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认知观点探讨团队变革的自组织机制系统动力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认知观点探讨团队变革的自组织机制系统动力学方法(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認知觀點探討團隊變革的自組織機制-系統動力學方法指導教授:屠益民指導教授:屠益民 博士、郭峰淵博士、郭峰淵 博士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汪維揚1內容大綱內容大綱1. 緒論2. 文獻探討3. 團隊自組織機制的動態模式4. 模擬、情境測試與研究發現5. 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21. 緒論緒論n n研究背景、動機快速與複雜的環境變動趨勢快速與複雜的環境變動趨勢團隊發展的必然性團隊發展的必然性團隊的彈性與適應力是關鍵團隊的彈性與適應力是關鍵 轉變轉變( (transformation)transformation)與重組織與重組織( (reorganization)reorganization)的行為的行為
2、自我組織自我組織( (self-organizing)self-organizing)的變革方式已成為團隊存的變革方式已成為團隊存在的重要價值在的重要價值31.緒論緒論( (續續續續) )團隊的自組織團隊的自組織 自發性自發性( (非外控非外控) )的變革過程的變革過程 非規劃性非規劃性( (由下而上由下而上) )的變革的變革 透過局部性改變透過局部性改變( (適應適應) )而達到整體性改變的過程而達到整體性改變的過程目前對團隊自組織機制的了解有限目前對團隊自組織機制的了解有限 無法單從片面的策略或控制來達成無法單從片面的策略或控制來達成 動態動態、複雜的過程複雜的過程 系統性的互動關係系統性
3、的互動關係( (systemic interactions)systemic interactions)41.緒論緒論( (續續續續) )n n研究目的:擴展對團隊自組織現象的理解探討相關的理論探討相關的理論,擴展理解的基礎擴展理解的基礎建立數學模式建立數學模式,探討團隊自組織的動態過程探討團隊自組織的動態過程萃取團隊自組織的關鍵機制萃取團隊自組織的關鍵機制大綱大綱52.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n n結構的定義.n n團隊自組織的現象.n n相關的理論與方法.大綱大綱6團隊行為的結構團隊行為的結構n n根據組織行為的觀點,團隊行為的結構即為組織的例行常規(routines)目標導向目標導向( (ta
4、rget oriented)target oriented)相互鏈鎖的行為相互鏈鎖的行為( (interlocked behaviors)interlocked behaviors)路徑依賴路徑依賴( (history dependent)history dependent)文獻文獻7團隊自組織的現象團隊自組織的現象n n自發性的結構轉變在現象上的研究局部性設計局部性設計( (改變創新改變創新) )造成的結構改變造成的結構改變( (Hutchins, 1991, 1996)Hutchins, 1991, 1996)任務中點的結構改變任務中點的結構改變( (Gersick, 1989, 1991
5、)Gersick, 1989, 1991)科技適應的結構改變科技適應的結構改變( (Olikowsiki, 1994, 1996)Olikowsiki, 1994, 1996)8團隊自組織的現象團隊自組織的現象( (續續續續) )n n團隊自發性結構轉變的特性環境條件改變環境條件改變,達成績效目標達成績效目標改變非來自外控而是自發完成的改變非來自外控而是自發完成的由下而上由下而上,透過局部性的改變擴散至整體透過局部性的改變擴散至整體改變過程需極度的內部與外部的互動改變過程需極度的內部與外部的互動,以建立共以建立共享的結構享的結構改變行為的不連續性改變行為的不連續性互動機制的整體改變互動機制的整
6、體改變文獻文獻9結構轉變的理論結構轉變的理論與方法與方法n n群體認知系統理論(Group Cognitive System)Hutchins, 1996Hutchins, 1996n n耗散結構模型(Dissipative Structure Model)Prigogine & Nicolis, 1973Prigogine & Nicolis, 1973n n系統動力學(System Dynamics)Forrester, 1961Forrester, 196110本研究主要理論與方法關係圖本研究主要理論與方法關係圖耗散結耗散結構理論構理論群體認知群體認知系統理論系統理論系統動力系統動力學學
7、研究的發現研究的發現自組織過程的理論自組織過程的理論自組織的數學形式自組織的數學形式系統的操弄方式系統的操弄方式基本的群體認基本的群體認知機制知機制團隊特性團隊特性自組織的數學形式表徵自組織的數學形式表徵行為與情境的模擬行為與情境的模擬作用機制的分析作用機制的分析文獻11結構轉變的理論模型結構轉變的理論模型( (續續續續) )n n間斷平衡模型(Punctuated Equilibrium Model)生態系統的觀點生態系統的觀點組織間隔著長時期的收斂期與短時期的重導向期組織間隔著長時期的收斂期與短時期的重導向期的變革過程的變革過程個人團隊組織社會皆有共通的行為現象個人團隊組織社會皆有共通的行
8、為現象變革原因來自壓力變革原因來自壓力( (長期績效不彰長期績效不彰) )變革過程產生認知上的模糊與情緒上的壓力變革過程產生認知上的模糊與情緒上的壓力12結構轉變的理論模型結構轉變的理論模型( (續續續續) )n n群體認知系統理論(Group Cognitive System)觀點觀點: :團隊的行為是建立在群體認知系統上團隊的行為是建立在群體認知系統上能展現這樣的行為能展現這樣的行為,必須知道什麼必須知道什麼? ? 行為機制行為機制 團隊的行為基於群體的認知過程團隊的行為基於群體的認知過程( (cognitive processes)cognitive processes) 以資訊回饋控制
9、環路為基本組成單位以資訊回饋控制環路為基本組成單位( (cybernetics)cybernetics) 認知的經濟性是行為的基本趨向認知的經濟性是行為的基本趨向( (cognitive economy)cognitive economy) 局部的改變擴散至整體局部的改變擴散至整體分散的環境特性分散的環境特性 知識的重複性知識的重複性 理論理論13結構轉變的理論模型結構轉變的理論模型( (續續續續) )n n耗散結構模型(Dissipative Structure Model)觀點觀點: :自組織行為來自開放與非平衡系統自組織行為來自開放與非平衡系統系統的有序行為是如何產生與變遷的系統的有序行
10、為是如何產生與變遷的? ? 開放的系統開放的系統 非線性的作用關係非線性的作用關係( (正正、負回饋環路負回饋環路) ) 演化回饋演化回饋 結構演化的路徑結構演化的路徑14演化回饋(evolutionary feedback)不穩定或新的耗散結構閥值熵貢獻15結構變遷的路徑1st耗散結構(DS)2nd DS3rdDSB模擬16 耗散結構的數學模型耗散結構的數學模型bar2r1dq2dq1q2q117耗散結構的數學模型耗散結構的數學模型( (續續續續) ).18 群體認知系統與耗散結構理論模型群體認知系統與耗散結構理論模型n n研究自發性的結構轉變n n研究的對象都是系統n n有相同的系統特性開
11、放開放、有序行為的流動性有序行為的流動性、自我參照自我參照n n類似的過程與條件n n微觀作用機制的形式相同19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系統動力學系統動力學n n非線性微分方程系統正回饋環路正回饋環路負回饋環路負回饋環路積量積量、率量率量時間滯延時間滯延n n可電腦模擬適於探討系統的動態行為與作用機制間的關係適於探討系統的動態行為與作用機制間的關係了解非線性機制的互動過程了解非線性機制的互動過程發現與了解系統行為的特性發現與了解系統行為的特性20系統動力學與耗散結構理論系統動力學與耗散結構理論化學反應方程:AXB+XY+D2X+Y3XXE(初始濃度A=a, B=b, X=x, Y=y)動力方程: (
12、不考慮擴散情形)例:21 系統動力學與耗散結構理論系統動力學與耗散結構理論( (續續續續) )系統動力學方程式與因果回饋圖22系統動力學與耗散結構理論系統動力學與耗散結構理論( (續續續續) ).233. 團隊自組織機制的系統動力學模式團隊自組織機制的系統動力學模式n n數學模式.變數間的關係變數間的關係 群體認知系統理論群體認知系統理論變數與參數的初始值變數與參數的初始值 Hutchins, 1996Hutchins, 1996案例案例 系統動力學的參數估計方法系統動力學的參數估計方法n n模式有效性檢驗.大綱大綱24模式概觀模式概觀-互動的群體認知機制互動的群體認知機制績效調整認知負荷調整
13、錯誤偵測與任務監督結構共享協力工作績效目標績效目標25可分配的認知資源己投入的認知資源認知資源分配績效目標潛在工作績效實際工作績效績效差距績效調整過程績效調整過程+-+26績效差距的壓力績效差距工作省略潛在工作績效實際工作績效壓力調整率績效壓力下的工作省略過程績效壓力下的工作省略過程+-27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與局部性創新過程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與局部性創新過程己投入的認知資源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壓力調整率局部性創新創新效果+-+-28知識重複度共享的結構創新的效果局部性創新潛在工作績效 協力工作過程協力工作過程+-29結構共享的過程結構共享的過程結構共享的程度共享程度增加率共享程度減少率不一致的錯
14、誤數不一致錯誤產生率不一致錯誤更正率創新的效果潛在工作績效知識的重複度+-+實際工作績效-30錯誤偵測、回復與學習的過程錯誤偵測、回復與學習的過程錯誤數錯誤發生率錯誤更正率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老手的比例潛在工作績效實際工作績效錯誤偵測技術偵測技術增加率偵測技術損失率知識的重複度避免錯誤投入的認知資源避免錯誤認知資源調整平均錯誤率平均錯誤率調整錯誤偵測率避免錯誤投入的認知資源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31成員的學習與變動過程成員的學習與變動過程老手人數新手人數新手變動率老手變動率新手的學習效率避免錯誤所投入的認知資源績效目標成員人數溝通效率函數績效差距正常工作績效老手比例知識重複度+-
15、+-+-+-+模式32模式基本的有效性檢驗模式基本的有效性檢驗n n單位的一致性n n行為的合理性結構的正確性結構的正確性參數的合理性參數的合理性基本測試一基本測試一. . 系統的平衡狀態系統的平衡狀態 凍結成員的學習機制凍結成員的學習機制基本測試二基本測試二 . . 系統的平衡狀態系統的平衡狀態 模式模式33基本測試一1.認知投入2.績效目標3.實際績效4.潛在績效34基本測試一1.結構共享的程度2.不一致的錯誤.35基本測試二1.認知投入2.績效目標3.實際績效4.潛在績效36基本測試二1.結構共享的程度2.不一致的錯誤37基本測試二1.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2.績效差距造成的壓力.384.4
16、.模擬模擬、情境測試與研究發現情境測試與研究發現4.1團隊行為的模擬參照耗散結構對系統的操弄方式參照耗散結構對系統的操弄方式. .控制方程控制方程 績效目標績效目標 : DWR=27.72-2.72+step(27.72*X,10)(1-d_switch)DWR=27.72-2.72+step(27.72*X,10)(1-d_switch) X: X:績效變動的百分比績效變動的百分比團隊功能與有序性維持的行為團隊功能與有序性維持的行為( (X=10%)X=10%)團隊自組織的行為團隊自組織的行為( (X=20%)X=20%)團隊在變革臨界點的行為團隊在變革臨界點的行為( (X=10.3%-10
17、.35%)X=10.3%-10.35%)394.1.4.1.團隊行為的模擬團隊行為的模擬n n團隊功能與有序性維持的行為以績效目標提升以績效目標提升10%10%為例為例群體認知系統理論的理解群體認知系統理論的理解 績效調整的機制績效調整的機制( (認知投入增加認知投入增加) )耗散結構的理解耗散結構的理解 閥值閥值本研究的發現本研究的發現( (基本模擬一) )發現績效調整過程隱藏的兩個正環 團隊的現狀與閥值的距離團隊的現狀與閥值的距離 管理意涵管理意涵- -效率與緩衝空間效率與緩衝空間404.1.4.1.團隊行為的模擬團隊行為的模擬( ( ( (續續續續) ) ) )n n團隊自組織的行為以績
18、效目標提升以績效目標提升20%20%為例為例群體認知系統理論的理解群體認知系統理論的理解 無法解釋非連續性行為與群體認知機制間的關係無法解釋非連續性行為與群體認知機制間的關係耗散結構理論的理解耗散結構理論的理解 演化回饋演化回饋. . 結構轉變的路徑結構轉變的路徑本研究的發現本研究的發現( (基本模擬二) ) 團隊自組織過程的主導機制團隊自組織過程的主導機制 管理意涵管理意涵- -掌握關鍵機制與團隊範圍掌握關鍵機制與團隊範圍, ,作為系統改善作為系統改善與設計的參考與設計的參考414.1.4.1.團隊行為的模擬團隊行為的模擬( ( ( (續續續續) ) ) )n n探討團隊在變革臨界點的行為特
19、性以績效目標以績效目標10.3%-10.35%10.3%-10.35%為例為例群體認知系統理論群體認知系統理論 缺乏討論缺乏討論耗散結構耗散結構 敏感的不穩定點敏感的不穩定點本研究發現本研究發現. 變革或不變革的巨變行為變革或不變革的巨變行為 管理意涵管理意涵- -變革的促發或是抑制變革的促發或是抑制424.2.4.2.情境測試情境測試n n探討團隊特性對自組織行為的影響自組織機制的形成與運作效率植基於團隊的特性自組織機制的形成與運作效率植基於團隊的特性n n重要的團隊特性 知識的重複度知識的重複度- -彈性與自組織的基礎彈性與自組織的基礎( (情境測試一) ) 工作的分散性工作的分散性- -
20、溝通的效率溝通的效率( (情境測試二) ) 過程的開放性過程的開放性- -學習與協力的環境學習與協力的環境( (情境測試三) )管理意涵管理意涵 系統特性的維護系統特性的維護- -團隊持續學習機制的建立團隊持續學習機制的建立大綱434.1.基本模擬一基本模擬一吸收吸收( (absorb)absorb)環境擾動的模式行為環境擾動的模式行為(X=10%)1.績效目標2.實際績效3.潛在績效.444.1.基本模擬一基本模擬一吸收吸收( (absorb)absorb)環境擾動的模式行為環境擾動的模式行為(X=10%)1.認知投入2.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3.局部性的創新.454.1.基本模擬一基本模擬一吸
21、收吸收( (absorb)absorb)環境擾動的模式行為環境擾動的模式行為(X=10%)1.結構共享的程度2.不一致的錯誤464.1.基本模擬一基本模擬一吸收吸收( (absorb)absorb)環境擾動的模式行為環境擾動的模式行為(X=10%)1.錯誤產生率(個/時)2.錯誤更正率(個/時)3.平均錯誤率(個/時).474.1.基本模擬一基本模擬一機制的分析機制的分析績效差距績效目標潛在績效實際績效認知投入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錯誤1(-)2(+)可用的認知資源行動的監督與注意-+-+-3(+)-+貢獻12484.1.基本模擬二基本模擬二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 (X=20%)X
22、=20%)1.績效目標2.實際績效3.潛在績效494.1.基本模擬二基本模擬二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 (X=20%)X=20%)1.認知投入2.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3.局部性的創新504.1.基本模擬二基本模擬二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 (X=20%)X=20%)1.結構共享的程度2.不一致的錯誤.514.1.基本模擬二基本模擬二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 (X=20%)X=20%)1.創新所產生旳效果.524.1.基本模擬二基本模擬二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 (X=20%)X=20%)1.錯誤產生率(個/時) 2.錯誤更正率(個/時)3.
23、平均錯誤率(個/時)534.1.基本模擬二基本模擬二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結構改變的模式行為( (X=20%)X=20%)1.錯誤偵測與避免的認知投入2.錯誤偵測的能力.544.1.基本模擬二基本模擬二機制的分析機制的分析績效差距實際績效認知投入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局部性的創新行為結構共享程度錯誤2(+)4(+)創新的效果共享結構的建立5(+)6 (-)7(-)1(-)潛在績效+-+-不一致的錯誤+-+貢獻12貢獻三554.1.基本模擬二基本模擬二機制的分析機制的分析錯誤平均錯誤率認知資源投入錯誤偵測率錯誤偵測能力認知負荷8 (-)9(-)知識重複度10 (-)+-+-團隊錯誤偵測能力的增加+11
24、(+)+貢獻1564.1.基本模擬三基本模擬三臨界點的模式行為臨界點的模式行為( (X=10.3%-10.35%)X=10.3%-10.35%)1.績效目標2.實際績效3.潛在績效574.1.基本模擬三基本模擬三臨界點的模式行為臨界點的模式行為( (X=10.3%-10.35%)X=10.3%-10.35%)1.結構共享的程度2.不一致的錯誤.584.2.情境測試一情境測試一1.績效目標2.實際績效594.2.情境測試一情境測試一3.局部創新604.2.情境測試一情境測試一績效差距實際績效認知投入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局部性的創新行為結構共享程度4(+)創新的效果共享結構的建立5(+)7(-)+-
25、+-不一致的錯誤+-貢獻知識重複程度+614.2.情境測試二情境測試二1.結構共享的程度624.2.情境測試二情境測試二2.累積的錯誤數634.2.情境測試二情境測試二績效差距實際績效認知投入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局部性的創新行為結構共享程度錯誤2(+)4(+)創新的效果共享結構的建立5(+)7(-)+-+-不一致的錯誤+-644.2.情境測試二情境測試二機制的分析機制的分析績效差距績效目標潛在績效實際績效認知投入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錯誤1(-)2(+)可用的認知資源行動的監督與注意-+-+-3(+)-+貢獻654.2.情境測試二情境測試二錯誤平均錯誤率認知資源投入錯誤偵測率8(-)9(-)-+-6
26、64.2.情境測試三情境測試三674.2.情境測試三情境測試三684.2.情境測試三情境測試三694.2.情境測試三情境測試三績效差距實際績效認知投入認知投入造成的壓力局部性的創新行為結構共享程度錯誤2(+)4(+)創新的效果6(-)7(-)+-+-不一致的錯誤-704.2.情境測試三情境測試三錯誤平均錯誤率認知資源投入錯誤偵測率錯誤偵測能力8(-)9(-)11(+)+-+-貢獻715.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n n研究貢獻團隊行為模擬的貢獻團隊行為模擬的貢獻 釐清團隊功能與有序性維持的行為機制與條件釐清團隊功能與有序性維持的行為機制與條件 發現團隊自組織的演化回饋機制發現團隊自組
27、織的演化回饋機制 探討團隊在臨界點的變革行為探討團隊在臨界點的變革行為情境測試的貢獻情境測試的貢獻 了解團隊自組織機制運作的重要條件了解團隊自組織機制運作的重要條件模式延伸討論的貢獻模式延伸討論的貢獻725.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n n團隊自組織障礙與相關研究關係的探討團隊的目標團隊的目標 共享的目標是動力與創造性張力的來源共享的目標是動力與創造性張力的來源團隊的創新團隊的創新 學習型文化學習型文化, , 環境的可用性環境的可用性團隊學習團隊學習 習慣性防衛群體心智知識重複的內容習慣性防衛群體心智知識重複的內容資訊科技使用與組織變革資訊科技使用與組織變革 technology-enabled change processtechnology-enabled change process735.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n n研究限制對結構轉變的自組織形態上的研究限制對結構轉變的自組織形態上的研究限制對於如何產生有效的自組織機制並未深入討論對於如何產生有效的自組織機制並未深入討論745.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n n不同性質與形式團隊的研究n n探討不同性質變革的適用性與差異n n團隊系統特性維護機制的研究n n團隊自組織障礙的研究75敬敬 請請 指指 導導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