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设计理论及案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设计理论及案例》PPT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拉斯达拉斯爱迪生圆环爱迪生圆环1 1边缘城市边缘城市边缘城市的问题边缘城市的问题n大城市郊区、低密度、高度依赖汽车交通的卫星城市n城市功能单一,结构松散,一般为企业园区或者商业中心n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城市活力,对于大城市有很强依赖性n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地价提升、基础设施破落、周边竞争的出现,人口和产业将会外流边缘城市的出现边缘城市的出现n第一次郊区化浪潮:二战后,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城市人口大规模外迁n第二次郊区化浪潮: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郊区大量建设购物中心,零售和服务业外迁n第三次郊区化浪潮:大量企业追随就业人口和商业服务外迁,城市郊区形成边缘城市达拉斯达拉斯爱迪生圆环爱迪
2、生圆环2 2爱迪生镇的发展历程爱迪生镇的发展历程OriginOriginn区位:典型的边缘城市,位于达拉斯市北23公里,高速公路与区域快速干道的交接处n起源:1975年公民表决同意酒类自由发售,促使商业、娱乐业的迅猛发展,并带来小镇发展n规模:占地12KM2 ,居住人口1.5万人,就业机会16万个BUTBUTn20世纪90年代,传统餐饮业受到一些新兴郊区的挑战n区域内的消费人口减少,城市活力下降,税收收入锐减SOSOn1991年提出建设新镇中心,把原先没有步行空间的边缘城市改成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区n增加居住人口和城市活力,支撑餐饮娱乐的持续发展WAYWAYn选址:选址:占地32ha;比邻原镇中心
3、、区域公交站点n规划:规划:打破郊区“花园公寓”低密度、灵活布局的开发模式,进行系统规划、高标准的城市景观设计n名称:名称:因中心一大型交通圆环而取名“爱迪生圆环”n规模:规模:3500户居住,40万平米办公、酒店及商业达拉斯达拉斯爱迪生圆环爱迪生圆环3 3营造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营造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商业社区:商业社区:沿东侧的过境交通;包括高密度办公、酒店、商业和少量住宅;可提供1万个就业机会居住社区:居住社区:包括多层住宅、排屋、社区商业和服务、公园n庭院空间庭院空间住宅四层,庭院式布局,有喷泉、壁炉、游泳池、集会区等n街道空间街道空间车行道较窄以限制车行速度和流量开放的网格式布局
4、,形成传统舒适的步行街道空间,步行道宽度超过4米建筑底层商业,直接开向街道,增加街道空间的活力n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尽管建筑密度达到了每公顷94户,但还是规划了 30%的土地作为开放空间和公园,提供充足的社交场所会议中心和戏院旁边均有露天空间作为大型活动的场所圆环广场中心是一个200吨重的雕塑,是社区公共活动地标n小结:小结:回归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以街道为主体打造城市空间,街道兼具步行和社交功能;街道空间保持一定高密度,并融合居住与多种功能,城市活动昼夜保持平衡营造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营造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旧金山旧金山耶巴布维纳花园耶巴布维纳花园1 1差异化的城市更新,多元化的城市开发差异
5、化的城市更新,多元化的城市开发n背景:背景:源于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城市更新运动n区位:区位:旧金山的棚户区,临近金融、行政和商业办公区n特点:特点:持续半个世纪的开发,实现社区复兴的成功案例n阶段:阶段:第一阶段“巨构城市”规划,由于当地居民的抗议而终止;第二阶段“大草坪”方案,依靠单一开发商的模式由于经济衰退出现危机;第三阶段在延续原方案的前提下,采取多元开发、设计、决策的模式n规模:规模:占地35公顷,包括12万平米的会议中心、20余座博物馆和画廊、2600间酒店客房、3.2万平米娱乐中心、3750套住宅、13.5万平米办公楼、3公顷开放空间n模式:模式:旧金山重建局引导和协调,设计
6、概念、规划、开发策略不断更新,形成了多元性的都市文化中心n优点:优点:通过开发收入平衡公共设施和开放空间的建设维护费用;开放空间、商业、居住、文化等功能营造活力城市空间n问题:问题:参与主体、开发功能等的多元性,导致了城市空间连续性的不足,缺乏统一的城市设计准则旧金山旧金山耶巴布维纳花园耶巴布维纳花园2 2社区复兴的过程社区复兴的过程丹下健三于1967年提出“巨构城市巨构城市”总体构想总建筑面积80万平米的综合体,包括会议中心、体育场、停车场、剧场、酒店、办公和广场巨型结构、复杂的立体交通构架、多种功能融于一体打造环形高层建筑带,把以会议中心和体育场为主的中心地块与周边衰落的社区中分离出来项目
7、由单一开发公司主导,风险大1989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开发商造成巨大冲击,项目停滞1976年政府兼顾各方提出新思路:规划大型公园、居民就地安置、保护历史建筑、大体量会议中心埋地1982年,5万平米的会议中心建成80年代提出“大大草草坪坪”的总体构想:会议中心屋顶绿化,周边布置多层文化建筑,外围中高层住宅和商业,北面高层酒店和办公,形成“内低外高”的山谷形布局大草坪(150米长,2公顷)格局在后续建设中得到了很好保持1976第二阶段兼顾兼顾各方各方1989第三阶段多元多元参与参与2002基本建成1967第一阶段巨构巨构城市城市都市城堡式的规划,漠视周围环境和当地4000居民的需求项目最终因拆迁、
8、融资和环境问题陷入停滞公共建筑个性强,各具特色缺乏统一的城市设计准则,建筑及街道无法融合为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旧金山重建局更多的介入项目项目分拆给较小开发商,缓解风险引入众多知名建筑师,使项目成为新建筑的舞台引入现代艺术博物馆,并掀起文化设施建设高潮;围绕大草坪布置,占地8公顷大草坪环境优美,与周边文化设施结合,共同打造旧金山文化中心,2004年就办过270个露天活动多元性,包含多种功能和建筑风格巨构城市巨构城市大草坪大草坪旧金山旧金山耶巴布维纳花园耶巴布维纳花园3 3小结小结q城市中心棚户区的更新改造项目q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因素带来差异化的城市更新之路q多元化文化商业设施和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提升活力
9、q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带来松散的城市景观和空间q概念:巨构城市开放空间为中心的建筑组群q规划:大型综合体众多独立的城市开发项目q模式:单一开发商多元城市主体的参与伦敦伦敦金丝雀码头金丝雀码头1 1伦敦码头区的改造伦敦码头区的改造城市规划层面n延续欧洲保护历史城市的传统,有效保护现存的城市肌理n市中心实行严格的分区限制政策,商务活动限制在单纯的CBD区内,商务办公在市中心区发展受限;限制高层建筑城市改造层面n伦敦码头区位于泰晤士河下游东面,占地22平方公里n曾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60年代因功能衰退而被废弃,滨水区具有独特的发展魅力城市竞争层面n伦敦的商务区发展受到限制,金融中心的地位被削弱n在经济全
10、球化时代,无法有效吸引私人资本投资伦敦码头区改造n寻求保护原有城市中心肌理和满足现代商务办公的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n规划2平方公里的自由经济区n实施较为宽松的土地、税收和规划控制政策,引入私人投资进行改造n政府仅提供交通等市政设施,与70年代新城运动中的政府主导模式不同伦敦伦敦金丝雀码头金丝雀码头2 2金丝雀码头的开放空间金丝雀码头的开放空间n概况:概况:距离市中心4公里,三面被泰晤士河环绕的半岛n规模:规模:占地35公顷,110万平米办公,7万平米商业配套n定位:定位:高品质中央商务区,面向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办公n开发:开发:委托给单一开发商,统一规划和建设,1987年开始建设n布局:布局:沿
11、着两面河岸整齐排列的中高层、中央的一组超高层、围合起来的一系列公共空间开放空间开放空间n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城市设计方式的碰撞n欧洲传统城市空间:整齐的街道和广场空间体现欧洲传统城市形态。开阔的林荫大道贯穿基地形成主轴线,串接4个形态各异的城市广场;空间相对封闭和内聚n美国现代城市精神:建筑体量,特别是以超高层摩天楼为整个群体中心和城市象征的做法则渗透了美国城市精神伦敦伦敦金丝雀码头金丝雀码头3 3金丝雀码头的建筑与景观金丝雀码头的建筑与景观n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统一建筑基调,并制定详细的规范,规定柱廊、拱廊、庭院、建筑尺度、材料、立面等建筑立面上要求底层更为丰富,并引入码头区原有
12、的一些典型元素到新建筑中n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多样化的建筑形式规划将地块划分为26块,分别由不同建筑师在总体规划和立面建议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设计n地标建筑的布置地标建筑的布置轴线上布置3栋超高层建筑,丰富城市天际线;作为视线落点,限定外部空间,加强空间序列的节奏感加拿大广场一号加拿大广场一号伦敦伦敦金丝雀码头金丝雀码头4 4金丝雀码头的建设过程金丝雀码头的建设过程开发商破产开发商破产(1992年)年)n面临问题:如何吸引知名大企业入驻面临问题:如何吸引知名大企业入驻距离市区4公里,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人气目标客户对于地段的公交可达性、雇员的来源、相关服务设施等缺乏信心n开发策略:尽快建成一定规模和质量
13、办公,开发策略:尽快建成一定规模和质量办公,吸引一批知名客户入驻,带动整个项目吸引一批知名客户入驻,带动整个项目充分利用园区的免税政策、宽松的规划和审批制度,两年内建成了8栋60万平米的办公挖掘潜在客户群,采用非常规的营销手段,包括购买客户的原有物业,免头年租金等n开发结果:基础设施欠缺导致项目的落败开发结果:基础设施欠缺导致项目的落败政府承担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滞后,项目与市区的交通联系不便,成为孤岛一期完工后出租率仅有60%,远低于预计1987-1992年年 项目落败项目落败n复兴的过程复兴的过程1993年,重组开发公司;地铁工程动工;出租率稳步上升1997年,花旗银行开建第二栋超高层1998
14、年,汇丰银行开建第三栋超高层1999年,地铁竣工,项目被纳入伦敦地铁系统,出租率飙升至99.5%,游客也大量涌入2004年人口达到6.3万人n复兴的原因复兴的原因市政设施的大幅度改善。市政设施的大幅度改善。地铁线的开通,每天有300万人涌入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设计师与业主共同引入了商业、娱乐、居住等配套服务城市设计的高度重视。城市设计的高度重视。景观设计使空间形态多元化,并通过地标建筑带来的丰富城市天际线,使项目更具有城市性1993- 项目复兴项目复兴伦敦伦敦金丝雀码头金丝雀码头5 5金丝雀码头的小结金丝雀码头的小结n规划设计的缺陷规划设计的缺陷河滨区域的可达性不强沿河景观
15、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城市功能较为单一与周边狗岛区其他地块的景观缺乏呼应n规划设计的优点规划设计的优点单一开发商主导开发、规划和后期的运营,项目最初意图被很好贯彻下来有效协调了个体建筑间关系,并将其整合成为有机的组群,展示了城市意向和空间特质规划设计的评价规划设计的评价n原有观念原有观念“城镇景观城镇景观”理论理论主张低层高密度的城市肌理、提倡步行空间、通过弯曲而变化丰富的街道创造城市景观、反对高层建筑有利于保留欧洲城市特点,但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下城市快速扩张的需求n现代都市理念的引入现代都市理念的引入在保留欧洲传统城市形态中的整齐街道和广场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国现代都市的摩天楼、大体量的建筑群体等特
16、色城市形态观念的更新城市形态观念的更新n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控制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引入自由经济概念进行开发,弱化了对于码头区的规划控制,提高了开发效率每个分片区的规划由开发商主导制定,整个码头区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控制n开发过程颠倒开发过程颠倒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整个开发节奏混乱政府主导的市政建设滞后,导致开发商的物业投资遭遇发展瓶颈市政的最终完善才带来了项目的复苏“自由经济自由经济”运营模式的问题运营模式的问题福冈福冈博多运河城博多运河城1 1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兴起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兴起大型城市购物中心大型城市购物中心n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郊区化进程中兴起,出现很多问题n瓦解传统城市结构,
17、抽走城市活力,使人们依赖私人汽车n大体量购物中心、庞大空旷的停车场,城市景观较为恶劣n若搬回城市,则购物中心的大体量、单一功能、大量人流与周边城市环境不太协调赫顿广场赫顿广场n1977年捷得设计了圣地亚哥的赫顿广场,创造了零售、娱乐、办公一体化的市中心商业综合体市中心商业综合体n丰富有情趣的公共空间每年吸引2500万游客,带动市中心的全面复苏捷得的设计理念捷得的设计理念n设计是“体验式的空间创造”,空间是核心。空间把人们聚集起来、产生生活和故事、使人们感受到社区n美国的郊区化扼杀了空间,尤其是包含了大量文化内容的空间n捷得希望通过现代设计在很短的时间内营造相似的空间质量和文化氛围福冈福冈博多运
18、河城博多运河城2 2博多运河城的概况博多运河城的概况n背景:背景:20世纪末,随着人口大量涌入,福冈文化传统和城市肌理日渐瓦解,商业区和历史街区逐渐衰落n性质:性质:捷得在美国境外的首个项目,集购物、娱乐、剧场、酒店、办公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n区位:区位:原址为废弃的纺织厂厂房,位于福冈市中心;毗邻市区主要河流那柯川;周围是福冈三个主要步行商业区n建设:1988-1993年规划设计,1993-1996年全面建设,总投资14亿美元n1996年开张,第一年就接待了1600万购物者和游客,带来5亿美元的销售额n旅游和商业活动的繁荣带动了周边区域复兴,有效整合了三个传统商业步行街区,形成城市新的文化和
19、社区中心n为市区的复兴注入了活力,带动福冈成为国际大都市福冈福冈博多运河城博多运河城3 3博多运河城的规划和建筑博多运河城的规划和建筑空间序列空间序列n开辟一条200米长的半圆形人工运河穿过,成为故事主线n运河连接5个公共空间,采用不同铺地、植物、水景等元素,分别表现星、月、日、土、水主题,组成穿越宇宙的步行道n5个空间分别设置14米高雕塑,展现主题,并作为指路性标志太阳广场太阳广场n整个开放序列的高潮n上面半个巨大红色穹窿,带较细蓝条纹,类似日本神社和岛居n下面是水中圆形小岛,各种露天表演和民间活动的场所建筑建筑n七栋建筑呈三角形排列,分属四个功能区:剧院、百货、酒店、商务n展现不同个性,在体量和外观装饰上进行区分,如设计不同色彩和横向条纹作为外观装饰n色彩选择带有丰富地方传统,来自于日本传统版画福冈福冈博多运河城博多运河城4 4创新之处创新之处q商业中心与娱乐中心结合商业中心与娱乐中心结合,各种功能相互融合,聚集了人气,同时解决了周末与平时、白天与黑夜客流量的巨大差别,实现了较为均衡的商业活动环境q商业中心与主题公园结合商业中心与主题公园结合,水和自然为主题的开放空间丰富了商业活动空间q通过自然元素和娱乐元素的引入,打破了纯粹商业中心的封闭性,建筑融入整个城市肌理中去,改善了城市与商业改善了城市与商业中心的关系中心的关系,增强了城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