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8887962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一(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语文知识点精讲课程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一)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一)情境导入 请观看一段视频,注意人物对话中的句式特点。知识讲解文言句式之判断句文言文中,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就是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如:“我是中国人。”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知识讲解(1)(1)使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使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字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变化使用。1.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3.菊

2、,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知识讲解(2 2)使用副词加强判断)使用副词加强判断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另外,还可使用否定副词否定副词“弗”“毋”“勿”“非”等表否定来加强判断。知识讲解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3 3)使用动词构成判断)使用动词构成判断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2.同行十

3、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句中判断句中谓语前出前出现的的“是是”不一定不一定都是判断都是判断词,有可能有可能是指示代是指示代词。知识讲解(4 4)直接表示判断)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判断句可判断人或物的性判断句可判断人或物的性质作用;判断解作用;判断解释事情事情发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贯;判断人与人判断人与人间的关系。的关系。知识讲解文言句式之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

4、动者、实施者。知识讲解(1 1)有标志词语)有标志词语a用“为”表被动例如: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b用“为所”表被动例如: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2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C用“于”表被动例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讲解(2 2)没有标志词语,本身含被动含义)没有标志词语,本身含被动含义 1.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译文: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傅说从建筑工作中被选拔出来的。实战演练 解解读: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也考查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翻译时要注意句子的句式特点,“者,也”是判断句常见标志词,注意添加判断词“是”。(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翻译下列句子。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 答案:答案:因此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课堂小结判断句、被动句区分方法被动句虽然以有无标志词分为两大类,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抓住这一点就能准确判断。我们可以用熟记常用标志性词语的方法来辨别判断句,还应根据语境去推断。我们可以用“是”的句式去翻译,前面加上主语“谁”,后面加上“怎么样”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