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收支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9054433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收支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收支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收支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收支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收支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收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收支(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n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的概念n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n 国际收支调节国际收支调节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的概念n国际间的经济交易必然会产生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支付问题。由此引起了国际收支统计和对国际收支进行分析的问题。n狭义: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狭义: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l年、年、l季或季或1个月)个月)内,由于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内,由于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各种的各种外汇收支外汇收支的总情况。的总情况。n狭义的国际收支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把对外贸易收支视为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2)这一概念以支付为基础,即

2、只有现金支付的国际经济交易才能计入国际收支;(3)外汇的收支必须是立即结清。按此理论,对未到期的债权债务则不计入当年的国际收支范围内。广义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国际经济交易易的系统记录。广义概念是以交易为基础交易为基础的,不是以收支为基础。与狭义概念的区别:n(1)除了有形商品贸易收支外,还包括了服务贸易等无形贸易收支;n(2)除了经济贸易交往外,还包括了由于政治等非经济贸易的交往引起的货币收支;n(3)除了对等贸易外,还包括了单方面的货币转移收支,即无偿捐赠和援助、侨汇等;n(4)除了这一特定时期内已到期并必须结清的现金收付,还包括了已经发生,但需

3、要跨年度逐步结清的债权债务,例如易货贸易、补偿贸易等比较复杂的国际经济交往。真正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必须真正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必须把握以下几点:把握以下几点:n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即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的事后统计,是一个时期数而不是一个时点数;n第二,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第二,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所谓经济交易,是指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所谓经济交易,是指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单位向另一个经济单位的转移。单位向另一个经济单位的转移。IMF国际收支概念中的经济交易分为五类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以货币为媒介商品

4、和劳务的买卖;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物物交换;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交换;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n第三,一国国际收支所记载的经济交易,第三,一国国际收支所记载的经济交易,必须是在该国必须是在该国居民与非居民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之间发生的。n第四、国际收支是个事后的概念。一般指过去的一个会计年度。居民和非居民n只有居民(resident)和非居民(non-resident)之间的经济交易才是国际经济交易。n居民和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而居民则是一个经济概念。nIMF作了如下规定:自然人居民,指那些在本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

5、的个人,但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律是所在国的非居民;法人居民,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非盈利团体和企业。n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是所在国居民。n国际性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 n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n 国国际际收收支支平平衡衡表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指指一一个个国国家家(或或地地区区)在在一一定定时时期期(1年、年、l季或季或1个月)个月)内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统计表。内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统计表。nIMF出版了国际收支手册,制订了国际

6、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格式。nIMF规定各会员国必须定期报送其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汇总后定期发表在国际金融统计上。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原理和记账方法原理和记账方法n编制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现代会计学的编制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现代会计学的复式簿记原理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即以借、贷作为符号,有编制的,即以借、贷作为符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来记录每笔国际经济交易。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来记录每笔国际经济交易。n记账方法:记账方法:n(1)引起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为)引起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为“”。n(2)引起外汇支出的项目,记人借方,记为)引起外汇

7、支出的项目,记人借方,记为“一一”。 n贷方贷方(Credit/Plus Items) 对外实际资产的减少对外实际资产的减少; 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 对外负债的增加对外负债的增加;借方借方(Debit/Minus Items) 对外实际资产的增加对外实际资产的增加; 对外金融资产的增加对外金融资产的增加; 对外负债的减少对外负债的减少;贷方(Credit/PlusItems)出口(货物和劳务);资本流入,包括: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本国对外负债的增加。借方(Debit/MinusItems)进口(货物和劳务);资本流出,包括:对外金融资产的增加,本国对外负债的减少。三、国际收支

8、平衡表的内容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n1经常项目。经常项目(CurrentAccount)就是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会计项目,它也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经常项目一般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二级项目。n1)货物(Goods)。该账户记录商品的进口和出口。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其差额称为贸易差额(TradeBalance),亦称为有形贸易差额(BalanceofVisibleTrade)。若贷方金额大于借方金额,称为贸易顺差(TradeSurplus);若借方金额大于贷方金额,称为贸易逆差(TradeDefic

9、it)。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进出口均按离岸价格(FreeonBoard,FOB)计算。n在“货物”项目下,除包括“一般商品”的出口和进口外,还包括:用于加工的货物,即运到国外进行加工的货物的出口和运到国内进行加工的货物的进口;货物的修理,即向非居民支付的或从非居民得到的交通工具修理费;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采购的货物,包括居民或非居民从岸上采购的燃料和物资等;非货币性黄金(NonmonetaryGold),即不作为储备资产的黄金的进出口。n2)服务(Service)。它是经常项目中的第二大项目。相对于商品的有形贸易来说,服务贸易属无形贸易(InvisibleTrade)。贷方表示收入,借方表示支

10、出。服务项目包括交通运输、旅游、通讯、建筑、金融与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n3)收益(Income,或译为“收入”)。它是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在国家间流动所引起的报酬收支,因而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大项。(1)职工报酬(CompensationofEmployee),即支付给非居民工人的职工报酬,包括现金或实物形式的工资、薪金和福利。(2)投资收入(InvestmentIncome)它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有关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收入和支出,包括有关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得的收入和支出。n4)经常转移(Cur

11、rentTransfer)。它包括所有非资产转移项目的转移,是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转移后,并未得到补偿与回报,因而也称为无偿转移(UnrequitedTransfer)或单方面转移(UnilateralTransfer)。n这类转移主要包括:(1)政府的无偿转移,如战争赔款,政府间的援助和捐赠,政府向国际组织定期交纳的费用,以及国际组织作为一项政策向各国政府定期提供的转移。(2)私人的无偿转移,如侨汇、捐赠、继承、赡养费、资助性汇款、退休金等。从本国向外国的无偿转移记入借方,而从外国向本国的无偿转移则记入贷方。n经常转移具体包括除以下三项以外的所有权转移:n(1)固定资产所有

12、权的转移;n(2)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金转移;n(3)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n2 资 本 和 金 融 项 目 ( Capital andFinancialAccount)n1)资本账户(CapitalAccount),它反映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n资本账户是按净额(NetAmount,即借贷差额)来记入借方与贷方的。资本账户包括两个部分:(1)资本转移,主要是投资捐赠(InvestmentGrants)和债务注销(DebtCancellation)。投资捐赠可以是实物形式,亦可以是现金形式;债务注销是指债权人放弃债务,而未得到任何回报。(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

13、收买与出售,包括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如土地和自然资源)和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等)的收买与出售。关于无形资产,经常项目中服务项目下记录的是无形资产运用所引起的收支,而在资本项目下记录的是无形资产所有权的买卖所引起的收支。n2)金融账户(FinancialAccount),它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的增减变化。同资本账户一样,金融账户记录的也是净额。n按功能,金融账户可分为四类:(1)直接投资,它表明直接投资者对在国外投资的企业拥有10%(含10%)以上的普通股或投票权,从而拥有对该企业的管理权。n(2)证券投资,它是指跨越国界的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的投资。n(3)

14、其他投资,它是指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之外的金融交易。包括:贷款、预付款、金融租赁项目下的货物、货币和存款(指居民持有外币和非居民持有本币)等。n(4)官方储备资产(OfficialReserveAssets),亦称国际储备。它包括外汇、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等。n外汇(ForeignExchange),包括一国货币当局对非居民的债权,其形式表现为货币、银行存款、政府的有价证券、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派生金融产品以及中央银行之间或政府之间各种安排(协议)下不可交易的债权。n黄金(Gold),指货币当局(一般为一国的中央银行)所持有的货币黄金。n特别提款权(Special

15、DrawingRights,简称SDRs),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补充其他储备资产不足而创造的国际储备资产,定期在基金组织的成员国之间根据各自在基金组织的份额进行分配。它可以作为储备资产在基金成员国之间进行清算,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也可以用来清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n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ReservePositioninthe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基金组织普通资金账户的头寸,记在储备资产的分类项目下,这就是该成员国的储备头寸。它包括两部分:一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份额中用可兑换货币缴纳的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随时偿还的该国对基金组织的贷款。n3错误与遗漏项目

16、(ErrorsandOmissions)。n国际收支平衡表产生余额的原因很多,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料无法完整统计,比如商品走私、资本潜逃是难以统计出来的;二是统计资料来源不一,口径不一,难免造成重算或漏算,比如有的统计资料来自海关,有的来自银行报表,有的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统计;三是有的统计数字可能是估算出来的;四是有些交易出于国家安全等原因,需要保密。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1-2n例1本国企业动用其在国外银行的存款进口50万美元的设备。因为动用在国外银行存款就是对外资产减少,因此记作:贷(+)借()进口50万美元其他投资50万美元例2本国向外国出口60万美元的货物,货款三月后才能到,但

17、三月后收回债权时正好是下一个编表年度。在本年度记作:贷(+)借()出口60万美元其他投资60万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3-4n例3本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和70万美元的药品向外国提供援助,记作:贷(+)借()出口70万美元经常转移110万美元官方储备40万美元例4本国企业将其在国外获得的投资利润200万美元进行再投资,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记作:贷(+)借()投资收益200万美元直接投资200万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5-6n例5某拉美国家拖欠外国银行贷款的到期利息300万美元不还,所拖欠的利息转化为新的债务,则在该拉美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贷(+)借()投资收益300万美元

18、其他投资300万美元例6国外企业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本国,创办合资企业,在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贷(+)借()进口1000万美元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7n例7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库券被一家瑞士银行认购3000万美元,该瑞士银行从它在美国银行的账户提款支付。这时,美国向外国居民出售了债券,美国对外负债增加;同时美国银行中的瑞士居民存款减少,就是美国对瑞士的负债减少。在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贷(+)借()证券投资3000万美元其他投资3000万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8n例8一个美国居民购买了一家德国公司发行得股票,用他在纽约某银行的账户支付2万美元。这时美国

19、居民持有了德国公司的股权,美国对外债权增加;同时德国公司拥有了在美国银行的美元存款,美国的对外短期债务增加。在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贷(+)借()证券投资2万美元其他投资2万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9n例9美国进口商用其在纽约某银行的账户支付10万美元给英出口商。在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贷(+)借()进口10万美元其他投资10万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10n例10本国政府从它在美国某银行的账户中提取38万美元,在国际黄金市场上购买黄金10000盎司,在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贷(+)借()货币性黄金38万美元外汇储备38万美元注: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在国际黄金市场购买黄金,只

20、改变官方储备的构成,不改变官方储备的数量。四、国际收支账户分析四、国际收支账户分析n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复式薄记原理编制的,其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是相等的。但这只是账面的、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不具有经济学意义。n就具体项目(账户)而言,借方和贷方经常是不相等的,双方进行抵消后,会产生一定的差额。所谓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这一提法是针对按不同的口径划分的特定账户上出现的余额而言的。 自主性交易自主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自主性交易自主性交易自主性交易,是指各经济主体或居民个人等出于某种商业动机或其他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活动。 这种交易活动体现的是各经济主体或个人的意志,不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具有自发性和和分散

21、性的特点。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 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又称弥补性或补偿性交易。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维持货币汇率稳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交易。 它是在自主性交易出现差额时,为了弥补或调节这种差额,由政府出面进行的交易活动,体现了一国政府的意志,具有集中性和被动性等特点。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就是看它的自主性交易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如果自主性交易平衡或基本平衡,则认为该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是平衡的。一般认为,经常帐户和长期资本帐户属于自主性交易,而官方储备帐户属于调节

22、性交易。国际收支的局部差额及其相互关系国际收支的局部差额及其相互关系 1贸易收支差额贸易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贸易收支差额= =商品出口商品出口- -商品进口商品进口n 表表现现了了一一个个国国家家或或地地区区自自我我创创汇汇的的能能力力,反反映映了了一一国国的的产产业业结结构构和和产产品品在在国国际际上上的的竞竞争争力力及及在在国国际际分分工工中中的的地地位位,是是一一国国对对外外经经济济交交往往的的基基础础,影影响响和和制制约约着着其其他他账账户的变化。户的变化。 2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n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贸易差额贸易差额+ +服务净额服务净额+ +收收入净

23、额入净额+ +经常转移净额经常转移净额n综合反映了综合反映了实际资源在该国与它国之间的转让净额,以及该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而被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作是制定国际而被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3、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n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 =资本项目净额资本项目净额+ +金融金融项目净额项目净额n反映一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反映一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对一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发达程度,对一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提供有益的借鉴。4、综合项目差额(总差额

24、)、综合项目差额(总差额)n总差额总差额=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 +错误和遗漏项目错误和遗漏项目 n意义在于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持有所造意义在于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持有所造成的压力,因为综合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相成的压力,因为综合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相反方向变动。反方向变动。 nIMF倡导使用综合差额这一概念。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人们所说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通常指的是综合差额盈余或赤字。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与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与调节Q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会计学中的复式记帐法来编制的,因而借方与贷方总是可

25、以达到平衡。这种平衡是会计学上的平衡而非国际收支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关注的是一国经济长期、中期、短期的健康发展与外部经济之间稳健的联系。一、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类型1.临时性不平衡:临时性不平衡:n一些突发性的、事先无法准确预期的因素。n如政局动荡、战争、债务危机、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国际贸易的发展是源于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水平、产业竞争力等方面。Q世界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一定的时期,一国在某些领域的优势会丧失,必须随之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Q否则将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失衡。2.结构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一国的物价与

26、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必然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减小或逆差增加。反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必然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Q这种由货币政策导致的相对价值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货币性失衡。3.货币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4、周期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一一国国经经济济周周期期波波动动所所引引起起的的国国际际收收支支失失衡衡。周周期期性性不不平平衡衡在在二二战战前前的的发发达达资资本本主主义义国国家家中中表表现现得得比比较较明明显显。在在战战后,其表现经常受到扭曲。后,其表现经常受到扭曲。5、收入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n因国民收

27、入增减,造成贸易、非贸易支因国民收入增减,造成贸易、非贸易支出的增减,从而引发失衡。出的增减,从而引发失衡。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n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n在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就是大卫休谟所揭示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n即在国际金本位制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现金(即黄金)的输出输入自动恢复平衡。2、纸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1)在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利

28、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2)在纸币本位的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过汇率随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国际收支失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除。n值得注意的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是通过国内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来实现的,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使国际收支自动顺利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隔绝国外经济通过国际收支途径干扰本国经济的作用。 n市场失灵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作用被削弱或失效时,就需要政府出面,对市场进行干预,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二)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1.外汇缓冲政策外汇缓冲政策 一国政府当局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国际收支失衡所造成的超额外汇需求或外汇供给,使得国

29、际收支的不平衡的影响仅仅局限于外汇储备的增减,而不会导致汇率的急剧变动,有有利利于于本本国国对对外外贸贸易易和和投投资资的顺利进行。的顺利进行。 Q外汇缓冲政策简便易行,但难以应付长期的、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2.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 由于财政金融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国内总总需需求求或或总总支支出出水水平平来发挥作用,所以亦被称为支支出出变变更更型型政政策策(ExpenditurechangingPolicy)。n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供采用的措施主要是增减财政支出和改变税率。n在货币政策方面,当局可以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要求,或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n财政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来影响

30、国际收支,分别称为收入效应、利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n财政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于,政策的实施往往与国内经济目标相冲突。3.汇率政策汇率政策 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通过汇率的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通过汇率的调整(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来实现国际调整(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 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政策则表现为国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政策则表现为国家积极进行市场干预,使汇率符合政府既家积极进行市场干预,使汇率符合政府既定的期望值,以图通过汇率调节国际收支。定的期望值,以图通过汇率调节国际收支。4.直接管制直接管制 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国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

31、,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干预,以求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干预,以求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直接管制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n外汇管制是指通过国家颁布外汇管理法令、法规和条例对一切涉及外汇收支的对外经济活动和汇率,进行严格管制,以期做到鼓励或限制商品及资本的输出入,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n贸易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以行政干预方式(如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等),直接鼓励或限制本国商品的输出和外国商品的输入。n直接管制直接管制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是n直接管制十分容易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n实行直接管制,也容易造成

32、本国产品生产的效率低下,对外竞争力不振,引起官僚作风和贿赂风气的兴起。n由于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亦被称为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Policy)。5.政策搭配n(1)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n在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可以分为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部分。n内部均衡: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三大宏观经济目标。由于经济增长是长期、动态的经济问题,故在短期内内部均衡目标主要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n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均衡,是指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2)提出问题:)提出问题:n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运用开支变

33、更政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运用开支变更政策易引起策易引起“米德冲突米德冲突”n(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于1951年在国际收支一书中最早提出该问题。)n他指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能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来调节内外平衡,因为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机制下完全失效。(3)解决原则(丁伯根法则)解决原则(丁伯根法则)n丁伯根认为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需要至少一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N个独立有效的政策工具。n显然在丁伯根准则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单一的财政政策无法协调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个独立的目标。(4)解决办法)解决办法蒙代尔分配原则蒙代尔分配原

34、则n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n蒙代尔认为,应以财政政策调整内部均衡蒙代尔认为,应以财政政策调整内部均衡问题,以货币政策调整外部均衡问题。问题,以货币政策调整外部均衡问题。(5)蒙代尔分配原则的依据)蒙代尔分配原则的依据n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影响经常项目和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影响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效果不同。本与金融项目的效果不同。n货币政策在解决外部不平衡的作用更大,货币政策在解决外部不平衡的作用更大,占有比较优势占有比较优势n财政政策在影响国内经济方面具有比较优财政政策在影响国内经济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适宜用它来完成对内均衡的任务。势,适宜用它来完成对内均衡的

35、任务。第四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n国际收支理论是研究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整方式的理论。由于国际收支结构复杂,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众多,而原因不同,纠正这种失衡的调节手段也有很大差异。一、弹性分析法一、弹性分析法n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提出,适用于30年代大萧条时,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世界经济环境。该理论主要分析在收入不变条件下货币该理论主要分析在收入不变条件下货币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其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其围绕围绕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阐述国际收支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阐述国际收支问题,因而将其称弹性分析理论。问题,因而将其称弹性分析理论。n基本精神:基本精神:汇率

36、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生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与非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一国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一国出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1.前提假设n(1)假定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偏好不变n(2)没有资本移动n(3)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2.弹性分析的基本概念n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Dm=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n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Dx=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n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m =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

37、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n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3.弹性分析的基本观点n(1)贬值对贸易额的影响用用Qx表示出口数量,表示出口数量,Px表示出口本币价格,表示出口本币价格,Qm表示进口数量,表示进口数量,Pm表示进口外币价格,表示进口外币价格,n一国的贸易收支(一国的贸易收支(TB)表示为:表示为:ne=本币本币/外币外币n n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必要条件是 Dx Dm l (马歇尔一勒纳条件)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Dx、 Dm分别为出口、进口需求弹性的分别为出口、进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绝对值。(2)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n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是指一

38、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其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T=Px/Pm其中,T为贸易条件,Px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n贸易条件表示的是一国交往中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n当贸易条件T上升时,贸易条件改善,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更多数量的进口;当贸易条件T下降时,贸易条件恶化,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因此,当贸易条件恶化时,实际资源将会流失。n贬值带来相对价格的变化,究竟是改善还是恶化贸易条件,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nSxSmDxDm,贸易条件恶化;nSxSmDxDm,贸易条件改善;nSxSm=DxDm,贸易条件不变。n一般说来,贬值或使一国的贸

39、易条件不变,或使一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贬值改善一国贸易条件的例子是极其罕见的。4.弹性分析理论简评(P26)nJ曲线效应曲线效应n马吉(马吉(S.P.Magee)将贬值后的时间将贬值后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具体分析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具体分析J型曲线效应型曲线效应的存在原因。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的存在原因。这三个阶段分别是:n货币合同阶段货币合同阶段:格不变,数量不变;:格不变,数量不变;n传导阶段:价格变化,数量不变;传导阶段:价格变化,数量不变;n数量调整阶段:数量调整阶段:数量和价格都变化。数量和价格都变化。二、吸收分析法二、吸收分析法n吸收论(AbsorptionApproach),又译吸收分

40、析法,有时也称支出分析法(ExpenditureApproach),分析的是收入和支出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1.原因分析nY=C+I+G+(X-M) .(1)n式中Y、C、I、G、X、M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nB=Y-A .(2)nB表示(X-M),(C+I+G)称为吸收,反映本国居民的支出用A表示。n该公式高度概括了国际收支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表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总量失衡。nYA,B0,国际收支顺差nYA,B0,国际收支逆差nY=A,B0,国际收支平衡2.对策分析n它与弹性分析理论一样都侧重于分析货币贬值政策对国

41、际收支逆差的影响。n当YA,国际收支逆差时,nY或A,或两者兼用。n具体应结合国内的经济状况来考虑:n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n 在货币贬值而引发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实际现金余额效应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得人们减少消费或卖出金融资产。减少支出意味着支出相对于收入的减少,人们卖出证券将间接提高利率,抑制了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3.评价n重要贡献:把国际收支同国内经济联系起来,提出通过采用与国内经济相适应的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且建立在宏观一般均衡的基础上,比微观的局部的弹性分析法有所进步,并强调了政策配合的意义。n吸收论没有涉及国际资本流动,这对于国际收支理论来说,是一

42、个很大的缺陷。三、货币分析法三、货币分析法n货币分析法是70年代兴起的,建立在货币主义学说基础上的国际收支失衡的分析方法。货币分析法分析法在两方面有别于传统的弹性论和吸收论:n第一,货币论将国际资本流动也作为考察对象,强调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而非贸易差额。n第二,传统理论注意对线上项目的分析,而货币论则主张从线下项目分析,视线下项目差额为线上项目交易的结果。在货币论看来,线下项目交易即国际储备额的变动,进一步来看是货币市场均衡的结果。1.三个基本假定:n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n从长期来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n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

43、,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2.基本观点:基本观点:n*货币分析法分析法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n一国货币供给又来源于国内外两方面的资产业务:nMs=m(D+R)nD为国内货币供应基数,R为外国货币供应基数,以国际储备为代表,m为货币乘数nm=1, Ms=D+RnMd=MsnMd=D+RnR=Md-Dn综合来看,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是一国货币市场供求存量失衡的反映。n国际收支是一个货币现象n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国内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国内货币需求量n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实际货币余额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3.货币论对货币贬值的分析n假设“一价定律”成立(Pd

44、=ePf)nMd=ePff(Y,i),e为汇率,Pf为外国的价格水平n当本国货币贬值,e上升,国内价格上升,从而使得净出口增加。n贬值,导致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而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4.政策主张n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都是货币的原因,因此,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解决。货币政策即货币供给政策,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n不主张政府视国际收支的顺、逆差而频繁变动货币政策,而应执行稳定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5.评价n货币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唤醒了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新重视。主要缺陷:n第一,它假定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当稳定的。但在短期内,货币需求往往是很不稳定的,也很难不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n第二,货币论还假定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n第三,它强调一价定律的作用,但尤其从长期来看,一价定律往往是不能成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