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综合训练题(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综合训练题(打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 年秋八年级历史综合训练题 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历史。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两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材料二: “ (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 材料三:6月 3日,林则徐命人在海滩高处,围起栅栏待石灰将池水煮沸后,投下鸦片,鸦片就渐渐销毁。 请回答: (1 )材料 1 、2揭示了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也加重了人
2、民的负担;由于吸食鸦片的人数越来越多,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官吏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 )材料 2是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他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严禁鸦片。 (3 )材料 3反映的场景发生在哪一个历史事件中?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虎门销烟。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 )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作为中学生在“拒绝毒品”方面,你应该怎么做? 坚决不吃第一口;时刻告诫自己,吸毒必然毁灭一生;机智地同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2 、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 世纪中期到 20
3、 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映”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是指哪些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2 )你认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近代中国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
4、文中所说的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试举两例。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捐躯;丁汝昌率军积极抵抗等等。 (4 )针对发生在 19 世纪中国的这些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何感想?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的屈辱,遭受重大的损失,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由一个世界强国富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穷国。中国人民的英勇不屈轰轰烈烈的反侵略斗争,使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让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企图落空。另一方面,中国被动的裹入了近代化的浪潮中,封建制度和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近代化的艰辛探索。 二、中国近代史同时还是一部
5、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1 、所谓近代史是指政治上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结合所学历史回答问题: (1 )中国近代史上,对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历程,请各举一例。 技术: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2 )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起步,它的目的是什么?它主要开展了哪些活动?它有什么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开展的运动主要有: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积极作用: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的近代
6、化开辟了道路。 (3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宣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积极作用? 它宣传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 积极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 )在实现近代化的历程中,涌现了许多代表人物,请各列举一位,并选择其中一位,介绍其事迹。 技术层面:李鸿章、左宗棠;制度层面: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思想层面:陈独秀、李大钊。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又如: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并英勇献身。 (5 )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
7、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要真正实现近代化,你认为应该是在什么重大事件后? 影响中国近代化进展的主要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或新中国成立后)。 2 、 “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胡锦涛 阅读材料请回答: (1 )2011年是辛亥革命周年纪念,你认为当时是什么事件开启了中国辛亥革命的滚滚洪流? 武昌起义。 (2 )孙中山领
8、导的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性质是什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重大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有人说, “辛亥革命即成功了也失败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说辛亥革命成功是指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说辛亥革命失败是指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1919年 5月 4日,北京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
9、前集会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 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它所孕育的五四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请回答: (1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上述材料中哪句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2 )材料中的“划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你认为它孕育出来的五四精神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
10、青年,我们应该怎样发扬它? 五四精神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回答: (1 )中国共产党成立具备怎样的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成立具备的历史条件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工人运动的不断壮大;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在哪?有哪些人
11、参加?(列举 2人) 地点:上海。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中心任务是什么?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四、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长征? 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 )红军长征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 红军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有:敌军的围追堵截;天险,比如大渡河、雪山、草地等;粮食短缺,吃军马,吃野菜,吃皮带等;缺医少药。 (3)请说出长征过程中的四件大事,并就其中两件说说
12、它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四件大事: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会宁会师。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4 )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请你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五、抗日战争 1 、阅读材料: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 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
13、、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辞,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 请回答: (1 )请你列举出 20世纪 304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事件或惨案,控诉日本侵华的罪行。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发生变化的实质什么? 企图掩盖和否认战争的罪行。 (3)请你简要谈谈中日两国人民应如何使 21 世纪的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正视历史,面对现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2 、阅读材料: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 材料二: “命令前方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
14、第 29 军司令部命令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蒋介石面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 不抵抗政策。 导致东北三省的沦陷。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事件?标志着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29 军的什么精神? 卢沟桥事变。 标志着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或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民政府的态度发生巨大的变化,材料二中国民政府命令抵抗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再度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 )请你写出抗日战争中下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重大战役各一例及指挥者。 正面战场:平型关大捷、台儿庄
15、战役(李宗仁);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彭德怀) (5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根本原因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启示: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六、人民解放战争: 1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展开了解放战争。 请回答: (1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面战略性进攻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标志是:1946年 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的进
16、攻。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面战略性进攻序幕的事件是:挺进大别山。 (2 )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名称。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 )北平获得解放的方式是什么?你能说出它的好处吗? 方式:和平改编。 好处: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 (4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主要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 、阅读材料: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 请回答: (1 )这是谁下达的命令? 毛泽东、朱德。 (2 )命令下达时已打下的基础是什么? 基础是: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长江北岸。 (3 )此命令下达后,人民解放军有何军事行动?结果如何? 军事行动:百万雄师过大江。 结果:南京解放,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