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9203149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47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2021 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2020 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 B. “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D. “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答案】B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

2、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 “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A 正确。 B淮南、淮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淮南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淮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表明生物的性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体现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 错误。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体现

3、了生物影响环境,C 正确。 D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D 正确。 故选 B。 2.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下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种类繁多,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成分更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C. 枯枝败叶堆积未被及时分解,气候干燥时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D. 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答案】A 【解析】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

4、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详解】A生物圈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错误。 B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成分更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正确。 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枯枝败叶堆积未被及时分解,气候干燥时极易引发森林火灾,正确。 D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正确。 故选 A。 3.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C.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

5、育和遗传 D. 叶绿体将光能直接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详解】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A 正确。 B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 ,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因此,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B 正确。 C细胞核内

6、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 正确。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D 错误。 故选 D。 4. 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A. 被子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B. 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又是一个个体 C. “藕断丝连”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D. 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

7、统这个结构。 【详解】A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被子植物没有系统层次,A 正确。 B单细胞生物的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因此,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又是一个个体,B 正确。 C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 “藕断丝连”的“丝”属于输导组织,C正确。 D除病毒外,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D 错误。 故选 D。 5. 劳动实践课加深了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认识。下列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乙中的

8、可发育成图丙中的 B. 新植物的幼体是由图丁中的组成 C. 图甲中的和分别是由图丁中的和发育而来的 D. 图丁中结构的数量和功能与玉米种子对应结构都不同 【答案】C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解析】 【分析】题图甲中,叶,茎,根。 题图乙中,花粉,花粉管,子房壁,卵细胞。 题图丙中,果皮,种子。 题图丁中,胚轴,胚芽,胚根,子叶。 【详解】A题图乙中的子房壁在植物完成传粉受精后,发育成图丙中的果皮,A 不符合题意。 B新植物的幼体是胚,它是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B 不符合题意。 C图甲中的叶和茎是由图丁种子的胚中的胚芽发育而来,图丁中的胚轴发育成图甲中连接茎和

9、根之间的部分,C 符合题意。 D图丁中的是子叶,玉米的子叶是 1 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大豆的子叶是 2 片,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 A. 一定的水分 B. 充足的空气 C. 肥沃的土壤 D. 适宜的温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 【详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C 符合题意。 故选 C。 7. 下列各项物质中,属于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 B. 有机物和氧气 C. 二氧化碳和氧气 D

10、. 有机物和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其它生物物质、能量、氧气的来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详解】A.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A 符合题意,正确。 B.有机物和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 错误。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呼吸作用的产物之一,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呼吸作用的原

11、料之一,C 错误。 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呼吸作用的原料之一,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呼吸作用的产物之一,D 错误。 【点睛】牢记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重要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为推进乡村振兴,广元某地大力发展果业。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叶发育成叶 C. 桃树开花季节,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 D. 自然状态下,必需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一朵花包括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结构,其中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

12、要结构。 【详解】A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A 不符合题意。 B雌蕊的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中的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胚芽发育成茎和叶,B 符合题意。 C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虫媒传粉因风、雨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C 不符合题意。 D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 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 进入子房, 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

13、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D 不符合题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意。 故选 B。 9. 既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还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A. 无机盐 B. 维生素 C. 蛋白质 D. 脂肪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生活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

14、素、水和无机盐。 【详解】A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 4% ,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 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水不能给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 错误。 B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但无机盐不能给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 错误。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15、。 此外, 蛋白质还能被分解, 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 正确。 D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D 错误。 故选 C。 10. 图中甲、乙、丙曲线分别表示三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中用 a、b、c、d、e 表示的各部位的被消化程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B. d 是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C. 丙曲线对应的物质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D. 消化乙曲线对应物质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淀粉的消化

16、开始于口腔、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脂肪的消化从小肠开始;观察图示可知: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曲线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曲线乙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a 口腔、b 咽和食道、c 胃、d 小肠、e 大肠和肛门。 【详解】A甲曲线代表的食物最先在 a 口腔被消化,最终在 d 小肠被彻底消化,可以判断该曲线代表的是淀粉的消化过程,A 错误。 B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最终是在小肠处被彻底消化为被人体吸收的成分,因此 d 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B 正确。 C丙曲线代表的食物是在胃和小肠处被消化的,可以判断该曲线代表的物质是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C

17、错误。 D乙曲线代表的食物是脂肪,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但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D 错误。 故选 B。 11. 如图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和呼吸关系的装置,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模拟呼气,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升高 B. 乙图模拟呼气,膈肌收缩,肺内气压降低 C. 甲图模拟吸气,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升高 D. 乙图模拟吸气,膈肌收缩,肺内气压降低 【答案】D 【解析】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分析】题图中:玻璃钟罩代表的是胸廓,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橡皮膜代表的是膈。甲代表呼气过程,乙代表呼气过程。 【详解】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

18、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膈肌与肋间肌收缩, 引起胸腔前后、 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 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甲图模拟呼气,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升高;乙图模拟吸气,膈肌收缩,肺内气压降低。 故选 D。 12. 人体内有一个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运往身体各处, 同时将细胞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的运输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19、 动脉和静脉中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B. 血液流经小肠后变成了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C. 血液流经肺后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D. 身体有炎症时血常规检查会发现白细胞数目明显偏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三种血管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2023考试备考资料

20、word 版本欢迎下载 【详解】A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内没有瓣膜;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瓣存在在四肢的静脉内,可以防止血液倒流,A 符合题意。B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即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变成了含养料丰富的静脉血,B 不符合题意。 C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21、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C 不符合题意。 D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当病菌侵入人体后,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3. 下列关于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和微生物都能进行反射 B. “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C. 在观影时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D.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经过角膜、 房水, 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 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物像

22、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详解】A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而植物和微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叫应激性,A 错误。 B “谈虎色变”是人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语言文字中枢参与下完成的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B 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C 错误。 D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得呆小症,过多会得甲亢,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得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侏儒症,呆小症和侏儒症的相同点是都是身材矮小

23、,不同点是呆小症智力低下,侏儒症智力正常,D 错误。 故选 B。 14. 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无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B. 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面包 C. 可以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D. 与相比,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真菌、细菌、细胞以及病毒之间的区别,图中是细菌,酵母菌,病毒,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详解】A是细菌,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及集中的区域,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 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它在无氧环境下,可以将有机物发酵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24、广泛用于食品制作,如制造面包和酿酒,B 不符合题意。 C病毒,其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繁殖方式为复制,C 符合题意。 D植物细胞的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有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细胞核;动物细胞的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内有线粒体等结构) 、细胞核。故与相比,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5. 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A 表示显性基因,a 表示隐性基因) 。下列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 Aa B. 该孩子的基因组

25、成一定是 aa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C. 若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可能性更大 D. 若又生了一个有耳垂的孩子,其基因组成定为 Aa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详解】 “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 ,表明有耳垂是显

26、性性状。A 表示显性基因,则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 AA 或 Aa。 “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 ,因此父母有耳垂的基因组成均是 Aa,其遗传图解为: 。 A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 Aa,A 正确。 B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故该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是 aa,B 正确。 C从遗传图解看出,后代有耳垂的比例为 3/4,故若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可能性更大,C正确。 D从遗传图解看出,若又生了一个有耳垂的孩子,其基因组成可能为 Aa 或 AA,D 错误。 故选 D 16.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十分普遍, 人类对它的研究和应用也从未停止。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绵羊的

27、卷毛和山羊的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B. 只要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其性状表现就一定相同 C. 播种时只要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种子也一定是粒大饱满的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D.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出了多个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A绵羊和山羊不是同一种生物。结合分析可知,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A 错误。 B由于存在环境影响的原因,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但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例如,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后,基

28、因没有变化但味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北方的温度低造成,这体现了环境中的温度对生物所产生的影响,B 错误。 C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的,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所以,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不一定是粒大饱满的,C 错误。 D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水稻的遗传物质,D 正确。 故选 D。 17. 下列措施不会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把单眼皮整容成双眼皮 B. 用射线处理培育太空椒 C. 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 D. 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

29、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详解】A “把单眼皮整容成双眼皮”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A 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可知: “用射线处理培育太空椒” 、 “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 、 “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18.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

30、自己。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 为了丰富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 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A 正确。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这些物种可能

31、会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 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而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利用生物等自然资源,C 正确。 D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中,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 正确。 故选 B。 19.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下列有关传染病防控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防控所有的传染病 B. 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C. 地震和洪灾发生后在灾区及时喷洒消

32、毒液,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洁身自好和避免输入含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可预防艾滋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详解】A垃圾分类处理可以防控传染病,但不能有效防控所有的传染病,A 错误。 B新冠肺炎患者属于传染源,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B 正确。 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灾区及时喷洒消毒液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

33、正确。 D洁身自好和避免输入含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预防艾滋病,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故选 A。 20.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B. 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 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D. 吞噬细胞既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要参与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 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详解】A免疫的功能之一是:自身稳定,即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

34、细胞,A 不符合题意。 B免疫有自我稳定功能,免疫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B 不符合题意。 C免疫功能对人体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一面。如果免疫防御功能的能力过低,人体就会反复发生各种感染;反之这种能力过高,人体又易发生过敏反应,C 符合题意。 D吞噬细胞既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又要参与特异性免疫,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1010 个小题,每空个小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21. 在显微镜中看到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要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_移动。 【答案】右上方 【解析】 【分析】视野

35、中装片移动的方法: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当于将物体水平旋转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180后的图像) ,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为: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 【详解】由分析可知,现在在显微镜中看到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要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22.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都是为了保证根细胞的_正常进行。 【答案】呼吸作用 【解析】 【详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遇到涝害时排水,是为了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从而保证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正常进

36、行,促进根的生长。 23.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_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筛管 【解析】 【详解】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管道。 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 。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因此, 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4. 猕猴桃的体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和原细胞的_形态和数目都相同。 【答案】染色体

37、 【解析】 【详解】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所以, 猕猴桃的体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相同。 25. 人体的尿液比原尿少了许多,原因是_具有重吸收作用。 【答案】肾小管 【解析】 【详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

38、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人体的尿液比原尿少了许多,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6.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 【答案】自然保护区 【解析】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详解】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 ,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

39、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点睛】关键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27. 细嚼馒头时感觉到慢慢变甜是因为唾液中的_使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答案】唾液淀粉酶 【解析】 【详解】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细嚼馒头时感觉到慢慢变甜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使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28. 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说明_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基因 【解析】 【详解】 研究人员用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鼠的受精卵

40、中, 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的鼠生长快, 体积大, 使鼠的性状发生了变异, 从而培育出超级鼠, 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控制鼠的个体大小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该实验说明,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9. 多细胞生物体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和细胞_形成组织。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答案】分化 【解析】 【详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多细胞

41、生物体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30. _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答案】胰岛素 【解析】 【详解】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升高并超过正常值,高浓度的葡萄糖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就会在尿中出现葡萄糖,即发生糖尿病。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 3 3 个小题,每空个小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31

42、.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请回答下面有关生活与健康的问题: (1)随着全民接种新冠疫苗速度加快,我国群体免疫屏障正逐渐形成。民众接种疫苗后,机体可产生相应的_,这是根据_的措施来防控传染病的。 (2)引起疾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病毒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无利的。如人们利用_的发酵来制作酸奶, 利用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气体使面包疏松多孔。 (3)食物中的糖类可通过消化最终转化成_被吸收,过多摄入的糖类物质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研究表明,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会引起高血糖和肥胖等症状。据此请你提出一条健康饮食的合理化建

43、议:_。 【答案】 (1) . 抗体 . 免疫 (2) . 乳酸菌 . 二氧化碳#CO2 (3) . 葡萄糖 . 适当,减少烹调油用量,多吃水果蔬菜 【解析】 【分析】1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2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 “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 ,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 【小

44、问 1 详解】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 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该抗体能与新冠病毒的结合,可以促使新冠病毒被吞噬细胞清除或使它失去致病性。但该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 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故给人群进行接种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所以,民众接种疫苗后,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这是根据免疫的措施来防控传染病的。 【小问 2 详解】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 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 牛奶经乳酸

45、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小问 3 详解】 淀粉属于糖类,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食物中的糖类可通过消化最终转化成葡萄糖被吸收。 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 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因此,可提出健康饮食的建议可以是:适当减少烹调油用量,多吃水果蔬菜等。 32. 绿色植物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

46、生物, 还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叶片所进行的 A、B 两项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1)在光照条件下,该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选填“A” 、 “B”或“A 和 B” ) 。如果人类过度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打破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将会导致_效应。 (2)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区,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通过_作用提供动力来实现的。 (3)为了实现增产,大棚种植过程中需要适时通风透气,其目的是增加_的浓度;若遇阴雨天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 (4)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实验

47、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该操作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溶解_。 【答案】 (1) . A 和 B . 温室 (2) . 成熟 . 蒸腾 (3) . 二氧化碳 . 降低温度或者增加光照时间 (4)叶绿素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小问 1 详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进行的时间、部位都有所不同。在阳光下,光合

48、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可同时进行;但在夜间,光合作用停止,蒸腾作用也大大减弱,而呼吸作用不管在白天还是在夜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因此,图中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该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 呼吸作用和 B 光合作用。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开发和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所以,如果人类过度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打破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将会导致温室效应。 【小问 2 详解】 由于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扩大了根的吸水面积,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 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 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

49、跟着一起被运输。 【小问 3 详解】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所以,为了实现增产,大棚种植过程中需要适时通风透气,其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补充人工光照,可以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高、时间长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可以使蔬菜和水果增产。所以,若遇阴雨天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温度或者增加光照时间。 【小问 4 详解】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隔水对酒精进行加热

50、的方式, 既能起到控温作用, 又能避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因此,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 33. 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 只有不断感知环境变化, 并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更好的生存。请据图表分析回答下面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请用箭头和如图中的标号按顺序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_。组成该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_。 (2)用针刺激 1 处,人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手?_。 (3)下面是广元市某中学生物社团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与据此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动物 饲养环饲料 实验结果 2023

51、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境 甲组 正常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正常发育成正常的成蛙 乙组 正常蝌蚪 A 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 提前发育成很小的成蛙 该实验的变量是 _。表中 A 是 _。 甲、乙两组蝌蚪,除表中列出的不同处理外,还要求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且适宜,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是遵循实验的 _原则。 该实验的结论是:_。 【答案】 (1) . 13542 . 神经元 (2) 先缩手 (3) . 甲状腺激素制剂 . 池塘水 . 单一变量 .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发育 【解析】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传递的过程是

52、: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小问 1 详解】 根据图中 3 中有神经节可知,3 是传入神经,因此该图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1 感受器3 传入神经5 神经中枢4 传出神经2 效应器。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组成该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小问 2 详解】 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如脊髓) 参与即可完成。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

53、导的作用, 也就是说该神经冲动来到脊髓,除了继续完成缩手反射,还传导到大脑皮层,进而产生痛觉。所以用针刺激 1 处,人是先缩手再感觉到疼痛。 【小问 3 详解】 该实验是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 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添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由于实验要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 版本欢迎下载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实验变量的条件不同外,还要求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且适宜,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表中乙组的饲养环境要和甲组相同,即 A 是池塘水。根据实验结果知, 乙组正常蝌蚪由于喂养的是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而提前发育成很小的成蛙, 可见实验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历年考试真题为作者精心整理,如有需要,请下载。历年考试真题为作者精心整理,如有需要,请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