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诸子百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诸子百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什么是诸子百家、什么是诸子百家?课文介绍了哪几课文介绍了哪几家?家?2、作为思想家的孔子有哪些思想?、作为思想家的孔子有哪些思想? 作为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有哪些成就?教育家的孔子有哪些成就?论语论语是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一部什么样的书?3、儒家代表除了孔子之外,还有谁?其、儒家代表除了孔子之外,还有谁?其主要思想是什么?主要思想是什么?4、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各自的思想主要是什么?各有什么著是谁?各自的思想主要是什么?各有什么著作?作?阅读课本阅读课本 103-106页,回答下列问题页,回答下列问题诸子百家产生的背景诸子百家产生的背
2、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小国林立到国家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小国林立到国家统一的演进时期,一批有识之士从不同立场,一的演进时期,一批有识之士从不同立场,角度对社会的角度对社会的变革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由此产生了儒、道、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由此产生了儒、道、法、墨、兵等法、墨、兵等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各学派间热烈争论,著书立说,各学派间热烈争论,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了成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局面。 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
3、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儒家(对后世影响最大)孔孔子子孟孟子子孔子及儒家思想孔子及儒家思想 (一)孔子(公元前(一)孔子(公元前551年年前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年),名丘,字仲尼,其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后逃难到其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后逃难到鲁国,成了鲁人。孔子幼年丧父,鲁国,成了鲁人。孔子幼年丧父,曾做过小官吏。中年以后,担任曾做过小官吏。中年以后,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等职。去过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等职。去职后,他
4、周游列国。晚年又回到职后,他周游列国。晚年又回到鲁国。孔子后半生大部分时间从鲁国。孔子后半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孔子的言论,由其门人事讲学。孔子的言论,由其门人整理成为整理成为论语论语,论语论语是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孔子像(唐吴道子画)孔子像(唐吴道子画)看一看看一看整理典籍整理典籍:诗诗、书书、春秋春秋著作著作:论语论语孔子的文化成就孔子的文化成就 孔子是为大思想家孔子是为大思想家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曲埠人,春秋后期鲁国曲埠人,儒家的创始人。儒家的创始人。道之以德:道之以德:仁仁(有爱心和(有爱心和同情心)同情心)齐之以礼:齐之以礼
5、:礼礼(体现西周(体现西周社会等级秩序的行为规范)社会等级秩序的行为规范)义:能体现仁和礼的要求义:能体现仁和礼的要求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仁仁:孔子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问答说:孔子问答说:爱人爱人。仁,就是人与。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 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 就是有关朝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细节,
6、按不同等级、身侍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分,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分,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说一说说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提倡多问好思。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提倡多问好思。大大 教教 育育 家家 孔孔 子子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名言? 2、教育教学、教育教学:3000弟子弟子72贤人;贤人; 总结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换位”思考,多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替别人想一想!说一说说一说这就
7、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尊重尊重他人,求同存异。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人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孔子是为大教育家孔子是为大教育家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曲埠人,春秋后期鲁国曲埠人,儒家的创始人。儒家的创始人。1、有弟子三千,还有很多关于教、有弟子三千,还有很多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格言。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格言。2、整理和传播文化典籍,把、整理和传播文化典籍,把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 乐乐作为教材。作为教材。3、孔子的言论被编成、孔子的言论被编成论语论语一书。一书。 因材施教
8、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的态度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的态度自己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自己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2)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孟子名言体会孟子名言体会孟子提出的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轻”主张体现了孟子思想主张体现了孟子思想“仁政仁政”中中的什么观点?的什么观点?“孟子语孟子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浩然之气,是道德的精神状态,你能找出体之气,是道德的精神状态,你能找出体现孟子最高道德
9、境界的代言词吗?现孟子最高道德境界的代言词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 讲一讲讲一讲1 1、你能否讲一讲、你能否讲一讲“孟母三迁孟母三迁”的故事的故事?2 2、后人将孔子孟子学说称为、后人将孔子孟子学说称为“孔孟之孔孟之 道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学说的继承人。学说的继承人。3、你知道孟子的主要观点吗?、你知道孟子的主要观点吗? 仁政仁政:民贵君轻;天时不如地利,:民贵君轻;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贫
10、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思想:思想: “仁政仁政” ;主张:主张:“民贵君轻民贵君轻”; 重视人的作用;重视人的作用; 提倡做人要有骨气。提倡做人要有骨气。孟子孟子主要思想及主张主要思想及主张孟子,名轲,战国儒孟子,名轲,战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孟子探讨与思考探讨与思考如何理解孟子的如何理解孟子的“富贵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的含义?能否举出我国的含义?能否举出我国历史上体现这种浩然之气的历史上体现这种浩然之气的事例?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事例?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这种浩然之气?提倡这种浩然之气?课本课本P1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11、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不能变的。不能变的。 姓李,名耳,字聃,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曾任曾任“周守藏之史周守藏之史”,与,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老子(又称又称道德经道德经)。主要思想及主张朴素的辩证法思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想;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无无为而治为而治”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立的双方彼此相互对立的双方彼此相互联系,又能相互
12、转化。联系,又能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伏。“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无为主义,也可以叫做不干涉主义,我不生事端,而无为主义,也可以叫做不干涉主义,我不生事端,而人民自然富有;我无贪欲,而人民自归纯朴,所以,人民自然富有;我无贪欲,而人民自归纯朴,所以,他提出他提出“用公正治理国家,用奇策对外用兵,用不生用公正治理国家,用奇策对外用兵,用不生事端来取得天下。事端来取得天下。”主张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即不要把自己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启示人们按自然的启示人们按自然的“无为无为”规律办事,即按
13、事物的客规律办事,即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不要妄为。观规律办事,不要妄为。 老子的无为主义,其实是基老子的无为主义,其实是基于对规律(也就是于对规律(也就是“道道”)的不可抗拒性的深刻认识。)的不可抗拒性的深刻认识。因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统治者只能运因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统治者只能运用它,却不能改变它。用它,却不能改变它。“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韩非子以及法家学派 韩非,韩人,出身韩非,韩人,出身于韩国的没落贵族。他于韩国的没落贵族。他的社会思想代表着战国的社会思想代表着战国末期日益强大起来的封末期日益强大起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法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14、,法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理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理论家,主张建立论家,主张建立“法、法、术、势术、势”相结合的君主相结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主要思想及主张1.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历史是发展变化的;2.强调法治;强调法治;3.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主要思想及主张逃避现实逃避现实,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n n庄子:庄子:庄子:庄子:战国时代宋国(今战国时代宋国(今战国时代宋国(今战国时代宋国(今商丘)人,名周,道家思想商丘)人,名周,道家思想商丘)人,名周,道家思想商丘)人,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代表人物。与
15、老子合称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 “老老老老庄庄庄庄” ”。主要思想及主张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非攻非攻”“兼爱兼爱”; “亲贤亲贤” “节俭节俭”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孙武 ,字长卿,后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汉族,他出生于公元前的鼻祖。汉族,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 战略战术思想“知己
16、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击虚避实击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百家百家诸子诸子观点观点著作著作儒家儒家 孔子孔子思想:思想:仁,礼;仁,礼;教育:教育:7272弟子,弟子,“学学而时习之而时习之”等;等;典籍:典籍:诗诗书书春秋春秋论语论语孟子孟子思想:思想:仁政;仁政;主张:主张:民贵君轻,天时,民贵君轻,天时,地利,人和;地利,人和;警句:警句:富贵富贵贫贱贫贱威威武武.孟子孟子道家道家老子老子思想:思想:朴素辩证法;朴素辩证法;主张: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道德经道德经庄子庄子思想:逃避现实,精神自由思想:逃避现实,精神自由庄子庄子法家法家韩非韩非子子主张:主张:历
17、史发展变化,法治,君主专历史发展变化,法治,君主专制制韩非子韩非子墨家墨家墨子墨子主张:非攻,兼爱,举贤,节俭主张:非攻,兼爱,举贤,节俭兵家兵家孙子孙子主张: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及主张儒家儒家孔子孔子春秋春秋提倡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学而时习之,温故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而知新” ” 等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等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孟子孟子战国战国“仁政仁政”思想;主张思想;主张“民贵君轻民贵君轻”;重视人的作用;重视人的作用;提倡做人要有骨气提倡做人要有骨气法家法家韩非韩非战国战国主张历史发展变化;法治
18、;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论道家道家老子老子春秋或战春秋或战国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庄子庄子战国战国逃避现实逃避现实, ,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墨家墨家墨子墨子春秋战国春秋战国“非攻非攻” “” “兼爱兼爱”; “; “亲贤亲贤” “” “节俭节俭”兵家兵家孙武孙武春秋春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战略战术思想等战略战术思想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移,贫贱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移,贫贱不能屈。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塞翁失马,焉知
19、非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下列的名言名句是谁说的?下列的名言名句是谁说的?孔子孔子 孟子孟子孟子孟子老子老子孙武孙武孔子孔子知识巩固知识巩固1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A.老子老子 B. B.孟子孟子 C. C.孔子孔子 D. D.荀子荀子C2 2、提出、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观点的思想家是( )A.A.老子老子 B. B.孟子孟子 C. C.孔子孔子 D. D.荀子荀子B3 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A.A.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不义战争B.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C.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D.D.以法治国以法治国A以下言论分别是谁说的?以下言论分别是谁说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兼爱,非攻兼爱,非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学以学以致致用用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认为应该如果你是班主任,你认为应该以哪一家或哪几家的思想主张来管理以哪一家或哪几家的思想主张来管理班级?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