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和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9104858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8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和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和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和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和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和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和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和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知识识技能:技能: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从碳原子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和数目众多的本质原因。2、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形成规律性认识并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思维能力。3、科学思想、科学思想:建立有机物结构决定其性质的学科思想;认识有机化学与吃、穿、住、用、农、轻、重的密切关系;初步意识到有机化学发展对满足未来社会需求方面的重要意义;领悟化学具有的经济性、实用性、实验性等学科特点。4、科学品、科学品质质:激发兴趣和科学情感;培养崇实、创新、探索的精神与品质。5、科学方法:、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测定、数据处理、比

2、较、分类等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有机物和有机化学。二、重点、二、重点、难难点点 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思维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三、教学三、教学过过程程设计设计 有有 机机 物物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入】今天开始学习有机化学。先从我们熟悉的有机物讲起,请观察实验。【演示】在切开的土豆片上滴2滴碘酒。提示观察土豆片上有无颜色的变化。【提问】滴上碘酒的土豆片为什么变蓝色?【讲述】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淀粉是一种有机物。大家再观察一个鸡蛋白的有趣实验。【演示】试管里倒入 2 mL鸡蛋白溶液,然后再加入 1mL无水酒精。提示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观察并回答:土豆片上出现蓝色。思考并

3、抢答:土豆片中含有淀粉,碘跟淀粉作用时会出现蓝色。 实验引入,并贴近生活。激发兴趣。辩证地看待有机物。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讲述】鸡蛋白是蛋白质,蛋白质遇酒精会凝结成沉淀。此实验证明酗酒过量对健康有害。有必要指出蛋白质和酒精都是有机物。 【投影并讲述】有机物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让我们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有机物的概念: (1)原始社会末期,古人已开始用谷物酿酿酒制醋酒制醋。(2)我国周代已使用靛蓝、茜草等天然染料染布染布颜颜衣衣。津津有味地观察,回答:观察到有乳白色沉淀产生。思考、领悟淀粉、蛋白质、酒精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有许多都是有机物。 观看、倾听并思考。在教

4、师启发下了解:古代对有机物的认识,主要基于实用的目的,与衣、食、住、行、用等有关。由于当时有机物只能从动植物体中取得,因此人们称这类化合物为有机物。 化学史引入,拉近学生与有机化学的距离。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3)史料记载,我国汉代已燃煤为薪,知淆水(石油)可燃;公元前一世纪我国出现第一批天然气井。能源利能源利用用。(4)西汉初期发明造造纸纸。(5)我国3000年以前以粮制制糖糖。(6)更早食用植物油和动物油。油脂利用油脂利用。(7)公元前一世纪本草医学本草医学产生。 19世纪30年代,欧洲经历空前技术革命,有机化学空前发展:(1)纺织工业需大量染料,需人工合成出

5、更多更好的有机染料。观看、倾听、思考,并对维勒和李比希发出赞叹之言。在教师启发下认识到:现在人们不仅能合成出自然界中存在的有机物,而且能合成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有机物。有机物这一名称,早已失去历史上原来的意义。 从动态化学的角度,认识有机物概念发展和化学家的贡献。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2)煤焦油污染已成公害,必须加快进行有机分析和有机物分离。(3)德国化学家维勒首先人工合成出尿素;一代宗师李比希(德)在有机分析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二人的莫逆之交,是近代化学史上最感人的友谊佳话。【设问】到底什么是有机物?【指导阅读】课本第 6263页。并启发讨论。讨论重点是有机物概念,

6、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板书】第一节 有机物一、什么叫有机物。1定义2组成元素 阅读、思考并讨论。讨论的热门话题是H2CO3分子中含碳元素,是否是有机物。回答: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包括:碳、氢、氧、氮、硫、磷、卤素等。 明确有机物与碳元素的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讲解】无机物一般指组成里不含碳元素的物质。但像CO、CO2、H2CO3、碳酸盐等虽含碳元素,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很相近,一向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设问】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指导阅读】课本第63页中有关碳原子结构特征的段落。【板书】 3有机物数目众多的原因:碳原子结构及可形成碳链。

7、 【设问】有机物有哪些主要特点?在教师指导下写出有机物尿素和无机物碳酸的结构简式,分析对比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阅读、讨论并回答:(1)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可以跟其它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2)碳原子间能以共价键结合形成长的碳链。 注意并思考。一名学生用水擦去水性笔字迹;另一名学生用水擦不去,改用酒精才擦去油性笔字迹。结合“相似相溶”思考:结构相似的物质易于互溶。 认识有机物跟无机物并无绝对的界限。 明确有机物数目众多的本质相互之原因。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演示】取水性笔、油性笔分别在2张胶片上写字。请2名学生用棉花分别蘸水、酒精进行擦拭,观察能否擦掉字迹。 【板书】

8、二、有机物的主要特点1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演示】用坩埚钳分别夹住塑料绳、聚乙烯薄膜、装饰用壁纸等在酒精灯上点燃,放铁簸箕上方(防溅落物四处飞溅),观察有无燃烧的现象。【板书】2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 观察并描述现象:点燃后,先卷缩、熔化、再燃烧。有溅落物掉在铁簸箕上。结合“油易燃”、“装修房屋需用防火材料”思考。 使学生从贴近生活而又简单生动的实验中体会有机物的特点,领悟有机化学与吃、穿、住、用、农、轻、重的关系。激发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板书】 3绝大多数有机物不易导电,熔点低

9、。【演示】取试电笔(塑料杆)测试电源火线。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被电击的原因。【板书】 4有机物的反应复杂,一般比较慢,常伴有副反应发生。【讲述】举例,糯米酒的酿制需较长时间。由于发生着糖化、酒化、酸化过程致使它酸甜而又醇香。【提问】有机物的以上4个性质特点均跟有机物的什么密切相关?【指导阅读】课本第63页“跟有机物的结构密切相关”。指出有机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质。 观察、思考并回答:不被电击的原因是塑料不导电。(结合“酒精不导电”思考)结合生活常识思考:面团发酵变酸,橡胶逐渐老化,塑料袋难分解而成为白色垃圾,有机物的反应确实复杂。阅读、思考、讨论后回答:有机物分子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经常以共价键结合

10、,有机物多为非电解质,聚集时形成的是分子晶体。 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也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学科思想。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板书】三、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展示】光盘【提问】它有什么功能?它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讲述】它具有高密度信息记录功能。它是由一种特殊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这种材料对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非常重要。它的制取和提纯都离不开化学(包括有机化学)。 【投影并讲述】化学在解决未来社会需求方面起着中心学科的作用。 活跃。欲答,但不能准确答出。有同学问:“可能是有机物?”聆听,对这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功能很感兴趣。 观看、倾

11、听、思考并领悟:钢铁和高分子材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高分子材料在解决未来社会中人类需求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光盘引出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意义。 介绍社会需求与化学(包括有机化学)的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投影并讲述】我国重点研制以下高分子材料:(1)高分子电子材料;(2)高分子医用材料;(3)高分子分离材料;(4)高分子感光材料;(5)高分子膜材料;(6)高分子耐热材料;(7)高分子催化剂;(8)高密度信息记录材料;(9)高效光转换材料等。 【投影】课堂练习有A、B两种有机物,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且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85.7。A在标

12、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g/L,B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21倍。求A、B的分子式。 对有机物与高科技的关系进行思考。认识高分子材料的发展需要创新,高分子材料是新技术革命的“弄潮儿” 在教师指导下解答。(1)Mr(A)=22.41.25=28Mr(B)=212=42(2)在1分子A中介绍高科技和有机化学发展,激发使命感,培养崇实、创新精神。 针对课本第65页习题第4题,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求有机物分子式。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指导学生:(1)复习、运用气体密度法和相对密度法分别求出A、B的分子量。(2)介绍求分子式的方法,提出规范和要求。 【小结】和学生讨论填写下表

13、: 【作业】课本第64页第2、3题,第65页第4题。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2H4。在1分子B中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C3H6。 讨论、识记、归纳、填表。比较、分类,认识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 规范书写,培养科学作风。 明确知识要点,形成规律性认识,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随堂检测】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尿素 C.蔗糖 D.碳酸氢铵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B.有机物的熔点低,受热易分解,都能燃烧C.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D.有机物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一般较慢,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3甲烷是有机物。一定量的甲烷(CH4)与氧气混合点燃,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中只有CO、CO2和水蒸气,混合气体的质量为49.6g,且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25.2 g。则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是_g。1题考查有机物概念,水平为了解。2 题考查有机物的主要特点,水平为了解。3题考查有关混合物的计算,测试审题及思维能力。水平为掌握。 附:随堂附:随堂检测检测答案答案1(B)、(C)2(B)3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