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79230868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0.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引引 言言 火是一把双刃剑,火的光芒给人类带来光明,是人火是一把双刃剑,火的光芒给人类带来光明,是人们从原始走向文明的指引,给人们提供热能、动力。但们从原始走向文明的指引,给人们提供热能、动力。但是当火使用不当时,就有可能造成恶性的火灾,烧毁房是当火使用不当时,就有可能造成恶性的火灾,烧毁房屋建筑等物质财产,严重时,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屋建筑等物质财产,严重时,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威胁。火灾的基础知识火灾的基础知识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基础知识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水的性质与水的灭火作用水的性质与水的灭火作

2、用电气火灾与电气防火电气火灾与电气防火学学校校消消防防安安全全基基础础知知识识第一节第一节 火灾的基础知识火灾的基础知识一、火灾的概念及危害一、火灾的概念及危害 1 1、火灾的概念:、火灾的概念: 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第一部分(GB5907-86(GB5907-86)中将火火和火灾火灾定义为: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火灾危害危害毁坏财毁坏财物物不良的不良的影响影响残害人残害人类生命类生命破

3、坏生破坏生态平衡态平衡2 2、火灾的危害、火灾的危害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饭馆发生火灾,造成325325人死亡。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4个林区发生特大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2121天天,过火森林面积达5656万公顷万公顷,投入灭火人员共约3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 5亿元人民币亿元人民币.3 3、学学校校火火灾灾的的特特征征学校火灾特征学校火灾特征多发生在宿舍伤亡大、影响大易发生在夜晚 (1 1)火灾易造成伤亡大和影响大。)火灾易造成伤亡大和影响大。克拉玛依友谊饭馆发生火灾,造成325325人死亡,大部分是学生。最终因渎职、玩忽职守等对副市长赵某、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

4、长方某、克拉玛依市教委副主任副主任唐某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五年;五年四年零六个月;五年;五年。 (2 2)易发时间多在夜晚。)易发时间多在夜晚。据统计火灾一般都是发生在晚上。学生违规违规使用明火引起火灾,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线路过载,或使用电器不当,过度发热,引燃周围可燃物等;夜间夜间:疏散条件差,发生火灾后,学生处于惊恐状态;学校的一些措施一些措施断送疏散的最佳时间:如加装防护栏,楼道出口安装铁栅栏,学生就寝后将宿舍楼出口上锁后无人看守。凡此种种,一旦深夜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混乱,极易造成找不到逃生出口而酿成惨重的后果。 (3 3)易发部位多为学生宿舍。)易发部位多为学生宿舍。很

5、多案例表明火灾是宿舍起火而最终导致成灾。学生宿舍宿舍是学校火灾隐患最突出所在,如:学校疏于对学生宿舍的安全检查和管理、乱拉乱接电线、违章用电、宿舍内吸烟、蜡烛照明、熏蚊、楼道不畅通和消防器材配备不齐全等问题。4 4、火灾的分类、火灾的分类(1 1)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 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 A类、类、B B类、类、C C类、类、D D类、类、E E类、类、F F类类六种不同的类别。A A类火灾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机物质性质。如学生书本、木制课桌、

6、学生宿舍的棉被、窗帘等。B B类火灾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的酒精及一些其他有机液体酒精及一些其他有机液体。 C C类火灾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气体火灾。 如学校食堂用到的天然气天然气等以及学生在宿舍违规使用液化违规使用液化气气等。D D类火灾类火灾是指金属金属火灾。 如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的钾、钠、镁钾、钠、镁等等这些金属火灾等。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 如学生宿舍使用的各种电气设备:电吹风、夹板、插线电吹风、夹板、插线板板等以及教室里使用多媒体、饮水机等。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放入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如学生在宿舍开小灶,烹

7、饪油脂起火烹饪油脂起火等。 (2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根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火灾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较大火灾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一般火灾:是指造

8、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5 5、学校火源识别、学校火源识别(1 1)火源的概念火源的概念 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质)发生燃烧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质)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来源。这种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还有电能、化学能、或爆炸的能量来源。这种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还有电能、化学能、光能等。光能等。(2 2)火源的分类火源的分类 明火焰;明火焰; 高温物体;高温物体; 电火花;电火花;光线照射与聚焦;光线照射与聚焦;化学反应放热(化学能变为热能)。化学反应放热(化学能变为热能)。 明火焰的危险性及

9、其表现形式明火焰的危险性及其表现形式 明火焰:明火焰:裸露之火裸露之火, ,有很大的激发能量和高温有很大的激发能量和高温。 学校常见的学校常见的明火焰明火焰:打火机火焰打火机火焰、蜡烛火焰蜡烛火焰、液化石油气灶具火焰、液化石油气灶具火焰、酒精灯、酒酒精灯、酒精喷灯火焰精喷灯火焰等。等。温度都超过温度都超过700700与可燃物接触与爆炸性混合气体接触即使与可燃物有一定的距离,也可通过导热、导热、对流、辐射对流、辐射明明火火焰焰大于大部分可大于大部分可燃物的自燃点,燃物的自燃点,如课本、蚊帐如课本、蚊帐等等 1997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云南省某学校学生在床上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

10、帐和衣物引起火灾。火灾损失烧死学生21人,伤2人,烧毁宿舍24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案例:案例:高温物体的火灾危险性和表现形式高温物体的火灾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高温物体高温物体是指在一定环境中,能够向可燃物传递热量,并是指在一定环境中,能够向可燃物传递热量,并导致可燃物着火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导致可燃物着火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 如:学校食堂的铁皮烟囱表面、白炽灯泡、学生违规抽烟如:学校食堂的铁皮烟囱表面、白炽灯泡、学生违规抽烟的烟头、未息的蚊香、照明灯等。的烟头、未息的蚊香、照明灯等。铁皮烟囱的表面的温度可达200左右。在靠近炉灶处可达500。汽车排烟管处可达150-200;发动机

11、燃烧室内可达2000。烟头中心温度可达700左右,表面也有200-300。 2001年5月16日,广州市的一所寄宿学校发生火灾,造成8名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死亡,25人受伤。火灾是未熄的烟头未熄的烟头引燃了一间休息室的沙发后引起的,消防部门的官员称,这幢建筑里的火警装置和灭火器都不能正常使用,校方和有关当局应对此负责。2001年6月5日,西广电幼儿园发生火灾,造成13名儿童死亡,1名受轻伤。火灾原因为点燃的蚊香引燃搭落在床架上的棉被所致。蚊香中心温度可达700左右,表面也有200-300。气焊熔渣温度可达1500左右。电焊熔渣温度可达2000左右。 熔渣粒径越大,飞散距离越近,环境温度越高,越不

12、容易冷却。60W60W137-180137-180100W100W170-216170-216200W200W154-296154-2961000W的碘钨灯温度可达500-600左右。400W的高压汞灯温度可达180-250左右。舞台探射灯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饭馆发生火灾,原因: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同时友谊馆内很多安全门紧锁。后果:酿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的惨剧,死者中288人是学生,另外37是老师、家长和工作人员。用电不规范引起的火灾危险性和表现形式用电不规范引起的火灾危险性和表现形式常见的有:常见的有: 学学生

13、生在在宿宿舍舍乱乱拉拉电电线线、乱乱接接插插头头导导致致短短路路、接接触触不不良等产生电火花引燃可燃物质等。良等产生电火花引燃可燃物质等。 学学生生在在宿宿舍舍违违规规使使用用大大功功率率电电器器导导致致线线路路过过载载等等,引起线路燃烧,点燃周围可燃物质等。引起线路燃烧,点燃周围可燃物质等。开关火花、漏电火花、短路火花等等电火花温度高达上千度,极易点燃可燃物高压漏电火花 2003年23日5时40分左右,东北某大学4号女生宿舍219室突发大火。火灾的原因为219寝室学生用“热得快”烧水,因晚上突然停电,她只好从水壶中拔下“热得快”放到床上,但忘了切断电源,早晨醒来后发现床上的“热得快”已经将床

14、铺引着,惊慌之下,四处敲门喊醒其他寝室的学生。由于这名女生逃生时打开了寝室的门,结果通风后火势更加猛烈。案例:违规使用热得快案例:违规使用热得快光线照射与聚焦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光线照射与聚焦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太太阳阳热热辐辐射射线线(太太阳阳光光线线)对对可可燃燃物物的的照照射射(暴暴晒晒)点火和凸透镜、凹面镜等类似物体使太阳光线聚焦点火。点火和凸透镜、凹面镜等类似物体使太阳光线聚焦点火。如如化化学学实实验验室室一一些些易易燃燃易易爆爆物物质质没没有有按按要要求求储储存存,被被阳阳光光直直射射,引引起起燃燃烧烧;物物理理实实验验室室一一些些实实验验仪仪器器教教学学后后,未未及时收集、整理,留

15、下隐患等。及时收集、整理,留下隐患等。放大镜聚太阳光点燃树叶引起光线聚焦的物体大多是凸透镜和凹面镜的物体球状的玻璃瓶放大镜案例:案例:孩子玩放大镜,点燃废纸,引起火灾。 2015 2015年年7 7月月3030日,阳光很强,某小童在家想用日,阳光很强,某小童在家想用放大镜点废纸,看借助放大镜聚焦功能能否将纸屑放大镜点废纸,看借助放大镜聚焦功能能否将纸屑点燃。后来,因为天气炎热,小童玩耍一阵子后便点燃。后来,因为天气炎热,小童玩耍一阵子后便随手把放大镜放在了阳台上。谁知:由于放大镜聚随手把放大镜放在了阳台上。谁知:由于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将放在窗台上的废纸点燃,引起火灾。焦太阳光,将放在窗台上的废

16、纸点燃,引起火灾。 消防部门提示:尽量不要把水晶、眼镜、玻璃消防部门提示:尽量不要把水晶、眼镜、玻璃球之类的物品放在窗台边、阳台上或其他阳光能直球之类的物品放在窗台边、阳台上或其他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射到的地方,因为:透明球体会聚焦阳光,形成一透明球体会聚焦阳光,形成一个高温高热的点,底下若有纸、布、木板等易燃物,个高温高热的点,底下若有纸、布、木板等易燃物,很快便会燃烧起来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很快便会燃烧起来甚至可能引发火灾。氢气(氢气(H H2 2)与氯气()与氯气(ClCl2 2)乙炔(乙炔(C C2 2H H2 2)与氯气()与氯气( ClCl2 2 )等爆炸性混合气体在日光等爆炸性混合气

17、体在日光或其它强光(如镁条燃烧发或其它强光(如镁条燃烧发出的光)的照射下会发生爆出的光)的照射下会发生爆炸。炸。H H2 2+Cl+Cl2 2 爆炸爆炸 光照光照化学反应放热点燃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化学反应放热点燃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自燃发热成为点火源有两种形式。自燃发热成为点火源有两种形式。第第一一种种形形式式为为可可燃燃物物自自身身发发热热自自燃燃,这这类类物物质质有有自自燃燃物物品品(黄黄磷磷 P P)、遇遇湿湿易易燃燃物物品品(金金属属钠钠 NaNa)、氧氧化化剂剂(NaNa2 2O O2 2)与可燃物的混合物等与可燃物的混合物等。第第二二种种形形式式为为受受热热自自燃燃,如如生生石石灰灰

18、与与水水反反应应放放热热点点燃燃与与之之接触的木板、草袋等可燃物接触的木板、草袋等可燃物。 黄磷(黄磷(P P)自燃点自燃点4040左右,一旦泄左右,一旦泄露在空气中,极易发生自燃。露在空气中,极易发生自燃。 生石灰(生石灰(CaOCaO)与水反应放热,温度)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可达可达792.3792.3,超过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超过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自燃点。黄磷燃烧生石灰遇水放热煮熟鸡蛋一、要遵循既有利于教学,又要保证安全的原则,管好用好化学药品,加强危险药品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教育。二、危险药品要存放在专用橱(柜)内,有存放专用橱(柜)的储藏室;有阴凉、通风、防潮、避光等条件;有防火防盗

19、安全设施,实行专人管理。三、不同性质,互相会发生化学作用的危险药品要隔开存放。四、危险药品容器应封闭,防止漏气、潮解。见光容易起变化的危险药品应装在深色的玻璃容器或避光的容器里,对危险药品包装和药品质量要定期检查。五、要加强对火源的管理。危险药品储藏室(橱)周围及内部严禁火源;化学准备室、实验室的火源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有火源时,不能离人。六、危险药品要有可靠的懂得危险药品管理知识的人员管理,任课教师在教学需要领用化学危险品时,应填写领用单并签名,在保证教学需用量的前提下,应严格控制领用量,用后多余量应及时交还保管人员绝不能让学生任意拿出实验室。七、化学药品容器都要有标签,并涂蜡保护;对分装

20、的药品在容器标签上要注明名称、规格、浓度;无标签药品,不能擅自乱扔、乱倒。化化学学实实验验室室化化学学药药品品管管理理6 6、学校火灾的直接原因、学校火灾的直接原因1、违章乱拉临时线路,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2、违章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炉、电热器、造成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3、随意焚烧信件等杂物,失去控制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4、在床上燃点蜡烛,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或者在宿舍违规使用蜡烛。5、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6、违章使用各种灶具,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7、实验课实验中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导致电气设备或线路超负

21、荷,造成火灾;8、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9、建筑物或设备接地不良,雷击引起火灾。1 1、燃烧的定义、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火焰、发光和(或)发烟发烟的现象。(消防基本术语的现象。(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第一部分(GB5907-86GB5907-86) 三个特征:化学反应、放热、发光化学反应、放热、发光第二节第二节 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基础知识2 2、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可燃物引火源引火源助燃物助燃物化学反化学反应链应链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

22、具备上述的都必须具备上述的三个必要三个必要条件条件,通常被称为,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燃烧三要素,素,只有三个要素同时具备只有三个要素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燃烧,无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燃烧,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发生。1、可燃物(1)可燃物可燃物的含义: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2)可燃物的类型: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大类固体、液体、气体三大类。一般来讲,气体比较容易燃烧,其次是液体,第三是固体。 可燃固体:凡遇明火、热源能在空气(氧化剂)中燃烧的固体物质。如:书本、木制课桌、窗帘、被褥、床单等等。 可燃液体: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

23、烧的液体。如酒精、乙醚、汽油等。 可燃气体: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气体。如天然气等。2、助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氧化剂):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空气中有21%21%的氧,化学实验室用到的高锰酸钾等。3、引火源引火源: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火源。蜡烛火焰、烟头、蚊香等。可燃物:纸;引火源:打火机火焰;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可燃物:丁烷;引火源:火花石打火;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识别燃烧三要素:(2)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发生燃烧还有“量”的需求,这就是发生燃烧的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 燃烧的充分条

24、件是: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一定浓度的可燃物 一定的氧气含量 一定的点火能量 相互作用 燃烧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闪燃、着火、自燃、爆炸。3 3、燃烧类型、燃烧类型 闪燃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从消防角度来说,闪燃就是危险的警告。的燃烧现象。从消防角度来说,闪燃就是危险的警告。 着火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

25、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 自燃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 爆炸: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时增加的现象。爆炸极限爆炸极限 A、爆炸浓度极限爆炸浓度极限 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和粉尘粉尘与与空气混合后空气混合后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范围。其中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度范围。其中遇火会产生爆炸的

26、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爆炸下限;遇火会产生;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爆炸上限。 B B、爆炸温度极限、爆炸温度极限 可燃性液体可燃性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由于液体的蒸气浓度实在一定温度下形成的,所以由于液体的蒸气浓度实在一定温度下形成的,所以可燃液体除了有爆炸可燃液体除了有爆炸浓度极限,还有一个爆炸温度极限浓度极限,还有一个爆炸温度极限。氢气的燃烧、爆炸氢气的燃烧、爆炸 可以看出:当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爆炸极限范围可以看出:当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到

27、火源,极有可能发生爆炸。内时,遇到火源,极有可能发生爆炸。4 4、燃烧过程及特点、燃烧过程及特点(1 1)可燃物的燃烧过程)可燃物的燃烧过程 固体、液体、气体燃烧过程是不同的,固体、液体、气体燃烧过程是不同的,固体、液体固体、液体经过分解和蒸发,经过分解和蒸发,生成气体,然后由气体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燃烧。气体可直接燃烧。生成气体,然后由气体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燃烧。气体可直接燃烧。固体燃烧固体燃烧液体燃烧液体燃烧气体燃烧气体燃烧5、燃烧产物、燃烧产物(1 1)燃烧产物的含义和分类)燃烧产物的含义和分类 定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通定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称

28、为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气体、热量、可见烟等。其中,散发在空气中能被等。其中,散发在空气中能被人们看见的燃烧产物叫烟雾,它实际上是由燃烧产生的悬浮固体、人们看见的燃烧产物叫烟雾,它实际上是由燃烧产生的悬浮固体、液体粒子和气体的混合物。其粒径一般在液体粒子和气体的混合物。其粒径一般在0 001011010微米之间。微米之间。 分类:分类:完全燃烧产物(CO2) ,不完全燃烧产物(CO)(2 2)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的数量及成分,随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空气(氧)的供给情况等变化而有所不同。 a.a.单质的燃烧产物单质的燃烧产物 如

29、碳二氧化碳,氢气水 b.b.化合物的燃烧产物化合物的燃烧产物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c.c.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 如塑料、橡胶、纤维氯化氢、光气(碳酰氯)、氰化氢。 d.d.木材的燃烧产物木材的燃烧产物 在200左右,主要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甲酸、乙酸及一氧化碳; 在280500,产生可燃蒸气及颗粒; 在500以上则主要是碳,产生的游离基对燃烧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3 3)燃烧产物的毒性)燃烧产物的毒性 燃烧产物有不少是毒害气体,往往会通过呼吸道侵入或刺激眼结膜、皮肤黏膜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据统计,在火灾中死亡的人约据统计,在火灾中死亡的人约80%80%是是由于吸入毒

30、性气体中毒而致死的。由于吸入毒性气体中毒而致死的。近年来高分子物质得到迅速普及,这类物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还可能分解出乙醛、氯化氢、氰化氢等有毒气体。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CO)对人体的影响)对人体的影响火场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人的呼吸时间(min)中毒程度0.160头疼、呕吐0.520-30有致死的危险1.01-2可中毒生亡(4 4)烟气)烟气 烟气的涵义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固体和(或)液体微粒微粒总和称为烟气。 烟气的产生 当建、构筑物发生火灾时,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室内可燃物等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生成物之一是烟气。不论

31、是固态物质或是液态物质、气态物质在燃烧时,都要消耗空气中大量的氧,并产生大量炽热的烟气。 烟气的危害性 A A、烟气的毒害性、烟气的毒害性 人生理正常所需的氧浓度应人生理正常所需的氧浓度应16%16%。 a a、含氧量降低到、含氧量降低到15%15%时,人的肌肉活动能力下降;时,人的肌肉活动能力下降;b b、含氧量在、含氧量在10%-14%10%-14%时,人会四肢无力,辨不清方向;时,人会四肢无力,辨不清方向;c c、含氧量降到、含氧量降到6%-10%6%-10%时,人会晕倒;时,人会晕倒;d d、含氧量低于含氧量低于6%6%时,人短时间会死亡。时,人短时间会死亡。 另外:一氧化碳浓度达到另

32、外: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1%,人,人1min1min内死亡。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内死亡。二氧化碳浓度达到7%-7%-10%10%,数分钟失去知觉,数分钟失去知觉,20%20%时短时间内死亡。时短时间内死亡。 B B、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减光性 C C、烟气的恐怖性、烟气的恐怖性第三节第三节 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根据燃烧基本理论,只要防止形成燃烧条件,或避免燃烧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就可以达到防火的目的。可燃物可燃物引火源引火源助燃物助燃物化学化学反应反应链链 措 施 原 理 措施举例控制可 燃物破坏燃烧爆炸的基础例如:发现天燃气泄漏,应及时关闭燃气阀门,并且打开窗户通风,降

33、低燃气浓度,避免引起爆炸。隔绝空气破坏燃烧爆炸的助燃条件例如:化学实验室储存白磷这种化学物质就是将其储存在水中,将其与空气隔绝,防止与空气接触,发生自燃。防火基本原理和措施防火基本原理和措施 措 施 原 理 措施举例消除引火源破坏燃烧的激发能量加强校园的火源管理:禁止学生抽烟、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私拉乱接、物理化学实验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等等。阻止火势蔓延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分隔设施。如学校安装的防火门、防火卷帘等。 第四节第四节 灭火原理和措施灭火原理和措施 根据燃烧条件,灭火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

34、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可燃物可燃物引火源引火源助燃物助燃物化学化学反应反应链链(1 1)冷却灭火)冷却灭火 原理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原理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用水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 用二氧化碳灭火剂则冷却效果更好,在迅速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很快降低燃烧区的温度,使燃烧终止。 通常措施比如: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不间断地向着火物附近的未燃烧物喷水降温。(2 2)窒息灭火)窒息灭火 窒息灭火的原理是消除助燃物。(窒息灭火的原理是消除助燃物。(使燃烧缺乏、使燃烧缺乏、稀释或者断绝氧)稀释或者断绝氧) 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通常需要足够的空(氧)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

35、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氧的含量,使燃烧物质因缺乏或断绝氧而熄灭。具体措施如下:1)用石棉毯、湿麻袋等捂盖燃烧物。2)用砂土埋灭燃烧物。3)用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灌注着火容器或封闭着火空间。4)堵塞孔洞或关闭门窗5)用水淹没燃烧物。(3 3)隔离灭火)隔离灭火 隔离灭火的原理是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隔离灭火的原理是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 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分散开,使燃烧停止。1)如火灾中,将未着火的物质搬迁至安全处。2)关闭燃烧气体的阀门及切断气体(液体)的来源。3)用沙土等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4)用难燃或不燃的物体遮盖受火势威胁

36、的可燃物质等。5)用水幕造成隔火带。 (4 4)抑制灭火)抑制灭火 抑制灭火的原理是中断燃烧链式反应,就是使用灭火剂参与燃烧链式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快速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自由基,进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常用方法就是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卤代烷)、干粉灭火剂,覆盖火焰,中断燃烧链式反应。 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第五节第五节 水的性质与水的灭火作用水的性质与水的灭火作用(1 1)水的基本物理特性)水的基本物理特性水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 水温升高水温升高11,单位体积单位体积的水需要吸收的的水需要吸收的热量热量,称为,称为比热容

37、比热容。 若将若将1 1常温的水喷洒到火源处,温度上升常温的水喷洒到火源处,温度上升11,需吸收,需吸收4200J4200J的热量,及水的比热容是的热量,及水的比热容是42004200 J/J/(L L*)。 水比任何液体的比热容都大。水比任何液体的比热容都大。若将若将1 1常温的水喷洒到火源处,常温的水喷洒到火源处,使水温升到使水温升到100 100 ,则要吸收热量,则要吸收热量336kJ336kJ. 即是将常温状态的水喷射火源处,由于即是将常温状态的水喷射火源处,由于温差较大温差较大,同时由于,同时由于水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比热容较大,它能从火源处带走大量的热,从而达到,它能从火源处带走大量的

38、热,从而达到冷却冷却火源的火源的作用。作用。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水的汽化热水的汽化热 单位体积的水由液体变成气体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热单位体积的水由液体变成气体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热。 1 1100100的水,遇到火源物质,变成的水,遇到火源物质,变成100100的水蒸气,需吸收的水蒸气,需吸收2264kJ2264kJ的热量。的热量。 水的汽化热很大水的汽化热很大,1L1001L100水从液态变为气态,需要水从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收吸收2264kJ2264kJ的热量,体现了其的热量,体现了其冷却冷却作用;同时作用;同时1L1L水从液态

39、变为气态,体积扩大水从液态变为气态,体积扩大17251725倍,水蒸气属于惰性气体,实验表明:水蒸气占燃烧区体积达倍,水蒸气属于惰性气体,实验表明:水蒸气占燃烧区体积达35%35%时,火焰将熄灭。体现其具有时,火焰将熄灭。体现其具有隔绝空气的窒息灭火隔绝空气的窒息灭火作用。作用。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2 2)水的灭火作用)水的灭火作用 根据的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主要有冷却、窒息、稀释、根据的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主要有冷却、窒息、稀释、分离、乳化等方面。分离、乳

40、化等方面。水的灭火作用主要是冷却作用。水的灭火作用主要是冷却作用。 水的冷却灭火作用水的冷却灭火作用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汽化热高,而且水具有较好的导热性。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汽化热高,而且水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水与燃烧物接触或流经燃烧区时,将被加热或汽化,吸收热量,水与燃烧物接触或流经燃烧区时,将被加热或汽化,吸收热量,从而从而使燃烧区温度大大降低,而具有灭火作用使燃烧区温度大大降低,而具有灭火作用。水具有很大水具有很大的的比热容比热容及及汽化热汽化热水的水的冷却冷却作用作用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水具有很大水具有很大的的汽化热汽化热水的水的窒息

41、窒息作用作用 水的窒息灭火作用水的窒息灭火作用 由于水的汽化将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由于水的汽化将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降低燃烧区氧浓度的作用,使可燃物得不到氧的补充,使燃烧强度低燃烧区氧浓度的作用,使可燃物得不到氧的补充,使燃烧强度减弱直至中止减弱直至中止。在一般情况下,燃烧区域空气中含有。在一般情况下,燃烧区域空气中含有35%35%体积的体积的水蒸气时,燃烧就会停止。水蒸气时,燃烧就会停止。水的冷却、窒息作用:水的冷却、窒息作用: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水的水的溶解性溶解性水的水的稀释稀释作用作用 水的稀释作用水

42、的稀释作用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水溶性的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水溶性的甲、乙、丙甲、乙、丙类液体,类液体,如醇、醛、醚、酮、酯等。当此类物质起火后,若容器的容量允许如醇、醛、醚、酮、酯等。当此类物质起火后,若容器的容量允许或可燃物料流散,可用水或可燃物料流散,可用水稀释稀释。由于可燃物浓度降低,导致可燃蒸。由于可燃物浓度降低,导致可燃蒸气量减少,使燃烧减弱。当可燃液体的浓度降低到可燃浓度以下时,气量减少,使燃烧减弱。当可燃液体的浓度降低到可燃浓度以下时,燃烧中止。即具有燃烧中止。即具有降低可燃物浓度的作用降低可燃物浓度的作用。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

43、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水的水的机械冲机械冲击力击力水的水的分离分离作用作用 水的分离作用水的分离作用 经灭火器具(尤其是经灭火器具(尤其是直流水枪直流水枪)喷射形成的水流有)喷射形成的水流有很大的冲击很大的冲击力力,这样的水流遇到燃烧物质时,将使火焰产生,这样的水流遇到燃烧物质时,将使火焰产生分离:一方面使火分离:一方面使火焰焰“端部端部”得不到可燃气体的补充,一方面使火焰得不到可燃气体的补充,一方面使火焰“根部根部”失去维失去维持燃烧所需的热量持燃烧所需的热量,使燃烧中止。,使燃烧中止。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油包水油包水”乳液乳液冷却冷

44、却液液体表面体表面水的水的乳化乳化作用作用 水的乳化作用水的乳化作用 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在初起火灾,未形成热波之前,以较强的水雾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在初起火灾,未形成热波之前,以较强的水雾射流或滴状射流灭火,可在液体表面形成射流或滴状射流灭火,可在液体表面形成“油包水油包水”型乳液。水的乳型乳液。水的乳化作用可使化作用可使液体表面受到冷却液体表面受到冷却,使可,使可燃蒸气产生的速率降低燃蒸气产生的速率降低,致使燃,致使燃烧中止。烧中止。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思考思考水能不能灭火?水能不能灭火?水能不能助火?水能不能助火?水能灭火,亦能助火?水能灭

45、火,亦能助火?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3 3)水的化学性质)水的化学性质水水水的分解水的分解氢气(易燃气体)氢气(易燃气体)氧气(助燃气体)氧气(助燃气体)例如:赤例如:赤红的金属、红的金属、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铁水等的铁水等高温高温(15001500)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水水水的化学反应水的化学反应1 1、活泼金属、活泼金属(钾(钾K K、钠、钠NaNa)2 2、金属粉末、金属粉末(锌粉(锌粉ZnZn、镁粉、镁粉MgMg、铝粉、铝粉AlAl)3 3、金属氢化物、金属氢化物(氢化钠(氢化

46、钠NaHNaH)4 4、金属硅化物、金属硅化物(硅化镁(硅化镁MgMg2 2SiSi)5 5、金属碳化物、金属碳化物(碳化钙(碳化钙CaCCaC2 2)6 6、硼氢化合物、硼氢化合物(二硼氢(二硼氢B B2 2H H6 6)7 7、磷化物、磷化物(磷酸钙(磷酸钙CaCa3 3P P2 2)氢气(氢气(H H2 2)+ +热量热量氢气(氢气(H H2 2)氢气(氢气(H H2 2)+ +热量热量四氢化硅(四氢化硅(SiHSiH4 4)乙炔(乙炔(C C2 2H H2 2)+ +热量热量氢气(氢气(H H2 2)+ +热量热量磷化氢(磷化氢(PHPH3 3)+ +热量热量金属铯与水反应金属铯与水反

47、应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 由此可见,水与某些化学物质接触,有可能发生由此可见,水与某些化学物质接触,有可能发生自燃自燃,释,释放出放出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和和大量热量大量热量以及以及有毒气体有毒气体,从而引起燃烧或爆炸。,从而引起燃烧或爆炸。因此,在扑救火灾时应根据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灭火剂。因此,在扑救火灾时应根据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灭火剂。 因此,凡与水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严禁用水扑救因此,凡与水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严禁用水扑救。可。可用用干沙、干沙、71507150灭火器灭火器扑救。扑救。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

48、民第六节第六节 电气火灾与电气防火电气火灾与电气防火 由于电气方面由于电气方面原因原因产生火源而引起火灾的,统称产生火源而引起火灾的,统称电气火灾。电气火灾。 原因:原因:过载、短路、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雷电或静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雷电或静电等电等。 而学校发生的电气火灾中,过载(超负荷)、短路(私拉乱而学校发生的电气火灾中,过载(超负荷)、短路(私拉乱接、线路老化等)最为严重。接、线路老化等)最为严重。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1 1)过载)过载 过载是指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在运行中超过安全载流量或额定值超过安全载流量或额定值。过载使导体中的电能转变成热

49、能,当导体和绝缘物局部过热局部过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引起火灾。电线过载现象电线过载现象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造成过载的原因造成过载的原因A、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使电气设备的额定容量小于实际负载容量。B、设备或导线随意安装,增加负荷,造成超载运行。C、检修、维护不及时,使设备或导线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防止过载的措施防止过载的措施a、低压配电装置不能超负荷运行,其电压、电流指示值应在正常范围。b、正确选用和安装过载保护装置。c、电开关和插座应选用合格产品,并不能超负荷使用。d、正确选用不同规格的电线电缆,根据使用符合正确选择导线截面。e、对于需用电动机的场合,正确选型。

50、避免“小马拉大车”导致过载。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办公室、宿舍经常出现的现象办公室、宿舍经常出现的现象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插线板存在的火灾隐患:插线板存在的火灾隐患:市面上一般的插线板最大承受功率:市面上一般的插线板最大承受功率:2500W2500W。1 1、插线、插线板配线过板配线过细,电线细,电线承载容量承载容量小,导致小,导致安全隐患。安全隐患。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2 2、绝缘材、绝缘材料不阻燃,料不阻燃,电路过载电路过载高热、短高热、短路火花都路火花都易发生火易发生火灾灾 。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3 3、“两芯

51、两芯线插座线插座”存存在触电危险。在触电危险。老国标,淘汰品,老国标,淘汰品,万用插座万用插座新国标,合格品,新国标,合格品,三孔、两孔分开三孔、两孔分开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常见大电功率电器常见大电功率电器如:如:电吹风、微波炉、电饭锅、电熨斗、电热毯、电暖器、空调机、电烤箱等。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2 2)短路)短路短路是电气设备最严重的一种故障状态。相线与相线,相线与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在某一点相碰或相接,引起电器回路中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零线在某一点相碰或相接,引起电器回路中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称为短路。称为短路。俗称碰线、混线或连电。 短路时,

52、电阻突然减小,电流忽然增大,其瞬间放热量很大,大大超过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并在短路点易产生强烈的火花和电弧,不仅能使绝缘烧毁,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燃烧,造成火灾。 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造成短路的原因造成短路的原因A、电气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超过使用寿命,致使绝缘老化或受损脱落。B、金属等导电物质或蛇、鼠等小动物,跨越在输电裸线的两线之间或相对地之间。C、电导线由于拖拉、摩擦、挤压、长期接触尖硬物体等,绝缘层造成机械损伤。防止短路的措施A、确保电气线路的安装施工质量和加强日常安全检查,注意电气线路的线间、线与其他物体间保持一定安全间距,并防止导线机械性损伤导致绝缘性能降低。B、配电箱、插座、开关等易产生电弧灯火的设备附近不要放置易燃物品。C、插座和开关等设备应保持完好无损,在潮湿场所应采取防水、防溅措施。D、安装漏电监测与保护装置,及时发现线路和用电设备的绝缘故障,并提供保护。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