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与管理严纪文jiwen.y@1GB4789.1-2010总则:3.1环境n3.1.1实验室环境应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n3.1.2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与办公室区域明显分开n3.1.3实验室工作区域面积和总体布局应能满足从事检测工作需求,实验室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n3.1.4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应符合工作要求2n3.1.5一般样品检测应在洁净区域(包括超净工作台或洁净实验 室)进行,洁净区域的应有明显标示n3.1.6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evel 2 BSL-2) 进行3洁净实验室与BSL-2实验室的区别n百级洁净实验室只针对实验环境提出洁净要求,不提供对人员或环境的生物安全保护超净工作台不能替代生物安全柜)n普通的食品微生物实验(不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只要求在洁净实验室进行n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必须在BLS-2实验室中进行4什么是生物安全实验室?n是通过规范的实验室设计建造、实验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硬件)、严格遵从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规程等(软件):ü确保操作生物危险因子的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的伤害;ü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ü确保实验因子保持原有本性所采取综合措施的实验室。
5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三要素)n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 n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 n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规程目标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的目的 6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的基本要求n必须为实验室安全运行、清洁和维护提供足够的空间n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光整、易清洁、防渗漏并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板应防滑n实验台面应防水,并可耐消毒剂、酸、碱、有机溶剂和中等热度的作用 7n应保证实验室内所有活动的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闪光n实验室器具应坚实耐用,在实验台、生物 安全柜和其它设备之间及其下面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以便进行清洁n应当有足够的储存空间n应当有足够的储存空间摆放随时使用的物品 (试剂、气体等)n在实验室工作区外应当有存放外衣和私人物品的设施还应当有供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 8n每个实验室都应有洗手池,并最好安装在出口处,尽可能用自来水(要有防止嚼齿动物和节肢动物侵扰的装置)n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达到适当的防火等级,最好能自动关闭n二级生物安全水平时,应在靠近实验室的位置配备高压灭菌器或其它清除污染的工具n安全系统应当包括消防、应急供电、应急淋浴及洗眼设施。
9n应当考虑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以使空气向内单向流动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实验室窗户应当能够打开,同时安装防虫纱窗 n在实验室内应有基本生物安全设备:生物安全柜(一级或二级)、移液助器、乳胶手套等10百级洁净实验室与BSL-2实验室的区别n百级洁净实验室的洁净度要求:百级洁净实验室的洁净度要求:空气洁净等级空气洁净等级 含尘浓度含尘浓度 含菌浓度含菌浓度 尘粒粒径尘粒粒径(μm) (μm) 尘粒数尘粒数(个/(个/m m3 3 )) 沉降菌沉降菌(Φcm(Φcm碟碟0.5h0.5h)) 浮游菌浮游菌( (个/个/m m3 3) ) 100100级级 ≥0.5 ≥0.5 ≤3,500 ≤3,500 ≤1 ≤1 ≤5 ≤5 ≥5 ≥5 0 0 1000010000级级 ≥0.5 ≥0.5 ≤350,000 ≤350,000 ≤3 ≤3 ≤100≤100≥5 ≥5 ≤2,000 ≤2,000 100000100000级级 ≥0.5 ≥0.5 ≤3,500,000 ≤3,500,000 ≤10≤10≤500≤500≥5 ≥5 ≤20,000 ≤20,000 大于大于100000100000( (相当于相当于300000300000级级) ) ≥0.5 ≥0.5 ≤10000000 ≤10000000 ≥5 ≥5 ≤61800 ≤61800 11BSL-2实验室的主要技术指标级别级别洁净洁净度级度级别别最小换最小换气次数气次数( (次次/h)/h)与室外方向上与室外方向上相邻相通房间相邻相通房间的最小负压差的最小负压差(Pa)(Pa)温度温度℃℃相对湿相对湿度度% %噪声噪声dB(A)dB(A)最低照最低照度度lxlx一级一级_ _可开窗可开窗_ _18~2818~28≤70≤70≤60≤60200200二级二级_ _可开窗可开窗_ _18~2718~2730~7030~70≤60≤60300300三级三级7 7或或8 81515或或1212-10-1015~2515~2530~6030~60≤60≤60350350四级四级7 7或或8 81515或或1212-10-1018~2418~2430~6030~60≤60≤60350350注:注:BSL-3BSL-3主要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主要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30Pa-30Pa,,BSL-4BSL-4主要主要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40Pa-40Pa。
本表中的噪声不包括生物本表中的噪声不包括生物安全柜、动物隔离器的噪声,如包括上述设备的噪声,则最大不应超过安全柜、动物隔离器的噪声,如包括上述设备的噪声,则最大不应超过68dB(A)68dB(A)12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2) n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是指实验室的操作、安全设备、和设施适用于操作我国的第三类(少量二类)危害的致病微生物n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适合于从未知病原的人身上取血、体液和组织的检测和研究(可能含有高致病微生物) 13BSL-2:实验室设施(二级屏障) 14BSL-2实验室15生物安全标识生物安全标识16生物安全柜1718注意乳胶手套的使用19千级无菌实验室20风淋室21食品微生物无菌室的基本要求及管理 n无菌室的基本建设要求Ø根据本实验室所涉及的生物安全等级,无菌室的设计应符合GB 5036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和GB 19489(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相关要求Ø无菌室大小应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内墙为浅色,墙面和地面应光滑,墙面与地面、天花板连接处应呈凹弧形,无缝隙,无死角,易于清洁与消毒22Ø无菌入口处应开设缓冲间,缓冲间内应安装非手动式形关的洗手盆,并可有毛巾。
缓冲间应有足够的面积以保证操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鞋帽Ø无菌室内工作台的高度约80cm,工作台应保持水平工作台面应无渗漏,耐腐蚀,易于清洁、消毒Ø无菌室内光照应分布均匀,工作台面的光照度应不低于540lx23Ø无菌室内应具备适当的通风和温度调节条件无菌室的推荐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40%~60%Ø缓冲间及操作室内均应设置达到空气消毒效果的紫外灯或其它适宜的消毒装置24n无菌室的管理Ø无菌室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应进行有效的消毒,消毒方法参见附录DØ无菌室的消毒效果应至少每两周验证一次Ø应制定清洁、消毒、灭菌、使用和应急处理程序Ø应建立环境监测结果,并归档保存Ø不符合规定时应立即停止使用25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处理方法n无菌室紫外线消毒Ø在室温20℃~25℃时,220V30W紫外灯垂直1.0m处的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应≥70μW/cm2,低于此值时应更换适当数量的紫外灯,确保平均每立方米应不少于1.5WØ紫外线消毒时,无菌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26Ø在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消毒,作用时间应≥30min,室内湿度<20℃或>40℃、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Ø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Ø人员在关闭紫外灯后至少30min方可入内操作Ø按照ISO18953的规定,评价紫外线的消毒与杀菌效果27n无菌室臭氧消毒Ø封闭无菌室内,无人条件下,采用20mg/m3浓度的臭氧,作用时间应≥30min消毒后臭氧浓度≤0.2mg/m3时方可入内操作Ø按照GB/T18202的规定,检测室内臭氧浓度28n无菌室空气灭菌效果验证方法(沉降法)Ø在消毒处理后与开展检验活动之前期间采样Ø取样位点的选择应基于人员流量情况和做试验的频率一般情况下,无菌室面积≤30m2时,从所设定的一条对角线上选取3点,即中心1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1点;无菌室面积≥ 30m2时,选取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点、西点、南点、北点均距墙1m29无菌室无菌室(≤30m2)无菌室(≤30m2)无菌室(≥ 30m2)30采样点设置图 31Ø在所选位点,将平板计数琼脂平板(90mm)或置于距地面80cm,开盖暴露15min,然后,置36℃ ± 1℃的恒温培养箱培养48h ±1h如果检测某目标霉菌或细菌,则可用选择性琼脂平板(如PDA、PALCAM等) Ø确定平板上的菌落数,如大于所设定的风险值,应分析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
32n培养基与试剂的消毒与灭菌Ø培养基通常应采用高压温热灭菌法,121℃灭菌15min,特殊培养基按使用者的特殊要求进行灭菌(如含糖培养基,115 ℃灭菌20min)Ø部分培养基(如嗜盐琼脂培养基、胆硫乳培养基等),只能煮沸灭菌Ø对热敏感的培养基或添加物质,应采用膜过滤的方法过滤除菌Ø即用型培养基不需灭菌,应参见相关国际标准或供应商使用说明书,直接使用33n器具与设备的消毒灭菌 Ø温热灭菌:采用高压灭菌器, 121℃灭菌20min,适用于玻璃器皿、移液器吸头、塑料瓶等按照GB15981的规定,评价高压灭菌器的杀菌效果Ø干燥灭菌:采用干燥箱灭菌,160℃,灭菌2h,适用于玻璃器皿和不锈钢器具等 34Ø液体消毒剂消毒:使用适当浓度自配或商业液体消毒剂对工作台面、器具或设备表面进行消毒Ø可按照GB15981的规定,评价自配或商业液体消毒剂的消毒效果Ø可按照ISO18953的规定,监测工作台面、器具或设备表面的消毒效果35n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Ø对于培养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如培养基、测试条、生物鉴定管、血清学鉴定用玻片、用过的移液器吸头、细菌培养皿、注射器等),应使用适当浓度的自配或商业液体消毒剂对其处理一定时间,或121℃高压灭菌至少30min,或其他有效处理措施。
将处理物倒入特殊标志的垃圾袋内,直接送到指定地点36Ø对于实验动物尸体及相关废弃物,按照GB14925的规定进行处理Ø记录并保留废弃物和实验动物尸体处理的记录37部分消毒剂的特性消消毒毒剂剂抗活性抗活性被灭活被灭活毒性毒性真真菌菌细菌细菌分分枝枝杆杆菌菌孢孢子子亲亲脂脂病病毒毒 非非亲亲脂脂病病毒毒蛋蛋白白质质天天然然物物质质合合成成物物质质硬水硬水去去垢垢剂剂皮皮肤肤眼眼睛睛肺肺G+G+G_G_次次氯氯酸酸盐盐+ ++++++++++++++++++++++ ++ ++++++++ ++ ++ +C C+ ++ ++ +乙乙醇醇- -++++++++++++++++++- -+ +V V+ ++ ++ ++ +- -+ +甲甲醛醛++++++++++++++++++++++++++++++a a+ ++ ++ ++ ++ ++ +- -+ ++ ++ +戊戊二二醛醛++++++++++++++++++++++++++++++b b+ ++ +NANA+ ++ ++ +NANA++++++++++++++++++碘碘载载体体+++++++++++++++++++++++++++++++ ++ ++++++++ ++ ++ +A A+ ++ +- -注:注:++++++,良好;,良好;++++,一般;,一般;+ +,轻微;,轻微;- -。
零;零;V V,取决于病毒;,取决于病毒;C C,阳离子;,阳离子;A A,阴离子;,阴离子;NANA,不适用a,40℃以上;b,20℃以上38参考文献nGB 27405-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微生物检测nGB 50364-20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nGB 19489-2004生物安全通用要求nGB 15981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39谢谢!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