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必修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章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第第1 1讲讲 重力重力 弹力弹力 摩擦力摩擦力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1.形变、弹性、胡克定律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疑难突破疑难突破1 摩擦力的摩擦力的“突变突变”问问题题解析解析一
2、个一个疑难疑难抓住抓住两个两个考点考点备选视频展台备选视频展台 2.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状元状元微博微博 1.弹力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弹力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 2.静摩擦力的判断(小专题)静摩擦力的判断(小专题) 3.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摩擦力大小的计算突破突破三个三个考向考向 随堂随堂基础演练基础演练第第1讲讲重力重力 弹力弹力摩擦力摩擦力第第二二章章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备选多媒体展台备选多媒体展台1.桌面微小形变的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观察2.小桌微小形变演示实验小桌微小形变演示实验3.弹簧的形变与弹力弹簧的形变与弹力4.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与
3、滑动摩擦力5.人走路时所受静摩擦力的分析人走路时所受静摩擦力的分析6.骑自行车时静摩擦力的分析骑自行车时静摩擦力的分析7.力的合成实验演示力的合成实验演示8.力的合成实验模拟力的合成实验模拟9.合力与两个分力变化关系的演示合力与两个分力变化关系的演示10.共点力的概念共点力的概念11.两共点力的合成两共点力的合成12.验证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13.力的分解(二绳挂重物)力的分解(二绳挂重物)14.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斜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斜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15.力的分解(三角架挂重物)力的分解(三角架挂重物)16.力的分解(物体置于斜面上)力的分解(物体置于斜面上)17.矢
4、量求和的三角形法则矢量求和的三角形法则18.矢量差的判断矢量差的判断显示显示/隐藏隐藏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0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考纲点击考纲点击 1.1.形变、弹性、胡克定律形变、弹性、胡克定律解析解析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一移走,如果研究对象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一移走,如果研究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则表示它们之间有弹力;的状态发生变化,则表示它们之间有弹力; 如果状态无变化,则表示它们之间无弹
5、力四个选项中当如果状态无变化,则表示它们之间无弹力四个选项中当B选项中的选项中的B物体移走后,物体移走后,A物体一定会摆动,所以物体一定会摆动,所以B选项中选项中A、B间一定有弹力间一定有弹力答案答案B 【思维驱动思维驱动】 在图中,在图中,A、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提示:提示:用假设法用假设法试试!试试!解析解析/显隐显隐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1形变形变
6、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2弹性弹性(1)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_的的形变形变(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能完全恢复原来的_,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0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知识存盘知识存盘】 形状形状恢复原状恢复原状动画:动画:桌面微小形变的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观察思考:思考:1.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 )2.只要物体发生形变
7、就一定有弹力产生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 )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3弹力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会对与它,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产生条件产生条件物体相互物体相互_;物体发生物体发生_(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4胡克定律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内容:弹簧发
8、生_时,弹力的大小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跟弹簧伸长(或或缩短缩短)的长度的长度x成成_(2)表达式:表达式:Fkx.k是弹簧的是弹簧的_,单位为,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的大小由弹簧_决定决定x是弹簧长度的是弹簧长度的_,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0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知识存盘知识存盘】 接触接触相反相反恢复原状恢复原状弹性形变弹性形变弹性形变弹性形变正比正比自身性质自身性质劲度系数劲度系数变化量变化量动画:动画:弹簧的形变与弹力弹簧的形变与弹力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
9、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思维驱动思维驱动】 0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力成正比C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用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考纲点击考纲点击 2.2.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10、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D解析解析/显隐显隐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1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1)静摩擦力:两个有相对静摩擦力:两个有相对_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生的_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两个有相对滑动摩擦力:两个有相对_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的阻碍_的力叫滑动摩擦力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01抓住两个
11、考点抓住两个考点【知识存盘知识存盘】 运动趋势运动趋势相对运动相对运动阻碍阻碍滑动滑动思考:思考:1.两物体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两物体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擦力越大( )2.物体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物体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大( )动画:动画: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摩擦力摩擦力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滑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定定义两个有相两个有相对_的物的物体体间在接触面上在
12、接触面上产生的生的_相相对运运动趋势的力的力两个有相两个有相对_的的物体物体间在接触面上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生的阻碍_的力的力产生条生条件件(必要必要条件条件)接触面接触面_ 接触接触处有有_两物体有相两物体有相对_(仍保持相仍保持相对静止静止)接触面接触面_接触接触处有有_两物体有两物体有_ 0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滑滑动趋势阻碍阻碍粗糙粗糙弹力力运运动趋势滑滑动相相对运运动粗糙粗糙弹力力相相对运运动2两种摩擦力的对比两种摩擦力的对比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
13、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0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大小大小静摩擦力静摩擦力F为被被动力,与力,与正正压力力 ,满足足_FFmax.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与大小与正正压力大小有关力大小有关滑滑动摩擦力:摩擦力:F (为动摩擦因数,摩擦因数,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 程度,程度,FN为正正压力力)方向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运动趋势的方向的方向_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 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反无关无关0相反相反FN相相对运运动粗糙粗糙思考:思考:1.在公式在公式Ff= FN中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中物体所受压力大小等于物
14、体的重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2.有摩擦力的地方,一定有弹力(有摩擦力的地方,一定有弹力( )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0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本栏内容本栏内容 结束结束1.状元微博状元微博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
15、个考向.判断弹力有无的常用方法判断弹力有无的常用方法(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性形变直接判断. (2)状态法: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判断状态法: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弹力,物体才能保持现在的运动状态是否需要弹力,物体才能保持现在的运动状态.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判断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判断. 注:几种常见接触面间的弹力见注:几种常见
16、接触面间的弹力见“状元微博状元微博”.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判断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判断.考向一考向一 弹力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弹力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典例典例】如图所示,一重为如图所示,一重为10N的球固定的球固定在支杆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使杆发生
17、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力为7.5N,则,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杆对球的作用力A.大小为大小为7.5NB.大小为大小为10NC.方向与水平方向方向与水平方向成成530角斜向右下方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0角斜向左上方角斜向左上方典例典例剖析剖析BAMgF拉拉F3.弹力大小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1)根据力的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条件进行求解.(2)根据胡克定律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定律进行求解.审题视角:审题视角:小球最后静止时受几个力?小球最后静止时受几个力?小球所受各力遵从什么规律呢小球所受各力遵从什么规律
18、呢?自己尝自己尝试解答哟!试解答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力与物体的平衡,对小球本题考查力与物体的平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杆对球的作用力与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重力等值反向,令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重力等值反向,令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可得:可得:tan =G/F拉拉=4/3, =530,故,故D项正项正确确.答案答案 D解析解析/显隐显隐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
19、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1绳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支持力,且绳子弹力的方向一绳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支持力,且绳子弹力的方向一定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定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2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弹力的方向可能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弹力的方向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杆沿着杆,也可能不沿杆 借题借题发挥发挥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小车上固定一根
20、弹性直杆小车上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杆顶固定一个小球,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如如图所示图所示),让小车从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下图的情,让小车从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下图的情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解析解析小车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则加速度小车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则加速度agsin (为斜为斜面的倾角面的倾角),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且小球的加速度等于合力沿斜面向下,且小球的加速度等于gsin ,则杆的弹力方,则杆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杆不会发生弯曲,向垂直于斜
21、面向上,杆不会发生弯曲,C正确正确答案答案C 变式变式跟踪跟踪1解析解析/显隐显隐隐含隐含了什了什么条么条件?件?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考向二考向二 静摩擦力的判断静摩擦力的判断1.1.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受滑动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 . 2.2.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摩擦力
22、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不势,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一定是阻力. .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例例2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物体物体A、B在力在力F作用下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
23、中物体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且方向均与F相同相同B.甲、乙两图中物体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且方向均与F相反相反C.甲、乙两图中物体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均不受摩擦力D.甲图中物体甲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受摩擦力,方向和F方向相同方向相同审题导析审题导析1.注意题中关键信息注意题中关键信息.2.对甲乙两图中对甲乙两图中A物体物体的受力,用假设法尝的受力,用假设法尝试着分析一下!试着分析一下!【解析解析】 (用假设法分析)(用假设法分析)甲图中,假设甲图中,假设A受摩受摩擦力,与擦
24、力,与A做匀速运做匀速运动在水平方向合力为动在水平方向合力为零不符,所以零不符,所以A不受不受摩擦力摩擦力.乙图中,假设乙图中,假设A不受不受摩擦力,摩擦力,A将相对将相对B沿沿斜面向下运动,从而斜面向下运动,从而A受沿受沿F方向的摩擦力方向的摩擦力正确选项是正确选项是D. 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显隐显隐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常用判断方法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常用判断方法假设
25、假设物体间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接触面光滑不发生不发生相对滑动相对滑动无无相对相对运动趋势运动趋势无无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发生发生相对滑动相对滑动有有相对相对运动趋势运动趋势有有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趋势的方向相反状态法状态法:(如变式跟踪:(如变式跟踪2 2)明)明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方程或牛顿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方程或牛顿定律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定律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牛顿第三定律法:(如变式跟牛顿第三定律法:(如变式跟踪踪3 3)此法的关键是抓住)此法的关键是抓住“力是力是成对出现的成对出现的”,
26、先确定受力较少,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再根据“力的相互性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 .假设法:如例假设法:如例2 2,利用假,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 :【以题说法以题说法】 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变式跟踪变式跟踪2】(2011天津,天津,2)如图所示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两物体
27、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运动过程中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受到的摩擦力()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方向向右,逐渐减小解析解析物体物体B具有水平向左的恒定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具有水平向左的恒定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物体B受到的合外力水平向左且恒定,对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水平向左且恒定,对物体B受力分析可知,受力分析可知,物体物体B在水平方向的合外力就是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合外力就是物体A施加的
28、静摩擦力,因此,施加的静摩擦力,因此,物体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且大小不变,故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且大小不变,故A正确正确答案答案A 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解析解析/显隐显隐隐含了隐含了什么信什么信息?息?aFf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变式跟踪变式跟踪3】如图示,用一水平力如图示,用一水平力F把把A、B两个物体挤压在竖直的墙上,两个物体挤压在竖直的墙上,A、B两物体均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9、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物体对物体对A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BF增大时,增大时,A和墙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和墙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C若若B的重力大于的重力大于A的重力,则的重力,则B受到的摩擦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墙对力大于墙对A的摩擦力的摩擦力D不论不论A、B的重力哪个大,的重力哪个大,B受到的摩擦力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墙对一定小于墙对A的摩擦力的摩擦力 解析解析将将A、B视为整体,可以看出视为整体,可以看出A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方向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对竖直向上对B受力分析可知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由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30、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下,的摩擦力方向向下,A错误;由于错误;由于A、B两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变,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变,根据平衡条件可知B错误;错误;A和墙之和墙之间的摩擦力与间的摩擦力与A、B两物体重力平衡,故两物体重力平衡,故C错误、错误、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D 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尝试对尝试对A A、B B用整用整体法分析体法分析, ,然后然后再对再对B B隔离分析隔离分析解析解析/显隐显隐mBgFfFF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
31、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审题视点审题视点(1)A、B向右匀速运动,向右匀速运动,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2)A、B共同向右匀加速运共同向右匀加速运动,动,B受合力方向向右受合力方向向右.(3)A、B发生相对滑动,发生相对滑动,B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答案答案】 (1)零)零. (2) ma,方向水,方向水平向右平向右. (3) mg,方向水平向右,方向水平向右.(4) mg ,方向水平向右,方向水平向右. 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考向三考向三
3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例例3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物体A,A上再放一质量为上再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的物体B,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施加一水平,施加一水平力力F作用于作用于A(如图示),计算下列(如图示),计算下列情况下情况下A对对B的摩擦力的摩擦力.(1).当当A、B一起做匀速运动时一起做匀速运动时.(2).当当A、B一起以加速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匀加向右匀加速运动时速运动时.(3).当力当力F足够足够大而使大而使A、B发发生相对滑动时生相对滑动时.(4).当当A、B发生相对滑动,且发生相对滑动,且B物体物体的的1/5伸到伸到A的外面时的外面
33、时.【解析解析】 (1)因)因A、B向右匀向右匀速运动,速运动,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所以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2)因因A、B无相对滑动,所以无相对滑动,所以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此时不能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此时不能用滑动摩擦力公式Ff=FN来计算来计算.用牛顿第二定律用牛顿第二定律对对B物体分析有物体分析有Ff=ma,方向水,方向水平向右平向右.(3)因)因A、B发生相对滑动,故发生相对滑动,故B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即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即Ff= FN= mg.方向水平向右方向水平向右.(4)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34、物体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所以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所以Ff= mg ,方向水平向右,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解析/显隐显隐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本栏内容本栏内容 结束结束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技巧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技巧分析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应先分清是滑动摩擦力还分析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应先分清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是静摩擦力(1)若是滑动摩擦力:)若是滑动摩擦力
35、:根据公式根据公式Ff= FN计算;计算;力的力的平衡条件计算;平衡条件计算; 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计算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计算.切记压力切记压力FN一般情况下不等于重力一般情况下不等于重力.(2)若是静摩擦力)若是静摩擦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 牛顿第二定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计算律进行分析计算.切记不能用公式切记不能用公式Ff= FN 计算静摩擦力计算静摩擦力.【借题发挥借题发挥】 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
36、浏览:本栏内容本栏内容 结束结束0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变式跟踪变式跟踪4】 (2013山东淄山东淄博博)如图所示,物块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分别为分别为30和和45时物块所受摩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审题视点审题视点当倾角当倾角30时,物块受到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当当45时,物块受到的摩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解析解析/显隐显隐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
37、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疑难突破疑难突破1 1摩擦力的摩擦力的“突变突变”问题问题 一、静静一、静静“突变突变”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如果物体仍然保持静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如果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发生突变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发生突变. 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
38、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审题视点审题视点1.判定物块与桌面间最大静摩擦力判定物块与桌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的可能值的可能值 .2.撤去撤去F1后,再根据最大静摩擦力后,再根据最大静摩擦力的可能值判定木块是否滑动的可能值判定木块是否滑动.0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典例典例1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即F1、F2和和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作用, ,木块处于木块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状态, ,如图所如图所
39、示,其中示,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A.10 N,方向向左,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右,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右,方向向右 D.0 【解析解析】 当物体受当物体受F1、F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 N,可知最大静摩,可知最大静摩擦力擦力Ffmax8 N当撤去力当撤去力F1后,后,F22 NFfmax,物体仍处于静止,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状态,
40、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物体上的且与作用在物体上的F2等大反向等大反向C正确正确.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显隐显隐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静动静动“突变突变”物体在摩擦力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能保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
41、静摩擦力将“突变突变”成滑动成滑动摩擦力摩擦力. (如例如例2)典例典例2 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大变大),另一端不动,如图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另一端不动,如图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力Ff随角度随角度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下图中的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下图中的(设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审题视角审题视角1).建立木板及铁块的运动模型建立木板及铁块的运动模型2). 到到过程中铁块受力怎样?过程中铁块受力怎样? 转动到转动到
42、位置后,铁块受力又怎样位置后,铁块受力又怎样?自己分析一下!自己分析一下!=mgFfFN【解析解析】 设木板与水平面间夹角增大到设木板与水平面间夹角增大到时,铁块开始滑动时,铁块开始滑动,显显然当然当时时,铁块与木板相对静止铁块与木板相对静止.由力的平衡条件知由力的平衡条件知,铁块受到铁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Ffmgsin;当当时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时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力为滑动摩擦力;设动摩擦因数为设动摩擦因数为,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铁,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铁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fmgcos.由上述分析知:由上述分析知:时,静摩擦力随时,静
43、摩擦力随角增大按正弦函数增加;角增大按正弦函数增加;当当时,滑动摩擦力随时,滑动摩擦力随角增大按余弦规律减小,所以正确角增大按余弦规律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选项为C.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显隐显隐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动静动静“突变突变”在摩擦力和其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他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做减速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物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体滑行时,物体将不受摩擦力将不受摩擦力作用,或滑动作用
44、,或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突变突变成静摩擦力成静摩擦力.(如例如例3)典例典例3 如图示,质量为如图示,质量为1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擦因数=0.2,从,从t=0开始以初速度开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向左的恒力F=1N的作用,取的作用,取g=10m/s2,向右为正方向,该向右为正方向,该 物体受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摩擦力Ff随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变化的图象是:图象是:解析:解析:运动运动阶段阶段受向左的滑动摩受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擦力Fn= mg=2N物体减速运动,物体减速运动,速度为速度为0后静止后静止静
45、止静止阶段阶段Fmax=Fn=2N受向右的静摩擦受向右的静摩擦力力Ff2=F=1N外力外力F=1NFmaxA正正确确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规律规律总结总结突破策略突破策略 物体受到的外力发生变化时,物体受到的物体受到的外力发生变化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种类就有可能发生突变摩擦力的种类就有可能发生突变.解决这类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题的关键是: 1.1.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从正
46、确对物体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从而找到物体摩擦力的突变而找到物体摩擦力的突变“临界点临界点”. . 2.2.分析清楚分析清楚“突变突变”后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后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静静变化,还是动静(静动)变化;是大小是静静变化,还是动静(静动)变化;是大小变化,还是方向也发生变化变化,还是方向也发生变化. .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0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目标目标一、对
47、力、重一、对力、重力概念的理解力概念的理解 二、对弹力的二、对弹力的理解理解三、对摩擦力三、对摩擦力的理解的理解 题号题号123456点击点击右蓝框右蓝框出现出现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1.解析解析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譬如地球与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譬如地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电荷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不需要直接接触,所万有引力,电荷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不需要直接接触,所以以B错误;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错误;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球没有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飞行的过程中,球没有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C
48、错错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没有先后之说,所以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没有先后之说,所以D错误错误答案答案A ACCDCDCD2.解析解析物体是否受重力作用与其运动状态无关,故物体是否受重力作用与其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重力实际是错重力实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绕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绕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万,万有引力方向指向地心,重力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有引力方向指向地心,重力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只有在两极或赤道只有在两极或赤道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才指向地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才指向地心),故,故B错在赤道上,物体所错在赤道上,物体所受
49、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与物体随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之差,而在赤道受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与物体随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之差,而在赤道上向心力最大,在地球各纬度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相同,分析可上向心力最大,在地球各纬度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相同,分析可知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知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C正确在弹簧秤和物体都静止或匀正确在弹簧秤和物体都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测出的示数才等于物体的重力,若弹簧秤拉着物体加速速运动时,测出的示数才等于物体的重力,若弹簧秤拉着物体加速上升或下降,则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重力,故上升或下降,则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重力,故D错错答案答案C 3.解析解析两物体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才产生
50、弹力,两物体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才产生弹力,A、D错误错误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而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而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该物体,受力物体是水平面,两力不同,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该物体,受力物体是水平面,两力不同,B错误,错误,C正确正确答案答案C 4.解析解析弹簧伸长量由弹簧的弹力弹簧伸长量由弹簧的弹力(F弹弹)大小决定由于弹簧大小决定由于弹簧质量不计,这四种情况下,质量不计,这四种情况下,F弹都等于弹簧右端拉力弹都等于弹簧右端拉力F,因,因而弹簧伸长量均相同,故选而弹簧伸长量均相同,故选D项项答案答案D 5.解析解析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摩擦
51、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趋势),而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无关当摩擦力的方而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无关当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摩擦力是动力,方向相反时为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摩擦力是动力,方向相反时为阻力,故阻力,故C、D项正确项正确答案答案CD 6.解析解析因为因为A、B的加速度均为的加速度均为0,因此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因此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运用平衡条件可得,地面对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运用平衡条件可得,地面对A的摩擦力的摩擦力大小为大小为Fcos ,地面对,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的支持力为MgmgFsin ,根据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顿第三定律可知,C、D正确;隔离正确;隔离B分析可知,分析可知,A、B错误错误答案答案CD 本栏内容本栏内容 结束结束点击进入作业布置页面点击进入作业布置页面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板块导航板块导航1.抓住两个考点抓住两个考点2.突破三个考向突破三个考向3.解析一个疑难解析一个疑难4.随堂基础演练随堂基础演练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完成创新设计完成创新设计 05活页规范训练活页规范训练本讲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