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讲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9011360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讲解(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讲解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讲解主讲:杨志彪Email: QQ:362717475 tel:13871511396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软件组成和功能软件组成和功能 第一节 软件组成 第二节 软件功能 第三节 软件数据流程第二章第二章 软件的安装和运行软件的安装和运行 第一节 完整安装 第二节 升级安装 第三节 软件注册信息 第四节 动态链接库的注册 第五节 运行前的注意事项第三章第三章 软件的日常使用问题解答软件的日常使用问题解答 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 第三节 通讯组网接口软件第一章第一章 软件组成和功能软件组成和功能第一节

2、软件组成第二节 软件功能第三节 软件数据流程第一节 软件组成(1)两个辅助软件: 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AWSDataQC)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报警器(OSSMOClock)第一节 软件组成(2)系系统软统软件安装文件件安装文件夹夹和文件名和文件名内容内容文件文件夹夹文件名文件名(软件安装文件夹)OSSMO.exe地面气象测报软件执行程序SAWSS.exe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执行程序CNIS.exe通讯组网接口软件AWSDataQC.exe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OSSMOClock.exe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报警器软件BaseData.mdb逐日地面气象观测基本数据库模板文件RBaseD

3、ata.mdb逐日气象辐射基本数据库模板文件Help.chm系统帮助文件AWSDataQCHelp.chm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帮助文件软件修改说明.txt每次软件升级修改的内容ComponentsAwsDriversCAWS600SE.drv华创升达高科技发展中心和天津气象仪器厂自动气象站(带辐射)接口CAWS600SE_N.drv华创升达高科技发展中心和天津气象仪器厂升级后自动气象站接口CAWS600BS.drv华创升达高科技发展中心和天津气象仪器厂自动气象站接口CAWS600BS_N.drv华创升达高科技发展中心和天津气象仪器厂升级后自动气象站接口Milos500.drvVaisal

4、a公司Milos500型自动气象站接口Milos520.drvVaisala公司Milos520型自动气象站接口DYYZII.drv长春气象仪器厂自动气象站接口DYYZIIB.drv长春气象仪器厂升级后自动气象站接口ZQZ_CII.drv江苏无线电研究所自动气象站接口ZQZ_CIIB.drv江苏无线电研究所升级后自动气象站接口ZDZII.drv广东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自动气象站接口RadPara.ini辐射传感器参数配置文件ControlsGraph.ocx要素曲线和直方图显示控件Woei.ocx要素图形显示控件组IPEdit.ocxIP地址输入控件NewEX.ocx文件夹浏览器控件Threed

5、32.ocx3D控件FlexCell.ocx仿电子表格控件第一节 软件组成(3)系系统软统软件安装文件件安装文件夹夹和文件名和文件名内容内容文件文件夹夹文件名文件名ComponentsNetLinkDialNet.dll使用拨号方式进行FTP传输文件FTP.dll直接进行FTP传输文件Lan.dll使用局(广)域网进行FTP传输文件SZTH.dllGPS/Met资料的FTP传输RegDllSawssParaSet.dllSAWSS参数设置动态链接库SysDemand.dll系统配置文件处理动态链接库AwsFile.dll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处理动态链接库SysTool.dllSAWSS工具项动态

6、链接库ParameterSet.dllOSSMO参数设置动态链接库Tools.dllOSSMO工具项动态链接库DataPrint.dll各定时和日数据打印输出动态链接库AuditingFile.dll各类数据文件审核动态链接库Year15TimeSegmentR.dll挑选年时段最大降水量和雨量连续曲线显示的动态链接库FileConvert.dll各类数据文件读写和转换动态链接库ReportPrint.dll各类报表输出动态链接库WorkManage.dll管理工具动态链接库JpegEncoder.dllJPG文件解码器Encryption.dll文件加密器SysConfigSysPara.i

7、ni系统运行配置文件UserOpt.ini系统运行界面和文件打开路径配置文件Comset.ini自动气象站与采集器通信端口参数配置文件NetSet.ini自动气象站组网通信传输参数配置文件SysLib.mdb台站参数数据库文件AuxData.mdb台站辅助参数数据库文件第一节 软件组成(4)系系统软统软件安装文件件安装文件夹夹和文件名和文件名内容内容文件文件夹夹文件名文件名AWSSourceSAWSS运行时生成存放自动气象站采集生成的原始数据文件AWSNetSAWSS运行时生成存放自动气象站组网上传的数据文件BaseDataOSSMO运行时生成存放经过人工处理的,包括人工和自动观测的全部数据的

8、文件,即月基本数据文件SYNOPOSSMO运行时生成存放各类气象报文文件ReturnReceipt存放上传报文文件后的回执文件ReportFileOSSMO运行时生成存放月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及其相关内容AuditingListOSSMO运行时生成存放月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的格检审核信息文件InfoFileOSSMO运行时生成存放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信息化文件RpicOSSMO运行时生成存放月年报表的位图文件WorkQualityDailyNote.mdb值班日记数据库WorkLog.cel值班日记输出模板文件WorkQualityA.cel自动观测站地面测报工作质量报告模板文件WorkQu

9、alityM.cel人工观测站地面测报工作质量报告模板文件第二节 软件功能(1)n1、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SAWSS)是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与计算机的接口软件,它能实现对采集器的控制;将采集器中的数据实时的调取到计算机中,显示在实时数据监测窗口,写入规定的采集数据文件和实时传输数据文件;对各传感器和采集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挂接,可以实现气象台站各项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的处理;还能与中心站相联实现自动气象站的组网。SAWSS与自动站采集接口采用ActiveX DLL的方式进行连接,不同型号的自动气象站只要遵循自动气象站数据接口标准,建立相应

10、的动态链接库,即可实现与本软件的挂接。目前可以挂接的自动气象站包括华创升达高科技发展中心和天津气象仪器厂的CAWS系列、Vaisala公司的Milos系列、长春气象仪器厂的DYYZ系列、江苏无线电研究所的ZQZ_C系列和广东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的ZDZII型。该软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查询、自动站维护、系统参数、工具和帮助等。第二节 软件功能(2)n2、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perational Software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英文简写为OSSMO)是针对各类气象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

11、工作和各级审核部门的资料处理而编制的一套综合业务应用软件。适用于人工观测和自动站观测方式的各类气象观测站,以及各级审核部门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模式文件的审核及信息化处理,并充分考虑了与原地面测报软件数据格式的兼容,以满足对原数据格式文件的处理。功能模块包括参数设置、自动站监控、观测编报、数据维护、报表处理、工作管理、工具、外接程序管理和帮助等九个部分,各部分由若干个子功能项组成。功能功能组成组成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参数设置台站参数设置气象站基本参数,观测任务,各类气象报告的编报参数省区台站参数设置所辖气象站基本参数仪器检定证数据气象站现用仪器的检定证数据(包括辐射仪器)旬月历史数据编发气象旬月报和气

12、候月报所需的气候资料地面审核规则库设置地面要素数据实时判断的气候极值和月数据文件审核的规则库辐射审核数据设置气象辐射数据实时判断的气候极值和月气象辐射数据文件审核的规则库文件传输路径设置发送气象报文时,远程计算机的有关信息自动站监控链接“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观测编报定时观测用于定时观测记录的维护、计算和数据保存,并形成正点实时上传数据文件天气报(代航空报)用于定时观测记录的维护、计算编报、报文发送和数据保存,并形成正点实时上传数据文件天气加密报(代航空报)热带气旋加密报(代航空报)重要天气报用于重要天气报数据的输入、编报、报文发送加密雨量报用于定时观测记录的维护、计算编报、报文发送和数据保存,

13、并形成正点实时上传数据文件航空报(代危、解报)用于航空报(代危、解报)数据的输入、编报、报文发送危险报用于危险报数据的输入、编报、报文发送解除报用于解除报数据的输入、编报、报文发送气象旬月报用于气象旬月报数据的统计、输入、编报、报文发送气候月报用于气候月报数据的统计、输入、编报、报文发送校对气温/气压/降水量用于定时观测和编报时,对将要用到的过去时次的数据进行校对查阅报文文件用于查阅历史报文文件,便于下班对上班报文内容的校对功能功能组成组成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数据维护逐日地面数据维护用于对每天定时观测编报保存在基本数据库B文件中的资料和Z文件读取资料进行维护逐日辐射数据维护用于每天从H文件读取资料

14、,进行必要的维护后存入全月逐日辐射数据库RB文件,或直接输入各日辐射数据形成全月辐射数据库RB文件B和采集数据文件备份用于对月基本数据库B文件、自动站正点地面常规要素数据Z文件、正点辐射数据H文件和分钟数据文件进行备份B文件A(J)文件用于对定时观测编报和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形成的B文件进行转换,形成月地面气象资料格式文件(A文件和J文件)Z文件A文件用于对Z文件进行转换,形成月地面气象资料格式文件(A文件)RB文件R文件用于对逐日辐射数据维护形成的RB文件进行转换,形成月气象辐射资料格式文件(R文件)H文件R文件用于对H文件进行转换,形成气象辐射资料格式文件(R文件)A文件维护用于建立或修改A文

15、件格检审核A文件用于对A文件的全部数据进行格式检查和对各记录进行相关审核,并对审核单进行维护J文件审核维护用于对J文件的全部数据进行格式检查和对各记录进行相关审核,给出疑误信息,并对J文件进行维护Y文件维护用于建立或修改Y文件格检审核Y文件用于对Y文件的全部数据进行格式检查和对各记录进行相关审核,给出疑误信息R文件维护用于建立或修改R文件格检审核R文件用于对R文件的全部数据进行格式检查和对各记录进行相关审核,给出疑误信息自动站与人工观测对比用于单轨运行的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记录的对比分析报表处理编制地面月报表在A文件的基础上,进行有关统计,编制出可视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编制辐射月报表在R文件的基础

16、上,进行有关统计,编制出可视的气象辐射记录月报表编制地面年报表在Y文件的基础上,编制出可视的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功能功能组成组成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工作管理操作员管理设定对软件有不同操作权限的值班人员交接班登记确定值班人员和上下值班员的交接班时间值班日记值班日记登记和查阅,值班日记的维护台站值班任务设定本站各班次固定工作基数、工作任务以及临时任务和对应基数地面测报质量维护根据值班日记自动统计气象站地面测报工作质量,气象站及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地面测报业务质量统计,编制地面气象测报质量报表系统日志查阅器查看系统运行情况工具文件转换服务包括Z、H文件老格式转化为新格式,原自动站采集的辐射数据文件(D文件)转

17、为新格式的H文件,A、R、J文件老格式转化为新格式,原月数据文件(D文件)转化为新格式的A文件,A文件与信息化数据文件A0(A6)、A1(A7)的相互转换毛发表订正系数计算用来求取毛发表订正系数降水量五分级计算利用本站前30年逐月降水量数据统计出降水量五分级数据重力加速度计算用来计算本站实际重力加速度湿度/气压计算用于湿度和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计算湿度计算用于湿度计算气压计算用于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计算大气浑浊度计算用于大气浑浊度计算可照时数计算根据经度、纬度和日期,计算出相关可照时数日出日落时间表根据经度、纬度和年份计算出全年逐日日出和日落时间气压简表制作用于制作本站气压简表和海平面气压简表

18、遮蔽图制作用于有辐射观测任务的观测站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文件传输支持网络共享文件夹和具有FTP服务功能的文件传输数据库压缩重新安排数据库文件在磁盘中的存储位置,以提高对数据库操作的速度和减少数据库文件的存储空间外接程序外接程序管理器设置需要挂接到本软件的外接应用程序帮助内容提供软件技术操作手册的全部内容修改说明阅读软件升级的修改说明关于提供软件版本信息和技术支持第二节 软件功能(6)n3、自动站接口自动站接口它是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与采集器通讯的驱动程序,各类型的自动气象站按照统一的自动气象站控制接口设计规定,以Active X动态链接库的方式形成,实现对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自动站与计算机的

19、对时、参数设置、计算机终端对自动气象站的监控等功能。n4、通讯组网接口软件通讯组网接口软件通讯组网接口软件(Communication Network Interface Software,简称CNIS)是自动气象站采集计算机与中心站服务器的接口软件。它也可作为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的子软件,实现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的自动上传;中心站对自动气象站的远程控制,包括采集器终端控制、通讯命令的接收及解析执行等;提供对网络状况的监视和通信传输情况的查询。CNIS必须与配套的中心站组网软件相连,才能实现自动气象站的组网。第二节 软件功能(7)n5、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自动气象站

20、数据质量控制软件(AWSDataQC)是为了台站级对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进行质量控制的需要而编写。它既可作为地面气象测报系统业务软件的组成部分,又可作为一个完整独立软件。软件主要包括文件、质量控制、要素曲线、工具和帮助等功能。软件功能的实现由文件开始,并支持多文档打开,通过打开的文档能够实现数据审核,定位错误或疑误数据,指导对数据文件的维护,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第二节 软件功能(8)n6、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报警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报警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报警器(OSSMOClock)是极光多能闹钟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的专用版,以实现对定时观

21、测、固定时间发报、自动气象站大风记录和各种要素阈值的报警。该报警器是一款个性化的定时报警软件,这些个性化设置通过数字钟及石英钟的切换、面板设置、换肤和响铃参数等菜单来实现。用户可依个人喜好设置软件界面,将石英钟模式切换为液晶数字模式,或将液晶数字模式切换为石英钟模式,可多级放大、缩小石英钟图片,设置时钟上的时钟的大小、颜色,通过换肤可以自选石英钟图片。可支持计算机系统喇叭和音箱响铃或音乐提示,确保计算机没有声卡也能正常实现报警功能。支持自谱喇叭音乐功能,可以播放自己编辑好的喇叭歌曲;程序也支持播放WAVE、MIDI音乐的音箱提醒方式。软件的所有设置均只需一次设置,下次运行自动生效。启动地面气象

22、测报业务软件(OSSMO)和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SAWSS)均会自动启动本软件。软件具有三种类型的响铃报警时间设置,即固定响铃时间、重要日期提醒和临时报警设置,定时观测、固定时间发报任务可从OSSMO的参数库中导入,存入固定响铃时间配置文件(OSSMOClock.ini)中,自动气象站大风记录和各种要素阈值的报警信息可在SAWSS运行中,实时数据采集时,将达到标准的信息写入重要日期提醒参数文件(OSSMOAlarm.dat) 。第三节 软件流程第二章第二章 软件的安装和运行软件的安装和运行 第一节 完整安装 第二节 升级安装 第三节 软件注册信息 第四节 动态链接库的注册 第五节 运行前的注意

23、事项第一节 完整安装软件安装的路径可在任意盘符,但不能直接安装在根目录下,即在安装过程中,在选择目的文件夹时,不能是“C:”或“D:”等,必须其后跟文件夹,如“C:OSSMO 2004”或“D:OSSMO 2004”等;若在计算机中已安装该软件,不能再将软件安装另一个文件夹,这是因为软件安装时,对软件安装路径和版本信息写入了注册表,其中安装路径是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的默认路径,也是为升级安装获取路径的依据;操作系统为Windows98时,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RPC占位符问题时,可到网址:http:/ 2004”进行卸载,不能通过删除文件的办法删除。软件不慎安装到了根目录下,会影响SAWSS的数据采

24、集。应先正确卸载,再重新完整安装。第二节 升级安装升级安装只能针对已经安装过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的用户,升级包文件名为“OSSMO_UpdatePackx.xx.xx.exe”,其中“x.xx.xx”为每次升级的版本号,其内容包括了本次升级需要更新的文件。软件升级不会修改参数库文件,不会造成对参数库文件和各种数据文件的改变。升级安装时,必须确保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全部退出运行。升级过程应避开自动气象站正点采样时间。升级完成后,一般均不需重新启动计算机,直接启动SAWSS及相应软件运行。软件每次升级,都会更新修改说明,其文件在软件安装的文件夹下,文件名为“软件修改说明.txt”,需仔细阅

25、读,弄清修改的内容,对软件升级后解决可能产生的问题会有所帮助,或者判断是否会有操作不当的情况。“软件修改说明.txt”的内容也可点击OSSMO软件的帮助菜单项下的“修改说明”进行阅读。第三节 软件注册信息本系统软件的注册表内容在软件完整安装后自动形成。放在“HKEY_LOCAL_MACHINE”根键下的“SoftwareHysoftOSSMO 2004”主键中,其中主要有Elements、Users、Tools等键。Elements键结构此键为系统软件安装后的基本信息,包括InstallDir和CurrentVersion等两个项,其中InstallDir为软件安装路径,在进行升级安装时,安装

26、程序会自动获取该值,将升级内容安装至该路径下,该项值还是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进行采集数据写入和获取参数的路径,所以该注册项值绝不允许被修改;CurrentVersion为版本信息。Users键结构此键主要保存系统合法用户的登录信息,其中包括Administrator和User两个子键,这两个子键下面存在两个项,分别是UserName和Password,该值为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进行参数设置之前的“用户登录”确定内容。第四节 动态链接库的注册(1) 除软件安装文件夹下扩展名为exe文件外,在Components文件夹下的四个文件夹即AwsDrivers、Controls、RegDll、NetLink

27、的扩展名为drv、dll、ocx的文件,均为系统软件的运行程序文件,这些文件大部分采取ActiveX Dll方式编写,均需进行注册。在完整安装和升级安装过程中,会自动进行注册。 对上述drv、dll、ocx文件可采取复制的方式进行更新,此时复制完成后必须进行人工注册,其方法是:通过写字板建立一个批处理文件,例如:OSSMO_DLL_WinXP.Bat,需对“D:OSSMO 2004ComponentsAwsDrivers”下的自动气象站驱动程序“ZQZ_CII.drv”进行注册,则其内容为: C:windowssystem32regsvr32.exe ZQZ_CII.drv其中,“C:wind

28、ows”为操作系统的安装路径,“regsvr32.exe”为操作系统的注册命令,regsvr32.exe与ZQZ_CII.drv之间有一个空格。第四节 动态链接库的注册(2)将OSSMO_DLL_WinXP.Bat复制到“D:OSSMO 2004ComponentsAwsDrivers”文件夹,运行OSSMO_DLL_WinXP.Bat,注册完成系统会给出注册成功的信息,若不能完成注册,应检查批处理命令中各个字符是否正确,路径设置是否正确。若需注册其他程序文件,则修改批处理命令后的被注册文件名,并将文件复制到相应文件夹,运行即可。 上述操作也可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直接键入命令进行,但必须注意有

29、关路径正确。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的方法是:“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或“开始”“搜索”“文件或文件夹”填入cmd.exe,找到后双击运行,或“开始”“运行”,在“打开”输入框填入cmd即可。 若在软件运行中出现类似于“运行时错误-2147024770(8007007e)Automation错误”或“对象变量或With块变量没有设置!”的错误提示后,软件自动退出,一般为相应动态链接库程序不存在或注册不正确所致。处理办法一,升级安装软件;方法二,判断是何动态链接库程序出现的错误,再对该文件进行人工注册。第五节 运行前的注意事项(1)n1、系统显示属性设置系统显示属性设置为了保证业务软件的

30、窗口界面的正常显示,对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需在系统的显示属性中,将“窗口和按钮”改为“Windows 经典样式”。n2、操作系统中影响数据采集的几项设置操作系统中影响数据采集的几项设置Windows Time服务若自动气象站的计算机已接入局域网,该项服务启动时,自动气象站的计算机会与服务器的时间和日期同步,当服务器计时方式不为北京时或走时不准确时,则会造成自动气象站的计算机日期或时间的不准确,影响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取消该服务的方法是:依次单击“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选取“Windows Time”,点击“停止”,即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时间和日期同步将不可用,窗口如下:第五

31、节 运行前的注意事项(3)区域和语言选项该选项主要涉及到操作系统的日期和时间格式,由于采集监控软件与采集器进行数据读取时,要求格式必须是“中文(中国)”所对应的,当选择其他区域和语言时,由于其对应格式改变,则会造成不能通过合法性检验而不能实现数据写入采集数据文件。一般情况下,中文版操作系统的缺省“区域和语言选项”即为“中文(中国)”,由于版本的不同,有可能会使其缺省值改变。依次单击“控制面板”“区域和语言选项”,正确的选项为如右图内容:第五节 运行前的注意事项(4)自动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同步若自动气象站的计算机已接Internet网,操作系统缺省情况是会启动“自动与internet时

32、间服务器同步”选项,该选项可能产生的问题类似于“Windows Time服务”。取消“自动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同步”的操作方法是:依次单击“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出现如右窗口。将“自动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同步”的选择取消即可。第五节 运行前的注意事项(5)n3、打印机的安装与设置打印机的安装与设置对于点阵式打印机,在定时编报、日记录内容打印输出有时会出现打印连续走纸不停、打印字体不断变大的问题。可按如下方法对打印机进行安装和设置:Epson系列及其兼容打印机,一律选用操作系统自带的LQ-1600K驱动程序安装。若已选择其他型号安装过该打印机,则必须先删除已安装的该打印机。安

33、装好LQ-1600K驱动程序后,依次单击“开始”“打印机和传真”,在打印机“属性”窗口中,点击“打印首选项”,在“高级”选项中将“高级打印功能”改为“已停用”;“打印优化”改为“已停用”。对于除点阵式以外的打印机,直接按随机附带的驱动程序进行安装即可。第第三三章章 软件的日常使用问题解答软件的日常使用问题解答 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 第三节 通讯组网接口软件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1)n1、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正常运行应注意的问题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正常运行应注意的问题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应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自动气象站与计算机应正确联接;在“自动站维护”的“自动站参数设

34、置”中,选择正确的自动站驱动程序和正确设置相应通讯端口各参数;在“系统参数”的“选项”中,对“运行设置”的“采集控制”进行正确设置,其中“数据采集”必须选中。n2、SAWSS程序流程程序流程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3)n3、配置文件说明配置文件说明在软件安装的“.SysConfig”文件夹下,扩展文件名为ini的文件称为配置文件,各文件主要作用已在软件组成中说明。在SAWSS软件启动时,会检查SysPara.ini和NetSet.ini是否存在,若无该文件,则会自动生成。生成的内容大部分会从参数库文件中读取,对有关自动气象站设备的参数大部项值赋空,配置文件生成后,则会给出“警告!未设置自动气象

35、站。请在自动站参数设置中选择正确的驱动程序,并设置相关参数!”的提示。配置文件的项值出现格式错误,有时会影响到SAWSS和CNIS的正常运行。可以关闭SAWSS和CNIS软件,删除SysPara.ini和NetSet.ini文件,再启动SAWSS,由软件自动生成配置文件后,按上述说明进行必要的配置。段项项值(缺省值)说明Sys_RunSetupDirD:OSSMO 2004软件安装路径,缺省值从注册表中获取StartUp1SAWSS安装以来启动次数StartTime2007-2-7 21:05:29SAWSS每次启动的时间RunTime2007-2-7 21:05:29正常运行时间,每分钟刷新

36、DataCollect0是否进行数据采集标识,0:不采集,1:采集RTDTimes0实时数据的采集重试次数FTDTimes0正点数据的采集重试次数CheckoutTimes0自动对时的次数DataBackup0自动站数据备份标识,0:不备份,1:备份DataFrequency0自动站数据备份的频率DataBackupPathD:OSSMO 2004RestoreData自动站数据备份的路径ParaBackup0参数备份标识,0:不备份,1:备份ParaFrequency0参数备份的频率ParaBackupPathD:OSSMO 2004RestoreParameter参数备份的路径LogSav

37、eFlag0日志备份标识,0:不备份,1:备份LogSaveTime12日志备份时间LogDeleteFlag0日志删除标识,0:不删除,1:删除LogDeleteTime1日志删除时间LogFrequency0日志备份、删除频率LogSavePathD:OSSMO 2004RestoreLog日志备份路径Encrypt0是否加密形成上传文件,0:不加密,1:加密EncryptLevel0加密形成上传文件的时间间隔AlarmSound0大风报警标识,0:不报警,1:报警GaleAlarm0大风报警声音来源GaleAlarmLevel17大风报警标准SysPara.ini段项项值(缺省值)说明A

38、ws_ParaAwsDriver自动站驱动程序的名称AwsTypeOld自动站的类型,Old:老型,New:新型(有分钟数据存储)AwsKindS自动站的种类,S:标准,R:有辐射AwsComSet4800,N(无),8,1自动站的通讯配置,为自动站的内部配置AwsMaxDelay3自动站的最大延时时间,秒为单位AwsDriverPathD:OSSMO 2004ComponentsAwsDrivers自动站驱动程序的存放路径AwsFilePathD:OSSMO 2004AwsSource自动站数据文件的存放路径Data_RangePmax(按月给出,数据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从SysPara.m

39、db中获取)本站气压的最大值Pmin(同上)本站气压的最小值Tmax(同上)气温的最高值Tmin(同上)气温的最低值WTmin(同上)湿球温度的最小值Emax(同上)水汽压的最大值Tdmax(同上)露点温度的最大值Tdmin(同上)露点温度的最小值D0max(同上)地面温度的最高值D0min(同上)地面温度的最低值D5max(同上)5cm地温的最高值D5min(同上)5cm地温的最低值D10max(同上)10cm地温的最高值D10min(同上)10cm地温的最低值D15max(同上)15cm地温的最高值D15min(同上)15cm地温的最低值D20max(同上)20cm地温的最高值D20min

40、(同上)20cm地温的最低值段项项值(缺省值)说明Data_RangeD40max(同上)40cm地温的最高值D40min(同上)40cm地温的最低值D80max(同上)80cm地温的最高值D160max(同上)80cm地温的最低值D320max(同上)160cm地温的最高值D80min(同上)160cm地温的最低值D160min(同上)320cm地温的最高值D320min(同上)320cm地温的最低值zf300(从SysPara.mdb中获取)蒸发量的最大值R(同Pmax)小时累积降水量的最大值FF2600(从SysPara.mdb中获取)二分钟风速的最大值FF10600(从SysPara.

41、mdb中获取)十分钟风速的最大值FF600(从SysPara.mdb中获取)瞬时风速的最大值Tsmax(同Pmax)草面温度的最高值Tsmin(同Pmax)草面温度的最低值SRZmax(同Pmax)总辐射辐照度的最大值SRZHmax(同Pmax)总辐射曝辐量的最大值SRJmax(同Pmax)净辐射辐照度的最大值SRJmin(同Pmax)净辐射辐照度的最小值SRJHmax(同Pmax)净辐射曝辐量的最大值SRJHmin(同Pmax)净辐射曝辐量的最小值SRHmax(同Pmax)直辐射辐照度的最大值SRHHmax(同Pmax)直辐射曝辐量的最大值SRSmax(同Pmax)散辐射辐照度的最大值SRS

42、Hmax(同Pmax)散辐射曝辐量的最大值SRFmax(同Pmax)反辐射辐照度的最大值SRFHmax(同Pmax)反辐射曝辐量的最大值Sys_ParaRadiationCumulated 60辐射曝辐量的累积时间,有20、30、60等NetSet.ini段项项值(缺省值)说明Net_ParaEnabled0自动启动通信组网软件(CNIS)标识,0:不启动,1:启动Skin1窗口界面启动皮肤标识,0:不启动,1:启动FileNum10对于拨号网络,一次上传文件的最大个数(最大为10)MainConnectName第1节点连接名称CommType局(广)域网第1节点连接类型CommInterfa

43、cePath通讯接口的完整路径LocalPathD:OSSMO 2004AwsNet传输文件的本地路径ServerIP255.255.255.255第1节点服务器IP地址RemotePathAWSDATA/第1节点服务器路径UserNameAnonymous第1节点用户名Password第1节点密码SendFlag第1节点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文件上传时形成临时文件标识ConnectName1第2节点连接名称CommType1局(广)域网第2节点连接类型ServerIP1255.255.255.255第2节点服务器IP地址RemotePath1AWSDATA/第2节点服务器路径UserName1A

44、nonymous第2节点用户名Password1第2节点密码SendFlag1第2节点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文件上传时形成临时文件标识ConnectName2第3节点连接名称CommType2局(广)域网第3节点连接类型ServerIP2255.255.255.255第3节点服务器IP地址RemotePath2AWSDATA/第3节点服务器路径UserName2Anonymous第3节点用户名Password2第3节点密码SendFlag2第3节点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文件上传时形成临时文件标识ConnectMode1连接模式Start5通道开始启动时间Delay15通道启动的有效时间TryTimes

45、1重试次数AutoClose0是否自动断开ExternalExe1需要辅助拨号时调用的外部程序ConnectedNum拨号连接的句柄段项项值(缺省值)说明SpareConnectName第1节点连接名称CommType局(广)域网第1节点连接类型CommInterfacePath通讯接口的完整路径LocalPathD:OSSMO 2004AwsNet传输文件的本地路径RemotePathAWSDATA/第1节点服务器IP地址ServerIP255.255.255.255第1节点服务器路径UserNameAnonymous第1节点用户名Password第1节点密码SendFlag第1节点自动气象

46、站实时数据文件上传时形成临时文件标识ConnectName1第2节点连接名称CommType1局(广)域网第2节点连接类型ServerIP1255.255.255.255第2节点服务器IP地址RemotePath1AWSDATA/第2节点服务器路径UserName1Anonymous第2节点用户名Password1第2节点密码SendFlag1第2节点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文件上传时形成临时文件标识ConnectName2第3节点连接名称CommType2局(广)域网第3节点连接类型ServerIP2255.255.255.255第3节点服务器IP地址RemotePath2AWSDATA/第3节点

47、服务器路径UserName2Anonymous第3节点用户名Password2第3节点密码SendFlag2第3节点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文件上传时形成临时文件标识ConnectMode1连接模式Start16通道开始启动时间Delay44通道启动的有效时间TryTimes1重试次数AutoClose0是否自动断开ExternalExe1需要辅助拨号时调用的外部程序ConnectedNum拨号连接的句柄LocalIP255.255.255.255本机IP地址Port1010Winsock侦听端口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9)n4、在在“实时数据与监控实时数据与监控”界面不显示界面不显示“辐射数据辐射

48、数据”页页“辐射数据”页的显示与配置文件SysPara.ini的Aws_ParaAwsKind有关,将该项值R改为S,重新启动SAWSS即可改变“实时数据与监控”界面的显示。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10)n5、数据采集说明数据采集说明在每整分后的第10秒开始。一次采集过程包括打开通讯端口、对时、读取采集数据、对返回值的时间进行合法性检验、格式检查、各要素值进行质量控制、进行有关统计、显示界面刷新,数据写入采集数据文件,关闭通讯端口。完成上述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为610秒,由于受通讯端口和通讯速率的影响,不同的采集器一次采集时间会有差异。采集器有时出现时间错乱,容易产生从采集器屏幕显示

49、或通过超级终端获取的数据正常,而却不能显示到“实时数据与监控”界面和写入采集数据文件中现象。这是因为在显示“实时数据与监控”界面刷新和写入采集数据文件之前,要对返回值的时间格式进行检验,若时间格式不正确,则将该时刻的所有数据按缺测处理,刷新“实时数据与监控”界面,数据不写入分钟数据文件和正点数据文件,但仍写入AWS_IIiii_yyyymmdd.RTD文件中,其时间以计算机系统时间为准。时间格式正确,但采集器与计算机时间不同步,会影响写入到采集数据文件的记录位置不正确。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11)n6、数据数据查询查询 说明说明在SAWSS软件中,数据查询功能针对是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数

50、据读入查询窗口时,需要打开和关闭文件,此过程随计算机速度的不同,花费的时间也不相同,同时每次读取总是一个月的数据,所以打开文件的时间是较长的。由于SAWSS要在每分钟进行数据采集、写文件,所以在数据查询时对于要素分钟数据要避开每整分钟后1020秒,对于小时正点数据文件要避开整点后1020秒。否则会影响数据采集和异常错误。大风资料查询功能不是查询大风等记录标准相关数据的唯一依据。这是因为写入FJ.TXT文件的数据,没有在采集器中存储,而是由SAWSS软件从每分钟的当前时间的瞬时风速和风向、小时内的极大风速、极大风速对应风向和出现时间中实时挑取,这种挑取方法基本是正确的。若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连续运行

51、SAWSS,则在其间出现达到大风标准的数据,就会有漏记录的情况。少数情况下,既使自动站运行、采集正常,也会出现FJ.txt与Z文件记录内容不一致,这与厂家采集软件不正常有关。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12)n7、超级终端的使用超级终端的使用 通过超级终端是判断软件和采集器之间故障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在SAWSS软件中的所有采集控制命令均可在超级终端中使用,在超级终端中所有命令的返回值均是采集器中最原始的结果。在SAWSS运行时,应尽量不进行超级终端操作。建立超级终端 依次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则会弹出如下窗口: 按照自动气象站维护中的参数修改上述内容,点击“确定”,

52、即完成超级终端的建立。同时在“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通讯”下会建立“超级终端”的程序组,其下有“AWSTest.ht”的程序项,可将其发送到桌面建立快捷方式。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16)超级终端操作 以ZQZ_CII.drv驱动程序的自动气象站为例,超级终端连接后,键入“OPEN”(大小写不能错),若出现下面内容,则说明采集器与计算机通讯正常: 否则,依次检查通讯端口、端口设置是否正确,计算机COM口、采集器COM口是否正常。通讯端口、端口设置通过“文件”菜单下的“属性”项进行修改。在关闭超级终端窗口前,应点击工具条的“断开”按钮,关闭端口。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18)通讯故障诊断及

53、处理(1) 超级终端不能与采集器通讯,应先反复检查端口号、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停止位等设置是否正确,若能断定这些参数正确,则故障出现在计算机串口或采集器硬件上,可以采取更换计算机或采集器的方法,分离测试,进一步确定是何种设备的故障。对于采集器有时会出现通讯串口死锁现象,可以通过复位按钮进行复位,或者关闭采集器电源,大约半分钟后,再打开电源开关后,进行测试。对采集器进行复位或断电,采集器中存储的数据均会丢失,应引起注意。 通过超级终端,应仔细检查采集器的日期和时间是否正确,有时采集器的日期和时间格式会出现错乱,出现此故障可在超级终端或采集器面板上进行修改。由于多数厂家采集器显示屏幕对年份只

54、显示后两位,若年份若前两位有错时则不宜判断,所以修改日期和时间以在超级终端为宜,其操作方法见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19)通讯故障诊断及处理(2) 超级终端通讯正常,但在SAWSS软件启动时,若出现校时错误,不断重试采集,故障一般为计算机的通讯端口设置不正确,需检查采集器串口与计算机联接COM的端口号。若出现“警告!打开自动站失败。”的提示,故障一般为自动气象站接口驱动程序选择不正确或通讯端口的有关参数设置不正确,检查方法是: 在SAWSS中,在“自动站维护”菜单项下,点击“自动站参数设置”,出现如右窗口: 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20)通讯故障诊断及处理(3) 先检查接口

55、驱动程序与采集器型号是否一致,同一厂家的系列接口驱动程序因文件名相近,容易误选,应特别注意;再在“端口设置”页检查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停止位等内容,一般情况下,选择接口驱动程序后,程序会自动从接口程序中获取该接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停止位等内容,需要进行修改的内容主要是端口号,或者按照超级终端中的端口号、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停止位进行设置。 在使用USB转串口或串口转换器时,有时计算机分配的端口号会在10或以上,由于大部分厂家的接口程序只考虑了端口号在10以下的情况,所以会出现超级终端正常,而接口软件无法获取正确的端口号的错误,此问题将在后续的升级版本中修改。第一节 自动站

56、监控软件(21)n8、通过日志记录查找故障通过日志记录查找故障(1) SAWSS运行中,对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有重要影响的操作均进行了记载,包括SAWSS启动时间、采集器校计算机时间、分钟数据采集、正点数据采集、修改采集器时间、SAWSS退出时间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分析出现时间前后数据采集情况和故障现象,可以查找出现问题时的原因。例如: SAWSS软件一直运行正常,在分钟数据文件中而无2007年2月9日15时31分的记录,全部数据仍为初始化状态。查看监控软件日志文件有如下记载内容:2007-02-09 15:30:37 开始读取采集器时间2007-02-09 15:31:37 2007-02-0

57、9 15:30:37读取采集器时间为:2007-2-9 15:31:37以此时间校正了计算机 从上述内容可以判断在15:30:37采集器对计算机进行了校时,由于采集器比计算机快了1分钟,修改计算机时间后则漏掉了31分钟的采集时间,所以出现31分没有采集的情况。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22)n8、通过日志记录查找故障通过日志记录查找故障(2) 在正点数据采集时也会出现上述情况。计算机与采集器的时间不同步是影响数据采集的主要原因。所以计算机走时误差不能太大,至少日误差在1分钟以内。 修改采集器时间也会出现上述类似的情况,可以查看监控软件日志文件有记载内容,分析原因,例如记载内容如下:2007-02

58、-09 14:31:22采集器时间由2007-02-09 14:31:22修改为2007-02-09 14:33:00!修改采集器时钟,程序会同时修改计算机时钟,因此,会影响32、33分钟的分钟数据采集。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23)n8、通过日志记录查找故障通过日志记录查找故障(3) 正点时“实时数据与监控”界面分钟数据显示正常,定时正点数据文件(Z文件)全为缺测。在“实时数据与监控”界面显示的数据均为分钟实时命令读取的数据,出现此情况说明实时分钟数据采集正常,而定时正点数据采集不正常。这是因为在从采集器读取数据时,若返回的时间格式不正确或数据格式不正确,则时间均以计算机时间以准,将该时间的

59、各要素数据全部按缺测写入相应数据文件,可以通过查看监控软件日志文件分析卸载数据失败的原因。通过查看监控软件日志文件中SAWSS启动和退出时间,得知SAWSS何时段没有运行,分析是否造成对采集数据文件的影响。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24)n9、正点数据文件中极值出现矛盾的处理正点数据文件中极值出现矛盾的处理在Z、H、I文件中,由于厂家自动气象站采集软件对小时开始分钟的处理有偏差,有时会出现极值出现时间与对应时次矛盾;极值时间出现在正点,而极值与该时正点的值不一致的现象。对于这些内部不一致的记录,若是极值出现时间出现在上一时次00分,则将极值出现时间改为上一次时01分,否则将出现时间改为缺测,例如

60、:3时极大风速的出现时间为0200,则将0200改为0201即可;若极值时间在正点,但极值与该时次相应值不一致,若极大(小)值高(低)于正点的相应值,则将正点相应值改为极值,若极大(小)值低(高)于正点的相应值,则将极值改为正点的相应值,例如:6时最大风速为65,最大风速对应的风向为238,出现时间为0600,若此时10分钟平均风速为64,对应风向为240,则将10分钟平均风速改为65,对应风向改为238,若此时10分钟平均风速为66,对应风向为240,则将该时最大风速改为66,对应风向改为240,若只是风向不一致,则以正点的风向为准修改极值的风向。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25)n10、 “选

61、项选项”功能中功能中“数据备份数据备份”的作用的作用在“选项”功能中,选择数据备份后,不仅对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自动进行备份,而且还会自动将逐分钟全要素数据以文件的方式保存在数据备份路径下,缺省路径为系统软件安装文件夹下的“.RestoreData”文件夹,这些文件以站日形成,其文件名格式为AWS_IIiii_yyyymmdd.RTD或AWS_IIiii_yyyymmdd.RRD,其中AWS、RTD、RRD为固定标识,RTD表示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RRD为辐射数据文件,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mm为月,dd为日。这些文件中的数据是SAWSS软件运行时实时写入的,写写入的数据没有进

62、行质量控制,当返回的时间格式不正确时,以计算机时间为入的数据没有进行质量控制,当返回的时间格式不正确时,以计算机时间为准写入准写入。所以,在Z、P、T、U、W、R等采集数据文件数据出现缺测或不正常时,可以与RTD文件的内容进行比较,判断错误原因,若RTD数据正常,可用其代替Z、P、T、U、W、R中的数据。记录代替方法详细见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AWSDataQC)操作手册有关“数据导入”的说明。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26)n11、调试雨量传感器采集数据文件中降水量的处理调试雨量传感器采集数据文件中降水量的处理在进行雨量传感器调试时,可以将雨量传感器信号线断开,通过人工对翻斗翻动次进行计

63、数,对比原量与计数量的差值,调整翻斗。若没有断开信号线,则会被采集器所采集,并写入Z、R文件。建议删除调试中的降水量,处理方法是:在正点后,通过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AWSDataQC),对Z、R文件进行维护,并将删除调试中降水量后的Z、R文件覆盖原Z、R文件即可,在进行复制Z、R文件时,应避开采集时间。若不对Z、R文件进行处理,但应备注说明。上传数据文件(Z_O_AWS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应在没有上传前进行修改,可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中的观测编报的相关操作中删除“小时雨量”和“分钟雨量”,并进行数据保存来实现。第一节 自动站监控软件(27)

64、n12、FJ.TXT文件记录不正确大风天气现象的处理文件记录不正确大风天气现象的处理若自动气象站的Z文件挑取的日极大风速17.0m/s,FJ.txt中无大风记录,可从Z文件中的时极大风速尽可能的判断记录,或通过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AWSDataQC)中的“大风现象查询”功能获取。部分厂家的自动站,有时会出现从采集器读取的每分钟数据中的出现时间与实际时间有偏差,致使写入FJ.TXT文件中的时间与正点写入Z文件中的出现时间有时相差1分钟,此时若开始时间迟于Z文件中17.0m/s的极大风速出现时间,则以Z文件的极大风速时间为准。例如:3日FJ. TXT记录为“200501031557 113

65、 174”,而该月Z文件中,16时的极大风速为174,其出现时间为1556,则此时大风天气现象的开始时间由15时57分改为15时56分。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n1、在同一台计算机中实现自动站和人工站记录的处理在同一台计算机中实现自动站和人工站记录的处理台站如需在同一台计算机进行自动气象站和人工站记录处理,不能采取重复安装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的方法,这是因为重复安装会改变软件的缺省路径,可能造成采集数据文件存放位置的混乱。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先安装与自动站业务相关的完整软件;再人工建立另一个文件夹;再将自动站安装软件夹下的全部文件和下列文件夹及其文件复制到所建立的文件夹:BaseD

66、ata、Log、ReportFile、SYNOP、SysConfig、WorkQuality;删除SysConfig文件夹下的SysPara.ini文件;在桌面建立OSSMO的快捷按钮,并将其名称改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_人工”,以示区别。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n2、有关发报设置的说明有关发报设置的说明(1)台站字母代码(CCCC)。它有两项作用,一是形成报文文件的扩展名,二是在报文内容中,作为某级台站向上级气象通信部门的字母代码。目前,中国气象局只对省、地市级台和卫星直接传输的台站划定了CCCC码。大部分台站报文由地市级或省(区、市)级气象通信业务部门转传至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报

67、文内容中的CCCC码只能使用地市级或省(区、市)级的,如果台站参数中台站字母代码按此设置,则会使上传至地市级或省(区、市)级的同一时次的同类报文文件名相同。为了避免报文文件重名的错误,OSSMO软件的“工作管理”菜单下增加了“选项”设置,即在不影响报文内容中的台站字母代码的前提下,可以设置报文文件扩展名,若此扩展名不为空,则在计算编报时以此形成报文文件名的扩展名,否则报文文件的扩展名仍按台站参数中设置的台站字母代码形成。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n2、有关发的设置说明有关发的设置说明(2)发报区域代码。按气象通信传输规程形成报文时,简式报头行T1T2A1A2ii中的ii编码,准确的应为

68、气象公报编号,按下列规定编码: ii = 01-19 全球交换; ii = 20-39 区域或区域间交换; ii = 40-89 国内或双边交换; ii = 90-99 其它主要用于区分报文交换的范围。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4)n2、有关发报设置的说明有关发报设置的说明(3)由于现报文均以文件方式传至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直接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汇集后按交换范围进行分发处理,所以发送至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报文文件中的ii编码不再有严格的要求,按照气象信息网络传输业务手册(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2006年5月)规定,国内常规地面报文的T1T2A1A2ii种类如下: SMCI40 地面天气报 SI

69、CI40 补充地面天气报 SXCI40 地面加密天气报 SNCI40 每小时补充地面天气报 CSCI40 地面气候月报 ABCI40 气象旬(月)报 ABCI50 土壤墒情报 SACI40 航空天气报 WSCI40 重要天气报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5)n3、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1)文件传输涉及到通讯方式、连接名称、IP地址、端口、用户名、口令、远程路径等参数,这些参数由上级气象通信业务部门给定,任意一项不正确均会影响到文件的传输。由于远程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差异,非WINDOWS操作系统的路径与常规表示方式有较大不同,用户可通过命令提示符窗口进行FTP的操作进行测试

70、。使用ping测试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操作方法及返回内容如下窗口所示: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6)n3、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2)上述返回内容说明本地计算机与远程服务器是正确连接。若返回如下内容:Pinging 172.20.2.5 with 32 bytes of data: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说明本地计算机与远程服务器不能建立连接。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7)n3、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3) 确信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是正确连接后,键入FTP 主机名或IP地址,进入FTP服务

71、,接着输入用户名和口令,正确情况下窗口显示如下:若用户名和口令不正确,则不可能登录到远程服务器,会给出登录失败“Login incorrect”的信息。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8)n3、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4)一般情况下,远程服务器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了不同可用文件路径,使用PWD可以查看当前路径(远程服务器操作系统为VMS),所下窗口所示: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9)n3、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5)右边窗口内容则是对于同一远程服务器(操作系统为Linux),两个不同用户进入FTP服务时的缺省路径。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0)n3、正确

72、设置文件传输路径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6)对于缺省路径下的内容,可能键入dir命令进行查看,台站可根据缺省路径和该路径下的文件夹、文件情况,确定文件上传路径应如何设置。对上传文件进行测试,进一步确定远程服务器路径是否正确,如将本地计算机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YangZBtestftp.txt文件上传至172.20.1.3 yangzb下的Documents文件夹,命令如下: put testftp.txt Documents/testftp.txt (此时本地计算机的缺省文件夹为C:Documents and SettingsYangZB,若本地文件夹不为补传输文件

73、的文件夹,则应先将本地文件夹改变为补传输文件的文件夹) 上述文件能够传输成功,并且目标文件已复制在Documents/目录下,则说明在OSSMO软件中,进行FTP传输的远程服务器路径为Documents/。有关FTP内部命令的详细说明请查阅WINDOWS操作系统的帮助和技术支持。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1)n4、 B文件维护处理文件维护处理(1)在定时观测、编报、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中,交互的数据文件只有B文件、Z文件和R文件。B文件中的数据相当于人工观测记录在气簿中的内容,在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中,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Z、R文件的内容)是不可能直接写入该文件的,但可在“定时观测”、“天气报

74、(代航空报)”、“天气加密报(代航空报)”、“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中被读取,显示在相应的窗口界面,人工可以进行维护,窗口界面的数据只能保存在B文件中。由于对“定时观测”、“天气报(代航空报)”、“天气加密报(代航空报)”、“逐日地面数据维护”的操作,并不完全是按照时间进程进行,读取数据时必须考虑原B文件某时次存在记录的情况,B文件与Z文件的记录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所以程序设计时遵循如下原则: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2)n4、 B文件维护处理文件维护处理(2)在“定时观测”、“天气报(代航空报)”、“天气加密报(代航空报)”中:先检查B文件中有无该时次的记录,若该时次的记录存在,则取出

75、有关数据,显示在各输入项中,需要进行仪器差订正的项目,其值显示在订正后值栏内,读数栏为空;否则,不从B文件取值。当为自动气象站时,再读取Z文件的该时次记录,当同一项目已从B文件读取了数据且该数据不为空时,则仍以B文件中的数据为准,当未从B文件读取数据或从B文件读取的值为空时,则以Z文件中的数据为准。在“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中:先检查B文件是否存在,若B文件存在,则从B文件中读取该日各时记录,显示在各列表或输入框中,若该B文件不存在,则不从B文件读取值;当为自动气象站时,再检查Z文件是否存在,若Z文件不存在则不读取自动站数据,若Z文件存在,则从Z文件中读取该日各时各要素记录;然后将Z文件中的数据与

76、B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比较,若B文件中某时次某要素值为空或没有从B文件读取数据(除降水量外,因为降水量为空也可能是真实记录),则用Z文件中的数据写入相应列表或输入框,若B、Z文件中的数据不一致,则将不一致的数据对列出,由操作员判断是以何记录为准。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3)n4、 B文件维护处理文件维护处理(3)由此可知,显示到上述各操作的窗口界面中的数据有直接从Z、R文件中读取的内容,在相应窗口界面中没有进行数据保存时,这些数据是不会写入B文件的。这样容易产生错觉,只要在上述操作中,窗口界面有数据显示,而误认为B文件一定有相应数据。由于B文件为数据库文件,频繁的读写容易使文件中产生碎片

77、,降低读写效率,有时还会出现读写错误的情况,处理方法:点击“工具”“数据库压缩”,进行压缩处理即可。有时,由于误操作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了B文件,并作过保存,会造成B文件数据格式错误,而无法恢复,在打开B文件时,均会给出警告“运行时错误,不可识别的数据库”信息,程序被异常退出。处理方法:先将格式错误的B文件删除,再通过“逐日地面数据维护”逐日输入人工观测数据和读取自动站数据,并进行数据存盘写入B文件,切记,不要漏存盘。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4)n5、自动启动定时观测编报任务自动启动定时观测编报任务若在台站参数中计时方式设置为“计算机”,在各正点若有定时观测和编报任务时,则会在正点前15

78、分钟进行报警,以提醒开始进行或准备观测。同时为自动站时,在正点00分30秒,程序会根据当前时次的观测或发报任务,自动启动相应定时观测或编报窗体。正常情况下,程序自动启动定时观测、天气报(代航空报)、天气加密报(代航空报)、热带气旋加密报时,会自动从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中读取有关数据。有时程序在这些运行中会出现读取不到数据的现象,关闭定时观测或编报窗口重新打开才会正常,主要原因有:自动气象站采集时间过长,即SAWSS软件在00分30秒以内没有完成采集并写入采集数据文件所造成;在自动启动定时观测或编报窗体前,相应窗体已启动,只是未处理活动状态;若为其它错误原因,会在运行日志中给出“在XXXX中,

79、读取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时出现错误,原因:XXXXXX”的相关记录内容,由此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5)n6、编发天气报告时降水量自动读取编发天气报告时降水量自动读取编发天气报告时,编报降水量是否自动从自动气象站Z文件读取,与参数设置的编报降水量取自何观测资料,以及Z文件首行参数的降水量传感器标识设置有关。在启用降水量传感器的首个月份,如果台站不是在上月最后一日21时前修改台站参数中的“自记降水”项目标识,由于形成Z文件的时间是21时,此时该月Z文件中的参数行就会按原停用降水量传感器的设置来形成,致使启动降水量传感器的首月编报降水量不能自动从Z文件中读取。处理方

80、法:在非正点采集时间,用写字板打开该Z文件,将首行第95位的值“0”改为“1”后保存即可。不能使用带格式的编辑器对Z文件进行维护,否则会使Z文件格式错误,程序无法正确读取。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6)n7、云、天气现象的自动编码云、天气现象的自动编码(1)在输入云状后,云状编码(CLCMCH)将会自动编出,同一云状据云状规定可有多种编码时,则按最常见的情况给出,没有考虑与天气现象的配合,并同时给出其它可供选择的提示。由于少数台站对云状编码的理解有偏差,偶尔会出现与本站编码习惯不一致的情况,应以软件编码为准。云状编“X”时的说明:下层云量为“10-”或“10”时,上层云状均编“X”;有

81、视程障碍现象时,只要云状中记有天气现象,除某层有云状可编码外,其余均编“X”。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7)n7、云、天气现象的自动编码云、天气现象的自动编码(2)天气现象编码(wwW1W2)在输入天气现象后自动编出,对于需要进行强度、是否连续确定的部分天气现象,其现在天气编码(ww)需人工根据当时情况加以判断,程序只能给出常用编码,部分天气现象不记起止时间,当与能见度有关时,均以第一个现象认为出现在观测时间内进行编码。与云状(CC)、能见度(VV)相关判断确定ww编码的说明:观测时有普通雨,当云状记有NS时,ww编61,否则编60;观测时有普通雪,当云状记有NS时,ww编71(VV1.

82、0)、73(VV:0.50.9)、75(VV0.5),否则编70(VV1.0)、72(VV:0.50.9)、74(VV0.5);观测时有霰,当云状记有CB时,ww编87,否则编77;对于闪电,若云状没有记录Cucong、Cbcalv、Cbcap任意一种,则ww编00;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8)n7、云、天气现象的自动编码云、天气现象的自动编码(3)对于观测时有雾,若云状记录仅有42,无其它云状,则按天空不可辨编码,否则按天空可辨明编码;其它与能见度有关,均视为该天气现象单独影响能见度进行编码,没有考虑多种天气现象综合的影响。由于天气现象编码规定复杂,程序难免会有错误,仍需观测员认真校

83、对。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19)n8、报文传输说明报文传输说明在报文传输中,要保证远程服务器有关通讯参数设置正确,若出现传输不正常,可以通过“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的操作对通讯参数进行验证。有时单个报文文件是以临时文件的方式上传的,当被传输的文件传输结束后,再将其进行更名,所以要求远程服务器具有文件删除和文件重命名的权限。文件传输成功后,程序还会从远程服务器取回上传的报文文件,取回的文件被保存在本地计算机的“SYNOPReturnReceipt”文件夹中,并与原文件进行比较,两者内容完全一致,则一次报文文件传输完成。台站有时误删除了“ReturnReceipt”文件夹,则也会出现报文

84、文件传输不能正确完成的情况。软件现不具备同一报文文件一次上传两个或以上单位的功能。若确需上传两个以上单位,可在文件传输路径中分别设置不同“传输文件类别”的远程服务器有关通讯参数,在有关编报窗口中,重复点击“报文发送”,弹出报文发送窗口后,修改“传输文件类别”发送至不同的单位。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0)n9、正确处理正点上传数据文件正确处理正点上传数据文件为了保证自动气象站各正点形成的上传数据文件内容的正确,软件在定时观测、天气报(代航空报)、天气加密报(代航空报)、热带气旋加密报和加密雨量报中,设置了对上传数据文件中全部数据的校对功能,台站在定时观测编报应仔细校对各数据,保证其正确

85、。非国家基准气候站,在定时观测之外的其他各正点,也应尽可能启动定时观测,对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后,并保存数据,形成正确的上传数据文件。在上述操作中,数据保存的同时即会形成上传数据文件,其形成的时间应在SAWSS中“自动站组网设置”的启动时间之前。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1)n10、航空报中大风现象的判断航空报中大风现象的判断在航空报中,程序判断了航空报观测时间内是否有大风危险天气存在,由于从FJ.TXT文件不能完全判断观测时内大风是否持续,所以程序从RTD文件5160分钟的记录判断有无20.0m/s风速,如果观测时间内有出现,若W2不为大风或其他危险天气,则给出提示。 第二

86、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2)n11、B转转A/J文件的注意事项文件的注意事项(1)由于B文件中没有台站参数内容,在转A/J文件时台站基本参数从SysLib.mdb文件获取。当季节转换时,某些仪器开始使用或停用,参数库的内容会随即修改,由于对B文件转A/J文件的操作与参数库改动的时间不同步。为此程序考虑了自记降水(含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大型蒸发、小型蒸发、5cm地温、10cm地温、15cm地温、20cm地温七个常用的观测项目的变动,当从参数库中读取的内容与需要转换的B文件对应月的参数不一致时,可在B转A/J文件的窗口界面中修改,而不必改参数库,对于其他项目若有变动,则只能先修改参数库,待文件

87、转换完成后,再将参数库还回。台站出现仪器停用或开始使用月份,转换得到的A文件格式不正确,均是由于没有正确修改相关参数所造成。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3)n11、B转转A/J文件的注意事项文件的注意事项(2)在V3.0.10及以上版本增加了多种目标文件格式,这是按照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传输业务暂行规定(气预函200723号文)而设置的,共有四种:AIIiii-YYYYMM.TXT、AIIiii-YYYYMM-0.TXT、AIIiii-YYYYMM-1.TXT、AIIiii-YYYYMM-9.TXT,其中AIIiii-YYYYMM.TXT正式记录,AIIiii-YYYYMM-0.TXT表示

88、为非正式记录的人工观测资料,AIIiii-YYYYMM-1.TXT表示为非正式记录的自动站资料,AIIiii-YYYYMM-9.TXT表示为迁址时对比观测资料。缺省值为AIIiii-YYYYMM.TXT。有J文件时,J文件名与A文件名格式一致。转换得到J文件中,若无某要素,尽管要素项目标识为“0”,在观测数据部分仍给出了要素段,仅用要素标识符加“=”表示。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4)n12、A文件维护说明文件维护说明(1)在A文件中,全部观测数据由20个要素构成,在台站参数部分用20个观测项目标识表示各要素的人工观测、自动气象站观测或全月数据缺测的三种方式。由于部分观测项目标识表示了

89、多个要素,当这些要素的观测方式不一致时,只要有某一要素为自动站观测,则项目标识为“1”;若无自动站观测要素,只要有某一要素为人工观测,则项目标识为“0”。几个容易误解的项目标识与方式位的关系说明如下:降水项目包括定时降水量、自记或自动站记录小时降水量和跨月降水量三段,当为自动气象站且有雨量传感器时,尽管定时降水量为人工观测,此时降水量的项目标识应为“1”,对应指示符和方式位为“R6”,若冬季停用雨量传感器,因在观测数据中小时降水量的数据段缺测(仅用“=”表示),则项目标识为“1”或“0”均可。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5)n12、A文件维护说明文件维护说明(2) 在A文件维护中,台站参数

90、给出了“定时降水量”和“自动降水”的设置,若A文件自动降水段仅用“=”表示,当项目标识为“1”时,显示在台站参数“自动降水”的内容自动填为“有:自动站”,当项目标识为“0”时,自动填为“有:人工”。尽管人工修改为“无”或“全月缺测”,由于此修改内容与写入A文件的内容无关,所以再次维护该文件时,其内容不会改变。若在自记降水输入有降水量,程序会自动判断“自记降水”的项目标识。积雪项目包括雪深和雪压,A文件规定:雪深5cm无雪压,雪压一律补“000”,雪深5cm无雪压,雪压按缺测处理。积雪微量,雪深录入“,”,雪压录入“000”。这与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无雪压观测任务或雪压只在规定日子观测的规定不一样。

91、在A文件维护中,以A文件格式规定为准。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6)n12、A文件维护说明文件维护说明(3)风的项目包括2分钟风、10分钟风、最大极大风三段,若某段数据全月缺测,在A文件维护中,台站参数的项目标识的处理同降水项目。对于冻土、电线积冰、积雪项目,在A文件中,若台站有此观测任务但全月未出现,用A0=、G0=、Z0=表示观测未出现。只有台站无该项观测任务,才直接在要素标识符后加“=”。非冻土、电线积冰季节收回冻土器、电线积冰电线后,在台站参数中,其“观测项目”仍能应选上。质量控制段和数据订正段的内容由“质量控制方式”确定,由于台站级修改的数据均认为是原始数据,维护存盘观测数据对

92、应的质量控制码一律置为“0”即数据正确,故也没有数据更正段;省地级、国家级维护存盘后,数据只要作过修改并写入数据更正段;但质量控制方式选择为“不修改控制段”表示维护存盘后的A文件与被维护的A文件的质量控制部分的内容相同。在进行A文件维护时,一定要对“质量控制方式”选取正确。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7)n12、A文件维护说明文件维护说明(4)A文件维护时,在ReportFile文件夹下,会生成QControlfile.tmp和Revisalfile.tmp两个临时文件,分别为读取A文件时的质量控制段和数据订正段的内容,正常退出维护,程序会自动删除该文件,若在维护时非正常退出则不会被删除,

93、对程序运行无任何影响。但在A文件维护过程中,该文件不能被人为删除。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8)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1)程序首先对A文件进行格式检查,若没有影响数据正确读取的格式错误,则再进行数据审核。格式检查的内容包括:首部参数行长度是否正确,各要素项格式是否正确;文件首部参数行中的区站号、年、月与文件名是否一致;首部参数与台站参数库中各项内容是否一致;文件名格式为“AIIiii-YYYYMM-0.TXT”、“AIIiii-YYYYMM-1.TXT”时与参数行的观测方式是否相符;各要素项目顺序是否正确;各项目的指示符和方式位格式是否正确,与参数行中的项目标识是否一致;

94、单个要素的格式检查:记录行数与月份是否一致、月结束符是否正确、日结束符是否正确、一日内数据个数是否正确、每组数据长度是否正确、每组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同一项目中,要素段是否齐全;观测数据部分结束符是否正确;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29)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2)首部参数行中质量控制码与质量控制段的内容是否相符;质量控制段中各要素项目顺序是否正确;质量控制段的各项目的指示符和方式位与观测数据部分的对应指示符的方式位是否一致;质量控制段与观测数据部分的数据是否一致;质量控制段中单个要素的格式检查:记录行数与月份是否一致、月结束符是否正确、一日内数据个数是否正确、每组数据长度是否正

95、确、每组数据格式是否正确;质量控制段的同一项目中,要素段是否齐全;有无更正数据段;更正数据行的格式是否正确;更正数据最后行是否有结束符;质量控制部分结束符是否正确;附加信息部分内容是否完整,顺序是否正确;封面指示符是否正确,各要素字长是否正确,省名、台站名、地址、台站长、输入者、校对者、预审者、审核者、传输者和传输日期是否为空,传输日期后是否接结束符;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0)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3)纪要指示符是否正确,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各记录行的标识符是否正确,记录日期是否正确,结束符是否正确;气候概况指示符是否正确,内容不能为空,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各记录行的标识符

96、是否正确,主要天气气候特点和天气气候综合评价内容不能为空,结束符是否正确;备注指示符是否正确,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各记录行的标识符是否正确,记录日期是否正确,结束符是否正确;文件结束符是否正确;文件结束符后是否有多余内容。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1)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4)审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地面审核规则库中由台站根据本站实际情况建立的规则库,共114项内容,这些内容应合理设置,尺度过宽可能会造成漏审,尺度太窄则会造成非疑误的审核信息多,人工判断容易忽视错误信息,当有某项目审核的同类疑误信息较多时,应检查审核规则库的相关内容设置是否合理;二是记录的内部一致性和之

97、间相关性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对各数据进一步判断格式是否正确,是否为合法字符,极值出现时间是否合法;极值出现时间为正点,极值与该时记录是否一致;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2)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5)对于24时次记录,相邻前后两时次的变化是否异常,前后两时次平均值与当前时次差值范围: 本站气压3.0hPa 气温3.0 地面温度和草面温度 在日出前、日落后1小时3.0,日出前后1小时、日落前后1小时5.0,其他时间15.0 5cm地温5.0 10cm地温3.0 15cm、20cm地温2.0 40cm地温1.0对于连续变化的要素值,相邻前后两时次数据是否正常,当前时次记录不应缺测

98、;3次人工站02时地温加权平均判断;日极值与定时值是否矛盾;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3)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6)湿球温度(未结冰时)不能大于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在0以上不能出现且湿球温度结冰,湿球温度结冰时天气现象有无结冰符号;湿度查算审核,对于自动站记录,不论在“文件格检审核”是否选择湿度查算,均逐个记录进行比较;对于非自动站,只有选择湿度查算并且给定通风速度,才逐个进行查算比较;露点温度不应大于气温;日最小相对湿度低于定时中的最低值太多(30%);云状格式检查,云状是否有重复,总云量不应小于低云量;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4)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

99、(7)云量与云状之间矛盾: 有总云量,应有云状;无总云量,应无云状;有视程障碍现象,总低云量不为10/10或-/-,视程障碍现象在云状应排在第一; 总低云量缺测(非视程现象影响),应无云状; 无低云量,但有低云状;有低云量,应有低云状; 有Cs nebu,总云量应为10; 有Ns云,云量应为10/10; 有Sc op、Ac op、As op、Cs nebu、Csfil云状,总云量应大于1成; 低云量为10,但无Sc op、Ns、Fn、Cu cong、Cb、Sc cug、Sc tra、St、Fs中之一;低云量为10,不应有中高云; 总云量为10,但无Sc op、Ns、Fn、Cu cong、Cb、

100、Sc cug、Sc tra、St、Fs、Ac tra、Ac op、As tra、As op、Cs、Ci dens、Ci not中之一; 仅有低云,总云量与低云量应相等; 云状顺序排列是否正确(最多考虑有9种云状);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5)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8)云状与能见度的审核: 云状为雾、吹雪、雪暴、沙尘暴之一,但对应定时能见度1.0Km; 云状为轻雾、扬沙之一,但对应定时能见度不在1.010.0Km;云状与日照的审核:在日出后1.5小时至日落前1.5小时,无云或云状仅为高云,对应时次(经真太阳时转换,并考虑观测时15分钟)应有日照时数,或总云量为10且云状中无

101、高云,日照时数不应为1.0;实测云高格式是否正确;能见度与天气现象的审核:能见度1.0,应有天气现象配合;定时能见度中的最小值(除00外)不应小于最小能见度;定时能见度1.0,最小能见度不能为缺测;能见度为1.09.9Km,应有天气现象配合;定时降水量的各时之和与日合计值是否相等;最长连续(无)降水的开始日期与降水量从上月A文件统计,是否正确;小时降水量不能出现微量(记录为,)的情况;记有累计降水量开始,其后记录与其是否相符;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6)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9)小时降水量与定时降水量的审核:小时降水与定时降水的日合计是否相差太大(定时日降水量10.0mm

102、时差值设为定时日降水量0.25mm,10.0时设为2.5mm);小时降水与定时降水矛盾(有小时无定时);天气现象审核: 一日记录是否完整;格式是否正确;现象符号代码是否正确;夜间天气现象括号是否完整;最小能见度记录格式是否正确; 天气现象不能连接记载,应转分段记载,出现此情况时,该日天气现象不再继续审核; 天气现象始止时间位长应为4;时间是否合法; “06、07、14、15、17、19、31、38、39、42、48、50、56、60、68、70、77、79、80、83、87、89”等现象应有始止时间,18只应有开始时间; “42、31、39”等应记最小能见度,最小能见度不应999;最小能见度不

103、能重复记录;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7)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10) “01、02、03、04、05、08、10、13、16、76”不应记录始止时间; “15、17”等始止时间不能有虚线连接; 前后两天气现象开始时间是否矛盾,判断顺序是否正确;同一现象的始止时间是否矛盾;同一现象后一开始时间与前终止时间是否矛盾或需虚线连接(雷暴可重迭); 除雷暴外,其他天气现象不应有方位; 雷暴的方位审核:是否合法,起止方位不能相同;当起止方位相差180时,是否漏记中间方位,中间方位不应与起止方位矛盾;当起止方位180时,不应记中间方位;前后两次雷暴过程的开始时间和开始方位不应相同;同一

104、雷暴系统起止时间在15分钟以内,不应分开记录;前一日雷暴终止时间与当日雷暴开始时间在15分钟以内,且前一日雷暴的终止方位与当日的雷暴的开始方位相同,始止时间均应记为2000;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8)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11) 与云状相关审核:“17、19、89”等出现的时间云状中应有积雨云;“50、77” 等出现的时间云状中应有雾、St、Fs;“80、83、85、87、89”等出现的时间云状中应有对流云(Cu、Cb、Sc cug);“60、68、70、79”等出现的时间云状中应普通降水云层(Sc、Ac、As、Ns);“31、39、42”等出现的时间能见度应1.0Km

105、; 降水现象与定时降水量的审核:“39、50、60、68、70、77、79、80、83、85、87、89”等出现,对应时段的定时应有降水量; 降水现象、雾、吹雪、雪暴、沙尘暴等与相对湿度的配合,按审核规则库的值进行判断; 雾、大风、吹雪、雪暴、沙尘暴等与定时风速的配合,按审核规则库的值进行判断; 极光与定时总云量的配合,按审核规则库的值进行判断; 大风、吹雪、雪暴、沙尘暴、飑、扬沙与最大风速的配合,按审核规则库的值进行判断;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39)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12) 雨凇、积雪、结冰与最低气温的配合,按审核规则库的值进行判断; 积雪、结冰、霜与地面最低温度的

106、配合,按审核规则库的值进行判断; 同一天气现象不应有重复; 雨与雨夹雪、雨与雪、雨与阵雨、雨与阵雪、阵雨与雪、阵雨与雨夹雪、吹雪与雪暴、雪与雪暴、雪与雨夹雪,雨与阵性雨夹雪、阵雨与阵雪、阵雨与阵性雨夹雪、雪与阵雪、雪与阵性雨夹雪、雨夹雪与阵雪、雨夹雪与阵性雨夹雪、阵雪与阵性雨夹雪,米雪与阵雨、米雪与雪、米雪与阵性雨夹雪、毛毛雨与阵雨、毛毛雨与阵性雨夹雪、毛毛雨与雪等现象时间不应重迭; 有大风现象,极大风速应17.0m/s; 若雷暴的开始时间为2000、0800(三次站白天),在雷暴之前不应记录闪电; 若雾的开始时间为2000、0800(三次站白天),在雾之前不应记录轻雾; 吹雪、雪暴不应出现在

107、积雪之后; 有降水现象,对应定时应有定时降水量;有定时降水量,对应时段应记录天气现象;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40)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13)蒸发量时值有缺测,日合计应作缺测处理;各时蒸发量为结冰与日合计是否一致;各时蒸发量之和与日合计应相等;蒸发记结冰,应有结冰天气现象;蒸发量与气温、湿度、风、云、日照等相关要素的分析判断,按如下公式计算可能蒸发量: E0 = 0.26(1 + 0.41V)(Es - E) 0.75 式中,E0为计算的可能蒸发量; V为日10分钟平均风速; Es为平均地面温度与平均气温之间的饱和水汽压; E为日平均水汽压。 若小型蒸发量(EL)和E02

108、.5mm,且(EL0.5-E0)E0时,则判断为小型蒸发记录反常; 若大型蒸发量(EE)和E02.0mm,且(EE-E0)E00.75时,则给出大型蒸发量与计算可能蒸发量的差值; 小型蒸发和大型蒸发2.5mm,且(EE-EL0.5)EE时,则给出两者相差太大。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41)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14)有雪深时,应有积雪天气现象;雪深小于5cm时,不应有雪压记录;电线积冰审核:测量时间的气温不应大于0;有积冰现象,至少应有直径和厚度;无积冰现象,不应有其他相关记录;直径达8mm或15mm时,应有重量记录;电线积冰现象为雨凇时,应有雨凇天气现象;电线积冰现象为雾

109、凇时,应有雾凇天气现象;定时(2分钟)风、十分钟风、最大、极大风审核:风速缺测时风向也应作缺测;风向与风速在静风时的矛盾判断;定时风速与十分钟风速差值超过3m/s的判断;风向方位只出现4个或8个连续日数达10天,给出可能系统性错误的判断;最大风速不应小于各时十分钟风速的最大值;若最大风速出现时间在正点,风向、风速应与正点一致;出现时间应合法;最大风速应小于极大风速;前一日20时风速与最大风速的差值超过1.0m/s时的判断;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42)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15)浅层地温(520cm)时空变化错误判断,计算当月不同云天状况下相邻两层次地温差值的各时次平均值,

110、在相同云天状况下,某时次的空间变化或某个要素的时间变化超出平均值一定范围时,则认为异常,这种异常的判断受样本的多少限制,样本多时判断就准确,样本小时判断就容易产生偏差;深层地温(80160cm)审核:相邻两时次的差值应0.5;冻土深度审核:在地温层次上有冻土时,相应深度上的地温应在0以下;上限值应小于下限值;有两个冻土层时,第1层上限应大于每第2层下限;无两个冻土层时,只应有第1层记录;有两冻土层,第二层不应出现在微量层;日照审核:日出和日落时次日照时数不应大于相应时段内的最大值;日出日落时间是否正确;时值有缺测时,日合计应缺测;各时日照时数之和与日合计应相等;日照出现开始时间或出现结束时间与

111、日出时间或日落时间是否矛盾;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43)n13、A文件格检审核文件格检审核(16)海平面气压与本站气压计算值是否一致;部分不记始止时间的天气现象记录顺序是否合理,没有完全考虑到;雷暴期间不应闪电的情况没有判断;雨凇、雾凇、积雪不属前一天延续,其开始时间分别在雨、雾、雪等现象之前没有判断。在天气现象审核中降水现象时间重叠的问题,降水现象出现点线()记载时,若其间出现需要合并记录的其它降水现象时,均认为错误,实际情况是可以出现的。部分记录特别是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配合和地温的时空变化,还需要由人工进一步判断。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44)n14、自动统计得到自动统计

112、得到Y文件文件在Y文件维护中,可以通过A文件统计得到除年时段最大降水量外的观测数据部分,若需要参加统计的A文件齐全,一般情况月、年统计值都会正确,若A文件不齐全或某要素某月资料缺测,则相应月统计值按空缺给出,没有按缺测处理,部分还会影响年统计值,此时,必须在Y文件维护中进行人工干预。例如:蒸发观测项目,当冬季结冰时,大型蒸发改用小型蒸发观测,没有小型或大型蒸发观测的月份,在月统计中,相应月份的统计按空处理了,对于年统计值,只要有某月值,则按缺测处理,所以此时应将相应月份的统计值改为缺测;又如:草温观测项目,年内有部分月观测时,则有关年合计、年平均均按缺测处理,对于年极值,考虑到没有观测或缺测月

113、不会影响到年极值的挑取,故照常挑取了年极值,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人工判断修改。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45)n15、 Y文件审核说明文件审核说明Y文件的观测数据部分由程序通过A文件统计得到,程序没有设计对Y文件中月数据与A文件的统计结果一致性审核,仅对年统计值与月数据、初终间日数与初终日期的一致性进行了审核。在形成Y文件前,要保证上年度下半年和本年度全年A文件的正确。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46)n16、 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挑取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挑取在Y文件维护中,可以由程序从全年J文件中自动挑取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其过程是:首先将各月分钟降水量数据写入加载Y文件文件夹下的数

114、据库文件MinuteR.mdb中,再滑动挑取15个时段的年最大降水量(当有2次或以上相同时,开始时间均取第1次的时间),当J文件不全时,缺少的J文件数据按缺测处理。时段降水量包括开始时间分钟的量,开始时间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记录,开始时间为正点或20时00分时,应注意时界和日界处理。 第二节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47)n17、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记录对比分析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记录对比分析根据关于加强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气测函2004163号)的要求,自动气象站转入单轨运行后,仍须保留全部人工器测仪器,在每日20时按人工观测方式的规定进行全部要素的观测,另用气簿-1专门记录,并需

115、对人工器测与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差值(气压0.8hPa、气温1.0、风速1.0m/s、过程降水量的4%、地面温度日极值2.0、浅层地温1.5、深层地温0.5)进行对比分析。为方便台站管理,在V3.0.10以上版本,软件增加了此项功能。对比分析的数据按站月存放在软件安装文件夹的下级文件夹BaseData中,文件名为“AWSDataCompare_IIiiiyyyymm.cel”,其中,“AWSDataCompare”为固定字符,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分,mm为月,扩展名“cel”表示数据保存的格式,此格式只能在本软件中打开。在该新增功能中,可以打印输出每日记录,便于保存。还可对全月对比

116、分析数据形成Excel文件。在SysConfig文件夹中,增加了三个cel文件,分别为数据存取、打印输出和形成Excel文件的模板文件。 第三节 通讯组网接口软件(1)n1、 CNIS程序流程程序流程第三节 通讯组网接口软件(2)n2、正确设置网络参数正确设置网络参数(1)自动气象站上传数据文件主要通过该软件上传,要实现文件正常传输,应保证中心站组网软件正常。在网络畅通的前提下,如果文件不能自动正常传输,一般为组网参数设置有误。对中心站服务器FTP的测试,可按“正确设置文件传输路径”的步骤和操作进行。考虑到台站需要将自动气象站的数据同时上传两个或以上的单位,软件可以设置最多3个的节点,这些节点

117、即为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需要上传的远程服务器所指定的位置,节点1也称主节点,这些节点必须是自动气象站处于网络连接后即通过主节点的路由能够同时可访问的节点,当主节点连通后,节点2和节点3就应处于网络连通状态,所以节点2和节点3的通讯类型必须设置为“局(广)域网”,连接名称设置为空。第三节 通讯组网接口软件(3)n2、正确设置网络参数正确设置网络参数(2)当不需要上传多个节点时,第2或第3个节点的“通讯类型”必须输入空输。若设置了无效的第2或第3个节点,则程序每次向第1个节点传输完后,上传文件会继续保留在AWSNet文件夹,接着传第2或第3个节点而又不能成功,一次传输过程结束后上传文件仍未被删除,在

118、下一次传输时这些文件会继续被上传,造成同一文件重复上传的现象。若中心站服务器没有删除文件的权限,则会出现错误,任何文件都不能传输成功的现象。软件没有考虑传输多个单位时,文件不同的传输方式。例如:台站需要上传加密资料至地区级气象局,但上传至省级气象局为正点资料,此时只能在设置加密观测后,资料同时上传地区气象局和省级气象局,上传至省级气象局中心站的加密资料,若中心站没有设置加密观测,上传的加密数据文件将不会被处理。NetSet.ini配置文件的项值出现格式错误,有时会影响CNIS的正常运行。可以关闭SAWSS和CNIS软件,删除NetSet.ini文件,再启动SAWSS,由软件自动生成配置文件后,再人工进行必要的配置。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