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8886508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位各位同事同事: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公路养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的第三章的第三章 路基、第四章路基、第四章 路面、第七章路线交叉、路面、第七章路线交叉、第九章第九章 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第十二章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第十二章 技术管理等共技术管理等共5章的内容。章的内容。 学习是提高个人素质的唯一手段,只学习是提高个人素质的唯一手段,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我。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09版养护规范,感到十分荣幸。版养护规范,感到十分荣幸。第三章 路基

2、一、一般规定及要求1、通过日常巡查,发现病害及时处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2、路肩无病害,边坡稳定。3、排水设施无淤塞、无损坏,排水畅通。4、挡土墙等附属设施良好。5、加强不良地质路基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病)的巡查、防治、抢修等工作。第三章 路基二、路基与边坡1、公路路肩应保持平整、坚实,横坡顺适,排水顺畅。土路肩或草皮路肩的横坡应略大于路面横坡,硬路肩与路面同坡。硬路肩产生的病害参照同类型路面病害处治。2、路肩边坡应保持平顺、坚实,遇有缺口、坍塌、高边坡碎落、侧滑等病害,应分别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加固整修措施。 第三章 路基三、排水设施1、路基排水设施应保持排水畅通。如有冲刷、堵塞和

3、损坏,应及时疏通、修复或加固。2、路基排水设施断面尺寸和纵坡应符合原设计标准 规定。3、对暗沟、渗沟等隐蔽性排水设施,应加强检查,防止淤塞,如有淤塞,应及时修理、疏通。4、原有排水设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应适时增设和完善。5、新增排水设施时,其设计、施工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三章 路基四、挡土墙1、对挡土墙应加强检查,发现病害应查明原因,并观察其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修复、加固等措施,损坏严重时,可考虑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建。2、应保持挡土墙的泄水孔畅通,定期检查和维修,清理伸缩缝、沉降缝,使其正常发挥作用。3、重建或增建挡土墙,应根据公路所在地区地形及水文地质等

4、条件合理选择挡土墙类型,应符合路基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三章 路基五、透水路堤1、透水路堤透水层及设置于其内的泄水管应保持稳定和良好的透水(泄水)性能,若有损坏及时修复。2、透水路堤的上下游护底铺砌应保持平整密实,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复。3、透水路堤的透水层,若失去透水性能影响路堤稳定且无法修复时,应考虑改建为桥涵。第三章 路基六、特殊地区路基1、特殊地区路基主要指盐渍土地区、黄土地区、沙漠地区、多年冻土地区、泥沼和软土地区等。2、盐渍土地区公路受水流侵袭后,路基出现坍塌或溶陷,应加强排水和采取加固措施。3、黄土地区路基遇水容易发生沉陷、坍塌、边沟冲深和蚀宽、边坡松散等病害,应根据各种病

5、害特征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第三章 路基六、特殊地区路基4、沙漠地区路基养护应采取“固、阻、疏、导”等措施进行在综合治理。公路两侧的固沙植物应加强管护。5、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应遵循“保护冻土”的原则,填涂路基坡脚20m范围内不得破坏原地貌,取土坑应设在坡脚20m以外。6、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应注意加强排水,填土路基上方20m以外、路堑坡顶5m以外应设置截水沟,将雨雪水引至路基以外。第三章 路基六、特殊地区路基7、对有涎流冰产生的路段,应适当提高路基高度,保持路基高于涎流冰最大壅冰高度加0.5m。8、泥沼和软土地区路基应加强排水,改善排水条件,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稳固路基。第三章 路基七、路基翻浆和沉陷1

6、、路基翻浆主要发生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春融季节,以及盐渍土、泥沼、水网、软土等地区。路基翻浆根据导致其发生的水类来源和翻浆时路面的变形破坏程度,可分为五种类型和三个等级。2、路基发生翻浆,应根据翻浆的类型和级别(翻浆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3、当由于软土地基沉降、路基翻浆等病害,引起桥头跳车、路基沉陷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治。翻浆分类序号 翻浆类型导致翻浆的水类来源1地下水类受地下水的影响,土基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导致翻浆。2地表水类受地表水的影响,土基潮湿,导致翻浆。3土体水类因施工遇雨或使用过湿的土填筑路基,造成土基原始含水量过大。4气态水类在冬季强烈的温差下,土中水主要以气态形式向

7、上运动,聚集于土基顶部和路面结构层内,导致翻浆。5混合水类受地下水、地表水、土体水或气态水等两种以上类综合作用产生的翻浆。翻浆分级翻浆等级路面变形破坏程度轻路面龟裂、潮湿、车辆行驶时有轻微弹簧中大片裂纹、路面松散、局部鼓包、车辙较浅重严重变形、翻浆冒泥处治翻浆的措施序号措施种类适应类型翻浆等级适用地区和条件使用说明1路基排水125轻中重平原,丘陵、山区适用于新旧道路2加高路基125轻中重平原、洼地、平地新旧路均可,必要可结合345679组合运用3沙桩、砂砾、垫层1235中重产砂砾地区主要做垫层与24类结合使用4石灰土结构层12345轻中重缺少砂、石地区新旧路均可,主要作基层必要可结合35组合运

8、用5煤渣、石灰土结构层12345中重缺少缺少砂、石地区,有煤渣新旧路均可,主要作基层必要可结合4组合运用6透水性隔离层15中重产砂砾地区适用于新路7不透水性隔离层1245中重沥青、油毡、塑料膜有保证多用于新路8盲沟15轻中重地下水露头,新旧路均可9换土1235中重产砂砾地区适用于新、旧路第四章 路面一、一般规定1、路面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经常清扫路面,及时清除杂物、清理积雪积冰,保持路面整洁,做好路面排水。(2)加强路况巡查,及时发现病害,及时处治、维修。2、定期对路面的技术状况进行调查评定。应以路面管理系统分析结果威一居,科学制定公路养护维修计划。第四章 路面一、一般规定 3、路面技术

9、状况分项指标低于规定值,应采用相应措施恢复或提高。 4、路面损坏分类、技术状况调查办法和频率,应按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执行。 5、改建工程、大中修工程的路面结构、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有关设计、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大交通量路段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减少对通行车辆的影响。第四章 路面二、沥青路面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沥青路面应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周期性养护,加强路况巡查,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小修保养和经常性、预防性、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对于较大范围路面损坏和达到或超过设计年限的路面,应及时安排大中修或改建工程。(2)、应及时掌握路

10、面的使用状况,加强小修保养,及时修补各类破损,保持路面处于整洁良好的技术状态。()第四章 路面二、沥青路面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3)、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使用的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的规格、质量要求、技术指标、级配及大修、中修、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沥青路面的技术状况应符合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第四章 路面3、沥青路面养护质量的评定等级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评定,并应按照以下情况制定养护对策: (1)、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当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

11、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评价为优、良。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评价指数评定为优、良、中时,以日常养护为主,并对局部破损进行小修;当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评价指数评定为次及次以下时,应采取中修罩面措施。第四章 路面3、沥青路面养护质量的评定等级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评定,并应按照以下情况制定养护对策: (2)、当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大修补强措施以提高其承载能力。第四章 路面3、沥青路面养护质量的评定等级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评定,并应按照以下情况制定养

12、护对策: (3)、当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行驶指数(RQI)评价为优、良,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行驶指数评定为优、良、中时,以日常养护为主,并对局部破损进行小修;当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行驶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行驶指数评定为次及次以下时,应采取中修罩面措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第四章 路面三、沥青路面养护质量的评定等级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评定,并应按照以下情况制定养护对策: 4、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抗滑能力不足(SFC40)路段,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抗滑能力不足(SFC33.5)的路段,应采用加铺罩面层等措施提高路面的抗

13、滑能力。 5、当路面不适应现有交通量或荷载的需要时,应通过提高现有路面等级,或通过加宽等改建措施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第四章 路面三、沥青路面养护质量的评定等级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评定,并应按照以下情况制定养护对策: 6、大中修及改建工程的结构类型和厚度,可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当地经济条件和已有经验,通过设计确定。 对项目级的养护维修对策,可根据公路网的资金分配情况和养护工作计划安排,结合各路况分项评价结果和本地区成熟的经验,选择具体的养护维修措施。第四章 路面四、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 1、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摊铺、压实后的

14、热拌沥青路面,待摊铺层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放行。开放交通初期,应控制行驶车辆速度在20km/h以下,视表面成型情况,逐步恢复到设计时速。乳化沥青路面的初期稳定性差,应设专人管理,按实际破乳情况,封闭交通2-6h。在未破乳的路段上,严禁一切车辆、人畜通过;开放交通初期,车速不得超过20km/h,病不得掉头和制动。第四章 路面4、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 (1)、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2)、沥青贯入式路面及层铺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应及时将行车驱散的面料回扫,扫匀、压实,以形成平整密实的上封层。第四章 路面2、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加强路况巡查,及

15、时发现病害,研究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及时对病害进行维修处治。第四章 路面2)路面清扫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巡查过程中,发现路面上有杂物,应及时清扫,保持路面整洁。(2)路面的日常清扫,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进行。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以机械清扫为主,其他等级公路可以机械和人工相结合进行清扫。第四章 路面(3)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公路路面的清扫作业频率宜不少于1次/d,其他等级公路可根据路面污染程度、交通量大小及其组成、气候及环境等因素而定,但不宜少于1次/周,中央隔带内的杂物清理宜不少于1次/月。长隧道内和大型桥梁的清扫频率应适当增加。(4)清扫时,应防止产生扬尘而污染环

16、境,危机行车安全,并及时清除和处理路面油类或化工类等玷污物。第四章 路面3)雨后路面积水应及时排除4)在春融期,特别是汛期,应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疏通。5)冬季降雪天气应及时除雪除冰,并采取必要的路面防滑措施。6)加强经常性和预防性的日常养护,以保障路面及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7)严禁履带车和铁轮车在沥青路面上直接行驶,如必须行驶,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第四章 路面5、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各种路面病害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路面的结构类型,设计使用年限,维护季节、气温等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维护处治措施,防治病害扩大,并应符合沥青路面养护标准。第四章 路面2)高速

17、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病害的维修应采取机械作业,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宜集中厂拌,并采取保温措施,其他等级的公路应逐步提高维修作业的机械化水平。3)对病害的维修事先应有周密的计划,做好材料准备,保证工序之间的衔接,对坑槽、沉陷、车辙等需将原路面面层挖除后进行机械修补作业的病害,宜当日开挖单日修补,并设置警示标志行车安全。第四章 路面4)修补面积应大于病害的实际面积,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应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积范围以外100-150mm。应采取措施使修补部分与原路面联结紧密。5)在病害的处治中,凡需重新做面层的,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规定;凡需要重新做

18、基层的,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的规定。第四章 路面6、公路沥青路面罩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罩面类型沥青路面罩面按其功能划分为普通型罩面(简称罩面)、防水型罩面(简称封层)和抗滑层罩面(简称抗滑层)三种。2)适用范围(1)罩面主要适用于消除破损、恢复原有路面平整度,改善路面性能的修复工作。第四章 路面(2)封层主要适用于提高原有路面的防水性能、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的恢复工作。(3)抗滑层主要适用于提高路面抗滑能力的修复工作。3)材料要求(1)罩面的沥青结合料宜性能较好的黏稠性道路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第四章 路面4)厚度要求(1)罩

19、面a罩面厚度应根据路段的交通量、公路等级、路面情况、公路等级、路面状况、使用功能等综合考虑。b当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行驶质量指数在中、良等级,路面仅有轻度网裂时,可采用较薄的罩面层(10-30)。第四章 路面4)厚度要求(1)罩面c当路面破损、平整度、抗滑三项指数在中等以上,要求恢复到优、良等级时,应采用较厚的罩面层(30-50).d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罩面宜采用40-50的厚度;其他公路可采用较薄的罩面(10-40)。第四章 路面4)厚度要求(1)罩面e各级公路的罩面厚度不得小于最低施工厚度。(2)封层交通了较大、重型车较多的路段宜采用10的封层。在中等交通量的路段采样7的封层。在交

20、通量小、重型车少的路段采用厚3-4的封层。第四章 路面3)抗滑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宜采用不小于40的厚度。用于二级公路时,宜采用中粒式、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结构,也可采用热拌沥青碎石或沥青表面处治结构,厚度不得小于最小施工层厚度。用于三级、四级公路时可采用乳化沥青封层结构,厚度为5-10。第四章 路面7、公路沥青路面翻修和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路面破损严重,采用罩面等措施不能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时为保证必要的服务功能,应进行翻修并对旧沥青面层尽可能予以再生利用。(2)翻修前,应对需要翻修路段的路面结构、路基土特性和交通量进行分析,并按路面补强设计要求和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进行结构厚度设

21、计。(3)如因路基软弱导致路面损坏时,应对软弱路基采取有效措施处治达到质量标准后在修筑基层、面层。第四章 路面7、公路沥青路面翻修和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要求:(4)热拌和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一般运用于翻修养护工程,可用于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公路的中下面层,以及四级公路的面层。对于一级、二级、三级公路的上面层,一级高速公路中下面层,必须经试验、总结、评定合格才能使用。(5)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施工和质量管理等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1、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做好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破损修补,保持路面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与服务水平。(2

22、)应保持路容整洁,定期进行清扫保洁,清扫频率按本规范第4.2.4条执行。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应保持良好,表面平顺。(1)填缝料凸出板面的的高度,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不得超过3,其他公路不得超过5。(2) 填缝料局部脱落、缺损时,应及时灌缝填补;填缝料老化、接缝渗水严重时,应及时进行整条接缝的填缝料的更换。填缝料更换前,应清除原接缝内的填料和杂物。新灌注填缝料时,要饱满、密实、黏结牢固。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3、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加强日常巡查,并做好定期检查。4、日常巡查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外观状况进行的日常巡视检查。主要检查拱起、沉陷、错台等病害,以及路面油

23、污、积水、结冰等能诱发病害的因素和可能妨碍交通的路障。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4、日常巡查的内容:(1)、巡查频率应不少于1次/d。预计、冰冻季节和遇台风暴雨应加强日常巡查。(2)、日常巡查可以车行为主,采用观察、目测,及人工计量,定性和定量贯彻想结合,重要情况进行影像记录。(3)、发现妨碍交通的障碍应及时清除,一时无法清除的,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4)、日常巡查结果应及时记录。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5、定期检查是按一定周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执行。6、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质量评定等级分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7、

2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应符合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8、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对策:(1)、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优和良,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和中以下,可采用日常养护和局部或个别板块修补措施。(2)、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和中以下,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次和次以下,可采用全部路段修复或改善措施。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8、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对策:(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指数、抗滑性能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指数、抗滑性

25、能指数评价为次及次以下时,应分别采取措施,改善路面平整度,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4)、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不满足现有交通的要求时,应采取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措施,提高其承载能力。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9、采用整块板更换和板的局部更换处治,应符合下列要求:(1)处治好基层或垫层,并设置横向排水设施。(2)原有拉杆、传力杆保持顺直、有效。(3)重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强度不低于原设计强度。(4)重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材料要求、配合比、施工工艺、标准应符合有关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5)修复后的路面平整度,包括接缝在内,用三米直尺检测,高速、一级3,其他等级公路5.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

26、混凝土路面10 、采用灌浆法和条带罩面法处治裂缝,应符合以下要求:(1)灌浆法处治裂缝主要有压注灌浆、扩缝灌浆,直接灌浆等,应根据病害程度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2)灌浆材料应具有较好防水性能和足够的强度和湿度稳定性,并通过实验确定。(3)当采用条带罩面法是,裂缝两侧的切缝应平行于纵缝(或横缝)且距裂缝距离不小于150,凿出的混凝土深度以70为宜。(4)平整度:高速、一级3,其他等级公路5.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11、采用注浆法处理板底脱空,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空隙部位,合理布置注浆孔。(2)注浆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采用沥青,压力控制在200-400kp

27、a,水泥类控制在1.5-2.0Mpa,待抗压强度达到3Mpa时 ,方能开放交通。(3)注浆效果检查可采用钻孔抽芯、超声波或雷达监测等办法。(4)灌浆结束,应将注浆孔和检查孔封填密实。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11、水泥混凝土路面拱起处治:先将拱起两侧的附近的1-2条横缝切宽,释放内应力,待充分释放后切除拱起端50,将其恢复到位,灌缝。第四章 路面三、水泥混凝土路面1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功能恢复:(1)刻槽深度3-5,槽宽3-5,槽距10-20.(2)纵向刻槽时,平行于纵缝;横向刻槽时,平行于横缝。(3)刻槽深度应逐步推进,不求一蹴而就,以免刻槽边缘碎裂。第七章路线交叉一、一般规定1路线

28、交叉范围内,应保持设施良好、排水畅通、通视良好、保证车辆正常通行。2路线交叉范围内属于公路的桥涵等构造物、路基、路面和防撞设施、隔离设施等,应加强检查,发现病害及时维修与加固。3路线交叉处的各种警告、禁令、指示标志和轮廓标、立柱标记、标线以及各种安全保障工程设施,应齐全、良好、清晰、醒目。第七章路线交叉二、立体交叉1立体交叉含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2公路立交的跨线桥,其桥下净空应保持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净空限界,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3公路立交的跨线桥桥墩处于路面范围内时,桥墩前后移动范围内应设置柔性防撞设施。4公路下穿式立交采用自然排水的,对其排水沟渠,特别是进水口的窨井和出水

29、口,应加强养护清理,保持排水良好。第七章路线交叉二、立体交叉5公路下穿式立交因地形限制设置机械排水设施的,设备设置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位置,防止被淹。排水泵阀和动力设备、排水管道应保持运转正常,并进行定期检修。窨井、沉淀池应及时清淤,排除杂物,以防堵塞管道。6公路下穿式立交积水过深影响车辆通行时,应封闭桥下交通,提示、引导车辆绕行,保障安全。第七章路线交叉二、立体交叉7公路上跨式立交的防撞护栏、安全带、栏杆应保持完整。8公路上跨式立交的桥梁,应保持桥面及排水设施的排水畅通,防止桥面水向下行道任意溢流、渗漏。9立交桥的桥头设有踏级、阶梯一级人行天桥或地道的应保持其良好状态。10立交的照明设施、反光

30、标志、防落设施,应及时检查维修和更换,保持其良好工作状态。第七章路线交叉二、立体交叉11当公路与通讯线、电力线、电缆、管道、渠道等相交或接近时,各种管线均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并不得妨碍公路交通,不得损坏公路的构造物和设施,也不得妨碍养护作业。应符合公路路线设计的相关规定。12立体交叉范围内的排水,应与相交公路的排水协调一致,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第七章路线交叉三、平面交叉1平面交叉间距应满足下表要求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公路功能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干线公路集散公路 一般值最小值间距(m)20001000500500300第七章路线交叉三、平面交叉2除Y型交叉外,平面交叉两相交公路斜交角度小于7

31、0o时,可对次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前后一定范围内做局部改线,使交叉的角度不小于70o。3平面交叉路口应保持通视良好,交叉点前后,个交叉公路的停车视距长度说构成的三角形范围内,应保持通视。4平面交叉应根据交叉公路等级和交通量设置必要的预告、指路或警告、支线减速、停车让行等标志、反光突起路标等交通安全设施。第七章路线交叉三、平面交叉6交通量较大的平面交叉路口应加宽路口增加车道或利用标线、导流岛等设施渠化交通。7一级公路与其他公路相交的平交道口应设置通行权、优先权明确的标志和标线。8路线交叉处的长下坡。宜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减速设施。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一、一般规定1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交通

32、安全设施、公路机电系统(监考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供配电系统)。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应遵循“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保持完整、齐全和良好的工作状态。3各种设施应加强养护,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部件。设施不全或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应根据公路性质、技术等级和使用要求有步骤的补充和完善。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1基本要求(1)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内容包括:检查、保养和更换改造。检查包括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和专项检查。平时应加强日常检查。(2)经常检查的频率不少于1次/月,定期检查的频率不少于1次/月;遭遇自然灾害、发生交通事故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附加的特殊

33、检查;设施更新改造之后,应进行全面的中线检查。(3)应结合设施特点,加强对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维修和更新改造。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4)交通设施的养护应满足设施完整和外观质量、安装质量、技术性能等各项性能。(5)因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设施损伤应及时进行修复。(6)采用绿篱和绿色植物进行隔离和防眩是,参照规范公路绿化的相关规定执行。(7)对于事故多发地段和一些特殊路段,应结合公路安保工程的技术内容,及时改造和完善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2交通标志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保证交通标志设置合理、结构安全、版面内容整洁、清晰。(2)标志板

34、、支柱、连接件、基础等部件应完整、五缺损且功能正常。(3)保证应无 明显歪斜、变形、钢构件无明显剥落、锈蚀。(4)标志面应平整、无明显褪色、污损、气泡、起皱、裂纹、剥落等病害。(5)标志的图案、字体、颜色等符合规范。(6)反光标志应有良好的夜间视认性。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3路面标线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具有良好的可视性,边缘整齐、线性流畅,无大面积脱落。(2)颜色、线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3)反光标线应保持良好的夜间可视性。 (4)重新画设的标线应与旧标线基本重合。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4突起路标的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突起路标应无严重的缺损。(2)破损

35、的突起路标应不对行人和车辆造成损害。(3)突起路标应无明显的褪色。(4)突起路标的光度性能保持其在夜间具有良好的可视性。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5轮廓标的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轮廓标应进行表面清洗。(2)轮廓标应无缺损。(3)轮廓标应无明显的褪色。(4)轮廓标光度性能保持其在夜间具有良好的可视性。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6护栏的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波形梁护栏:(1)保持波形梁钢护栏的结构合理、安全可靠。(2)护栏板、立柱、柱帽、防阻块、紧固件等部件完整,无缺损。(3)护栏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4)护栏的防腐层无明显脱落,无锈蚀。(5)护栏板搭接方向正确,螺栓紧固。

36、(6)护栏安装线性顺畅,无明显变形、扭转、倾斜。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6护栏的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水泥混凝土护栏(1)保持护栏线性顺畅,结构合理。(2)护栏应无明显裂缝、掉角、缺损等。(3)护栏使用的水泥、砂、石、水、外加剂、钢筋等材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4)护栏的集合尺寸、地基强度、埋置深度,以及各块件、基础之间的联结符合要求。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7隔离栅的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隔离栅应保持完整无缺,功能正常。(2)隔离栅金属网片、立柱、斜撑、连接件、基础等部件无缺损。(3)隔离栅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4)隔离栅应无明显倾斜、变形、各部件稳

37、固连接。(5)隔离栅防腐层应无明显脱落、锈蚀现象。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8防眩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防眩网、防眩板应保持完整、清洁,具有良好的防眩效果。(2)防眩设施应安装牢固,无缺损。(3)防眩设施应无明显变形、褪色、锈蚀。(4)防眩设施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二、安全设施9其他交通安全设施(里程碑、百米桩、道口标柱、公路界碑、防落网、锥形交通路标、公路防撞桶、减速垫、安全岛、平曲线反光镜、声屏障、示警标柱等)的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保持清洁完整和功能正常;(2)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其进行养护。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三、公路机电设施主要指

38、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供配电系统的养护。养护要点是:定期检查、检测和维护,并做好相关的记录。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四、服务设施服务设施包括: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加油站等的土建及附属设施。服务区的养护要点:保持清洁、消防设施齐全、配套设施的养护要符合相关规定。第九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五、养护房屋1、要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2、同周边环境布局合理,整洁美观、设施适用,排水畅通。3、定期进行维修、检查,及时修复损坏部分。第十二章技术管理一、一般规定1公路养护技术管理的内容: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养护工程管理、公路检查和档案管理。2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应本着服务和保畅的原则,大力推广技术创新和制

39、度创新,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的技术和管理水平。3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依靠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公路养护信息化平台。第十二章技术管理二、信息化管理1、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应建立公路数据库作为基础平台,所有公路基本信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和管理。各地公路管理机构应根据现行的有关公路数据库标准的要求,逐步建成省、市、县各级数据库。2、公路数据库的内容应包括几何数据、路面结构数据、公路养护历史数据、交通量和轴载数据、桥涵及路基防护数据、安保工程设施数据、绿化植物数据、路域环境数据等疾病资料,以及路面结构强度、路面破损、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抗滑等路面状况数据和交通事故数据。第十二章技术管理二、信息

40、化管理3、公路基本数据的采集以公路竣工文件为主要依据,并结合现状调查进行。4、公路数据信息包括: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数据的采集以1km为单位。5、各地应创造条件在公路数据库的基础平台上,根据需要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CPMS、CBMS、隧道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信息等应用系统。第十二章技术管理三、养护工程管理1、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定期组织对公路路况进行调查。正确评价和掌握公路技术状况,并通过动态分析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机理和发展规律,可惜预测路况发展趋势,为养护工程决策提供依据。2、养护工程应引入竞争机制,推行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3、各级公路管理机构要严格执行

41、工程管理程序,完善重大项目的报批和审查制度。第十二章技术管理三、养护工程管理4、公路大修和改建工程,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勘察设计。5、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加强中间检查。6、养护工程完工后,具备以下条件进行验收:(1)经竣工验收为合格。(2)公路编号、命名以及相应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置规范、完善。(3)各项竣工文件、档案资料齐全。第十二章技术管理四、公路检查3、公路检查应做到科学、合理,考核评定应客观、公正,检测手段应先进、准确。应对公路主要及时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和抽检,客观的评价公路技术状况和养护水平。4、公路在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造成交通中断时,沿线养护中心、作业站应调查了解情况,向上

42、级部门报告;省道报省级交通部门,国道报交通运输部。第十二章技术管理五、档案管理1、公路养护档案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1)统一管理,分级负责。(2)执行规定,不得私存。(3)建立制度,专人负责。(4)资料全面,齐全不缺。(5)职责明确,按时移交。(6)管理科学,跟上时代。(7)分类清晰,按类归档。第十二章技术管理五、档案管理2、档案的整理应符合以下要求:(1)按年度进行整理,装订、编修目录、分类归档。(2)立卷规范。(3)科学组卷。(4)卷内排序为封面、目录、文件资料。(5)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签字盖章手续完备。第十二章技术管理五、档案管理3、档案的保存应符合下列要求:(1)档案保管很永久、长期和短期进行排列。(2)档案室管理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3)注意档案室的温度和湿度。(4)定期检查,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档案的使用:严守国家机密,禁止涂改抽拆,切勿私自携出,不得转借散失,妥善保护案卷,用毕及时归返。第十二章技术管理五、档案管理4、电子档案(1)设计图纸应数字化保存。(2)应建立动态的数据库,做好各个系统的软件备份和数据更新和备份。(3)做好文字、数据、影像等电子文件的保存和维护,逐步实现电子档案电子化。(4)保证电子文件安全。(5)逐步建立档案信息化检索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