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质量评估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共25张PPT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9027875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质量评估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共25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质量评估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共25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质量评估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共25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质量评估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共25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质量评估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共25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质量评估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共25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质量评估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共25张PPT(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第七单元质量评估试卷第七单元质量评估试卷1下图蒋介石与毛泽东合影是在( )A国民革命期间B红军长征期间C西安事变期间D重庆谈判期间D D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目的仅仅只是为其发动内战争取时间B毛泽东决定与国民党谈判的出发点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C谈判结果是双方签署“双十协定”,达成和平建国共识D在政治上获得主动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目的之一A A19451945年年8 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月,蒋介石

2、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国民党进攻大别山地区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B 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接着向其他各解放区发起全

3、面进攻,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接着向其他各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全国性的内战从此开始。全国性的内战从此开始。4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作战原则是(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B全面退缩,积蓄力量C主动出击,正面迎敌D建立敌后抗战根据地A A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主动撤离一些城市,集中优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主动撤离一些城市,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势兵力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5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胜利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蒋介石的主力B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

4、北的重点进攻D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6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 )A声东击西B诱敌深入C调虎离山 D迂回牵制C CB B7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制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是( )A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C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D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减租减息C C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又做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

5、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上述材料强调的是( )A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B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C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D9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的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天朝田亩制度D中国土地法大纲D D10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是( )A毛泽东、周恩来等主动撤出延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B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C百万雄师过大江,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D D1947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

6、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山,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1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12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D DC C淮海战役共歼灭敌军淮海战役共歼灭敌军5555万余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万余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131949年1月,获得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A北平 B锦州C南京 D上海14下列关于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7、( )A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B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C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D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决战A AC C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151949年4月南京解放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B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D统治中国的国民党政权垮台D D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16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

8、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 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A人民群众的支持B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C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A A17(每空2分,共10分)填空题。(1)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应邀参加重庆谈判是为了尽一切可能_。(2)1947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_的序幕。(3)1948年9月打响的辽沈战役解放了_全境。(4)1949年4月20日打响的渡江战役,解放了_,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争取和平争取和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17题10分,18题6分,19题12分,20题15分,21题9分,共52

9、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东北东北南京南京台湾台湾18(6分)连线题。重庆谈判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保卫延安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辽沈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平津战役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签订“双十协定”渡江战役彭德怀、贺龙19(12分)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1、图2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在这两个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哪两个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4分)西安事变,重庆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重庆西安事变,重庆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重庆谈判:国共两党就国内和平问题达成一致。谈判:国共两党就国内和平问题达成一致。(2)上述两个“一致”达成后的落

10、实情况如何?其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4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国共联合抗日;蒋介石撕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国共联合抗日;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发动了全面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全面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要基础;全面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该以民族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

11、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该以民族利益、大局为重。利益、大局为重。(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0(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民党军队与人民解放军力量对比变化情况如下表:1946年7月1947年6月1948年8月国民党430万373万365万共产党120万195万280万材料二“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了出来。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材料三蒋介石走投无路,于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作为缓兵之计。4月,国共代表在北平谈判,双方议定了一个以八项条件为基础的国内和平协定。但是,

12、国民党政府最后却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这样,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阴谋完全被揭穿了。材料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1)材料一反映了国共两党军队力量怎样的变化情况?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向哪个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4分)国民党军队数量不断减少,人民解放军数量不断增加;中原解放区。国民党军队数量不断减少,人民解放军数量不断增加;中原解放区。(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又指的是什么?(4分)(3)根据国共双方实力的变化,194

13、8年中共中央军委做出战略决战决策,先后发动了哪三大战役?(3分)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19471947年年6 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4)材料四中的这段命令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下达的,那么它是在哪一年下达的?(2分)(5)结合材料分析,下达上述命令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19491949年。年。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国

14、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民党反动派的上签字,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和平”阴谋完全被揭穿。阴谋完全被揭穿。2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民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情况如下表: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正规军队430万人130万人武器装备接受100万日军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装备支援武器装备比较落后,以步枪为主控制人口3亿多1亿多控制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材料二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如下图:材料三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下图为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2)材料二、三有何内在联系?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

15、学知识,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3分)人民解放战争开始时,在实力对比上,敌强我弱。人民解放战争开始时,在实力对比上,敌强我弱。(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军,使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军,使人民解放军兵源丰富;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前线,保证解放军打胜仗,最后夺取战人民解放军兵源丰富;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前线,保证解放军打胜仗,最后夺取战争的胜利。争的胜利。(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官兵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官兵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等。(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