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文档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8852945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8.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文档资料(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源性病原体定义血源性病原体定义n n指存在于指存在于指存在于指存在于血液血液血液血液和某些和某些和某些和某些体液体液体液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HBVHBVHBV)、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HCVHCVHCV)和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病毒(HIVHIVHIVHIV)等)等)等)等。n n体液体液体液体液:是指精液、脑脊液、阴道分泌物、

2、滑囊液、胎盘是指精液、脑脊液、阴道分泌物、滑囊液、胎盘是指精液、脑脊液、阴道分泌物、滑囊液、胎盘是指精液、脑脊液、阴道分泌物、滑囊液、胎盘液、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羊水、口腔科操作时的唾液、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羊水、口腔科操作时的唾液、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羊水、口腔科操作时的唾液、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羊水、口腔科操作时的唾液、其他被污染的体液或不能与体液区分的液体液、其他被污染的体液或不能与体液区分的液体液、其他被污染的体液或不能与体液区分的液体液、其他被污染的体液或不能与体液区分的液体。 n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艾滋病医学全名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征(Acqu

3、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艾滋病艾滋病(AIDS):由艾):由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510年潜伏期,年潜伏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丧失,临床出现机会性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丧失,临床出现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症候群。是一种具有染和肿瘤症候群。是一种具有慢性传染性、慢性传染性、致死性致死性的的性性病。病。n病原体:病原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HIV-1和和HIV-2)艾滋病毒艾滋病毒高危人群高危人群n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如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性接触者)n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子

4、女(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子女(如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感染母亲所生婴儿)n多性伴:卖淫、嫖娼多性伴:卖淫、嫖娼n经常静脉注射吸毒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如经常静脉注射吸毒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如血友血友病人)病人)n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监管、公安等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监管、公安等n 艾滋病病毒生命力很弱,艾滋病病毒生命力很弱,只能只能存活于存活于血液血液中,离开适宜的条件立即死亡。离中,离开适宜的条件立即死亡。离体病毒,在体病毒,在凝固的血液凝固的血液中不能长期存活。中不能长期存活。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就是因为这个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原

5、因。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HIVHIV)特点)特点卡波西肉瘤卡波西肉瘤皮肤疱疹皮肤疱疹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长沙市艾滋病疫情长沙市艾滋病疫情n n 长沙市自长沙市自19921992年发现首例年发现首例HIVHIV感染者至今感染者至今截至截至20152015年年1010月月3131日,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日,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各类人群监测中筛查发现累计报告五千构从各类人群监测中筛查发现累计报告五千多例多例HIV/AIDSHIV/AIDS,因男男性行为感染的约,因男男性行为感染的约2 2000000人,其中大学生约占人,其中大学生约占30%30%。据了解。据了解

6、20201212-20-201515年长沙市初中生高中生新发年长沙市初中生高中生新发HIVHIV感染者有感染者有7 7例。例。长沙市艾滋病疫情长沙市艾滋病疫情n n男男: :女女=1:0.42=1:0.42n n年龄以年龄以18184949岁为主,占岁为主,占90.490.4;最小年;最小年龄龄2 2岁,最大年龄岁,最大年龄7373岁岁n n职业分布职业分布 分布较广,但以分布较广,但以农民工农民工最多,最多,占占27.1%,其次为,其次为无业无业人员,占人员,占14.6%;学学生占生占5%.5%.16161 1 1 1、有感染性的暴露源:、有感染性的暴露源:、有感染性的暴露源:、有感染性的暴

7、露源:l l感染者感染者感染者感染者/ / / /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l l含含含含HIVHIVHIVHIV的实验室标本、生物制品、器官等;的实验室标本、生物制品、器官等;的实验室标本、生物制品、器官等;的实验室标本、生物制品、器官等;l l被含有被含有被含有被含有HIVHIVHIVHIV的体液的体液的体液的体液/ / / /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等。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等。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等。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等。2 2 2 2、有潜

8、在感染性的体液:、有潜在感染性的体液:、有潜在感染性的体液:、有潜在感染性的体液:l l感染者感染者感染者感染者/ / / /病人的脑脊液,滑膜液,胸水,腹水,心包液,羊水,病人的脑脊液,滑膜液,胸水,腹水,心包液,羊水,病人的脑脊液,滑膜液,胸水,腹水,心包液,羊水,病人的脑脊液,滑膜液,胸水,腹水,心包液,羊水,脓液等。脓液等。脓液等。脓液等。 HIVHIV职业暴露源的类型职业暴露源的类型 丙肝知识:丙肝知识: 丙丙丙丙型型型型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性性性性肝肝肝肝炎炎炎炎(简简简简称称称称丙丙丙丙肝肝肝肝)是是是是由由由由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毒毒毒(英英英英文文文文缩缩缩缩写写写写HCV

9、HCVHCVHCV)引引引引起起起起的的的的一一一一种种种种传传传传染染染染病病病病,对对对对健健健健康康康康和和和和生生生生命命命命危危危危害害害害极极极极大大大大。丙丙丙丙肝肝肝肝是是是是可可可可防防防防可可可可治治治治的的的的。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毒毒毒主主主主要要要要侵侵侵侵犯犯犯犯肝肝肝肝脏脏脏脏,可可可可导导导导致致致致慢慢慢慢性性性性肝肝肝肝炎炎炎炎,部部部部分分分分患患患患者者者者可可可可发发发发展展展展为为为为肝肝肝肝硬硬硬硬化化化化甚甚甚甚至至至至肝肝肝肝细细细细胞胞胞胞癌癌癌癌,对对对对患患患患者者者者的的的的健健健健康康康康和和和和生生生生命命命命危危危危害害害害

10、极极极极大大大大。血血血血液液液液传传传传播播播播是是是是丙丙丙丙肝肝肝肝最最最最主主主主要要要要的的的的传传传传播播播播途途途途径径径径(全全全全国国国国多多多多例例例例的的的的血血血血透透透透门门门门事事事事件件件件),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输输输入入入入被被被被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污污污污染染染染的的的的血血血血液液液液或或或或血血血血制制制制品品品品,使使使使用用用用被被被被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污污污污染染染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以及医疗和美容器械等可导致且未经严格消毒

11、的针具以及医疗和美容器械等可导致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以及医疗和美容器械等可导致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以及医疗和美容器械等可导致经血传播。经血传播。经血传播。经血传播。共共共共用用用用剃剃剃剃须须须须刀刀刀刀和和和和牙牙牙牙刷刷刷刷、纹纹纹纹身身身身和和和和穿穿穿穿耳耳耳耳孔孔孔孔等等等等行行行行为为为为都都都都是是是是潜潜潜潜在在在在的的的的经经经经血血血血传传传传播方式。播方式。播方式。播方式。 丙肝知识:丙肝知识: 与与与与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感感感感染染染染者者者者进进进进行行行行无无无无保保保保护护护护的的的的性性性性行行行行为为为为可可可可以以以以引引引引起起起起传传传传播

12、播播播。有有有有多多多多性性性性伴性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的风险更大。伴性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的风险更大。伴性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的风险更大。伴性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的风险更大。 感感感感染染染染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毒毒毒的的的的孕孕孕孕妇妇妇妇约约约约有有有有5%-10%5%-10%5%-10%5%-10%的的的的可可可可能能能能在在在在怀怀怀怀孕孕孕孕、分分分分娩娩娩娩时时时时将将将将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毒毒毒传传传传染染染染给给给给新新新新生生生生儿儿儿儿。确确确确诊诊诊诊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的的的的主主主主要要要要依依依依据据据据是是是是血血血血清清清清中中中中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

13、毒毒毒核核核核糖糖糖糖核核核核酸酸酸酸阳阳阳阳性性性性,或或或或者者者者丙丙丙丙肝肝肝肝核核核核心心心心抗抗抗抗原原原原阳阳阳阳性性性性。感感感感染染染染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毒毒毒1-31-31-31-3周周周周后后后后,可可可可在在在在外外外外周周周周血血血血中中中中检检检检测测测测到到到到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核核核核糖糖糖糖核核核核酸酸酸酸(英英英英文文文文简简简简称称称称HCV HCV HCV HCV RNARNARNARNA)。如如如如果果果果只只只只是是是是单单单单纯纯纯纯的的的的丙丙丙丙肝肝肝肝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抗抗抗抗体体体体阳阳阳阳性性性性(排排排排除除除除HC

14、V HCV HCV HCV RNARNARNARNA假假假假阴阴阴阴性性性性),说说说说明明明明曾曾曾曾经经经经感感感感染染染染过丙肝病毒,但机体已经清除了丙肝病毒,只需定期随访观察。过丙肝病毒,但机体已经清除了丙肝病毒,只需定期随访观察。过丙肝病毒,但机体已经清除了丙肝病毒,只需定期随访观察。过丙肝病毒,但机体已经清除了丙肝病毒,只需定期随访观察。 丙肝知识:丙肝知识:1.1.1.1.全球全球全球全球HCVHCVHCVHCV感染率约为感染率约为感染率约为感染率约为3%3%3%3%,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300-400300-40

15、0300-400300-400万,万,万,万,约有约有约有约有1.51.51.51.5亿慢性丙肝患者,估计每年有亿慢性丙肝患者,估计每年有亿慢性丙肝患者,估计每年有亿慢性丙肝患者,估计每年有35353535万人死于丙肝相关的万人死于丙肝相关的万人死于丙肝相关的万人死于丙肝相关的肝脏疾病肝脏疾病肝脏疾病肝脏疾病2.2.2.2.全球全球全球全球HCVHCVHCVHCV传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静脉注射吸毒和传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静脉注射吸毒和传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静脉注射吸毒和传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静脉注射吸毒和医源性医源性医源性医源性感染。感染。感染。感染。3.3.3.3.典型的暴发疫情典型的暴发疫

16、情典型的暴发疫情典型的暴发疫情 美国:美国:美国:美国:2008200820082008年年年年-2011-2011-2011-2011年期间,在美国发生了年期间,在美国发生了年期间,在美国发生了年期间,在美国发生了13131313次丙肝暴发。次丙肝暴发。次丙肝暴发。次丙肝暴发。7 7 7 7次暴发发生在门诊,次暴发发生在门诊,次暴发发生在门诊,次暴发发生在门诊,5 5 5 5次暴发发生在血液透析中心,一次暴次暴发发生在血液透析中心,一次暴次暴发发生在血液透析中心,一次暴次暴发发生在血液透析中心,一次暴发与药品分发有关。暴发确认后,发与药品分发有关。暴发确认后,发与药品分发有关。暴发确认后,发

17、与药品分发有关。暴发确认后,80,64980,64980,64980,649人接受筛查,人接受筛查,人接受筛查,人接受筛查,102102102102人人人人被诊断感染被诊断感染被诊断感染被诊断感染 丙肝知识:丙肝知识:我国:我国:我国:我国:2009-20132009-20132009-20132009-2013发生我国丙肝发生我国丙肝发生我国丙肝发生我国丙肝“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8 ”8 ”8 ”8 起。起。起。起。疑疑疑疑似似似似原原原原因因因因:安安安安钠钠钠钠加加加加注注注注射射射射1 1 1 1起起起起,既既既既往往往往有有有有偿偿偿偿供供供供血血血血2 2 2

18、 2起起起起,医医医医源源源源性性性性感感感感染染染染3 3 3 3起起起起,无无无无明明明明确确确确途途途途径径径径2 2 2 2起起起起;感感感感染染染染时时时时间间间间:既既既既往往往往感感感感染染染染长长长长期期期期累累累累积积积积7 7 7 7起起起起,新新新新近近近近集集集集中中中中感感感感染染染染1 1 1 1起起起起;与与与与卫卫卫卫生生生生机机机机构构构构诊诊诊诊疗疗疗疗行行行行为为为为有有有有关关关关联联联联3 3 3 3起起起起,与与与与既既既既往往往往有有有有偿偿偿偿供供供供血血血血有有有有关关关关联联联联2 2 2 2起起起起,与与与与既既既既往往往往安安安安钠钠钠钠

19、加加加加注注注注射射射射有有有有关关关关联联联联1 1 1 1起起起起,不不不不能能能能明明明明确确确确感感感感染染染染途途途途径径径径2 2 2 2起起起起,初初初初期均有舆情推动,期均有舆情推动,期均有舆情推动,期均有舆情推动,4 4 4 4起因很快查清未扩大,其余均影响较大。起因很快查清未扩大,其余均影响较大。起因很快查清未扩大,其余均影响较大。起因很快查清未扩大,其余均影响较大。 所有所有HCV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均应及时做筛查感染的高危人群均应及时做筛查n1 1、19871987年以前曾输入过凝血因子的血友病人、年以前曾输入过凝血因子的血友病人、19921992年年以前曾接受过输血治

20、疗的病人;以前曾接受过输血治疗的病人;n2 2、有静脉吸毒史者、有静脉吸毒史者、HIVHIV感染者;感染者;n3 3、不明原因的转氨酶升高者;、不明原因的转氨酶升高者;n4 4、接受过器官移植者,接受血液透析者;、接受过器官移植者,接受血液透析者;n5 5、HCVHCV感染母亲生育的孩子;感染母亲生育的孩子;n6 6、从事卫生保健、急诊医学和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在、从事卫生保健、急诊医学和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在暴露于暴露于HCVHCV阳性血液后。阳性血液后。 聚乙二醇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方法利巴韦林治疗方法 急性丙型肝炎建议开始抗病毒治疗(急性丙型肝炎建议开始抗病毒治疗(Peg-IF

21、N- 12Peg-IFN- 12周至周至2424周周) )。 慢性丙型肝炎如慢性丙型肝炎如ALTALT反复升高,或肝活检显示反复升高,或肝活检显示G G大于大于/ /等于等于2 2 或或C C大于大于/ /等于等于2 2,应开始抗病毒治疗,应开始抗病毒治疗. . Peg-IFN-2a 180ug Peg-IFN-2a 180ug 或或Peg-IFN-2b 1.0-1.5ug /Kg, Peg-IFN-2b 1.0-1.5ug /Kg, 每周每周一次皮下注射,联合每天口服利巴韦林一次皮下注射,联合每天口服利巴韦林800-1000mg800-1000mg;治疗;治疗1212周周或或2424周后进行

22、评价,有效者继续治疗周后进行评价,有效者继续治疗2424周或周或3636周;停药后随访周;停药后随访2424周或周或4848周检测病毒学反应。治疗期间应注意防治周检测病毒学反应。治疗期间应注意防治副反应副反应。 聚乙二醇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1. 1.流感样症状:乏力、头痛、发热、肌肉疼痛和寒战流感样症状:乏力、头痛、发热、肌肉疼痛和寒战 2. 2.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3. 3.自身免疫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甲减等)自身免疫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甲减等) 4. 4.精神性不

23、良反应精神性不良反应: :抑郁(情绪不佳、焦虑、自杀等不抑郁(情绪不佳、焦虑、自杀等不良行为、乏力、厌食等)良行为、乏力、厌食等) 5. 5.皮肤不良反应:皮疹、瘙痒、注射部位反应、脱发、皮肤不良反应:皮疹、瘙痒、注射部位反应、脱发、眼部问题眼部问题 6. 6.消化道不良反应:恶心、腹泻、体重减少、脱水、味消化道不良反应:恶心、腹泻、体重减少、脱水、味觉改变、口腔溃疡等觉改变、口腔溃疡等 聚乙二醇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7. 7.肾脏不良反应:轻度蛋白尿、血肌酐、肾脏不良反应:轻度蛋白尿、血肌酐、BUNBUN升高等升高等 8. 8.肺病不良反应:咳嗽,甚至呼吸

24、困难肺病不良反应:咳嗽,甚至呼吸困难 9. 9.眼部不良反应:结膜下出血、视网膜出血等眼部不良反应:结膜下出血、视网膜出血等 10. 10.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心律失常等 11. 11.肝脏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所致肝脏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所致 12. 12.过敏反应:荨麻疹、斑丘疹、口唇疱疹等过敏反应:荨麻疹、斑丘疹、口唇疱疹等 利巴韦林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利巴韦林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致畸性:男女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致畸性:男女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6 6个月内均个月内均 应采取避孕措施应采取避孕措施2929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职业暴露的高危人

25、群n n外科、口腔科、妇产科外科、口腔科、妇产科外科、口腔科、妇产科外科、口腔科、妇产科等医生;等医生;等医生;等医生;n n护理护理护理护理人员;人员;人员;人员;n n实验室实验室实验室实验室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技术人员;n n尸检人员;尸检人员;尸检人员;尸检人员;n n警务人员。警务人员。警务人员。警务人员。3030皮肤或粘膜有伤口皮肤或粘膜有伤口皮肤或粘膜有伤口皮肤或粘膜有伤口有体液交换发生有体液交换发生有体液交换发生有体液交换发生要达到一定的病毒量要达到一定的病毒量要达到一定的病毒量要达到一定的病毒量 职业暴露感染的条件职业暴露感染的条件职业接触(职业暴露)定义职业接触(

26、职业暴露)定义o职业接触职业接触职业接触职业接触 Occupational exposureOccupational exposureOccupational exposureOccupational exposure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病原体的血液

27、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独领风骚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独领风骚n病人怕手术、怕打针,怕痛怕命没了病人怕手术、怕打针,怕痛怕命没了!n医务人员怕什么?医务人员怕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看不见的东西常见血源性病原体常见血源性病原体常见血源性病原体常见血源性病原体乙肝乙肝丙肝丙肝艾滋病艾滋病梅毒梅毒淋病淋病 职业暴露职业暴露中国成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国家中国成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国家n(20102010年年1212月月1717日来源:科技日报)中国是全世界感染日来源:科技日报)中国是全世界感染乙肝病毒

28、人数最多的国家,近乙肝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近1 1亿人,全世界亿人,全世界3.53.5亿至亿至4 4亿的亿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超过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超过1/31/3的人在中国,约有的人在中国,约有93009300万万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约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约有2323千万人为慢性乙肝患千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目前,中国每年约有者。目前,中国每年约有5050多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导致多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损害和肝癌的肝脏损害和肝癌。丙肝发病统计数丙肝发病统计数n据介绍,丙型肝炎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难题,据世界卫生据介绍,丙型肝炎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难题,据世界卫生

29、组织最近的一项专题报告指出,自组织最近的一项专题报告指出,自19891989年医学界发现年医学界发现丙型肝炎病丙型肝炎病毒毒以来,全球已有以来,全球已有1.71.7亿亿人人受到感染,发病率为受到感染,发病率为3.1。而在中国,。而在中国,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为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为3.23.2,也就是说全国约有也就是说全国约有3 34 4千万人千万人是丙肝是丙肝患者。而据美国胃肠病学会在今年一项患者。而据美国胃肠病学会在今年一项18岁以上成人的调查中发岁以上成人的调查中发现,在美国,丙肝病毒感染者人数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现,在美国,丙肝病毒感染者人数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4倍,该调倍,该调查预测,照此数字推

30、算,到查预测,照此数字推算,到2010年,死于丙肝病毒的人数将要超年,死于丙肝病毒的人数将要超过死于艾滋病毒感染的人数。过死于艾滋病毒感染的人数。梅毒疫情快速上升发病数居传染病第三梅毒疫情快速上升发病数居传染病第三 2009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第三位三位。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梅毒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梅毒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感染后只要及早发现并进行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传播,感染后只要及早发现并进行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梅毒与艾滋病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梅毒与艾滋病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感染

31、梅毒会促进艾滋病感染梅毒会促进艾滋病的传播。的传播。为此,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为此,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年)明确,将梅毒控制工作纳入艾滋病防治管理机制中,将梅毒监明确,将梅毒控制工作纳入艾滋病防治管理机制中,将梅毒监测检测信息纳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管理,推动两者的测检测信息纳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管理,推动两者的联合防控。联合防控。2004-20142004-2014年,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职业暴露年,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职业暴露83398339例。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艾滋病例。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艾滋病职业暴露总体趋势平稳,自职业暴露总体趋势

32、平稳,自20082008年起每年报告年起每年报告例数均在例数均在900900例左右。二是发生场所以医疗机例左右。二是发生场所以医疗机构和公安司法机构为主。三是经过及时处置和构和公安司法机构为主。三是经过及时处置和预防性用药(约预防性用药(约77.4%77.4%的暴露者经评估后服用的暴露者经评估后服用了抗病毒药物),尚没有报告暴露者在规定的了抗病毒药物),尚没有报告暴露者在规定的随访期内感染艾滋病的病例。随访期内感染艾滋病的病例。艾滋病纳入职业性传染病类别艾滋病纳入职业性传染病类别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20132013年,年,卫计卫计委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

33、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调整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调整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 “艾滋病艾滋病(限于(限于(限于(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纳入职业性传染病类别。纳入职业性传染病类别。为规范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处理程序,并为艾滋为规范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处理程序,并为艾滋病职业暴露诊断提供依据,保障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病职业暴露诊断提供依据,保障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人群权益,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有关专家,在广泛察等人群权益,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有关专家,在

34、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职业暴露感染艾滋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 ,作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作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办法的配套文件。 艾滋病纳入职业性传染病类别艾滋病纳入职业性传染病类别 1891名不同类型职业暴露感染比例医务人员常见意外事故原因医务人员常见意外事故原因 0.2%0.5%暴露暴露于于HIV 2%40%暴露于暴露于HBV 3%10%暴露于暴露于HCVHBVHIVHCV针刺伤针刺伤:医务人员被针或锐器刺伤率达医务人员被针或锐器刺伤率达88.85%,健,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

35、90%是由于针刺伤造成的是由于针刺伤造成的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HBV HBV 感染率感染率6%30%6%30%HCV HCV 感染率感染率1.8%1.8% HIV HIV 感染率感染率 0.33% 0.33% 国外研究证实:国外研究证实:国外研究证实:国外研究证实:HBVHBVHBVHBV感染率高于感染率高于感染率高于感染率高于HIVHIVHIVHIV感染率感染率感染率感染率55555555倍倍倍倍, , , ,高于高于高于高于HCV38HCV38HCV38HCV38倍。倍。倍。倍。针刺伤时只需针刺伤时只需针刺伤时

36、只需针刺伤时只需0.004ml0.004ml0.004ml0.004ml带有带有带有带有HBVHBVHBV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HBVHBVHBV0.33%几率的遭遇2006年一个周五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卫生部艾滋病确诊实验室刚上班,一个20多岁的女孩来到实验室,女孩的面容憔悴,满脸惶恐,她怯生生地告诉实验室工作人员:自己是四川某县的一名护士,在医院注射室工作。今年7月,她给一个患者打针,刚把针头拔出来,一个朋友和她开玩笑,在身后猛一拍她的肩膀,她大惊之下,拿针的手一哆嗦,刚拔出来的针头顺势就扎进了

37、自己手上的肌肉里。后来,她才从医生那里知道,那个病人是艾滋病感染者。得知这个消息,她欲哭无泪。作为护士,她清楚地知道:是否感染HIV只有在三个月后才能检查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每天她都祈祷,希望不要被HIV“选中”。半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 “这个女娃娃太不幸了,针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为0.33%,怎么就被她碰到了?”实验室主任汪学纯也是一声惋惜的感叹。据说现在,她消失在了人群中,渴望象正常人一样生活防护意识的淡漠防护意识的淡漠防护知识缺乏防护知识缺乏医护人员人手少医护人员人手少国内职业防护的政策法规国内职业防护的政策法规管理层对职业防护重视不够管理层对职业

38、防护重视不够缺乏一个严格的职业防护管理体系:缺乏一个严格的职业防护管理体系:人员培训人员培训流程的落实流程的落实事故的报事故的报告告结果的反馈结果的反馈降低防护成本降低防护成本减少劳动保护减少劳动保护 国内职业防范现况国内职业防范现况职业暴露的类型医疗锐器伤:医疗锐器伤: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血血糖针、手术刀糖针、手术刀o锐器锐器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oo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是由针刺伤所致粘膜暴露粘膜暴露

39、:眼睛、伤口、粘膜眼睛、伤口、粘膜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n=1891) 调查时间:1983年8月1993年7月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缝合职业暴露常见原因职业暴露常见原因 切割切割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抽血:拔出针头时抽血:拔出针头时职业暴露常见原因职业暴露常见原因抽血抽血抽血抽血分离输液器时分离输液器时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收拾手术污物收拾手术污物职业暴露常见原因职业暴露常见原因直接接触直接接触锐器误伤锐器误伤 职

40、业暴露危险职业暴露危险5151l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不少人存在着侥幸心理,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不少人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艾滋病是感染性疾病科和疾控部门的事,自己不可能认为艾滋病是感染性疾病科和疾控部门的事,自己不可能接触到接触到HIV/AIDSHIV/AIDS)。)。l担心增加成本而不注意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担心增加成本而不注意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l因怕麻烦而长期养成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习惯。因怕麻烦而长期养成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习惯。l缺乏职业暴露预防知识,在发生暴露后不能及时采取适当缺乏职业暴露预防知识,在发生暴露后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的处理措施。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发生职业

41、暴露的原因 vv 安全教育安全教育vv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vv 安全操作安全操作vv 注射疫苗注射疫苗 预防血源性病原体传播方法预防血源性病原体传播方法普遍预防原则普遍预防原则o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感染了HBVHBV、HCVHCV、HI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标准预防标准预防o根据普遍预防原则,医疗卫生机构所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程序和措施。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oo隔离的物质隔离的物质隔离的物质隔离的物质: : : : 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病人的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病人的

42、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病人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病人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病的传播;oo预防的对象预防的对象预防的对象预防的对象: : : :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oo隔离的方法隔离的方法隔离的方法隔离的方法: : : :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

43、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其重点是其重点是“手卫生手卫生手卫生手卫生”。o洗手和手消毒洗手和手消毒洗手和手消毒洗手和手消毒o戴手套戴手套戴手套戴手套o面罩、护目镜和口罩面罩、护目镜和口罩面罩、护目镜和口罩面罩、护目镜和口罩 ,并穿防护衣,并穿防护衣,并穿防护衣,并穿防护衣o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o被服被服被服被服o环境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控制o预防针刺伤预防针刺伤预防针刺伤预防针刺伤o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o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手套手套 防护服防护服 其他的防其他的防护护裝

44、裝备备如帽和鞋套如帽和鞋套 口罩口罩护护目目镜镜面罩面罩 保护自己及他人!保护自己及他人!5858个人防护用品选用条件个人防护用品选用条件1. 1. 当劳动者的手可能接触血液、其它潜在污染物、粘膜或当劳动者的手可能接触血液、其它潜在污染物、粘膜或当劳动者的手可能接触血液、其它潜在污染物、粘膜或当劳动者的手可能接触血液、其它潜在污染物、粘膜或破破破破 损的皮肤或进行血管穿刺,处理或接触污染物或被污染损的皮肤或进行血管穿刺,处理或接触污染物或被污染损的皮肤或进行血管穿刺,处理或接触污染物或被污染损的皮肤或进行血管穿刺,处理或接触污染物或被污染的表面时,应戴手套;当一次性手套(如外科或检查用手的表面

45、时,应戴手套;当一次性手套(如外科或检查用手的表面时,应戴手套;当一次性手套(如外科或检查用手的表面时,应戴手套;当一次性手套(如外科或检查用手套)被污染、撕裂、刺破或失去防护功能时,应尽快更换;套)被污染、撕裂、刺破或失去防护功能时,应尽快更换;套)被污染、撕裂、刺破或失去防护功能时,应尽快更换;套)被污染、撕裂、刺破或失去防护功能时,应尽快更换;严禁一次性手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手套必须经消毒后方严禁一次性手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手套必须经消毒后方严禁一次性手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手套必须经消毒后方严禁一次性手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手套必须经消毒后方可重复使用,一旦破损应立即丢弃。可重复使用,一旦

46、破损应立即丢弃。可重复使用,一旦破损应立即丢弃。可重复使用,一旦破损应立即丢弃。5959个人防护用品选用条件个人防护用品选用条件2. 2. 当可能发生血液或其它潜在污染物喷溅、洒落污染眼、当可能发生血液或其它潜在污染物喷溅、洒落污染眼、当可能发生血液或其它潜在污染物喷溅、洒落污染眼、当可能发生血液或其它潜在污染物喷溅、洒落污染眼、鼻和口时,应同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或面罩。鼻和口时,应同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或面罩。鼻和口时,应同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或面罩。鼻和口时,应同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或面罩。3 .3 .3 .3 .可能发生职业接触时,应穿着工作服、围裙、隔离衣、可能发生职业接触时,应穿着工作服、围

47、裙、隔离衣、可能发生职业接触时,应穿着工作服、围裙、隔离衣、可能发生职业接触时,应穿着工作服、围裙、隔离衣、手术衣或其他适宜的防护服,穿戴何种防护服根据接触手术衣或其他适宜的防护服,穿戴何种防护服根据接触手术衣或其他适宜的防护服,穿戴何种防护服根据接触手术衣或其他适宜的防护服,穿戴何种防护服根据接触程度而定。程度而定。程度而定。程度而定。4. 4. 4. 4. 可能发生大量的血液或潜在污染物污染时(如尸检、可能发生大量的血液或潜在污染物污染时(如尸检、可能发生大量的血液或潜在污染物污染时(如尸检、可能发生大量的血液或潜在污染物污染时(如尸检、矫形外科和产科),应穿戴手术帽、鞋套和矫形外科和产科

48、),应穿戴手术帽、鞋套和矫形外科和产科),应穿戴手术帽、鞋套和矫形外科和产科),应穿戴手术帽、鞋套和/ / / /或工作鞋。或工作鞋。或工作鞋。或工作鞋。n工工作作中中预预料料会会有有血血液液或或体体液液溅溅出出,应应戴戴上上防防护护眼眼罩罩,穿不渗透防护服或围裙。穿不渗透防护服或围裙。n地地面面、墙墙壁壁、家家具具上上被被血血液液或或污污染染体体液液弄弄污污时时不不能能直直接用抹布或拖把去擦。接用抹布或拖把去擦。n应应先先用用1 1:1010的的漂漂白白水水浸浸渍渍在在血血渍渍上上1515至至3030分分钟钟,然然后戴手套用抹布去擦。后戴手套用抹布去擦。n记录及报告所有血液体液暴露的情况。记

49、录及报告所有血液体液暴露的情况。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n检检验验标标本本应应放放在在带带盖盖的的试试管管内内(不不易易破破碎碎试试管管或或容容器器),再再放放在在密密封封的的容容器器内内送送到到化化验验室室,以以防防标标本本在在送送的的过过程程中中溅撤在外面。溅撤在外面。n手持化验标本时应戴手套。手持化验标本时应戴手套。n所所有有废废弃弃的的医医疗疗废废物物包包括括一一次次性性的的锐锐利利器器械械、各各种种废废弃弃的的标标本本、感感染染性性敷敷料料及及手手术术切切除除的的组组织织器器官官等等,应应放放在在有有生生物物危危害害

50、标标记记的的黄黄色色塑塑料料袋袋或或专专门门容容器器内内,送送往往规规定定地地点点进进行焚烧处理。行焚烧处理。n不把用过的利器传递给他人。不把用过的利器传递给他人。n操作的环境要宽敞,光线要充足操作的环境要宽敞,光线要充足 。n针头在使用后切勿用双手重新套上针帽。针头在使用后切勿用双手重新套上针帽。n应将针头放置在固定的容器内,然后丢弃。应将针头放置在固定的容器内,然后丢弃。n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n污染的锐利废弃物应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污染的锐利废弃物应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预防锐器伤的原则预防锐器

51、伤的原则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弃物处理;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弃物处理;禁止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随意走动;禁止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随意走动;禁止将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徒手传递;禁止将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徒手传递;禁止将针头等锐利器具回套盖帽;禁止将针头等锐利器具回套盖帽;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直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直接投入专用锐器盒中。接投入专用锐器盒中。未使用前状态防锐器伤防锐器伤使用完毕状态使用完毕状态回拉推杆注射针自动回缩到筒内减少污染保护操作者不受意外伤害折断推杆使注射器失去再使用

52、意义使用完毕状态整个过程中应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从容不迫如患者抵抗或慌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张,可寻求帮助洗手、戴手套洗手、戴手套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 将输液导管与无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针系统连接使用真空采血系统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盘传递器械 - - 不要直不要直接传递接传递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禁止将针头放置在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床边、小车顶部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应用重新盖帽装置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使用后,应立即丢使用后,应

53、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入尖锐物收集箱尖锐物收集箱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应放在使用处不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不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注意:注意:应将截断的针尖倒入耐针扎的容器中,应将截断的针尖倒入耐针扎的容器中,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暴露感染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暴露感染! !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在一般无法接触到的地方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在一般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7373接触后预防的定义接触后预防的定义p接触后预防接触后预防接触后预防接触后预防 Post-exposureprophylaxisPost-exposureproph

54、ylaxis在接触可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后,在接触可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后,在接触可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后,在接触可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后,应立即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应立即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应立即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应立即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处理、对接触源的评价、对接触者的评价和接处理、对接触源的评价、对接触者的评价和接处理、对接触源的评价、对接触者的评价和接处理、对接触源的评价、对接触者的评价和接触后预防措施、咨询与随访等。触后预防措施、咨询与随访等。触后预防措施、咨询与随访等。触后预防措施、咨

55、询与随访等。职业暴露处理原则v v及时处理原则v v 及时报告原则v v 保密原则v v 知情同意原则v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v 步骤2:报告与记录v 步骤3:暴露的评估v 步骤4:暴露后预防v 步骤5:暴露后随访职业接触后的处理步骤职业接触后的处理步骤镇静镇静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血液排出;禁止伤口局部挤压,注意不要一挤一松,禁止伤口局部挤压,注意不要一挤一松,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流动净水充分冲洗;流动净水充分冲洗;0.5%0.5%碘

56、伏消毒。碘伏消毒。皮肤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皮肤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粘膜污染粘膜污染NSNS反复冲洗反复冲洗处理步骤处理步骤1 1:局部紧急处理:局部紧急处理 处理步骤处理步骤2 2:报告与记录:报告与记录 v v 及时报告主管部门,报告内容:及时报告主管部门,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v 填写针刺伤报告表填写针刺伤报

57、告表( (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 ) ) 暴露者的易感性暴露者的易感性暴露类型暴露类型暴露源情况暴露源情况 HBV疫苗接种及反应 查HBsAb,抗HCV, 抗HIV(在24小时内) 等HBsAgHBsAgAnti-HBcAnti-HBcAnti-HCVAnti-HCVAntiAnti-HIV-HIV 皮肤损伤皮肤损伤 粘膜暴露粘膜暴露 皮肤连续性破坏皮肤连续性破坏 咬伤致血液暴露咬伤致血液暴露处理步骤处理步骤3 3:暴露后危险程度评估:暴露后危险程度评估 抽血时双抽血时双人证明人证明一级暴露:一级暴露:n n暴露源暴露源暴露源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

58、品。n n暴露类型暴露类型暴露类型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职业接触(暴露)级别分为三级职业接触(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二级暴露:二级暴露:n n暴露源暴露源暴露源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疗器械、物品。n n暴露类型暴露类型暴露类型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为表皮擦伤

59、或针刺伤。三级暴露:三级暴露:n n暴露源暴露源暴露源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疗器械、物品。n n暴露类型暴露类型暴露类型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的血液。暴露源病毒载量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的评估水平的评估轻度轻度重度重度暴露源不明暴露源不明HIVHIV抗体抗体+ +、滴度低、滴度低、无临床症状、无临床症状、CD4CD4计数正常者计数正常者HIVHIV抗体抗体+ +、滴度高、滴度高、有临床症状、有临床

60、症状、CD4CD4计数低计数低不能确定暴露源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是否为HIVHIV抗体抗体+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 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接种后无反应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接种后无反应 ,HBsAb10mIu/ml HBsAb10mIu/mlHBsAb10mIu/ml 病源病源 HBsAg(+) HBsAg(-) HBsAg(+) HBsAg(-)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 2424小时内立即接种小时内立即接种 定期追踪定期追踪 HBIG0.06ml/kg HBIG0.06ml/kg 定期追踪定期追踪处理步骤处理步骤4 4:HBVHBV暴露后预防暴露后预防 病 源 HCVAb(+) HCVAb(-) 医务人员

61、-干扰素 3天 定期追踪 定期追踪6-9月 处理步骤处理步骤4 4:HCVHCV暴露后预防暴露后预防o没有没有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措施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措施处理步骤处理步骤4 4:HIVHIV暴露后预防暴露后预防 开始开始给药时间给药时间及持及持续时间续时间: HIVHIV暴露后暴露后预预防开始用防开始用药时间药时间越早越好越早越好(4h(4h内内) ),最好,最好 不要超不要超过过 24-36 24-36 小小时时 超超过过1-21-2周仍周仍应给药应给药: 动动物物实验结实验结果不一定适于人果不一定适于人 考考虑虑到急性到急性HIVHIV感染亦需治感染亦需治疗疗 给药给药持持续时间为续时间为

62、2828天天预防性用药的实施预防性用药的实施o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符合服药条件者应尽早服药,越早越好。符合服药条件者应尽早服药,越早越好。(4h(4h(4h(4h内内内内) ) ) ),最好,最好,最好,最好要超过要超过要超过要超过 24 24 24 24 小时小时小时小时o一旦服药,应坚持全程(一旦服药,应坚持全程(2828天)服用,天)服用, 切勿随便停药。切勿随便停药。处理步骤处理步骤4 4:HIVHIV暴

63、露后预防暴露后预防 基本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 2 2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 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2 2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1+1种蛋白酶抑制剂种蛋白酶抑制剂疗程:28天长效青霉素长效青霉素240240万单位,每周一次,每侧臀部注射万单位,每周一次,每侧臀部注射120120万单位万单位/ /次,连续注射次,连续注射2 2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红霉素等。选红霉素等。处理步骤处理步骤4 4:梅毒暴露后预防:梅毒暴露后预防 其他其他o接触的锐器为带有锈迹锈迹的金属,建议咨询外科医生确定是否注射破伤风血清。 v HBV: 暴露后3月、6月后检测 乙

64、肝五项、ALT。v HCV 暴露后 4-6月内复查抗-HCV和ALT。如想早期诊断HCV感 染,应在接触 4周6周 后检测 HCV-RNA。v HIV 暴露后4周,8周,3月,6月查抗-HIVv 梅毒 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血清检测USR处理步骤处理步骤5 5:暴露后随访:暴露后随访医护人员预防血源性疾病防护流程 9494做好保密和登记工作做好保密和登记工作做好保密工作做好保密工作做好保密工作做好保密工作避免社会歧视现象的发生。避免社会歧视现象的发生。避免社会歧视现象的发生。避免社会歧视现象的发生。做做做做 好好好好 登登登登 记记记记 工工工工 作作作作 防防防防 止止止止 今今今今 后后后后 可可可可 能能能能 出出出出 现现现现 的的的的 法法法法 律律律律 诉诉诉诉 讼讼讼讼 事件(备查)。事件(备查)。事件(备查)。事件(备查)。登登登登记记记记内内内内容容容容风风风风险险险险评评评评估估估估专专专专家家家家建建建建议议议议在在在在场场场场的的的的相相相相关关关关人人人人员员员员事事事事故当事人签字。故当事人签字。故当事人签字。故当事人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