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供应链管理(SCM)台湾讲师课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8749977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8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供应链管理(SCM)台湾讲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3供应链管理(SCM)台湾讲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3供应链管理(SCM)台湾讲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3供应链管理(SCM)台湾讲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3供应链管理(SCM)台湾讲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供应链管理(SCM)台湾讲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供应链管理(SCM)台湾讲师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Measurement of Business Logistics and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Supply Chain Performance個案研討:個案研討:3M3M公司公司13.1 13.1 前言前言13.2 13.2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評量之阻礙物流與供應鏈績效評量之阻礙13.3 13.3 績效評量的效益績效評量的效益13.4 13.4 績效評量系統必須與策略銜接績效評量系統必須與策略銜接13.5 13.5 績效評量指標基本特徵績效評量指標基本特徵13

2、.6 13.6 績效評量系統建置計劃績效評量系統建置計劃13.7 13.7 績效平量統建置工具績效平量統建置工具13.8 13.8 績效評量制度成功關鍵因素績效評量制度成功關鍵因素13.9 13.9 物流成本的新觀點物流成本的新觀點13.10 13.10 物流與供應鏈程序績效評量物流與供應鏈程序績效評量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1 前言n n今日的企業環境愈趨複雜與競爭白熱化,將不容許企業不認真去建立一套良好的績效評量系統,來評估企業經營績效,以及時掌握經營上的問題點,迅速提出因應對策。 n n企業績效之評量並沒有一套標準的量度指標可供所有企業採用的,各家企業需依其企業特性,依循一

3、個嚴謹的建構程序來建立最適合其使用的績效評量系統。 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2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評量之阻礙企業在建立物流與供應鏈績效評量系統時常須面對企業在建立物流與供應鏈績效評量系統時常須面對下列五項阻礙:下列五項阻礙: 1.1.評量工作十分艱鉅。評量工作十分艱鉅。2.2.評量與策略間之聯結經常不夠清晰。評量與策略間之聯結經常不夠清晰。3.3.功能與程序十分複雜,且經常不是調和一致功能與程序十分複雜,且經常不是調和一致4.4.受評量的對象受評量的對象( (人或單位人或單位) )常會抗拒,不願釋放資常會抗拒,不願釋放資訊。訊。5.5.關於評量項目的定義,常常嚴重地欠缺共識。關於評

4、量項目的定義,常常嚴重地欠缺共識。 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3 績效評量的效益n n績效評量指標提供一個企業評估其供應鏈是否進步或績效評量指標提供一個企業評估其供應鏈是否進步或退步的工具。退步的工具。n n評量指標非常重要,它會影響人員行為進而影響供應評量指標非常重要,它會影響人員行為進而影響供應鏈之績效鏈之績效。 n n績效評量指標直接控制行為,間接控制績效。績效評量指標直接控制行為,間接控制績效。n n少數幾個關鍵績效評量指標,會持續左右一家公司隻少數幾個關鍵績效評量指標,會持續左右一家公司隻供應鏈績效評估、與是否達成所設定的目標。供應鏈績效評估、與是否達成所設定的目標。n

5、n有些指標似有意義,事實上反而可能是供應鏈績效評有些指標似有意義,事實上反而可能是供應鏈績效評量的障礙。量的障礙。n n選擇錯誤的績效指標,會降低供應鏈的績效。選擇錯誤的績效指標,會降低供應鏈的績效。n n趨向事後評估的績效評量指標,將可能損失重要的顧趨向事後評估的績效評量指標,將可能損失重要的顧客,並得到難看的財務報表。客,並得到難看的財務報表。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4 績效評量系統必須與策略銜接n n增進顧客服務與價值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策增進顧客服務與價值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若無法滿足顧客的需求、為顧客創略之一,若無法滿足顧客的需求、為顧客創造價值,會使得企業存在相

6、當大的風險,諸造價值,會使得企業存在相當大的風險,諸如,市場佔有率降低、新產品銷售不佳、利如,市場佔有率降低、新產品銷售不佳、利潤降低。潤降低。n n因此,因此,顧客服務顧客服務顧客服務顧客服務是企業最關鍵、最重要的評是企業最關鍵、最重要的評量指標,發展與執行以顧客為中心的關鍵績量指標,發展與執行以顧客為中心的關鍵績效指標,以之為組織效能的指南,將會是企效指標,以之為組織效能的指南,將會是企業是否可以達成供應鏈管理策略目標的關鍵業是否可以達成供應鏈管理策略目標的關鍵成功因素。成功因素。 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4 績效評量系統必須與策略銜接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5

7、 績效評量指標基本特徵n n績效評量指標應該能充分的評量企業是否達是否達成成供應鏈績效目標,而不是評量員工是否按照管理者的訓練與方向進行,是評量供應鏈的績效成果(Performance),而不是評量供應鏈的行動(Action)。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5 績效評量指標基本特徵n n要建立一套合理的供應鏈績效指標,企業經營團隊需了解:供應鏈的策略目標供應鏈的策略目標供應鏈的策略目標供應鏈的策略目標高階經營階層指標高階經營階層指標高階經營階層指標高階經營階層指標因果關係量度因果關係量度因果關係量度因果關係量度管理階層指標管理階層指標管理階層指標管理階層指標管理層面必須與策略繩面的績效

8、指標方向管理層面必須與策略繩面的績效指標方向管理層面必須與策略繩面的績效指標方向管理層面必須與策略繩面的績效指標方向一致一致一致一致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5 績效評量指標基本特徵任何一個好的績效評量指標任何一個好的績效評量指標( (Measures)Measures)應具備下列應具備下列1010項基本特徵:項基本特徵:n n可量化的(客觀性)可量化的(客觀性)n n易於了解的(容易接受)易於了解的(容易接受)n n可以鼓勵合宜行為(賞善罰惡)可以鼓勵合宜行為(賞善罰惡)n n可見的(評量效果可見的(評量效果) )n n可定義且讓雙方互相了解的(評量者與受評量者)可定義且讓雙方互

9、相了解的(評量者與受評量者)n n兼具有產出及投入的內涵兼具有產出及投入的內涵n n只評量重要的項目只評量重要的項目( (KPIKPI,關鍵績效指標關鍵績效指標) )n n多維度的多維度的( (包含利用率、生產力、績效、並顯現互抵關係包含利用率、生產力、績效、並顯現互抵關係) )n n可以經濟地蒐集可以經濟地蒐集( (評量成本小於評量效益評量成本小於評量效益) )n n促進信賴感促進信賴感( (公正性公正性) )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6 績效評量系統建置計劃一個有效妥的績效評量系統建置計畫可依循以下一個有效妥的績效評量系統建置計畫可依循以下7 7步驟方法論執行:步驟方法論執行:

10、1.1.紀錄現在的績效評量指標與系統紀錄現在的績效評量指標與系統2.2.決定未來可行的評量指標決定未來可行的評量指標3.3.評估並排序出欲採用的評量指標評估並排序出欲採用的評量指標4.4.開發新績效評量指標樣本系統開發新績效評量指標樣本系統5.5.推行並測試樣本系統推行並測試樣本系統6.6.修訂並反覆前修訂並反覆前4 4項步驟項步驟7.7.訓練組織人員並推出新績效評量指標與系統訓練組織人員並推出新績效評量指標與系統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6 績效評量系統建置計劃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6 績效評量系統建置計劃製造商供應鏈計劃必須要與績效評量相結合:製造商供應鏈計劃必

11、須要與績效評量相結合:n n供應商管理存貨供應商管理存貨供應商管理存貨供應商管理存貨( (Vendor Managed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Inventory,VMIVMI) )計劃計劃計劃計劃:顧客銷售、產品供應力、存貨週轉次數顧客銷售、產品供應力、存貨週轉次數n n快速回應快速回應快速回應快速回應( (Quick Response initiatives)Quick Response initiatives):顧客銷售、產顧客銷售、產品供應力、存貨週轉次數品供應力、存貨週轉次數n n預測分享計劃預測分享計劃預測分享計劃預測分享計劃( (Forecast-shar

12、ing Programs)Forecast-sharing Programs):預測正確性、預測正確性、訂單滿足率、存貨週轉次數訂單滿足率、存貨週轉次數n n產品排程分享計劃產品排程分享計劃產品排程分享計劃產品排程分享計劃( (Production scheduling sharing Production scheduling sharing programs)programs):排程達成率、訂單週期時間排程達成率、訂單週期時間n n品類管理計劃品類管理計劃品類管理計劃品類管理計劃( (Category Management programs)Category Management prog

13、rams):顧客顧客分類銷售、產品供應力分類銷售、產品供應力 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7 績效平量統建置工具n n績效評量系統建置過程是一項複雜與艱鉅的工作,如無妥善的事前準備,善用恰當的輔助工具協助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勢將無法順利達成建制目標。 n n幾種常用來作為物流程序績效評量系統建置的表格:物流程序績效評量指標分類表物流程序績效評量指標分類表物流程序績效評量指標分類表物流程序績效評量指標分類表績效紀錄表績效紀錄表績效紀錄表績效紀錄表物流程序績效評量指標及策略焦點物流程序績效評量指標及策略焦點物流程序績效評量指標及策略焦點物流程序績效評量指標及策略焦點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

14、效之評量績效評量系統建置工具13.7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7 績效平量統建置工具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績效評量系統建置工具13.7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8 績效評量制度成功關鍵因素評量的主要目的乃在找出企業程序中無附加價值的評量的主要目的乃在找出企業程序中無附加價值的活動,並監控作業及人員之績效。關鍵因素:活動,並監控作業及人員之績效。關鍵因素:1.1.確認一項重要供應鏈活動確認一項重要供應鏈活動2.2.選擇正確的夥伴選擇正確的夥伴 3.3.促使績效評量制度納入企業重大變革方案下促使績效評量制度納入企業重大變革方案下 4.4.克服變革的阻力克服變革的阻

15、力 5.5.釐清不明朗的策略釐清不明朗的策略 6.6.創造績效評量文化創造績效評量文化 7.7.善用資訊科技善用資訊科技 8.8.結合程序績效評量與改善結合程序績效評量與改善 9.9.採用財務分析工具採用財務分析工具 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8 績效評量制度成功關鍵因素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8 績效評量制度成功關鍵因素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8 績效評量制度成功關鍵因素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9 物流成本的新觀點物流成本的新觀點將物流成本稱之為:服務總成本,物流成本的新觀點將物流成本稱之為:服務總成本,希望藉由對物流成本之清晰了解找到程

16、序改善的機會點。希望藉由對物流成本之清晰了解找到程序改善的機會點。包括下列項目:包括下列項目:1. 1. 服務成本服務成本服務成本服務成本( (Cost of Services)Cost of Services) 事件驅動而生之訂單取得及履行成本事件驅動而生之訂單取得及履行成本 取得訂單成本取得訂單成本( (Order-driven costs)Order-driven costs) 履行訂單成本履行訂單成本( (Order fill costs)Order fill costs) 運輸成本運輸成本( (Freight costs)Freight costs) 存貨持有成本存貨持有成本( (I

17、nventory carrying costs)Inventory carrying costs) 2. 2. 接觸成本接觸成本接觸成本接觸成本( (Cost of Coverage)Cost of Coverage) 直接服務某些特定顧客之業務人員、促銷、廣告及折扣等直接服務某些特定顧客之業務人員、促銷、廣告及折扣等費用費用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10 物流與供應鏈程序績效評量n n欲有效建立物流及供應鏈能力必須依賴一個整合的績效評量系統,如此,有意義的供應鏈績效方可即時回饋管理當局,使其採取更誤行動,追求優越營運績效。 n n一個整合的物流與供應鏈績效評量系統必須藉由良好的成

18、本管理系統蒐集分析績效評量系統所需的成本資料,使評量的結果具備可信度。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10 物流與供應鏈程序績效評量物流與供應鏈績效評量系統的可用量度(metrics) 1.功能面之評量功能面之評量(Functional metrics) 2.全面性評量尺度全面性評量尺度(Comprehensive metrics) 完美訂單完美訂單完美訂單完美訂單( (Perfect Order) Perfect Order) 供應鏈評量量度供應鏈評量量度供應鏈評量量度供應鏈評量量度標竿比較標竿比較標竿比較標竿比較( (Benchmarking)Benchmarking) 第十三章 物

19、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10 物流與供應鏈程序績效評量供應鏈評量量度供應鏈評量量度終終端顧客銷售水準端顧客銷售水準(functional metrics)(functional metrics)整體供應鏈管理成本整體供應鏈管理成本(end-customer level (end-customer level sales)sales)存貨滯留時間存貨滯留時間(total supply-chain (total supply-chain management cost)management cost)增加生產彈性能力增加生產彈性能力(inventory dwell time)(inventory dwell time)現金回收週期現金回收週期(upside production flexibility)(upside production flexibility)配送績效配送績效(cash-to-cash cycle time)(cash-to-cash cycle time)顧客滿意度顧客滿意度(delivery performance to (delivery performance to request) request) 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10物流與供應鏈程序績效評量第十三章 物流與供應鏈績效之評量13.10 物流與供應鏈程序績效評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