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18、19章 抗精神失常和抑郁躁狂药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第18、19章 抗精神失常和抑郁躁狂药物(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1818章章 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第第1919章章 抗抑郁和躁狂药抗抑郁和躁狂药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精神病,psychosis)心境障碍(情感障碍,心境障碍(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r)2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抗抑郁药:抗抑郁药:用于治疗抑郁障碍用于治疗抑郁障碍抗躁狂药:抗躁狂药:用于治疗双相用于治疗双相I型障碍型障碍抗焦虑药抗焦虑药:用于治疗焦虑谱系障碍:用于治疗焦虑谱系障碍神经递质紊乱:神经递质紊乱:精神病精神病DA、5-HT、NA抑郁症抑郁症
2、5-HT、NA躁狂症躁狂症5-HT、NADA:多巴胺:多巴胺5-HT:5羟色胺羟色胺NA: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34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1970wasawardedjointlytoSirBernardKatz,UlfvonEulerandJuliusAxelrod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humoral transmittors in the nerve terminals and the mechanism for their storage, release and inactivati
3、on.5Fig.Fateofnoradrenaline(NA)atavaricosityofthesympatheticnerveterminal.朱利叶斯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阿克塞尔罗德(JuliusAxelrod,1912年年5月月30日日2004年年12月月29日),美国生物化日),美国生物化学家学家,因为因为发现去甲肾上腺素的重发现去甲肾上腺素的重摄取机制摄取机制获得获得1970年诺贝尔生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学或医学奖。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0 was awarded jointly toArvidCarlss
4、on,PaulGreengardandEricR.Kandel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he nervous system.ArvidCarlsson诺贝奖获奖演讲诺贝奖获奖演讲利血平利血平阿尔维德阿尔维德卡尔森(卡尔森(ArvidCarlsson,1923年年1月月25日),日),瑞典科学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瑞典科学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对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研究以及该对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研究以及该物质在帕金森氏症中的作用。在物质在帕金森氏症中的作用。在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工作期间,卡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工作期间,卡尔森
5、和他的同事们尔森和他的同事们利用溴苯那敏利用溴苯那敏合成了第一个投入市场的选择性合成了第一个投入市场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苯吡苯吡烯胺(烯胺(zimelidine)8伯纳德伯纳德布罗迪(布罗迪(1907-1989),英国),英国生物化学家。生物化学家。1940年代至年代至1950年代专年代专注于现代药理学研究,注于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发现5-HT、NA参与脑功能、从而奠定抗精神疾病药物参与脑功能、从而奠定抗精神疾病药物作用机制基础作用机制基础的第一位科学家。的第一位科学家。9所罗门所罗门哈尔伯特哈尔伯特斯奈德(英语:斯奈德(英语:SolomonHalbertSnyde
6、r,1938年年12月月26日),美国神日),美国神经学家,生于华盛顿。他最出名的工作是发现一氧经学家,生于华盛顿。他最出名的工作是发现一氧化氮作为一种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化氮作为一种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以多巴胺假说以多巴胺假说来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来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与艾伦(与艾伦霍恩霍恩1971年提年提出)。斯奈德写了大量的科学论文,涵盖了化学、出)。斯奈德写了大量的科学论文,涵盖了化学、心理学、精神病和脑功能等领域。他已经赢得了众心理学、精神病和脑功能等领域。他已经赢得了众多的学术奖项,包括多的学术奖项,包括1978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究奖、1982年沃尔夫
7、医学奖、年沃尔夫医学奖、1992年鲍尔奖和科年鲍尔奖和科学成就奖、学成就奖、2000年拉尔夫年拉尔夫杰拉德奖、杰拉德奖、1970年约翰年约翰J阿贝尔药理学奖、阿贝尔药理学奖、2007年奥尔巴尼医学中心奖、年奥尔巴尼医学中心奖、2013年年NAS神经科学奖。神经科学奖。第第18章章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10Chapter 18 Drugs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知识要点知识要点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不良反应应及注意事项及注意事项掌握氯氮平、利培酮的作用特点掌握氯氮平、利培酮的作用特点了解其它抗精神失常药的特点了解其它抗
8、精神失常药的特点1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什么是精神分裂?什么是精神分裂?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节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病与现实脱节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病I型型阳性症状阳性症状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II型型阴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121
9、3型反应型反应( (阳性反应阳性反应) )14型反应型反应( (阴性反应阴性反应) )精神病治疗方法精神病治疗方法15传统方法:传统方法:电休克法电休克法胰岛素休克法胰岛素休克法阿托品休克法阿托品休克法现代方法:现代方法:20世纪世纪50年代年代氯丙嗪氯丙嗪的发现成为里程碑,第一代的发现成为里程碑,第一代20世纪世纪80年代年代氯氮平氯氮平的抗精神疗效确认,第二代的抗精神疗效确认,第二代16安东尼奥安东尼奥埃加斯埃加斯莫尼斯,葡萄牙神经外莫尼斯,葡萄牙神经外科医师。因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对某些科医师。因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对某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获得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获得1949年诺贝尔医年诺
10、贝尔医学奖,但是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后因滥用造学奖,但是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后因滥用造成患者不可挽回的大脑功能破坏受到抵制。成患者不可挽回的大脑功能破坏受到抵制。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前脑叶白质切除术早期用来束缚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早期用来束缚精神病患者的特殊设备,包括镣铐、紧身衣、皮带设备,包括镣铐、紧身衣、皮带以及一种特制的以及一种特制的“浴桶浴桶”。精神分裂发病机制精神分裂发病机制- -中枢递质学说中枢递质学说多巴胺(多巴胺(DA)功能亢进)功能亢进5羟色胺(羟色胺(5-HT)功能亢进)功能亢进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A)功能亢进)功能亢进谷氨酸谷氨酸(Glu)功能不足功能不足17多巴胺(多巴胺(D
11、A)功能亢进学说的证据)功能亢进学说的证据1.未治疗的未治疗的型患者,脑内型患者,脑内D2受体密度显著增加受体密度显著增加2.治疗成功的精分症患者脑脊液,血浆和尿中治疗成功的精分症患者脑脊液,血浆和尿中DA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含量升高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含量升高3.所有增进所有增进DA活动的药物均可导致精神症状出活动的药物均可导致精神症状出现现4.抗精神病药多为多巴胺抗精神病药多为多巴胺D2受体的阻滞剂受体的阻滞剂18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能通路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能通路中脑皮层通路中脑皮层通路中脑边缘通路中脑边缘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结节漏斗通路结节漏斗通路主管锥体主管锥体外系运动外系运
12、动功能功能DA帕金森帕金森主管人类精神活动,调主管人类精神活动,调控觉醒、记忆、情绪、控觉醒、记忆、情绪、动机行为、情绪反应等动机行为、情绪反应等DA精神精神分裂分裂调节下丘调节下丘脑垂体激脑垂体激素的释放素的释放参与认知、交往、思参与认知、交往、思想、感觉、理解和推想、感觉、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调控理能力的调控DA/内分内分泌失调泌失调DA多动症多动症D1,D5; D2,D3D2 D2,D3,D4抗精神分裂症药分类抗精神分裂症药分类典型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硫杂蒽类:泰尔登,氟哌噻吨硫杂蒽
13、类:泰尔登,氟哌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局限性:局限性:不能改善认知功能;不能改善认知功能;对阴性症状作用微小;对阴性症状作用微小;30%阳性症状患者抵抗;阳性症状患者抵抗;引发锥体外系和运动障碍。引发锥体外系和运动障碍。20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氯氮平利培酮利培酮舒必利舒必利奥氮平奥氮平齐拉西酮齐拉西酮阿里哌唑阿里哌唑21第一、二代抗精神病药特点第一、二代抗精神病药特点典型非典型D2受体亲和力强, 75%差异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与疗效成正比不成正比5-HT受体亲和力较弱较强阴性症状疗效一般疗效好认知障碍加重
14、无22典型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 ( (第一代第一代) ):吩噻嗪类:吩噻嗪类:氯丙嗪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奋乃静,氟奋乃静硫杂蒽类:泰尔登,氟哌噻吨硫杂蒽类:泰尔登,氟哌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23氯丙嗪氯丙嗪(chlorpromazine,(chlorpromazine,冬眠灵冬眠灵) )24阻断边缘系统阻断边缘系统D2受体受体抗精神病抗精神病阻断黑质纹状体、结节漏斗受体阻断黑质纹状体、结节漏斗受体副作用副作用作用机制:作用机制:25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抗精神病作用:、抗精神病作用:(-)中脑
15、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皮层系统的D2受体受体正常人:正常人:安静,表情淡漠,安静,表情淡漠,对周周围事物不感事物不感兴趣。趣。患者:患者:迅速控制迅速控制兴奋躁躁动状状态,消除幻,消除幻觉和妄想等症状,减和妄想等症状,减轻思思维障碍,恢复病人理智,生活自理。障碍,恢复病人理智,生活自理。对忧郁症无效,甚至可以使之加郁症无效,甚至可以使之加剧。 262.镇吐镇吐小剂量小剂量:(-)延髓第四脑室底部催吐化学感受区延髓第四脑室底部催吐化学感受区(CTZ)的的D2受体受体大剂量:大剂量:直接直接(-)呕吐中枢呕吐中枢对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无效对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无效273.止呃逆
16、止呃逆(-)延脑与延脑与CTZ旁的呃逆中枢旁的呃逆中枢治顽固性呃逆治顽固性呃逆28294.调节体温调节体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氯丙嗪氯丙嗪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解热解热解热解热 + + + + 降低正常体温降低正常体温降低正常体温降低正常体温 + -+ -随外界温度而变化随外界温度而变化随外界温度而变化随外界温度而变化 + -+ -(体温调节失灵)(体温调节失灵)(体温调节失灵)(体温调节失灵)305.对运动调节的影响对运动调节的影响(-)黑质黑质-纹状体通路纹状体通路D2受体受体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静坐不能反馈性反馈性DA能增强
17、能增强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长期服用者发生)(长期服用者发生)(二)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二)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31(-)受体受体血管扩张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动过速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注意:氯丙嗪中毒不可注意:氯丙嗪中毒不可用肾上腺素升压。用肾上腺素升压。Why?(-)M受体受体心:心心:心动过速速平:便秘平:便秘眼:眼:视力模糊力模糊腺:口干腺:口干32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释放激素催乳素催乳素抑制因子抑制因子促肾上腺皮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释放激素(ACTH)催乳素催乳素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抑排卵抑排卵月经失调月经失调乳房肿胀乳房肿
18、胀泌乳泌乳FSH,LH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抑制结节抑制结节-漏斗通路的漏斗通路的D2受体受体应激力应激力(三)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三)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生长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释放激素抑制生长抑制生长生长激素生长激素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对对I型精神分裂症、其他症状性精神病和器质性型精神分裂症、其他症状性精神病和器质性精神病的精神病的阳性症状阳性症状均有效均有效对对II型精神分裂症无效型精神分裂症无效对发病的急性期效果好,对慢性疗效差对发病的急性期效果好,对慢性疗效差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呕吐和顽固性呃逆对晕动病无效对晕动病无效33临床应用:临床应用: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低温麻醉与人
19、工冬眠4.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巨人症)对生长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对生长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34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病症的辅助治疗。性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病症的辅助治疗。抗组胺、抗组胺、镇静催眠镇静催眠阿片受体激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动剂、镇痛降体温、安定、降降体温、安定、降低自主神经反应低自主神经反应1、常见、常见35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中枢抑制M-R阻断-R阻断362.锥体外系反应锥体外系反应(-)黑质黑质-纹状体通路纹状体通路D2受体受体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静坐不能反
20、馈性反馈性DA能增强能增强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长期服用者发生)(长期服用者发生)缓解策略:缓解策略:减少药量、停药减少药量、停药应用抗胆碱药应用抗胆碱药缓解策略:缓解策略:减少药量、停药减少药量、停药应用抗应用抗DA药药3.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乳腺增大、泌乳、闭经、抑制儿童生长等乳腺增大、泌乳、闭经、抑制儿童生长等4.其他中枢不良反应其他中枢不良反应药源性精神异常药源性精神异常:一过性;减量停药一过性;减量停药惊厥与癫痫惊厥与癫痫:减量停药;抗癫痫药减量停药;抗癫痫药375.过敏:过敏:皮疹、接触性皮炎,肝损害、黄疸,粒细胞减少、皮疹、接触性皮炎,肝损害、黄疸,粒细胞
21、减少、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6.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不用肾上腺素不用肾上腺素症状:症状:昏睡、血压下降、休克、心肌损害昏睡、血压下降、休克、心肌损害38体内过程:体内过程:39吸收:吸收:口服吸收慢,不规则,生物利用口服吸收慢,不规则,生物利用度度25-35%,肌内、静脉注射迅速达峰肌内、静脉注射迅速达峰分布: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血浆蛋白结合率90%,脑内浓度达血浆脑内浓度达血浆10倍倍代谢:代谢:肝内生物转化,轻度肝药酶诱导肝内生物转化,轻度肝药酶诱导排泄:排泄:肾肾(大部分大部分)和肝;易蓄积在脂肪组织和肝;易蓄积在脂肪组织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1.
22、(-)L-dopa和和DA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受体激动剂的作用2.(+)其他中枢抑制药物的作用:其他中枢抑制药物的作用:如乙醇、镇静催眠药、抗组胺药、镇痛药等如乙醇、镇静催眠药、抗组胺药、镇痛药等与吗啡、哌替啶合用时注意呼吸和血压与吗啡、哌替啶合用时注意呼吸和血压3.(-)胍乙啶的降压作用:胍乙啶的降压作用:阻止胍乙啶被摄入神经末梢阻止胍乙啶被摄入神经末梢4.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氯丙嗪的代谢氯丙嗪的代谢40禁忌症:禁忌症:惊厥与癫痫病史者:惊厥与癫痫病史者:氯丙嗪降低惊厥阈,诱发癫痫氯丙嗪降低惊厥阈,诱发癫痫青光眼、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前列腺肥大:M M受体阻断作用受体阻断作用乳腺
23、增生和乳腺癌患者: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患者:结节漏斗通路结节漏斗通路D2D2受体阻断作用受体阻断作用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 M M受体阻断作用,易猝死,慎用受体阻断作用,易猝死,慎用41氯丙嗪作用总结氯丙嗪作用总结精神病药氯丙嗪,四个受体四通路;精神病药氯丙嗪,四个受体四通路;三大系统有作用,中枢自主内分泌;三大系统有作用,中枢自主内分泌;人工冬眠低温麻,也可止吐治呃逆;人工冬眠低温麻,也可止吐治呃逆;长期用药毒性大,锥体外系低血压。长期用药毒性大,锥体外系低血压。其它吩噻嗪类药物其它吩噻嗪类药物抗精神病症状作用适应症镇静作用锥体外系反应低血压氯丙嗪改善各种阳性症状急性精神分裂症+(i.m.)
24、+(p.o.)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改善退缩、情感淡漠精神分离偏执型慢性精神分裂症+奋乃静控制精神运动兴奋作用氯丙嗪+硫利达嗪抗幻觉妄想氯丙嗪急性精神分裂症(作用缓和)+药理作用与氯丙嗪相似,不良反应程度不一药理作用与氯丙嗪相似,不良反应程度不一44抗幻觉妄想作用抗焦虑抑郁作用不良反应适应症泰尔登(tardan)氯丙嗪较轻,锥体外系反应较少1.带有强迫状态或焦虑抑郁情绪的精神分裂2.焦虑性神经官能症3.更年期抑郁症氟哌噻吨(flupentixol)与氯丙嗪类似+锥体外系反应常见有特殊激动作用,禁用于躁狂;用于带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精神分裂硫杂蒽类药物硫杂蒽类药物基本结构与吩噻嗪类相似基本结构与吩噻嗪类
25、相似45药理作用特点不良反应适应症氟哌啶醇(选择性阻断D2受体)显著控制精神运动兴奋症状对慢性症状有疗效锥体外系反应多、重,对心血管、肝脏影响小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抽动症氟哌利多(氟哌啶)可增强镇痛药效应安定、镇吐、抗休克吸收快,作用较芬太尼长,故避免重复给药造成蓄积氟哌啶+芬太尼=神经阻滞镇痛术、麻醉前给药、镇吐、控制精神病的攻击行为匹莫齐特(氟哌利多的衍生物)较好抗幻觉妄想作用较好改善慢性退缩被动症状锥体外系反应较强,镇静、降压、抗胆碱作用较弱,易引起心律失常精神分离症、躁狂症、秽语综合症丁酰苯类药物丁酰苯类药物基本结构与吩噻嗪类不同,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类似基本结构与吩噻嗪类不同,但药理
26、作用与临床应用类似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第二代第二代) )简史简史1990,clozapine氯氮平氯氮平1994,risperidone利培酮利培酮1996,olanzapine奥氮平奥氮平2000,ziprasidone齐拉西酮齐拉西酮2003,ripiprazole阿立哌唑阿立哌唑46氯氮平(氯氮平(ClozapineClozapine)5-HT-DA5-HT-DA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作用机制:作用机制:选择性选择性(-)D4受体,不影响受体,不影响D2受体受体(-)5-HT-R(-)andM-R(弱)(弱)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改善精神分裂
27、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对情感淡漠和逻辑思维障碍改善较差对情感淡漠和逻辑思维障碍改善较差临床应用: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其他抗精神病药无效或锥体外系反应过强的患者主要用于其他抗精神病药无效或锥体外系反应过强的患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注意监控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注意监控47无锥体外系无锥体外系反应和内分反应和内分泌不良反应泌不良反应我国许多地区我国许多地区将其作为治疗将其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首选药利培酮(利培酮(RisperidoneRisperidone,维思通),维思通) 5-HT-DA5-HT-DA受体阻断药,一线药物受体阻断药,一线药物作用机制:作用机制:选择性选
28、择性(-)D2受体受体(-)5-HT-R(-)andM-R(弱)(弱)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均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均有效该药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继发该药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继发性抑郁亦具治疗作用;性抑郁亦具治疗作用;适于治疗首发急性病人和慢性病人。适于治疗首发急性病人和慢性病人。48抗胆碱、镇静作抗胆碱、镇静作用弱,锥体外系用弱,锥体外系反应轻反应轻舒必利(舒必利(SulpirideSulpiride)作用机制:作用机制:选择性选择性(-)中脑边缘系统的中脑边缘系统的D2受体受体对纹状体亲和力较低对纹状体亲和力较低临床应
29、用:临床应用:药物电休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起效快)药物电休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起效快)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均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均有效对难治性病例也有一定疗效对难治性病例也有一定疗效49锥体外系反应少锥体外系反应少五氟利多(五氟利多(PenfluridolPenfluridol): :长效长效作用机制:作用机制:(-)D2受体受体优点优点:口服一次疗效维持一周口服一次疗效维持一周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对幻觉、妄想、退缩疗效好对幻觉、妄想、退缩疗效好临床应用:临床应用:适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尤其慢性适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尤其慢性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
30、应常见锥体外系反应常见50可能与储存于脂肪,可能与储存于脂肪,缓慢释放入血有关缓慢释放入血有关51抗精神病症状作用适应症镇静作用锥体外系反应低血压氯丙嗪改善各种阳性症状急性精神分裂症+(i.m.)+(p.o.)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改善退缩、情感淡漠精神分离偏执型慢性精神分裂症+奋乃静控制精神运动兴奋作用氯丙嗪+硫利达嗪抗幻觉妄想氯丙嗪急性精神分裂症(作用缓和)+52药 物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氯丙嗪(chlorpromazine)改善各种阳性症状镇静、锥体外系反应强急性精神分裂症氟奋乃静(fluphenazine)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改善退缩、情感淡漠 锥体外系反应强精神分
31、离偏执型慢性精神分裂症奋乃静(perphenazine)控制精神运动兴奋作用氯丙嗪硫利达嗪(thioridazine)抗幻觉妄想NA抗抑郁作用抗抑郁作用米帕明米帕明(Imipramine(Imipramine,丙咪嗪,丙咪嗪)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正常人:安静、思睡、头晕、目眩、口干、视物模糊正常人:安静、思睡、头晕、目眩、口干、视物模糊抑郁症患者:有精神振奋作用,连服抑郁症患者:有精神振奋作用,连服2-3周效果才显著周效果才显著2.对自主神经系统作用:对自主神经系统作用:阻断阻断M受体受体口干、便秘口干、便秘、视力模糊、视力模糊3.对心血管系统:
32、对心血管系统:降压降压,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肌抑制心肌抑制69与心肌与心肌NA升高有关;升高有关;心血管患者慎用心血管患者慎用体内过程:体内过程:70吸收:吸收:口服良好,口服良好,2-8h达高峰,达高峰,t1/2为为10-20h分布:分布:广泛分布,脑、肝、肾、心分布较多广泛分布,脑、肝、肾、心分布较多代谢:代谢:肝内生物转化,氧化为肝内生物转化,氧化为2-羟基代谢物羟基代谢物排泄:排泄:葡萄糖醛酸结合,尿排葡萄糖醛酸结合,尿排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抑郁症:抑郁症:按照作用大小:内源性、更年期抑郁症按照作用大小:内源性、更年期抑郁症反应性反应性抑郁症抑郁症精神病的抑郁症状精神病的抑郁症状可
33、用于强迫症可用于强迫症2.治疗遗尿症治疗遗尿症3.焦虑和恐怖症焦虑和恐怖症对伴有焦虑的抑郁患者效果显著。对伴有焦虑的抑郁患者效果显著。71不良反应:不良反应:1.CNS:镇静、嗜睡;震颤、肌痉挛;镇静、嗜睡;震颤、肌痉挛;高剂量兴奋躁狂高剂量兴奋躁狂诱发癫痫诱发癫痫2.外周阿托品样反应:外周阿托品样反应: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口干、便秘、视力模糊3.心血管反应:心血管反应: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4.其他:其他:过敏、粒细胞过敏、粒细胞、黄疸等、黄疸等72禁用:前列腺肥禁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大、青光眼患者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1.药动学机制相互作用药动学机制相互作用:
34、苯妥英钠、保泰松、阿司匹林、山莨菪碱、吩噻嗪类苯妥英钠、保泰松、阿司匹林、山莨菪碱、吩噻嗪类竞争竞争血浆蛋白结合血浆蛋白结合游离米帕明游离米帕明巴比妥类等加速米帕明代谢巴比妥类等加速米帕明代谢血血浆米帕明米帕明2.药效学机制相互作用药效学机制相互作用:与与MAOI合用合用NA血压血压、高热、惊厥、高热、惊厥与与抗精神病药、抗抗精神病药、抗PD药药合用合用抗胆碱作用抗胆碱作用对抗对抗呱乙啶和可乐定呱乙啶和可乐定的降压作用的降压作用73其他其他TCAsTCAs药物药物74米-米帕明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阿米替林再摄取抑制作用:5-HTNA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较明显与米类似,米与米类似氟米
35、帕明母药:5-HTNA代谢物:NAHT与米类似与米类似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发作性睡眠引起的肌松多塞平与米类似抗抑郁米与米类似伴有焦虑的抑郁消化性溃疡曲米帕明与米类似镇静、抗胆碱米与米类似抑郁症消化性溃疡二、选择性二、选择性5-HT5-HT再摄取抑制剂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 氟西汀氟西汀Fluoxetine(百忧解百忧解Prozac)帕洛西汀帕洛西汀Paroxetine(赛洛特赛洛特Paxil)舍曲林舍曲林Sertraline(左洛复左洛复Zoloft)氟伏沙明氟伏沙明Fluvoxamine(兰释兰释Luvox
36、)西酞普兰西酞普兰Citalopram(西普兰西普兰Celexa)艾司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士普士普Lexapro)75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机制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机制765-HT 5-HT 受体(受体(1-71-7个亚型)个亚型)5HT1A,1B,1D,1E,1F主要介导提高主要介导提高5-HT的抗抑郁效果的抗抑郁效果5HT2A,2B,2C主要介导提高主要介导提高5-HT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后产生的不良反应77氟西汀(百忧解)作用机制:作用机制:强效选择性抑制强效选择性抑制5-HT重摄取,对其他受体无影响重摄取,对其他受体无影响78吸收:吸收:口服良好,口服良好,6-8h达高
37、峰,达高峰,t1/2为为48-72h分布: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血浆蛋白结合率80-95%代谢:代谢:肝药酶代谢,生成去甲氟西汀(活性)肝药酶代谢,生成去甲氟西汀(活性)排泄:排泄:葡萄糖醛酸结合,尿排葡萄糖醛酸结合,尿排体内过程:体内过程:抑郁症疗效与抑郁症疗效与TCAs相似,相似,更安全更安全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厌食、头痛头晕、震颤、惊厥等恶心呕吐、厌食、头痛头晕、震颤、惊厥等5-HT综合征:综合征:与与MAO抑制剂合用抑制剂合用突出间隙突出间隙5-HT过高过高不安、恶心呕吐等不安、恶心呕吐等高高热、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热、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意识障碍、昏迷意识障碍、昏迷.肝肾
38、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慎用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慎用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抑郁症,神经性贪食症抑郁症,神经性贪食症7980发汗发汗心动心动过速过速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系统紊乱阵挛阵挛震颤震颤反射反射亢进亢进肠蠕动肠蠕动增加增加烦乱烦乱散瞳散瞳其他其他SSRISSRIS S药物药物81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帕罗西汀又叫赛洛特同氟西汀抗抑郁=氟西汀;镇静、体重增加、对心脏影响氟西汀氟西汀禁与MAOI联用抑郁症、神经性贪食症舍曲林同氟西汀同氟西汀禁与MAOI联用各类抑郁症、强迫症三、三、NANA再摄取抑制剂再摄取抑制剂(NARIs)(NARIs)作用机制:作用机制:选择性
39、抑制选择性抑制NA的再摄取的再摄取作用特点:作用特点:起效快,镇静、抗胆碱和降压起效快,镇静、抗胆碱和降压TCAs不良反应其他MAO抑制剂88一线抗抑郁药物一线抗抑郁药物-TCAs-TCAsTCAs类类优点优点有效比率高有效比率高价格便宜价格便宜对睡眠紊乱和躯体不适有效对睡眠紊乱和躯体不适有效缺点缺点严重的抗胆碱能反应严重的抗胆碱能反应心血管副作用心血管副作用初期致焦虑恶化初期致焦虑恶化一线抗抑郁药物一线抗抑郁药物-SSRIs-SSRIsSSRIs类类优点优点抗胆碱能副反应较小抗胆碱能副反应较小心血管等脏器影响少心血管等脏器影响少缺点缺点胃肠反应胃肠反应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价格昂贵价格昂贵起效
40、慢起效慢诱导躁狂发作诱导躁狂发作一线抗抑郁药物一线抗抑郁药物-NARIs-NARIsNARIs类类优点优点起效较快起效较快抗胆碱能副反应小抗胆碱能副反应小对性功能无影响对性功能无影响对激越、失眠效果好对激越、失眠效果好缺点缺点体重增加体重增加抗抑郁药的选用抗抑郁药的选用抗抑郁药的疗效和副反应均存在个体差异抗抑郁药的疗效和副反应均存在个体差异抗抑郁药疗效大体相当,又各具特点,可根抗抑郁药疗效大体相当,又各具特点,可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选用药物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选用药物抗抑郁药的选用抗抑郁药的选用既往用药史既往用药史药物遗传学药物遗传学药物的药理学特征药物的药理学特征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可能的
41、药物间相互作用病人躯体状况和耐受性病人躯体状况和耐受性抑郁亚型抑郁亚型可获得性及价格可获得性及价格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原则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原则诊断要确切诊断要确切全面考虑病人症状特点,个体化合理用药全面考虑病人症状特点,个体化合理用药剂量逐步递增,采用最小有效量剂量逐步递增,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提高服药依从性应减至最少,提高服药依从性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和足够长的疗程况,增至足量和足够长的疗程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原则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原则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
42、一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一般般不主张联用二种以上抗抑郁药不主张联用二种以上抗抑郁药争取患者及家人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争取患者及家人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按量服药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原则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原则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时处理配合心理治疗配合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可望取得更佳效果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它躯体疾病、物质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它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依赖、焦虑障碍等疗效评价疗效评价20余种药物应用于临床余种药物应用于临床用循证医学的观点评价疗效用循证医学的观点评价疗效RCT(随机对照实
43、验)和(随机对照实验)和RCT系统评价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是证明某疗法有效性和分析)结果是证明某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金标准安全性的金标准抑郁症治疗及预后的抑郁症治疗及预后的5 5“R R”有效有效(response,R):抑郁症状减轻:抑郁症状减轻,(HAMD减分至少达减分至少达50)缓解缓解(remission,R):在有效基础上抑郁症状:在有效基础上抑郁症状完全消失,(完全消失,(HAMD1.5mmol/L出现中毒出现中毒2.0mmol/L严重中毒严重中毒113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简述治述治疗忧郁症忧郁症的的药物分物分类和作用机制。和作用机制。.为什什么么选择性性5-HT再再摄取取抑抑制制药(SSRIs)成成为主要的治主要的治疗忧郁症忧郁症药物。物。. 简述碳酸述碳酸锂抗抗躁狂症躁狂症作用机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