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9028464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大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大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大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大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掌握物质的分类依据和分掌握物质的分类依据和分 类方法,了解胶体的性质及胶体的应用类方法,了解胶体的性质及胶体的应用【重点】【重点】从分类的角度了解胶体的性质从分类的角度了解胶体的性质【难点】【难点】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初中知识回顾初中知识回顾元素元素金属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化合物酸酸碱碱盐盐化化学学反反应应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氧化物氧化物物物质质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超市超市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

2、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超市的商品是分类摆放着。因为超市的商品是分类摆放着。第第1 1课时课时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法:把事物分类法:把事物 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2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 为了便于研究和掌握物质的性质,人们按照为了便于研究和掌握物质的性质,人们按照一定的分

3、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方法有 和和 。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1.1.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对事物以不同的(多种)对事物以不同的(多种) 标准进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特点: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同一特点: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同一 事物可同时分属不同类别。事物可同时分属不同类别。Na2CO3 钠钠 盐盐 碳酸盐碳酸盐Na2CO3阳离子阳离子阴离子阴离子 对于纯净物对于纯净物Na2CO3、Na2SO4、K2SO4、K2CO3 ,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们属,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们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于

4、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钠钠 盐盐Na2CO3K2SO4 钾钾 盐盐这是交叉分类么这是交叉分类么? ?为什么为什么? ?伪交叉伪交叉2.2.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对同一类事物进行再分对同一类事物进行再分 类的方法类的方法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 互独立、没有交叉的。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思考思考感悟感悟 1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提示 不一定,如由不一定,如由O O2 2与与O O3 3组成的气体组成的气体只有一种氧元素组成,但属于混合物。只有一种氧元素组成,但属于混合物。2、按

5、照物质的组成和顺序进行分类,、按照物质的组成和顺序进行分类,HNO3应属于应属于( ) 酸酸 氧化物氧化物 含氧酸含氧酸 难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一元酸一元酸 化合物化合物 A. B. C. D. B练一练练一练 下列化合物中既属于磷酸盐又属下列化合物中既属于磷酸盐又属于钾盐的是于钾盐的是( ) A. Na2CO3 B. K2SO4 C. (NH4)3PO4 D. K3PO4D 实践活动:下面分别以钙和碳为例,用化实践活动:下面分别以钙和碳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关系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关系CaCa(OH)2CaOCaCO3CH2CO3CO2CaCO3阅读阅读P25P26有关内容,并思考:

6、有关内容,并思考:1、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的组成?、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的组成?2、分散系可以如何分类?、分散系可以如何分类? 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二、分散系及其分类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的定义:分散系的定义: 由一种由一种( (或几种或几种) )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分散系的组成分散系的组成分散质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1 1、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的组成?、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的组成?问题:分散质或分散系所处状态有气、液、问题:分散质或分散系

7、所处状态有气、液、 固三种,可以形成几种分散系?固三种,可以形成几种分散系?分散质分散质气气液液固固分散剂分散剂气气液液固固9种种固固实实 例例空气空气云、雾云、雾烟、灰尘烟、灰尘泡沫泡沫牛奶、酒精的水溶液牛奶、酒精的水溶液糖水、油漆糖水、油漆泡沫塑料泡沫塑料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有色玻璃、合金有色玻璃、合金固固固固液液固固气气液液固固液液液液液液气气气气固固气气液液气气气气分散剂分散剂分散质分散质说明:许多分散系属于混合分散系,如空气中有烟尘说明:许多分散系属于混合分散系,如空气中有烟尘时,既有气、气分散系,又有气、时,既有气、气分散系,又有气、固分散系,它们同固分

8、散系,它们同时构成了复杂的分散系。时构成了复杂的分散系。 分散系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分散质粒子大小外观及稳定性外观及稳定性举例举例溶液溶液胶体胶体浊液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分散质粒子大小溶液溶液胶体胶体浊液浊液当分散剂是水或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其它液体时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特征。2、分散系可以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分散系可以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100 nm稳定、均一稳定、均一透明透明 较稳定、均一较稳定、均一有些透明(介稳)有些透明(介稳)不稳定、不均不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一、不透明饱和饱和NaCl溶

9、液溶液豆浆豆浆泥浆水泥浆水常见的胶体有:常见的胶体有: 淀粉溶液、豆浆、牛奶、果冻、血液、烟、云、雾、淀粉溶液、豆浆、牛奶、果冻、血液、烟、云、雾、墨汁、碳素墨水、肥皂水、墨汁、碳素墨水、肥皂水、Al(OH)3胶体、胶体、Fe(OH)3胶胶体等。体等。1 1、定义:、定义:2 2、本质特征:、本质特征:1nm1nm1010-9-9m m三、胶三、胶体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在1 1100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之间的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在1 1100 nm100 nm之间之间(决定了胶体的性质)。(决定了胶体的性质)。3. 胶体的分类胶体的分类: :F

10、e(OH)3 胶体胶体淀粉淀粉胶体胶体雾、雾、云、云、烟烟有色有色玻璃玻璃血液、血液、肥皂水肥皂水晨雾晨雾气气 溶溶 胶胶烟烟白云白云固 溶 胶烟烟水水晶晶有有色色玻玻璃璃科学探究科学探究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及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征胶体的制备实验及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征的比较:的比较: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蒸馏水、 25mlCuSO4溶溶液和液和25ml泥水。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 ,停止加热,停止加热

11、,即制得红褐色的即制得红褐色的 。 对比三种分散系:对比三种分散系:实验实验现象:现象:沸腾沸腾溶液呈红褐色溶液呈红褐色Fe(OH)3胶体胶体CuSO4溶液溶液均一、透明均一、透明Fe(OH)3胶体胶体有些透明、均一有些透明、均一泥水泥水不透明、不均一不透明、不均一2、把盛有、把盛有CuSO4溶液和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杯中的液体,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分别用激光笔照射杯中的液体,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察,记录实验现象。光束照射时的现象光束照射时的现象Fe(OH)3胶体胶体CuSO4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光亮的通路不产生光亮的通路不产

12、生光亮的通路3 3、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纪录实验现象、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纪录实验现象过滤后的现象过滤后的现象Fe(OH)3胶体胶体泥水泥水滤纸无残留,滤液仍为红褐色滤纸无残留,滤液仍为红褐色滤纸上有残留,滤液澄清透明滤纸上有残留,滤液澄清透明 说说明了胶体粒子能透过明了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浊液滤纸,浊液粒子不能透过滤纸。粒子不能透过滤纸。(1 1)介稳性)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其原因是: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其原因是:胶体粒子胶体粒子 相同,相互排斥;相同,相互排斥

13、;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所带电荷所带电荷4、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2 2)丁)丁达尔效应达尔效应(胶体的光学性质)(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散射而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丁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的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物理方法。4、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 (3 3)电)电泳泳-胶体的电学性质胶体的电学性质 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

14、在分散剂里做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做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做电泳电泳。 4、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阴极阴极阳极阳极(4 4)胶)胶体的聚沉(凝聚)体的聚沉(凝聚) 胶体微粒所带电荷被中和后,胶体形成沉淀析出。胶体微粒所带电荷被中和后,胶体形成沉淀析出。加加热胶体分散系热胶体分散系加加入电解质入电解质溶液溶液加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的胶体分散系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的胶体分散系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凝聚成大颗粒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凝聚成大颗粒加速运动,使易于形成大颗粒加速运动,使易于形成大颗粒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凝聚成大颗粒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凝聚成大颗粒使使胶体胶体凝聚

15、(怎样破坏胶体)的凝聚(怎样破坏胶体)的主要方主要方法有:法有:4、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胶体胶体的应用:的应用:(1)盐卤点豆腐)盐卤点豆腐(2)学习中用的墨水)学习中用的墨水(3)明矾净水)明矾净水(4)FeCl3 溶溶液用于伤口止血液用于伤口止血(5)水泥硬化)水泥硬化(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7)土壤胶体的保肥作用)土壤胶体的保肥作用 (8)入海口沙洲的形成)入海口沙洲的形成 练习练习1 1、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A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 B、是不是一种稳

16、定的体系、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 C、会不会产生丁达乐效应、会不会产生丁达乐效应 D 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粒子有没有带电荷2 2、胶体粒子的大小在、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之间,丁之间,丁达尓达尓 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 的形成的。的形成的。 3 3、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的是的是( )( ) A A、溶液、胶体、浊液、溶液、胶体、浊液 B B、浊液、胶体、溶液、浊液、胶体、溶液 C C、胶体、浊液、溶液、胶体、浊液、溶液 D D、浊液、溶液、胶体、浊液、溶液、胶体A1-100nm1-100nm光线的散射光

17、线的散射B B4、“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中,所形成的物质( )。)。 是溶液是溶液 是胶体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A. B. C. D.B B 能让小分子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一种多能让小分子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一种多孔性薄膜。孔性薄膜。 生物大分子不能自由通过半透膜,其原因是因为半生物大分子不能自由通过

18、半透膜,其原因是因为半透膜的孔隙的大小比离子和小分子大但比生物大分子如透膜的孔隙的大小比离子和小分子大但比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蛋白质和和淀粉淀粉小。小。四、胶体的提纯四、胶体的提纯渗析渗析半透膜:半透膜: 通过半透膜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来的操作。通过半透膜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来的操作。盛有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的半透膜浸在蒸馏水中:盛有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的半透膜浸在蒸馏水中:烧杯中的溶液加入烧杯中的溶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溶液有白色沉淀;烧杯中的溶液加入碘水无现象。烧杯中的溶液加入碘水无现象。 分散系分散系性质性质溶液溶液胶体胶体浊液浊液能否透过能否透过滤纸滤纸能否透过能否

19、透过半透膜半透膜能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能能不能不能能能小小结结:思考:渗析操作中如何改进实验可使胶体更思考:渗析操作中如何改进实验可使胶体更纯净纯净?更换蒸馏水,或在流动的蒸馏水中进行操作。更换蒸馏水,或在流动的蒸馏水中进行操作。分散系分散系溶液溶液浊液浊液胶体胶体分散质粒子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的直径 100 nm1100 nm分散质粒子分散质粒子实例实例外观外观稳定性稳定性能否透过滤能否透过滤纸纸能否透过半能否透过半透膜透膜鉴别鉴别10-9m10-7m10-910-7m单个小分子或离单个小分子或离子子酒精、氯化钠溶液酒精、氯化钠溶液均一、透明均一、透明稳定稳定能能能能无丁达尔效应无丁达尔效应静置分

20、层或静置分层或出现沉淀出现沉淀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稳定不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石灰乳、油水石灰乳、油水巨大数目分子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集合体许多分子集合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体或高分子淀粉溶胶、牛奶淀粉溶胶、牛奶均一、有些透明均一、有些透明较稳定较稳定能能不能不能第二节第二节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第第 1 1 课时课时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了解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性【重点】【重点】电解质

21、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难点】【难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溶液导电性溶液导电性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思考:思考:1、为什么金属可以导电?、为什么金属可以导电?2、为什么蔗糖溶液、酒精溶液、蔗糖固体、为什么蔗糖溶液、酒精溶液、蔗糖固体、NaCl 固体不能导电?固体不能导电?3、为什么磷酸溶液、为什么磷酸溶液、NaOH溶液、溶液、NaCl溶液溶液能导电?能导电?没有没有自由移动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的带电的粒子粒子有有自由移动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的带负电的电子电子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电离出带电电离出带电荷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荷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化合

22、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在水溶液或熔融在水溶液或熔融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状态下能否导电状态下能否导电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电解质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非电解质非电解质非电解质什么叫电解质?什么叫非电解质?什么叫电解质?什么叫非电解质?什么叫电解质?什么叫非电解质?什么叫电解质?什么叫非电解质?电电 解解 质:在质:在水溶液水溶液里里或或熔融状态熔融状态下下能能 够导电够导电的的化合物化合物。(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水溶液里里和和熔融状态熔融状态下下 都不导电都不导电的的化合物化合物。 常见非电解质常见非电解质:NH3、CO2等非金

23、属氧化物、等非金属氧化物、 大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等)大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等)常见的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酸酸 碱碱 盐盐 金金属氧化物属氧化物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注意的问题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注意的问题: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对化合物化合物而言,单而言,单 质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质。化合物在化合物在熔化熔化或或溶解于水溶解于水时时能否导电能否导电,是,是 判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依据。 但但有些物质其水溶液虽能导电但本身并不是电有些物质其水溶液虽能导电但本身并不是电解质。如解质。如NH3、SO2

24、、CO2等。等。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讨论分析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讨论分析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非电解质?金属铜金属铜 固态固态NaCl SO3 H2SO4碳棒碳棒 酒精水溶液酒精水溶液 KOH溶液溶液葡萄糖葡萄糖 KOH MgO 电电 解解 质:质:非电解质:非电解质: 单质与混合物单质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几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有什么不同几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有什么不同?影响其导电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其导电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单位体积溶液单

25、位体积溶液中中离子的多少离子的多少和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有关。( (即离即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溶液中离子电荷高低溶液中离子电荷高低单位体积溶液中的电荷数单位体积溶液中的电荷数补充:补充: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出离子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出离子 的电解质。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 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多数的盐如:强酸、强碱、多数的盐如:弱酸、弱碱、水等如:弱酸、弱碱、水等小试

26、身手:小试身手: 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哪些能导电? 金属铜金属铜 固态固态NaCl CO2 H2SO4 碳棒碳棒 酒精水溶液酒精水溶液 KOH水溶液水溶液 熔融状态的熔融状态的KNO3葡萄糖葡萄糖 氨气氨气电电 解解 质质:非电解质非电解质:能能 导导 电电:(二)电离(二)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电离发生的条件电离发生的条件1、溶于水、溶于水如酸、碱、盐在水中发生电离如酸、碱、盐在水中发生电离2、受热熔化、受热熔化如金属化合物(如金属化合物

27、(Na2O、NaCl、NaOH等)等)3 3、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用用化学式化学式和和离子符号离子符号来表示物质电离的来表示物质电离的式子。式子。NaCl = Na+ + Cl- 正确拆分离子、正确书写离子符号正确拆分离子、正确书写离子符号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等号右边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为等号右边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为0 0。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注意:注意:化学式化学式等号等号离子符号(代表水合离子)离子符号(代表水合离子)原子团不能拆。原子团不能拆。判断判断H2+H2SO4 SO42-+MgCl2 Mg

28、2+Cl-FeCl3Fe2+ 3Cl-1.H2SO42.Ba(OH)23.AlCl34.Na2CO35.NaHCO36.KAl(SO4)2H2SO4=2H+ + SO42-Ba(OH)2=Ba2+ + 2OH-AlCl3=Al3+ + 3Cl- Na2CO3=2Na+ + CO32- NaHCO3= Na+ + HCO3 -写出下列电离方程式写出下列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42-写出硫酸写出硫酸 硝酸硝酸 盐酸的电离方程式盐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 2H+ SO42- HNO3 H+ NO3- HClH+ Cl-酸的定义: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电离时生成的阳阳离子离子全

29、部全部是是氢离子氢离子的化的化合物。合物。电离后的共同特点是:电离后的共同特点是: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写出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判断它是否判断它是否是酸:是酸:NaHSO4Na+H+SO42-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和钠离子,不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和钠离子,不是酸。是酸。写出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写出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KOHK+OH- Ba(OH) 2 Ba2+2OH-电离后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电离后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碱的定义:碱的定义: 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

30、子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合物。命名命名为为“氢氧化某氢氧化某” “氢氧化(亚)氢氧化(亚)某某”。对照酸的定义对照酸的定义,请同学们尝试给碱下定义请同学们尝试给碱下定义NH3.H2O 电离可产电离可产生生NH4+和和OH-NH3.H2O是是碱吗?碱吗?写出硫酸铜写出硫酸铜 氯化钡氯化钡 硝酸钙的电离方程式:硝酸钙的电离方程式:CuSO4Cu2+SO42-BaCl2Ba2+ 2Cl-Ca(NO3)2Ca2+ 2NO3-盐的定义:盐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和酸根离子的化离子的化合物。合物。你能给出盐的定义吗

31、?你能给出盐的定义吗? 酸:酸:电离时生成的电离时生成的阳阳离子离子全部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物从电离的角度出发从电离的角度出发 碱: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的化合物,如物,如NaOH、KOH等等 盐: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H4)2CO3、NaCl等。等。判断正误判断正误 能电离出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的化合物叫做酸。 电离时生成的电离时生成的阳阳离子离子全部全部都是都是H H+ +的的化合物叫化合物叫酸酸Na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原因在水

32、溶液中能导电的原因 NaCl加入水中加入水中 水分子与水分子与NaCl晶体作用晶体作用 NaCl溶解并电离溶解并电离NaCl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原因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原因 NaCl晶体是由晶体是由Na+、Cl-按一定规律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列所形成的。晶体中紧密地排列所形成的。晶体中Na+、Cl-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 当熔融时,当熔融时,NaCl晶体中的晶体中的Na+、Cl-也能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熔融时也能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熔融时也能导电。也能导电。A:金属能导电,它是电解质。:金属能导电,它是电解质。B: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能导电,

33、NaCl溶液是电解质。溶液是电解质。C:固态:固态NaCl不导电,但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是电解质。D: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不导电,HCl不是电解质。不是电解质。 E:SO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但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但SO3 不是电解质。不是电解质。 X XX X X X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v归纳小结归纳小结(4 4)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解质的强弱与其 无关。某些盐如无关。某些盐如BaSOBaSO4 4、AgClAgCl等虽等虽 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是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是 的,所以它们是强的,所以它们是强 电解质。电解质。(5 5)电解质的

34、强弱与溶液导电性无必然联系。溶液的导电性强)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性无必然联系。溶液的导电性强 弱主要与溶液中弱主要与溶液中 有关。有关。(2 2)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 。单质、溶液既不是电解。单质、溶液既不是电解 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 3)电解质应是在一定条件下)电解质应是在一定条件下 的化合物。某些化合的化合物。某些化合 物,像物,像SOSO3 3、SOSO2 2、COCO2 2、NHNH3 3,它们溶于水生成了电解质而导,它们溶于水生成了电解质而导 电,但本身是电,但本身是 。 (1 1)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存在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存在

35、。自由移动的离子自由移动的离子化合物化合物本身电离本身电离非电解质非电解质溶解性溶解性完全电离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大小离子浓度大小化化合合物物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非电解质(酸碱盐金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大部分有机物)强电强电解质解质弱电弱电解质解质根据根据是否是否电离电离根据根据电离电离程度程度在水溶液中在水溶液中全部全部电电离成离成离子离子的的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在水溶液中部部分分电离成电离成离子离子的的电解质电解质强酸强酸 如如 强碱强碱 如如大多数盐大多数盐 如如弱酸弱酸 如如 弱碱弱碱 如如水水HCl H2SO4NaOH Ca(OH)2NaCl

36、BaSO4H2CO3 H2SO3NH3H2O 氧化物氧化物按组成分按组成分按性质分按性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SO2、CO2 ) ( Na2O、CaO)( Al2O3 )( SO2、CO2 )( Na2O、CaO)其他氧化物其他氧化物( CO、H2O2 )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uOCuO、MgOMgO、FeFe2 2O O3 3、FeOFeO性质性质:(1)+H:(1)+H2 2O-O

37、-碱碱 (2)+(2)+酸酸-盐盐+ +水水 (3)+(3)+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盐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非金属氧化物。SOSO3 3、SOSO2 2、SiOSiO2 2性质性质: :(1 1)+ +水水-酸酸 (2 2)+ +碱碱-盐和水盐和水 (3 3)+ +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盐 特点提醒特点提醒 氧化物分类中注意:氧化物分类中注意:(1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化合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化合物。(2 2)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

38、物,如NaNa2 2O O2 2属属 于过氧化物,于过氧化物,AlAl2 2O O3 3属于两性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MnMn2 2O O7 7属属 于酸性氧化物。于酸性氧化物。(3 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CO、 NONO等等(4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Mn2 2O O7 7解决学案后的思考题解决学案后的思考题和知识检测和知识检测碱碱按溶解性分按溶解性分可溶性碱可溶性碱( Fe(OH)3、Al(OH)3)( Mg(OH)2、Cu(OH)2)( NaOH、Ba(OH)2)按电离出按电离

39、出OH-的个数的个数分分难溶性碱难溶性碱一元碱一元碱二元碱二元碱多元碱多元碱( NaOH)( Mg(OH)2、 Ba(OH)2 )酸酸按组成元素分按组成元素分按挥发性按挥发性分分含氧酸含氧酸挥发性酸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HClHCl、HNOHNO3 3)(H H3 3POPO4 4)(HClHCl)(H H2 2COCO3 3、H H2 2SOSO4 4)按电离出按电离出H H+ +的个数分的个数分无氧酸无氧酸一元酸一元酸二元酸二元酸三元酸三元酸(H H2 2COCO3 3、H H2 2SOSO4 4)( HCl HCl 、HNOHNO3 3)(H H2 2SOSO4 4)盐盐无氧酸盐无氧酸盐按酸根是按酸根是否含氧分否含氧分含氧酸盐含氧酸盐KNOKNO3 3、KMnOKMnO4 4、FeSOFeSO4 4NaClNaCl、ZnSZnS、CaClCaCl2 2酸式盐酸式盐碱式盐碱式盐正盐正盐KHSOKHSO4 4、 Ca(HCa(H2 2POPO4 4) )2 2 CuCu2 2(OH)(OH)2 2COCO3 3NaClNaCl、 BaSOBaSO4 4按组按组成分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