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疗法护资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9034763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体疗法护资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液体疗法护资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液体疗法护资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液体疗法护资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液体疗法护资培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疗法护资培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疗法护资培训PPT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补液小儿补液液体疗法液体疗法 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儿童体液平衡特点: 1、体液的总量与分布、体液的总量与分布 2、体液的电解质组成、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3、儿童水代谢的特点、儿童水代谢的特点儿童体液容量特点儿童体液容量特点总体液容量比例高总体液容量比例高体液比例高体液比例高水需求量大水需求量大水分代谢快水分代谢快调节功能差调节功能差易水盐紊乱易水盐紊乱儿童体液代谢特点儿童体液代谢特点途径:途径:七、治疗七、治疗-液体疗法液体疗法口服口服(ORSORS液)液)静脉静脉适应症、种类、原则适应症、种类、原则&成分:成分: 氯化钠氯化钠 3.5g3.5g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枸橼酸钠枸橼酸钠) 2.

2、5g(2.9g) 2.5g(2.9g) 枸橼酸钾枸橼酸钾 1.5g1.5g 葡萄糖葡萄糖 20.0g 20.0g 加水到加水到 1000ml1000ml&张力:张力:2/32/3张张(电解质(电解质 220mmol/L220mmol/L)&理论基础:理论基础:NaNa+_+_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制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制。口服补液疗法(口服补液疗法(ORTORT)(oral rehydration treatmentoral rehydration treatment) WHOWHO推荐:推荐:&适应症适应症: 腹泻时脱水的预防;腹泻时脱水的预防; 轻度脱水;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

3、障碍者。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禁忌症(禁忌症(2/32/3张张): 明显呕吐、腹胀;明显呕吐、腹胀; 休克、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心肾功能不全; 新生儿;新生儿; 有严重并发症者。有严重并发症者。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ORSORS)&轻度脱水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脱水中度脱水80100ml/kg。 &无明显脱水者,每天给予无明显脱水者,每天给予50ml/kg,少量频服,少量频服,并根据病情增减。并根据病情增减。 &812小时内补足累积损失量;小时内补足累积损失量;&1216小时内维持补液小时内维持补液(需稀释一倍后用需稀释一倍后用)。 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ORSO

4、RS)治疗治疗-液体疗法液体疗法(预防脱水)(预防脱水)(预防脱水)(预防脱水)&从从患儿腹泻的一开始患儿腹泻的一开始,就给口服,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足够的液体以以预防脱水。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儿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母乳喂养儿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选择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选择ORSORS或食物基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用水。&建议在建议在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6月,月,50ml50ml;6-26-2岁,岁,100ml100ml;2-102-

5、10岁岁150ml150ml;1010岁以上的患儿或成人能喝多少给多少)岁以上的患儿或成人能喝多少给多少)直直到腹泻停止。到腹泻停止。等张液:溶液的渗透等张液:溶液的渗透压接近血浆压接近血浆如如0.9%NaCl0.9%NaCl、1.4%NaHCO1.4%NaHCO3 3而而10%NaCl10%NaCl、5%NaHCO5%NaHCO3 3、10%KCl10%KCl为为高张液高张液GSGS不算张力不算张力等渗液与等张液等渗液与等张液&等张液等张液=等渗液,等渗液等渗液,等渗液等张液等张液&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等张液等张液&张力张力=含钠溶液在整个溶液中所含比重含钠溶液在整个溶液中所含

6、比重等渗液与等张液的关系等渗液与等张液的关系静脉补液的常用液体静脉补液的常用液体 非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v 5%GS or 10%GS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v0.9%NaCl or 10%NaCl (最高静脉使用浓度为最高静脉使用浓度为3%)v 5%NaHCO3 or 1.4%NaHCO3 (5%NaHCO3 稀稀释释3.5倍倍)v10%KCl (需稀释至需稀释至0.33%浓度浓度, 即即100ml水中最水中最多配置多配置3ml 10% KCl)v10%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 需稀释后缓慢滴注需稀释后缓慢滴注常用溶液配制常用溶液配制溶液溶液盐水盐水盐水盐水 糖糖糖糖 碱碱碱碱 液体张力

7、液体张力 0.90%0.90%0.90%0.90%5%GS5%GS5%GS5%GS1.4%NaHCO31.4%NaHCO31.4%NaHCO31.4%NaHCO3 2:12:1等张含钠液等张含钠液2 2份份1 1份份等张等张 2:3:12:3:1含钠液含钠液2 2份份3 3份份1 1份份1/21/2张张2:6:12:6:1含钠液含钠液2 2份份6 6份份1 1份份1/31/3张张4:3:24:3:2含钠液含钠液4 4份份3 3份份2 2份份2/32/3张张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定:定量、定性、定速先快后慢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见尿补钾随时调整随时调整七、治疗七、治疗-液体疗法液体疗

8、法(纠正脱水)(纠正脱水)(纠正脱水)(纠正脱水)总总液液量量累积损失量累积损失量发病至开始治疗前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继续损失量治疗中继续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基本生理机能所必需的水分和电解质七、治疗七、治疗-液体疗法液体疗法(纠正脱水)(纠正脱水)(纠正脱水)(纠正脱水)累积累积损失量损失量补充补充确定补液量确定补液量轻度:轻度:50ml/kg50ml/kg中度:中度:50100ml/kg50100ml/kg重度:重度:100120ml/kg100120ml/kg根据脱水程度、性质根据脱水程度、性质决定补液量、成分、速度决定补液量、成分、速度补充累积损失量补充累积

9、损失量补充累积损失量补充累积损失量累积累积损失量损失量补充补充确定补液成分确定补液成分确定补液速度确定补液速度等渗脱水:等渗脱水:1/21/2张张低渗脱水:低渗脱水:2/32/3张张高渗脱水:高渗脱水:1/31/51/31/5张张原则:先快后慢原则:先快后慢重症:先扩容重症:先扩容 20ml/kg20ml/kg 30 30 1h1h内内其余:其余:812h812h内完成内完成补充继续损失量补充继续损失量继续继续损失量损失量补充补充确定补液成分确定补液成分确定补液量确定补液量确定补液速度确定补液速度约为约为1040ml/kg.d1040ml/kg.d一般按一般按1/21/31/21/3张补给张补

10、给于补完累积损失后于补完累积损失后141416h16h内匀速滴入内匀速滴入原则原则:丢多少补多少,随时丢随时补,用类似的溶液补充补充生理需要量补充生理需要量生理生理需要量需要量补充补充确定补液成分确定补液成分确定补液量确定补液量确定补液速度确定补液速度约为约为6080ml/kg.d6080ml/kg.d(包括口服)(包括口服)一般按一般按1/51/5张补给张补给与继续损失量一起在与继续损失量一起在1416h1416h内匀速滴入内匀速滴入取决于尿量、不显性失水,一般比较恒定第一天的补液方案总结如下第一天的补液方案总结如下: 注:累积损失量,学龄前期及学龄期补液量应酌减注:累积损失量,学龄前期及学

11、龄期补液量应酌减1/41/41/31/3 v快速扩容阶段:快速扩容阶段:适用于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适用于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衰竭者,2:12:1等张含钠液等张含钠液20ml/kg20ml/kg于于30-6030-60分钟分钟内推注或滴注内推注或滴注v补充累积损失为主阶段补充累积损失为主阶段( (应扣除扩容液量应扣除扩容液量) ): 一般在初一般在初8-128-12小时内输入总液量的小时内输入总液量的1/21/2,和,和 含钠液的含钠液的2/32/3,约,约810ml/kg.h 810ml/kg.h v维持补液阶段:在以后的维持补液阶段:在以后的12-1612-16小时内把余量输小时内把

12、余量输完,约完,约5ml/kg.h5ml/kg.h。第一天静脉补液方案第一天静脉补液方案轻、中度:无须另行纠正轻、中度:无须另行纠正重重 度:使用碱性液度:使用碱性液 用用1.4%1.4%碳酸氢钠扩容碳酸氢钠扩容 1.4%1.4%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5%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稀释(稀释3.53.5倍为倍为等渗溶液即为等渗溶液即为1.4%1.4%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纠正酸中毒纠正酸中毒原则原则 有尿补钾(有尿补钾(铁定的原则铁定的原则) 用量用量 一般一般3 34 4 mmol/kg.dmmol/kg.d 重者重者4 46 6 mmol/kg.dmmol/kg.d 每日静脉补钾时间不短于每日静脉补

13、钾时间不短于8 8小时小时 氯化钾浓度不超过氯化钾浓度不超过0.3%0.3% 切忌静推切忌静推补钾一般持续补钾一般持续4 46 6天,重者延长天,重者延长纠正低钾纠正低钾 对营养不良、佝偻病患儿早期给钙对营养不良、佝偻病患儿早期给钙 输液中抽搐给输液中抽搐给10%10%葡萄酸钙葡萄酸钙5 5 10ml10ml 静注,必要时重复静注,必要时重复 钙剂无效试补镁钙剂无效试补镁钙、镁补充钙、镁补充 第二天以后的补液第二天以后的补液1 1) 补生理及继续损失量,口服或静滴补生理及继续损失量,口服或静滴 2 2) 生理维持量生理维持量 60 60 80ml/kg80ml/kg,1/51/5张张 3 3)

14、 继续损失量继续损失量 丢多少补多少丢多少补多少1/21/21/31/3张张 4 4) 二者二者12122424小时内均匀静滴小时内均匀静滴液体疗法液体疗法(纠正脱水)(纠正脱水)(纠正脱水)(纠正脱水)1.高渗性脱水补液应选择高渗性脱水补液应选择 A 等张含钠溶液等张含钠溶液B 5%葡萄糖葡萄糖C 1/2张含钠液张含钠液D 1/3张含钠液张含钠液E 2/3张含钠液张含钠液 2.不能测血钠时补液种类应选择不能测血钠时补液种类应选择 A 等张含钠液等张含钠液B 2/3张含钠液张含钠液C 1/2张含钠液张含钠液D 1/3张含钠液张含钠液E 1/4张含钠液张含钠液 3.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第一天静脉补

15、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第一天静脉补液总量为(液总量为(ml/kg) A 6090B 90120C 120150D 150180E 180210 4.小儿腹泻第一天补液方法,下列哪小儿腹泻第一天补液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项是错误的 A 低渗性脱水用低渗性脱水用4 3 2溶液溶液B 高渗性脱水用高渗性脱水用3 2 1溶液溶液C 等渗性脱水用等渗性脱水用2 3 1溶液溶液D 脱水性质不明用脱水性质不明用2 3 1溶液溶液E 同时见尿补钾同时见尿补钾46天天 5.2 3 1含钠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含钠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0.9%氯化钠氯化钠2份份B 5%葡萄糖葡萄糖3份份C 1.4%碳酸氢钠碳酸氢钠1份

16、份D 或或1.87%乳酸钠乳酸钠1份份E 1.2%氯化钾氯化钾1份份 6.小儿腹泻应用小儿腹泻应用2 1等张含钠液的适等张含钠液的适应证是应证是 A 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碍者B 中度脱水无循环衰竭者中度脱水无循环衰竭者C 补充继续损失量补充继续损失量D 补充生理需要量补充生理需要量E 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 7.小儿腹泻脱水无明显循环障碍时,小儿腹泻脱水无明显循环障碍时,前前812小时最合适的补液速度小时最合适的补液速度ml/(kg.h)是是 A 24B 57C 810D 1113E 1416 8.小儿腹泻中重度脱水伴低血钾时应小儿腹泻中重度脱水伴低血

17、钾时应 A 立即快速给予补钾立即快速给予补钾B 纠正脱水不必补钾纠正脱水不必补钾C 纠正脱水同时以纠正脱水同时以0.5%浓度缓慢补钾浓度缓慢补钾D 口服氯化钾口服氯化钾E 纠正酸中毒同时缓慢补钾纠正酸中毒同时缓慢补钾 9.小儿腹泻重度低渗性脱水第一天补小儿腹泻重度低渗性脱水第一天补液,下列哪项最适合液,下列哪项最适合 A 2 1含钠液含钠液B 2 3 1含钠液含钠液C 3 2 1含钠液含钠液D 4 3 2含钠液含钠液E 2 6 1含钠液含钠液. .10.对一例低渗重度脱水患儿进行补液,第一天用对一例低渗重度脱水患儿进行补液,第一天用4 3 2(2/3)混合液按)混合液按100120ml/kg给

18、予(暂先禁食给予(暂先禁食68小时)。所用小时)。所用4 3 2液的组成是液的组成是 A 4份份10%葡萄糖,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份生理盐水,2份份1.4%碳酸氢钠碳酸氢钠B 4份生理盐水,份生理盐水,3份份10%葡萄糖,葡萄糖,2份份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C 4份份5%葡萄糖,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份生理盐水,2份份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D 4份生理盐水,份生理盐水,3份份5%葡萄糖盐水,葡萄糖盐水,2份份11.2%乳酸钠乳酸钠E 4份生理盐水,份生理盐水,3份份5%葡萄糖,葡萄糖,2份份1.4%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11.一腹泻婴儿,体重一腹泻婴儿,体重6kg,中度脱水,中度脱水,血清钠血清钠135mmol/L,第一天补液总,第一天补液总量为量为 A 600720mlB 720900mlC 9001000mlD 9001080mlE 10001200ml 12.婴儿腹泻经第婴儿腹泻经第1天补液后脱水症状天补液后脱水症状改善,第改善,第2天后的处理应为天后的处理应为 A 停止补液,恢复正常饮食停止补液,恢复正常饮食B 口服补液,恢复正常饮食口服补液,恢复正常饮食C 给补累积损失给补累积损失+继续损失量继续损失量D 补充异常的继续损失补充异常的继续损失+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E 仅补生理需要量仅补生理需要量+钾盐钾盐 主讲人:郭云起主讲人:郭云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