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习题课堂PPT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8881154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习题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管理会计习题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管理会计习题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管理会计习题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管理会计习题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习题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习题课堂PPT(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概述(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是( )。 A. 现代会计 B. 企业会计 C. 管理会计 D. 管理会计学 4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 A. 19世纪9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5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 )。 A. 19世纪末 B. 20世纪上半叶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 20世纪70年代8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 A

2、. 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 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9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 )。 A. 服务部门 B. 生产部门 C. 领导部门 D. 非会计部门 C C B D A 1.10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 A. 管理会计假设 B. 管理会计原则 C. 管理会计术语 D. 管理会计概念13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确定的一系列主要工作规范”称为( )。 A. 管理会计假设 B. 管理会计原则

3、C. 管理会计术语 D. 管理会计概念14最优化、效益性、决策有用性、及时性、重要性和灵活性,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 )。 A. 基本假设 B. 基本原则 C. 基本术语 D. 基本概念15如果某项管理会计信息同时满足了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该主息在质量上符合( )。 A. 真实性原则 B. 决策有用性原则 C. 及时性原则 D. 灵活性原则 A B B B 2.1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是( )。 A. 不发生法律效用的信息 B. 全面精确的信息 C. 非价值量信息 D. 定性信息1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能够揭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共性特征的表述是(

4、 )。A. 两者都是现代会计的组成部分B. 两者的具体目标相同C. 两者的具体目标相同D. 两者共享部分信息19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又可称为( )。 A. 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 B. 外部会计 C. 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 D. 责任会计 B B C 3.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是(B)。A.不发生法律效用的信息B.全面精确的信息C.非价值量信息D.定性信息2、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D)。A.股东B.外部集团C.债权人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3、管理会计正式形成和发展于(B)。A.20世纪初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4.(一)单项选择

5、题1管理会计将成本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的划分依据是()。A.成本计算对象B.成本实际发生的时态C.成本的可辨认性D.成本的经济用途2在管理会计中,将全部成本区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分类标志是()。A.成本的目标B.成本发生的时态C.成本的相关性D.成本的可盘存性3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A.成本核算目标B.成本的可辨认性C.成本的经济用途D.成本的性态4在财务会计中,销售费用的正确归属是()。A.制造费用B.主要成本C.加工成本D.非制造成本5管理会计中对成本相关性的正确解释是()。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6、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第二章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分析ADDDA5.6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A.直接成本B.间接成本C.产品成本D.期间成本7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变动规律为()。A.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B.随业务量的减少而减少C.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D.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10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A.变动成本总额B.单位变动成本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D.变动成本率15成本性态分析的对象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对象相同,都是()。A.总成本B.固定成本C.变

7、动成本D.资金运动DABA6.17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A.最高的业务量B.最高的成本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18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法是()。A.直接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0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一元直线回归法D.直接分析法ACC7.成本性态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A)A.最高的业务量B.最高的成本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D.最高的业务

8、量或最高的成本5、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C)。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直接分析法8.解:(1)根据企业上半年的资料,得到高低两点的坐标分别为:高点:(14000,570)低点:(8000,480)假定成本模型为y=A+Bx则:B=0.015(元/小时)将高点坐标(或低点坐标)代入下式,得A:A=高点成本-B高点业务量=570-0.01514000=360(元)或A=低点成本-B低点业务量480-0.0158000=360(元)维修费成本模型为:y=360+0.015x(2)将月份预计业务量代入成本模型,得到月份预计维修费。即:y=3600

9、.01515000585(元)19.第三章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在前后期产量和成本水平均不变的条件下,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意味着( )。 A. 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 B. 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 C. 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 D. 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 A. 相同 B. 大 C. 小 D. 无法确定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 )。 A. 一定等于上期 B. 应当大于上期 C. 应当小于

10、上期 D. 可能等于上期4在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 A. 变动成本 B. 固定成本 C. 生产成本 D. 变动生产成本5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等于( )。 A. 净利润 B. 营业利润 C. 销售毛利 D. 贡献边际DCDDB10.7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 A. 营业毛利 B. 贡献边际 C. 营业利润 D. 期间成本8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中的是( )。 A. 直接材料 B. 直接人工 C. 固定性制造费用 D. 变动性制造费用9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11、,则两种方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的差额( )。 A. 一定等于零 B. 可能等于零 C. 一定大于零 D. 一定小于零1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 A. 0 B. 1 000元 C. 5 000元 D. 6 000元BDCC11.11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 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 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 )。 A. 8 000元 B. 12 000元 C. 2

12、8 000元 D. 20 000元13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 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 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 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14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为( )。 A. 单位收入 B. 单位利润 C. 单位边际贡献 D. 单位边际贡献率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本质区别的是( )。 A. 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 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C. 计算出的营业利润不同 D. 销货成本水平不同16当产品的销售价格、成本水平均不变时,

13、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与当期实现的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比例关系 B. 同方向变动关系 C. 反比例关系 D. 反方向变动关系CBBCB12.17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最终应当在利润表中列作( )。 A. 非生产成本 B. 期间成本 C. 产品成本 D. 直接成本18已知205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 500元,假定206年销量与205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 A. 必然等于13 500元 B. 必然大于13 500元 C. 必然小于13 500元 D. 可能等于13 500元19下列各

14、项中,能够揭示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表述是( )。 A. 数据不正确 B. 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 C. 不便于记账 D. 不为管理部门所理解BAB13.变动成本法1313、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 )。)。 A.A.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B.B.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C.C.变动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 D.D.变动成本变动成本1414、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 )。)。 A. A.直接材料直接材料 B. B.直接人工直接人工 C. C.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D. D.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

15、用1515、已知、已知20002000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 50013 500元,假元,假定定20012001年销量与年销量与20002000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 A. A.必然大于必然大于13 50013 500元元 B. B.必然等于必然等于13 50013 500元元 C. C.必然小于必然小于13 50013 500元元 D. D.可能等于可能等于13 50013 500元元

16、CDB14.1616、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5 000元,元,该期产量为该期产量为2 0002 000件,销售量为件,销售量为1 000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营业利润为( ) A.0 A.0元元 B.1 000 B.1 000元元 C.5 000 C.5 000元元 D.6 000 D.6 000元元 1717、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

17、制造费用的处理时(用的处理时( ) A. A.不将其作为费用不将其作为费用 B. 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 C. C.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 D. D.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DB15.计算分析题 、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 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 7元,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

18、理费用为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 4元,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1000件,销量为件,销量为600600件,单位售价为件,单位售价为4040元。元。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2 2)期间成本()期间成本(3 3)销货成本()销货成本(4 4)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解:解:1 1、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1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10+5+7=22=10+5+7=2

19、2元元 (2 2)期间成本)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4000+4600+1000=7400元元 (3 3)销货成本)销货成本=22600=13200=22600=13200元元 (4 4)贡献边际)贡献边际=40600-=40600-(22600+460022600+4600)=8400=8400元元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8400-=8400-(4000+10004000+1000)=3400=3400元元 2 2、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1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22+4000/1000=26元元 (2 2)期间成本)期

20、间成本=4600+1000=3400=4600+1000=3400元元 (3 3)销货成本)销货成本=26600=15600=26600=15600元元 (4 4)营业利润)营业利润=40600-15600-3400=5000=40600-15600-3400=5000元元216.2、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000件和件和24000件,销售量分别为件,销售量分别为20000件和件和30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价为法。产品单价为15元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

21、5元元/件;每年固定性制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生额为25000元。元。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编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制利润表)。单位:元单位:元 贡献式利润表贡献式利润表 317.3、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甲产品产量为500件时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11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1800元。已知该公司计划

22、实现30000元的目标利润。要求: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目标售价。解:解: (1 1)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成本毛利率成本毛利率= =(30000+180030000+1800)(20000+11000+12000+1000020000+11000+12000+10000)100%=60% 100%=60% 目标售价目标售价=53000500=53000500(1+60%1+60%)=169.6=169.6元元 (2 2)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成本贡献率成本贡献率= =(30000+10000+180030000+10000+1800)(20000+11

23、000+1200020000+11000+12000)100%=97.21% 100%=97.21% 目标售价目标售价=43000500=43000500(1+97.21%1+97.21%)=169.6=169.6元元 418.519. 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 10 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 5 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 7 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 4 元, 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 1 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 000件,销售量为60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 (1)单位产品

24、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解:(1)单位产品成本 变动成本法=10+5+7=22(元/件) 完全成本法=10+5+7+4 000/1 000=26(元/件)(2)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4 000+(4600+1 000)=7 400(元) 完全成本法=4600 + 1 000 =3 400(元)(3)销货成本 变动成本法=22600=13 200(元) 完全成本法=0+261 000 - 26400 =15 600(元)(4)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贡献毛益=40-(22+4) 600=8 400(元)利润=8 400-(1 000+5 000)=3 400(元)完全成本

25、法:销售毛利=40 600-15 600=8 400(元)利润=8 400-3 400=5 000(元) 20.(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A.单位变动成本B.销售单价C.固定成本D.产销量2在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中,总成本线与变动成本线之间的距离所代表的是()。A.贡献边际B.固定成本C.利润区D.亏损区3下列各项中,需要先计算综合保本额和保利额的多品种本量利分析的方法是()。A.综合贡献边际率法B.联合单位法C.分算法D.主要品种法4在利润业务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表示销售量,则利润线的斜率表示()。A.贡献边际率B.变动成本率C.单位

26、贡献边际D.单位变动成本第四章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本量利分析原理DBAC21.5已知A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销售单价为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件,今年的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0元,预计明年将增加8000元的酌量性固定成本,其他条件不变,则明年该企业的保本量为()。A.1000件B.4000件C.5000件D.6000件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56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如果企业要确保安全边际率达到50%,则销售量应达到()。A.143件B.222件C.400件D.500件7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

27、是()。A.提高单价B.增加产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降低固定成本8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单价为2元,贡献边际率为40%,本期的保本量为20万件,其固定成本为()。A.16万元B.50万元C.80万元D.100万元DCBA22.9已知某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结论为“值得注意”,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安全边际率的数值()。A.在10%以下B.在10%至20%之间C.在20%至30%之间D.在30%至40%之间10已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000元,固定成本为2200元,保本作业率为40%。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可实现利润是()。A.1800元B.2300元C.3300元D.3800元11某企业的变动成本

28、率为60%,安全边际率为30%,则其销售利润率为()。A.12%B.18%C.28%D.42%12当企业的贡献边际总额等于利润时,该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A.等于0B.不等于0C.大于0D.小于013在单价和销售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贡献边际数额上升了,那就意味着()。A.单位变动成本上升B.单位变动成本下降C.固定成本总额下降D.固定成本总额上升BCAAB23.14下列有关贡献边际率与其他指标关系的表达式中,唯一正确的是()。A.贡献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B.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C.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D.贡献边际率+危险率=115下列选项中,不会受到现有销售量变动影响的是()。

29、A.营业利润B.安全边际率C.安全边际量D.保本量16假定下列各项中的因素变动均处于相关范围内,则能够导致保本点升高的是()。A.单价提高B.单位变动成本升高C.实际销量增多D.安全边际量增大17下列各项中,其计算结果等于保本量的是()。A.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B.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C.固定成本/安全边际率D.固定成本/单位安全边际BDBB24.18在下列指标中,可直接作为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贡献边际C.保本额D.保本作业率1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为65%,本期销售额为200000元,营业利润为100000元,则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A.1

30、30000元B.100000元C.70000元D.30000元2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量()。A.不变B.上升C.下降D.不确定DDD25.本量利分析法6、根据本量利的基本公式,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及营业净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应为()。A、营业净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B、边际贡献=营业净利润-固定成本C、营业净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D、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营业净利润C26.7、边际贡献首先应当补偿()。A、变动成本B、利润分配C、固定成本D、总成本费用8、下列哪一个因素会使保本点发生变化?()A、销售量增加B、总产量减少C、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31、D、固定成本减少9、图新公司生产A产品,去年A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40%,保本销售额为500000元,假定去年的营业利润为300000元,那么销售收入总额为()元。A、1050000元B、1250000元C、840000元D、600000元10、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CDBD27.11、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是()。A、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互为倒数B、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等于1C、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小于1D、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大于112、已知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00

3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件,产品变动成本率为50%,则该产品的保本量为()。A、1000件B、2000件C、1500件D、2500件13、已知企业本年目标利润2500万元,产品单价1000元,变动成本率为40%,产品固定成本总额为700万元,则要达到目标利润,企业应销售产品()。A、80000件B、53334件C、41667件D、62500件BBB28.某企业产销甲产品,每件售价某企业产销甲产品,每件售价80元,元,2006年的收益如下(单位:元):年的收益如下(单位:元):销售收入销售收入112000变动成本变动成本70000边际贡献边际贡献42000固定成本固定成本54000税前利润税

33、前利润(12000)要求:要求:(1)计算)计算2006年扭转亏损必须增加的销售量年扭转亏损必须增加的销售量(2)若)若2006年期望在固定成本增加年期望在固定成本增加10000元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利润元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利润50000元,计算元,计算2006年甲产品最少应销售多少件?年甲产品最少应销售多少件?2006年销售量年销售量=112000/80=1400(件)(件)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70000/1400=50(元(元/件)件)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量=54000/(80-50)=1800(件)(件)(1)必须增加的销售量为:)必须增加的销售量为:1800-1400=400(件)(

34、件)(2)最低销售量为:)最低销售量为:(54000+10000+50000)/(80-50)=3800(件)(件)629.某企业生产经营一种产品,单价某企业生产经营一种产品,单价500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300元,全年元,全年固定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100万元,预计销售量万元,预计销售量1万件。万件。要求:要求:(1)计算该企业税前利润)计算该企业税前利润(2)如果要使企业全年不亏损,分析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如果要使企业全年不亏损,分析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应在什么范围变化?定成本应在什么范围变化?(1)税前利润:)税前利润:P=10000(500-30

35、0)-1000000=1000000(元)(元)=100(万元)(万元)(2)要使企业不亏损单价最低为:)要使企业不亏损单价最低为:p=300+1000000/10000=400(元(元/件)件)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为: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为:b=500-1000000/10000=400(元(元/件)件)要使企业不亏损销售量最低为:要使企业不亏损销售量最低为:x=1000000/(500-300)=5000(件)(件)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为: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为:a=(500300)10000=2000000(元)(元)=200(万元)(万元)730.计算题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

36、额为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 80019 800元,要求:元,要求:(1 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 2)计算该公司营业利润。)计算该公司营业利润。 (1 1)甲产品的销售比重)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00060/200 000=60%=200060/200 000=60%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乙产品的销售比重=50030/200 000=7.5%=50030/200 000=7.5% 丙产品的销售比重丙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65/200 000=32.5%=100

37、065/200 000=32.5% 甲产品的贡献边际率甲产品的贡献边际率= =(2000-16002000-1600)/2000=20%/2000=20% 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 =(500-300500-300)/500=40%/500=40% 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 =(1000-7001000-700)/1000=30%/1000=30% 综合贡献边际率综合贡献边际率=20%60%+40%7.5%+30%32.5%=24.75%=20%60%+40%7.5%+30%32.5%=24.75% 综合保本额综合保本额=19800/24.75%=80 000=19

38、800/24.75%=80 000元元 甲产品保本量甲产品保本量=8000060%/2000=24=8000060%/2000=24元元 乙产品保本量乙产品保本量=800007.5%/500=12=800007.5%/500=12元元 丙产品保本量丙产品保本量=8000032.5%/1000=26=8000032.5%/1000=26元元(2 2)()(200060+50030+100065200060+50030+100065)24.75%=4950024.75%=49500元元 49500-19800=2970049500-19800=29700元元831.(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根据现有的

39、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的预计和测算的过程,就是管理会计的( )。 A. 经营决策 B. 经营预测 C. 生产决策 D. 生产预测2下列各项中,属于因果预测分析法的是( )。 A. 趋势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C. 指标建立法 D. 平滑指数法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定量分析法的是( )。 A. 判断分析法 B. 算术平均法 C. 回归分析法 D. 平滑指数法4通过函询方式,在互不通气的前提下向若干经济专家分别征求意见的方法是( )。 A. 专家函询法 B. 专家小组法 C. 专家个人意见集合法 D. 特尔菲法5下列各种销售预测方法中

40、,属于没有考虑远近期销售业务量对未来销售状况会产生不同影响的方法是( )。 A. 移动平均法 B. 算术平均法 C. 加权平均法 D. 平滑指数法第五章 预测分析BCADB32.6下列各项中,不能按照统一的方法直接确定各期权数值的方法是( )。 A. 移动平均法 B. 趋势平均法 C. 加权平均法 D. 平滑指数法7在采用平滑指数法进行近期销售预测时,应选择的指数是( )。 A. 固定的平滑指数 B. 较小的平滑指数 C. 较大的平滑指数 D. 任意数值的平滑指数8因果预测分析法下用于建立预测模型的“回归分析法”与趋势外推法所采用的“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的回归系数计算公式( )。 A. 完全

41、相同 B. 完全不同 C. 大致相同 D. 基本不同9在下列产品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产品销售量急剧下降的现象通常发生在( )。 A. 萌芽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11利润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当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的时候对利润所产生影响的一种( )。 A. 判断分析法 B. 趋势外推法 C. 定量分析法 D. 定性分析法CCBDC33.13在利用平滑指数法对销量波动较大的产品进行预测时,应选择( )。 A. 固定的平滑指数 B. 较小的平滑指数 C. 较大的平滑指数 D. 任意数值的平滑指数17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2 000元,单价20元,计划销售产品500件,欲实现目

42、标利润1 0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应为( )。 A. 12元/件 B. 13元/件 C. 14元/件 D. 15元/件18在概率分析法下,期望分析法所采用的客观概率是( )。 A. 根据历史数据推算的 B. 根据以往经验判断的 C. 按随机变量计算的 D. 从常用系数表中查到的19在管理会计中,按目标利润预测的目标成本应当等于( )。A. 预计总产值与目标利润之差B. 预计销售收入与目标利润之差C. 预计销售收入与预计总成本之差D. 变动成本总额与固定成本总额之和20下列各项中,可用于预测追加资金需用量的方法是( )。 A. 平均法 B. 回归分析法 C. 指数平滑法 D. 销售百分比法CCA

43、BD34.销售预测18、预测方法分为两大类,是指定量分析法和()。A、平均法B、定性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指数平滑法19、假设平滑指数=0.6,9月份实际销售量为600千克,原来预测9月份销售量为630千克,则预测10月份的销售量为()。A、618千克B、600千克C、612千克D、630千克20、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会计定性分析方法的是()A、算术平均法B、平滑指数法C、回归分析法D、判断分析法21、采用加权平均法预测销售量时,确定各期权数的数值应满足的要求是()A、近小远大B、前后一致C、近大远小D、逐期递减B BC CDC35.22、某汽车厂今年销售汽车的历史资料如下表所示。季度123

44、4销量(万量)13.513.213.814则利用算术平均法预测明年1月份的汽车销售量为()A136B13625C132D13375B36.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最近半年的平均总成本资料如表所示:单位:万元要求:当7月份产量为500件时,采用加权平均法预测7月份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837.已知:某公司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500000元,销售单价为25元件,若目标净利润定为30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要求:用本量利分析法计算产品的保利量是多少。解:根据题意,TP=300000,p=25,b=20,a=500000,tR=40%保利量=200000(件)即目标

45、销售量至少要达到200000件,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938.【销售预测作业销售预测作业】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1 1)用算术平均法求)用算术平均法求1010月份预测销售量;月份预测销售量;(2 2)用移动加权平均法预测)用移动加权平均法预测1010月份销售量;月份销售量;(3 3)若)若9 9月份预测值为月份预测值为608608千克,平滑指数为千克,平滑指数为0.40.4,用指数,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平滑法预测1010月份销售量。月份销售量。 1039.(1 1 1 1)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 = = = =(550+560+540+570+600+

46、580+620+610+630550+560+540+570+600+580+620+610+630550+560+540+570+600+580+620+610+630550+560+540+570+600+580+620+610+630) 9 9 9 9= 584.44 (= 584.44 (= 584.44 (= 584.44 (千克千克千克千克) ) ) ) (2 2 2 2)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 = = =(5501+5602+5403+5704+6005+5806+6207+6108+6309) (5501+5602+5403+5704

47、+6005+5806+6207+6108+6309) (5501+5602+5403+5704+6005+5806+6207+6108+6309) (5501+5602+5403+5704+6005+5806+6207+6108+6309) (1+2+3+4+5+6+7+8+9) (1+2+3+4+5+6+7+8+9) (1+2+3+4+5+6+7+8+9) (1+2+3+4+5+6+7+8+9)=598.67 (=598.67 (=598.67 (=598.67 (千克千克千克千克) ) ) )(3 3 3 3)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0.4)(0.4)(0.4)(0

48、.4)= 0.4 630 + (10.4) 608= 616.8 (= 0.4 630 + (10.4) 608= 616.8 (= 0.4 630 + (10.4) 608= 616.8 (= 0.4 630 + (10.4) 608= 616.8 (千克千克千克千克) ) ) ) 40.1141.解:(1)预测销售量平滑系数前期实际销售量(1-平滑系数)前期预测销售量0.3190.71616.9(吨)1242.解: 300000=(25-20)x-500000*(1-40) x= 200 000(件)1343.解:预测固定成本= 12000*1+12500*2+13000*3+14000*

49、4+145000*5+15000*6 =14023.81(万元) 1+2+3+4+5+6预测单位变动成本 14+13*2+12*3+4*12+10*5+6*9 =10.86(万元) 1+2+3+4+5+6总成本=预测固定成本+预测单位变动成本*产量14023.81+10.86*500=19453.81万元单位成本=19453.81/500=38.91(万元/件)1444.解:1545.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现代社会大生产及商品经济所具有的精微性、宏大性、高速性与瞬变性等特点,使得无论怎样有天赋的决策者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决策所必需的收集、分析、整理、归纳浩繁的动态信息的工作,因此

50、必须在决策分析过程中贯彻()。A.责任性原则B.民主性原则C.相对合理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2在管理会计中,将决策分析划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A.决策的重要程度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D.决策解决的问题内容3在管理会计中,将决策分析区分为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A.决策的重要程度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D.决策解决的问题BBC46.4根据管理会计的理论,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目标是()。A.企业价值最大化B.股东财富最大化C.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D.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最大化5在管理会计中,单一方案决策又称

51、为()。A.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B.互斥方案决策C.排队方案决策D.组合方案决策6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就是所谓()。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7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A.沉没成本B.增量成本C.机会成本D.专属成本8下列各项中,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属于()。A.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B.互斥方案决策C.排队方案决策D.组合方案决策9下列决策方法中,能够直接揭示中选的方案比放弃的方案多获得的利润或少发生损失的方法是()。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差别损益分析法D.相关损益分析

52、法CABABC47.10在管理会计的生产经营决策中,如果相关成本中涉及专属成本,同时有三个以上备选方案,则下列方法中最应当考虑选用的是()。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差别损益分析法D.相关损益分析法11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决策的类型属于()。A.是否生产决策B.生产什么决策C.怎样生产决策D.定价决策12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最应当选用的是()。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差别损益分析法D.相关损益分析法13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A.相关损益

53、分析法B.差别损益分析法C.相关成本分析法D.成本无差别点法DAAD48.14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件,预计明年单价将降为7元/件。如果明年企业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件,则外购与自制方案的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A.12000件B.6000件C.4000件D.1400件15下列各项中,被称为最小的最大后悔值法是()。A.大中取大法B.小中取大法C.大中取小法D.折中决策法17在管理会计的定价决策分析中,利润无差别点法属于()。A.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B.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C.以特殊要求为导向

54、的定价方法D.定价策略19企业在进行最优售价决策时,下列各项中应当优先采用的方法是()。A.成本加成法B.保利定价法C.成本无差别点法D.边际分析法20某产品按每件10元的价格出售时,可获得8000元贡献边际,贡献边际率为20%,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0000件;将价格调低为9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9000件,则调价前后的利润无差别点业务量为()。A.9000件B.8000件C.6000件D.4000件BCBDB49.23、定量分析法包括()。A、判断分析法B、集合意见法C、非数量分析法D、指数平滑法24、当预测销售量较为平稳的产品销量时,较好的预测方法为()。A、算术平均法B、判断分析法C、修正

55、的时间序列回归法D、因果预测分析法25、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A、估算成本B、重置成本C、机会成本D、沉没成本26、将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决策是按()进行的分类。A、决策本身的重要程度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D、决策解决问题的内容DADB50.27、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3000元,固定成本是1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增加收入为()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A、2001B、3100C、1999D、290028、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

56、低于()A、正常价格B、单位产品成本C、单位变动生产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29、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不应停产的条件有()A、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大于1B、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小于0C、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0D、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小于0BCC51.30、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A、相关损益分析法B、差别损益分析法C、相关成本分析法D、成本无差别点法31、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资源损失,即()A、增量成本B、加工成本C、机会成本D、专属成本32、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

57、使两方案()A、标准成本相等的业务量B、变动成本相等的业务量C、固定成本相等的业务量D、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DCD52.33、()一般属于无关成本的范围。A、历史成本B、机会成本C、沉没成本D、专属成本34、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主要包括()。A、战术决策分析B、定价决策分析C、销售决策分析D、战略决策分析35、短期生产经营能力不包括哪种表现形式()A、最大生产经营能力B、剩余生产经营能力C、追加生产经营能力D、最小生产经营能力CBD53.1654.1755.1、已知:某企业尚有一定闲置设备台时,拟用于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品种的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单

58、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2小时/件,此外,还需消耗甲材料,其单耗定额为5千克/件;B品种的单价为120元/个,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个,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个,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2千克/个。假定甲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要求: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作出开发那种品种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 1、解:开发、解:开发A A品种时可获得的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100-60100-60)/2=20/2=20元元/ /小时小时 开发开发B B品种时可获得的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120-40120-40)/8=10/8=10元元/ /小时小

59、时 因为因为2010 2010 所以开发所以开发A A品种比开发品种比开发B B品种更有利。品种更有利。 决策结论:应当开发决策结论:应当开发A A品种。品种。 1856.2、已知:某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半成品。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乙产成品的单价为30元。假定乙产成品的废品率为1%。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深加工甲半成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1)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2)深加工能力可用于

60、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3)同(1),如果追加投入5000元专属成本,可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并使废品率降低为零。1957. 2 2、解:(、解:(1 1) 差别损益分析表差别损益分析表 决策结论:应当将决策结论:应当将80%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37603760元的利润。元的利润。 58.(2 2) 差别损益分析表差别损益分析表 决策结论:不应当将决策结论:不应当将80%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240240元的

61、利润。元的利润。 59.(3 3) 差别损益分析表差别损益分析表 决策结论:两方案任选其一。决策结论:两方案任选其一。 60.3、已知: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3 3、解:、解: 相关成本分析表相关成本分析表 决策结论:应当安排自制决策结论:应当安排自制A A零件,这样可使企业节零件,这样可使企业节约约20002000元成本(元成本(16000-1400016000

62、-14000)。)。 2061.4、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甲产品产量为500件时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11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1800元。已知该公司计划实现30000元的目标利润。要求:按照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目标售价。 4 4、解:、解: 成本毛利率成本毛利率= =(30000+180030000+1800)(20000+11000+12000+1000020000+11000+12000+10000)100%=60% 100%=60% 目标售价目标售价=53000500=53000500(1+6

63、0%1+60%)=169.6=169.6元元 或者:或者: 目标售价目标售价= = 20000+11000+12000 20000+11000+12000 1000010000+1800+30000+1800+30000 169.6169.6元元 500 500500 5002162.5、已知:某产品按每件10元的价格出售时,可获得8000元贡献边际;贡献边际率为20%,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7000件。要求:分别根据以下相关条件做出是否调价的决策:(1)将价格调低为9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9000件;(2)将价格调高为12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3000件。 5 5、解:、解: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

64、本=10=10(1-20%1-20%)=8=8元元/ /件件 (1 1)当利润不变时销量)当利润不变时销量=8000=8000(9-89-8)=8000=8000件件 因为最大生产能力因为最大生产能力70007000件件 预计销量预计销量30003000件件 当利润不变时销量当利润不变时销量20002000件件 所以应当考虑调价。所以应当考虑调价。 2263.6、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一直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

65、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2364.第九章第九章 全面预算全面预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最能揭示全面预算本质的说法是:全面预算是关于未来期间内()。A.企业的成本计划B.事业单位的收支计划C.企业总体计划的数量说明D.企业总体计划的文字说明2在管理会计中,用于概括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具有实质性的基本活动的一系列预算的概念是()。A.专门决策预算B.业务预算C.财务预算D.销售预算3现金预算属于下列项目中的()。A.业务预算B.生产预算C.专门决策预算D.财务预算4编制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期间通常是()。A.1个月B.1个季度C.半年D.1年BBCC65.5已知某

66、企业的单价灵敏度为4,根据董事会的战略目标,预计下一年的目标利润将比本年增长16%,其资产总额将达到300000万元,投资决策预计损失450万元,则该企业的单价变动率为()。A.3.15%B.4.15%C.5.15%D.6.15%6下列各项中,属于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的是()。A.直接材料预算B.直接人工预算C.生产预算D.销售预算7下列各项中,只涉及实物计量单位而不涉及价值计量单位的预算是()。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专门决策预算D.财务预算8下列各项中,不必单独编制与之有关的现金收支预算的是()。A.销售预算B.直接材料预算C.直接人工预算D.制造费用预算ABAB66.10在编制制

67、造费用预算时,计算现金支出应予剔除的项目是()。A.间接材料B.间接人工C.管理人员工资D.折旧费11在下列预算中,其编制程序与存货的计价方法密切相关的是()。A.产品成本预算B.制造费用预算C.销售预算D.生产预算12下列项目中,可以总括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盈利能力的预算是()。A.专门决策预算B.现金预算C.预计利润表D.预计资产负债表DAA67.13下列项目中,能够克服固定预处方法缺点的是()。A.固定预算B.弹性预算C.滚动预算D.零基预算14下列各项中,属于编制弹性成本预算关键的是()。A.分解制造费用B.确定材料标准耗用量C.选择业务量计量单位D.进行成本性态分析15下列各项中,属于

68、编制弹性预算首先应当考虑及确定的因素是()。A.业务量B.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计量单位16下列各项中,应当作为编制零基预算出发点的是()。A.基期的费用水平B.历史上费用的最好水平C.国内外同行业费用水平D.费用为零DBCC68.17下列各项中,属于零基预算编制程序第一步的是()。A.提出预算期内各种活动内容及费用开支方案B.对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C.择优安排项目,分配预算资金D.搜集历史资料18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滚动预算基本特点的表述是()。A.预算期是相对固定的。B.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C.预算期与会计年度一致D.预算期不可随意变动19在以下有关预算方法与各种预算之间关系的描述中,不够准确的是()。A.两者归属的内容不同B.两者命名的规则不同C.编制预算时,不能同时采用两种预算编制方法D.预算方法只有通过编制具体的预算才能发挥作用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统预算方法的是()。A.固定预算B.弹性预算C.增量预算D.定期预算BADB69.24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