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教育的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第二章教育的基本原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基本原理v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v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决定教育的发展(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决定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和教育结构的确定。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4.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教育是单纯的消费吗?(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它可以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2、3.教育还能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的经济价值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增长经济学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如何稳定增长。认为经济增长就是国民生产总之或国民收入的增长。提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认为除此之外其它因素在经济增长中不起作用。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经济规律的变化、技术进步等。因此增长经济学非常重视“纯”经济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不重视“活”的经济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认为大量资本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方式。如我国各个开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这种理论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 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如何从不发达状态过度到发达状态,认为经济发
3、展不仅有GDP的增长问题,也包括教育投资和人力投资的问题,把文化、心理等非经济因素看作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综合国力的概念,更注重人。认为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从结构、改变人口规划、资源配置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作为发展中国家稀缺投入要素的资本,不仅是物质资本,也包括人力资本。离开人力资本,物力资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人力资本的意义高于物力资本。于是,诞生了人力资本理论,1963年,人力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该书认为,资本有两种形式,即物的资本和人力资本,物的资本如机器、厂房、原材料等体现着一定的技术水平;而人力资本是
4、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它们与教育和训练密切相关。还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它的收益率高于物的资本的收益率。舒尔茨特别重视作为改善人口质量的教育投资:“读书不仅得到了各种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仅仅是消费活动,相反,人们自觉地花费于社会与私人教育为的是获得这样一种生产性效果,这种效果包含于人体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这种服务包括将来的收入、将来自己的经营能力、将来家庭的活动能力,以及将来满足消费的能力,因此,教育在这里被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 数数据据国别国别人均收入(美元,人均收入(美元,1980年)年)成人文盲率成人文盲率( (,19851985年年
5、) )入学率(,入学率(,1988年)年)初等初等中等中等高等高等日本日本23810低于低于51029530瑞典瑞典21570低于低于51019331美国美国20910低于低于51009860法国法国17820低于低于51149435英国英国14610低于低于51078323韩国韩国4000 -1048737匈牙利匈牙利2590低于低于5967115巴西巴西2540221043811墨西哥墨西哥2010101175315突尼斯突尼斯126046116447菲律宾菲律宾710141107128中国中国35031134442印度印度340579941-乌干达乌干达250437781孟加拉国孟加拉国
6、1806759185不同收入国家教育水平不同收入国家教育水平资料来源:世界银行,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1中国中国GDPGDP增长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增长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年份年份文盲率文盲率()()每每10万人拥有的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大专及以上人口数量(人)数量(人)国内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值(元/人)人)196433.584161454208198222.816155294.7525199015.88142218547.9163420006.72361189468.17086两种生产与教育两种生产与教育恩格斯的智慧恩格斯的智慧
7、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恩格斯)第一版序言:斯)第一版序言: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决定因素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种的繁衍。 人类生产分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人类生产分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8、,而两产,这两种生产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两种生产之间又互为条件,即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种生产之间又互为条件,即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自身的生产提供物质条件,而人类自身的生产又自身的生产提供物质条件,而人类自身的生产又为物质资料生产提供人力条件。为物质资料生产提供人力条件。 教育,就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就是人类最重要的自身生产自身生产,是,是人的发展最重要的方式。人的发展最重要的方式。 教育教育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物质生产物质生产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的价值假如命运不能让你假如命运不能让你不劳而获不劳而获!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家庭出售家庭出售 企业购买企业购买 土地、土地、 资本、资本、
9、 劳动劳动、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能力、和能力、 家庭家庭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拥拥有有并并出出售售所所拥拥有有的的生生产产要要素素 家庭收入家庭收入基础文化、基础文化、劳动技能、劳动技能、企业家精神培养企业家精神培养和能力训练和能力训练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教育教育以人力资本以人力资本为目的而影响要素市场为目的而影响要素市场企业企业1.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2.生产并出售物品与劳务生产并出售物品与劳务工资、租金与利润工资、租金与利润一种观点一种观点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我很穷,但我拥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我很穷,但我拥有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 古代社会
10、的耕读世家!古代社会的耕读世家! 工业社会中的技术劳动!工业社会中的技术劳动!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劳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劳动!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同时也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他们通过规定教育宗旨、教育方针,颁布法规、政策,控制教育经费,任免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规定教育内容,选编教科书等一系列措施,控制和影响教育,使之为本阶级服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不同的社会
11、、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谁受教育,受什么样的教育,受什么程度的教育,都是由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的人,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二)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二)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来直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
12、制度。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作用于一定的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三、教育与自然环境教育与自然环境 (一)自然环境对教育的直接影响1.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影响教育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二)自然环境对教育的间接影响1.影响教育的发展规模、层次和速度;2.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教育与环境保护 教育可以增进国民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目前在繁荣的背后面临着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越是贫困的地方,人们受的教育越少,在环境生态上也就越容易出现竭泽而渔的情况,如贵州某地乡村农户炼锌,竟将三百多公里地带毁
13、损得寸草不生。四川的大小凉山地区,森林覆盖率正在急剧减少。在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环境保护意识也越强。而下一个世纪中国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口与环境问题,要想成功地传播环境管理的知识,让国民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必须先普及教育。 何清涟:知识差距:贫富差距的核心,万科周刊总337期四、教育与人口状况四、教育与人口状况(一)教育与人口数量 1.人口数量决定着教育的需求,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 2.人口数量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二)教育与人口质量 1.人口质量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2.人口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三)人口结构与教育 五、教育与文化
14、五、教育与文化(一)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二)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内部所产生的最深层的影响是对教育目的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只意味着人类知识总量和精神财富的增加,数量的增加只是文化发展的最初效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后果是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由此产生的行为方式,即人类自身的精神世界及其表现发生深刻的变化。比如,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全面深化,人类的思维方式也由点状向线状、再向纵横交错的网状变化,由单面向多侧面、再向多层次、多侧面的系统方式变化。与此同时,人类对自身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从而带来价值观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只要是代表着时代
15、方向的,就不可避免地、或迟或早地反映到学校教育目的上来,使每一个时代文化的内在气质在形成一代信任过程中得到体现和发扬光大。这种影响与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相比,显得隐蔽,是一种无形的影响,然而却更深刻、更根本,影响的时间也更长久。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教育都是在已有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教育具有自身运行、发展的规律,教育工作必须遵守教育规律教育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具有反作用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一、人的发展概述一、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一)人的发展的内涵身的发展:身的发
16、展: 各种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各种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 体质的增强;体质的增强;心的发展:心的发展: 认识能力的发展;认识能力的发展; 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q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q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q二因素论;二因素论;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一一)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q顺序性;顺序性;q阶段性;阶段性;q不平衡性;不平衡性;q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一)遗传素质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素质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q遗传素质:遗传素质: 从上一代继承下
17、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q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1.1.它提供了人发展的可能性;它提供了人发展的可能性; 2.2.遗遗传传素素质质的的生生理理成成熟熟程程度度制制约约人人的的发发展展过程及阶段;过程及阶段; 3.3.遗遗传传素素质质的的差差异异性性对对人人的的发发展展有有一一定定影影响;响; 4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二)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q环境概述:环境概述: 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之总和;素之总和;q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发展;环
18、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发展; 1.1.它把人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它把人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2.2.它可影响遗传素质的发展变化;它可影响遗传素质的发展变化; 3.3.它可以影响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它可以影响遗传素质的差异性;(三)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三)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q一定的社会为了培养人才都需要设立专门的一定的社会为了培养人才都需要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机构学校;学校;q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实施都是遵循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实施都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规律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规律的;q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是经过专门教师是经过专门
19、培训的教育工作者;培训的教育工作者;(四)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驱力(四)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驱力q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q它来自于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和人已有的心理发展它来自于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和人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水平之间的矛盾, ,是人身心发展的是人身心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最终决定因素;q主观能动性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实践范围主观能动性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实践范围越广阔、内容越深刻、形式越丰富,人的发展遂平越广阔、内容越深刻、形式越丰富,人的发展遂平也就越高;也就越高;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身心发展(二二)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q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施教;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施教;q尊尊重重阶阶段段性性和和不不平平衡衡性性,关关注注年年龄龄特特征征,科学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科学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q尊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尊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三三)教育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早期教育;重视早期教育;重视关键期教育;重视关键期教育;重视非智力因素;重视非智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