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污染大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污染大事》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世界环境污染大事件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必然给环境带来相应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环境的污染。环境污染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从三十年代开始,发生了世界有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导致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有记载的污染大事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SO2烟雾事件,中毒数百人,死亡六十余人。21946年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持续四天,四千多人死亡。31948年美国多诺拉冶炼厂SO2烟雾事件,5911人中毒,四百多人死亡4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四千多人中毒。51955年日本四日市重油烟雾事件,得哮喘病八百十七人,三十
2、多人死亡。61955年日本富山县矿山的镉污染造成骨痛病,81人死亡。71956年日本水俣湾的有机汞污染(水俣病),受害居民万余人。81968年日本所产米糠油中含有多氯联苯(PCB)。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影响广、范围大、危害严重的重大污染事件多次发生:1984年12月2日夜,在印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博帕尔农药厂,一个装有剧毒化学物质的储气罐阀门失灵,四十五吨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外泄,8、印度博帕尔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1984年年 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
3、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9、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年 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
4、此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10、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1986年年 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境内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核反应堆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
5、质外泄,当即造成31人死亡,二百多人受严重放射性伤害,数万人受到放射性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卢布,核污染飘尘扩散至周围国家,西欧各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检测到了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事故发生多年后,放射性污染带来的危害还在继续,不断有报道该地区受放射性伤害的人群死亡或患病、忠癌症的消息,伤亡人数不断扩大,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类似的核事故据透露在前苏联曾发生不至一次。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碳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汞的化工产品随灭火机喷出液和水流入莱茵河,其中有毒化学品达30多种,河内水生物大量死亡,沿莱茵河而下150公里内大约60
6、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许多自来水厂和啤酒厂被迫关闭。据专家们估计,由于有毒物质沉积在河流底泥中,有可能使莱茵河死亡二十年。大量人工制取的化合物(包括有毒物质)进入环境,在环境中经扩散、迁移、转化和累积,不断地恶化环境。可以这样说,今天的地球上已没有一块干净的土地。栖息在爱尔兰海上的海鸟,体内含有高浓度的多氯联苯;荒无人烟的南极大陆上生长的企鹅体内也测到了DDT存在;北极附近格陵兰冰盖层中,近几十年来铅和汞的含量不断上升!日本海啸引发核泄露日本遭受史上最严重核泄漏2011年03月13日04:20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燃料泄漏并发生两次爆炸受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7、昨天发生核燃料泄漏,并发生两次爆炸。日本首相菅直人已下令将核电站周边居民疏散范围扩大至方圆20公里。目前,核电站区域内辐射剂量仍大大超出正常值,核电站冷却遭遇难题。日本原子能机构将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爆炸事故级别定为4级,国际规定核事故级别分为0级到7级等8个级别。日本核能专家称,日本可能遭受“史上最严重核安全事故”。堆芯核燃料发生熔化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昨天傍晚在记者会上宣布,位于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事件,专家在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附近测到核裂变时产生的放射性元素铯等,认为反应堆芯的核燃料正在熔化。据分析,核燃料堆芯熔化原因是反应堆冷却不够充分,核反应堆温度上升过高,造成
8、燃料棒熔化并发生破损事故。日本共同社称,这是日本的核电站首次发生堆芯熔化。燃烧的温度高达1200,燃料包壳被熔化。紧急情况下,核反应堆能自动停止运行,但之后要继续进行冷却工作,直到反应堆燃料降温至正常水平。如果冷却系统失灵,燃料仓温度过高会将冷却水蒸发干净,造成燃料棒暴露在空气中升温而熔化。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自动停止运行,丧失了冷却功能物质。目前,第一核电站已开始向1号机组注入冷却用海水。向反应堆注入海水后,燃料棒熔毁已初步得到遏制。但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小佐谷敏庄指出,海水注入反应堆后,1号机组几乎不可能再次使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技术水平低、管理能力差以及环境保护
9、意识薄弱,我国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资源浪费、生态平衡破坏、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仍在上升,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蔓延到农村,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改革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核电站如何防止核泄漏?为防止核反应堆内大量放射线从堆芯穿透出来,一般反应堆设有三到四道屏障。第一道是把核燃料放在陶瓷芯块中,使得大部分裂变产物和气体产物保存在芯块中;第二道是合金制造的包壳,把陶瓷芯块密封在其中,使得其在高温下不与水发生反应;第三道是耐压力容器,避免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反应堆厂房;第四道是反应堆安全壳,一般是厚近10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墙,里面衬有防辐射金属材料,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安全壳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万一前面的措施失灵,它能保证周围居民遭受辐射在安全范围内。机场关闭日本政府表示,当地时间15日晨6时10分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附近传来爆炸声。早些时候的报道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容器出现部分破损,这表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核泄漏。图为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前(左)后(右)对比图。20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