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8907117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四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四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四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二).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四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二).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二).(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 土壤空气的组成与植物生长土壤空气的组成与植物生长一、土壤空气的组成与变化气气 体体O2CO2N2其他气体其他气体近地面近地面的大气的大气20.940.0378.050.98土土 壤壤 空空 气气18.0-20.030.15-0.6578.8-80.24 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的比较(容积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的比较(容积%)土壤空气主要来自大气,少量是土壤中生物、生物化学和纯化学过土壤空气主要来自大气,少量是土壤中生物、生物化学和纯化学过程产生的气体。故土壤空气与大气的组成基本相近,也存在些差异。程产生的气体。故土壤空气与大气的组成基本相近,也存在些差异。土壤空气和进地面大气空气组成的差异土

2、壤空气和进地面大气空气组成的差异 1 1土壤空气中的土壤空气中的COCO2 2含量高于大气含量高于大气 2 2土壤空气中的土壤空气中的O O2 2含量低于大气含量低于大气 3 3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 大大气气的的相相对对湿湿度度通通常常只只有有50509090,而而土土壤壤空空气气的的相相对对湿湿度大多是近饱和的度大多是近饱和的(99(99以上以上) )。 4 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高量的还原性气体(土壤空气中含有较高量的还原性气体(CHCH4 4等)等) 5. 5. 土壤空气时空变化差异大土壤空气时空变化差异大土壤空气组成显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土壤空气

3、的变化规律:土壤空气的变化规律: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空气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空气中COCO2 2含量增大,含量增大,OO2 2含量减少,无论在膜地或露地均是如此;含量减少,无论在膜地或露地均是如此; 气温和土温升高,根系呼吸加加强,微生物活动加气温和土温升高,根系呼吸加加强,微生物活动加快,土壤空气中快,土壤空气中COCO2 2含量增加,夏季含量增加,夏季COCO2 2含量最高;含量最高; 覆膜田块的覆膜田块的COCO2 2含量明显高于未覆稻草原露地,而含量明显高于未覆稻草原露地,而OO2 2则反之则反之 土壤空气中的土壤空气中的COCO2 2和和OO2 2的含量是相互消长的,二者

4、的含量是相互消长的,二者的总和维持在的总和维持在1922%1922%之间,之间, 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CO CO2 2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增加,OO2 2则相应减少,冬季表土则相应减少,冬季表土COCO2 2含量最少,开春后根系呼吸加强,含量最少,开春后根系呼吸加强,微生物活动加快,微生物活动加快,COCO2 2含量增加,到夏季最高。含量增加,到夏季最高。二、二、 土壤中的空气流土壤中的空气流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有两种: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有两种:即对流和扩散。即对流和扩散。影响土壤空气运动影响土壤空气运动的因素有气象、土壤性质及农业措施,气

5、象因素主要有气温、气的因素有气象、土壤性质及农业措施,气象因素主要有气温、气压、风力和降雨等。压、风力和降雨等。土壤空气对流土壤空气对流 土壤空气对流是指土壤与大气间由总压力梯度驱动气体的整体流土壤空气对流是指土壤与大气间由总压力梯度驱动气体的整体流动,也称为质流。动,也称为质流。其流向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很多因素引其流向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很多因素引起土壤与大气间的压力差,而使土壤空气与大气产生对流,如气起土壤与大气间的压力差,而使土壤空气与大气产生对流,如气压、温差、降雨或灌溉和地面风力等。压、温差、降雨或灌溉和地面风力等。土壤空气扩散土壤空气扩散土壤空气组成中,土壤空气组成中,C

6、0C02 2的浓度高于大气,的浓度高于大气,O O2 2的浓度低于大气,使之的浓度低于大气,使之分别产生了分别产生了COCO2 2和和O O2 2的分压差,在分压梯度的驱动下,使的分压差,在分压梯度的驱动下,使C0C02 2不断不断从土壤中向大气扩散,从土壤中向大气扩散,O O2 2不断从大气向土壤空气扩散。不断从大气向土壤空气扩散。一般认为一般认为扩散作用是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的主要机制。扩散作用是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的主要机制。三、三、 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 (soil aeration) ) (一)、土壤通气性的定义和指标(一)、土壤通气性的定义和指标 1. 1. 土壤通气性土壤通

7、气性 泛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内部泛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通气的能力。允许气体扩散和通气的能力。2 2土壤通气性指标土壤通气性指标-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Eh) 土壤的土壤的E Eh h可以做为土壤通气性的指标,它指示土可以做为土壤通气性的指标,它指示土壤溶液中氧压的高低,反映土壤通气排水状况。壤溶液中氧压的高低,反映土壤通气排水状况。 旱田:土壤的旱田:土壤的E Eh h为为 400700 mv 水田:土壤的水田:土壤的EhEh为为 -200400 mv(二)土壤空气状况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二)土壤空气状况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1.影响种子萌发影响种子萌

8、发 种子正常发育需要种子正常发育需要O O2 2的含量在的含量在1010以上,如以上,如果小于果小于5 5,种子萌发将受到抑制。,种子萌发将受到抑制。2.2.影响根系生长和吸收功能影响根系生长和吸收功能 土壤空气中土壤空气中O O2 2浓度小于浓度小于9 910%10%时,根系发时,根系发育受影响,小于育受影响,小于5 5则绝大部分作物的根系停止则绝大部分作物的根系停止发育。一般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植物根系长、发育。一般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植物根系长、颜色浅,根毛多,而缺氧则会阻碍根系伸长和侧颜色浅,根毛多,而缺氧则会阻碍根系伸长和侧根萌生,根系短而粗,颜色暗,根毛大量减少。根萌生,根系短而粗

9、,颜色暗,根毛大量减少。养分吸收量则相应降低,尤其对钾和氮的吸收影养分吸收量则相应降低,尤其对钾和氮的吸收影响较大。响较大。3.3.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状况 土壤通气良好,土壤通气良好,O O2 2供应充足,大多数有益微生供应充足,大多数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分解迅速而彻底,可以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分解迅速而彻底,可以释放更多的速效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反之,不释放更多的速效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反之,不利于向植物供应有效养分。利于向植物供应有效养分。4.4.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状况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状况 通气良好时,土壤呈氧化状态,通气不良,土通气

10、良好时,土壤呈氧化状态,通气不良,土壤还原性加强,有机质分解不彻底,可能产生过壤还原性加强,有机质分解不彻底,可能产生过多的还原性气体和有毒物质。多的还原性气体和有毒物质。(三)、土壤通气性的调节(三)、土壤通气性的调节1 1、调节土壤水分含量、调节土壤水分含量 2 2、改良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结构 3 3、通过各种耕作手段来调节土壤通性、通过各种耕作手段来调节土壤通性 对旱作土壤,有对旱作土壤,有中耕松土中耕松土,深耙勤锄深耙勤锄,打破土打破土表结壳表结壳,疏松耕层等措施。,疏松耕层等措施。 对于水田土壤,可通过对于水田土壤,可通过落水晒田落水晒田、晒垡晒垡,搁田搁田及及合理的下渗速率合理的下

11、渗速率等措施。等措施。 通常采用以下农业措施来调节土壤通气状况通常采用以下农业措施来调节土壤通气状况 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培育和创造良好的土;培育和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耕层构造土壤总孔隙度和空气孔隙度,改善壤结构和耕层构造土壤总孔隙度和空气孔隙度,改善通气性。通气性。 客土掺沙、掺黏,改良过黏、过沙的土壤质地,客土掺沙、掺黏,改良过黏、过沙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雨后、灌水后及时中耕,消除土壤板结,以利雨后、灌水后及时中耕,消除土壤板结,以利通气通气。 灌溉结合排水,利用调节土壤墒情的办法来改灌溉结合排水,利用调节土壤墒情的办法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12、善土壤通气状况。目前采用。目前采用喷灌、滴灌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水等先进的灌水方法,既能节水又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方法,既能节水又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 课堂测验:课堂测验:1、土壤空气质量的好坏关键不在其含量而于其质量( )2、土壤空气和大气某些组成含量有差异,其他则是相同的( )。3、 土壤空气是水汽饱和的( )4、土壤空气中的CO2的数量是越低越好( )5、土壤空气的组成是时刻变化的( )6、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导致土壤通气性的变化( )。7、土壤和土壤空气是矛盾的,永远无法调和的( )8、在土壤 通气性中,对流比扩散更重要( )9、土壤Eh值主要由氧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决定。( )10

13、、土壤通气的好坏主要受含水量和结构性的影响( )。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热量土壤热量(Soil heat)土壤热量最基本的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土壤热量最基本的来源是太阳辐射能,还有生物热和地热还有生物热和地热 。土壤温度是衡量土壤热量的尺度,反土壤温度是衡量土壤热量的尺度,反映土壤热能获得和散失的平衡状况。映土壤热能获得和散失的平衡状况。(一)太阳的辐射能(一)太阳的辐射能 在地球大气层的顶部测得在地球大气层的顶部测得的垂直于太阳光下一平方厘的垂直于太阳光下一平方厘米的黑体表面在一分钟内吸米的黑体表面在一分钟内吸收的辐射能常数,称作收的辐射能常数,称作太阳太阳常数常数,一般为,一般为1.9k/cm2

14、/min。 9999的太阳能包含在微米的的太阳能包含在微米的波长内,这一范围的波长通波长内,这一范围的波长通常称为短波辐射。常称为短波辐射。HIEa一、土壤热量的来源一、土壤热量的来源(二)生物热(二)生物热 据估算,含有机质据估算,含有机质4 4的土壤,每英亩耕的土壤,每英亩耕层有机质的潜能为层有机质的潜能为6.28106.28109 96.99106.99109 9KJKJ,相当于相当于20205050吨吨无烟煤的热量。无烟煤的热量。 (三)地球内热(三)地球内热 从地球内部的热向地面传导的热能。地热从地球内部的热向地面传导的热能。地热是一种重要的地下资源。尤其是在一些异常地是一种重要的地

15、下资源。尤其是在一些异常地区,如火山口附近、有温泉之地。区,如火山口附近、有温泉之地。 二二 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 1 1、太阳的辐射强度、太阳的辐射强度 日照角越大日照角越大 ,坡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坡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 在中纬度地区,南坡坡地每增加一度,约相当于纬度南移在中纬度地区,南坡坡地每增加一度,约相当于纬度南移100公里所产生的影响。公里所产生的影响。 同样,在中纬度地区,南坡比北坡接受的辐射能多,土温也同样,在中纬度地区,南坡比北坡接受的辐射能多,土温也比北坡高。坡度越陡,坡向的温差越大。比北坡高。坡度越陡,坡向的温差越大。2

16、2、地面的反射率、地面的反射率太阳的入射角越大,反射率越低,反之越大。土壤的颜色、太阳的入射角越大,反射率越低,反之越大。土壤的颜色、粗糙程度、含水状况,植被及其他覆盖物等都影响反射率。粗糙程度、含水状况,植被及其他覆盖物等都影响反射率。3 3、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 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 (1 1)云雾、水汽和风:云雾、水汽和风:它们能强烈吸收和反射地面它们能强烈吸收和反射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增大,因而使地面有发出的长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增大,因而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少;效辐射减少; (2 2)海拔高度:海拔高度:空气密度、水汽、尘埃随海拔高空气密

17、度、水汽、尘埃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大气逆辐射相应减少,有效辐射增大;度增加而减少,大气逆辐射相应减少,有效辐射增大; (3 3)地表特征:地表特征:起伏、粗糙的地表比平滑表面辐起伏、粗糙的地表比平滑表面辐射面大,有效辐射也大;射面大,有效辐射也大; (4 4)地面覆盖:地面覆盖:导热性差的物体如秸杆、草皮、导热性差的物体如秸杆、草皮、残枝落叶等覆盖地面时,可减少地面的有效辐射。残枝落叶等覆盖地面时,可减少地面的有效辐射。三、土壤的热量平衡三、土壤的热量平衡土壤热量收支平衡可用下式表示:土壤热量收支平衡可用下式表示:S = Q S = Q P P L LE E + R + R收入:收入: 主要

18、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其次是土壤微生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其次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地球内热和土壤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地球内热和土壤贮水的潜能等。贮水的潜能等。支出:支出: 包括土壤水分蒸发、加热土体自身等而消包括土壤水分蒸发、加热土体自身等而消耗。耗。第三节第三节 土壤热性质土壤热性质一、土壤热容量一、土壤热容量( (soil heat capacity,soil thermal capacity) ) 土壤热容量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每升高(或降低)1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土壤的容

19、积热容量:土壤的容积热容量:是指单位容积的土壤,在温是指单位容积的土壤,在温度升降度升降11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C C 表示,常表示,常用单位用单位J J(cm(cm3 3)。质量热容量:质量热容量:以单位质量土壤来计算,习惯上称以单位质量土壤来计算,习惯上称之为重量热容或比热,用之为重量热容或比热,用C C表示,常用单位表示,常用单位J J(g)(g)。 一一般般情情况况下下,沙沙土土的的含含水水量量比比黏黏土土小小,而而空空气气含含量量相相对对较较高高,故故其其热热容容一一般般低低于于黏黏土土。所所以以沙沙土土的的温温度度容容易易升升降降,常常称称其其为为“热热

20、性性土土”,而而黏黏土则相反,常称之土则相反,常称之“冷性土冷性土”。二、土壤导热率二、土壤导热率导热性导热性: : 土壤具有对所吸热量传导到邻近土层性质,称为土壤具有对所吸热量传导到邻近土层性质,称为导热性。导热性大小用导热率表示。导热性。导热性大小用导热率表示。导热率导热率: :heat conductivity,thermal conductivity 在单位厚度(在单位厚度(1 1厘米)土层,温差为厘米)土层,温差为11时,每秒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钟经单位断面(1 1厘米厘米2 2)通过的热量焦耳数()通过的热量焦耳数( )。)。其单位是其单位是J.cmJ.cm-2-2.s .s-1

21、 -1.-1 -1。土壤中各组分的导热率土壤中各组分的导热率: :固相固相液相液相气相。气相。 当土壤干燥缺水时,土粒间的土壤孔隙被空气占领,当土壤干燥缺水时,土粒间的土壤孔隙被空气占领,导热率就小。当土壤湿润时,土粒间的孔隙被水分占领,导热率就小。当土壤湿润时,土粒间的孔隙被水分占领,导热率增大。导热率增大。三、土壤的热扩散率三、土壤的热扩散率 土壤热扩散率土壤热扩散率 是指在标准状况下,在是指在标准状况下,在土层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离内,土层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离内,11的温度梯的温度梯度下,每秒流入度下,每秒流入1cm1cm2 2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使单位体积(使单位体积

22、(1cm1cm3 3)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其大小等于土壤导热率其大小等于土壤导热率/ /容积热容量之比值。容积热容量之比值。上式中上式中: : 为土壤导热率,为土壤导热率, Cv Cv为土壤容积热容量。为土壤容积热容量。 热扩散率小的土壤热扩散率小的土壤,如干土、沙质土等,如干土、沙质土等,其表层土温易于升降,其表层土温易于升降,温度变幅大;而热扩温度变幅大;而热扩散率大的土壤,如湿散率大的土壤,如湿土、黏土质等,土温土、黏土质等,土温变幅小。变幅小。2.2.日变化日变化二、地形地貌和土壤性质对土温的影响二、地形地貌和土壤性质对土温的影响 ( (一)海拔高度对土壤温度

23、的影响一)海拔高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在山区随着高度的增加,土温还是比平地的土温低。在山区随着高度的增加,土温还是比平地的土温低。 (二)坡向与坡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二)坡向与坡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坡地接受的太阳辐射因坡向和坡度而不同;坡地接受的太阳辐射因坡向和坡度而不同; 不同的坡向和坡度上,土壤蒸发强度不一样,不同的坡向和坡度上,土壤蒸发强度不一样,土壤水和植物覆盖度有差异,土温高低及变幅也就迥土壤水和植物覆盖度有差异,土温高低及变幅也就迥然不同。南坡的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可以促进早发、然不同。南坡的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可以促进早发、早熟。早熟。 (三)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三)土壤

24、的组成和性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土壤颜色深的,吸收的辐射热量多,红色、黄色土壤颜色深的,吸收的辐射热量多,红色、黄色的次之,浅色的土壤吸收的辐射热量小而反射率较高。的次之,浅色的土壤吸收的辐射热量小而反射率较高。 园艺栽培中或农作物的苗床中,有的在表面覆盖园艺栽培中或农作物的苗床中,有的在表面覆盖一层炉碴、草木灰或土杂肥等深色物质以提高土温。一层炉碴、草木灰或土杂肥等深色物质以提高土温。三、土壤温度与肥力三、土壤温度与肥力种子发芽出苗要求适宜的土温条件种子发芽出苗要求适宜的土温条件。土温对作物根最生长的关系很密切土温对作物根最生长的关系很密切。一般根系在。一般根系在2 244时开始微弱生长,时开

25、始微弱生长,1010以上根生长比较活跃,土温超过:以上根生长比较活跃,土温超过:303035 35 时根系生长便受到阻碍。时根系生长便受到阻碍。适宜的土温能够促进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适宜的土温能够促进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各种。各种作物营养生长最旺盛时期所要求的土温:小麦为作物营养生长最旺盛时期所要求的土温:小麦为161620 20 ,冬小麦为冬小麦为1216 1216 ,玉米为玉米为24242828,棉花为棉花为25253535。大多数土壤微生物在大多数土壤微生物在15154040范围内最活跃范围内最活跃。土温过高。土温过高或过低,其活动均受到抑制,并且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矿或过低,其

26、活动均受到抑制,并且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殖化过程。硝化细菌和氮化细菌在土温质化和腐殖化过程。硝化细菌和氮化细菌在土温28283030时最活跃。时最活跃。四、土壤温度的调节措施四、土壤温度的调节措施(1)(1)根据土性合理选择种植作物根据土性合理选择种植作物 冷性土宜种大豆、甜菜、马铃薯、葱蒜等作物。热性土宜种冷性土宜种大豆、甜菜、马铃薯、葱蒜等作物。热性土宜种棉花、玉米、谷子、高粱、小麦等作物。冷性土春播宜晚、秋播宜棉花、玉米、谷子、高粱、小麦等作物。冷性土春播宜晚、秋播宜早。热性土春播宜早、秋播宜迟。早。热性土春播宜早、秋播宜迟。(2)(2)翻耕松土翻耕松土 (3)(3)灌溉排水灌溉

27、排水 夏季灌水可以降土温,排水可以提高土温。早春育秧时灌水、夏季灌水可以降土温,排水可以提高土温。早春育秧时灌水、可以保温防寒;旱地冬前浇冻水、可起到保苗、杀虫防旱的效果。可以保温防寒;旱地冬前浇冻水、可起到保苗、杀虫防旱的效果。(4)(4)施用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料(5)(5)广泛采用多种措施来调控土温广泛采用多种措施来调控土温 塑料地膜、温室栽培、阳畦、遮阴塑料地膜、温室栽培、阳畦、遮阴(6)(6)喷洒土面保墒增温剂喷洒土面保墒增温剂 有机合成酸渣剂、天然酸喷制剂、沥青制剂有机合成酸渣剂、天然酸喷制剂、沥青制剂1 1、土土壤壤含含水水量量愈愈低低,其其热热容容量量越越小小,导导热热率率愈愈低

28、低土土壤壤升升温温越越快快( ( ) )2 2、灌溉可降低土壤表层土的昼夜温差。、灌溉可降低土壤表层土的昼夜温差。 ( ) ( )3 3、 中中 耕耕 松松 土土 , 可可 降降 低低 土土 壤壤 表表 层层 土土 的的 热热 容容 量量 , 而而 促促 进进 表表 土土 升升 温温 。 ( ( ) )4 4、一日之内土壤上下各层温度变化是同步的、一日之内土壤上下各层温度变化是同步的 ( ) ( )5 5、土壤热量全部来源是太阳辐射。、土壤热量全部来源是太阳辐射。( )( )6 6、土温的变化与土壤肥力的高低无关。、土温的变化与土壤肥力的高低无关。( )( )7 7、土壤热容量随土壤容重和含水

29、量的增加而增大、土壤热容量随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 )。8 8、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其热容量越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其热容量越大 ( ) ( )9 9、土土壤壤热热扩扩散散率率随随含含水水量量的的增增加加而而增增加加,随随热热容容量量的的增增大大而而减减小小 ( ( ) )。1010、热热扩扩散散率率表表示示土土壤壤升升温温的的难难易易,导导热热率率表表示示是是热热传传导导的的快快慢慢。( ( ) ) 课堂测验课堂测验快速判断!快速判断! 思考题思考题一、解释名词一、解释名词 土壤呼吸土壤呼吸 气体扩散气体扩散 Eh Eh 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 土土壤壤热热容容量量 土土壤壤导

30、导热热率率 土土壤壤热热扩扩散散率率 土土壤壤热热状状况况 二、问答题二、问答题 1 1、土壤空气的组成有何特点、土壤空气的组成有何特点? ? 2 2、土壤通气、土壤通气 性对土壤肥力有何影响性对土壤肥力有何影响? ? 3 3、土壤、土壤EhEh的意义是什么的意义是什么? ? 4 4、如何调节土壤的通气性、如何调节土壤的通气性? ?5 5、调节土壤热状况有哪些?关键措施是什么、调节土壤热状况有哪些?关键措施是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 ?6 6、育秧时有牲畜粪内欧苗床促早发的机理是什么、育秧时有牲畜粪内欧苗床促早发的机理是什么? ?7 7、在在沙沙漠漠地地带带,为为什什么么有有“朝朝穿穿皮皮袄袄午午穿穿纱纱,晚晚上上围围着火炉吃西瓜着火炉吃西瓜”的气候的气候? ?8 8、粘粘土土为为什什么么叫叫“冷冷性性土土”?”?砂砂土土为为什什么么叫叫“暖暖性性土土”?”?9 9、入入冬冬前前小小麦麦灌灌水水可可防防冻冻,为为什什么么? ?而而春春天天灌灌返返青青水水又不宜过早,又为什么又不宜过早,又为什么? ?1010、农民为什么说、农民为什么说“锄下有水又有火锄下有水又有火”?”?11 11、地下水为什么冬暖夏凉、地下水为什么冬暖夏凉? ?12. 12. 土壤热量来源有哪些?冬季如何提高土壤温度?土壤热量来源有哪些?冬季如何提高土壤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