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蛋白质酶促降解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及氨基酸代谢1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水解胞外酶胞外酶氨基酸氨基酸 吸收入作为作为氮氮源和能源进行代谢源和能源进行代谢蛋白质不能储备蛋白质不能储备外源蛋白质外源蛋白质外源蛋白质外源蛋白质2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第一节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蛋白质的酶促降解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1)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2)(2)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抗体、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抗体、 神经递质等。神经递质等。(3)(3)氧化供能氧化供能 (17KJ/g pr) (17KJ/g
2、pr)3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二、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二、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 *总氮平衡:摄入氮总氮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排出氮(蛋白质分解与合成处于平衡)如成人(蛋白质分解与合成处于平衡)如成人* *正氮平衡:摄入氮正氮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排出氮(蛋白质合成量多于分解量)如儿童、孕妇、(蛋白质合成量多于分解量)如儿童、孕妇、 病后恢复期病后恢复期* *负氮平衡:摄入氮负氮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排出氮 (蛋白质分解量多于合成量)如饥饿、消耗(蛋白质分解量多于合成量)如饥饿、消耗 性疾病性疾病 (一)氮平衡(一)氮平衡4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每天最低分解量每天最低分解量20
3、g/d20g/d; 成人每日最低需要量约为成人每日最低需要量约为30-50g/d30-50g/d; 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的需要量为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的需要量为80g/d80g/d。(二)生理需要量(二)生理需要量5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依据是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依据是食物中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的质食物中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的质和量的多少。和量的多少。(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6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提高营养价值,称为蛋基
4、酸可以互相补充,提高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白质的互补作用。谷类蛋白:谷类蛋白:Lys较少,较少,Trp较多;较多; 豆类蛋白:豆类蛋白:Lys较多,较多,Trp较少;较少;素什锦素什锦: :豆制品、蘑菇、木耳、花生、杏仁;豆制品、蘑菇、木耳、花生、杏仁;腊八粥腊八粥: :大米、小米、红豆、绿豆、栗子、花大米、小米、红豆、绿豆、栗子、花生、枣等生、枣等. .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7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三、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三、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一)胃中的消化(一)胃中的消化1 1、HCl的作用的作用 胃酸使蛋白变性,有利于蛋白酶发挥作用。胃酸使蛋白变性,有利于蛋
5、白酶发挥作用。2 2、胃蛋白酶:以胃蛋白酶原形式分泌,在、胃蛋白酶:以胃蛋白酶原形式分泌,在 H H+ + 条件下被激活成为胃蛋白酶条件下被激活成为胃蛋白酶。 蛋白质蛋白质 多肽(主)多肽(主) 胃蛋白酶胃蛋白酶8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二)小肠中的消化:(二)小肠中的消化:p内肽酶内肽酶: : 水解蛋白质内部肽键水解蛋白质内部肽键 胰蛋白酶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糜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弹性蛋白酶 p外肽酶外肽酶: :(从肽键两端开始水解)(从肽键两端开始水解) 羧基肽酶羧基肽酶 A和和 羧基肽酶羧基肽酶 B 氨基肽酶氨基肽酶 9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蛋白水解酶作用示意图蛋白水解酶作
6、用示意图氨基肽酶氨基肽酶内肽酶内肽酶羧基肽酶羧基肽酶氨基酸氨基酸 +氨基酸氨基酸二肽酶二肽酶10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Phe.Tyr.Trp)(Arg.Lys)(脂肪族)(脂肪族)胰凝乳胰凝乳蛋白酶蛋白酶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羧肽酶胰蛋白酶胰蛋白酶氨肽酶氨肽酶羧肽酶羧肽酶(Phe. Trp)11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需钠主动转运机制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需钠主动转运机制ADP+PiADP+PiATPATPK K+ +K K+ +NaNa+ +NaNa+ +NaNa+ +氨基酸氨基酸NaNa+ +氨基酸氨基酸外外膜膜内内K K+ +-ATP-AT
7、P酶酶载体蛋白质载体蛋白质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的吸收12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食物蛋白食物蛋白消化吸收消化吸收体内合成体内合成(非必需(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 )蛋白质(主蛋白质(主)合成合成酮体酮体氧化供能氧化供能糖糖脱羧脱羧胺类胺类转变转变其它含氮化合物其它含氮化合物经肾排出经肾排出 ( (1g/d)1g/d)第二节第二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氨氨基基酸酸代代谢谢库库氨基酸代谢概况氨基酸代谢概况分解分解脱氨脱氨 - -酮酸酮酸(生成尿素)(生成尿素)组织蛋白质组织蛋白质分解分解13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脱氨基
8、氨基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脱氨基: : 氧化脱氨基氧化脱氨基 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联合脱氨基14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1 1、概念: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去氨基、概念: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的生成相应的-酮酸的过程称为酮酸的过程称为氧化脱氨氧化脱氨基作用。基作用。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反应由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反应由L-L-氨氨基酸氧化酶、基酸氧化酶、L-L-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和和D-D-氨基酸氨基酸氧化酶氧化酶所催化。所催化。(一)氧化脱氨基(一)氧化脱氨基15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是一种是一种需氧脱氢酶需氧脱氢酶,以,以FAD或或FMN为辅基,脱下为辅基,脱下的氢
9、原子交给的氢原子交给O2,生成,生成H2O2。该酶活性不高,在。该酶活性不高,在各组织器官中分布局限,因此作用不大。各组织器官中分布局限,因此作用不大。 -氨基酸氨基酸 氨基酸氧化酶(氨基酸氧化酶(FADFAD、FMNFMN)-酮酸酮酸 2R-CH-COO- NH3+| 2R-C-COO-+2NH3 O|H2O+O2H2O21.1. L- -氨基酸氧化酶氨基酸氧化酶O O2 2:氨:氨:-酮酸酮酸=1=1:2 2:2 216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是是一一种种不不需需氧氧脱脱氢氢酶酶,以以NAD+或或NADP+为为辅辅酶酶。该该酶酶活活性性高高,分分布布广广泛泛,因因而而作作用用较较大大。该
10、该酶酶属属于于变变构构酶酶,其其活活性性受受ATP,GTP的抑制的抑制,受,受ADP,GDP的激活。的激活。 L-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 + H2O+ + NH3NAD(P)NAD(P)+ +NAD(P)H+HNAD(P)H+H+ +COOHCOOHCHCH2 2CHCH2 2C=OC=OCOOHCOOHCOOHCOOHCHCH2 2CHCH2 2CH NHCH NH2 2COOHCOOH2.L-2.L-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17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氨基酸1 R1-CH-COO- NH+3 |-酮酸酮酸1 R1-C-COO- O| R2-C-COO- O|-酮酸酮酸2 R
11、2-CH-COO- NH+3 |-氨基酸氨基酸2转氨酶转氨酶(辅酶:磷酸吡哆醛)(辅酶:磷酸吡哆醛) 在在在在转氨酶转氨酶催化,将催化,将-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酮酸上,生成相应的酮酸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和相应的氨基酸和相应的-酮酸。酮酸。这种作用称为这种作用称为转氨基作用或氨基移换作用转氨基作用或氨基移换作用。(二)(二). . 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18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转氨酶转氨酶(transaminase)(transaminase)以以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醛( (胺胺) )为辅酶。为辅酶。 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PT),),肝脏中活性较高;肝脏中活性较高;
12、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GOT),),心肌中活性较高;心肌中活性较高;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GOT)19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肝细胞中转氨酶活力比其他组织高出许多,肝细胞中转氨酶活力比其他组织高出许多, 是血液的是血液的100100倍倍抽血化验若抽血化验若转氨酶比正常水平偏高转氨酶比正常水平偏高则有可能:则有可能:肝组织受损破裂肝组织受损破裂结合乙肝抗原等指标进一步确定原因结合乙肝抗原等指标进一步确定原因查肝功抽血化验转氨酶指数查肝功抽血化验转氨酶指数20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三)联合脱氨基作用(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主要作用主要作用1 1)、)、转
13、氨酶与转氨酶与L-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相偶联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相偶联2 2)、)、转氨基作用与嘌呤核苷酸循环相偶联转氨基作用与嘌呤核苷酸循环相偶联类型类型概念 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转氨基作用和氧化 脱氨基作用的联合脱氨基作用的联合21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转氨酶转氨酶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NAD+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 NADH+H+氨基酸氨基酸 -酮酸酮酸谷氨酸谷氨酸1.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相偶联22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2.2.转氨基作用与嘌呤核苷酸循环相偶转氨基作用与嘌呤核苷酸循环相偶联联 这这是是存存在在于于骨骨骼骼肌肌、心心肌肌、肝肝脏脏、脑脑组组织织中中的的一一种特
14、殊的联合脱氨基作用方式。种特殊的联合脱氨基作用方式。在在这这些些组组织织中中,由由于于谷谷氨氨酸酸脱脱氢氢酶酶的的活活性性较较低低,而而腺腺苷苷酸酸脱脱氨氨酶酶的的活活性性较较高高,故故采采用用此此方方式式进进行行脱氨基脱氨基。 23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产物腺苷酸琥珀酸腺苷酸琥珀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嘌呤核苷酸循环谷氨酸谷氨酸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转氨酶转氨酶-氨基氨基酸酸 - 酮酸酮酸NH3NH3天冬氨酸天冬氨酸次黄嘌呤次黄嘌呤核苷酸核苷酸HH2 2OONHNH3 3HH2 2OONAD+NADH+H+腺苷酸腺苷酸延胡索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苹果酸谷谷-草草转转氨酶氨酶HH2 2OO反应物24蛋白
15、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二、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二、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1 1、概念、概念 氨基酸在脱羧酶的氨基酸在脱羧酶的作用下脱掉羧基生成相作用下脱掉羧基生成相应的一级胺类化合物应的一级胺类化合物的作用。脱羧酶的辅的作用。脱羧酶的辅酶为磷酸吡哆醛。酶为磷酸吡哆醛。直接脱羧直接脱羧 胺胺羟化脱羧羟化脱羧 羟胺羟胺 2 2、类型、类型: :25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3 3、脱羧作用、脱羧作用l脱羧酶(辅酶为磷酸吡哆醛脱羧酶(辅酶为磷酸吡哆醛/ /胺)胺) l Glu Glu氨基丁酸(氨基丁酸(GABAGABA)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l His His组胺组胺 血管舒张剂、胃酸刺激剂血管舒
16、张剂、胃酸刺激剂l Trp5 Trp5羟色胺羟色胺.抑制性神经递质、血管收缩剂抑制性神经递质、血管收缩剂l cys cys牛磺酸牛磺酸 . . 结合胆汁酸组分结合胆汁酸组分l orn orn多胺多胺( (腐胺、精脒、精胺腐胺、精脒、精胺) ).细胞生长调节剂细胞生长调节剂26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R-CH-NH3+COO-脱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R-C=OCOO-糖代谢、合成糖代谢、合成Aa、转、转化成糖、脂肪化成糖、脂肪NH4+水生动物:直接排氨水生动物:直接排氨鸟类、陆生爬虫类:排尿酸鸟类、陆生爬虫类:排尿酸两栖类、哺乳动物、人:排尿素两栖
17、类、哺乳动物、人:排尿素脱羧基作用脱羧基作用胺类化合物:在酶催化下生成其他物质胺类化合物:在酶催化下生成其他物质CO2:由肺呼出由肺呼出27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一、氨的代谢转变:一、氨的代谢转变:1.合成尿素排出(主)合成尿素排出(主) 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肝脏肝脏k尿素合成机制:尿素合成机制:尿素循环或鸟氨酸循环尿素循环或鸟氨酸循环19321932年年Hans KrebsHans Krebs提出提出尿素循环尿素循环(urea cycle)(urea cycle)28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 尿素的生成尿素的生成瓜氨酸瓜氨酸精氨酸酶精氨酸酶尿素尿素鸟氨酸鸟氨酸N
18、HNH3 3 + CO + CO2 2精氨酸精氨酸NHNH3 32 2分子氨与分子氨与1 1分子分子COCO2 2结合生成结合生成1 1分分子尿素及子尿素及1 1分子水分子水29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p鸟氨酸循环的详细步骤鸟氨酸循环的详细步骤COCO2 2 + + NHNH3 3 + + H H2 2O O氨基甲酰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磷酸合成酶2ADP+Pi2ADP+Pi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线粒体)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线粒体)2ATP2ATP PO32-鸟氨酸鸟氨酸鸟氨酸氨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甲酰转移酶瓜氨酸瓜氨酸+Pi+尿素中第一个尿素中第一个N N原子的获取:原子的获
19、取:NHNH3 3; ;2 2分子分子ATPATP水解水解30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瓜氨酸瓜氨酸 +第二个第二个N原子来源原子来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合成酶, Mg2+ATPAMP + PPi精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代琥珀酸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瓜氨酸瓜氨酸 精氨酸精氨酸 (胞液)(胞液)31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精氨酸代琥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珀酸裂解酶精氨酸精氨酸+延胡索酸延胡索酸32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精氨酸酶精氨酸酶鸟氨酸鸟氨酸+尿素尿素+ H2O精氨酸精氨酸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精氨酸精氨酸 尿素(胞液)尿素(胞液)33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
20、谢NH3 + CO2 + H2O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精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代琥珀酸2ATP2ADP+ PiN-乙酰谷氨酸乙酰谷氨酸鸟氨酸鸟氨酸Pi瓜氨酸瓜氨酸瓜氨酸瓜氨酸尿素尿素鸟氨酸鸟氨酸H2OATPAMP+PPi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精氨酸延胡索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苹果酸草酰草酰 乙酸乙酸谷氨酸谷氨酸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aa -酮酸酮酸线粒体线粒体胞液胞液鸟氨酸循的全过程鸟氨酸循的全过程34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尿素合成小结尿素合成小结 主要器官:肝脏主要器官:肝脏 CO2 2NH3(其中(其中1分子来自于天冬氨酸分子来自于天冬氨酸*) 3分子分子ATP,4个高能磷酸键个高能磷酸键 生理
21、意义:生理意义:体内氨的主要去路体内氨的主要去路, , 解氨毒的重要途径。解氨毒的重要途径。总反应方程式:总反应方程式:尿素尿素 + 2ADP + AMP + 2Pi +PPi 原料:合成原料:合成1 1分子尿素需:分子尿素需:2NH3 + CO2 + 3ATP + H2O限速酶:限速酶: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35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氨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氨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丙氨酸丙氨酸- -葡萄糖循环葡萄糖循环意义:使肌肉的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意义:使肌肉的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36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p高血氨症与肝昏迷高血氨症与肝昏迷* * 血
22、氨正常参考值:血氨正常参考值:5.54-655.54-65 mol/Lmol/L* *引起高血氨症主要原因:引起高血氨症主要原因: 肝功能严重损伤,尿素合成障碍肝功能严重损伤,尿素合成障碍肝昏迷的机制肝昏迷的机制血氨升高血氨升高NHNH3 3进入脑进入脑脑将氨转化为脑将氨转化为Gln, Gln, 使使GluGlu量降量降低中低中脑将脑将酮戊二酸转变为酮戊二酸转变为GluGlu,补充,补充GluGlu,使,使酮酮戊二酸的量降低戊二酸的量降低三羧酸循环不能正常进行三羧酸循环不能正常进行ATPATP生成生成下降下降脑内供能不足脑内供能不足昏迷昏迷37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先天性的高氨血症是由于
23、尿素循环中酶的先天性的高氨血症是由于尿素循环中酶的遗传性缺陷引起的。尿素循环过程中任何遗传性缺陷引起的。尿素循环过程中任何一步的完全阻断都可能是致死性的,因此一步的完全阻断都可能是致死性的,因此这些婴儿往往一出生就会昏迷甚至不久后这些婴儿往往一出生就会昏迷甚至不久后就死亡。而这些酶的部分缺陷则可以引起就死亡。而这些酶的部分缺陷则可以引起精神障碍、昏睡和中枢性的呕吐精神障碍、昏睡和中枢性的呕吐。先天性高氨血症38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39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水生生物直接扩散脱氨水生生物直接扩散脱氨(NH3)哺乳、两栖动物排尿素哺乳、两栖动物排尿素直接排氨,不消耗能量;排氨形式越复杂、越
24、耗能?体内水循环迅速,体内水循环迅速,NHNH3 3浓度低,扩散流失快,浓度低,扩散流失快,毒性小。毒性小。?体内水循环较慢,体内水循环较慢,NHNH3 3浓度较高,需要消耗浓度较高,需要消耗能量使其转化为较简能量使其转化为较简单,低毒的尿素形式。单,低毒的尿素形式。2 2、氨的排泄、氨的排泄40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鸟类、爬虫排尿酸均来自转均来自转氨氨不溶于水不溶于水毒性很小毒性很小需更多能量需更多能量为什么这类生物如此排氨?为什么这类生物如此排氨?水循环太慢,水循环太慢,保留水分同时不中毒保留水分同时不中毒,付出高能量代价,付出高能量代价。高等植物,高等植物,以以Gln/Asn形式形式
25、储存氨储存氨,不排氨。,不排氨。41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3.酰胺的合成GlnGln的形成及代谢的形成及代谢动物的脑、肝脏、肌肉等组织的动物的脑、肝脏、肌肉等组织的GlnGln合成酶催化合成酶催化GluGlu作作用生成用生成GlnGlnAsnAsn的形成及代谢的形成及代谢植物体的储氨机制,植物体的储氨机制,AsnAsn合成酶催化合成酶催化AspAsp作用生成作用生成AsnAsn4. 合成嘧啶环42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L-L-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酰胺NHNH3 3 + ATP+ ATPADP + PiADP + Pi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合成酶合成酶(
26、 (脑、肌肉脑、肌肉) )H H2 2O ONHNH3 3谷氨酰酶谷氨酰酶( (肝、肾肝、肾) )尿素、铵盐等尿素、铵盐等临床上用谷氨酸盐临床上用谷氨酸盐降低血氨降低血氨43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生糖氨基酸:生糖氨基酸:甘、丝、丙甘、丝、丙等多种氨基酸等多种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生酮氨基酸:亮、赖亮、赖、苯丙、色、酪、苯丙、色、酪 生酮兼生糖氨基酸:生酮兼生糖氨基酸:苯丙、酪苯丙、酪二、二、 - -酮酸的代谢酮酸的代谢2. 经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经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1. 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3. 转变为糖及脂类转变为糖及脂类44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碳骨架的氧化异
27、柠檬酸异柠檬酸柠檬酸柠檬酸延胡索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苹果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CoASH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乙酰乙酰CoA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琥珀酰琥珀酰CoACoA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苯丙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酪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色氨酸丙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丙酮酸丙酮酸精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组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酰胺脯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酰胺45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生糖及生酮性质的分类氨基酸生糖及生酮性质的分类-类别类
28、别 氨基酸氨基酸-生糖氨基酸生糖氨基酸 甘、丝、缬、精、半胱、脯、羟脯、丙、甘、丝、缬、精、半胱、脯、羟脯、丙、 组、谷、谷氨酰胺、天冬、天冬酰胺、蛋组、谷、谷氨酰胺、天冬、天冬酰胺、蛋生酮氨基酸生酮氨基酸 亮、赖亮、赖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异亮、苯丙、酪、苏、色异亮、苯丙、酪、苏、色-46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2.2.种类:种类:* * 甲基(甲基(-CH-CH3 3) * * 亚甲基(亚甲基(-CH-CH2 2- - 甲烯基)甲烯基) * * 次甲基(次甲基(=CH- =CH- 甲炔基)甲炔基) * * 甲酰基(甲酰基(-CHO-CHO) * * 亚氨甲基(亚氨甲基(-CH
29、=NH-CH=NH)定义定义:氨基酸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含一个碳氨基酸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原子的基团。COCO、COCO2 2分子不属于一碳单位分子不属于一碳单位1. 1. 一碳单位一碳单位特点:特点:不能游离存在,以四氢叶酸为载体参与反应。不能游离存在,以四氢叶酸为载体参与反应。三、由氨基酸产生的其他重要物质三、由氨基酸产生的其他重要物质47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3 3、一碳单位的来源、一碳单位的来源: : 主主要要来来自自于于SerSer、GlyGly、HisHis酸酸和和ThrThr。48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存在形式存在形式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功能功能: :传递一碳基团
30、传递一碳基团 49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4.4.一碳单位的生理功用一碳单位的生理功用* * 参与嘌呤、嘧啶核苷酸及蛋氨酸等的合成。参与嘌呤、嘧啶核苷酸及蛋氨酸等的合成。将氨基酸与核苷酸代谢密切相连。将氨基酸与核苷酸代谢密切相连。* * 一碳单位代谢障碍会影响一碳单位代谢障碍会影响DNADNA、蛋白、蛋白 质的合成,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质的合成,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磺胺类药及氨甲喋呤等是通过影响一碳磺胺类药及氨甲喋呤等是通过影响一碳 单位代谢及核苷酸合成而发挥药理作用单位代谢及核苷酸合成而发挥药理作用。* *参与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参与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50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第三节第三节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氨基酸的合成代谢(自学内容)(自学内容)51蛋白质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