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设计指导一、学校规模及班级人数o小学每班近期小学每班近期45人,远期人,远期40人;人;o中学每班近期中学每班近期50人,远期人,远期45人;人;二、学校校址选择o应符合以下几点:应符合以下几点:n1.良好的日照、采光及通风条件良好的日照、采光及通风条件n2.无污染的地段,周围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段,周围环境良好n3.交通较为方便,学生就学路线便捷、安全交通较为方便,学生就学路线便捷、安全n4.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段,校内有布置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段,校内有布置运动场地的条件运动场地的条件n5.学校有齐备的城市公用设施学校有齐备的城市公用设施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设计原则设计原则n符合学校规模及功能特点;符合学校规模及功能特点;n尊重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等客观条件;尊重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等客观条件;n学校用地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学校用地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n对学校的各种场地、道路和绿化进行全面合对学校的各种场地、道路和绿化进行全面合理规划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几个关键问题:几个关键问题:n总平面设计与单体建筑的关系;总平面设计与单体建筑的关系;n教学楼与体育活动场地的关系;教学楼与体育活动场地的关系;n教学楼的基本体型、位置、朝向和出入口的教学楼的基本体型、位置、朝向和出入口的相对关系。
相对关系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一)总平面的组成一)总平面的组成n根据学校的使用要根据学校的使用要求,学校用地一般求,学校用地一般分为四类分为四类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一)总平面的组成(一)总平面的组成o1.建筑用地建筑用地 指规划和建造学校各种用房所占用地段指规划和建造学校各种用房所占用地段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辅助用房、校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辅助用房、校园(含校前区)、道路等园(含校前区)、道路等 建筑用地站学校用地面积的建筑用地站学校用地面积的40%~50%,,其中建筑底座面积占学校用地的其中建筑底座面积占学校用地的10%~13%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一)总平面的组成(一)总平面的组成o1.建筑用地建筑用地 校园中的道路是联系建筑物与各种场地间校园中的道路是联系建筑物与各种场地间的脉络n道路宽度不小于道路宽度不小于2mn车行道宽度不小于车行道宽度不小于3.5mn最宽的双车道不宜大于最宽的双车道不宜大于7m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一)总平面的组成一)总平面的组成o2.运动场地运动场地n中学宜设置中学宜设置250~400m环形跑道(附环形跑道(附100m直跑道)的田径场一个;直跑道)的田径场一个;n小学宜设置小学宜设置200m环形跑道(附环形跑道(附60m直跑道)直跑道)的田径场一个。
的田径场一个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一)总平面的组成(一)总平面的组成o2.运动场地运动场地n合理安排体育场地与教学楼的相对位置,减合理安排体育场地与教学楼的相对位置,减轻对教学区的干扰轻对教学区的干扰n体育场地一般以长轴为南北向布置体育场地一般以长轴为南北向布置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一)总平面的组成(一)总平面的组成o3.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 为改善校园环境或结合生物课、自然课的为改善校园环境或结合生物课、自然课的教学,即开展课外科学小组的活动而设置教学,即开展课外科学小组的活动而设置的,包括成片绿地、种植、饲养、天文和的,包括成片绿地、种植、饲养、天文和气象观测等用地气象观测等用地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一)总平面的组成(一)总平面的组成o4.其他用地其他用地 包括总务、后勤和校办工厂等包括总务、后勤和校办工厂等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二)总平面的功能分区(二)总平面的功能分区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三)建筑的朝向和间距(三)建筑的朝向和间距o1.朝向朝向n根据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建筑物的朝向宜为根据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建筑物的朝向宜为南向、南偏东或南偏西少许角度。
南向、南偏东或南偏西少许角度o2.间距间距n建筑物间距过大,不利于节约用地;间距过建筑物间距过大,不利于节约用地;间距过小,不能满足日照、卫生、防火、抗震的要小,不能满足日照、卫生、防火、抗震的要求n学校设计中,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是主要依学校设计中,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是主要依据H H为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为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在学校建筑中为防止视线干扰,当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在学校建筑中为防止视线干扰,当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宜小于其间距不宜小于25m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宜小于,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宜小于25m25m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四)学校出入口设计(四)学校出入口设计 出入口是学生上学、放学时大量集散场所,出入口是学生上学、放学时大量集散场所,其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其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n((1)应设于靠近主要街道的小巷内或次要)应设于靠近主要街道的小巷内或次要街道上n((2)交通方便,上下学不需要跨越主要道)交通方便,上下学不需要跨越主要道路,行走安全路,行走安全n((3)学生能直接到达教学楼,不应横跨体)学生能直接到达教学楼,不应横跨体育场地及绿化区。
育场地及绿化区n((4)有利于总平面合理布局及功能分区有利于总平面合理布局及功能分区三、学校总平面设计o(五)总平面布置方式(五)总平面布置方式o重点考虑学校用地的地形条件重点考虑学校用地的地形条件,n学校出入口位置,学校出入口位置,n教学用房及体育活动场地的相对位置教学用房及体育活动场地的相对位置教学用房围绕体育场地布置教学用房围绕体育场地布置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前后布置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前后布置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平行布置(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平行布置(e e、、f f))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各据一角(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各据一角(g g))四、学校教学楼设计o学校教学楼的组成:学校教学楼的组成:n教学部分教学部分: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等)、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音乐教室等)、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n办公部分办公部分: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n辅助部分辅助部分:交通联系、厕所、储藏室等交通联系、厕所、储藏室等o建筑设计要求综合考虑个部分的大小、体建筑设计要求综合考虑个部分的大小、体形、朝向、室内设施、结构形式及房间组形、朝向、室内设施、结构形式及房间组合。
合四、学校教学楼设计o(一)普通教室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o1、、教室的面积教室的面积n家具、设备占用面积家具、设备占用面积n学生使用活动面积学生使用活动面积n室内行走所需交通面积室内行走所需交通面积 中学:使用面积为中学:使用面积为1.12m2/每生;每生; 小学:使用面积为小学:使用面积为1.10m2/每生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o2、、教室布置与教室布置与尺寸尺寸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o3、、教室的平面形状教室的平面形状n常见平面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常见平面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n矩形平面长宽比例不超过矩形平面长宽比例不超过1::2为宜为宜n平面轴线尺寸可采用:平面轴线尺寸可采用: 中学(中学(mm):):9000×7200、、9000×6900、、9000×6600、、9000×6300、、8400×7200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o4、、教室的层高教室的层高o教室净高一般不小于教室净高一般不小于3.4m,层高,层高3.6~3.9m为宜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o5、、教室的门窗设计教室的门窗设计n((1)门的设计:一间普通教室设置两个门,)门的设计:一间普通教室设置两个门,门宽门宽900~1000mm,门上部设亮子,门高,门上部设亮子,门高2400~2700mm。
n((2)窗的设计:教室、办公室的窗地面积)窗的设计:教室、办公室的窗地面积比一般为比一般为1/4~1/6,通常教室的窗宽为,通常教室的窗宽为1500~2400mm,窗高为,窗高为2100~2700,窗台,窗台高高900~1000mm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一)普通教室设计o6、、教室的结构布置教室的结构布置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二)专用教室设计(二)专用教室设计o1、实验室设计、实验室设计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二)专用教室设计(二)专用教室设计o2、音乐教室设计、音乐教室设计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二)专用教室设计(二)专用教室设计o3、语言教室设计、语言教室设计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二)专用教室设计(二)专用教室设计o4、多功能大教室(合班教室)设计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二)专用教室设计(二)专用教室设计o5、阅览室设计、阅览室设计n阅览室和书库应设在教学楼僻静的角落或顶阅览室和书库应设在教学楼僻静的角落或顶层n教师阅览与学生阅览应分开设置教师阅览与学生阅览应分开设置n书库和阅览室应紧密相连、有门相通书库和阅览室应紧密相连、有门相通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三)办公、生活、辅助用房设计(三)办公、生活、辅助用房设计o1、办公用房设计、办公用房设计n分为教学办公和行政办公两部分。
分为教学办公和行政办公两部分n教学办公要求与教室联系方便,环境安静教学办公要求与教室联系方便,环境安静宜设置在教学楼内宜设置在教学楼内n行政办公要求对内、对外联系都方便,以对行政办公要求对内、对外联系都方便,以对外为主宜独立设置,位于学校校门附近宜独立设置,位于学校校门附近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三)办公、生活、辅助用房设计(三)办公、生活、辅助用房设计o2、厕所设计、厕所设计n厕所的固定厕所的固定卫生设备:卫生设备:大便器、小大便器、小便器、洗手便器、洗手盆、洗涤池盆、洗涤池等n厕所位置一般不宜设在主楼梯旁及人流集中厕所位置一般不宜设在主楼梯旁及人流集中的地方,通常设于走廊尽端及两排楼中间的的地方,通常设于走廊尽端及两排楼中间的连接处n厕所应有自然采光和通风,可设在教学楼的厕所应有自然采光和通风,可设在教学楼的北面或西面北面或西面n通常厕所设有前室,前室深度不小于通常厕所设有前室,前室深度不小于1800mm四、学校教学楼设计(四)交通联系部分设计(四)交通联系部分设计o1、门厅、门厅o门厅是教学楼接纳、分配人流的交通枢纽,门厅是教学楼接纳、分配人流的交通枢纽,也用来布置板报、宣传栏和供学生活动。
也用来布置板报、宣传栏和供学生活动门厅设计中应注意:门厅设计中应注意:n((1)人流路线应简捷、通畅,避免交叉、)人流路线应简捷、通畅,避免交叉、迂回;迂回;n((2)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n((3)入口处应设较大的雨篷,作为出入教)入口处应设较大的雨篷,作为出入教学楼的缓冲停留空间学楼的缓冲停留空间n门厅面积:中学一般为门厅面积:中学一般为0.06~0.08m2/每生;每生;小学小学0.04~0.06m2/每生n门厅宽度:门厅宽度:4.5~9m,可按设计要求进行调,可按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四、学校教学楼设计(四)交通联系部分设计(四)交通联系部分设计o2、走道、走道n作用作用:走道起着连接同层各个房间的水平交:走道起着连接同层各个房间的水平交通作用n宽度宽度:公共走道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的:公共走道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的宽度,一般学校内走道为宽度,一般学校内走道为2.1~3.0m,外走,外走道为道为1.5~2.4mn长度长度:取决于采光口、楼梯口或出入口之间:取决于采光口、楼梯口或出入口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最大的防火距离,不免过长的距离,不超过最大的防火距离,不免过长的袋形走道。
的袋形走道四、学校教学楼设计(四)交通联系部分设计(四)交通联系部分设计o3、楼梯、楼梯n教学楼中楼梯间开间为教学楼中楼梯间开间为2700、、3300、、3600、、3900、、4200mm,多为平行双跑楼梯,当,多为平行双跑楼梯,当开间超过开间超过4500mm时,多为双分式或双合式时,多为双分式或双合式楼梯n楼梯踏步尺寸:踏步高楼梯踏步尺寸:踏步高140~160mm,踏步,踏步宽宽280~300mm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o组合设计的任务:组合设计的任务:n将教学楼的各个房间及交通联系部分按一定将教学楼的各个房间及交通联系部分按一定规律及形式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之达到功能规律及形式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之达到功能合理、使用方便、结构安全、设备布置简捷、合理、使用方便、结构安全、设备布置简捷、造价经济以及造型美观等目的造价经济以及造型美观等目的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o1、组合设计的原则:、组合设计的原则:n((1)教学用房大部分要有合适的朝向和良好的通风)教学用房大部分要有合适的朝向和良好的通风条件,朝向以南向和东南向为主。
条件,朝向以南向和东南向为主——朝向朝向n((2)各类不同性质的用房应分区设置,既要功能合)各类不同性质的用房应分区设置,既要功能合理,又要联系方便理,又要联系方便——功能分区功能分区n((3)建筑空间布置紧凑,注意节约土地、节约能源建筑空间布置紧凑,注意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能节能n((4)合理组织交通路线,避免人流交叉,保证疏散)合理组织交通路线,避免人流交叉,保证疏散畅通——流线流线n((5)教学楼应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及最佳的开间、)教学楼应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及最佳的开间、进深尺寸进深尺寸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o2、教学楼功能分析及组合关系、教学楼功能分析及组合关系o功能分区功能分区::n((1)教学活动区域:普通教室、实验室、)教学活动区域:普通教室、实验室、语音教室等;语音教室等;n((2)办公区域:行政办公、教师办公)办公区域:行政办公、教师办公n((3)附属建筑:食堂、宿舍、锅炉房;)附属建筑:食堂、宿舍、锅炉房;n((4)室外活动区域)室外活动区域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o2、教学楼功能分析及组合关系、教学楼功能分析及组合关系o组合关系组合关系::n((1)主次关系:教学楼的教室、实验室是)主次关系:教学楼的教室、实验室是主要房间;行政、教师办公室、厕所是次要主要房间;行政、教师办公室、厕所是次要房间。
房间n((2)内外关系:教学楼的行政办公室的设)内外关系:教学楼的行政办公室的设计既要对内联系方便又要便于对外接洽计既要对内联系方便又要便于对外接洽n((3)联系与分隔:普通教师与音乐教室,)联系与分隔:普通教师与音乐教室,二者联系密切,又要避免噪声干扰二者联系密切,又要避免噪声干扰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o3、教学楼的组合形式、教学楼的组合形式n((1))走道式组合走道式组合:利用走道将各房间连接:利用走道将各房间连接起来,各房间沿走道一侧或两侧布置,具有起来,各房间沿走道一侧或两侧布置,具有使用房间与交通联系明确分开、保持各房间使用房间与交通联系明确分开、保持各房间在使用上的独立性的特点在使用上的独立性的特点 按走道位置不同分为:内廊式、外廊按走道位置不同分为:内廊式、外廊式和内外廊组合式式和内外廊组合式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o3、教学楼的组合形式、教学楼的组合形式n((2))大厅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将教学区和办公区围绕:将教学区和办公区围绕一个大厅布置,大厅可作为公共活动用房一个大厅布置,大厅可作为公共活动用房。
这种组合具有平面紧凑、联系方便等特点,这种组合具有平面紧凑、联系方便等特点,但相互干扰较大但相互干扰较大四、学校教学楼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五)平面组合设计o3、教学楼的组合形式、教学楼的组合形式n((3))单元式组合单元式组合:将几间教室合在一起并:将几间教室合在一起并配备相应辅助房间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成配备相应辅助房间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成为单元,再将几个单元用楼梯或走道重复组为单元,再将几个单元用楼梯或走道重复组合成完整的教学楼该组合功能分区明确,合成完整的教学楼该组合功能分区明确,各单元相对独立,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型有韵各单元相对独立,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型有韵律感四、学校教学楼设计(六)教学楼的体型、立面设计(六)教学楼的体型、立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