旅游费等属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倍以下)的罚款。该公司财务人员认为,发放的员工餐费、旅游费等属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不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税企双方产生争议。利,不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税企双方产生争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
48、他所得,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1 1 员工餐费、旅游费等福利是否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员工餐费、旅游费等福利是否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法上并没有明确。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税法上并没有明确。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20122012年年4 4月月1111日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就所得税相关政策中答复,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日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就所得税相关政策中答复,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2 2 企业发放员工餐费、旅游费等
49、属于职工福利范围,但是哪些属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哪些属于员工企业发放员工餐费、旅游费等属于职工福利范围,但是哪些属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哪些属于员工个人所得?哪些项目应征或免缴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哪些项目应征或免缴个人所得税?实务中均有争议。有的认为,企业发放员工福利个人享受了,属于员工个人的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有的认为,员工用餐、实务中均有争议。有的认为,企业发放员工福利个人享受了,属于员工个人的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有的认为,员工用餐、旅游等不是以现金等形式补偿给员工,而是类似于员工使用企业的空调、饮用水等必备的服务项目,不需要缴纳个人
50、所得税。旅游等不是以现金等形式补偿给员工,而是类似于员工使用企业的空调、饮用水等必备的服务项目,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企业发放员工福利,不能够分割的非货币性福利,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能够具体量化到个人,且没有明确的免税一般来说,企业发放员工福利,不能够分割的非货币性福利,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能够具体量化到个人,且没有明确的免税政策的,需要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需要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结合个人所得税相关法规,企业发放员工福利方式及福利项目的不同,征免个人所得税政策各异,总结如下:结合个人所得税相关法规,企业发放员工福利方式及福利项目的不同,征免个人所得税政策各异,总结如下
51、:餐费餐费企业员工免费在食堂就餐,属于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员工免费在食堂就餐,属于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员工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标准领取的误餐费,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员工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标准领取的误餐费,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员工出差发生的餐费、工作餐,在标准内领取差旅费补贴,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员工出差发生的餐费、工作餐,在标准内领取差旅费补贴,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企业直接给员工发放伙食补贴,除误餐补助属于免税情形外,员工应按工
52、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企业直接给员工发放伙食补贴,除误餐补助属于免税情形外,员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旅游费旅游费企业奖励员工旅游、员工报销旅游费用,应与并入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奖励员工旅游、员工报销旅游费用,应与并入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他人员享受旅游奖励,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其他人员享受旅游奖励,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员工集体免费旅游的,有的税务机关认为能够量化到个人的,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有的税务机关认为该项福企业员工集体免费旅游的,有的税务机关认为能够量化到个人的,需缴
53、纳个人所得税;有的税务机关认为该项福利属于非货币性、不可分割福利,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建议以当地主管税务部门规定为准。利属于非货币性、不可分割福利,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建议以当地主管税务部门规定为准。通讯费通讯费企业统一购买手机,通讯费由公司承担,发票也开给公司,员工使用手机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统一购买手机,通讯费由公司承担,发票也开给公司,员工使用手机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员工个人手机用于公司经营业务,员工报销通讯费的,凭发票报销通讯费,标准内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超标准员工个人手机用于公司经营业务,员工报销通讯费的,凭发票报销通讯费,标准内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超标准部分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
54、缴纳个人所得税;现金发放通讯补贴的,应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部分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现金发放通讯补贴的,应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住宿费住宿费企业免费提供员工宿舍,租房给员工居住或员工报销住宿费用,员工未直接取得补贴,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免费提供员工宿舍,租房给员工居住或员工报销住宿费用,员工未直接取得补贴,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以现金形式给员工发放住房补贴,需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以现金形式给员工发放住房补贴,需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用车费用车费企业配备车辆接送员工上下班,属于不可分割的非货币性福利,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
55、配备车辆接送员工上下班,属于不可分割的非货币性福利,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给员工发放交通补贴,标准内的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标准的并入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给员工发放交通补贴,标准内的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标准的并入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员工车辆员工车辆“私车公用私车公用”,订租车合同(协议),费用报销部分不涉及个人所得税,取得的租金部分需按财产租赁,订租车合同(协议),费用报销部分不涉及个人所得税,取得的租金部分需按财产租赁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没有签订租车协议,员工直接报销相关费用,应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没有签订租车协议,员工直接报销相关费用,应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课程完毕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