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1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近几年在河南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玉米粗缩病,俗称“小矮子玉米”、“小老爷玉米”、“万年青玉米”“生姜玉米”。是玉米极易感染的病毒危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降低玉米产量。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严重时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由于灰飞虱数量增加、带毒率升高,该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并呈继续加重的趋势。2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玉米粗缩病病害症状3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4玉米粗缩病病害
2、及防治措施5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6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1、玉米粗缩病主要靠灰飞虱传播,灰飞虱有趋绿特性,小麦收获后向玉米迁移。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苗期特别是5叶期前为敏感期,2叶1心时最易感,播种早的夏玉米敏感期因为与灰飞虱重发期正好吻合而更容易感染此病。在玉米5至6片叶即可显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玉米出苗后染病,植株心叶出现扭曲,病叶浓绿,叶片短厚,硬而脆,密集丛生,叶背面叶脉上出现蜡白色条状突起,植株出现死苗、弱苗,一般需要毁种。玉米35叶期染病,植株上部节间矮缩,叶片丛生青绿,多数
3、不能抽穗结实,造成严重减产。57叶后染病,病株矮化,叶片浓绿,虽能抽穗结实,但经济产量较低。有的还出现一些苞叶短,包不住雌穗,外露的雌穗上没结子粒的现象,这是少见的后期染病现象病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病株分蘖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轻者虽抽穗,但半包在喇叭口里,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雌穗花丝不发达,结实少,重病株多提早枯死或绝收。至9至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
4、,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7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发生规律玉米粗缩病以带毒灰飞虱传播病毒。灰飞虱若虫或成虫在地边杂草下和田内麦苗下等处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春季带毒的灰飞虱将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小麦上,以后由小麦和地边杂草等处再传到玉米上。此病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灰飞虱田间数量和带毒个体的多少,早播玉米发病重于晚播玉米,靠近地头、渠边、路旁杂草多的玉米发病重,靠近菜田等潮湿而杂草多的玉米发病也重,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一定差异。8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9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10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11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发病条件毒源、介体、玉米感病品种是该
5、病发生的3个必要条件。当毒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并有足够的介体和感病品种时,就有可能造成该病发生流行。介体的生长繁育、群体数量与气候因素、寄主植物关系密切。品种是否感病与种植品种有关,也与环境条件、自身发育阶段有关。a.毒源量。多数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是玉米粗缩病毒的寄主植物,所以在生产中,管理粗放、杂草多的玉米田比管理精细、杂草少的发病重。而前茬的小麦丛矮病发生重的地块发病重,这是由于小麦丛矮病病株中混有玉米粗缩病病毒,而它们均由灰飞虱传毒引起。b.玉米的播期及田间杂草。玉米的播期不同,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在早播玉米田、贴茬播种杂草多的玉米田、果园改种玉米的田块、农林交错和沟边、道旁杂
6、草多的玉米田发生比较严重。玉米不同生育期感病程度差异较大,感病越早,病情越重。一般玉米出苗至7叶期是对该病的敏感生育期。c.气象条件。近年来秋季气温偏高,传毒昆虫危害时间长,致使越冬毒源增加。冬季气温偏高,灰飞虱等传毒昆虫越冬死亡率低,致使虫源基数较高,从而加重病害发生。d.玉米品种抗病性。目前种植的大部分品种对病毒病中感或高感,抗病品种很少,高抗品种更少。因此,一旦传毒介体增多,就会促进该病发生流行。12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病虫害发生规律 灰飞虱在本地一年可发生5-6代,危害玉米盛期在初夏56月份,即第一、二代。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是越冬代灰飞虱成虫(大多短翅型)高峰期;在5月中旬是一
7、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在麦田、沟边、田埂的禾本科杂草上原地繁殖一代,一代成虫(大多是长翅型)随即迁飞到玉米田等传毒危害;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麦子、油菜收割后是第二代灰飞虱转移盛期。蚜虫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玉米上发生。要控制灰飞虱的传毒危害,主要抓住灰飞虱第一代和第二代成虫的高峰期和转移盛期。防治玉米粗缩病应及早动手,绝不能像有的农户那样,等看到玉米感病后才喷药防治,那就为时已晚。我市玉米播种期大概在5月20日-6月25日之间。这期间正值灰飞虱活动盛期,无法通过错播种期的方法防治此病,防止工作尤为艰巨。此时正值小麦成熟后其,部分农民漠视麦田后期管理,使灰飞虱等虫害侥幸生存,危害夏季作物生
8、长。因此防治玉米粗缩病应从小麦后期管理开始,抓好小麦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丰产的保证,又是对夏季玉米免受粗缩病危害的重要措施。13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防治玉米粗缩病具体方法对该病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压低虫源,使玉米对粗缩病毒的敏感生育期避开灰飞虱成虫传毒盛期,从而避开危害。a.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尽管目前主栽品种中缺乏抗病良种,但品种间抗性是有差异的。可以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等品种。同时应注意合理布局,避开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b、根据该病发病规律,玉米幼苗期易感病。播期应尽量调整到使玉米幼苗感
9、病期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大力推广贴茬直播或小麦收割后灭茬抢播。c.清除杂草,控制毒源,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玉米田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14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消灭传毒介体(灰飞虱)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药剂拌种或包衣。用内吸杀虫剂或包衣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害传播。(1)调整玉米播期,使其避开灰飞虱,(2)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玉米植株抗病力(3)改套种玉米为上下两茬播种模式(4
10、)间苗时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5)玉米用拌有益组合二次包衣功效特点:(1).包衣后有效控制灰飞虱的发生,防治玉米粗缩病。(2).防治玉米蚜虫、蓟马等刺吸口器害虫的危害。(3)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4).促根壮苗、苗齐苗壮、根系发达、提高抗旱抗逆能力。(5.)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黑粉病等。(6).调节生长,增加产量26%以上。7.安全无公害,无残留,对人畜安全。15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16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17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60克拌有益加进口杀菌助剂兑水200-300ml拌种2025斤,晾干后播种。用30克拌有益加进口杀菌助剂兑水100-200ml拌种1015斤,晾干后播种。用15克拌有益加进口杀菌助剂兑水50-100ml拌种68斤,晾干后播种。拌有益玉米拌种示范效果对比反馈:玉米使用拌有益以后:根壮、须根多、茎杆粗壮,没有蚜虫发生;粗缩病明显减少;病害减轻;秃尖现象少,籽粒饱满,亩增产150斤以上。对夏播玉米要清除田间、地边、畦梗杂草。18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19玉米粗缩病病害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